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語和粵語各有何推廣優劣,它們是如何形成如今的局勢的?
1.單純的討論語言(方言)的優勢,此處不問評價兩處人們的習性。
2.以下以上海(尤指市區/滬上)語言作為吳語現時代代表,廣州(市區)以及香港語言作為粵語現時代代表。3.在過去的一年裡,我用課本自學上海話,雖沒有很多機會練習,但在計程車上和「差頭呀叔噶三胡」被認為是「發音老標準額」、「需要多講講」。現在正在自學粵語,大概一個月了。4.我認為如今的局勢是:粵語紅遍東南亞,吳語接近滅亡。(未經調查,一家之言,歡迎指正。)5.粵語的入門發音比吳語難很多,表達方式更是匪夷所思。但其歌曲、影視作品甚繁,習得途徑更為有益。吳語作品甚少,題材有限。~~~插入一句,粵語作品《金枝欲孽》雖為古裝,卻毫無違和感,試想將吳語作為古裝劇台詞,「梅妃弄各種事體伐好組額……」頓覺齣戲……這是什麼緣故?第一個用粵語來演宮廷劇(古裝劇)的人有此疑惑嗎?按理說越劇不都是古裝嗎,為什麼沒有延續下來呢?6.珠三角地區與長三角地區同屬經濟發達,其語言似乎也應同樣有感染力,但我私下以為吳語影響力不及粵語。不知其具體緣由。望語言愛好者指點一二。
問題本身有誤。
粵語和吳語當今不同的社會影響力不是推廣策略和力度不同所致,也不是什麼競爭的結果,跟粵語、吳語本身的語言特點差異更沒有關係。
粵語的「強影響力」多是移民所致。
吳語的「弱影響力」也多是移民所致。打引號是因為那只是一般印象,實際上強中有弱、弱中有強。——————————————
認為粵語是推廣出來的,可以先問一下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在中國非傳統粵語區和海外,以粵語為主要語言但祖籍不在傳統粵語區的人有多少?
答案:很少。
我在「中國大陸的京族會書寫閱讀越南語嗎?」問題里的回答(少數民族兼用或換用粵語)算一種情況,但那人數很少。
關於為什麼廣西有一部分說粵語,有的本來就是粵語區,有的是廣東人移民所致,情況比較複雜,我稍後再詳細作答,總之主要也能歸結於傳統粵語區的作用。有些潮汕人、雷州人也說粵語,但他們絕大多數沒有放棄本來的閩語,不以粵語為主要語言。對他們來說,粵語只不過是一種生意語言。不少客家人倒是變成以說粵語為主了,但他們多數本來就生活在傳統粵語區包圍下,本來就在雙語社會裡。相對單語的梅州地區還是有很多人聽都聽不懂粵語。
下面說一下最顯眼的海外華僑華人情況。據數據顯示,海外華僑數量規模很早就很龐大,明朝末年有10多萬人,19世紀末有400萬人,辛亥革命時期有600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有1200萬人。海外移民的主要遷出地是廣東(轄區包括今海南省和廣西東南部)和福建兩省。至20世紀末21世紀初,華僑華人達約3975.8萬人,其中約有200萬為近20餘年間從大陸遷出,這部分移民省籍分布較廣,遍布全國。在目前約4800萬華僑華人里,廣東籍、福建籍、海南籍仍分別佔54%、25%、6%,其他所有省、市、自治區加起來一共才佔15%。不考慮近30年的移民潮、西部跨界民族流動的話,其他省、市、自治區的佔比會低得多。而在約2000萬廣東籍華人華僑里,廣府籍有800多萬,潮汕籍有700多萬,客家籍有500多萬。(此處「廣府」應是泛指廣東的廣府民系,而非特指粵語廣府片那個古廣州府。)其中,據官方統計,單廣州一市就有華僑華人106.1萬人。以上數據都沒包括港澳同胞。
而海外粵語人口是多少呢?
Ethnologue網站數據是中國內地5200萬(1984年)、香港603萬(2006年普查)、澳門37.3萬(2001年普查)、世界6224萬。考慮中國內地人口直到近年才停止迅猛增長,再考慮海外華僑華人轉用居住國主流語言的情況,海外粵語人口應該只有三百萬左右。按Ethnologue給出的具體數據,粵語海外人口數量如下:汶萊6350人(2006年)、柬埔寨2萬人(2011年SIL統計)、印尼18萬(1982年)、馬來西亞107萬(2000年普查)、菲律賓9780人、新加坡16.4萬(2000年普查)、泰國2.94萬(1984年)、越南86.2萬(1999年普查)、美國43.7萬、加拿大38.9萬、英國30萬、荷蘭7萬、瑞典2.03萬、澳大利亞23.8萬、紐西蘭2萬、南非1.5萬,加起來也就383萬。這跟廣府籍的800多萬有很大的差值。
另據英文版維基百科的List of languages by number of native speakers介紹,《Nationalencyklopedin》(2007年版)的粵語母語人口數據是5900萬。據沈炯介紹,北大中文系李小凡教授、項夢冰教授研究得出來的粵語人口數據是4700萬(應該只是中國內地的),這已經是很保守的數字。中國內地和港澳的粵語母語人口加起來怎麼也有5300萬。這樣看,海外粵語母語人口最多也就600萬~900萬。這跟廣府籍的800多萬沒有多大出入。
就是說,粵語傳播到別的地方主要是因為說粵語的人移居到那兒去了,而不是因為別的人轉投粵語懷抱。他們本來就是說粵語的,談不上推廣,跟推普的情況完全不一樣。而且,由於有一部分移民會轉成說遷入地的主流語言,特別是到了二代、三代的時候,相當一部分廣府後裔棄用粵語了。這才能解釋上面提到的差值的出現。就是說,不但沒有推廣,反而搞丟了。
(說明:中文版維基百科有全球6700萬使用者、1.2億非母語使用者的數據,但我找不到出處。而「全國1.2億人以粵語為母語」的說法則更不靠譜,據說是廣東6700萬+廣西2500萬+香港700萬+澳門55萬+泰國500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500萬+美國和加拿大200萬這樣算出來的,極為粗略。根據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廣東常住人口是1.04億,減去來自省外的流動人口2100多萬,得8300萬左右戶籍人口,扣除特別愛生孩子的粵東潮汕人民、客家人民和粵西雷州半島人民,不大可能還有6700萬人以粵語為母語。根據一項數據顯示,珠三角9市加粵西3市的戶籍人口數在全省的比重也就是56%多一點,廣府民系占廣東人口的比例離此不遠。廣西常住人口4600多萬,也沒可能2500萬以粵語為母語。其他數據對照Ethnologue的來看也很不靠譜,根本不符合常識。何況,就算這樣算,加起來也就1.1155億啊。如果說,母語的意思是追溯到祖上是說粵語的,那還有點接近。但自己以粵語為主要語言的人數在全球應該也就5000萬~7000萬這個規模,在海外應該也就幾百萬。粵語使用人數並沒有超出本民系的範圍多少。)
至於有些客家人、少數民族轉說粵語了,有些四邑人、平話人向廣州話靠攏,潮汕地區在現代媒體影響下也有不少人會聽或會說粵語了,東南亞的多語社會裡有些客家籍、閩籍華僑華人甚至外族也會聽說粵語,這些都不足以影響這個宏觀判斷。
第二個問題:在傳統粵語區,以粵語為主要語言但祖籍不是本地的,誰能舉出例子來?
答案:能,南下幹部子弟啊,還有移居粵語區的商人、務工者、學生等其他移民及其後代。所謂,舌未動,身先動,而且往往是父母、阿爺輩的身先動,才有了自己的舌頭轉向。身土不二而能換舌轉音學會粵語的很少。廣東從古代開始就一直是其他省份移民遷入的地方。說粵語的廣府民系多從江西過南嶺經南雄珠璣巷而來,或從湖南湘江經靈渠沿灕江、西江而來。追根溯源,廣府人也大多是外來移民,只不過資歷很老。你可以考據出粵語的很多語言特點跟壯侗語很像,說粵語有一個百越底層,但那不代表當今粵人是百越人後裔。珠江後浪推前浪,一撥一撥的漢人移民疊加起來早已經重塑粵人的概念了。又但是,每一撥移民都是相對少數者,他們最終「皈依」了粵語,又多多少少刻畫了粵語的新面貌。總之,粵語的聲勢增強了。
根據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廣東已經成為全國第一人口大省,常住人口超1億,這包括來自省外的流動人口2149.8萬,來自省內的流動人口978.3萬,加起來佔了常住人口30%。(流動人口是指戶口登記地在其他縣(市、區)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全國跨省流動人口一共有8587.6萬,其中有1/4流向了廣東(主要就是珠三角粵語區)。驚人吧?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初長三角、京津環渤海城市圈還沒發展起來的時候,這個比例還更高。
如果說古代移民是涓涓細流,這些流動人口可謂洶湧澎湃,像廣州、中山、佛山外來流動人口已佔常住人口一半左右,東莞、深圳更絕大部分是外來流動人口。這些流動人口不再是少數,也許衣食住行都可以在老鄉圈解決,也許一輩子在廣東也用不著學粵語,甚至子女也不說粵語。古代移民多是戰爭難民、經濟難民,基本是走投無路而且來了就回不去了,而這些流動人口多是自主選擇、來去自由,也許來三五年就回鄉了,也許長期兩地奔波,不一定非要融入廣東本土人的社會。這必然會引起廣東語言格局的大變動——在廣東聽到和需要說普通話的場合越來越多,一定要說粵語的場合越來越少。這是很多人感覺粵語「淪陷」、「式微」的一大原因。
但是,也正由於有這個龐大的外來流動人口規模存在,只要沒有很多本來說粵語的人放棄粵語,未來說粵語的人一定是越來越多的,而且會多很多。這是可以斷定的。因為,總有一部分外來者和他們的後代會留下來,融入社區,變成粵語人。南下幹部子弟、廣州的鐵路職工子弟、深圳創業者的「深二代」的情況可以證明這完全可能。這部分新粵語人的比例就算很小,乘上這麼龐大的基數,也會是非常可觀的人數。與此同時,自己說粵語但放棄將粵語傳給下一代的人會有那麼多嗎?不太可能。所以,單從人數上說,粵語非但沒有消亡的危險,反而一定會繼續發展。為粵語疾呼「救亡」的人杞人憂天了。
總的來說,粵語社會位階會下降,人數會上升,雙語/雙方言社會的特徵會更突出。
——————————————
回過頭來看吳語,怎麼估算都有七八千萬人在說,比粵語還多,而且國內分布區域還很廣,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弱勢。(參見:Chinese, Wu | Ethnologue、吳語的地理分布)
但是,吳語在海外的人數不及粵語零頭。Ethnologue提供的美國吳語人口數字僅為1820人(2000年普查)。而且,廣府華僑華人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美洲等比較多元化的地方。吉隆坡、山打根等城市廣府人是出了名的多,粵語成為主流語言。多倫多、溫哥華各有十幾萬人說粵語,粵語也成了當地數一數二的移民語言。(當然,總人口佔比還是很低的。)而吳語區華僑華人則主要移居日韓及歐洲,遷入地不是國族主義濃厚就是分散,很難冒出頭來。於是,吳語在世界上的聲勢也就沒那麼顯眼。
吳語區也歷來都是移民遷入地。但是,遷入的移民往往是中原人,包括王公貴族、巨賈豪強,所謂「衣冠南渡」。他們移到哪裡就等於把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移到哪裡,是駕臨的陣勢、俯視的姿態。而且,他們一遷移往往是國家傷筋動骨、權力全副武裝、人民舉家而動的移民大潮。他們不但沒有變成吳語人,不僅把更古老的吳語——閩語——趕到了南邊,還把揚州、南京、鎮江等地變成了官話區。或許,六十多年前的國府遷台可以與之類比。這種離太陽太近被烤傷的感覺,山高皇帝遠的粵語區是沒有體驗的。直到現在,吳語區還是有一個中央直轄市鎮著,而粵語區不但沒有直轄市,還有自治程度甚高的兩個特別行政區、兩個經濟特區,這種天壤之別實在是一命二運三風水所致。(深圳特區拓荒時中央及各省支援甚多、利益甚深,又因臨近香港早就享受準直轄市待遇,變成了粵語區里唯一的官話城市,這是特例。深圳歷來不在粵語核心區,原居民粵語屬莞寶片不屬廣府片,還有很多是客家人、少許是潮汕人,就算真變直轄,粵語區也不至於烈日炙人。當然,溫度會上升。)
上世紀90年代後,長三角地區對流動人口的吸引力增大。根據2010年普查結果顯示,全國跨省流動人口有23.22%去了浙江和上海。江蘇也是跨省流動人口的主要目的地。整個吳語區(主要加上江蘇南部、安徽部分地區)跨省流動人口佔比應該超過1/4很多,比粵語區厲害。其實,新世紀開始後,長三角地區流入人口增長速度就已經超過珠三角地區,其中又以浙江增幅最大。新世紀第一個十年流入人口規模增長最快的4個城市(上海、北京、天津和蘇州)有2個在長三角。(參見:《人民論壇》雜誌文章《中國人口流動現狀及未來趨勢》)上海作為吳語區核心城市有將近一半是外來人口。廣州雖然也是這樣,但是近幾年流入人口數量已經很穩定了,在2011年甚至還出現過負增長。吳語現在和將來受到外來人口的衝擊程度可想而知,那不是粵語能比擬的。
就是說,吳語社會位階也一定是降低的,人數也未必因為外來移民見漲——會有移民變成吳語人,但不多,而且本來應該說吳語的人可能會轉說普通話。
——————————————
粵語和吳語還有一點不一樣,那就是——
粵語很早就形成了以廣府話為標準音的社會習慣,廣州—香港是粵語區當之無愧的核心。而吳語一直到現在也不能說上海話就可以完全通行吳語區。這種差別對經商交際、外出聚居影響重大,對戲曲、流行歌曲、書寫出版、廣播、電視影響也非常大。其他因素還真不太重要。
比如說香港,香港開埠後也是廣州商人移民繁榮起來的,語言格局長期很複雜(四邑話、客家話、國語、上海話地位都不低),到「六七暴動」後才逐漸確立「廣府話—香港人」身份這樣的聯繫,也是1960年代後才經濟起飛,到大陸改革開放後才有港產片、港劇、港產粵語歌在全國的流行以及港商在全國的身影,到回歸過渡期才將粵語和英文並列為官方正式語文。只能說,因為有香港,粵語人多了一份驕傲、一個理由、一種動力。但是,喜歡港產片、港劇、粵語歌就能學會說粵語嗎?學會幾句粵語就算是粵語人了?南嶺以北出現過哪個粵語社區、粵語城市嗎?
粵語和吳語的語音差異、辭彙差異、語法差異、書寫差異,這些甚至都不成理由。英語和印地語差異夠大嗎?俄語和德語差異夠大嗎?普通話和維語、藏語、蒙語、壯語差異夠大嗎?地水火風合適的時候,這些差異都沒有阻礙語言傳播。如果說吳語比較怪,和普通話的差異比較大,所以外地人很難學吳語,那麼為什麼吳語人學起對吳語來說同樣怪的普通話就那麼順暢呢?如果說粵語比較存古,所以得到更多人青睞,那為什麼更存古的閩語、越南語沒有風行神州?謝邀。
粵語不太了解,我說說吳語本身的「劣勢」吧,也就是不太利於標準音制定和現代化推廣的幾點複雜性。首先是一字多音現象比較普遍。這樣的情況我把它分為三類。(僅討論中新派,懶音和普化讀音不算在內)
- 文白異讀。許多字都存在文讀和白讀兩個讀音。(但實際生活中很多理論上應存在文讀的字卻僅有白讀一音,或是相反。)
- 存在於特定詞中的特定發音。比如「下半日(下午)」的「半」很多人讀pe,而非原本讀音poe。這類情況可能是語流音變,也有可能是「外來詞」(其他吳語的借詞)保留原讀音。
- 地域派系差別。眾所周知上海話是北部吳語「集大成者」,很多字可能沒有「消化完全」,造成了多派讀音並立(主要是蘇南、浙北兩派)的現象。比如「餐」字,可讀tshoe也可讀tshe。一般認為前者偏蘇南,後者偏浙北。
這三類情況中,第一種情況是比較容易規範,也是規範後比較容易讓所有人接受的。
而第二、三種既要尊重事實讀法,又要考慮規範不規範、複雜不複雜,如果硬要制定標準的話,肯定會「得罪」許多人,很難搞。第二點比較複雜、不利於推廣的是連讀變調。
連讀變調是什麼?作為吳語特徵的「強迫式連續變調」應該如何理解?請舉例說明東南方言中,吳、粵、閩、客都有早年傳教士留下的羅馬字轉寫方案、聖經之類的,但大家可以發現,後三者在轉寫時候大多都是標調的,而吳語從來不標調。現代的拼音方案也是如此,比如台羅(台語羅馬字)的使用者都會標調,而吳拼的使用者就甚少會在詞、句內標調。也許對於母語者來說,連讀變調不算什麼,但是若要推廣,就對於非吳語母語者來說就比較複雜,白白增加了學習者的難度。我不是說連讀變調沒有優點,但現在來看,連讀變調造成的學習成本肯定是大於其優點的。再者,由於比較難在轉寫方案上體現連讀變調,現期推廣要麼得附上音頻,要麼得派人「口口相傳」,也或多或少增加了推廣成本。第三點我想說的是語序的混亂。
吳語在口語中是傾向於話題優先句式的,但又不完全是。
比如:我吃飯。 我吃飯。 無法話題優先。我在吃飯。 我垃該吃飯。 無法話題優先。我吃過飯了。 我飯吃過了。 話題優先。我沒吃過飯。 我飯沒吃過。 話題優先。你吃飯了嗎? 儂飯吃了伐? 話題優先。 在實際使用中,部分句式無法話題優先,部分句式必須話題優先,部分句式兩者皆可。而由於書面化未完全完成,在書面的或是專業的長句中,吳語只能套用普通話的句式。參看吳語維基Wikipedia。語序上的不確定性會給規範化帶來一定的麻煩,也會給學習者造成一定的困擾。當然,這些「缺點」並非無法解決。第一點可參見日語,日語的漢字讀音可比吳語複雜多了。第三點可參見德語和荷蘭語,也是SVO和SOV兩種語序並用的。所以當務之急還是得有一個強有力的、可服眾的規範。
粵語有廣州音這個自然形成的標準音,並且廣州話要遠比周邊地區的粵語整齊存古。吳語的各地口音影響力都不夠,各地各自為政,吳語這個概念並未被吳語以外的人廣泛接受。吳語部分讀音發生合流,並且很多非常用字讀音受普通話影響較大,推廣一套新派音系並不可取,而推廣老派音系也有一定難度。吳語並沒有一套被廣泛接受的正字,推廣書面語也並不容易。標準音,新派讀音和正字問題也同樣適用於其他方言。
說幾句一家之言,拋個磚先。
粵語的傳播好大一部分是依靠香港的影視音樂作品。雖然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發達度相差不大,甚至長三角更加發達,但是以香港影視音樂作品為代表的文化產業以粵語為載體,對於傳播大大的有益。長三角的文化產業嘛,愚以為沒有香港文化產業的影響力大,很少見到整部電影都是上海話的吧,專門的吳語歌曲也不多吧。再說個敏感點的,香港文化產業逐步走向繁榮的時候長三角還在dang的堅強領導下鬧文*革呢。雖然後來上海以及其他長三角地區也有錢了,但是就像撒切爾夫人說的那樣——賣電視機的和賣電視節目的是不一樣的(原話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如此)總之,我覺得兩地的相似度在於都是沿海地區,都是經濟發達的地區,但是珠三角有香港這一保留地的存在且其文化產業發展繁榮,使現在粵語比吳語使用更加廣泛。首先作為吳語母語者,我肯定是覺得上海話比粵語更容易學的(似乎是廢話)。
但事實是,在上海工作的兩年內,我認識的很多江浙地區的旁友還是說不好上海話。原因就和本身工作環境生活環境有關,大部分上海人普通話說的也很好,年輕一代甚至普通話水平已經超過自身母語滬語水平。所以大部分外地人並不會有迫切要學滬語的意識,也覺得沒必要去學。
而粵語區則不同啦,我在香港認識的很多北方人在這裡待了一兩年就能把粵語說的很流利,最起碼與local溝通無障礙。要注意,北方方言區的人要學習吳語和粵語的難度大大高於吳語粵語閩南語潮汕話這幾個地區之間互相學習,因為很多古音在北方方言中是沒有的了,比如一些鼻音,參見上海話中自稱我的「吾」和粵語中同樣自稱我的「我」。
為何江浙人在上海沒學好滬語但是北方盆友在香港卻迅速學成粵語?答案是,被逼的!
要在香港工作生活粵語是必須會的技能。曾經參加過一個面試,要求candidate在半個小時內各說十分鐘的英語,粵語和普通話,想想也是壓力蠻大的。很多港漂想留下來工作,就只能逼著自己學,很多招工貼上明確要求會粵語,而上海的招工貼除了極少數客服行業,大部分是不要求會說上海話的。香港本地也有很多人既不會英語也不會普通話,怎麼辦,要融入這個社會還是乖乖學當地語言吧。
說說我自己,大概在上海用兩年的時間把上海話說的和當地人一樣標準,除了本身是吳方言母語出身,最主要原因就是經常和上海同事們「噶三胡」(聊天),剛開始肯定會被取笑口音,但是量變引起質變,突然有一天就發現完全是本地市區口音了。現在在香港生活,因為之前會看tvb,所以能聽懂百分之八九十的粵語,但是當地的朋友結交的不多,目前基本處在「識聽,講嘛嘛地」的水平,畢業之後工作會有越來越多和local接觸的機會,所以這個時候一般是港漂粵語水平飆升期。
樓主說的「粵語紅遍東南亞,吳語接近滅亡」其實有點道理,事實上是不單只東南亞,粵語也紅遍了北美,感覺在溫哥華或者加州馬路上隨便丟個石頭砸在黃皮膚人的頭上,那個人就是說粵語的。而吳語嘛,從我那輩開始大部分小學就不鼓勵說方言了,據說上海的小學都禁止說上海話了?默默為家鄉語言點個蠟燭。這裡有一個介紹粵語的微視頻,可以參考一下。
《舌尖上的粵語》粵語版:舌尖上的粵語視頻《舌尖上的粵語》普語版:舌尖上的粵語(普通話版)視頻我先來反駁一下。關於金枝玉孽齣戲這一點純屬是鹵煮對電影和語言的熟悉程度。從小在吳語區長大的小孩聽無語主持的節目,小品什麼的都是毫無違和感的。還有為什麼粵語昌盛,吳語衰退的原因我覺得就是使用者的原因。說粵語的那一片人,即使大家說的語調略有不同也都知道自己說的是粵語,而不是廣州話,深圳話,香港話。但是吳語區的使用者從小知道的是自己會說「杭州話,湖州話,上海話,蘇州話」甚至於根本不知道原來自己說的話屬於吳語體系,那麼語言在被細化而又不知道根源的時候自然就會衰退。而且現在各種規定來約束電台節目中不能出現方言,普及吳語的一個重要途徑被中斷,但是粵語節目卻因為各種原因可以繼續生存,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就很明顯啦。
1、粵語因為地理和政治原因長期與內地隔絕,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狀況,對外來發音的抵抗力強;而吳語地區自從晉南渡以來長期受到官話地區的影響(比如南京由吳語區變為官話區,杭州市區與郊區差距巨大的吳語方言等),對外來發音的抵抗力弱2、粵語儘管內部也有很大分差,但由於廣州(以及現在香港)一直以來作為南粵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絕對地位,使粵語形成了能夠在粵語區內廣泛通話的標準音;而吳語地區一直山頭林立,杭州,蘇州,常州各自有特色的小片因為各自城市的文化傳統並不存在絕對優勢的中心城市(譬如常州毗陵片和蘇滬嘉片連人稱代詞都不完全相同),儘管之前的蘇州話以及現在上海話有發展成為吳語區通用語的趨勢,但離吳語標準音的出現還有距離3、香港因為前殖民地(現特區)的超然地位使得香港能夠不受普通話推廣運動的影響,並作為粵語的新基地保存並推廣粵語;而現在吳語區的核心城市上海因為推普的原因無法做到等同於香港的這一點
因為上海推普太厲害,而粵語區有香港
吳語粵語在現在發展程度上的區別完全是歷史因素啊,
和本身語音因素沒什麼關係吧。香港是97年才回歸,
在這漫長的時間裡,廣州人,香港人用的所有的新詞,都是以粵語為基礎創建的。特別是香港人,在生活中幾乎是完全不接觸普通話的。因此粵語早就可以說不是一種方言。而吳語,以上海為例,本身地理位置就沒有那麼南方。雖然家人和朋友之間大多用上海話對話,但電視,廣播,報刊,教育,生活媒介上的方方面面都是普通話環境,所有的新詞,都是以普通話為基礎創建的,所以當你想用吳語說很多詞的時候,完全是在「轉譯」,不像粵語那樣一脈相承,自然就很變扭了。很大的原因在於有香港,廣州話就是香港的官方語言,再來所有的粵語歌曲包括電影都出自香港全都是廣州話演繹,久而久之粵語區的人都會說廣州話,如果將上海和香港倒一倒情況是一樣的,在推普之前上海話就是吳語區的普通話
我是吳語區的,的確,比我小一輩的基本方言都不怎麼講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推廣普通話,我們這前幾年路上還有講普通話的宣傳呢。而且個人感覺吳語區的人比粵語區的人更加安逸。我們有個笑話,說是因為鎮江吳語偏北方味所以蘇錫常就不和他一起玩了。語音對於我們來說是自己的事,碰到外省的我們會用普通話與之交流,而且由於長年的宣傳,老人基本上也是都會講些普通話的,吳語對於我們來說只是一種文化,我們不會特意的要求別人使用。(不過貌似我們說普通話口音很好辨認?去北京別人一聽就基本能判斷我們所是江南的)。而粵語,香港基本上大家交流都用粵語,工作學習生活。所以粵語更像是一種必備的工具。至於流行……這個主要是歷史政治因素吧……大家設想一下,倘若97年回歸的是上海……
【粵語作品《金枝欲孽》雖為古裝,卻毫無違和感】
我來說說這個。香港拍古裝劇,演員講話基本是用口語的,所以貼近生活,於是沒什麼違和感。其實,廣東電視台有拍過一些半戲劇的電視劇,那些劇很有意思,講著講著就開始唱戲了,演員的腔調很講究。
香港的古裝劇一直都比較……差(我還是喜歡歷史正劇)。港產的古裝劇基本也只能叫做〔古裝〕劇罷了(雖然我很喜歡TVB的金庸劇)。仔細體味港產古裝劇,槽點不少,並不是沒有違和感。
粵語有今天的地位,還是多謝香港流行文化吧。上面的答主說了很多,我就來做個補充好了。
作為粵語、客家話母語者,也曾在上海求學十年,簡單說一下自己的感受:
1、首先敏感地提一句,地域歧視。在這裡,並非要噴什麼地區。
首先粵語,我們稱「白話」,運用範圍廣布在兩廣嶺南之地,讀音雖有差別但從未分彼此,我們都認為我們說的是「白話」,彼此不同並不會有高低之分,僅有地域之別。加之泛粵語地區發展高低不均,有好有壞,但總體感受出來的差別不大(也就是說,哪怕珠海、肇慶等地經濟發展離廣州、香港等程度還有很大,但當地人民感覺出來的經濟落差不多,甚至覺得要那麼大的城市會很不爽——這其實是由於嶺南人民對生活空間要求很高,也較容易滿足所致),哪怕是廣州、香港等發達城市亦很難作為經濟上、精神上的文化統領,所以「白話」,也就沒有在通常意義上的是否「正宗」之分,因此由語言文化產生的地域歧視就沒有生長土壤。
而吳語區(在我的概念上應該涵括浙江、江蘇、皖南、江西東部等地區,不對請糾正),起碼是近幾十年是以上海地區為主,甚至在近幾年吳語就直接指向了上海話,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文化隔離(這點是由我自己感受的,沒有實際差別。至少在我感覺,非滬籍的江南地區學生在上海時會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一種文化劣勢,進而想通過一定手段尋求認同等等,只是個人感覺,不對的請同學糾正)。故而,起碼在適用人群和生長土壤上,吳語(這裡指以上海話為主體的語言)是要少於粵語的。
2、語言的嚴肅性。在這裡先聲明下,我並非說哪種語言嚴肅那種語言不嚴肅。舉個例子,我在上海的時候曾經在新東方學英語,當時有一名老師叫陳文笠(不知道是不是這麼寫),這位老師高中在美國讀書,大學在上海交大學生物工程,畢業後在新東方工作,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和粵語,當然了,他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小夥子。陳老師是一名粵語愛好者,其粵語發音標準和流利程度甚至比我都要好(T—T)。他舉過這樣一個例子,比方說《西遊記》,當唐僧師徒快到達西天小雷音寺的時候,如來佛祖如果用粵語問觀音:「觀音,Tong Shung Xi Tu Dou Zo Ho Fung(唐僧師徒在何方?,請各位同學自行腦補)」。
如來佛祖如果用普通話問:「觀音,唐僧師徒現在到了哪裡啊?」。
如來佛祖如果用上海話問:「觀音,儂幫喔剛,唐僧師徒blablablabla"(上海同學們請解釋一下,我忘了)。
總而言之,陳老師說,粵語在表達方面更低調內斂和嚴肅,使得其在古裝文化劇集等方面使用會毫無違和感。而上海話會很有生活氣息,使用時會有打情罵俏等溫暖質感。語感使用的不同會導致在文化傳播的時候有優劣之分。在這方面,就好像德語之於粵語、普通話之於英語、法語之於上海話一樣,嗯,並無優略之分,只是,從大多數中國人的審美來看(這點也是我個人感想,不對勿噴),德語的方方正正,對比於法語的軟糯圓滑,德語會更適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因此在入門時會覺得容易些。推薦閱讀:
※韓國語 雙收音發音的歷史 以前是不是都發音的?為什麼必須要讀其中一個,兩個收音都讀豈不是更容易記嗎?
※有哪些經典的拉丁語格言?
※在寫作中進行遣詞造句時候怎麼樣安排最合適?
※苗、蒙、藏、壯、維等少數民族語言是否像英語、漢語等使用人數較多的語言具有同等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