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滿語/蒙古語版本的文字獄?

如題

是否有滿蒙文人通過文字抒發對大清國的不滿

嘲諷君父或者緬懷前朝結果被揭發其鬼蜮伎倆


滿蒙文人牽連進文字獄倒是有。比較著名的是乾隆十九年世臣之獄、乾隆二十年鄂昌之獄和乾隆四十四年黃檢之獄。

而以滿文或蒙文的文學、史學寫作被查抄,這種文字獄目前我還沒有見過。

——————

以下簡要介紹一下三獄情況。知道這三獄是咋回事的就不用看了,反正也不是滿文文書中出現的問題。

1. 世臣之獄

乾隆十九年,皇帝東巡盛京,展謁祖陵。儀式完成後,皇帝指責盛京禮部侍郎世臣未能妥善預備禮器,命革職、發遣黑龍江。然而次日,皇帝有一則上諭,表述了整肅世臣的真正原因。該諭見《清高宗實錄》卷472,乾隆十九年九月庚寅:

盛京為我朝龍興重地,自定鼎以來,設立五部侍郎、及奉天尹丞等官,分理庶政,教養旗民,責任綦重。且距京師僅千有餘里,方今天下一家,即在漢人中猶不應稍存擇地之見,況滿洲世仆,豈可遂忘根本!

世臣本屬庸材,粗通腐文,徒以資深,擢用至盛京禮部侍郎。乃其詩稿中,至有「霜侵□朽嘆途窮」之句,幾自擬於蘇軾之謫黃州。自思以彼其品其學,與蘇軾執鞭,將唾而棰之;且卿貳崇階,有何途窮之嘆!

又雲「秋色招人懶上朝」,寅清重職,自應夙夜靖共,乃以疎懶鳴高,其何以為庶寮表率!

又雲「半輪秋月西沈夜。應照長安爾我家「。獨不思盛京固我豐沛舊鄉!

世臣居心不可問如此,則昨之革職發遣。尚屬輕典。……

簡而言之,世臣擔任盛京禮部侍郎期間寫了一些想念京師家人的詩。乾隆帝卻表示,「你作為一個滿洲人,關外盛京就該是你的家,還想什麼家,說明你忘本了,良心壞了」,就把他給整了。當然這頗有上綱上線、強詞奪理之嫌。考慮到乾隆帝在位期間熱衷於建構「滿洲正統」的意識,把以前很多正在變得模糊的滿洲文化觀念重新撿起來大書特書,這次事件是不是借題發揮,也很難講。

世臣的履歷非常模糊。從《詞林輯略》所載庶常同年錄來看,他是正白旗滿洲人,雍正五年的三甲進士,散館授檢討。其他的情況就都不知道了。

2. 鄂昌之獄(胡中藻之獄的一部分)

乾隆二十年,胡中藻之獄爆發。該案本質上是乾隆帝對大學士鄂爾泰(胡中藻系其門生)的朋党進行整肅,胡中藻只是個出頭鳥而已。

胡中藻案的情況其實大家估計都聽說過:「一把心腸論濁清」是「把濁字繫於國號之上」啦,「乾三爻不象龍說」是「嘲笑乾隆不像皇帝」啦,等等。還有一條罪名,則是胡與鄂爾泰的侄子鄂昌有詩文往來。上諭最後稱:「鄂昌身為滿洲世仆,歷任巡撫,見此悖逆之作,不但不知憤恨,且喪心與之唱和,引為同調。其罪實不容誅。」換句話說鄂昌給胡中藻的信札里應該有附和之詞,被皇帝揀了出來。

鄂昌最後被賜自盡。

3. 黃檢之獄

黃檢為乾隆前期「五督臣」之一黃廷桂之孫,鑲紅旗漢軍人。黃廷桂去世二十年後,乾隆四十四年,朝廷在另一起案件中查獲了一部黃廷桂生前所上奏疏的刻本。乾隆帝「偶閱一篇」,發現「其所載皇考硃批與頒行之《硃批諭旨》,多有未符。因交軍機大臣校核,則其所刊奉有皇考硃批者計一百七十餘摺,較之硃批刊行者幾多至兩倍。而字句亦多不符合,甚屬非是。」又表示:

皇考硃批久經欽定選擇刊行,而朕臨御後硃批之摺。從未選刻,豈臣下所得私鐫!況朕向曾降旨,凡臣工奏摺奉有硃批者,概不準其引入章疏。所謂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理應如是。則凡硃批事件,更非臣下所宜宣露。且其所刊多系嘉獎之語,其或奉有訓飭即未載入,尤為失實。……皇考硃批何等重大,既經刪定,豈可臣下妄有所增減!

遂命「各省督撫詳悉曉諭確查,如大臣家有似此曾經鑴刻者,即令其子孫將板片書本一併繳出。奏聞送京查銷。」此後,大理寺卿尹嘉銓(對,後來這傢伙因為別的文字獄被搞死了)把自己買的黃廷桂奏疏刻本及自己編刊父親尹會一的奏疏進呈皇帝,皇上看了覺得沒啥問題,還給了他。兩江總督薩載、山東巡撫國泰等回奏已銷毀,還有山西巡撫雅德奏稱山西大臣沒有刊刻奏疏的,當然這看起來有點滑稽。實則大臣及其家人刊刻奏疏,是明中葉以後的常態;黃廷桂奏疏可能由於這一事件被清除,但要說其他奏疏也沒了,肯定不是歷史事實。

黃檢作為該私刻奏疏的編者,被革職。

按,(1) 所謂《硃批諭旨》者,為雍正帝生前命大臣將歷年宮中所貯存的密折加以遴選,刊刻成書,公開出版,以為臣子學習政體、官箴鏡鑒之用。換句話說,在朝廷看來,《硃批諭旨》應當是對雍正朝硃批奏摺這一文書的官方定論(儘管《硃批諭旨》經常與真正的奏摺文本有出入),外間一切奏摺都應與此相同。而乾隆時硃批奏摺從未刊刻過,說明在公開場合這些政治知識都應該「不存在」。黃檢所刊黃廷桂奏疏便觸此忌諱。然而也不能完全說黃檢私刻必定為真。乾隆帝指出了一些編者因個人關係而在文字上加以刪改,皮裡陽秋之處,便不無道理。(2) 黃廷桂性刻酷,工逢迎,任職兩江期間橫徵暴斂以供西北軍務及南巡,江南人多恨之。乾隆帝於此事之謹慎,不為無因。


這個可以有。

蒙古國名著《清澈的塔米爾河》,是一本反映蒙古人民革命獨立的小說。60年代內蒙古出過漢語譯本,共有上下兩冊。但是現在下冊國內圖書館基本找不到。因為裡面有很多對中國、漢人不利的內容。欲知後事如何請看蒙文原版。


推薦閱讀:

「中、日、朝」存在遺傳學上的人種差異嗎?
三國時期的貨幣購買力及兌換比例是怎樣的?
戰國策中說東周與西周戰,東周與西周爭,為何戰國時同存東西周?
琅琊榜中梁王能算一個好皇帝嗎?
歷史上,當一個新朝代建立時,其命名是如何決定的?

TAG:中國歷史 | 清朝 | 滿語 | 蒙古語 | 文字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