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經中「觀自在菩薩」大家是如何理解?


只要可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每個眾生都是「觀自在菩薩」

同樣是二百六十個字,

有人看到的是佛經,站在佛的角度上看眾生。

有人看到的是小說,站在凡夫的角度上去琢磨佛……

般若心經的主要內容是證得並且深深行持般若智慧之後的見地,

是站在山頂上向下看,

當下,重要的是爬山,而不是琢磨山頂那人是誰……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指破參明心的菩薩,現前雙照「真心本來自在」以及「五蘊皆空」,並轉依真心無所得的體性,因而度了一切苦厄。

第107集 《心經》到底在說什麼?(二)

觀自在菩薩的真實意思,就是指真善知識為菩薩建立「真心本來就自在」的觀念,菩薩以此正知見去參禪、去參究,去尋找本來就離見聞覺知、本來就自在的真心;在深入參禪的時候,於福德、智慧、定力等因緣成熟,一念相應慧,找到了本來就離見聞覺知、本來就自在的真心;現前觀察真心真的離見聞覺知、真的本來就自在,不是你觀察祂才自在,不觀察祂就不自在,而是從本以來就自在,不是有時自在、有時不自在;像這樣具有正知見參禪而證悟明心的菩薩們,才是《心經》所說的觀自在菩薩。不是如法師、居士們所說觀自在菩薩就是 觀世音菩薩。想想看:觀世音菩薩是正法明如來倒駕慈航再來,早在無量劫以前就已經明心見性了,還要如《心經》開示,再一次參禪去證悟明心嗎?還需要於親證後現前觀察祂本來就自在嗎?根本不需要嘛!

接下來,談「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觀自在菩薩透過參禪的方式,很深入去參究、去親證真心之所在。

當菩薩明心證真成為觀自在菩薩時,現前觀察:一者、這個本來自在的真心,實際理地無有蘊處界及諸法等任何一法存在,卻不妨礙在現象界上真心借著種種緣而有蘊處界及諸法等法不斷地出現;因而觀照蘊處界及諸法等法沒有真實的體性,成就《心經》所說的「五蘊皆空」。二者、這個真心的實際理地無有一法存在,觀自在菩薩證悟無所得真心及轉依,來觀待蘊處界及諸法等法也是無所得,所以觀自在菩薩就在無所得當中不斷地斷除煩惱,不斷地增長自己的智慧與福德。這樣的作為好像有所得,其實是無所得,這是轉依真如無所得的緣故。縱使在現象界有種種苦厄出現,觀自在菩薩轉依無所得真心,也不以為意,因此「度了一切苦厄」。

第106集 《心經》到底在說什麼?(一)

以及:

第108集 《心經》到底在說什麼?(三)

http://www.hymzw.net/m/jz8/jz8-109.htm

第110集 《心經》到底在說什麼?(五)

南無佛法僧


不是避李世民的諱嗎


「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就是「我是觀自在菩薩」。然而就算知道這點也沒用,因為沒人知道觀自在菩薩是誰。想知道他是誰,必須求得一切關於「我是誰」的非終極答案——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別稱


菩薩靜觀自在,因為觀自在菩薩修行耳根圓通法門,所以他可以聽見很多很多聲音,覺知很多很多眾生,所以他是和我們關係很密切的菩薩啊。


鳩摩羅什三藏版本的《心經》,開頭是這樣子的:

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時。照見五陰空。度一切苦厄。


觀音,全稱「觀世音」,是梵文Avalokites"Vara的意譯,又譯作「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觀音聲」等,別稱救世菩薩、蓮花手菩薩、圓通大士等。「觀世音」意思就是,世間一切遇難眾生只要一心稱念該菩薩名號,菩薩就會及時觀其音聲而前來相救。

這裡的 「觀自在菩薩」表示觀照般若已經自在無礙了的菩薩,不一定指觀世音。

英文版心經開頭第一段

When Bodhisattva Avalokiteshvara was practicing the profound Prajna Paramita, he illuminated the Five Skandhas and saw that they are all empty, and he crossed beyond all suffering and difficulty.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可以參考,說明一下,英文版心經雖然方便理解,但是其深意不如漢譯,末學推薦漢譯經文)


觀自在菩薩在前,(即是找到真心如來藏明心開悟的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在後,找到真心得到總相智後,用真心再去關照體究後得無分別智即別相智,就可以照見五蘊皆空,發現五陰,十八屆的我,我所都沒有真實的體性。那麼,斷我見,我執,讓五陰十八屆的我,覺知心的我滅掉,如是度過苦海,就是滅度,就是度一切苦厄。摘自《心經宗通》


觀想自在解脫的有情眾生。可以這麼翻譯。


自在,個人。


你拿到解開寶藏的鑰匙,卻不會開門.

---

這是修行的法門.依此法門修行,能渡生死海.也就是能度一切苦厄.


講真,梵文本也只是觀自在的名字而已,你們非要窗帘是藍色的誰也沒辦法,心經的核心還是般若經的空義,不要隨便挑兩個詞出來微言大義。


推薦閱讀:

在生活中的確得到過菩薩的保護,還可以怎樣加深這種佛緣?
怎麼去理解心經的含義??
怎樣實修?
「空即是色」和「空中無色」是否矛盾?
心經裡面的「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TAG: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