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供給創造需求,還是需求創造供給?


一般認為是後者,薩伊定律基本被丟棄了。


我對這個問題沒有看法,但是對如何考察這個問題倒是想說點什麼:1)以今日商業之發達,訊息之便捷,需求與供給從時間或者第一性(出自恩格斯)角度考察都會變得混淆不堪,「是什麼使一個消費者決定購買」或者「是什麼使一個廠商決定生產」都會陷入無盡的網格效應中去;2)因此有必要回到商業的童年時期,像韋伯或者齊美爾等社會學家一樣去考察,以經濟學最基礎的分工論去考察,供需的割裂是否分工的結果,分工本身又是什麼的結果。

3)我想了半天,覺得這個問題還是不能歸到經濟學中,因為經濟學公理系統中有一條就是靜態的供需一致(馬歇爾的那張圖)與動態的供需相互調節回到均衡,我們不需要考察需求與供給而需要考察的是均衡與偏離。

想到什麼會再補充的,歡迎指正。


上帝創造人類,人類自有慾望。慾望創造需求。需求創造供給。供給與需求循環形成市場。


首先,通過查詢資料,我了解到需求和供給的定義。需求指大眾因需要一件產品而產生的購買要求;而供應就指企業響應大眾的購買需求而提供的產品供給。

了解了我們要討論元素的基本定義,我想先分析一下傳統經濟下的有需求才有供給。通過網上搜索資料,傳統經濟體系是經濟學的名詞,又稱為自然經濟。它與商品經濟相對,多是於鄉村以及農業社會之中出現,主要是依據社會風俗和慣例以解決三個基本經濟問題(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生產給誰)。在這種單向線式開放模式的經濟環境下,是比較傳統的有需求才有供給。需求建立在消費者的顯性的或者潛在的慾望之上,或者說需求是源於資源的稀缺性和效用。若沒有慾望差異、天賦差異和各種偏愛的不同,那麼市場就沒有存在的意義。正因為有了我們不同的需求,供給才有了意義,供應方才有了市場,經濟才會發展。所以說有需求才有供給從根本上來講是沒有問題的,也是傳統經濟的基本供求關係。

相反來看,許多發明創造,由於之前並未出現過這些商品,既新的供給創造了新的需求。因為人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需求的引領還要靠少數創新者引領,這才是新經濟環境下的供求模式。我倒認為這種「供給創造需求」是前者的衍生物。它們之間有一定相悖但供需絕不割裂開來看。我來舉個身邊的例子。最近流行的打車軟體Uber非常方便,人們不管在哪隨時隨地都可以打到舒適價格合理的車。正是一些人看準了需求方向而創造了這些供給。我們可以說這是潛在的需求創造了供給,但是我同樣可以說這是供給創造了需求。如果說這種軟體沒有被創造出來,人們依舊可以打車,計程車,滴滴打車,各種軟體橫生,人們的生活並不會受到影響,可能也沒有人會想到有這樣細緻具體的被服務需求。但有了Uber,人們的需求就跟上來了,我出門也想既舒適又划算的出行,要知道,Uber有時候比地鐵還要省錢哦。

我只是舉了個簡單的例子,我對經濟學和電子商務還不算入門,但通過我的思考,我覺得供求關係互相影響,這就是經濟環境不斷發展的動力。沒有人可以言辭鑿鑿地說是供給創造需求還是需求決定供給,總之這就經濟相互的影響和發展。但我個人來看,通常衣食住行這種基礎需求會創造供給,而隨著經濟、科技發展,精神層面的需求或者非必需品、服務類產品,這類的供給會創造需求。供需相互影響,十分有趣。


人需要能量才能生存,通過進食獲得能量,而食物的改變提供不同營養得到更強壯的身體,食物通過烹飪技巧又豐富人的味蕾,味蕾的享受又帶動食材在社會中的貿易……

沒有人的誕生,食材存在或不存在,人的原始需求創造出供給,供給的改變又改變了需求。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數學本就存在,還是人類創造?


都對。

不過個人認為,要想知道一個新東西是不是有市場,不能靠調查,不能盲目地根據市場反映去確定需求存在於否,因為新事物所對應的需求往往是潛藏的,產品沒有出來之前,調查的結果只會是用戶不認可。沒有飛機的時代,你去做市場調查問大家需不需要飛機,有幾個人會說他需要?八成會有人說你是神經病,你讓我坐在一個這麼重的東西里上天,你要摔死我嗎?但你問他想不想飛翔,誰不想?

很多事情,你必須首先從自己出發,感悟分析判斷,看看這個新東西所應對的需求跟人類一些基本需求是不是有相關性,切合人性的東西就是有需求的。

還是換個說法吧,供給滿足需求,需求促進供給。


這個問題,已經在經濟學界爭論了數十年了。

新古典經濟學遵從薩伊定律,即:供給自動創造需求。

之後的大蕭條使得人們無法恪守新古典經濟學的教誨,而適時的凱恩斯及其後來的追隨者們如新古典綜合派等認為反之,乃是需求創造了供給。

滯脹的到來又使得凱恩斯一脈的解釋乏力,因而在1970s、1980s供給學派得勢時,又復活了薩伊定律。

對於新時期的狀況,新凱恩斯學派重提需求對供給的作用。

故而,要說一個確定的結論,沒有。

在經濟學中還沒能發展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之前,依個人愚見,暫且把它們當作互相決定的好了。


感謝邀請。

我覺得問題的實質好像有點搞錯了,現代經濟學家基本上都承認了供求平衡點的存在,只靠供方或者需方一條曲線都不可能確定平衡點,而兩條曲線中的任何一條移動都會引起平衡點的移動,也就改變了另一個量。這一點,現在無論是供方經濟學家還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都無法否認。

個人的理解,經濟學家的所謂「供創造需」還是「需創造供」實際是在討論控制哪一方更容易的問題。上面說了,無論移動供需哪一跟曲線,平衡都會跟著動,那麼實際上兩者從理論的角度就是等效的。現在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從實際的角度移動哪一跟曲線更方便的問題。而這一點才是經濟學家爭論不休的根源。

凱恩斯主義者認為:控制需求太容易了,政府花錢需求就上去了,曲線一拉,供給也就跟著上來了;供方經濟學則認為:提高供給?簡單!政府減稅啊!稅一減供給就多了,曲線一移動,需求也就跟上了啊!

比如斯蒂格利茲在《經濟學》中這樣寫到:

造成總需求曲線移動的主要因素:

  • 消費者購買耐用消費品的變化
  • 投資需求的變化
  • 凈出口的變化
  • 政府開支的變化

造成總供給曲線移動的主要因素:

  • 天災人禍
  • 科技發展
  • 進口貨物價格變化
  • 對風險評估的變化或者風險承受意願的變化
  • 工資率的變化

如果你是政府決策者,你會覺得覺得那個最直接最有效呢?顯然是「政府開支」啊。當然,斯蒂格利茲也不否認科技發展可以移動供給曲線,從而改變平衡點——但問題是,科技是想發展就馬上能發展的嗎?


需求是無窮的——

但新的需求是無法被認知的

你只有創造了合適供給才能發現新的需求


我也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但至今還沒見到讓人滿意的答案,或許這個視頻能引發一些思考,啟發知乎牛人來解答。一席

另: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的重要性無以復加,有一些讓人期待很久的科技:天空車、核電池、人工智慧。到底是技術瓶頸,還是市場需求不成熟,很難界定。

說個比較扯的例子:假設沒有火力發電大氣污染問題,核電需求就不那麼強,核電技術的研發動力不足。那就沒有安全核電池的技術突破,天空車就繼續背的個大燃料箱,空中懸停也沒法解決。

包括為什麼西方是技術的發源地?是不是也可以從市場需求來解釋?會不會是西方在需求上更上一層次?

還說個比較扯的例子 :日本人愛喝茶,在豐田車駕駛座旁邊設置了杯座,豐田車在北美大賣,大肚便便的美國人放進了可樂。


是供給創造需求,還是需求創造供給?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交換。

補充:

同意 @戴龍煒 的第二句話,凱恩斯大神對薩伊定律理解有誤。


這是一個類似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說它重要,的確很重要,因為它可以解釋經濟的本源問題,說它不重要,它一點都不重要,因為有些事本來就沒有答案。


詳情請見相似問題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94412


誰先動,誰就有主導權。這是一個磁生電,電生磁的問題。二者孰強,在於一個先手權。

在賣方市場,供給會佔主導地位(取得先手權),供給會創造出需求。因此有了「無主物先佔」的圈地條款,才有了基於土地所有權的,供給創造出需求

在買方市場,山寨廠商只能低價謀生存,必要的情況下還得賤賣庫存,如果賤賣都收不回成本,只能是奶廠殺奶牛,倒牛奶,菜農讓人免費摘蔬菜,連「盈虧平衡點」都被擊穿(開工雖然不賺錢,但好歹能維持人工工資及固定資產日常耗費),這時殺牛倒奶並非不理性的行為,需求自然有能力創造性的毀壞過剩供給(比如各地的爛尾樓)。

在宏觀層面,大部分遭遇的都是供給主導的局面;微觀層面,大部分遭遇的卻是需求主導的局面;當二者流竄時,就會有新問題發生(比如滯漲),因此不可僵化。


單方面說恐怕都對,又都不全面。

舉個栗子,一個人喜歡讀小說,到底是因為作家寫出了吸引人的故事,他才去讀?還是因為自己特別渴望故事,然後才會有人開始寫小說呢?


這是經濟學入門必問的問題,也是經常會被困擾的問題。

在市場交易中,供給和需求不是誰被誰創造的關係,既然已經二分成供給方和需求方,兩者的關係是匹配的關係,是供求雙方在市場信息和市場競爭的機制下互相找到了對方,完成了交易的過程。

如果把需求方和供給方統一在一起考察,是宏觀經濟整體經濟的視角,於是分不清楚供求匹配的關係,因為一個考察對象,同時是供給方也是需求方,因而加總成總供給和總需求,總供給和總需求決定了一個經濟體的總產出。之所以會有誰創造誰的說法,一種理解是有總需求必然在市場機制的協調下完成了供給對需求的滿足,這就是需求創造供給,那麼創造了供給的最終結果是什麼,仍然是價值的實現。如果沒有響應的供給能力,還能創造嗎?顯然不能,供給不是需求創造出來的。這就好比時下流行的到日本買馬桶蓋的說法。

另一種理解是供給創造他自身的需求,這就是著名的薩伊定律,供給如果被需求接受,實現了價值,完成了收入分配,收入支撐了未來的需求,等值的表現為供給的價值。供給有效,商品價值實現,表面上可解釋總供給必然等於總需求。但是現實不是這樣,商品實現價值,每個人分配到的收入並不能保證形成的總需求可以等於總供給,商品出售,形成收入,變成消費需求,再次與供給價值匹配,有一個時間過程,利率有變化,時間價值變化,預期有變化,收入差距很大,這一切造成了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總供給大於總需求。這就是古典宏觀經濟學不考慮貨幣和時間偏好時的結論,供給創造需求。凱恩斯已經批判了,所以才有現代宏觀經濟學。因此,供給也不創造需求。總供給和總需求,也同樣是匹配的問題,是全社會新價值實現的條件。如果創造了價值,並得到了合理分配,進過貨比的合理調節,總供給和總需求價值匹配了,價值實現了,也就相當於供給創造了需求,這就是表面現象。實質上,仍然是供給和需求的價值匹配的關係。


不是需求創造供給,是利潤創造供給。

生產總是跟著利潤跑。


這是共生和伴隨的關係,總是要保持平衡,隨著社會發展技術等等進步會有變化。泛泛而談意義不大。


是供給創造需求。但不是自動,供給是主動輪,需求是從動輪。

從宏觀看,這點非常明顯。你只有生產了才會有需求。不同社會階段明顯能看出。

問題是微觀角度會發現需求決定供給。強勁需求刺激一個行業誕生和發展。缺乏導致行業衰落。

這是疑惑之處。但是我認為這根本不是問題。因為把供給需求分開看才會產生這樣的問題。應對從成本和收益角度考慮。

供給和成本相關;而收益和需求相關。供給總是在一定成本條件下完成的。當供給成本接近收益時候,供給就決定不了需求了。同時,這個的另一面是需求都是來自於供給帶來的工資或者利潤。供給接近需求,工資、利潤也就停滯了。

假如有技術創新或者新資源引入,這時候供給成本就會下滑。這時候供給就創造需求了。

如果簡單化分析,其實經濟就是在一定成本下社會所能提供的最大產出。技術進步能夠使得人類能夠利用更多資源,更高效率利用資源,這樣所能創造總的產出就會變大。

舉個例子分析。假設有a、b兩個行業同時需求鋼鐵。鋼鐵總量為10。現在a行業需要5的鋼鐵才能恰好盈虧平衡。b行業無法在現行鋼鐵價格下盈虧平衡。所以b無法供給。之後a行業技術進步,不需要那麼多鋼鐵(可能是新材料,也可能使技術或者回收),只需要1的鋼鐵。這時候鋼鐵市場下滑,這時候b就能夠正常運營了。原先需求b的自動產生了。這樣社會總需求就擴大了----經濟就在更高的平台運行了。

總而言之,社會進步就是供給能力增強的過程。這包括很多方面,不僅僅是生產能力,還有流通能力,社會制度。不理解供給創造需求,是把生產擴大當作供給能力增強------僅僅是擴大生產並不能創造出真正的需求,只會導致產能過剩。


本人英國讀書的高二學生一個,所以回答質量不高。希望懂行的大神看到後能多加指點一二。

恰巧今年劍橋大學某學院經濟高中作文題目就是相似問題,所以斗膽來回答下。

劍橋大學的題目是:是classical economists 說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John Maynard Keynes 認為demand creates its own supply; 現代經濟學家認為是price rigidities(價格剛性?)導致了兩種不同的觀念的誕生。 如果題主問的問題和這個問題相似的話,小弟可以試著答答看。

-------------------------------------------------------------------------------------------------------(第一次玩這個分割線,應該是這麼用的吧。。。)

首先,小弟我認為先要講清楚flexible prices 和flexible wage 以及price rigidities 和 sticky wages 的定義。

簡單來說,flexible prices 就是供應或需求變了,價格很快的自己調整到equilibrium price, 無需政府的調整。 我個人認為classical economists相信flexible prices是基於他們對rationality的假設吧。具體原因大家可以在網上找找看吧。 flexible wages 也是同樣的道理。 labour的供應或需求變了工資也會跟著變。

classical的假設聽起來很有道理,然而Keynes的說法也很有意思。 他認為,價格和工資具有rigidities,供應和需求的改變不一定能直接改變價格或工資。 這原因有很多種,包括menu cost,coordination failure種種。 大意就是這樣。

------------------------------------------------------------------------------------------------------

大家可能會想這和題目有個毛關係,其實還真有。 classical economists的long run average supply curve 是一條垂直的線,至於他為什麼是垂直的線就是因為flexible prices和flexible wages。 因為LRAS是一條垂直的的線,所以aggregate demand 的變化不會對real GDP產生任何影響。要想增加real GDP,就要用supply-side policies 來刺激供應。 Say"s law 對這個有更明確的解釋,在供應的過程中,labour收到了工資作為他勞動的酬勞,拿到了工資後的他們才可以花這筆錢去demand。換言之,現代社會中,任何demand都需要擁有錢,也就需要拿到錢的這個步驟。所以Classical economists認為是production過程中,labour拿到了酬勞,labour拿了酬勞才能去花。所以供應,一定要在需求前面。 我一開始讀這理論的時候想,是不是只要一直supply,不管supply啥,demand都會跟上來。後來讀的東西多了點,才知道原來人家Say『s law複雜著呢。 人家講的是Aggregate supply 等於aggregate demand。生產出來的東西,都會被生產時所產生的需求給需求掉。生產的東西consumer不喜歡也沒關係,這理論還是對的,因為flexible price和rationality會讓firms知道,哦這不賺錢,我不生產了。

總而言之,supply creates demand這句話是西方經濟學界對say"s law的一種口語化簡單總結。意思就是,任何需求必須要有供應在前提。 大家如果對著有興趣,可以去google上搜索say"s law 來了解相應情況。 需求創造供給這我下次再講hhh


作為個人希望被供給,作為企業希望去被需求


推薦閱讀:

TAG:經濟學 | 凱恩斯JMKey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