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讓你對原有的歷史認知有哪些補充或更新?

我們日常的歷史知識多來自中學教育、電影、電視劇、武俠小說,這往往與真實的歷史有很大差異。通過讀一些相對專業的歷史書籍,你對原來的歷史知識有哪些新的認識?


2016/9/11

最近在讀龍應台的《野火集》。

龍應台常常針對一種社會現象,一類具體事物,甚至於一個人、一句話、一件事,給予無情的透視和直接的批評,馬上讓人心有戚戚焉,激起大家的同感。這些事,就發生在周圍,看得見,摸得著,那麼具體、實在、確切;而內中的緣由、涵義、影響、作用,常人似乎無所感,一經點破;立時豁然開朗。

龍應台曾說:「三十年中……有的政治犯竟做了領袖,有的領袖竟進了牢房。莊嚴的變成嘲諷,瑣碎的突然偉大,真誠可能叫做懦弱,虛偽可能叫做務實。每一個文本中簡單的細節,都需要十倍的註腳。」

歷史就是如此,歷史的變遷有時候真的讓人哭笑不得。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但我們卻能回顧歷史,這也許就是歷史的引人之處吧!

龍應台的《野火集》在30年前啟迪了一大批台灣人,如今也從另一個方面啟迪了我。

龍應台在書中批判1984年的台灣,讓我真正了解到那時台灣的真實狀況。她用犀利的筆鋒揭露著台灣的社會;她毫不留情地把台灣比做生了梅毒的母親;她鞭笞台灣的環境、教育以及台灣同胞的心。她長篇論述台灣的醜惡,卻沒有無盡地指責,她把她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讀者身上。(這也是我欣賞她的地方)

從前的我一直都認為台灣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肯定比當時的大陸發展得好。在我的認知里,台灣人都是富豪,台灣是大陸人夢寐以求的天堂。但當我讀了《野火集》後,我的認知完全顛覆了。

我竟不知台灣的環境是這樣的:原來台灣人也會在古迹、公園裡刻字,當然這字並非「×××到此一游」而是關於宣傳道德思想的文字。有人會說,這不是挺好,時時刻刻進行教育。但我卻不認可,誰喜歡在欣賞美麗風景時看到這些霸道的教條?這不是煞風景嗎?龍應台對於這種現象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她害怕有一天,充滿教條的生活環境像一張漫天漫地的巨網,劈頭罩下來,無處可躲。她呼籲:「給我們一個公園,一個沒有字,沒有意義,沒有教化,只有青草努長的公園吧!」這種環境,只會讓人感到壓抑。從小就受到教育,連休息賞景時都要被迫接受這種道德教育,這不公平!還我一個自然的風景!出發點是好,可是對於人們來說,這簡直是折磨!

我也不知原來台灣的教育會如此:龍應台把它稱作殭屍式的教育。頭髮過長被處罰,穿著制服當街吃西瓜被罰,學生上台吻了異性表演者的面頰被記「暗過」……學生的內在本質似乎無關緊要,緊要的是外表、是形式。在這種高壓性管訓教育下,還能培育出人才嗎?答案顯而易見。龍應台對此發出怒吼:「教育者所不自覺的矛盾是:他們在『智』育上希望學生像野兔一樣往前衝刺(當然也有為人師者希望學生在智育上也如烏龜);在所謂『德』育上,卻拚命把學生往後拉扯,用框框套住,以求控制。這兩者其實不能並存。有高壓式的『德』育,就不可能有自由開放的『智』育,換句話說,我們如果一心一意要培養規矩順從聽話的『乖』學生,就不要夢想教出什麼智慧如天馬行空的優秀人才。『庸才』的『德』育之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智』育。」龍應台這番話一語道破台灣教育的弊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想台灣的教育家看到她的文章後會有所反省思考吧。

如果我沒有看《野火》,也不會如此詳細了解一九八四年的台灣。雖說《野火》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歷史書,但通過龍應台對台灣的批判,我們也能對台灣歷史有所了解。想要了解歷史,其實並不需要去尋找那些歷史書,那些傳記。通過一些作家對社會現實的批判,也能夠從中發現歷史,了解歷史。對於1984的台灣,我也通過《野火》了解一二。歷史課本里並沒有對台灣有過多的介紹,可是通過課外閱讀,我卻能了解更多,能從各個角度解讀歷史,我想這便是閱讀的財富吧!

以上便是《野火》對我的啟迪。


1/9/1

讀《奧斯維辛:一部歷史》,首先明白了一點:人類從內心深處需要這個世界有公道存在,需要無辜的人最終得到補償,有罪的人最終受到懲罰。但奧斯維辛的歷史沒有給我們這樣的慰藉。(引自書中第294頁)

我國學界至今將納粹政策歸因於希特勒的世界觀和對德國人有吸引力的納粹意識形態。而書中的觀點是「累積式激進」。我認為這更加合理:滅絕屠殺猶太人並不是希特勒一個人下達的命令,而是許多納粹分子共同盡心儘力的結果。書中贊同「功能主義」(與「蓄意主義」相對,認為希特勒沒有大舉屠殺猶太人的計劃,主要是納粹孝忠輸誠,邀功爭寵而不擇手的結果)。

「人性」最近總困擾著我,它是善還是惡?書中沒有贊同「悲劇觀」或「烏托邦觀」,因為「人性」遠比這複雜。死亡營的倖存者說:「沒有人真正了解自己。你在大街上遇見一個和善的人問路,他陪你走了半個街區,給你指路。可在另一種環境下,同一個人可能變成可怕的虐待狂。」(引自本書12頁)例子有很多,比如「霍斯」(集中營的指揮官)他看上去像個鄉村教師,很普通待人不錯,卻策劃並殺害了無數猶太人,至死相信自己做的是對的,他是德國指揮官的典型。甚至希特勒,看似掌控自己的命運,實際上很大程度也在對之前的處境做出回應。

我了解到「人性」的墮落是永無止盡的,situation對個人行為的影響遠超想像(這裡的影響更多指「深層性格」)。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所以我們應該努力構建一個良好的環境,而不是以犬儒心態適應它(比如現在的霧霾)。

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理性的可怕之處。納粹分子的主體思想即:類達爾文主義。他們在1941年初開展「成年人安樂死項目」,用毒氣室殺害了他們認為浪費空間的「猶太人」,之後越來越激進。思路大致是:德國人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間,那就殺掉猶太人騰出空間,猶太男人被殺了,剩下的婦女兒童沒人照顧,那也一起殺了吧。有些猶太人可以為我們工作,先留著,不能工作的全都用毒氣室殺掉。一個美妙的新世界在誕生~

我的觀點是:理性是自然進化的產物,我們怎麼能妄想用自然進化的產物去控制自然進化呢?哲學也在發展,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都不是全部)

(想了解「理性」,可以讀《致命的自負》、《蘇菲的世界》)

最讓我無法忍受的是「知識分子」和「醫生」的墮落。「萬湖會議」的大多數參與者都是博士,他們制定詳細的屠殺計劃,用數字來衡量一切,那是人性而不是非人性。醫生趁機做人體實驗(解刨一對雙胞胎,試驗讓婦女絕育所需要的劑量)。這些有「理性」的人的墮落讓人害怕,我不希望成為這樣的人,理性與科學難道真的把人從無知的愚昧中拯救出來了嗎?我們中國人難道不需要宗教?我喜歡博愛的人,即使是最微弱的一道光也要把它灑向人間,純粹的理性、宗教的空白所造成的自私,讓我難過。

「眼界」十分重要,我們絕對不能否認自己沒見過的東西,不能否認奧斯維辛。例如現在的語文課本所傳輸的「單一的美」,我們不知道美有暴烈、有病態、有毀滅、有肉體的極致、有精神的幻滅。我們生活在學校里,知識體系僅存於校園。

本書同時教會我講述歷史事件的方式,書的作者是紀錄片導演,文章中所有引用到論點、故事,都有來源(例如:BBC採訪、書、檔案文件、人物傳記)。相對歷史課本要可靠多了,也更容易讓人判斷真假。同時他提出的觀點,從研究個人思想上升到社會,深入地從「situation 」的角度分析了一個人一個國家的行為,而不是用傳統的道德觀判斷,都是值得學習的地方。「最終解決」之下的事情值得我們去探究。

那些可怕的事情,為什麼被埋沒?為什麼一些人明明知道卻不動容?這不僅僅是奧斯維辛的問題,更是擺在我們眼前的罪惡(如同看不見的大象一般),罪惡有很多,這個世界並不美好,但值得我們為之努力。畢竟我們存在,存在即可去創造。

根據一位朋友的意見,補充一下:

應當把歷史演進中的基本要素與構成歷史原始材料的事件分開,表面上,人類歷史很殘酷是連綿不斷的戰爭。但長期以來有一個蘊藏在人類當前潛能之中的最終目的——人類自由、民主、共和價值的最終達成。也就是,單個人看來混亂無序的戰爭背後,能否揭示一個緩慢的進步過程。


2016/9/4

之前,在歷史書上,大多學到的是一些在歷史上的發揮重要作用的人和事,而很少提及社會上的存在的現象和人們的生活狀態,而最近看了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讓我對作者那個時代中國的社會現象有了一定了解。

首先,書中提到中國人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就是髒亂吵 髒亂就是家裡很髒亂,吵就是嗓門大

其次,作者詳細介紹了當時中國人的窩裡斗的現象,同時用各種實例佐證並且批判了中國人不團結,不懂得合作的現象 。。。。。。 接著, 作者把中國比作醬缸,又批判了中國女人裹小腳等現象

之後,作者分析了五點妨礙中華民族進步,使中國不能強大起來的原因。

一,是因為五千年以來,中國對人性尊嚴摧殘的封建力量是一天天增加的。春秋戰國時期,君臣是平起平坐的,到了西漢,帝王成為一種權威,但皇帝手下,大臣們總還有個座位,到了宋朝,皇帝和宰相坐而論道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到了明朝,又建立了一種「君父」的觀念,出現了廷杖制度。 二,是中國五千年歷史,只有三個黃金時代,其餘的時間裡幾乎每一年都有戰爭。 三,是中國社會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所謂的「官場」。 四,儒家學派的思想對中國人有很深遠的影響,但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保守的,甚至是反對進步的。 五,是人口太多(我並不是很同意這一點)

之後引了幾篇關於柏楊的文章,表達的觀點大多與之前相同

查閱了資料,發現這本書出版於1985年,並於當年便被評為台灣年度暢銷書,但是,通過很多渠道了解到現在很多人對於這本書和這個作者的看法,是貶過於褒的。這本書確實具有時代的局限性,而且在書中有些觀點我覺得是有矛盾,而且有點以偏概全,有些觀點我也並不同意,但是這些也並不能說明這本書就沒有價值了,一定程度上,這本書也較好的反映當時的社會現象,同時作者的想法也能代表那個年代部分中國人對於中國,對於世界的看法。


一切歷史都成為主觀的;換一句話說,實在是沒有歷史,只有傳記.〔美〕愛默森

初見這句話,只覺高深,或許直至今日也未必完全明了,但卻是有了零星感悟。

不知道從何時起,「半部論語治天下」已成為家喻戶曉並且深為其然的一句話。然誰承想這句名言竟只是一位宰相的牢騷不平之語。

這位宰相就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趙普。趙匡胤陳橋兵變之前,趙普也想通過科舉走上仕途,無奈才華不夠,只得留在鄉村。公元956年,趙匡胤舉兵攻打滁州卻遭到強烈抵抗,趙普在滁州教書多年,對滁州的地形十分熟悉,為趙匡胤指出了一條偷襲南唐軍隊的捷徑,終助趙匡胤擊敗南唐軍隊。在此之後,榮升為參謀的趙普不負重託,為趙匡胤打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公元964年,他被趙匡胤封為宰相。按常理來說,已身為宰相的他只需嚴格按照規定辦事,即使沒有才識也不會引來群臣太大的爭議。可是他在被任命為宰相後,不僅飛揚跋扈而且貪圖錢財,群臣對他胸無點墨而被任命為宰相且人品如此之差產生鄙視心理,彈劾越來越多。之後,他被貶。公元981年,趙普再次被任命為宰相。彼時,宋朝的朝廷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朝廷大部分官職皆由文官所擔任。在這個四周都是才子的朝野,趙普學識缺乏的劣勢更明顯的凸現出來。旁人對趙普學識淺薄的不滿,令趙普十分難堪。據史料記載,又一次,宋太祖當堂問趙普看過哪些書,趙普為了保存自己的臉面,豪情迸發,說出「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豪邁之語。《鶴林玉露》中記載:「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從這句話不難看出趙普在說這句話時強烈的情緒化色彩。這句話實際上可以看成是對皇帝的抱怨和對腐儒的蔑視.是趙普由於心虛引起的對滿腹詩書的知識分子的打擊報復。

由此看來,半步論語當真可以治天下么?文史大家洪業先生曾說:「《論語》中有很重要的政治原則,凡為政者不可忽略,但不可用撒謊的故事來替《論語》鼓吹。然則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之傳說,而今而後,可已也夫!」然許多年過去,這個「撒謊的故事」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更加為人津津樂道,廣泛傳播。究其原因,是人們盲目崇拜?還是人們閑談的樂趣所至?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但這是不是可以說明,我們所了解所熟知的一些歷史並不是真正的可信呢?正如愛默森所說,歷史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這令我改變了原有的讀史的觀念:不僅要讀,而且要深想;每個人有對歷史的不同解讀,不可輕信。歷史的真相需要自己去探索。

誠然,這並不是說類似於「半部論語治天下」這一類的「謊言」沒有價值。正如義大利喬萬尼奧里所說:歷史對事業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結果來評定的!

我想,讀史就是一個不斷更新原有觀念的過程。越讀史,越洞明。

以上僅是一孔之見

6/16


2016/6/19

人生來就是矛盾的動物,在物慾縱橫的世界中,本就沒有對與錯。

「天下之能士盡在京城,而在我看來,能興我學者並非華亭,亡我學者也非分宜,興亡只在江陵。」

所有的英雄,都是平凡的人。千迴百轉,千錘百鍊,矢志不改,如此而已。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岳,湖廣江陵人,明代最傑出的政治家,最優秀的內閣首輔。

在讀關於他的故事之前,我對張的印象停留在「偉人」以及「死後家中變故橫生」。結合《萬曆十五年》與《明朝那些事兒》中的描述,這種認識有了更新和補充。

【他是一個天才,生於紛繁複雜之亂世,身負絕學。

他敢於改革,卻也有缺點,是一個表裡不一的政客。】

《明朝那些事兒》多描述他少年的轉變,小說的可信度終歸是不高,但錚錚歷史到底存在。他自幼便背負著偉大的理想,為了更高的權力,為了以天下為己任:「了解世界的黑暗與絕望,卻從不放棄,並以悲天憫人之心去關懷所有不幸的人。」在取得大權後,為了進一步改變嚴重的賦役不均,減輕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的賦稅,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張居正在清丈土地的基礎上,實行了賦役制度改革。萬曆九年(1581),張居正通令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這是他作為改革家最為傑出的成果,儘管最終被廢止。

提及張居正,便必說他與萬曆的師徒關係。張似乎是智慧的象徵,他的才華驚人,思維敏捷又能言善辯,但歷史往往告訴我們為人處世不可太張揚,需低調。作為皇帝的老師,他充分表現出嚴師風範:

「如果準備充分,背書如銀瓶瀉水,張先生就會頌揚天子的聖明;但如果背得結結巴巴或者讀出錯別字,張先生也立即會拿出嚴師的身份加以質問,使他無地自容。」

還有一次,小皇帝書法練得不錯,寫了幾幅字,高興得賜給了張居正,第二天,張大學士就覲見說:「陛下的書法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現在已經不宜在這上面花費過多的精力,因為書法總是末節小枝,於蒼生無宜」。小皇帝只好取消了書法課而專攻經史。

再有一回皇帝想給母親修修宮殿孝順一下,張居正卻啟奏說,「宮苑已十分富麗完美,無需再加修飾」;更有甚者,由此引出小朱皇帝關心宮內女人喜歡珠玉玩好一事,指責他「為人主者,應當隨時注意天下臣民的衣食,至於珠玉玩好,飢不能食,寒不能衣,不值得陛下親垂關注」。

正像書中所言,這些都是能成就明君的正確主張,但這一鐵面無私的態度卻在日後付出代價。

我常常思索,張居正的一生是否可以如《明實錄》所言「功在社稷,過在身家。」我們在學習評價人物時,總是需要史論結合、全面辯證。確實,與其功績而言,他的親信太監、作威作福、言行不一等道德上的問題不過是白璧微瑕,但張死後朝中的紛紛擾擾卻又與這息息相關。誠然,為人師表,他沒能以身作則為年輕的萬曆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為首輔,他過於自信,不肯對事實做必要的讓步;他表裡不一,滿口節儉卻自我奢侈鋪張浪費。凡此種種,皆可揭示他的失敗。但他的功績、他的偉大是不容置疑的,特別是他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理想,著實令人敬佩。究其根由,不過是一個「權」字,而已。

當我寫下這段文字時,發現自己其實也是一個矛盾的人物,一面敬重張先生的理想大義,一面又為導致他最終下場的性格缺點哀嘆失望,我對他大抵也是愛恨交加,卻又一定是愛重於恨。總有一些人願意付出、願意為別人為眾生奉獻自我,他們不斷突破、敢於創新,我們總喜歡為他們冠上「偉人」的帽子,殊不知他們也是普通人,有正常的慾望,有自己的小算盤,有過猶豫和掙扎,有過貪婪和污點,那麼一相理解,這些瑕疵又算什麼呢?以史為鑒,銘記歷史,我們不過是普通人,那就做平平凡凡的事,過簡簡單單的生活。我們既然寬容自己,就不必一味苛求別人,任何人都有劣處,但事實不一定如此不堪。只是希望,在歷經風雨沖刷荊棘橫布後,能笑著抬頭不負當年許下的初心。也許沒有那麼大的理想,但要學會一些奉獻,為了人民、社會與國家,盡我們一些綿薄之力,如此,足矣。

世間已無張居正,但權力的欲焰仍在燃燒,理想的基石依舊膨脹。不羨不求,願做一個真實的被自己承認的英雄,願為這個社會做些許貢獻,固然會有不足但望及時改正,不論如何,以身作則言行統一總是不會錯的。學會承擔、學會包容、學會拼搏;虛心接受,儘力改正,不斷完善。

古人已逝,以天下為己任代代相傳。


李鴻章,歷史課本上我以為他是賣國的大漢奸,後來才知道,歷史車輪滾滾而來不是他做得了主。

未完待續。。。


09/18

我們都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_? ...

朱元璋這個奇葩從小經歷豐富啊,什麼放牛啊,然後當了會兒和尚。從小是貧民的他嘗盡世態炎涼,他看到最底層農民的疾苦:當黃河水患時,就算國庫有撥款,也被這些官員一層一層剝削完了。他的造反是必然的沒有他也會有別人站起來的。應證了那句話——官逼民反。

造反的過程是艱苦的,但其實我想說的重點在他建國後的一系列措施。

混戰的結束,這片土地最需要的應該就是恢復生產。然後前面他小時候的故事就派上用場了。因為從小就是貧民,他知道土地對於百姓的重要。於是乎就制定一系列法令鼓勵開荒,消減各地租稅,可以說把所有熱情都放在農民兄弟身上了。不過他卻很痛恨從商的人,可能跟小時候被囤米奸商害過有關吧。(沒準,可能重農抑商的風氣從那時候就開始有了新的發展。)

其實還有很多政策,請見下回分解。

話說你說他有多記仇,小時候的事能影響到現在。

好了一句話結尾,就是你的童年快不快樂,跟你以後很有關係。哈哈哈


2016/9/31

歷史書上曾多次提到過北洋軍閥,他們給我的印象就是——賣國、腐朽。歷史書上,他們鎮壓工人運動,簽署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等。像是無惡不作的壞人,大大阻礙了當時中國的發展。但是當我看了劉革學先生的「中國北洋軍閥大結局」後,我對他們又有了新的認識。他們對近代中國並不是只有壞的影響,他們也要好的一面。

他們的統治促進了近代中國經濟的轉型與發展。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短暫的春天。這除了帝國主義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侵略外,也與北洋軍閥政府獎勵實業的政策分不開。他們解除對民間興辦工業企業的限制、對工礦業者採取保護和獎勵政策、對新辦企業實行保息和補助政策、對民族工業產品及所用原料實行減免捐稅政策。這些行為刺激了當時的經濟,一定程度上促進近代中國經濟的轉型與發展。

同時,他們對政治也有一定的影響。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是二十世紀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特別是政治方面,腐敗、專制、獨裁幾乎是這一階段的代名詞。然而,還有另外一個事實,那就是,近代許多偉大的歷史事件(特別是思想解放運動)也都發生在這一時期——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和壯大等等。這與北洋軍閥時期社會的動蕩不安不無關係。他們的統治刺激了思想解放運動的發展,也是民主政治在這一時期快速發展。

他們對當時的文化教育也有很大的影響。1912年,北洋軍閥統治建立,出現了短暫的文化繁榮,資產階級民主、自由、科學、天賦人權、法制等思想和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都得到廣泛的傳播,出現思想大解放潮流,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為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正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中國完成了從傳統文化教育制度向近現代文化教育制度轉型與過渡,其範圍涉及思想、教育、文學、宗教、音樂、美術、戲劇、電影、體育、新聞出版、圖書館、博物館、醫療衛生、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等方面。


「崔杼弒其君」短短五個字的歷史記錄,是三位史官用生命捍衛下來的。

《左傳》中有這樣一段:

大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大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春秋時期,崔杼殺了當時的君主齊莊公。齊莊公死後,太史伯如實記錄下「崔杼弒其君」。崔杼不願落一個弒君的名頭被後世指責,便要求太史伯改寫為齊莊公病死,太史伯認為史官的職責是如實記錄歷史留給後人真相 便拒絕了崔杼。崔杼便殺了他。

太史伯死後,太史伯的弟弟太史仲、太史叔先後承擔起了史官的職責。崔杼以同樣的方法逼迫他們寫齊莊公是病死,太史仲和太史叔都認同兄長的看法,寫下了「崔杼弒其君」。又都被崔杼殺死了。在先後死了三個兄長之後,老四太史季,就職了。

崔杼對太史季說「你的哥哥們都太糊塗了,明明是病死,非不照實寫。你要識相,不能像你哥哥們一樣,明白嗎?」 「明白」,太史季說,提筆寫下了 「崔杼弒其君」。

崔杼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威逼是沒用的,無可奈何,放了太史季。太史季出來看到抱著竹簡奔來一人,詢問得知:那是南方來的史官(南史氏)為了支持太史兄弟四人而來,決意如果太史季也遭毒手便自己頂上。聽到太史季已經成功,他才放心而歸。

從中我知道了儘管歷史不一定是真實的,但總有那麼一些人,會在生命垂危之際,任然捍衛著自己的原則,仍有那麼一些人願用生命換一份真實。很多人都曾說過:「歷史不一定可信」但在這儘管不可信的歷史中,是否有一些是真實的呢?歷史原本就假假真真,有很多東西是無法考證的,真真假假,只要你願意相信便好。 2016/06/2


2016/6/18

少年時沉迷電視劇無法自拔,一直都認為商朝滅亡都是因為蘇妲己紅顏禍水,施炮烙酷刑,用狐媚之術讓帝辛耽於美色,而真正年齡增長了才知道事實並如此

對於蘇妲己紅顏禍水之事,並非那麼簡單。蘇妲己,翼州侯蘇戶之女,河內溫人(今河南省溫縣蘇王村人)。若說亡國均怪妲己,那也不盡然,商紂是很好色沒錯,但他對商王朝做出的貢獻還是有的,不會沒腦子到只聽一個妃子的話,而且,據史料記載,紂遇到妲己時已年近六十,雖然妲己年輕貌美的面龐,富有活力的身軀帶給了紂不一樣的感受,但遠遠沒有達到百科上說的言聽計從的地步,世人一味的認為妲己是商滅亡的罪魁禍首,實在是過於片面,也過於沉迷《封神榜》了。

對於帝辛,《史記》言他「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踞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下。」歷史學家郭沫若專門進行考證後做過翻案文章,認為「後人是深受了周人宣傳的毒。」郭沫若說:「商紂王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他的英雄末路「有點像後來的楚霸王」。1958年11月,毛澤東在閱讀《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後的談話中表示同意郭沫若的考證,認為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又認為,紂王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如果拋開周朝為顯示伐紂正義性而做的歪曲宣傳和後世文學想像,以科學研究和考古成果為準繩,應該肯定紂王開拓山東、淮河下游和長江流域的功績。商朝疆域的擴展,促進了中原文明的傳播,有助於華夏大地的生產力發展。當時商軍已使用戰車,裝備青銅兵器,出徵兵力最多時達1.3萬人,這足以稱雄黃河和長江流域。不過商朝開拓疆土達到高峰時,西周聯合一些早懷二心的諸侯突然發起「武王伐紂」之戰。紂王因主力軍在外未歸,倉促組織充當奴隸的外族人俘虜保衛首都朝歌(今河南安陽市附近)。兩軍在牧野遭遇,主要來自東夷的奴隸不願為仇家賣命打仗,紂王又缺少嫡系骨幹監管,結果出現戰場倒戈。經過一番「血流漂杵」的廝殺,商軍崩潰,周軍乘勢殺入朝歌,心高自傲的紂王自焚。殷商就此覆亡於突然事變。

由此不難得出,我們不能過於輕信電視劇或小說,而要認真的研讀史料再對一個人或事情進行評價。


8/18 杯酒釋兵權極可能並不存在。我們都知道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在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趙匡胤邀石守信等人入宮宴酒,然後很戲劇性地杯酒釋兵權。然而,有不少歷史學者指出,這堂堂教科書上寫的「杯酒釋兵權」不是真實歷史事件,而是來自後人的杜撰。(我們果然是讀了假教科書)

理由1:關於杯酒釋兵權的時間記載,北宋史書毫無說明,知道南宋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才記載此事發生在建隆二年七月。However,這年六月,杜太后病逝。結果你懂的,按照習俗,6至7月是國喪期間,是禁止飲酒作樂的!!!那麼大孝子宋太祖怎麼會在皇宮中宴請眾人呢?unbelieveable!

理由2:趙普在此事中充當幕僚角色。可是根據《涑水記聞》以及《續資治通鑒長篇》記載此事發生在趙普當宰相期間。但是趙普當上宰相是在乾德二年(964年),961年壓根兒不是宰相!

理由3:「杯酒釋兵權」最早的記載是宋真宗年間,宰相丁謂的《談錄》,內容相當簡單,且只提了「釋兵權」,對「酒宴」卻隻字未提。宋仁宗時,宰相王曾《筆錄》也有所記載,雖提到宴酒,卻情節簡略。宋神宗時,司馬光的《涑水記聞》才出現了現在所看到的詳細生動,充滿戲劇性的故事,但依然沒有時間記載。直到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才有了詳細的時間記載。

總:這樣由粗到詳的發展與時間事件的不符說明了,這極可能是後人不斷歪曲加工而形成的故事!


2016/8/38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下冊中對新中國土改的描述是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提高,隨著農民購買力的提高,生活有了明顯改善。以及人民出版社《歷史》必修2中對三大改造的描述是三大改造中農民踴躍報名參社。

然而我發現這並不完全是正確的。在柳青的《創業史》一書中有明顯的提及:土改期間雖然廣大的貧下中農和貧農有了能使其自食其力的土地,但是由於舊社會常年熬長工,自家缺少能夠長期進行耕作的勞動工具和牲口,所以他們仍需要看富裕中農和富農鄰居的臉色。同時,他們會因為沒有像樣的勞動工具無法種出糊口的糧食而再次出賣他們的土地。所以在土改期間,大部分的貧農仍然沒有得到生活質量上的明顯提高。

同時在三大改造期間,富裕中農其實更本不想將自己的土地和、牲口和勞動工具折價歸社。因為這樣意味著自己將和一群貧農分多數是用自己的工具種出的糧食。那些踴躍報名參社的人都是些貧農,還有少部分迫於壓力的中農。畢竟農民也是人,是一個很早就出現並在歷史中存活最久,活躍度較高的一個階級群體,他有自己自私的一面和階級局限性。

所以,讀了《創業史》之後,我更真實地了解了1950到1953年這段我們這輩人極少了解的,同時也是材料不多,歷史書本的介紹框架性強這段歷史。讀書使我不在再去迷信書本。同時更好使自己的歷史思維更加理性,擴大歷史時間上的認知度,填補時間空白,最重要的是,減少意識形態對我分析歷史問題的干擾。


2016/8/13

在近代史裡面,我唯一有些了解的人便是李鴻章了,然而我看了曾紀鑫的《千古大變局》後,才覺得我之前竟從未真正了解過他。在此我向這位老人表示深切的歉意……

在我之前的頭腦和記憶里,就憑歷史教科書上短短的幾行文字,便在心中惡狠狠地認定他為賣國賊,如今全面的了解這位老先生,卻成為近代史上最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李鴻章實則是一個非常有才幹的人。

曾國藩派李鴻章出山去上海,便如出水蛟龍,首戰便是虹橋大捷,在上海站穩腳跟,使得中外人士對他刮目相看。

李鴻章有比那個時代的人更偉大的報國之志,曾國藩對他兩個得意門生恰如其分地評價道:「俞樾拚命著書,少荃(李鴻章)拚命做官。」李鴻章一生執著官場從未言退,認為只有做官才能成就一番事業——上可忠君報國,下則為民謀生,「安能不熱衷耶?」如此執著的做官與報國之志才能支持他最終坐上大學士的地位吧。在他成為人人喊殺的「賣國賊」時,他說:「於國時有不能恝然之誼,今事敗求退,更誰賴乎?」因此在低潮時仍保留幾項官職,擁有機頂官帽,並期望有朝一日東山再起,重握大權實權。這可謂成大事者的大志,是我所無法企及和擁有的,讓我不禁心生敬佩。

但李鴻章這一路走來都極不順暢,因改革而受保守派和維新派的兩面為難,他修建鐵路,卻因觸及傳統而引來頑固守舊勢力的拚死捍衛,李鴻章長嘆:「當今各國一變再變,唯中國守舊不動,天意耶!人意耶!」他這一聲長嘆卻道出了他的心聲,也許在那昏暗無邊的近代,也只有他一人能看得如此清晰,將中國帶上變革富強之路吧。

更有人對他評價:「同光時代的士大夫完全不了解時代的危險及國際關係的運用,他們只知道破壞李鴻章諸人所提倡的自強運動。同時他們又好多事,倘若政府聽他們的話,中國幾無年無日不與外國打仗。」足以看出李鴻章對近代中國的貢獻。

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來形容李鴻章,實在一點也不為過,雖然有梁啟超、恭親王、毛澤東站在她這一邊,卻也難逃世人一句「賣國賊」的誤會。李鴻章可謂地地道道的悲劇性人物,然而,他的悲劇並非個人悲劇,而是國家悲劇、民族悲劇、時代悲劇的縮影。而對他有至高評價的總是外國人,贊他為東方俾斯麥。他在我眼裡,終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老人。不說了,要落淚了。


讀史書培養了我一種客觀公正的態度。以前看一些《三國演義》,很容易被羅貫中的親蜀情感左右,潛意識裡有了親蜀立場。但是,越來越多的事實告訴我一件事情,歷史的發展需要客觀的看待。蜀國之亡,有其歷史必然,不論哪一個朝代一統天下,只要能有助於歷史發展,不論他姓劉還是司馬,都是歷史必然大勢所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不能因為親蜀而反晉反吳反魏。


2016/08/10在教科書上,我對李鴻章的認識是:他是個漢奸、賣國賊。但是在看了課外書上李鴻章事迹的敘述,我對他的看法有所改觀了。雖然李鴻章因為代表中國和外國列強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活像一個「賣國賊」,但其實,李鴻章當年在談判桌上曾極力爭取為國家減少賠款數額,甚至老淚縱橫,哭求當時的外國首腦。而且,李鴻章對中國洋務運動做出了巨大貢獻。60年代起,李鴻章積極籌建新式軍事工業,仿造外國船炮利箭,創辦了一系列民用企業,涉及各行各業。還創辦了江南製造局、北洋艦隊、輪船招商局、派遣中國第一批學生留美學習西方先進文化等等,開始從事「自強」的洋務事業。洋務運動引進了很多先進技術和文化,為中國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再者,李鴻章組建的北洋海軍是當時亞洲最強大的海上力量。無疑,李鴻章有功有過且功大於過,是19世紀一位舉足輕重的歷史人物。

歷史是有兩面性的,看待歷史不能只看片面,要全面客觀地看。也不能依賴教科書,要多閱讀課外資料與文獻來豐富自己的知識。


6/23

實在不好意思,在寒假的最後一天上來做作業。把這項作業給忘了。先簡單回答一下,以後定會認真補上。

很早之前就看過《潛規則》,這本名為剖析了中國歷史真實遊戲的作品,果然名副其實。

吳思先生用很裸露也很現實的言論,「 透過歷史表象,揭示出隱藏在正式規則之下、實際上支配著社會運行的不成文的規矩,並將其名之日"潛規則",進而指出潛規則的產生在於現實的利害計算與趨利避害。" 先前草草看過,只覺震撼,彷彿自己是清晰地站在歷史的長河中,冷眼看著這一樁樁一件件灰色交易在上演,落幕……

而隨著年齡增長,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媒體朋友們日益壯大的「力量」,我們不難發現,有些東西在時間裡進步,而有些東西卻在時間裡如書中所說的那樣「歷史一遍又一遍地兀自重複著」。

寒假重溫此書,並一起讀了同為吳先生所出的《血酬定律》。

吳老先生的書總會帶給人一種新視角,一種全新的分析問題的邏輯。所謂血酬定律,很大一部分來源於農民革命的潛規則。 雖然還是同《潛規則》一樣,沿襲揭露真實歷史的筆法,只不過相比《潛》,後者在某些方面的見解更加深刻、直接。

兩本一起讀畢呢,知會吳先生這是在借古喻今,他剖析的不僅僅是歷史遊戲,同樣也是不停上演地當代大戲,這場灰色大戲永遠都不會落幕,在人們目光觸及不到的角落,默默出演……

雖細思極恐,但還是有一點心安。退一萬步講,即使不考慮其中的政治意義和社會意義,單單從指導人如何明哲保身,在複雜的社會與人際關係中過的更好來說,這本書的作用遠遠超過杜拉拉這樣的所謂職場指南。甚至我覺得,每一枚同我一般的小白在進入一個新環境錢都應該好好讀一下,各種潛規則一樣存在,不可不知。

雖說已是二次讀《潛規則》了,不過對於這本書來說,我還是太年輕了,恐怕以後會有不同收穫。

PS:《血酬定律》 通篇表達了對《萬曆十五年》的不屑……文人掐架的方式真多~

而後又看了《紙牌屋》,與《潛規則》相比一個說如何利用權術扳倒民選總統,大大諷刺民主,一個說如何利用權利壓榨百姓,大大鄙視封建。吳思從社會學而不是經濟學的角度定義腐敗帶來的王朝谷底,造反的不得已而為之,而紙牌屋則只是個人赤裸裸的權利慾和利己主義。兩者相比,貌似也沒誰就光榮過誰,無非是能力與生存目標的匹配結果。或者說,都攤上了一個可以不忠不孝的老大。政治泯滅人性啊。

用一句話總結:

歷史呈螺旋式上升,又充滿了巧合,太陽底下已經沒有新鮮事,唯一乾淨的,怕只有門口那對石獅子了。


我們哭著來到這個世界,扮演了種種不同的角色,演出種種虛假的劇本,最後又哭著離開這世界。每天我走完了黃昏的散步,將歸家的時候,我就懷著感恩的心情摸摸夕陽的頭髮,說一些讚美與感激的話。感恩這人世的缺憾,使我們警覺不至於墮落。感恩這都市的污染,使我們有追求明凈的智慧。感恩那些看似無知的花樹,使我們深刻地認清自我。即使生活條件只能像動物那樣,人也不應該活得如動物失去人的有情、從容、溫柔與尊嚴,在中國歷代的憂患悲苦之中,中國人之所以沒有失去本質,實在是來自這個簡單的意念:「人活著,要像個人!」 這便是林清玄散文給我帶來的智慧。法圓師妹一文,每讀一遍便會有新的認識和理解......

林清玄用班長的視角向我們描述了法圓師妹晶瑩,澄明,潔凈的,像是玉一樣的身體,在看尼姑洗澡之後,班長情不自禁的落下了淚,是為了自責,是為他的孤獨,亦或是為了感慨這樣美麗的女子卻要去做尼姑,最終拋下一個問題「她那樣美麗,為什麼非要當尼姑,難道人世里容不下這樣的美麗嗎?」
自從在尼姑庵外窺浴之後,班長總愛去庵堂里走走,同時也敘說了為什麼士兵們被禁止去尼姑庵里的原因,與班長最終與法圓師妹一樣,同樣是士兵與尼姑相戀,但卻是以喜劇收場,兩人雙雙回鄉結婚去了,反而是班長與法圓師妹,卻是悲劇。以喜襯悲,悲更悲。班長沒有當時那位士兵的魄力,他猶豫了,便錯過了。「生命的很多事,你錯過一小時,就錯過一生了。」班長在偶然重逢法圓後,終於了解到了當年的自己是多麼的懦弱。故事在這一刻戛然而止,卻讓人遐想翩翩,同時也讓人陷入思考。
就如同法圓師妹所說的「生命的很多事,你錯過一小時,就錯過一生了」,我們的生命中容不下那麼多的猶豫,就是因為這樣的猶豫,我們無數次的與自己的最愛擦肩而過。法圓師妹告訴我,當遇到生命中的真愛時,請不要猶豫。
《法圓師妹》中有一段班長詢問領班法圓師妹在哪兒,領班回答他「你是說常滿嗎?」,這一段給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看來法圓師妹還俗後的化名叫做常滿,還記得法圓師妹向班長解釋自己法號的意義時說的,「法圓就是萬法常圓,師父說就是萬法無滯的意思,要一切圓滿,沒有缺憾」,那麼可見,「常滿」的意義是說萬法常滿,常常圓滿嗎?法圓師妹在經歷了這一切之後,她內心裡還保留著她美好的回憶,她這一生最愛的男人,她對這世間的企盼。
最喜歡那句「生命的很多事,你錯過一小時,就錯過一生了。」不只是愛情,還有生命中的很多事,都有著相同的哲理。這不禁讓我想到了一部大學生自己拍的小電影《天堂午餐》,只有六分鐘,卻令人感動至深,其中有一句話與法圓師妹說的這一句很相像,那句話是這樣說的,「當你在等以後,就失去了永遠」。我們的生命很短暫,經不起這樣那樣的猶豫與等待,也許就是這樣的一耽擱,你就錯過了,再怎樣後悔也不可能回得去了,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失去了就是失去了,這就是赤裸裸的生活,它不會給你辯駁的機會,或是可以讓你重來。有時候,我們看似很小的錯過,卻最終導致了一輩子的錯過,一小時與一生,生活的殘酷就在於此。

這便是林清玄散文給我帶來的新的理解與感悟。


2016/6/5

歷史上有許多的富豪,而最豪氣的大概是石崇。

石崇王愷比富是西晉時期的一個歷史事件。晉武帝統一全國後,志滿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在他帶頭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擺闊氣當作體面的事。在京都洛陽,當時有三個出名的大富豪:一個是掌管禁衛軍的中護軍羊琇,一個是晉武帝的舅父、後將軍王愷,還有一個是散騎常侍石崇。

石崇來到洛陽,聽說王愷富有不禁動了攀比之心。有心與其攀比。《 世說新語·汰侈 》記載了兩人的鬥富過程。

石崇與王愷爭豪,並窮綺麗以飾輿服。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悄。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悄,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悄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愷既惋借,又以為疾己之寶,聲色甚厲。崇曰:「不足恨,今還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於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悄許比甚眾。愷惘然自失。——《 世說新語·汰侈 》

在這篇記錄了石崇和王愷鬥富過程的文章中,有這麼一段。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飲酒不盡者,使黃門交斬美人。王丞相與大將軍嘗共詣崇,丞相素不能飲,輒自勉強,至於沉醉。每至大將軍,固不飲,以觀其變。已斬三人,顏色如故,尚不肯飲。丞相讓之,大將軍曰:「自殺伊家人,何預卿事!」——《 世說新語·汰侈 》

這是「斬美人勸酒」的軼事,在《 世說新語·汰侈 》中被放在了石祟名下。而在《晉書·王敦傳》之中卻是這樣記載的。

時王愷、石崇以豪侈相尚,愷嘗置酒,敦與導俱在坐,有女伎吹笛小失聲韻,愷便驅殺之,一坐改容,敦神色自若。他日,又造愷,愷使美人行酒,以客飲不盡,輒殺之。酒至敦、導所,敦故不肯持,美人悲懼失色,而敦傲然不視。導素不能飲,恐行酒者得罪,遂勉強盡觴。——《晉書·王敦傳》

兩書講的事情相同,但是開宴之人卻是不同。

那麼開宴之人卻是誰呢?

同樣的「斬美人勸酒」事件,但也是在翻閱了一些書之後,才明了事件的真正主人到底是誰。


2016/6/8

終於明白了蝴蝶效應的可怕。一件小事,究竟可以將歷史的車輪推向何方。

阮知縣從鄰近的仁和縣僱傭了一位名叫吳東明的石匠。 1月22日,吳石匠和他的班子開始了打木樁入河的繁重工作。水位甚高,工匠們奮力趕工以完成任務。截至3月6日,木樁終於打到了河底,吳石匠一班人開始安裝新的水門。到了3月26日,吳石匠發現米的儲備已不足以供他的一班人食用,便趕回三十里外自己的家鄉——運河岸邊的商業重鎮塘棲采備供給。當他回到家中時,人們告訴他,曾有一個陌生人問起過他的行止。一位名叫沈士良的農夫,為一件蹊蹺嚇人的事,要找他幫忙。

沈士良四十三歲,與他已經亡故的同父異母長兄的兩個兒子同居一院。這兩個侄子為人苛刻暴戾,不僅折磨他,拐騙他的錢財,還毆打虐待他的母親。當他覺得在陽間再無希望討得公道時,便決定訴諸於陰間的力量。他在土地廟的供案前焚燒了一張黃紙,正式向土地爺告狀。2月間,過路人帶來了關於德清水門工程的消息,也給沈農夫帶來了新的希望。據他們說,石匠們需要將插人的姓名寫在紙片上,貼在木樁的頂部,這樣會給大鎚的撞擊添加某種精神的力量,人們稱之為「叫魂」。那些因此而被竊去精氣的人,不是生病,便是死去。沈農夫懷著重新燃起的希望,在紙片上寫下了可惡的侄兒們的名字(因為他本人是個文盲,這名字是他好不容易從侄兒們保存的漁業商行的帳冊上描下來的)。此刻,沈農夫取出卷著的紙片同吳石匠:這東西有用嗎?你們有這個法兒沒有?

吳石匠其實什麼也不會。他知道,在一般人的想像中,石匠同木匠及其他工匠一樣,擁有兇險不祥的魔力。他無疑是知道沈農夫重述的那些流言的;但他更怕自己被牽扯進叫魂的罪惡勾當。於是,他立即召來了當地保正,將沈農夫扭送德清縣裡盤問。阮知縣下令將沈農夫打了二十五大板後才許開釋。(摘自《叫魂》)

這是《叫魂》的開頭一段,這本書所講述的是一個關於「盛世妖術」的故事。在中國的千年帝制時代,乾隆皇帝可謂是空前絕後的一人。他建立並鞏固起來的大清帝國達到了權力與威望的頂端。然而整個大清的政治與社會生活卻被一股名為「叫魂」的妖術之天錯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幾個月里,這股妖風竟然衝擊了半個中國,百性為之惶恐,官員為之奔命,連乾隆也為之寢食難安。

民間所謂的俗方妖術是在各個國家各個時代都存在的,而在大清乾隆堪稱盛世的時代,這樣「叫魂」的民間迷信源於德清,在富庶的江浙地區開始蔓延開,席捲中國十二省。在各方利益操縱之下,這小小的叫魂妖術案件竟由乾隆皇帝頒布諭旨徹查。之後官員督辦,百姓舉報,官員呈報,皇帝憤怒,下旨徹查。彷彿一個小雪團,在雪原之上瘋狂地翻滾,越滾越大,令人不安。

讓這小小妖術出現在黃綢玉璽之下的最大助力是各地的百姓。皇帝下令徹查,各地百姓爭相舉報,平民百姓之間相互猜忌,質疑。大部分的「舉報」都是在將自己平日里的對手,冤家惡意推入火坑(上文所說的吳東明也被捉拿歸案)。在極度缺少權力的百姓身上,這一次,試出了人性險惡,更試出了在繁盛王朝之下支離破碎的社會倫理秩序,更將清王朝的命運推向了風雨飄搖。

這本書由精彩絕倫的故事來講訴一段歷史,讀起來如同推理小說一般,津津有味,但卻實則是一本嚴謹專業的學術著作。這本書從小處入筆,卻涉及了到時的種種——清王朝的法律制度,「滿清」的政治合法性,滿漢民族的矛盾和融合,滿洲帝國的對江南富庶之地的愛恨情仇 ,隱秘的官場規則和潛規則……所以我too young too simple,分析地太淺薄了啊…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最後感嘆一句:歷史真的比腦殘劇好看!


2016/9/36

魯迅先生說過一句話:火藥發明後,西方人用來裝子彈,中國人用來放鞭炮。

當我看過《明朝那些事兒》後,才發現在明朝,這句話是錯的,明朝有登峰造極的火器,明朝的工匠創造了種類繁多,性能優異的火器。比如明朝三大營的神機營,裝備的就是清一色的火槍,明朝還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水雷。明朝軍隊靠火器取得了不俗的戰績。比如于謙指揮的北京保衛戰,袁崇煥指揮的寧遠保衛戰等。


推薦閱讀:

怎麼做好讀書會?
英語口語水平影響閱讀英文資訊或者文學作品嗎?
樊登讀書會怎麼樣?
速讀是怎樣做到的?

TAG:閱讀 | 歷史 | 大學 | 科研 | 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