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外交部新聞發言人陸慷的英語水平?
http://mp.weixin.qq.com/s/wKXzR8Z0W3lTnnRZYfJp5Q
我倒是建議各位扣口音的同志們聽聽視頻里的內容,基本上美國記者的每個問題裡面都有套路,他作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只要中了一個套第二天肯定上頭版,結果他不僅用非母語回答的滴水不漏,還能利用對方的漏洞發起反擊,導致場面一度非常尷尬,就這一點足夠秒殺大部分英語學習者了。也許是內容實在沒什麼可挑的,口音才被人擺出來說事兒吧。
話說NBC派來專訪的記者水平真心不高,感覺有點準備不足,臨場應變也很差,如果問題可以再尖銳一些,把握住主線尋找漏洞,這場專訪肯定會很精彩。現在這樣對NBC來說簡直就是場採訪事故。
視頻鏈接:【中字熟肉】 NBC記者專訪陸慷30分鐘完整版
(更新:寫回答的依據是與外交部一位同事的聊天。但有幾位知友指出外交部不存在故意糾正譯員語音的情況,所以我也很困惑。所以在前面標註,望內情人斧正。)
看到好多人提到了中式發音,來說幾句。
因為有機會和外交部的人共事過,曾和他們聊到過外交部翻譯室譯員的口音。(翻譯室是外交部的一個部門,裡面有英語法語兩個語種,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給國家領導人做口譯和翻譯官方文件。比如每年兩會都會火的「最美翻譯」,都是這個部門的。)翻譯室的譯員都是帶有點中式發音(更確切說是偏英音,但不是很明顯的英音),因為在官方的新聞發布會或者給國家領導人做翻譯時,代表的是中國形象,所以不能明顯地傾向於英音或者美音。此外也會有人吐槽他們的用詞很中國化,這也是故意的。政府文件翻譯時就是要逐字逐句、一字不差,即使翻譯出來的英語老外看起來很奇怪。雖然也許換個類似的英語說法可以讓老外更容易懂,也不會去用,因為官方文件的翻譯要求準確和嚴謹,必須完全符合中文原文,因為中文每個字都代表政府的態度,所以一字都不能改。說了這麼多,其實是想說,如果是在外企,練就純正的英美口音肯定很有好處,能幫助你更好地融入老外的圈子。可是作為國家的外交人員,保留自己中國的痕迹,有時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當然,這位發言人也許不是故意要說成中式發音,也許本身只能說成這樣。因為外交官和專門給國家領導人做翻譯的譯員在英語水平上肯定不一樣。可能發音不完美,介詞搭配有瑕疵,對於外交官來說,準確表達國家政策是最重要的,舉個細節,訪談里提到的朝鮮,美國記者用的是North Korea,而我們用的是DPRK,這就是通過用詞表現中國外交的態度。周總理當年主管外交工作,給外交人員提的要求是「站穩立場、掌握政策、熟悉業務、嚴守紀律」,可見外交最看重的是什麼。修改了一下回答,只談口音問題。回答這個問題的初衷是看到好幾個回答都在挖苦口音,甚至有點「口音不好,一票否決」的意思,所以寫下自己對外交部口音問題的一點了解。本來無意引發引申到更高層面的討論。沒想到突然被贊成我的最高票,很惶恐。希望對英語口語更有研究的大神批評指正。大洋彼岸MSNBC的首席外事記者Richard Engel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中國對於他這次罕見訪談的討論焦點不是別的,而是受訪者陸慷的口音。
讓我們看看Richard Engel自己如何評價這次訪談,他完全沒提到任何關於口音的問題:
So as you know, from covering diplomacy for so long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oes not like to show its cards generally when you ask for interviews, they"re either declined or they take a very long time or you get written statements in Chinese.
你知道,在我報道外交事務這麼長時間以來,中國政府一般不喜歡亮出手上的牌,當你要求採訪時,他們要麼拒絕,要麼需要很長的時間,或者你得到中文的書面聲明。
But what we got this time was a an actual sit-down interview with a senior foreign of foreign ministry official and I think it"s because of the urgency many people in this country feel and the government feels now that Donald Trump is making so many rapid fire appointments and so many rapid fire decisions, and frankly doesn"t want to be left out. It wants to lay down its markers, it wants its public priorities to be known and to be clear so that there"s no confusions or even worse of potential escalation of a trade war or even a military escalation.
但是這次我們得到的是一個外交部高級官員實際坐下來接受採訪的機會,我認為這是因為中國政府和很多中國人的緊迫感。唐納德·特朗普正在做出這麼多的緊急的任命和決定,而中國不想(自己的聲音)被遺漏掉。它想要亮出自己的觀點,它希望其公共優先事項被清楚知曉,以防發生理解的混亂,或更糟的,貿易戰爭,甚至軍事對抗地潛在升級。
我理解Richard Engel對這次訪談的認知是敏銳和準確的,不愧其MSNBC首席外事記者的頭銜。中國政府當下的確存在一種強烈緊迫感,以至於我們打破了長期以來的新聞採訪慣例,非常罕見的以高級官員接受外國記者訪談的形式快速發出自己的聲音,以回應川普對中國的種種決策。這種緊迫感背後是強烈的警惕性和危機感,要知道川普剛剛上台一周啊,奧巴馬政府執政8年來中國政府都沒有安排過幾次這樣形式的採訪(我記憶中只有一次,是在BBC的HARD TALK節目里)!這說明中國政府對於川普政府的警惕已經達到了一個遠超奧巴馬政府的程度。我敢預言這種態度將在今年一系列外交事務中得到充分貫徹和體現。
毫無疑問,2017年對中美兩國乃至整個世界而言都將是多事之秋。而知乎上,我們的討論還糾結於陸慷的英語口音?
最後補充一個youtube視頻評論里被頂到最高的評論:
同時也補充一個彩蛋,Richard Engel在這次訪談里的表現不佳,在採訪視頻的11分16秒他忘記了 TPP的名字,被陸慷提醒後,他在11分21秒,又把TPP說成了TTP(乾脆說PPT得了)……
參考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mI3VbExHd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7J6wFa-vYct=165s老外交學院的評論幾句:
陸慷的口音相當不錯的。大二的時候他聽力、口音和口頭表達等就已經都挺強了。他們外交學院86級的總體水平都很厲害,要不怎麼就出了黃健翔、(朱鎔基總理的翻譯)朱彤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現在外交學院英語水平如何我不知道(離開年頭久了),但80年代後期~90年代初那個時候每次全國英語專業統考,外交學院都把北外北大等的英語系甩出去好幾條街。
對陸慷口音表示不滿的各位,可能不很理解作為發言人在直接用英語接受這種採訪時感受到的壓力:每個問題你只有一次機會說話的機會!翻譯可以說「對不起,我剛才聽錯了/翻錯了」,雖然有失顏面但多少是個挽回的措施。新聞發布會上有翻譯,翻譯在翻你所說的話時,你作為發言人可以再想想剛才說的話是否有紕漏、需要補充等,等翻譯停下的時候你又有一個補救的機會。但是直接用英語接受這樣的採訪,那真正是面對全世界的一鎚子買賣,你沒有任何補救的機會!首先你的政策表態必須不僅正確,而且恰到好處,滴水不漏;同時,這可絕不是犯英語語法錯誤的時候,一個介詞用錯都可能完全把你想表達的意思搞反 / 岔了!用詞方面,說到南海的問題的時候他只能說「... work with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 other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他如果一不小心說 "... work with other stake-holders"(利益攸關者)的話,那他這個發言人很可能就當到頭了。這兩個說法粗看可能差不多,我們練口語時討論南海問題可能會從中任選一個、交叉著用。問題是南海的 stake-holders 雖然包括了所有鄰國,但也完全可以說包括了任何有船隻通過這片海域的國家,那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印度塞普勒斯。。。無疑都算進去了!由此,幾乎任何國家的軍艦在這裡游弋都是理所當然的了?再者,作為發言人,還不能說話拖泥帶水:「公公」見美國記者時說話可以「這個。。。。那個。。。。ahhhhhhhh..... hmm」。但陸慷當然不能那樣。綜上所述,各位,就讓你用普通話來回答這些問題,看看各位普通話發音是否都到位、會不會出紕漏?所以天地良心,這種場合的英語發音,肯定會比平時用英語說話聊天的語音語調水平打了不少折扣。
此外,中國外交人員的英語口音,完全看自己的個人喜好,外交部並沒有任何具體的強行規定,而只要求你語音語調比較標準(=中外人士大家普遍都能聽懂、不至於三天兩頭鬧笑話)。外交部最關心的是「誰都別亂說話、說錯話」,而不是誰的口音如何。考外交部的時候口音或/和英語水平較差的人就都已經被打發回家了,能進去就說明英語方面TA的語言水平、口音都很不錯。當然不少人或多或少會略帶一些中國口音,但這中國口音並不是象上面有些網友說的那樣「是外交部為國家尊嚴而要求的」,沒有那回事。當然有時也有讓你看不懂的:我們年級一位仁兄在外交學院讀書時把美國口音練得盡可以假亂真,可到加拿大常駐幾年回國後卻變成了一口標準的英國音。到現在我也沒想明白誰會到加拿大去學成英國口音的?誰知道呢,但願他在英國待幾年後不至於展現一口澳大利亞口音 ---- Did you get here to die, mite (= Did you get here today, mate?)。用東北人的話說,「那可真沒法整了」(玩笑話,肯定不至於)。
上面有人提到(外交部為國家領導人提供的)高翻們的口音:留心一下中國國家領導人見英語國家國賓的照片就會發現:北美國家來訪者背後坐的中方翻譯,你在英國等英聯邦國家來訪者的照片里是看不到的,反之亦然。因為翻譯室里這樣的「頭牌英語翻譯」一向至少有兩位,一位是北美口音的;另一位則是英國口音的,專為(加拿大以外的)英聯邦國家來賓服務的。這方面可以說外交部是「主隨客便」。當然,往外派駐國家的時候,口音並不是考慮因素。周恩來16年的英語翻譯冀朝柱小時候在美國生活過多年,一口美國音,後來照樣去英國當大使。
---------------------------------------- 分割線 -------------------------
就練發音問題補充幾句:外交部說英語語音語調非常地道的人大把抓,而且幾乎都是在去英美等主要英語國家之前、在國內學英語時就練就的,甚至我見過好幾位是在1949 ~ 1978 之間閉關鎖國的中國大陸練就的。如今學英語的途徑和書面及音像資料比那個時代多了何止成千上萬倍!所有說「不出國,我怎麼可能練好英音/美音」的各位,「沒機會出國」完全不是練不好英語發音的理由,而僅僅是一個借口。只要用功練、方法正確,誰都能在國內練好一口漂亮的英語。一直覺得外交部是我國幾個部委里能力最強最優秀的之一。每一批由部長帶領下的各種領事,參贊,都是非常優秀、愛國的人才。中國的各種大使,在當地國家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外國官員。得體、精幹。固然我也吐槽過在海外使館裡國民的體驗還是挺差的,但這也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說經費不足,僑務也是很費錢的。
劉曉明引用丘吉爾名言駁斥日本駐英大使[看東方]-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看看2014年上BBC的劉曉明,大家看看,什麼叫談笑風生。個人認為邏輯和業務都勝過日本外交官。在BBC,他一樣是比較標準的英文念法,而不是英音。事實上劉曉明完全具備說很漂亮英國腔的能力,只不過人家工作的時候反而要保持更「普通話」。
兩年多過去,劉曉明大使頭髮又白了許多,真的是很辛苦。這些外交官們真的是又牛逼,又謙虛,大家有機會真的應該取其精華,好好學習,一定大有益處。有時候這種不是在中國媒體下的我國官員的表現,真的讓我很佩服。對比一下日本外交官在美國、聯合國等地用英語的發言。真的覺得很自豪。剛剛在外交部官網正好看到一年一度的退休儀式上王毅部長的講話,貼過來大家感受一下,還是挺感人的。-今天是我第四次參加退休儀式。每次在這個場合送別老戰友、老同事,看到這麼多熟悉的面孔,心裡都是感慨萬千。
首先當然是不舍。我們基本都是「50」後的同齡人,出生在同一個年代,入部工作時間也差不多,大家並肩戰鬥幾十年,無愧無悔,把一生最美好的年華都獻給了祖國的外交事業。無論從個人感情,還是從部黨委的角度出發,我都感到非常不舍。相信大家心裡也肯定充滿了眷戀之情。
其次是充分肯定。幾十年來,你們不忘初心,始終堅守對黨忠誠的政治立場,始終把國家和人民放在自己的心中。你們在不同的崗位上開拓進取,在風雲變幻的鬥爭博弈中維護國家利益,在千頭萬緒的事務工作中恪盡職守,不辱使命。中國外交的成就中凝聚了你們付出的心血,中國外交的史冊里將記載著你們作出的貢獻。
三是感謝。大家儘管分工和崗位不同,有的長期駐紮艱苦和戰亂地區,有的常年奮戰在複雜鬥爭一線,有的在幕後承擔大量事務性工作,但在大家身上有一種精神是相同的,那就是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此,我和業遂書記代表楊潔篪國務委員、部黨委和外交部全體同志,對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感謝大家給中國外交留下了這樣一筆寶貴財富,它將激勵一代又一代外交工作者奮鬥進取,推動我們的外交工作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四是勉勵。儘管今天大家就要光榮退休,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作為外交戰線的老兵,外交事業將是你們終身的事業,相信大家也都認同。中國外交今非昔比,我們應更積極地參與國際事務,更主動地爭取我們的話語權,這是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現從大國到強國不斷邁進的必然要求。這些工作,離不開大家的繼續關心、參與和支持,離不開大家豐富的經驗、知識和智慧。希望大家時刻做好準備,當黨和國家有需要和召喚的時候,大家就應當義無反顧地重新「披掛上陣」,為外交事業繼續做出新的貢獻。部黨委和有關職能部門也將一如既往,為大家繼續發揮作用提供服務和支持。
最後就是牽掛和祝福。大家退休之後,外交部仍然是你們的家,全體同事仍然在關心、牽掛著你們。希望大家今後儘可能多回「家」看看,部黨委和相關職能部門也會密切關心大家的生活,幫助大家解決角色轉換後可能會碰到的困難,讓大家時刻感受到「家」的溫暖和依靠。
再過幾天就是雞年春節,在這裡先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新春快樂,吉祥如意。也預祝大家在今後的人生中活得更加健康,更加瀟洒,更加幸福,更加精彩。謝謝!
雅思口語8分的評價一下。
嘲笑陸慷口語的簡直太可笑了。這位外交官面對外國記者,在壓力下能夠流利的使用正式,複雜,且準確的英語談論中美關係,他的水平在中國人里(包括留學生)早就入化境了。答主看視頻的時候試圖糾出陸慷的語法錯誤,結果二十多分鐘下來,幾乎沒錯。相信有過presentation經歷的同學都知道這有多恐怖。因為即使是背過稿的presentation都很難做到零卡頓、零錯誤。
就拿答主為例,如果讓我做一個準備過的presentation,我能做到的水平是:在模擬演練十遍以上的情況下,正式present的時候還是避免不了偶爾會出現不合適的用詞,以及有問題的結構。而陸慷這裡是即興的。
不要以為一口美音說著俚語的英語才是吊,陸慷的水平很多美國人都做不到。給大家搬運一下訪談視頻下面的油管熱門評論吧
傳送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7J6wFa-vYct=232s面對一無所知的暴徒,陸慷雄辯而又耐心你怎能不愛上中國?陸慷...懟他!(戰鬥!)中國vs美國我就直說了,我不喜歡Richard Engel這傢伙。感覺他就想把水攪渾——問些充滿敵意的問題,使用煽動性的詞語,一點也沒有建設性的大局觀。中國是熱愛和平又充滿力量的國家,我愛中國我的祖國對中國有如此多的偏見和誤解。誰選的採訪者?就是為了把被採訪者惹惱嗎?什麼鬼!四五天前我po了個留言。Richard,是TPP,不是TTP。後來我得到了70個贊,某個傻X給我刪了!難以相信!所以我準備再留一次言。Richard,是TPP,不是TTP。採訪人是個傻X。那個中國人給我感覺很冷酷,好像殺過很多人一樣。陸慷先生,我代表美國人民對您和如此傻X的採訪人共處33分鐘而致以誠摯的歉意。——美國人民這(採訪)太難看了,Richard Engel應該去報道天氣我祈禱中美關係穩定。看到這樣的記者,中國估計會覺得美國是世界上最大一坨翔!我不認為Richard勝任這份工作。我敬仰陸慷的耐心。我覺得中國會把我們揍扁,當他們這麼做的時候,特朗普會發動戰爭。(然後)我們會再被揍一次,接著特朗普將使用核武器。其他國家參與之後將會發生核屠殺。充其量,美國會被以某種形勢襲擊,因為特朗普這個目標被黏在了我們的鼻子上。美國正快速的成為這個世紀的納粹德國。記住我的話,一個黑暗的世紀即將到來。Richard Engel是遲鈍的。他一直嘗試激怒挑釁陸慷。顯然,他不知道他在和一個成年人談話。他本有很好的機會和一位明顯睿智多謀的官員探討國際關係,甚至當陸慷非常明確地向他指出這些並不需要嚴重關切時,他還只是一個勁兒地咬文嚼字和嘰嘰喳喳。當他得到清晰明確的回答後還一直反反覆復地問些同樣的問題。講真,特朗普的不成熟已經夠讓我們國家尷尬的了,難道我們的涉外記者還要擴展這樣的印象嗎?---------------------------------------------------------分割線------------------------------------------------------------------------
我個人的觀察和思考:
1、截止到本文發出為止,油管沒有一個熱門評論對陸慷先生的語音語調有抨擊或者提出意見。2、誠然,陸慷先生的語音屬於中式語音,但實際上,他的語音完全不影響信息傳播和表意。外國人哪怕關注主持人臉上的皰疹(相關留言有好幾個,我沒截圖放上來),也沒有對陸慷先生的語音挑刺。3、陸慷先生的語調和用詞完爆九成九會英語的中國人,外交國事方面甚至好過一些英語母語者,清晰準確地回答了主持人的提問,在各種胡驕傲蠻纏和陷阱中遊刃有餘且全身而退。從上面的熱門評論也可以看出來,和陸慷先生一對比,美國記者成了美國人集火的對象。綜上,我個人認為,陸慷先生的英文水平是頂尖的。真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要去評價英語水平。
反正都能聽懂,完全無障礙。語法方面應該是比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講得清楚(除少數留學生外)。國內多少個外交或政治人物能做到?就算有一些中國特殊口音,也沒關係啊。英語裡面無數雜七雜八的口音大家都早就習慣了。世界上也沒有什麼「規範」英國口音了吧?大家都有自己的口音,都應該接受。
語法造句和表達能力才是重點。而且他的英語應該是講得比我漢語好得多了。
讓我開心的是陸慷回答問題都非常正面。不像典型政治家那麼拐彎抹角。
沒有說出那一套煩人的委婉話,也沒有說什麼與問題無關的話題。顯得這個人思考周全又誠懇認真。中間也沒有卡住什麼的,每一個問題都很靈活地直接回答了。不管什麼語言,這種人已經很值得尊重。太稀有了。幾乎所有歐美政治家都達不到陸康這樣的表達境界。更別說川普這種沒好好讀過書的語文渣渣。如果那麼在乎一個人的語言能力,應該先找好問題最嚴重的對象!?補1: 補充了英文單詞的翻譯。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比較直觀了解陸發言人水平,可以去看一下白宮發言人記者問答、日本使者接受BBC訪談時的表現,再回頭看一下陸發言人的採訪。
———————————————————————
說真的國人迷信英語口音這一點實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陸發言人在整套採訪中的表現都非常diplomatic(有外交手段的),滴水不漏,並且清晰地表明了立場,要是沒有對語言十足的控制能力是達不到的。
同時他非常的responsive(反應靈敏),也就是回答雖然有很多外交辭令,但是是緊跟主持人的提問節奏來的,同時反應迅速。
最後他的邏輯非常嚴密,從頭到尾很consistent(前後一致),他的表現是擔得起中國外交官的名聲的。這裡面有個誤區啊,美國人在判斷人的英語水平的時候說的「口音」問題和國人理解的「口音」是有差異的。美國人在聽到對方有口音的時候,主要是用來判斷他的背景,比如說一個人有印度口音,哦,那知道他可能是在印度受的大學教育。如果一個人長的是印度臉,但是說的是純正美式英語,哦,是美國出生的印度裔。只要可以聽懂,判斷一個人的英語水平的主要是辭彙量,邏輯性和用詞準確性,而不是口音。對於中國移民來說,結合他的中英文水平,基本可以判斷他是從幾歲移民到美國的。
在陸慷這個例子裡面,陸慷的口音和他的年齡,教育背景,經歷是完全符合的,完全在記者的預期之中。另外舉個例子,比如說中央電視台駐美記者王冠的發音,大家去聽一聽,也是和他的年齡和生活經歷相符合的。如果兩人的口音對調,美國人就會覺得疑惑,噫,陸慷常年在中國呆著,完全沒有中國口音,是不是咱們這邊被策反的ABC呀?王冠如果中式口音過重,美國人也會疑惑,在美國呆了好幾年,吃這口飯的,怎麼口音還是很重呢?
至於他們的英語水平,大家完全不用擔心,辭彙量,邏輯性和用詞準確性方面,不比其他人,比小布希和特朗普還是好點的。不過由此可見,在美國,口音不那麼重要,英語好也沒那麼重要。。。哈哈
作為外交部新聞發言人,陸慷全程的發言幾個字就可以概括:不辱使命,無懈可擊。
外交官員發言主要看內容,包括肢體語言及微表情,看不懂的可以多看幾遍。
大家覺得NBC記者是帶有目的性和傾向性的「陷阱」提問,這是毋庸置疑的,不過NBC這位記者所提的那些問題對陸慷來說是老生常談,在Richard一次又一次重複他認為的重點時,比如「強姦」、「南海」、「貨幣」、「中美貿易」尤其是「台灣問題」等,對不起,我看陸慷的表情真的很不厚道地笑了,陸慷身體微微靠後側肩斜視著Richard一臉大寫的:兄弟,你能問點新鮮的嗎?
提這樣的問題質疑陸慷的英語水平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如果會提「如何評價陸慷接受NBC採訪時的發言或表現」之類的問題,那還算是個問題。
PS.心疼Richard一秒鐘。我倒是沒有中式口音,但是經常被朋友嘲笑帶著濃重的美國中西部口音。
有一次在高鐵上遇到一位英國老太太,在糾正了我一大堆語法和發音錯誤後,老太太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要知道世界上只有兩種英語,一種叫不列顛英語,一種叫錯誤的英語。」
一個月後在洛杉磯我跟朋友聊起這件事,他是這麼評價的:「下次你再遇到她,跟她說我們美國人在一百年前踢了她們女王的屁股。」
我:「……你剛剛證明了另外兩件事,美國人不僅英語不好,歷史和數學也不行。」
他一臉不屑:「who cares」
對啊,誰特么在乎……專業地說,陸慷的中式發音從政治角度來看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他必須要帶有中國特有的文化屬性,而非說一口流利的英式或者美式英語。以下為專業答題,嫌他長可直接翻到最後---------------------—在英國語言學的研究課程裡面,有一科叫做Global Englishes. 裡面有講到English Imperialism (較難翻譯為中文,可以理解為英語語言及文化對其他非英語國家的語言以及文化的侵襲這一現象)。什麼是English Imperialism? 必然要先從歷史說起。1982 年,語言界大拿Kachru出了一本書,裡面有張圖,如下(Kachru, 1982)如圖,白話來說,他老人家把English speaker 分為三類: inner circle (UK USA,母語即為英語的國家), outer circle (印度新加坡等曾在歷史上淪為英語類國家殖民地的國家,並如今官方語言多為英語), expanding circle (既非母語也沒有做過殖民地,但把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ELF],如中國);隨著時間推移,他覺得自己這個劃分不夠好,因為不應該把inner circle置於最中心,為了弱化這種inner circle的優越感,於是在1992年,在對之前那本書的修訂版本中,他又畫了一張圖(Kachru, 1992)
Inner Circle: Norm-providing
Outer Circle: Norm-developing
Expanding Circle: Norm-dependent
從這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expanding circle的人數遠遠多於其他兩個圈裡的人。因此,這個時候英語界紛爭四起,紛紛爭奪自己在這個語言中的empowerment。inner circle的人認為,我們母語就是英語,我們理所當然是最有話語權的人,並且我們的語言就是standard English,大家都應該跟我們學;outer circle的人認為,我們在學校讀書都是用英語,很多正式場合也都是英文,我們有很多都是bilingual的,憑什麼我們就不能在英語界佔有一席之地?expanding circle的人最有底氣:我們人最多!。。。其他兩個圈圈:…………算你狠當然,其他兩個circles真正不願意把native speaker說的英語當作自己的英語標準的原因主要是害怕---English Imperialism尤其在政治層面上,對於expanding circle來講,說英語主要是為了實現國際上的交流,他們並不想把這種交流帶有別國的文化屬性(UK or USA)。所以他們說的英語其實上是國際通用語EL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或講EIL: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這種擔憂並不無道理,因為從國家層面上看,想要控制一國的文化,最先會從控制教育開始,所以才會有台灣很多老人至今能說一口流利的日文,香港至今諸多學校仍用全英文授課。所以國家在採用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的同時,也必須非常警惕它對本國文化的侵襲。於是更先進的學說出現了:Mondiano』s (1999) 這樣一來, 就沒有circle之說了,只有各種各樣的English百花齊放以及EIL一家獨大哈哈哈---------------------懶得思考的人,(嘿說你呢!就是你!人家辛辛苦苦碼了那麼多字你都懶得看!)那就直接看這裡吧:也就是說,英語逐漸成為了全世界共同擁有的東西,它不再是屬於英國的或美國的,標準也不再以英式英語或者美式英語為準。任何一個能用英語實現交流功能的人(即和對方無障礙溝通-communicative function )都有權利彰顯自己在英語中的特色,而不用屈從於自己的發音到底英式還是美式的偏見中。而在我們日常的學英語中,我們確實更傾向於學帶有英式或美式口音的英語,來彰顯自己的英語的地道,是因為我們學英語的目的大多是留學或者進入外企工作,也就是進入inner circle的圈子。然而這並不適用於這種國家層面的交流。最後補充,看了視頻的人都覺得陸的英語水平實際很高,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的英文口音更多是說話者的偏好與選擇,而非被動地攜帶這種屬性。綜上,陸慷今日所說的,正是ELF/EIL, 這種帶有自己國家獨特的口音甚至辭彙,語法的英語。他必須要在發言中避免對或英或美的偏向性,並保持中國的特色。因為英語作為EIL(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的那一刻起,便不再是英美國家的,而是屬於全世界的。因此,專從語言學和政治利益的角度出發,陸慷發言無可挑剔。利益相關:英國語言類研究生在讀,法語專業八級。References:Kschru, B.B. (1982). The other tongue: English across cultures: Urbana,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 Kachru, B.B . (e.d.) (1992) The Other Tongue: English across Cultures, 2nd edn, Urbana: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Modiano, M. (1999) 『Standard English(es)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s for the world』slingua franca』 in English Today 60: 3-13.-------------------------------------雖然知道答案會被淹沒啊淹沒啊如同我其他的答案一樣但是我手賤啊管不住自己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也許N年後又會被翻上頭條呢哈哈哈哈哈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想想都開心遇到印度人,日本人,加拿大人,美國人,英國人,跟他們用英語交流。
他們都沒人說我口音有問題,即使我發音不太好,甚至是糟糕。倒是跟國人說英語的時候,他們第一個在意的就是發音。英語不是咱們母語,發音不標準,發音清晰就及格了嘛。語言是為了交流,你懂他意思目的就達到了。國人好多人普通話都說不準,就讓人聽不懂啦?不見得嘛。所以,不要在發音上做文章,聽不懂可以叫他再說一遍他也不會嫌煩的吧。他就是說地有點,快。慢一點就會好些吧。--------------
感謝熱心知友點贊褒獎,開熏
寫這個回答不是為了批評別人。只希望大家在進步過程中排除困擾,繼續前行。--------------
先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回答,採訪雅思前考官關於口音的問題,回答如下
附上URL:知乎專欄在美國,以我個人經驗來看,帶有外國口音的英語是新鮮,international的象徵。
英國腔調包括類似的澳洲腔調是泡妞用的,天然加一分高貴。東方腔調是說故事鋪墊用的,接下來千萬別忘記炫耀你在異國他鄉的經歷。中東和毛腔是粗獷男人的標配,伴隨vodka和煙草更加美味。法國腔是罵人用的,或者準備出櫃宣言的時候特有的。其餘歐洲腔調比較中庸,咬字要重,準的時候可以讓女孩子肝顫。加拿大腔是土人用的,另類的家人的感覺。美國腔調(加州內華達亞利桑那標準腔調)是說話用的,平淡到勾不起一點點性慾。印度腔調是接客服時準備聽到的,聽久了會覺得所有推銷電話都是這個腔調。黑人腔調是唱歌用的,正式場合是被鄙視用的。話說回來了,不管什麼腔調,不流利有什麼用,語言就是工具而已。
那麼,一些學了數十年英語都說不溜的人關注口音土不土幹嘛。還有,你確定你聽得懂么?美國動畫rwby在b站還有一群人以為是日本動畫刷發音不標準累,你覺得呢?這才是語言即文化,語言即思想啊!
陸慷的英文水平已經不是單單可以用語言水平去評價的了,其背後透露出的對記者套路和陷阱的洞察,對敏感問題舉重若輕的回答,神情自若有時候還來個迷之微笑,傳達的信息清楚明晰----我在看的時候可以毫不費力地把他的回復用對應的中文譯出,很多關鍵用詞非常consistent ,可以看到他真正是用外語在思考,用外語在進行邏輯判斷布局......口音語法語氣語調都沒有問題,真正駕馭外語就是這樣的~~
ps 為什麼我一直說同傳最重要的不是語音語調會多少孤僻詞說英音或美音,最重要是思維的速度跟得上講者啊,腦子裡可以直接用外語進行解讀和預判,才能和母語做無縫切換啊~~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好像叫陸慷
對不起我好像歪樓了……
還是認真點我覺得對於一個外交發言人來說,正確、準確、得體表達我國政府的觀點和立場才是評價他是否稱職的第一標準。翻譯嘛,講究的不就是:信、雅、達 嗎?至於口音什麼的,做到發音準確、不鬧笑話就好,無需過於苛刻,嗯。——一個英語渣的掙扎我就想問問,為什麼不能有中式口音?
玩過《守望先鋒》的應該都知道,角色國籍各異。暴雪公司找配音時,特地會要求必須有對應國籍口音,這才有了查莉亞俄式、半藏日式和小美中式等有滋有味的多彩口音。所以才能聽到查莉亞饒舌的俄音,半藏深沉的日音。他們都能自信地說出來,同樣小美的中音配音同樣也是廣受好評。
那現在我們的外交官,為什麼就不能自信說出中音?
留學時也是如此,以chinglish羞愧,以說一口流利美音自豪。開始我也確實是這麼努力,但後來就發現,為什麼說德音,蘇格蘭口音沒覺得有什麼,法式口音會被覺得高雅,英音最近更是昌盛,甚至關注一個油管主是愛爾蘭口音,one two tree(th和t不分)那種,反而會被認為無比可愛,偏偏中音會覺得low呢?是不是我們太不自信了?
題外話,當初玩英文版《守望先鋒》覺得各式口音多有趣時,牛仔就是牛仔音,武士就是武士音,就突然想到中文版的配音,這些妙趣橫生的口音,會完全消失,真心遺憾,不知道有沒有解決方法。看了視頻我是直接路轉粉的。陸先生的辭彙量自不用說,辭彙和搭配的應用非常精準,一看就是閱讀量超大、英文寫作能力非常出眾的人。而且這一切的表現還是在外國媒體採訪、敏感問題的高壓之下,可見人家平常沒少和西方記者談笑風生,可謂是見得多了。口語語音什麼的,只要單詞的音節和重音發音正確,老外是肯定能聽懂的。一口正宗的口音,卻說出詞不達意的語句,只會給人非常2逼的感覺。諸位玩過《戰地2》嗎?聽聽裡面的中文對白吧。
你知道學英語最蠢的是什麼嘛?就是一開口正宗的紐約腔,可惜說三句就暴露了自己的真實水平。英語是一種國際化語言,有口音是正常的,你聽印度人英語東南亞英語歐洲非英語國家就算美國也有不同英語……重點是內容好么:)
推薦閱讀:
※怎麼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如何看待英語名師Bingo收費8000元招50名終身學習之友?
※相較於中國各地的漢語方言,為什麼說英語的各國「方言」差別小得多?
※怎樣把英語說的像native speaker一樣?
TAG:英語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