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昊建西夏以後宣布棄漢姓,改姓嵬名。而為何西夏的其他皇帝仍為李姓?

在許多關於西夏的資料里,也能見到不少姓嵬名的宗室,比如嵬名浪遇、嵬名令公、嵬名守全等;並且李姓是唐朝賜予的,而北宋也曾賜過趙姓,元昊的爺爺李繼遷又名趙保吉。。但為什麼史書一直都把西夏皇帝和少數直系宗室記為李姓,而極少用趙姓或嵬名姓,難道西夏後來又部分恢復了李姓?還是史書為了某種原因故意所為?


如果從中原的漢語記載來看,西夏王室在與宋交往時確實「恢復」了李姓。但十分有意思的是,從西夏人自己的西夏文記載來看,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嵬名」這個姓氏在西夏語中的意思,及其可能的起源。

西夏文中的「嵬名」兩字的寫法及擬音如下(採用的是龔煌城先生的構擬方案,後附數字中點前1為平聲,2為上聲,點後為所屬韻部,主要關注擬音本身就好了):

西夏中後期的辭書《同音》和《文海》中對這兩個字的解釋是這樣的(轉引自李範文先生的《夏漢字典》):

由於這裡給出的漢語譯文是直譯,所以有幾個地方需要解釋一下。

首先,所謂的「族姓」,指的不一定是(可能會被望文生義的)「皇族的姓氏」。在西夏語中,「族」所對應的西夏詞*mjir有「人,士人,部落」的意思,而「姓」對應的西夏詞則同時有「姓氏」和「百姓」的意思,合在一起指的是「某個特定部落/人群的姓氏」。

然後,關於「嵬名」的造字機理,由於《文海》中主要解釋的是「名」所對應的西夏字,所以先以後者為例分析。《文海》中直譯成漢語為「名(音)圈聖全」的句子,意思其實是這樣的:

西夏文中「嵬名」的「名」一字,是由讀音為*mji的否定詞(可理解為漢語的「非」)的大部分(即去掉中下方西夏文的心字旁,所剩下的「圈」部分),再加上西夏文中意思相當於漢語的「聖」、讀音為*s"jij的字全部所組成的。也就是說,這是個形聲字,形旁「聖」表示這是一個神聖的、與王室相關的姓氏,音旁「非」表示這個字應當讀作*mji。

同理,在「嵬」所對應的西夏字中,也類似地出現了「聖字旁」。

而在下文中出現的「皇帝嵬名」、「帝王之族姓」(均出現在《文海》),如果我們注意到《文海》其實是西夏中後期的作品(現存的大多數西夏文獻的寫作年代在夏仁宗及其之後),並且佛經中也出現了(寶似應指《佛說寶雨經》)「嵬名」與元昊之後的皇帝連用(「仁凈皇帝」當指夏仁宗),這些都可說明「嵬名」*ngwe mji這一形式在西夏語中,被西夏王室一直保留了下來,而並沒有在西夏內部的使用中被廢棄掉。

在另一方面,西夏語音寫的「李」(西夏文對漢語人名均採取了音譯的辦法),就目前的西夏文獻而言,都是對漢文文獻中姓李的人的人名的翻譯,而並沒有用於西夏王室的自我表述中。

回到最初的問題上,「嵬名」一詞的意思究竟是什麼呢?一種看法是,*ngwe mji是對漢語「魏名」兩字的直接音譯,因為這兩字恰能對上唐五代西北方音的「魏名」兩字(西田龍雄先生對此有較為詳細的考證)。而其中,「嵬名」的「名」字與漢語「名」的關係是尤為密切的,因為在西夏語中,有一個可以確定是漢語「名」一詞借詞(在西夏語中,也是「名字」的意思)的字:

這個「名」和「嵬名」的「名」除了差在了鬆緊母音上,其他發音大致相同,考慮到漢語沒有鬆緊母音對立的話,可以比較可靠地猜測,「嵬名」的「名」和西夏語表示「名字」的「名」很可能是漢語「名」在不同時期的借詞。

「魏名」的解釋我想大家應該基本能猜得到,這其實是與漢文典籍中對西夏王室自稱北魏皇室拓跋氏/元氏之後是有可能有關係的,根據這一解釋,西夏王室由於認為自己是拓跋氏之後,所以把自己叫做「有魏的(姓)名的家族」,即「嵬名」(滿滿Aisin Gioro的既視感)。

綜合以上的分析,如果從西夏文獻的情況看,「嵬名」作為西夏王室的姓氏是一直被使用,沒有廢棄的。並且其得名應當是有理據的,且很有可能和西夏王室自稱拓跋氏之後有著某種關聯。


元昊的好兒子,夏毅宗李諒祚親政後,廢除蕃禮恢復漢禮,同時對遼宋兩國恢復朝貢改變外交劣勢。

元昊自創的蕃禮胡俗經此一掃而光,西夏再也不是個番番國了。

至於說為什麼是元昊自創的蕃禮胡俗呢,因為党項人以前的髮型是這樣的:

所謂羌人披髮黑長直既如此……當然沒這麼乾淨。

然而元昊卻因為自己祖上並非羌人,而是鮮卑拓跋氏,所以元昊利用自己的臆想,創造了新的髮型服飾,可以說這一切都是丫自創的,既不是鮮卑人的造型,更不是党項羌的傳統:

電視劇《賀蘭雪》就直觀地復原了元昊自創前和自創後的造型:

自創前:

自創後:

可謂毀容到極致。而李諒祚執政後,立刻就革除了這種禿頂造型,改用漢禮。自然元昊自創的「嵬名」這種奇葩姓氏就不復存在了。

李諒祚之後的西夏,除了使用類似漢字但不同於漢字的西夏文外,其餘都跟漢化王朝無異。


目前最高票的 @關毛 完全就是在胡說八道, @Mustafa Xia 補充了西夏文文獻方面的資料,但是還不夠全面,且許多論述有誤。

首先,不同政權對於西夏賜姓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和 @Mustafa Xia 說的正好相反,夏毅宗上表請求恢復李姓時,遭到了宋廷的拒絕:

丙辰,夏國主諒祚遣使來弔慰,見於皇儀殿門外。其使者固求入對,弗許。諒祚所上表輒改姓李,賜詔詰之,令守舊約。詔書見王珪集,司馬光日記亦具載之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百九十九

這個所謂的「舊約」就是指的趙姓和嵬名姓,所以元修三史中,《宋史》里出現的是趙姓和嵬名姓,李姓僅見於《遼史》、《金史》。

其次,西夏文文獻中的李姓並非只是漢文文獻中李姓人氏的翻譯,據佟建榮老師總結,西夏有王室李姓、李姓漢人、李姓蕃人三種李姓。而根據賈常業對《俄藏黑水城文獻》中西夏文譯本《論文全解》、《孝經傳》的研究,這兩個譯本對西夏文中的嵬名和李都進行了避諱。

西夏滅國之後的蒙元時代,就目前的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來看,西夏王族後裔有嵬名姓的(也異譯作烏密、於彌、吾密),有李姓的,還有拓跋姓的。總而言之,從元昊稱帝改姓訖至元末,嵬名一姓在漢文文獻和西夏文文獻中都一直存在,至於為何宋廷多數採用的是賜姓,我想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情。羅新先生在《黑氈上的北魏皇帝 (豆瓣)》中解析了內亞視角下的文化傳統和政治儀式,而對臣服屬國的國主的賜姓,是屬於華夏視角下的政治儀式。

前不久讀罷的《能夏則大與漸慕華風 (豆瓣)》一書,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說法,胡鴻認為華夷體系下,華與夷的關係除了對立,更有依存。元昊在臨終前對兒子傳授的「寧做大宋的狗,不做大遼的狗」的人生經驗,可謂是深味這種巧妙的生態關係。


党項貴族姓拓跋,党項族初稱党項羌,具體是羌還是鮮卑,一直沒有有力的結論。

貞觀年間,党項臣於吐谷渾,拓跋赤辭歸降唐朝,首獲賜姓李。

唐僖宗時,黃巢攻陷長安,党項首領拓跋思恭誓師勤王,唐僖宗以拓跋思恭為夏綏銀留後,拓跋思恭據夏州,從此夏州成為党項族大本營。夏州賜號「定難軍」,從此「定難軍節度使」就成為党項族首領的位號。後唐僖宗再次賜拓跋思恭李姓,此後定難軍節度使就是李思恭了。

宋太宗時,定難軍節度使李繼捧獻土歸降,宋太宗賜李繼捧名趙保忠

後李繼捧族弟李繼遷不臣,奪回故地,與宋不斷戰爭,後向宋稱臣,賜姓名趙保吉。

李繼遷死後其子李德明繼位,西夏與宋、遼保持了相當的和平時期,並不斷向西發展。擊殺吐蕃首領潘羅支,阻斷回鶻向宋進貢的道路,完成了西夏建國的準備工作。

李德明死後,其子李元昊繼位。

宋仁宗慶曆三年,西夏國主李元昊更名嵬名曩霄,遣使稱男納款。

李元昊是西夏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一代天驕。在其父親李德明去世之後,李元昊去趙姓與李姓,改姓嵬名。

李元昊為成就霸業,北戰契丹,擊敗遼興宗;向南懲罰吐蕃唃廝啰,進攻河湟地區;西攻回鶻,佔領河西走廊;東與大宋進行數次戰役,將一代名臣范仲淹與韓琦擊敗,逼迫宋朝廷承認其地位。成為領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的大國,但是由於西夏本身實力有限,雖然戰勝大宋,但已經耗盡國力,不得已向宋稱臣。

嵬名曩宵被兒子寧令哥刺殺之後,少子嵬名諒祚繼位,向大宋求婚,但是宋仁宗以曾經賜党項貴族趙姓為理由拒絕了。

仁宗皇帝嘉祐八年,西夏使者奉表入朝,求復故姓李氏,但是由於嵬名曩宵從前稱男納款時,中朝已經用趙姓來稱呼西夏統治者,繼位的宋英宗對此請求不滿。但是西夏使者固求,從此西夏皇帝再次改姓李。


從元昊兒子開始又改回漢姓

保安軍小湖族都虞候喏嵬、巡檢胡懷節等擊賊有勞,並進秩。

戊子,環慶路鈐轄王懷信言蕃部嵬逋等九百三十五戶內附。

炎帝族先名後姓,西夏人很多都是嵬姓,也就是北邊鬼方


夏國王可是宋金賜封,他可以不姓啊,開戰唄

自己看《簡明西夏史》

 西夏是指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於公元1038年至1227年間在中國西部建立的一個封建政權。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拓跋思恭佔據夏州(今陝北地區的橫山縣),封夏國公,建國時便以夏為國號,亦稱「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西夏的歷史淵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唐初。党項人是羌族的一支,隋書載「党項羌者,三苗之後也」。唐朝時,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項羌和吐谷渾經常聯合起來對抗強大的吐蕃。唐高宗時,吐谷渾被吐蕃所滅,失去依附的党項羌請求內附,被大唐安置於松州(今四川松潘),後党項羌逐步繁衍成數個大部落,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佔據今天的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等地。唐開元年間,居於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的党項羌非常恐懼四處劫殺的吐蕃軍隊,向唐玄宗求救,被遷至慶州(今甘肅慶陽)。安史之亂後,郭子儀怕這些異族鬧事,建議唐代宗將當時在慶州的拓跋朝光部遷至銀州(今陝西榆林)以北和夏州(今陝西橫山)以東地區(相當於今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南),這一地區即是南北朝時匈奴人赫連勃勃的「大夏」舊地,當時稱為平夏,所以這部分党項羌就成為平夏部,即日後西夏皇族的先人。

唐僖宗時,党項部首領拓跋思恭被朝廷封為夏州節度使,因平黃巢起義有功,一度收復長安,再次被賜姓李,封夏國公。從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後代以夏國公成為當地的藩鎮勢力。這部分党項羌武裝也被稱為定難軍,其勢力範圍以夏州為中心,包括夏、綏、宥、銀四州(即今鄂爾多斯南部地區)廣大地區皆稱為拓跋氏的私人領地。

五代十國時期,不管中原是何人當政,李氏(拓跋氏)皆「俯首稱臣」,換來該地的統治地位和大量的賞賜。經過200多年建設,平夏地區非常富饒,以鄂爾多斯南部地斤澤地區為核心的肥美牧場,以夏宋交界的七里平為代表的農業區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牛羊糧草,同時鄂爾多斯此時還盛產當時可當貨幣使用的上好青鹽,每年產量可達15000斛左右,因此平夏部党項羌可以說是有兵有馬有糧有錢,天時地利人和均占,勢力逐步膨脹起來。不過一直以來李氏一族野心並不大,無非是甘願當一方諸侯,宋太祖雖削奪藩鎮兵權,但對西北少數民族依然寬宥,「許之世襲」。當夏州節度使李繼捧上台後,情況有所變化。

宋遼夏三分天下格局

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趙匡胤削藩鎮的兵權,把李氏親族一鍋端到京城,準備根除西北這一大盤盤踞勢力。李繼捧的族弟名叫李繼遷,志向不凡,深知一旦入京,無異於蛟龍失水,再無翻盤可能。因此借故逃離,遁入茫茫草原。宋朝此時認為逃跑的小股匪幫沒什麼能耐,折騰不起來,但李繼遷卻很有政治頭腦,連娶數位當地豪強的女兒作為妻妾,一下子與地方首領成了親戚,勢力漸盛。

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李繼遷會同族弟李繼沖誘殺宋將曹光實,並佔據銀州,攻破會州(今甘肅靖遠),與宋鬧翻;又向遼國「請降」,被契丹人封為夏國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李繼遷截奪宋軍糧草四十萬,又出大軍包圍靈武城。宋太宗大怒,派五路軍擊夏,皆敗北。宋太宗崩後,宋真宗即位,為息事寧人,割讓夏、綏、銀、宥(陝西靖邊)、靜(陝西米脂)給李繼遷,事實上承認了西夏的獨立地位。

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李繼遷率諸部落攻陷宋朝重鎮靈州,改名西平府,後又攻取西北重鎮涼州,截斷宋朝與西域的商道,截斷西域向宋朝的入貢,同時禁止西域諸部向宋朝賣馬,嚴重影響了宋朝的國防軍力建設。與吐蕃會盟時,李繼遷遭吐蕃人暗算,被勁弩射傷,後傷重而死,時年42歲。

李德明即位後,傾力向河西走廊發展,南擊吐蕃,西攻回鶻,大大拓展党項羌族的生存空間,1019年,李德明選定懷遠鎮(今寧夏銀川)為都城,改名興州。他對外仍向宋、遼稱臣,對內則完全是帝王氣派。

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繼夏國公位,開始積極準備脫離宋。他首先棄李姓,自稱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諱為名改宋明道年號為顯道。開始了西夏自己的年號。在其後幾年內,他建宮殿,立文武班,規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軍名,創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並頒布禿髮令。派大軍攻取吐蕃的瓜州、沙州(今甘肅敦煌)、肅州(今甘肅酒泉、嘉峪關一帶)三個戰略要地。這樣,元昊便擁有夏、銀、綏、宥、靜、靈、會、勝、甘(今甘肅張掖)、涼(今甘肅武威)、瓜、沙、肅數州之地,即今日的寧夏全部,甘肅大部,陝西北部、青海東部以及內蒙古部分地區。

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宋廷上下極為憤怒,雙方關係正式破裂。此後數年,元昊相繼發動了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殲滅宋軍西北精銳數萬人。並在1044年,在河曲之戰中擊敗攜10萬精銳御駕親征的遼興宗,完全奠定了宋、遼、夏三分天下的格局。此時,西夏總兵力約50萬人。

大敗宋遼之後,元昊不可一世,日益暴橫淫縱,甚至將兒子寧令哥德妻子納為妃子,1048年元宵節,因奪妻之恨,元昊之子寧令哥揮刀,將其父元昊的鼻頭全部削掉,元昊痛極血盡而死,時年46歲。元昊子諒祚繼承大位,其死後又由子秉常即位,此時西夏政局內部動蕩,宋神宗以為有機可趁,派兵五路攻夏,準備收復靈武。但卻敗多勝少,特別是靈州、永樂城兩戰,損失士兵民夫達60餘萬人,耗費軍費無計。西夏方面國力也大虧。

西夏王朝臣於金滅於元

後女真崛起,西夏攻佔宋朝定邊軍(今陝西吳起),並向金國稱臣。金朝皇帝在高興之餘把此前佔領的西夏故地樂州(青海樂都)、積石州(今青海貴德)等河外諸州都賞賜給了西夏王乾順,西夏領土達到鼎峰。

蒙古崛起後,一直視西夏為眼中釘(一來西夏佔據了北方蠻族入侵中原的通道——黑水城;二來西夏控制著河套與河西走廊地區的財富),將其作為練兵場,不斷派兵襲擾突擊,演練部隊。1227年西夏終於全部淪陷,蒙古兵還在西夏王陵附近挖地三尺,盡皆破壞,以至於從明朝開始歷朝均未在西夏王陵附近獲得過多少有價值的物品。按成吉思汗的遺訓,蒙古軍隊將俘獲的夏末帝和所有西夏皇族盡皆屠殺,西夏滅亡。

1288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五年,改中興府為寧夏路,寧夏者,夏地安寧也!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另一種說法是西夏皇族是鮮卑族的後裔。西夏開國君主李元昊就自稱是北魏鮮卑之後。

《宋史》卷485《夏國傳》上,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臣祖宗本出帝胄,當東晉之末運,創後魏之初基。」《遼史》卷115《西夏外記》:「西夏本魏拓跋氏後。」《金史》卷134《西夏傳》:「夏之立國舊矣,其臣羅世昌譜敘世次,稱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舊姓為拓跋氏。」

08年2月29日,考古人員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烏審旗納林河鄉排子灣村發現一處拓跋部李氏家族墓地。這座五代至北宋初年的拓跋部李氏家族墓地中,出土了幾方十分珍貴的墓誌。墓志銘用了大段文字記述拓跋部李氏家族起源經過,並明確表示其家族為「本鄉客之大族,後魏之莘系焉」。拓跋部李氏家族是「後搬到此地的大族,是北魏人的後代」,這又一次把党項拓跋部和鮮卑拓跋聯繫在了一起。


記得我家裡的那本79年版本的辭海,後邊附錄里的中國歷史年表中,西夏一直姓「趙」,這個應該就是來自於趙宋的賜姓。結合其他答案,西夏王族未必自稱姓趙,但是估計在宋國的官方文件裡邊,還是稱為趙某吧。


我看書上講李元昊祖上是趙匡胤麾下大將李繼遷,李繼遷是什麼族人我不了解,李繼遷一直在西北鎮邊,不過這位有野心的將軍老想著裂土封王,大趙活著時候他不敢,二趙北伐契丹失敗後趁機而反,然後二趙派兵打李繼遷,但是又一路狂輸,蘭州,靈武等西北城市相繼淪陷,李繼遷造反前為了拉攏西北那邊的蠻族去娶了好幾個胡人老婆,當胡人大部落女婿,這麼說來李繼遷後代胡人血統應該挺多,或許人家本來不是正兒八經漢人,但是西夏稱帝是在李元昊時期,李元昊不管咋折騰,後面都改過來了,唉,如果當初李繼遷不反的話,宋有了西北牧馬之地,未必不能成功北伐契丹統一神州,作為漢人,我比較希望李繼遷是胡人,因為,不想接受一個狗娘養的漢族野心家為了自己利益在中國文化最燦爛的時代弄沒了自己民族的國防前程,就像李自成,吳三桂,漢奸更讓人生氣,比敵人明晃晃的大刀更可恨的是來自後背自己人的陰刀。


推薦閱讀:

西夏為什麼不像西遼那樣征服西域或吐番,至少可縮小和宋遼的巨大差距?
遼金的漢化程度到底如何?
為什麼西夏沒有單獨的西夏史?是被蒙古滅族了嗎?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宋朝 | 西夏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