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從諗禪師的偈語「吃茶去」,到底有什麼禪意?
《廣群芳譜·茶譜》引《指月錄》文曰:「有僧到趙州從諗禪師處,僧曰:『新近曾到此間么?』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 慧根太淺,始終不解。有的說法是吃茶去表明了一種豁達態度,我覺得太過牽強了。
一天,小明房裡正在煮茶,準備請大家一起喝茶,
來了第一個人,小明問他:「最近可來過啊」
答:「來過」,
小明拍拍他的肩膀,說「喝茶去吧」
來了第二個人,小明問他:「最近可來過啊」
答:「沒來過」,
小明拍拍他的肩膀,說「喝茶去吧」
第三個人看到這個情景,非常疑惑
這人便問小明:「為什麼第一個答『來過』讓『喝茶去』,第二個答『沒來過』也讓『喝茶去』呢?
小明拍拍他的肩膀,說「喝茶去吧」
事實為什麼呢?
因為小明房裡正在煮茶,準備請大家一起喝茶。
ps:小明便是趙州從諗法師,他的弟子在日記里將這件事情記了下來,於是成了公案。
禪宗公案有幾種,一種是禪師的行為,一種是禪師作為學人如何和他人酬答,一種是禪師作為導師如何應對他人。我們解讀公案要記住一點,「獅子撲人,韓盧趁塊」。
若獅子兒,任你刀劈斧砍,我只盯住這手從何來,禪師是撥草尋蛇,還是吞天動地,我只見露個端倪出來一口咬住,從此飽食終日。
若是野狗子,禪師披肝瀝膽,也只管盯著刀頭上下,圖著舔兩口血,嘴角一股腥氣,縱使整日里巴巴的盯著也無有個了局。趙州茶那三位喝沒喝到且不論,LZ是要做獅子還是韓盧呢?謝茂林師兄說過一段話,我深以為然:公案其實不可分析,只可體驗,能讓別人開悟的事件不一定能讓你開悟,執著於公案、機鋒,只能淪為口頭禪。願於您有共鳴。阿彌陀佛。
以心印心,自性本來清凈,不可思議,思意成意識,意識起生滅,只可意會體悟,豈是言語所傳。禪師道句;『吃茶去、亦為一心一念以治一心,答非所問,以出世間無心所答道世間有為心,正是自證本性不生不滅的境界。一問又一答,此答又一問,還有問題嗎?吃茶去。
又沒請我喝。關我屁事。《楞嚴經》里的兩種根本搞明白了嗎?
先說下出處。《五燈會元·卷第四》、《指月錄·卷之十一》均有這段著名的禪宗公案,文字一模一樣:
師問新到:「曾到此間么?」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
這個故事很難琢磨,不知道趙州禪師是要表達什麼。個人從世俗的角度理解,應該是,一切事需要自己去踐行,去體悟,別人代替不了。人生好比一味茶,你的茶是香還是苦,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別人不知道,也沒有辦法知道,因為感受都是自己的,誰也不能代替你去感受,好比不能代替你去吃茶一樣。
禪宗重悟。悟的關鍵在於不斷地去讀書,去修行,而不是坐在那裡空想,或者千方百計去探尋「秘訣」。空想是想不出名堂的,所謂的秘訣也是行不通的,即使它真的存在。
現在許多人喜歡去找所謂的「乾貨」來讀,好像「乾貨」告訴你了,你就成功了,實在幼稚得很。如果成功真的如此簡單,那人們不需要干別的事,只需設法讓任正非、馬雲、馬化騰這些大佬把他們的「成功秘訣」寫出來,公諸於世就可以了。
老子《道德經》:「絕聖棄智,民利百倍。」什麼時候拋棄了走捷徑的心理,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事,才是邁向覺醒的第一步。
聽到「吃茶去」,哪個是你
答非所問,只能吃茶去,慢慢去修了。誰來了?誰去吃茶去?
參考書來了:懷讓禪師,金州杜氏子也。初謁嵩山安國師,安發之曹溪參叩。讓至禮拜。師曰:甚處來?
曰:嵩山。 師曰:什麼物,恁么來? 曰:說似一物即不中。 師曰:還可修證否? 曰: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 師曰: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即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羅識汝足下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應在汝心,不須速說。 讓豁然契會。遂執侍左右一十五載,日臻玄奧。後往南嶽,大闡禪宗,敕謚大慧禪師。不可說。語錄、公案、話頭,只是讓人起疑情,不要執著於公案等本身。
頻喚小玉原無事,只教檀郎認得聲。
此三人暫時不具備條件的隱語。
《廣群芳譜·茶譜》引《指月錄》文曰:「有僧到趙州從諗禪師處,僧曰:『新近曾到此么?』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
這故事初讀之時,一定會覺得有些迷茫,實際上,一句「吃茶去」,隱藏了無數禪意。
禪是什麼?並不是能夠說出來的,而需要我們去體驗。吃茶去,你要直接去喝;生命也是一樣,你要直接去經歷。你直接去愛一件事,你去為它付出,為它受苦,也就能認識它了。類似於一種BUG,讓你的大腦DOWN機,大腦一停止思維就到那裡了。
賺了好多茶水錢。(開玩笑啦)
我認為答案是「廢問」。也就是說,不管對方問什麼問題,我統統不回答。廢問在禪宗公案里很常見。
"趙州茶"則更厲害一點,不等對方問出問題,就做到了和廢問相同的效果。
一如
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
吃茶去。就是不要執著,放下那份心。如果不懂,那就不懂這好了。就好像另外一個典故。一個人什麼都不懂,很笨,禪師就給他一把掃把,讓他天天掃地,最後有一天,他掃除了心中的灰塵
答者皆吃茶,應者亦吃茶;樹起招兵旗,自有吃糧人。
哈哈,這個只有開悟的人才會知道。樓上的回答都是含含糊糊,不懂裝懂。公案裡面的秘密又豈是一般人能懂的?達摩祖師有言:「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各位都去佛前好好懺悔,多讀佛經,求佛菩薩加持,早日明心見性吧
曾到不曾到,都教吃茶去。你有了疑惑,為什麼去吃茶試試呢?安心吃茶,哪有這麼多問啊。
禪意,貴在當機。你不是和禪師對話在機鋒上的人,不會明白是什麼意思的。
佛門禪師裝逼得太多,已經成習慣,偶爾有個不想扯犢子的,就成了更高深的裝逼了。
我們一般人的既有概念是「喝茶」,為何禪師說「吃茶」?如果有人問:禪師,不是應該說「喝茶」才對嘛?——禪師會反問:為何一定要說「喝茶」不能說「吃茶」?你這個「喝茶」的概念哪來的?
推薦閱讀:
※學密成就難還是參禪?
※佛教中有沒有不需要師承就可以點亮的技能?
※佛法中的阿賴耶識依託於物質存在嗎?
※前五識的疏所緣緣就是指種子嗎?
※佛教中的「無欲」算不算一種慾望?「欲無欲」矛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