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問:為什麼遠古的陶器好多都是尖底呢?
在成都金沙遺址看到非常之多的殷商陶器,大多都是尖底的,放置非常不便。其實,平底的陶器應該更容易製作,使用、清潔、存放也方便,為什麼不做成平底的呢?
一般來說器型和用途有關。包括金沙在內,很多遺址都是平底器、尖底器、圜底器共存,方便與否主要看該陶器用來幹什麼。尖底如被視作異常,就應該帶來某種特殊效益,彌補相對於平底在製作、清洗、放置等方面產生的額外成本。已有的研究中,現在相對明了的用途一是製鹽,二是釀酒。(可能有的陶器做成尖底的原因還不清楚)
一、製鹽
以上是一些四川和重慶遺址中出土的與製鹽過程有關的陶器。那種大型的尖底缸可能是用於熬煮或存儲鹽水,而小型的尖底杯(或叫圓錐形器)可能是用於曬鹽或熬鹽的容器,做成尖底(或比較小的圜底)比平底更容易取出器底的鹽。古代陶器製鹽時常以陶罐兼作塑造鹽塊的模子,因此這類陶器的大批量存在可以製造標準化的鹽塊,有助於形成固定的交易單位,以便長距離貿易運輸。具體放置方法,大型缸可能是放在土坑裡,尖底杯可能是放在「柱洞」里,中壩遺址都曾發現這樣的遺迹,此外也可以是有各種形式的支架支撐在平地上。
類似的用陶器製鹽的方法,在金屬器皿出現之前的考古材料中,乃至比較晚近的民族志中,都是相當普遍的。不過製鹽方法非常多樣或者需要多個步驟,參與制鹽的陶器也不全都是尖底的。
下圖為日本8世紀的製鹽陶器組合:
二、釀酒
最典型的是仰韶時期的小口尖底瓶,錐狀的底部有利於釀酒過程中沉澱渣滓(穀物的穎殼等),與現代釀造啤酒使用錐狀體的容器具有同樣的原理。小口可方便密封,有利於發酵,這是因為酒的釀造過程需要在缺氧的環境中進行。
用類似的尖底瓶釀酒和飲酒也挺普遍,不是中國獨有,飲用方式是用吸管吸:
它的放置和搬運方法:
埃及新王國時期的釀酒場面
烏爾的尖底瓶用法,左邊的人手中拿著一個器座
也不排除尖底有其他用途,比如:
這個汲水用的尖底器物是敞口的,和仰韶的小口尖底瓶不同
參考文獻:
李水城、羅泰主編:《中國鹽業考古 第一集 長江上游古代鹽業與景觀考古的初步研究》,科學出版社,2006年。
李水城、羅泰主編:《中國鹽業考古 第二集 國際視野下的比較觀察》,科學出版社,2010年。
劉莉:《早期陶器、煮粥、釀酒與社會複雜化的發展》,《中原文物》2017年第2期。
陳星燦:《尖底瓶的用法》,《中國文物報》 2006年1月6日7版 。
陳星燦:《再談尖底瓶的用法》,《萬象》2008年第6期。
如果你有野營的經歷,你會知道野外的土地連礦泉水瓶都立不住,到處都是平地平桌子那是現在的事
我不支持所說的汲水器一說。或者說並不完全支持。尖底瓶雖然如各位所說的有汲水的功能,但是他的口實在是太窄了,並不適合汲水,而且也不利於使用。我認為可能是制酒的器具,我們可以參照甲骨文酉字的寫法。酉字本身像古盛酒器之形,酉字本意為酒意,而且酒酉一字。且尖地易埋於地表,適合釀酒。所以我認為尖底瓶還有釀酒或盛裝酒的功能。
不支持炊器說,陶器不耐火,也沒有煙痕。
仰韶文化的尖底瓶以汲水器來解釋可能合理些。拴住瓶頸的話,尖底瓶方便入水,取水後可以滿瓶提上。而且其尖底確實可以插在地上固定。這種情況在其他地區和時期的陶器中並不多見,仰韶文化中有一種尖底瓶(通行的說法是汲水用的),是尖底的,而其他的類似陶器大多是以三個袋足的鬲的形態存在,很少是一個尖底的形態。做個猜測:用繩子拴住陶器的口沿部位,吊起來煮東西用的,不用時放在其他瓶罐口上或支架上(其他文化有陶支架出土,仰韶尖底瓶也有觀點認為是放置在陶缽口上的)。我的微信公眾號:taotao2a,歡迎交流。
好像還有種說法,當時地面濕軟,尖底的器皿可以方便插在地面上固定。
這個問題問的好!
日本的繩文陶器也是尖底的多。關於這點,一般認為史前陶器是用來烹調的,而不是用來存放的。尖底陶器便於放在火上加熱。
推薦閱讀:
※有哪些被歷史埋沒的超級天才?
※「藝多不壓身」有道理嗎?
※歷史上有哪些劇情特別反轉的故事?
※如果拿破崙贏了,20世紀的世界格局會是怎樣的?
※二戰時期中國的橋樑有可能通過當時的坦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