大家覺得做理性的人比較好,還是做感性的人比較好?
當我年少的時候,對任何事情沒有沒有安全感,特別渴望做一個成熟穩重的人,可是在經過一系列滄桑風雨的淬鍊之後,自己心態終於足夠成熟,為人處事特別圓滑,講話辦事都按最合理分寸和規矩來做,很多人說我比同齡人成熟,但是我卻開始懷念起當初那個青澀的我,那個每天對生活有期望的我,那個沒有城府的我 ,那個做事說話不想那麼多的我,這個時候我開始矛盾了,做人到底是比較感性好呢,還是比較理性好呢?
精於世故,赤子之心。
或許這句話是題主想要達到的一種狀態。
用更直白的話來講,我們一直都在做別人,或者努力做別人或社會認可的那個人,卻忘了做自己。
題主有這樣的困惑某種程度上是件好事,至少開始關注自己的內心需求,不想再用所謂的外在成功或者表象來繼續麻痹自己。而痛苦或許就在於,當開始想做自己時,卻發現內心空空如是也,不知道方向。
題主年少時為何會有那種不安全感,這個不得而知。但現在的事故圓滑未必是件壞事,畢竟這可以幫助你在社會上很好的生存,避免各種不恰當的二給你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而題主應該也是比較有能力的那種,不然不會得到身邊人的認可。
我的建議是:要回歸初心,就別走極端,慢慢來。
這就回到題主的問題:理性好還是感性好?
舉個栗子吧,5歲的孩子在習大大面前感性賣萌會很OK,50歲女幹部在習大大面前干同樣的事情估計就得提前退休了。所以,理性還是感性,我個人覺得沒有絕對的好或者不好,就看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事情、對什麼人、如何表達理性或者感性。
順便提一句,年少時我們大多要尋找自我,於是乎會崇拜或者認同社會中的某個形象然後朝向發展,或許題主當年認同的就是現在的自己,至於為什麼要如此,原因不得而知因為這是很個人化的。
說起回歸初心,可以建議題主利用業餘時間嘗試做一些自己熱愛的事情,這種熱愛與金錢無關、與利益無關、與外界評價無關、與成不成熟無關,只是單純的問自己:我熱愛嗎?通過做一件簡單的、自己熱愛的事情,慢慢把自己帶回那個最初和真實的自己。
同時,慢慢來。因為探尋熱愛的事情也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就好比你慢慢修鍊自己到圓滑世故一樣,需要犯錯、這個不行得嘗試其他的,然後通過點滴的慢慢積累,在熱愛的事情上有所建樹,只為自己開心、愉悅。
至於什麼是題主真正熱愛的,這隻能靠題主自己,因為答案只在你的心裡,就看你願不願不斷的去試了。- 不是我想做理性就理性了,也不是我想感性就感性了……
- 大多數人的理性和感性是境遇性的
- 雖然可以通過一些方法長期自我訓練進行控制,但是並不會磨滅某一點的存在,反而會使得糟點更糟。
- 一個努力讓自己變得理性的人,本質上其實是感性的。
做一個讓自己喜歡的人!
別人說好乾我屁事,謝邀!
感性與理性,沒有特別嚴謹的分界。
所謂處事圓滑,多數都是從他人那裡聽來的結論,你慢慢承認了這個結論,開始懷疑自己而已。我們根據自己設定的結論去評價這個世界的一切,其他人也會這樣。
個人並不覺得處事圓滑是不好的事,這說明你人際關係活絡,但如果往深層面說,這個人際關係的保持可能會在某些時候讓你覺得有些力不從心,這可能包括多方面的原因:
1、你所維持的人際關係並未為你帶來更多安全感:比如經濟收入、情感共鳴、社會地位、認同感等等。
2、在關係的平衡上,需要認得清關係帶來的輕鬆愉悅與目的聯繫這些區別。簡單的關係,是不應抱有利用、借力等等類似的感覺的,這大多數會出現在你的老朋友中,可以肆無忌憚的玩笑、悲嘆等等,但大多數時候,這個圈子同樣需要做突破:即,有人更成功、或者你更有成就,否則就很容易出現老友聚會就是閑扯這樣的狀況。而複雜的關係,則會加入很多其他的因素,但凡這樣的關係,雙方都大多數時候心知肚明,既不深交,也不淺談,這是有距離的關係,無事時相談甚歡,有事時冷眼旁觀,這樣的關係最考驗人性的深淺,沒有定力切莫隨意嘗試之,要知道: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3、你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一個怎樣的具體的人。此前的種種努力如果假設為獲得認可與機會,那麼在獲得評價這個方面,你已經成功了:做得好別人才會指指點點,真正比你厲害的人,是沒時間費這等口舌的。但這需要你意識到:你仍舊有進步學習的機會:能讓對方閉口不談的方式有2種:一是什麼也不做、不說,讓他們認為他們說的是對的,對你的前途料事如神;二是學習更好的溝通技巧,讓自己更有說服力、影響力,以德服人。就看你選哪一種?
4、做人做事,要樹立目標,而要少目的之心。不要輕易為錢財蒙心,不要輕易被流言擊中,更不要輕易評價他人的不足。
5、要對自己有信心。你花一分鐘質疑自己所引發的不自信,可能就需要另外花99分鐘鼓勵自己才能找回來。但這裡有一個條件,就是再優秀也不要賣弄,再傑出也不要自滿,再成功也不要驕傲。保持樸素的做人原則,待人始終如一,既不居高臨下,也不卑躬屈膝,這就是挺立的脊樑狀態。
6、凡事要不多不少。凡事適度為宜,感性過了容易敏感、理性過了容易鑽牛角尖。不要要求自己是聖人一樣的存在,也不要要求別人如此。理解之心,能讓你看見自己與他人更值得欣賞的地方。
祝好!希望有所幫助!謝謝邀請,-粑粑,地上一張十塊錢一張五塊錢,你會撿哪一張?-粑粑當然撿十塊錢啦!-粑粑你好笨,你不會兩張都撿?
有兩種人不受歡迎:一種感情泛濫不接地氣,我們曰不靠譜;一種循規蹈矩精於算計,大家曰沒情趣。
我的理性告訴我,做人有時候要感性一點。
如果我能用泛濫的情感把自己的軀體焚燒一空不留一絲灰燼
然後
在孤獨的夜裡涅槃重生變成一個理性的人沒有一顆敏感的心只剩下邏輯和理智成為我賴以生存的鎧甲我願意和魔鬼簽訂契約把自己的靈魂抵押嘗試做一個這樣的人
看看這個世界是否會因此不同但是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變成了這樣的人那麼請把我的心埋葬在黃土裡因為對於不屬於我的它早已死去
過於感性,做人做事就會情緒化,而情緒波動過大,會毀掉一切。過於理性,凡事就會用得與失來衡量一切,太功於算計又是傳統文化中典型的小人標籤,人人厭惡上不得檯面。兩頭都不要極端,還是活簡單點吧。
從小到大,爸爸都要讓我理性理性再理性,可是當我真真慢慢變得理性,在任何決定前深思熟慮後,我卻發現往往感性一些的人更容易做成大事,反而理性的人因為太慎重而被別人站儘先機。我覺得還是中庸點,感性中要帶著理性的思維,理性中要有些感性的影子
中醫學裡說,物極必反。
中醫學裡說,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
中醫學裡說,陰陽對立制約,陰陽互根互用,陰陽消長平衡,陰陽相互轉化。
-_-|||但願沒跑題……
我覺得做理性的人更好。
理性的本質是承認規律,
並且尊重規律。
人最初都是無知的。
如果不知道事物的規律,
就不會推理出行為的後果。
正因如此,
無知的人常常作惡。
理性的人是:利用規律,推算出行為的結果,反過來安排和調整自己的行為;
而感性的人是:靠本能和情緒來驅動自己的行為。
我肯定會選擇理性。
總的來說,
理性使我們多做正確的事,少做錯誤的事。
僅依我個人的價值觀,我認為這樣做人很合適。
另外,
理性的人,也是可以演出「感性」的樣子的。
演不出來是演技太差。
我也有類似的經歷和感覺,我也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現在的我覺得,做一個快樂的人比較好。
走向極端都是不好的。貌似是廢話,但的確是這樣。總之,看場合看時機吧。
這個問題自己也很認真的思考過。
因為自己是典型的感性勝過理性,所以我不太能非常客觀的評價自己,但是我能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評價非常理性的朋友吧。
雖然做的事情最後都是比較正確的,其過程相當糾結,因為他也知道正確做法是什麼,但是自己心理又不是這麼認同的,於是感性和理性開始打架了。。。。
男人該擔起責任應毫不猶豫,殺伐決斷。
突然好想做一個男人啊!
其實這個問題我沒有特別好的答案,我自己也是有這樣的問題,年少時追求一個樣子,成年之後又懷念起小時候的樣子,不過我內心一直有一個答案就是這些年其實我做的事情都只是讓自己從一個不好的環境裡面走出來,那些都不是真正的我自己。我內心總有一個聲音在嘶吼,做真正的自己,而那個真正的自己年紀其實又小的可憐,真實的會讓別人不喜歡。
理性做事,感性待人。
這不是個非黑即白的問題,理性的人也有感性的時刻,感性的人也會理性的處理一些問題。假設真的存在全理性的人,那是機器!假如真的存在全感性的人,那是傻子!
凡事無絕對,重點是把握好度和分寸,我有一妙招──黃金分割點,免費分享給你了!
也許,除了天性之外,過於理性的人往往早年承受了很多不快樂和不幸福,過於感性的人往往早年太幸福。
知世故而不世故
如果在這件事上參考他人意見結合自身感觸再做出選擇的話,最終會選擇讓你感覺更好,或者更合適的那個,就算嚴絲合縫邏輯推倒出千萬條理由,怕是也離不開感性,真能分這麼一清二楚嗎?
推薦閱讀:
※青春期的女生主動想要從事性工作是思想的誤區嗎?
※為什麼黑粉做出有損道德的行為後不覺得有錯甚至洋洋得意?
※如何讓自己不再逃避?
※馬克思說,搬運夫和哲學家之間的原始差別要比家犬和獵犬之間小的多,是否帶有歧視?
※你喜歡熱的天氣還是冷的天氣,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