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有沒有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為什麼今時今日的中國出現不了《道德經》《論語》?《道德經》又是怎麼寫出來的?

世界上其它國家的情況也是如此,為什麼?


人類原始的創造的靈魂,是靠著幾個大聖人:孔子、耶穌、釋迦。

這些從人格方面說的偉大靈魂都是直接的、靈感的、神秘的,簡易明白,精誠肯斷。而又直下是生命,是道路,是光,又直下是通著天德的。他們都是在蒼茫中有「實感」的。

他們沒有理論,沒有系統,沒有工巧的思辨。他們所有的只是一個實感,只是從生命深處發出的一個熱愛,一個悲憫。所以孔子講仁,耶穌講愛,釋迦講悲。這些字眼都不是問題中的名詞,亦不是理論思辨中的概念。

它們是天地玄黃,首辟洪蒙中的靈光、智慧。這靈光一出就永出了,一現就永現了。它永遠照耀著人間,溫暖著人間。這靈光是純一的,是直接呈現的,沒有問題可言,亦不容置疑置辯。

它開出了學問,它本身不是學問,

它開出了思辨,它本身不是思辨。

它是創造的根源,文化的動力。

一切學問思辨都是第二義的。

但是自從首辟洪蒙,靈光爆破以後,第二義的學問磨練是必要的。

而世愈降,去蒼茫愈遠,蒼茫中創造的靈魂不世出,亦只有通過學問的骨幹振拔自己了。

大聖的風姿是無典要的,

但學問的骨幹有典要,

典要的豐富是可窺見的,

骨幹的莊嚴是可企及的,

但創造的靈感,大聖的風姿,其豐富是不可窺測的,其莊嚴是不可企及的。

只有靠著「實感」來遙契。

——牟宗三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Karl Jaspers)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指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為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這個時代誕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以色列先知、釋迦牟尼、孔子、老子。

根據學者的觀察,在這個時期,包括中國、印度、波斯、以色列和希臘在內的幾個高度發達的文化發生了一種精神覺醒或「突破」。它所產生的形式或是哲學推理,或是後神話的宗教想像,或如中國那樣,是一種道德—哲學—宗教的意識的混合體。這一覺醒直接導致了現實世界與超現實世界的區分。作為一種新視野,超現實世界使思想者—他們或者是哲學家,或者是先知,或者是聖賢—擁有必要的超越觀點,從而能夠反思與批判性地檢視與質疑現實世界。這便是通常所知的軸心時代的原創超越,但其確切形態、經驗內容和歷史過程則每個文化各不相同。這種超越的原創性在於它對涉身於其中的文化產生持久的塑造性影響。

「軸心時代」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文化傳統,並一直影響著人類生活。而那些沒有實現超越突破的古代文明,如巴比倫文化、埃及文化,雖規模宏大,但都難以擺脫滅絕的命運,成為文化的化石。


1. 偉大不偉大不好說,但當代中國依舊有優秀的哲學家……

2. 從哲學學術的組織上來說,現在由於學者之間進行交流(有時候也是互相掐架的效率)的必要,全方位總結某一個哲學家的思想(即使只是他某一個時期的思想)的超大型哲學著作的確越來越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相對短小精悍的論文……一方面,在一個思想者對於作為讀者的另一個思想者所關注的關鍵問題給出解決方案之前,作為讀者的這位思想者絕不會有心情,也絕沒有必要去了解這一思想者的「完整思想」(你的思想是有個完整框架,但這個完整框架什麼樣關我屁事)……另一方面,就算是互相掐架,用論文互掐也比用長篇著作互掐要有效率得多,畢竟用長篇著作互掐的時候一般讀者讀完其中一個作者的作品就讀不下去另一個作者的東西了(舉例來說的話,各個宗教的教徒對於該宗教以外的哲學思想的了解,也全部都來源於該宗教的宗教人士的轉述,或者說是歪曲,而如果雙方都用短小精悍的論文的話,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3. 在世界範圍內,當代的較大型的哲學著作一般以普及為目的,目標讀者是對於哲學一無所知的群眾,而不以純粹的學術為目的(論文集除外)……但在世界範圍內,依舊存有一些哲學著作是堪稱經典的,甚至比起大多數人推崇的古代學問家的東西更值得推崇也說不定……


經書不是巧腦寫成的,也不是故紙堆里拼湊的,而是經歷豐富的生命有感而發流出來的。經書就像藝術評論,看得多了,有感而發,生活經歷多了,有感而發,是生命的說明書,是經歷之書,故曰"經書"。

先不扯那麼遠,就從自己寫作文出發吧。

你自己寫不寫文章?有沒有對自己文章的評價?你覺得自己什麼時候能寫出好文章來,至少讓自己讀來饒有趣味的文字。對於我來說,一定是經歷豐富的生活接著一段時間的平靜和思考再回去看這段經歷然後有感而發之後的文字最有感染力,在經歷的當時寫很可能寫不出深度,光有思考沒有經歷,也寫不出味道。

既然自己做文章如此,那麼古人也不是超人,他的心跟你一樣,你去將心比心,就知道古人如何能寫出這等文字來!

具體說,《論語》是孔夫子的弟子們根據當年課堂的應答,編纂的。而其中子曰的部分,大多是孔子根據具體學生的具體問題,在具體情況作答的,正因為這些作答的具體和落地,才有普世的指導意義。而今人有能力寫書的所謂的「哲學教授」,都沒這麼單純,大多想著為了應付學術差事而著書立說,卻不去解決具體而細微的問題,反倒是那些在具體崗位研究具體問題的人對生活更有觀察,更有見地更有發言權,只不過他們才沒興趣寫書呢。

《道德經》也不是李大師本人意願寫得,是他出關的時候被逼著寫的。

此外,《聖經》新約,《古蘭經》等書也都有「不是人寫的,是聖靈接著人手寫的」之類的描述。

今人在學術的樊籠里琢磨那一點點思維,卻不去經歷生命中的種種,沒有這樣的感悟,當然寫不出力作。


中國現在有思想家,但是因為他的書不是暢銷書,所以知道的人很少。

我最欣賞的中國當代哲學家——趙汀陽。有興趣可以看看他的書。


謝邀!

  1. 如今知識分類比幾千年前要複雜繁瑣,要想博學難度遠比當年要高;

  2. 即使單門知識也比當年要難掌握全,比如說歷史知識...孔子那時候才要背多少年代朝代和帝王?
  3. 這玩意兒要「留待後人評說」——現如今也有這樣的人存在,而且不少,就像當年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一大堆,這些「聖賢」,只是那些一大堆里被我們了解並記住的那些個。幾百年後,後人也能跟我們一樣總結出「千禧年之交」世代的大師的。


摘錄南懷瑾南老書里的一段話來回答。

清代乾隆年間,主編『四庫全書』的著名學者紀曉嵐曾經說過:「世間的道理與事情,都在古人的書中說盡,現在如再著述,仍然超不過古人的範圍,又何必再多著述。」紀曉嵐一生之中,從不著書,只是編書--整理前人的典籍,將中國文化作系統的分類,以便於以後的學者們學習。自己的著作只有『閱微草堂筆記』一冊而已。

就是因為他倚此態度而為學,自然地讀書非常多,了解得亦較為他人深刻而正確,他對道家的學術,就下了八個字的評語:「綜羅百代,廣博精微。」「廣博」是包羅眾多,「精微」是精細到極點,微妙到不可思議的境界。

說到紀曉嵐,順便講兩個笑話。紀曉嵐一生治學嚴謹,對學生的教育也很嚴格,近於苛求。一個學生寫了一篇文章拿給紀曉嵐,他看完後,批了兩句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是杜甫的兩句詩,這個學生莫名其妙,去問老師。紀曉嵐說:「兩個黃鸝鳴翠柳」,不知講些什麼;「一行白鷺上青天」,愈飛愈遠離題萬里。

還有一次,紀曉嵐在一個學生的文章上批上「放狗屁」三個字,這個學生覺得挺委屈,老師怎麼能說我放狗屁,就去找紀曉嵐。紀曉嵐回答:說你的文章是「放狗屁」還算是好的,次一等的叫「狗放屁」,再次一等的叫「放屁狗」。

——《南懷謹談歷史與人生》


等若干年後,我們成為歷史的時候,就會有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來挖掘我們當代的精神財富,然後挑選一些符合他們未來人價值觀的一些思想去宣傳,推崇,如同我們的前人做的那樣,一言不合就獨尊儒術了,然後就會有我們現在不怎麼熟悉的人名垂千古。

到了未來那時還依然會有人問題主這樣的問題。


簡單粗暴一點吧,倉頡造字,但是造出來的字跟我們現在用的字並不相同啊,為什麼我們依然喜歡稱呼倉頡是文字始祖?

思想建築總要有人壘砌第一塊磚,並不代表後人沒有能力壘這塊磚,只是後人按照壘砌這塊磚的人的目標,繼續搭建一個完善精緻的建築。

如果有人也要重新壘砌第一塊磚,需要開闢一個全新的空地才能輪到他壘砌第一塊磚,或者在前人的建築地基上創新。

前有阿基米德、伽利略,然後牛頓把物理學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台階,算是在前人的地基上創新,愛因斯坦則把物理學帶入了另一片空地,後人也許有智慧如牛頓、愛因斯坦的物理學家,但是他們除非創新或者開創另一片領域,否則也無法得到宗師那樣的榮譽。

《道德經》如果認為是哲學經典,沒有出現同樣的經典,不是因為沒有智慧如李耳的的人,只是,暫時沒有出現能夠創新哲學理論,或者開闢另一片哲學領域的宗師。


難度不一樣啊。現在隨便一個中學政治課老師穿越回春秋戰國時代都是妥妥的大哲學家。

假設你是一隻螞蟻,而文明是一棵樹。

在這棵樹剛剛發芽,還只有一厘米高的時候,你在嫩苗上隨便撓幾下或者咬一口,等樹長大了都會留下深刻的痕迹。但是,如果樹已經長到幾十米高了,你累死也別想在樹上留下一點引人注目的標記。


我大概有些懂了。因為各類思想都產生了,已經發展得很完善了,還要出現什麼樣的思想??前人已經做過足夠多的探索,後人便沒什麼可探索的了。


易中天,當代就挺偉大的


葛兆光應該算一個吧。


論語是兩千年來,歷代王朝,所有父皇和父母官們,費盡心機,絞盡腦汁,利用御用文人,反覆拼湊湊出來的。你只要想想文革時期的梁效就足夠了。

不過知識分子對於孔子深惡痛絕,恨不得將孔子打入十八層地獄的,還是大有人在。四書五經在宋朝,經過朱熹之手,進行過一次大的編纂,朱熹在《孟子》中,樹立了頂天立地的孟子的偉大形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建立了偉大的民主思想,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其實不是什麼學東西,其中的民權,民生都是朱熹的主義。「聞誅一夫紂也,不聞弒君也,」「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難道不是民權主義。「憂民之憂,民亦憂其憂,樂民之樂,民亦樂其樂,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天下未之有也」,這難道不是民生主義?「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種光照千秋的人生價值觀,即使在今天仍然光芒萬丈。喬布斯的「人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比爾蓋茨的「人活著就是為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松下幸之助的自來水理論,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論,也不過是為最廣大的人民而努力罷了!

同樣也是這個朱熹,在《論語》中卻掄起巴掌,猛抽孔子的耳光。在朱熹的筆下,孔子不過是個出疆必載質,三月不見惶惶如也,見了主子,不敢直腰,小快步走過。這是什麼形象,就是走狗,奴才的真實寫照。

司馬遷對於孔子也是深惡痛絕,司馬遷的筆下,只有兩個人是中國人罵人罵的最厲害的那一句:「野種」,這兩個人一個是劉邦,一個是就是孔子。

中國的思想博大精深,可惜,被歷代王朝,所有皇帝和父母官們閹割,歪曲,結果就是一切閃光的思想都要被扼殺,唯一得到發揚光大的就是孔子的奴才思想。這種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形成的文化上的「大一統」,不僅阻擋了中國文化的發展,也直接造成中國社會兩千年的血流成河的周期性循環。


我覺得這個問題涉及到「邊際效益遞減」的經濟學原理。知識的積累是一個recursion(遞推)的過程,也就是說在最開始,當人們對事物有了一定看法後,積累了最初的一點知識,後人在此基礎之上搭建並添加新的東西。 而最初建造這座知識城堡的人,雖然客觀知識祭奠比較少,但因為佔了先者的優勢,從而可以寫出對後世影響極大的著作。所以人們格外重視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孔子,以及西方哲學的開端蘇格拉底,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

而在後世,知識的分類越來越詳細,系統的研究方式導致很多話題都被覆蓋到了,以至於較大的發展越來越變得困難。這就是邊際效益遞減了。然而,在這個時代也可以取得重要的發現,其方法不光在於突破性的對前人研究的發展,也在於挑戰知識的基石。舉個例子來講,就是福軻利用archeology 方法研究歷史,探索分裂的概念在歷史前的統一,這便是徹底改變思想格局的舉動。再比如,surrealism(超現實主義)流派對於人類文明中「邏輯」這一根本概念的挑戰。因為知識的發展起源於邏輯,但超現實主義認為邏輯縮小了人們對現實的理解,人們只認為符合邏輯的才是現實的,而現實也可以包含夢境幻想等等。所以,對於邏輯的執著令人們失去了更廣泛的對於生活與現實的定義。

總的來說,知識的遞歸性質導致後來的減緩。但同時,不同思想的融合以及更深入的辯證看待歷史思想的視角仍然會給我們帶來知識本身的進步。


這些元典構成了我們的思想框架,除非徹底拆掉房子,另開闢一種生活模式,不然都是在這個框架里整改、裝修,或者複製這個框架。

所有的創造都建立在這些元典的基礎上,無論崇拜、註解它們,還是反駁、解構它們。

有認說,一部西方哲學史都是柏拉圖的註腳,就是這個意思。


易,群經之首。老子,易學之綱目,中國常識,也世界常識,常識簡易,常識之理不免玄奧,知易也行難,知難也行易。莊子寓言,中國童話,綱目之案例條例說明,然終究只是些比喻, 具體實際還得參看西洋學術,尤其物理天文類。


古人會用一生寫一本書。甚至窮數輩人數代之力寫一本書,這樣的書,含英咀華,如果寫的不好,那就沒有天理了。現代沒有好書,這也是一葉障目,任何時代都有偉大的作品。作家和作品很多時候很像酒,過去了很多年,有一個人再次發現了他,然後大家才領略到他的好。


你在穆斯林國家問為什麼現在人寫不出可蘭經,估計會被燒死吧…同理你在西歐問為啥現在寫不出聖經這種經典,估計也會被當神經病…


呵呵,道德是什麼 論語是什麼,如果讓你來寫,或者讓知識分子來寫,他們會寫什麼。現在的人 不像以前那麼愚昧。如果重新來寫 現代版的道德 論語,肯定會附加社會是什麼,某些人看到了會同意嗎。胡適 和魯迅的文章 其實可以定義為新的 道德經


社會的轉型期是偉大思想萌發的土壤。中央政府的軟弱無力也同樣重要。

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時期是中華文明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時期。社會的過渡根源是生產關係的變動,生產關係的變動導致了諸侯國的強大也某些社會階層的興起和衰微。

這個時候就會有一些人來思考國家甚至天下的前途和未來。是墨守陳規,和諧世界?還是勇於變革,一統天下?

中央政府的軟弱無力也為新思潮的興起提供了有利條件。沒有指導思想,沒有文化專制,你胡說八道統治者大不了不鳥你了,甚至把你驅逐出境,並不會招來殺身之禍。

我國目前兩個條件都沒有達到。民國時期勉強有點兒這個意思,結果也出了很多大家。但是很難達到春秋戰國那些思想家的水平,我想如果把思想比做一張巨大的畫布,孔孟老莊應該是首先開始創作的人,後人只是在他們的作品上面修修補補吧。


論語、道德經這種量級的著作哪裡能輕易寫的出。。

光是這兩本書的作者整個中國歷史也沒出幾個,而當時百家爭鳴思想開放的大環境更是可遇而不可求。放到西方也一樣,再過多少年能出一個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樣的3代師徒都是個問號。


瓶頸


因為現在的人讀的書多了 反而限制了自己的思維,都在樊籠里,怎麼寫文章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自己討厭的人?
熟背古典書籍如《道德經》《論語》,就算似懂非懂;隨著時間和經驗積累,真的會慢慢理解透徹嗎?
如何去讀道德經?
如何理解《道德經》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怎麼理解道德經中的: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亦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十亦有三?

TAG:哲學家 | 思想家 | 道德經書籍 | 論語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