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農產品質量溯源項目?

想聽聽大家的意見,什麼樣的都行!


對非國家強制執行的農產品溯源比較悲觀,有可能是一個產品的買點,但對產品質量的提升依舊完全憑廠家良心。@趙翼 老師曾經在 食品追溯體系需要哪些技術?有哪些困難?中提到了建設食品追溯體系的現實意義:

第一步要研究明白需要追溯什麼信息?

第二步是這些信息應該如何被採集?

第三步是用什麼樣的工具和技術來採集?

先念叨一下國內質量做的不錯的藥品。可能這是為數不多的質量標準合格、老百姓長期零散購買、有完善的溯源體系的物品了。

  1. 藥品溯源是國家強制執行並且監管的,每一批藥品生產都會有指定的批號,批生產記錄,從最初原材料的購買到最終包裝耐至銷售都有詳盡的記錄。可以做到終端批號和電子監管碼追溯,也可以做到單批藥品精確召回。

  2. 購葯人不需要進行信息比對,不需要自己去溯源,因為所有的渠道保證了藥物的最終安全,溯源體系只是一種保障而非賣點。
  3. 葯企都在信奉這樣一句話「質量源於設計」。溯源系統的目的是保證藥品質量。藥物生產過程中系統誤差低,生產周期短,人工參與程度很低,質量控制點極其明確。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人的誤差依舊是最大的誤差來源,年底盤點對不上帳的事情也是時有發生的。
  4. 追溯體系成本在藥品本身中所佔價格可以被接受。

再說農產品

  1. 溯源系統大多為企業本身的,很多沒有形成國家標準,公信力良莠不齊。說句不好聽的,乳製品在食品中質量控制算是不錯的了,但是現在提到了國產乳製品都什麼反應?
  2. 什麼信息需要記錄,什麼信息需要展示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尤其是農產品這種涉及環節多,周期長,哪些是質量控制點真的需要踏下心來研究。另外,消費者購買的時候需不需要看這麼多信息?
  3. 追溯體系需要成本,相比之下是否能保證市場銷售?

如果真的是想要提高質量的話,溯源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它只是工具,不是保證。就好比不愛看書的人買 kindle 的人依舊不會看書一樣,企業如果心中沒有質量這回事,什麼樣的溯源體系都沒用。而企業心中如果有質量,想做好質量,才能好好的思考在哪些地方需要溯源,這種情況下,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說白了,老百姓關心的不是溯源,是質量。


最近半年在做溯源項目,說幾句。

1、這樣的項目有著光明的前景,原因很簡單,中國的食品質量太差,從政府到企業到群眾都在盼望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而溯源聚集了現階段所有目光。

2、最近三五年內,溯源沒有出路,原因也很簡單,加入「真正的溯源系統」會給政府、企業甚至群眾帶來巨大的成本,除非是辦奧運、亞運和世博這種政府全買單的項目(這三會的飲食是可追溯的,安全有保證,賣得貴除了只有他們能賣之外,很多成本你真的看不到),日常食品想溯源是真心沒幾個人買得起。

3、談一下什麼是「真正的溯源系統」。我看過的現有的溯源系統、平台,溯源信息都是由企業錄入的,不受政府、或者其它中立方(維護正義的一方)監管,所以你看到的溯源信息完全可能是假的、不完全的。「真正的溯源系統」應該由政府或政府購買的民間服務進行監管,並由他錄入溯源信息,而不是採用所謂的「階段信任」方案。好,現在想像一下你有一個農場,你一加入溯源系統就會進駐一個工作組到你農場,你每一天澆多少水他會管(錄入到系統),你每一次施多少肥他會管(錄入到系統),你每一次除蟲他會管(錄入到系統),你請的一個農民工不小心摘了十畝剛灑了農藥的青菜就導致你銷毀數以噸計的青菜,你覺得你的青菜要賣多少錢一斤你才肯加入?然後群眾還要在菜價里支付這個工作組的勞動報酬,你覺得你買一斤青菜要多少錢?有多少人吃得起?

4、綜上所述,現在的所謂「溯源系統、平台」,全是掛羊頭賣狗肉的企業用的防偽系統。


農業和工業的運作體系不一樣:工業是「產-供-銷」體系,整個過程比較好追溯,因為中心點在廠家,有定價權,而且廠家有嚴格的註冊登記,並且產品或半成品在過程相對完整;農業是「貿-工-農」體系,核心點在貿易,農民並不是中心點,也沒有定價權,貿易的過程中質量和形態都會改變,所以很難追溯。

如果要對農產品進行追溯,首先要農業產業化,以農民為中心,剪短中間環節,這樣才能實施追溯工作。


關於溯源,政策方面沒的說,先來看下《食品安全法》的修訂草案的重點完善內容:

一是對生產、銷售、餐飲服務等各環節實施最嚴格的全過程管理,強化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完善追溯制度。

二是建立最嚴格的監管處罰制度。對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構成犯罪的,依法嚴肅追究刑事責任。加重對地方政府負責人和監管人員的問責。

三是健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食品安全標準等制度,增設責任約談、風險分級管理等要求。

四是建立有獎舉報和責任保險制度,發揮消費者、行業協會、媒體等監督作用,形成社會共治格局。

這裡強調了監管、溯源、風險評估、執法等方面。

1.監管要落到實處,就必須有標準,先告訴大家應該怎麼做,目前的家庭農場式的經營方式很難推廣標準。現在不缺標準,缺的是對標準的執行。

2.分工明確,對於農產品來講,農業部負責哪些方面,工商部負責哪些方面,不要交叉著來,要麼都不管,要麼都管。

3.溯源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管理問題。無論是RFID,還是二維碼只要適合就好,關鍵是這樣一個工具如何更好的為相關部門所用。

4.溯源必須給產業帶來紅利,如果溯源不能帶來直接的利益,也要通過對產業鏈的優化,釋放紅利。比如減少中間流通環節,讓利於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

5.完畢。


項目的初衷和深遠意義不言而喻,利國利民功在千秋,但是如果不形成規模化農業,溯源產生的成本高的嚇人。。。

參加過一個類似的項目,產品種類單一,消費者構成單一,物流渠道單一,生產和經銷的結構單一,反正就是要多單一有多單一,結果。。。成本核算後結果也很單一,那就是。。。貴

單從耗材來講,如果採用二維碼式的身份識別,每個身份識別標籤也就一毛錢左右,但是如果採用晶元式身份識別,每個成本一塊,看似不高是不是,可是這是工業化生產之後的成本,而且是單一產品,試想一份綠色蔬菜套裝裡面青菜兩種、瓜果三種、肉蛋奶各一種,看看成本是多少。

下面說說運維,由於參加的項目基本就是出廠----運輸----經銷-----購買,最最簡單的一條流程,但是,僅僅出場時候身份識別設備和資料庫的價格就是將近20萬,這還不含各種手持掃碼、節點資料庫、人工成本和物流成本,而且考慮到每增加一道環節成本(設備、人工、資料庫等)上升的15%左右,試想採摘、裝箱、物流入庫、訂單分揀、渠道配送、終端配送的成本,幾乎是幾何級數的上漲。。。忘了說一句,資料庫的維護費用每年也要數萬的投入(不含人工成本)。。。

最後,目前理論上講實現了產品質量溯源的企業無不是伊利、蒙牛等財大氣粗的巨型企業,通過巨大的分銷渠道來稀釋溯源所產生的成本,中小型企業如果要想實現質量溯源的話,只能另闢蹊徑來進行高附加值產品的銷售,粗略估算,企業如果是覆蓋半個省規模食品企業,搞不好售價要至少高過同類產品5%以上才行。

綜上,事情絕對是好事情,但是目前的情況下,還是先理順產業結構,通過法律法規讓行業有序化之後再實施質量溯源比較現實。。。


這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好項目,現在食品安全事故頻頻發生,消費者對大多數的食物產生了恐懼,不敢食用,農產品質量溯源是通過一物一碼的形式來實現的的,這樣就可以記錄農產品在生產到流通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細節的責任人,這樣就有據可查,消費者只要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中間的每一個環節,這樣吃的放心,這樣那些生產非法食物的不法分子就很難有生存的空間了。

想要了解更多訪問:http:///http://www.zaosin.com


溯源的目的是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但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僅靠追溯是解決不了的,例如全國有千萬的緝毒警察不能完全消滅毒品一樣,何況我國在農產品安全法規不健全,農藥法規還沿用80年代的條例,計劃經濟的法規已不適應當前農業生產,迫切需要立法,依法治理;農業生產點多面廣,農民標準化生產技術偏低生產環節多可追溯流程複雜多樣,例如小甲把收購了某村10戶農民的韭菜銷給菜批髮菜商,菜批發商批發給了3家超市溯源到某個農民,是不容易的,技術上要將每把韭菜、每個地塊、每個農民、生產記錄信息採集關聯才可追溯,現階段以溯源為輔助強化提高農業生產技術、農業投入品管理、誠信才是根本。


我不看好

現在有的產品包裝上似乎就有這種標籤

但是,是否考慮過,造假企業可以把別家產品的條形碼直接複製過來,貼在自己的產品上賣

你無法核查這個標籤和這個產品的一致性

就像假幣一樣,一個編號印出來,無限複製


有p用 商家的噱頭而已 建築工程的檢測也有標準 也玩量值溯源 現實中的質量事故大家看的還少嗎 質量源頭還是得靠廠家


現階段農產品溯源更多是創業者的一廂情願,消費者不看也不信,生產者費力不討好,所有不能為農民增收的瞎折騰,都是耍流氓。


不集中產業化生產無意義


挺好的,推出農產品質量溯源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在中國就是一個如何惠民的問題,是一個需要從思想到行動都有根本變化的行業,從2015年開始國家已經看到這個問題的根本了,所以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導意見和鼓勵政策,希望能在2020年建立起重點農產品的溯源防偽體系,從更本上上解決從農田到餐桌的質量安全問題。因此,本輪在政策和資金的雙輪驅動下,有望實現在某些產業大戶和重點產品間突破。試想我們每一個人難道不願意吃到更放心的農產品嗎?既然希望,那就應該付出一定的成本。


質量溯源需要搞實名制


如果可行,希望大家推薦一下!


如果真正把產品溯源做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要確保真實追溯信息,而不是做假,欺騙消費者。


農產品必須進行溯源,但目前時機並不成熟

溯源的前提是規模化,以蜂蜜為例,曾經試驗的搞網路溯源,最後因為養蜂規模太小,太散,且年齡大多很大,失敗告終!


需要企業、政府和消費者共同努力。


做過一段時間農產品行業,都是北京郊區的有機農產品,質量真的超級好,高端,大氣,上檔次!可也真貴,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的。當時的理念就是要把京郊有機食品能讓廣大北京土豪能吃上放心食品,也做過遡原,包裝上印上二維碼,拿土豪金一掃,就能看到來自東村李屯李貴花家產的有機蘋果!

農產品遡源在我國的香港台灣早就有了。


推薦閱讀:

怎麼解釋有些農產品爛在地里而城裡卻吃不上?
我家每年種的農產品總是賣不好價錢,從哪裡可以獲得農產品供求信息?有哪些較好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將農產品賣出去?
能不能直接從農民手裡購買時令水果和蔬菜?
農業眾籌如何快速讓大家都參與其中呢?
2017秋玉米的價格怎麼樣?

TAG:質量 | 農產品 | 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