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和評價東芝電視產業被海信收購?


海信救了東芝。

2017年11月14日,海信集團正式宣布收購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95%股權,雙方將於18年2月底完成交割,交易金額為129億日元(摺合7.5億元人民幣),完成交易後,海信集團將享有東芝電視品牌、產品、運營服務等一系列業務,並可享用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此次東芝電視被收購,可以說對於對於東芝而言,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

我想對於海信而言,好處應該是大於弊端。

海信為了加速全球布局而作出的決策,花費高達7.5億元人民幣收購,海信這次決策必定經過高層的深思熟慮的,而且也是對海信有利的。

海信是中國電視市場的「龍頭老大」,在國際市場同樣碩果累累,可以說早已經是世界級的電視廠商。

近年中國電視品牌相繼推出了全球性戰略。

海信近年相繼贊助了世界盃、歐洲杯、澳網、F1等頂級賽事。

在美國及歐洲市場實現高增長;中國市場外,海信電視在南非和澳洲也已經佔據市場第一位置。

東芝電子也是很有名的企業。我小的時候,家裡的電視有很多是東芝品牌。

東芝早已經難以獨立支撐自己走下去,特別是收到中國國產電視的衝擊。

東芝電視等日本品牌已淡出了全球出貨量前五位置,諮詢公司WitsView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液晶電視總出貨量前五電視品牌分別為三星、樂金(LG)、海信、TCL、索尼。

相比2015年,三星出貨量持平,樂金和索尼均出現萎縮,而中國品牌海信、TCL得益於國外市場的出貨實現增長,分別為1330萬台與1320萬台。

東芝電子是日本的本土品牌,被全球電視出貨量第三的海信收購,是無法改變現狀只能退而求其次的結果。

不過攀附在海信上,也算是不辱沒早些年的名聲。也無疑是中國企業向國際化的更大發展。

「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東芝電視這一廣告詞曾風靡中國,至今很多人仍耳熟能詳。

但從今以後,這個全球著名的日本電視品牌成為中國企業,無疑是令中國人高興的事情。


東芝看來已經幹不了什麼了……電視是少數還能穩定賺錢的。

至於核電么,東芝也撐不下去了。

怎麼說呢,原來中國買日本企業的東西,就像買米國IBM的PC業務一樣,是為了牌子+部分現成的銷售系統,有一點兒技術還很開心。

主要還是為了牌子,打國內的溢價,賺勞動力和海外的差價。

現在的話牌子有一部分,現成銷售體系有一些,技術基本是不想要了。

不過我倒是覺得東芝很快要展現出躬匠精神了……

要粗事,要粗事

其實日本也是一個善於打順風盤(但是總是一好就太浪),不善於打逆風盤的(逆勢就發瘋但又不喜歡把系統改變,而是喜歡搞分裂和拖)。

估計日本有發瘋跡象,可是這年頭日本的本事也沒辦法和當年一樣打仗了,估計會花式抱大腿吧。

然後美國爸爸徹底被順著大腿竄上來啃JJ的勁頭嚇怕了……指不定會被踹一腳……


東芝差點就破產了,賣電視業務是續命。

之前東芝在核電業務上過於激進,收購了美國的西屋公司,然後趕上福島核事故,核電業務受到巨大打擊,巨虧。

不得已,連寶貴的半導體股份都賣了一大堆。

家電業務這種比半導體低端得多的,肯定在半導體之前賣掉啊,這有什麼好驚訝的?


我就問你們,現在還有幾個看電視的?不管你看電視也好,不看電視買個電視也罷,事實就是全球電視出貨量也是年年下滑。這種業務不賣,日本這種高人工成本的國家,坐著等死呢?

當年美國的電視機世界第一,結果後來產業轉移到了日本。就是一個產業鏈轉移的事情。就跟美國GE白電賣給海爾,博士,西門子前幾年通通也賣了家電企業一樣的。這個世界上的工業巨頭誰還玩白電?你人工成本能比得過發展中國家?主要是日企這塊以前太過輝煌,捨不得賣。趁著東芝核電巨虧的機會,早點賣了,早點輕鬆。

另外海信也不會傻到以收購東芝電視為目的,當接盤俠。是為了收購東芝的專利和技術。東芝核電巨虧的企業,急需資金,賣掉也是理所當然。

更關鍵的是,海信贊助2018世界盃,需足夠震撼的新品來「引爆全球」,目前的ULED已經有些力不從心,而聲量躥升迅猛市場動不動就翻番的OLED電視是非常理想的新選擇,東芝電視有什麼?東芝在日本、歐洲等地上市高端OLED電視產品。

日本電視廠商的電路設計水平可以為畫質加分,索尼、松下、東芝均有針對OLED面板的畫質晶元引擎,其中東芝採用獨有的OLED Engine Beauty Pro畫質引擎技術,還有早已成名的超解像技術,畫質方面還是相當有保障的,遺憾的是中國地區並沒有上市。

  東芝電視在中國近乎淪為「貼牌貨」,TCL惠州工廠承擔大量的東芝電視生產和銷售。海信在中國擁有最高的市場話語權,中國市場並不需要東芝電視的輔佐,但在國際市場上,東芝電視依舊有不錯的口碑和產品力,尤其是OLED電視頗受歡迎。對於還沒有「站隊」的海信而言,OLED是一個可以「拿來即用」的技術。


一個老牌的重要業務 竟然北京幾套房錢就能買到 細思恐極


之前賣了冰箱洗衣機給美的,現在又賣彩電給海信。。。

當年日本經濟騰飛,這些日本企業,被尊為經營之神的,號稱永續經營的,當時那真是牛得不行。

現在呢?

風來了以為豬都能飛,潮退了發現全在裸泳。。。

時勢與英雄,到底誰成就了誰?


作為海信一員,必須回答強答,少年們還記得當年被併購擠垮的民族品牌嗎?小護士,大寶,……如今風水輪流轉,你們僅僅只看到了東芝電視被收購,就要評價,其實黨國前兩年就收購xiapu的電視業務,夏普是液晶的鼻祖,只是當時迫於壓力,海信收購夏普不允許被廣泛傳播,商場的廣告標語掛上又被撤下,東芝已經是囊中之物了,還剩下松下,索尼,你們細心可以去商場看看,松下長得很像海信,哈哈哈因為都是大海信產的,來一句文藝的,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東芝夏普松下都來了,剩下的還會遠嗎,哈哈哈,黨國威武。


還剩下一個索尼,你們看看還誰能接一下?

也別幸災樂禍了,咱們的新飛家電要破產了,至少人家有人接盤…


東芝最錯的就是這些業務賣的太晚了,這些不賺錢的業務早就該被出售。當年通用電氣 西屋電氣 西門子 施耐德 都做過家電,他們的黑電業務很早就被拋售了,東芝作為綜合電氣大廠當年本身自己的黑電技術反而不是業界的楚喬,哪怕是泡沫經濟時期跟索尼 松下 夏普比起來,東芝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明星產品,反而是東芝的半導體一直咬牙存活了下來。

真正該關注的還是半導體業務和醫療機械業務的出售,這兩塊的業務才是東芝的利潤的大頭,現在這兩塊業務被賣出去了,東芝未來拿什麼賺錢才是個大問題。


黑電器產業也開始要割掉了么。。。感覺部分日本大手要閹割掉所有消費事業,才能夠自救的感覺。

不過,哪天要是東芝的筆記本電腦事業被收購才是大新聞,不亞於當年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畢竟,東芝也是87年就搞出了筆記本的主,以前連BIOS都是他們自己搞的一套(2011、12年左右開始變成Phoenix了)。還有,東芝的硬碟也是非常有特點的。

另外,好像東芝半導體這個非常重要的事業部的命運還真的沒有完全決定。現在的東芝應該是真被核電坑得死死的了


「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

相信在十幾年前,這句廣告語可以算家喻戶曉。然而,這句廣告語的標誌物——東芝公司,卻已是物是人非。

90年代,「Made in Japan」的索尼、東芝、日立、三洋、松下等幾家日本知名大廠,在全球家電市場叱吒風雲。如今,三洋電機已被海爾家電收購;三洋電視也被長虹公司所收購;夏普接受台灣鴻海收購;聯想收購NEC的90%股份,以及富士通個人電腦的51%的股權... ...

如今東芝電視也終於花落中國。從此以後,東芝電視面對消費者的業務將幾乎消失:白色家電賣給了美的,電視轉讓給了海信。

東芝,一個142年的百年企業,幾乎徹底歸零了。如今的東芝,只剩一個空殼。

曾經響徹世界的「日本製造」正在走下神壇,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東芝走到今天這個局面,也許只是歷史的必然。


這是中國電子企業的一小步,也是中國產業結構升級的一大步。

一個時代過去了,一個時代來臨了。


不要把破爛當寶貝。東芝的核心技術賣給了貝恩資本~~


我記得日本有個人氣漫畫&<&<課長島耕作&>&>,主人公工作的株式會社叫初知,據說就是以東芝電視機部門為原本描寫的,裡面還有中國篇,講主角來中國分公司開拓市場,以日本人為視角偏見是少不了的。現在現實本體都被中國公司收購了,不知道當時俯視中國的作者和日本讀者們怎麼想。


三年前,京東上第一次買電視 ,調研了所有數據,發現海信在我預算內的性價比最高,我張羅買海信的時候,老公還問為什麼不買國外品牌,果然市場是優勝劣汰的,我是對的。哈哈哈


汽車、動漫和家電三大支柱,看來第三個已經徹底倒下了。


東芝淘汰產能,甩包袱,收縮戰線回血。海信擴充生產線,擴大市場,豐富品牌,裁剪細分市場,提高市場佔有率,買斷技術,整合供應鏈,雙贏。


什麼??神舟進軍彩電業務了?


不懂什麼技術,資產的事情。

小時候家裡的長城還是什麼牌子的老電視壞了,要換電視,在叔叔家看到東芝很漂亮,全家跑到蘭州西北電子城去買「小地方沒有」。

到那裡看居然要8K+,當然買不起咯,只能買了一台29寸的海信。那時候也算是大屏。一直到10年搬新家才換了三星液晶,那時已經沒東芝什麼事兒了。

好感嘆,中國的海信,以前作為買不起東芝的替補品,如今收購了高大上的日企東芝,這樣的情況發生的越來越多,其實,也就是強起來了吧


東芝,早已經不是我們小時候的那個東芝了。當年那個對日貨近乎膜拜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海信,國貨里強有力的技術流派,收購東芝那也是情理之中。


推薦閱讀:

東芝(南海)工廠在東芝白電部門被美的收購後是停工了嗎?
有哪些筆記本外觀設計好?

TAG:中國製造 | 中國經濟 | 東芝TOSHIBA | 海信 | 日本製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