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是應該從小就對他進行表揚式的教育還是批評式的教育?

我是從小打壓教育下成長的,我感覺自己相對性格和心態都是比較有韌性的。

而我周圍一個朋友,他是從小被父母鼓勵大的,他很喜歡聽見別人表揚他。如果他遇到過不去的坎,會越做越煩躁,更不願意做下去。有時會放棄。

所以我在思考,到底打壓下的教育好還是鼓勵的好?


請採用就事論事的教育。

很多家長都會懷著一種塑造和改變孩子的心態,表揚或者批評則是他們手裡的工具。他們認為自己可以像捏泥人一樣,用工具這裡敲敲那裡打打,長此以往就雕出一個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小孩。但他們忘記了自己面對的是一個活生生、具有學習和理解能力的人,而不是一塊泥巴。

懷有這種心態的家長,我們姑且稱他為行為主義家長吧!因為他們遵循著「巴甫洛夫的狗」的實驗結論,試圖運用正向和負向激勵的方式來引導孩子的行為。但事實上據我觀察,這樣的行為主義教育,只適合於年紀很小的嬰兒,在他們還沒有形成邏輯思維的時候,用驚叫、怒罵和微笑、表揚確實能規範他們的行為,讓他們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但,孩子一大,這個辦法就不能用了。

因為他們懂得思考,懂得觀察了,他們潛意識裡是能分辨得出大人這個行為是基於什麼原則,出於什麼目的的。但他們卻不懂得這件事本身到底是好是壞。因此他們會盲目地聽從大人的指引,受批評和表揚的影響左右,而始終形不成對一件事的基本觀念。

從小被批評大的孩子,會在內心懷疑自我。他會想,「不管我做什麼,好像總會有地方做得不完美」,從而做事謹小慎微。他抗壓能力會很強,因為一切挫折和打擊都很熟悉,如果他受到的批評太多、譴責太重、太離譜,他甚至會形成一種「我什麼事都做不好」的觀念,並泛化到成年後的各種情境中。

從小被表揚大的孩子,內心對自己充滿肯定,但這肯定不具有事實基礎,是無本之木。他會想,「我做什麼事都很輕鬆,做完之後都應該得到獎勵。」這時候外在獎勵成了他做事的動力,他的盲目樂觀也嚴重低估了自己可能遇到問題的難度,如果困難稍微大一點,他會很快放棄,因為他並沒有太多面臨挫折和打擊的經驗。換言之,被表揚大的孩子傾向於只做那些能成功、能得到獎勵的事,對那些有可能失敗、得不到獎勵的事不想去碰觸。

這兩種教育方式的缺點就在於,都沒有教會孩子看清事物的本質,都沒能讓孩子意識到,做了好事,受益的是他自己,做了錯事,吃虧的也是他自己。這種基本的是非價值沒有確立起來,就使得孩子脫離了外在評價之後沒有動力去做任何事,因為他無法把自己和這些事建立起內在的聯繫,看不到去做事的必要性。

因此,我的看法是,批評和表揚都是需要的,但最重要的是就事論事。孩子把衣服弄髒了,東西弄丟了,忘帶作業了,不要急著批評,而是要讓他知道,他的行為是怎樣影響到他自己的。只有讓他明白了,這件事的本質,以及這件事與他切身的關係,才能建立起他為自己努力生活的內在動力,才能讓他在未來的人生中,脫離表揚和批評。


我認為兩種都不好。

一、表揚和批評都是不平等的對待方式,都是控制對方的手段。

表揚和批評在本質上,都是把自己放在了比對方更聰明,更有權力的位置,把自己當成了掌握正確的神,去judge對方——你這樣做才是對的,才是好孩子,才是可愛的,你滿足了我期望你怎樣行為的願望(滿足了「我的需求」),所以我要表揚你,反之則要批評你。而「我」憑什麼代替「你」去判斷怎樣做是對的呢?如果在經過平等的交流後,孩子經過思考真正明白了應該怎樣做,為什麼要那樣做,那麼他在那樣做時只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思來,是在滿足「自己的需求」,那麼又何需旁人來表揚,何懼旁人來批評呢?每個人怎樣行為都應該是出於自己內心的行為標準,而不是因為外部的表揚和批評。

如果家長認為哪些行為更好哪些行為不好,應該直接跟孩子交流——坦誠地,溫和地,平等地,尊重地;而不應該粗暴地批評他或者粗暴地表揚他——是的,只是像馴獸師一樣為了讓孩子的行為符合自己的期望而去表揚或批評都是粗暴的。平靜地跟他討論,而他在真正經過自己大腦思考後,才決定是否按照你說的做,跟被你的批評或表揚推動著按照你說的做,是本質不同的,後者是出於對權威的服從和取悅,長此以往,會越來越喪失獨立思考能力

二、表揚和批評,在有些情況下,都是對對方真實感受的否定。

比如,當孩子出現沮喪或嫉妒等一些負面情緒時,無論是批評他:「你怎麼能這麼頹廢呢?/你怎麼不站起呢?/你怎麼能這麼小心眼呢?」還是表揚他(鼓勵他):「你最棒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是你想得太糟了啦,加油。/你最棒了,用不著嫉妒他啦。」 都是在阻止他凝視內心的真實感受。但是人的任何情緒,無論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其實都是合理的,都應該得到尊重,而不該被否定和壓抑。最好的做法應該是和他一起觀察那些負面情緒,理解它們,接納它們。這樣孩子的情緒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要讓孩子明白,你既愛他積極的一面,也愛他消極的一面,你愛整個完整的他。

好的教育應該少用表揚和批評。

註:本文第一部分原為對這個回答的評論,寫於2013年8月1日。


兩者都有比較好


我是來解析排名第一的@陳諾 的回答並給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的,我覺得@陳諾在回答里用的分析和他最終的結論是脫離分裂的,而我不贊同他的結論。理由如下:

1,

一開始我以為他的觀點和前面 小孩子是應該從小就對他進行表揚式的教育還是批評式的教育? - 力銘的回答的觀點是一樣的,因為他的分析過程和@力銘 非常像,「 捏泥人的工具」對應「控制對方的手段」,「巴甫洛夫的狗」對應「馴獸」,「明白這件事的本質」對應「經過思考真正明白」,「內在動力」對應「內心的行為標準」。

但讀到結尾時卻發現@陳諾 的結論是「因此,我的看法是,批評和表揚都是需要的」,但根據前文的分析,得出的結論應該和@力銘 一樣,是反對批評和表揚才對。所以我感覺分析和結論是矛盾和令人困惑的。而@陳諾 在評論中補充的觀點是這樣的:

我與他(指代@力銘)最大的區別在於他的這段話: 「表揚和批評在本質上,都是把自己放在了比對方更聰明,更有權力的位置,把自己當成了掌握正確的神,去judge對方——你這樣做才是對的,才是好孩子,才是可愛的,你滿足了我期望你怎樣行為的願望(滿足了「我的需求」),所以我要表揚你,反之則要批評你。而「我」憑什麼代替「你」去判斷怎樣做是對的呢?」 事實上,父母確實比孩子更聰明更有權力,有權也有義務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因為孩子剛降臨到這個世界上,他沒法做判斷呀。只不過父母在教孩子判斷的時候,不應該抱著好孩子壞孩子的標準就是了,但基本的對錯標尺肯定是要通過表揚和批評建立的。 表揚和批評只是工具,沒有什麼對和錯,有對錯的是使用工具的人。我們不要把自身的問題推到工具上,因為用不好就不去用它。

現實中免不了還是要批評甚至體罰的。只能說家長知道怎樣是對的,盡量去做就好了,只要教育中家長有分寸 ,孩子也有自愈能力的。

這時才發現@陳諾 的觀點其實是贊同對小孩子進行批評和表揚甚至體罰的。我覺得這和前文的分析是矛盾的。

上面引用的他的第一條回復是給我的,對此我的回復是:

但這樣一來,父母和孩子就不是以平等的方式在對話了。我還是比較認同@力銘 說的對錯應該通過平等的討論來讓孩子思考,最終由孩子自己判定,而不是由父母扮演裁定對錯的權威,否則不利於孩子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如果父母確實正確,那通過平等的討論,而不是表揚和批評,也一定能讓孩子得出正確的判斷。家庭內部具有的應該是愛和平等,而不是權力。另外父母也是凡人,也是可能犯錯的,父母未必總比孩子聰明。我還是覺得這種工具本質上就是不好的。

雖然通過平等的討論,也未必能讓孩子得出正確的判斷(就連父母也不一定總能得出正確的判斷),但這種情況下,即使通過表揚和批評這種施加權力的方式讓孩子按照家長說的做,他也同樣是無法真正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而在平等的討論這個過程中,至少鍛煉了孩子的思考能力。我認為平等的討論才是好的方法,就好像科學方法也是好的方法,雖然得出的結論未必正確,但只要方法和過程正確,就會越來越靠近正確。(這話不是我原創,出自@力銘 ,原話找不到了,大概這個意思。)

2,

@陳諾 回答中說的「重要的是就事論事」,也和他文中分析所批判的作為工具的表揚和批評並不衝突。「就事論事」對應的是「對人不對事」,但即使是作為工具的表揚和批評,仍然是「就事論事」,都是因為小孩做的事對或錯(家長所認為的),符合或不符合家長心中標準。

所以我沒明白他文中的分析和結論之間的關係,分析無法推出結論,反而是完全矛盾的。我也不贊同他最終「需要表揚和批評」的結論。

而我的觀點就如上面所說的,反對表揚和批評。


單純批評和單純表揚,都對孩子不好。父母的讚揚和批評,需要根據不同情境而有所變化。

父母對孩子評價為什麼重要?因為孩子的自我認知,一方面來自於對自己行為的觀察,另一方面來自於父母對他們顯性或隱性的評價。

所謂顯性的評價,就是父母直接告訴孩子「我覺得你是怎樣的孩子」,而隱性的評價,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行為表現出的表情,以及投射出的眼神。

我們在這篇文章中說過,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小生物,也是天生的讀心專家,無論父母的眼神中飽含愛意,還是充滿嫌棄,他們都能一眼識別,因此能從父母眼中,逐漸形成對自己的評價。

孩子的自我認知,直接能夠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以及是否形成強烈的自我驅動,自然也就影響他們未來的成就高低。

這樣看來,為了讓孩子形成積極、健康並且堅定的自我認知,父母的責任不可忽略。

一方面,要時刻觀察孩子的行為,鼓勵好行為、矯正壞行為,讓他們通過觀察自己行為,認識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另一方面,父母如何對孩子的好行為做出稱讚,如何對孩子的壞行為做出反應,以及如何與孩子溝通價值觀,對於他們的人格培養,和自我認知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但依然有一點需要家長注意,那就是每個人是基因與環境的綜合體,在兩者各佔50%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先了解,孩子天生是個怎樣的人,並且順應他們的天生性格做出培養,而不是執意扭轉孩子的性格特點,比如將一個天生內向的小孩變為活潑分子。

今天這篇文章,我將與大家分享這幾天我看到的一點新知,主要是關於家長應該如何正確表揚孩子,以及如何對犯了錯的孩子做出恰當反應。

關於表揚

稱讚努力而非結果,但這隻說對了一半

這一代的父母,都是好學上進、重視教育新知的父母。也許你已經聽過這句「稱讚努力,而不是結果;稱讚行為,而不是稱讚聰明」的話。(我們今天不是說這個研究的,但為了還不了解的讀者,先來簡單科普一下)

這句話來自聞名教育界和心理界的斯坦福教授Carol Dweck的研究,她的研究結論,主要是:

如果經常誇獎孩子「真聰明」,就會讓他們逐漸形成「固化型思維」(fixed mindset),也就是讓他們相信「成功是智商和天分決定的,即使是努力也無法使能力得到提升」。

這樣稱讚的結果,就是孩子會將挫折和失敗,看作「自己能力不足」的標誌,於是就會懼怕挫折、逃避挑戰,始終在自己的舒適區活動,維護自己「很聰明」的事實。因為挑戰難題就會有失敗風險,這樣就會對自己「聰明」的形象造成威脅。

這樣一來,固化型思維的孩子如果遭到挫折,就會脆弱得不堪一擊,自我修復能力差,更學不會從失敗中提煉經驗。倘若心理素質更差點,還會做出後悔一生的選擇。

而相反地,如果誇獎孩子「很努力」,或者「這件事你為什麼做得很好」,就會逐漸形成「成長型思維」,也就是認為「成功來源於艱苦卓絕的努力,並非既定天分,而且智力也是可以通過努力,獲得成長的」。

這種思維主導的孩子,就會樂於挑戰、不懼失敗,因為他們覺得失敗就是經驗積累的好機會,所以也不太容易被失敗打倒。

所以,在Dweck教授的理論體系下,家長表揚孩子時,應該「對事不對人」,也就是根據他做的事情做出表揚,比如「你付出了很多努力」、「這件事的xx地方你做得很好」,而不是「對人不對事「的稱讚,比如「你最聰明了」、「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你真棒」等。(科普完畢)

Dweck教授的表揚理論,是在我所知的關於」表揚藝術「的指導中,較為先進的。

但最近我看了一些東西,發現了更啟發新知的表揚理論,這種新的理論,對Dweck教授的理論提出了質疑,並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也非常值得家長們看一看。

關於道德行為的表揚,可以「對人不對事」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想通過實驗了解,當我們要求孩子做出慷慨行為,和當我們要求孩子擁有慷慨品質時,結果會有什麼不同。

實驗內容,是讓一批7、8歲孩子進行比賽,而贏者會得到玻璃球作為獎品。結束比賽後,實驗人員會建議贏了的孩子,將自己的獎品捐出去一些給貧困兒童,然後會給予做出捐贈行為的孩子一些評價。

只不過,對於不同的孩子,評價是不同的。

有些孩子,會得到針對慷慨行為的稱讚,比如「你能把玻璃球分給貧困的孩子,這樣做非常棒」;而有些孩子,得到的稱讚使針對行為背後的品質,比如「我猜,你是那種幫助他人的孩子,你很nice」。

得到評價以後,孩子們就回家了。

兩個星期以後,他們又回來參加實驗,這次的實驗,是讓他們置身於一個可以選擇給予和分享的場景。

結果證明,那些因為品質得到稱讚的孩子,會比因為行為得到稱讚的孩子,更加慷慨、樂於分享。

這和Dweck教授的理論幾乎相反,究竟是為什麼呢?

研究人員認為,因為品質得到稱讚,可以幫助孩子將好品質,內化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這些孩子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以及得到的稱讚,了解到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孩子」,並肯定和接受這種人格設定。 以上結果,和另一位心理學家Christopher J. Bryan的研究結論相吻合。

Bryan教授發現,對於孩子道德範疇行為的稱讚,名詞的效果好於動詞。

比如,為了讓一個3-6歲的孩子幫助做事,鼓勵他們「成為一個小幫手」的有效性,要比說「來幫幫忙」的效果好22-29%。而如果你不想讓孩子撒謊,那麼說「請不要成為一個小騙子」,要比「不可以撒謊」的效果高50%。

這個結論在說,當我們的行為,成為反映我們人格的指標,我們會更加傾向於道德和慷慨的行為。久而久之,這些行為反映的特質,就會逐漸被內化,真正成為我們人格的一部分。

這和那句「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真正做到之前,先假裝你已經做到),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關於這一點,有個研究曾說,底層家長如果經常學習中產家長的思維方式、處事方式和教育策略,孩子就會和中產出身的孩子相差不多,未來地位也會有所提升。

比如說,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博物館接受熏陶,或者父母自己養成愛讀書、愛思考的習慣,並且關心時事、政治,參與討論,以及時不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孩子體驗體驗好一點的生活(如去一家有格調的餐廳等),從而避免遺傳窮人思維。

而這些行為都會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孩子擁有更廣的視野,和更大的格局,幫助他們獲得更好的成就。

有點扯遠了,繼續說針對品質的表揚。

上面兩個捐贈實驗的研究者還發現,針對品質的表揚,還需要看孩子的年齡。

事實證明,當孩子能夠逐漸發展出強烈的自我認知時,這種稱讚才會顯得更有影響力。因為,當研究者對5歲小孩子的品質和人格特質進行表揚時,獲得稱讚,對於孩子好行為的維持力量,似乎並不是很大。

其中原因,主要應該是因為,5歲的孩子還太小,以至於他們還不能將父母對人格特質的評價,內化為自己的自我認知。

那麼,孩子是從哪個年齡,開始將得到的評價內化為自己的品質和價值觀呢?

關於兒童發展的理論說明,8歲的時候,孩子開始能夠將慷慨行為和品質聯繫起來,並將得到的評價、觀察到的行為等這些概念性的東西,內化為深刻的自我認知。

當孩子進入10-11歲,稱讚行為和稱讚品質這兩種行為,所得到的效果就不會有那麼明顯的差異了,兩種方式都會有效。

所以,從上面這個研究中,我們能得到什麼啟示呢?

那就是,當孩子的行為有關道德,比如慷慨、關心他人、樂於分享等,關於品質的稱讚,會比關於行為的稱讚,要更加鼓勵孩子繼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尤其對於8-10歲的孩子,他們的認知能力,比如容易將收到的評價,內化為自己的人格特質。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內,就可能需要對孩子有關道德的好行為,做出針對品質的評價,比如「你真是一個慷慨的孩子」,「你是一個喜歡幫助別人的孩子」,或者「你喜歡關心別人,這很好」等等。

而當孩子過了11歲,家長可能更加需要針對行為做出評價,因為此時孩子的價值觀內化已經形成,也有了一定自我認知,道德理念也初具雛形。

此時的他們,會開始質疑父母、老師的權威性和正確性,也對於「該做的事」和「不該做的事」有了強烈認知,對於父母對自己的評價,也會開始有所質疑,因此8歲時那種「將父母評價內化」的過程,可能會有所減弱,家長的一句評價,或許難以撼動他的自我認知。

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對他們的影響就會不如同齡人(原因點擊這篇文章),孩子們也開始對對與錯形成抽象的思考。所以父母的評價,可能會讓他們產生質疑,影響也不會和8歲時那樣深。

而8歲以前的孩子怎麼辦呢?

這個問題,我還沒有查到具體怎麼辦,可以挖個坑以後填。

不過根據我個人的理解,家長需要區分不同的情境,給予不同的評價,也應該避免用「你真棒」、「你真聰明」這種表揚。而關於道德行為的評價,針對品質、人格的表揚也無妨。

表揚程度,還需要看孩子的自信程度

科學家對於「家長如何表揚孩子」,做了非常多的研究。不過很多研究,都是將誇獎帶給孩子的影響,當做一個定量,並假設一種表揚對於所有孩子的影響,都是一樣的。

直到2014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成為第一個探查「誇獎的強烈程度如何影響孩子」的研究。

這個研究的論文,被發表在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上,專門針對「過度誇獎的影響」進行了實驗測定。

所謂「過度誇獎」,就是對孩子的讚揚已經超過孩子本身的能力,哪怕比平常的誇獎多一個詞,都算作過度誇獎。比如頻繁在一般形容詞前面加上「非常」、「極其」或者「最」、「不可思議地」等副詞,亦或是經常用「完美」等這樣的形容詞誇獎孩子。

如果說「你做得不錯」和「你擅長這件事」,是個很簡單的誇獎,而「你簡直太擅長這件事了」,就是過高的評價。

一般以來,家長們給孩子的表揚,都是善意的,哪怕孩子能力不夠,也希望通過很誇張的讚揚,試圖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對於平時就不怎麼自信,甚至有點自卑的孩子,家長們更加傾向於給出過高誇獎。

但是2014年這項研究就發現,對於不自信的「低自尊」孩子,過度誇獎反而會害了他們,而對於很自信的「高自尊」孩子,過度誇獎就會讓他們獲得前進動力。

原因也很好理解。

低自尊孩子,會因為過度誇獎而徒增壓力,儘管他們看起來非常需要強烈的誇獎,和十足的肯定,但他們的不自信,會因為過度誇獎而約束住前進的腳步。

就像經常被誇「聰明」的孩子一樣,低自尊的孩子會因為害怕失敗、暴露自己的缺陷,而不敢去嘗試更難的事情。

這個結論的論證過程也很有意思。

研究分為三個實驗,在第一個實驗中,一批成年人會得到一些假想孩子的資料,這些孩子中有的是低自尊,有的是高自尊。

然後,大人們會被詢問,如果這些孩子完成數學試題,他們會怎樣給出誇獎。

研究者發現,25%成年人給出的誇獎,是過度誇獎。而對於低自尊的孩子,大人們會傾向於給出更高的誇獎,也就是更為過度的誇獎。

第二個實驗也印證了這個趨勢,低自尊的孩子會得到更強烈、更高程度的誇獎,因為大人們希望給他們更多鼓勵,以為這會讓膽怯不自信的孩子得到安慰、提升自信。

第三個實驗中,你就會看到過度評價的負面影響。

這一輪中,240個年齡在8-12歲的孩子,都被要求臨摹梵高的一幅畫。同時,他們被告知,一位德高望重的藝術家等會兒會給出評價,而評價的方式是通過紙條。

事實上,並沒有什麼藝術家,紙條上的評價都是研究者寫的。

這些孩子隨機得到兩種評價,一種是實事求是的日常誇獎,寫著「你畫了一幅漂亮的畫」,另一批孩子則得到過度誇獎,寫著「你畫了一幅非常美麗的畫,簡直太棒了」。

在這之後,這些孩子又被要求臨摹另一些圖片,圖片內容有的簡單、有的很難。研究者還提醒他們,你可以選擇你想臨摹的圖,而如果你選擇難畫的圖,可能會犯很多錯誤,但也可以學到很多。

結果呢?

那些之前得到過度誇獎的孩子中,自信(高自尊)的孩子,會選擇更難的圖(知道他們自信,是因為他們在實驗之初做過測試量表),而不自信(低自尊)的孩子,會選擇更簡單的圖。

那些得到真實誇獎的孩子中,高自尊和低自尊孩子做出的選擇,就沒有那麼大的區別了。

所以,這一系列實驗表明,本來就很自信的孩子,也就是屬於高自尊的孩子,得到很高的評價,會讓他有意挑戰自己,從而期待獲得更高評價,因此高評價促使他們進步。

但如果孩子屬於低自尊,那麼選擇簡單的任務就會看起來更安全,所以高評價會讓這些孩子蜷縮腳步、不敢嘗試更難的挑戰。這樣看來,不自信的孩子,更需要實事求是的評價,和實事求是的誇獎,而非言過其實的讚揚。

因此,先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和自我認知的堅實程度,之後再選擇給予多大程度的讚美,是各位家長應該思考的事情。

批評孩子:你只需讓他羞愧,而不是羞恥

上一部分,我們說了孩子做了好事如何表揚,這一部分,我們來簡單談談,孩子犯了錯時如何批評。這是因為,孩子的自我認知,不僅依賴於父母對好行為的評價,還有關於父母對其壞行為的反應。

當孩子的行為造成不良後果,或者給他人帶來傷害時,他們通常會有兩種感覺:羞愧(guilt)和羞恥(shame)。

這兩種情感體驗看起來似乎相差無幾,但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它們是非常不同的感覺,並會帶來不同的後果。

羞恥,是一種覺得「我是個壞人」的感覺。

這是對自我認知、人格特質的直接負面評價,讓孩子感覺自己渺小又無用,似乎怎麼做也改變不了這種認知,而孩子通常對這種情感的反應,則是痛恨自己,或乾脆逃避。

而羞愧,也就是內疚,是一種「我做了壞事」的感覺。

這是對行為的負面評價,而不涉及孩子的人格和品質,可以通過好行為去彌補和修正,改正以後依然是個好孩子。當孩子感到羞愧時,他們傾向於後悔,從而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了傷害,也會有意於通過正確的行為去彌補。

根據一位心理學家的研究,家長平時對於幼兒行為的評價,會直接決定孩子面對錯事的感覺。

經常在做錯事時被父母羞辱的孩子,會在自己犯錯時條件反射般感到羞恥,而那些犯錯時家長只是指出錯誤,並參與商討改正方式的孩子,則會首先感到羞愧。

在一個實驗中,很多孩子被給予一個布娃娃,而在孩子單獨玩布娃娃的過程中,娃娃的腿會掉下來。

那些經常在家中因為錯事而感到羞恥的孩子,會傾向於躲避研究者,也不會主動承認是自己弄壞的娃娃,心理負擔很重。

而犯錯時會感到羞愧的孩子,會傾向於主動修好娃娃,他們還會主動接近研究者,並如實解釋剛剛發生了什麼,不會掩飾自己的過失,也不會有太大的自我否定傾向。

在一篇關於兒童情感和道德感發展的論文中,作者提出,當孩子犯錯時,如果父母表達氣憤、撤回對孩子的愛,或者通過懲罰或威脅宣示權威,那麼就會讓孩子習慣於害怕犯錯、掩飾犯錯事實,並感到羞恥,覺得自己是個無可救藥的壞人。

這樣的情況下,父母的管教不僅不會起效,還會破壞孩子的自我認知,摧毀他們的自信心,從而讓他們的道德感發育滯緩。

那麼,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應有的正確反應是什麼呢?

科學研究告訴我們,最有效的反應,就是表達失望。

根據一項研究,父母如果在孩子做錯事時表達失望,說「你不應該這樣做,我感到有些失望」,並解釋為什麼這種做法錯誤、會怎樣影響到他人,以及孩子能夠怎樣修正自己的行為,那麼孩子會發展出很好的道德感,不懼怕犯錯,犯錯時會主動修補。

此外,這種「表達失望,而不是羞辱」的做法,還會讓孩子發展出健康的自我認知、良好的同理心,以及對他人的責任心和道德認同感。

這是因為,家長表達失望感受,可以表現出對錯誤行為的不允許,同時也伴隨著更高的期待,又給了孩子提高的潛在空間,傳達出「你是個好孩子,即使你做了錯事,我也依然愛你,而且我知道你能做得更好」的信息。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即使犯了錯,也不用擔心父母會改變對自己的看法,自然無需逃避錯誤,他們有強大的安全感。

羞辱一個犯錯的孩子,無疑等同於將他推向危險的深淵。

但很多家長,都會在氣急敗壞時喊出「你是一個壞孩子」、「我要離開你」、「我不要你了」之類的氣話,雖然我們自己都知道,這些話每一句不是真的,但孩子一定會往心裡去。

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值得愛,是一個怎樣也挽救不了的壞孩子,所以有的孩子就會破罐破摔,真的成為家長口中的「壞孩子」,有的孩子慢慢孤言寡語,成為我們前面說的低自尊者。

想必沒有一個家長願意得到這樣的結果。

結語

時代在發展,社會環境在變化,競爭環境也在迭代,這意味著家長們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不斷進化。

至少我自己,在如何表揚和批評孩子這件事上,再一次更新了從前的觀念。

我們都希望孩子成功、健康、快樂,但如何讓他們有堅強的自我認知,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讀過我們以前的文章,就會知道,自我認知的堅實,會讓一個人走得坦蕩、睡得安然。他們不會因為別人的評價黯然自疑,也不會因為眼前的挫折否定自我,更不會因為困境而心理崩潰。

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大部分都來自於你的語言和表情,相信你已經知道該怎樣做。

本文首發自微信公眾號「家長進化論「(id:parentsup),高冷、嚴肅、名校控,一個致力於探索新知的教育研究社區


如何鼓勵孩子,而不是表揚孩子,兩者的差距和效果可能會震驚到你呦,搬好小板凳,現在就開始。

請牢記以下八句鼓勵金句。

金句1.你付出努力,你該得到它。

表揚:你很棒啊,全是一百分,你會得到一個大大的獎勵。

當寶寶考試得了一百分,你會怎樣去表達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是用表揚的話嗎?還是具體行動,媽媽會給你買巧克力吃?

各位家長,請思考,這樣的獎勵給孩子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用物質來誘惑孩子,最初非常奏效,但長此以往,孩子的需求慢慢不能被滿足。

他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並學會跟父母講條件,慢慢從要求買巧克力變到要蘋果手機,那麼待他的需求不斷升高時,媽媽自然越來越不能滿足他的需求,也不會同意買蘋果手機,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太奢侈。

那孩子這個時候就會說,那我不好好學習了,不去上學了,反正學習好也沒有蘋果手機的……慢慢變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所以一定不要做物質獎勵這樣的事情。

當孩子考了一百分,我們該怎樣鼓勵孩子,很簡單,很認真的告訴他,你付出努力,你該得到它!!!看似簡單,內容豐富,這樣表達,孩子做事情的出發點就轉變了,不是為了獎勵而是始於努力,讓他知道凡事是要努力才會有結果,這才做到了真正的鼓勵。

金句2.你一定會為自己而驕傲

表揚:我為你而驕傲。

兩句話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不同,但我為你驕傲重點在「我」,你為自己驕傲重點在「你」,這件值得驕傲的事情是孩子做的,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剝奪了孩子的價值感,我們應該把價值感還給他。

我家寶寶目前還不能完全獨立入睡,但是某個晚上,他半夜醒來,翻來覆去睡不著,我既沒有給他餵奶,也沒有抱起悠他,因為我實在太困了,而是閉著眼睛拍他,拍著拍著,他不知不覺居然睡覺了,第二天我跟寶寶說,寶貝,你昨晚做了一件事情,你知道嗎?你可以自己獨立入睡了,你一定為自己而感到驕傲,是不是?

他剛剛八個月,我相信他可以聽得懂我所說的,在此補充一句,鼓勵的話不是要等到他長大才說給他聽,而是從小的時候,我們就跟他說。

金句3.你對此感覺如何呢?

表揚:你這麼聽話,真的令我感到高興。

大家看到這句表揚的話,背後的原理跟上一句雷同,你令我高興,重點在於「我」高興,而不是孩子,所以當這樣去表揚的時候,背後培養的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如果一個孩子真的十分聽話,真的要去探究他內心真實的想法,未必是好事。

「你對此感覺如何呢?」表面上看好像它不是鼓勵的話,但這恰恰是最好的鼓勵。當孩子努力的畫完一幅畫以後,你問他,「寶貝,你此刻的感受如何,可以跟媽媽聊聊嗎?」,或者當寶寶做了一件幫助他人的事情,也可以問他,「寶貝,你對此感受如何呢?」,然後跟他一起探討他的感受。

這樣寶貝會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他說得越多,你越了解他,當你很懂他時,他會越跟你親密,表達的就越多,良性循環。

金句4.你自己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表揚:我喜歡你所做的。

當我們講到第四句的時候,其實已經找到了表揚與鼓勵差距背後的鑰匙,就是說話重點在誰的感受上。

雖然這篇文章只列舉八句話,但可依此類推出很多金句,只要爸爸媽媽們足夠用心。現在回到本文,我喜歡你所做的,還是在描述「我」,而不是孩子的感受,孩子所做的事情是僅僅為了迎合「我」的喜歡,我們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性。

所以我們需要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嘗試讓他用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不僅培養孩子的自信、價值感,也給他們帶來有無限的可能性。

當我們問寶寶,如何可以讓你的牙齒又乾淨又健康呢?孩子會說,我可以看電視就不吃零食了,我可以去畫畫,我可以去看牙醫,我可以刷牙漱口……

我們說,哇哦,寶貝,你自己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孩子可以想出很多種方案,遠遠多於成人的思考,家長們,只要記住不要低估任何一個孩子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金句5.我相信你的判斷

表揚:你做的正是我希望的。

這句話用到孩子對某件事情的看法上。

老師家的寶寶有一次畫畫要考級,剛好當天又要學英語,兩者衝突了,孩子也很糾結,畫畫不考不好,英語不學也不好,他就問他的媽媽,媽媽我該怎麼辦?

這個時候,老師很睿智說,寶貝,我相信你的判斷。他的寶貝想了一會說,決定去畫畫,因為考級一年一次,英語可以事後補課。

金句6.你能決定什麼對你是最好的

表揚:你會令我高興。

當我們不斷這樣的表揚孩子,他就會養成讓你高興的習慣,他未來不僅讓你高興,他也會讓別人高興,形成討好型人格,在這個過程中他慢慢失去自我,變得越來越不快樂。

這句話讓我想到了我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件事,小的時候,學校有特長班,學生自選,當時我很喜歡畫畫,我心裡是想學畫畫的,而媽媽希望我學英語,後來在媽媽勸說之下,我選擇了英語,媽媽當時說,你真乖,聽話,非常令媽媽高興。

但我學習的過程中卻不高興,學習英語的成績也很不理想,因為那不是我選的,那是我媽媽選的。

孩子其實從很小的時候就會看你的眼色,他天生就想努力讓你高興,如果媽媽不了解孩子,孩子就會迎合你,而變成非自己。所以我們應當給孩子鼓勵,讓他們自己去決定一些事情,並相信他們有這樣的能力。

金句7.我相信你可以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表揚:這是我所希望的。

這句鼓勵的話,更適用於做錯事的時候,而表揚不適用於做錯事,孩子做錯事,我們肯定不會說,這是我所希望的,對吧,所以表揚的適用場合是有限的,但鼓勵不是。

寶寶一不小心把媽媽的手機摔壞了,他並不是有意的,我們大聲的吼叫,「你看看你把媽媽手機摔了,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但這樣好像起不到什麼效果,所以我們要做的是,蹲下來,看著他,溫柔而堅定的告訴他,「媽媽相信你可以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到此足以。

金句8.不管怎樣媽媽都愛你

表揚: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你真是好孩子,這句話給了寶寶一個大大的標籤,也叫有條件的愛,做好了就是好孩子,做不好就不是好孩子。

而鼓勵的描述,是無條件的愛,不管怎樣媽媽都愛你。這裡注意,不要使用媽媽很愛很愛你,這就變成了一種情感表達,不是鼓勵,效果會降低很多。

今晚就跟你的寶寶說,不管怎樣媽媽都愛你。看看你會收穫什麼呢?

結語:鼓勵可以培養孩子自信、獨立、有創造力等等各個方面的能力,所以家長們不要小看你所說的每句話,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方式會帶來超乎意料的結果。


把批評和表揚二元對立是常見的誤解,批評和表揚都是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有許多,不是除了批評就剩表揚,更大的誤解還在於把批評等同於打壓,把表揚等同於鼓勵。超常的、發泄情緒的是打壓,合理地指出優缺點並提建議的批評中包含著鼓勵;切實的真誠表揚是鼓勵,空洞不實際的表揚反而挫傷了積極性。

落實到批評好還是表揚好的問題上,『合適』比對錯更重要。這兩種教育方式在實際操作中也不單獨起作用,而是與其他教育方法融合後,再從被教育者處反饋回來,最後得出一個偏積極或消極的結果。比較任何兩種教育方法的優劣,不要忘了任何教育活動是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地點、一定的環境,通過一定的成員採取一定的形式來實施的。

在打算解釋家庭教養方式或其教育結果的時候,每一個觀察都很容易被某一個特定的斷言所解釋,如題主所得出的『我是從小打壓教育下成長的,我感覺自己相對性格和心態都是比較有韌性的。他是從小被父母鼓勵大的。。。如果他遇到過不去的坎,會越做越煩躁,更不願意做下去。有時會放棄。』那些聲稱自己從小被批評或表揚因而變得如何的說法,只要出現反例,就可推翻該教育方法絕對錯誤的結論,而反例往往存在。


想起孔子的話----「因材施教」

我們平時做飯的時候還能夠根據食材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面對孩子的時候咋就忘了這一點呢?

孔子弟子三千,賢者72,可見即便是孔子這樣的聖人也不能把弟子全部教育成賢者。孔子在教育弟子的時候尚且要仔細觀察弟子的性格再確定教育方法。

小孩子同樣是這樣,在我看來,孩子出生後,其實性格差別非常非常大,所以在確定教育方法之前首先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去觀察孩子的性格,記錄孩子的言行舉止。然後,再慢慢測試各種不同的教育方法,然後再觀察反饋如何。

如果孩子性格活潑,整體嬉皮笑臉,就可以多採用批評教育,讓他不至於得意忘形。

如果孩子比較靦腆,性格沉靜,就要多鼓勵他,增加他的勇氣,讓他可以探索更多的地方,不至於自閉。


前幾天和老託交流起來中美文化,其中一條講到趨近動機與迴避動機的問題。 顯而易見的是,我們的文化導致了更多的人會選擇迴避動機處理問題,這與體主所謂的打壓教育有很大關係。 中國文化歷來強調內斂,強調謙虛,謹慎,大家已經形成了這種思維模式與行為模式,每個人都是這樣。要是突然有個人打破可慣常,想想他會什麼下場。

哪種教育模式更好真的沒什麼定論,但一定要適合當前生存的環境。

每每提及教育,多少無奈。


是引導

引導他學會做事、思考的方法

引導他學會如何成功,在不斷的成功中自然獲取自信心

引導他學會如何面對順境和逆境

表揚和批評都是方法,就跟吃飯和吃菜一樣

你說我是吃飯好啊還是吃菜好啊


這是比較典型的以自發的理解去判斷和認知教育。

就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在我之前的回答和我的專欄裡面都有提到過。

而這四種教育方式各種都會導致增加某些可能性的幾率。

但配合起兒童的天生氣質、性格、家庭教育環境、社會環境,文化、種族等各種因素的交互作用。可以說,每個人都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如果以上這些因素能夠完全控制(實際是不可能做得完全控制,所以我們只能獲得一個大概的趨勢)權威型的教育方式是比較好的。但是如果配合類似我們這種亞洲人的文化特徵,我們又會發現亞洲人對於專制型情有獨鍾,而且在數據上也很出效果。所以也不能說專制型的一定一棒子拍死。

因此教育這個問題,是在不斷的去了解孩子,並且動態的調整和配合孩子的發展進度,什麼樣的方法都要會,優缺點都要了解,對著孩子當下的狀況,大膽嘗試,仔細觀察,不斷調整。我覺得這樣才是一個更為合理的教育模式。

至於這種常見的非黑即白的判斷,早點走出來,通過專業書了解專業知識。人的成長方向和方法不應該是只依靠個人感覺的


批評比較簡單。

合時宜且恰當的讚美,需要敏銳的觀察,合適的語氣與辭彙,讚美於具體的事件,創造出良好的氛圍。

小孩子要正常教育,正常教育不需要過度的批評與虛偽的誇獎。

這是個好問題。

父母在這個問題上面進行反覆思考及改進,有助於孩子性格及情商的發展。


批評式是毀滅性的,表揚式使用不當也可能是毀滅性的,公正嚴明才是最好的,言必出,行必果,賞必行,罰必信,這才能給孩子樹立最佳的榜樣。

培育孩童就像治理社會,刑罰社會是最差的,但賄賂社會也好不到哪去,公正社會才是最健康的,制訂一個適當標準,並且明確按照這個標準穩定地執行,這樣的社會和教育才是效率最高的,其他都是拆污爛。


很多答案都沒回答到點子上。我猜測題主的疑惑是,為什麼自己被打壓了,最後形成了堅韌不拔的好品質,別人被鼓勵了,卻最後變成了受不了挫折的玻璃心。

首先要回答的是上面這個問題。我覺得最大的可能是,你覺得從小一直被打壓,其實並不一定像你想像和理解的那樣嚴重。父母可能偏重於嚴格性管理,但並不代表那就是打壓。另外,因為父母的嚴格化管理,你很有可能忽略生活中父母的一些鼓勵和呵護那一面。所以你的判斷其實並不一定準確。

反過來你的朋友也是這樣,她小時候所接受的那些鼓勵,可能並不是真正的鼓勵,那也許是一種縱容,自大,是一種對孩子不切實際,不負責任的評價。就好比我們說溺愛,其實溺愛本不是愛,但人們也往往會把它看成愛的一種。

除此之外,性格的最終形成,除了你所認為的父母打壓或鼓勵之外,還受很多方面的影響,這些影響往往不比父母某些教育方式來的小,但同樣受到我們的忽視。比如基因,父母的榜樣行為,學校環境,以及孩子的自我成長能力。

其實不管是批評還是表揚,「打壓」還是「鼓勵」,都是需要一定的技術能力要求的。不是你想批評就會批評,想表揚就會表揚的。現在市面上出現很多的書,就是教家長怎麼表揚,怎麼批評孩子。

一次好的鼓勵(表揚),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激發孩子的自我能動性。一次好的「打壓」(批評),可以幫助孩子戒驕戒躁,也能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但前提是都要是「好的」才行。差的批評就不能叫批評,那就是辱罵,打擊,摧殘;差的表揚就不叫表揚,那就是縱容,溺愛,捧殺。所以我們首先要理清這些概念才行。

好的教育肯定是表揚和批評相鋪相成的,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問題是怎樣把握一個合適的度?掌握一個平衡呢?其實沒有一個萬能的法則。對於每個不同的孩子,這個平衡點是不一樣的。有的偏左,有的偏右。這需要我們首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制定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法則,另外,我們表揚和批評的質量很重要,要提高質量,就需要家長不斷的學習。最後,家長還要知道,教育不僅僅在於「表揚批評,鼓勵打壓」這些技術手段上面,我們更要關注手段之外的東西。對孩子的關愛,呵護,理解,陪伴等等,才是那些除技術手段之外的,教育中最本質的東西。


跟小時候的時候鼓勵為主,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和自信心;大點懂事以後,需要開始接收挫折教育,培養適應能力和建立基本三觀;青少年期,少教育多溝通,前兩步走好了,以後的路自然會自己走。


為什麼要這麼極端非此即彼呢?二者結合豈不是更好的?


不能光從表面定論,因為文化環境,家庭環境,個體氣質,性格,心理特點,當下事件等多種因素交互作用下,同樣的教養方式帶來不同結果。

比如,打壓式的方式可能使題主更具韌性,也可能使某人更加自卑,不能認為某環境就對應某種教養方式。

同時,教養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發展的。最佳的方式是配合孩子的發展特點以及發展需求,家長在不同教養方式中不斷探索與反思,隨著不同時期變化,以適合孩子的發展。


表揚事情,不表揚個人。批評改成建議。


給他不偏不倚,有正常反饋的教育。


決定命運的是性格,不是教育方式,而教育方式決定了性格,生活環境決定了性格,在成長中很多偶然的因素也決定了性格(比如小時候看到貓吃耗子),上面這個呆逼,把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分得這麼清楚,看著咋這麼來氣。很顯然題主很喜歡現在的狀態,因為他感受到了自己教育方式所帶來的好處,這就是鼓勵的優點,因為你性格耐挫力更強,往往事情沒有這麼絕對,被打壓成為自卑消極的人大有人在但他們大部分默默無名了。而成功的人不多,但他們總是經歷挫折!所以我的意思是鼓勵和打壓並不是關鍵,再教育上我們更應該看中與孩子交流過程中所傳達的情緒,已經在其中潛移默化的性格塑造!當然,很多不合格的父親在和孩子交流中表現出對孩子的不屑和憤怒完全出於他們自己的性格缺陷。並不是有多麼高大的教育技巧,他們打壓的那一刻腦子什麼都沒想(這也占很大比例)。


推薦閱讀:

為什麼父母虐待導致小孩死亡,只判虐待罪不判殺人罪?為什麼取輕罪判處?
如何看待父輩奮鬥論,是否是在為階級固化做掩飾?
怎麼做,才能坦然面對身邊的人的離去?
有時候父親會說排骨少吃點,明天留著煮麵,我覺得好像就是說我給你的愛就到這兒了,你別要了。?
80後,你們對父母的健康的關心一般怎麼表達?

TAG:生活 | 教育 | 心理 | 家庭教育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