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戰爭的失敗對美軍軍事裝備、訓練產生了哪些影響?戰術層面有影響嗎?
重溫《野戰排》時想到的問題。。。上知乎想聽聽大神們的見解。。。謝謝^_^
對人員的:1、基本取消了少尉帶排,此後基層軍官中尉起步,解決了越戰期間那些兩年培訓出來的少尉排長經驗不足的問題。2、放棄徵兵制,改為全募兵制,增加了薪金,從而提高了官兵士氣。對編製和裝備的:
3、提出、應用並最終批判了空中騎兵這一戰術,為80年代空中突擊單位的成熟打下了底子。
4、敵方防空壓制(SEAD)能力、設備和戰術的成熟。5、空中支援協調能力、設備和戰術的成熟。6、導彈萬能論的消亡(不論是地面還是空中的),機炮重新成為戰鬥機必備裝備。(感謝 @孟德爾 提醒)7、小口徑步槍。8、精確制導武器的成熟。(感謝評論里的波紋和羅煒,然而我@不到……)………………只能說這麼多了,等大神支援。關於 @孟德爾說到的導彈與機炮問題,這篇文章是專門進行介紹的,可以掃盲...
節選自《鋁與火的教訓》
空對空導彈的困難
另外在空氣稀薄的高空,低空氣阻力使導彈可以達到要求的視距外射程,但是在高大氣壓力的低空,其射程會急遲降低到原本的l/3以下。由於不了解這樣的特性,故中低空格鬥的飛行員往往以為目標已經進入射程,但其實這時導彈根本飛不到這麼遠。這現象主要發生在響尾蛇導彈上,因為當時響尾蛇導彈可以自動追蹤目標角度、不能獲取目標距離,故飛行員如果只憑引導頭的音量來開火,並不保證導彈已進入射程。加上空對空導彈因為使用近發引信,為免引信感測到自己的機身而引爆,故設定了1公里左右的最短射程,以確定引信啟動時導彈已遠離戰鬥機。然而在低空的某些狀況下,響尾蛇導彈的最大射程只比最小射程略長几百公尺而已,所以飛行員為了怕在最小射程之內開火,便矯枉過正地在最大射程之外開火。更嚴重的是在滾雷行動後期,空軍飛行員迅速換血,新進的飛行員沒有接受適當的格鬥訓練,故對充滿變數的響尾蛇導彈射程特性缺乏了解。
麻雀導彈的發射作業由於和火控雷達配合,故在射控時雷達可以將目標高度、速度資料與飛機本身資料都輸入電腦計算,以在顯示幕上顯示導彈的有效射界以及目標是否進入射程,加上其較大的推進段使其最大與最小射程間的差距相當大。故後衛行動中,只有11%的麻雀導彈在射程之外發射、AIM-9B則有28%在射程外發射。然而當時的設計者與電腦都只假設目標是直線飛行,但目標如果在轉彎狀態,則導彈射出後因轉彎產生的阻力會嚴重縮短導彈的有效射程,而且導彈要有足夠的加速時間以使其有足夠的能量轉彎,故最小射程限制反而增長。是故飛行員即便依電腦指示的有效射程發射,實際上射程卻仍不足。AIM-9B由於射程較短,目標以3G轉彎導致的射程縮短幅度可以達到一半,如果目標以5G轉彎則最大射程將比原始諸元中的最小射程還小。
除了射程縮減外,敵機轉彎時尾部噴氣朝向航道外側,攻擊機必須在目標後方外側切入才能攻擊,則相同速度下以較大的半徑轉彎,使轉彎率將低於敵機,敵機可以迅速轉出導彈視野。更不幸的是如果發射時戰鬥機本身也在轉彎,只要超過2G,導彈一樣失效。由於種種限制,設定用在視距內格鬥的響尾蛇導彈可說完全不適合在最容易發生的轉彎空戰中發射,飛行員必須祈禱敵機停止轉彎、或回復水平以改變轉彎方向中不帶G飛行的一剎那間才能發射。不過神奇的是,或許是北越飛行員的缺乏訓練、或者是不了解敵方導彈的弱點,居然還常常被美軍飛行員找到這樣的機會發射。 由於發射作業和火控雷達整合,如果AN/APQ-100/109/120故障,全部麻雀導彈都別想導引(如果導彈本身就算1枚故障,也還有3枚可用)。越南的濕熱氣候是當時電子零件的殺手,所以F-4雷達故障也一樣屢見不鮮。某位雷達失效的空軍飛行員火大,就把4枚麻雀導彈全部當作無導引火箭射出去!因為當時雷達掃瞄低空目標時,雷達幕上會充滿地面反射的回波,依經驗歸納目標高度只要低於8000尺,F-4的雷達就很難探測到,即便雷達已經在高空先鎖定目標,但敵機俯衝到低空時,地面雜訊會導致雷達脫鎖,響尾蛇導彈也很容易因為地面熱背景而被吸引過去。米格機只要低空飛行,即便不轉彎,空對空導彈也很難作用。
響尾蛇導彈的改進
導彈命中率之低,已是不容忽視的危機。滾雷行動後的統計顯示,美軍75%的空戰勝利是第一擊達成的,也就是說戰鬥中的第一擊仍是最有效的,因為此時敵機可能沒有察覺你的攻擊、或是手足無措地不知如何開始戰鬥。但一旦敵躲過第一擊,則再差的飛行員也會盡最大能力求生,此時要擊落敵機就很難了。射程上的優勢應該使美軍擁有第一擊的優勢,當美軍可以開火時、敵機卻還沒得到所需的射程,但由於導彈的高故障率,美軍只有27%的第一擊可以擊落敵機,由此可看出導彈的故障率幾乎抵銷所有性能上的突破。
美國海軍決定先改進響尾蛇導彈,因為其另一種空優戰鬥機:F-8,只能掛載響尾蛇導彈。1966年中,海軍開始換裝AIM-9D型響尾蛇導彈,最重要的是改變探測距離;引導頭接收的頻段也移到外界熱雜訊分布較少的範圍;縮減引導頭的視野,使其鎖定目標時不易收到其他方位的雜訊(但如此也會縮減探測的角度範圍,而減少目標捕獲機率)。此外,海軍也換裝新的導彈推進段以提供更高的推力;流線型的彈鼻降低阻力,使導彈速度增加、最大射程更遠;換裝新的引信與彈頭則縮減了最小射程限制,一增一減下,其有效射程範圍是B型的兩倍。其結果相當成功,以AIM-9D作為主要武器的F-8戰鬥機和其他戰鬥機相比,由於導彈可用射程範圍的增加,再加上F-8飛行員的訓練相當注重教導飛行員了解響尾蛇導彈的射程特性,使其在每次接戰中的擊落機率最高。而且在滾雷行動期間,AIM-9D發射時在射程之外的機率只有13%,和射程較長、又用雷達判斷射距的麻雀導彈差不多(11%),低於AIM-9B的28%。 故海軍高層開始改變武器思想,在TopGun的課程中訓練飛行員應優先取得適合響尾蛇導彈的位置,發射一枚後先觀察結果、再發射下一枚;而不像空軍一樣,取得戰位就把4枚導彈都射出去。
空軍並不想採用AIM-9D,因為這是「海軍」研製的武器。身為全球最大空軍,但其主力戰鬥機F-4、與主力空對空導彈響尾蛇都是海軍研製出來的,已經是一件恥辱,事實上,空軍在本土防空戰鬥機還有一種更大更先進的空對空導彈:AIM-4式。1967年空軍開始部署第一架純為空軍研製的F-4D戰鬥機(之前使用的F-4C型基本上與海軍的F-4B型差別不大)與其改進型的響尾蛇導彈,空對空武裝則加上了發射最新型AIM-4D導彈的能力。空軍相信,這可以完全修正之前科技研製的錯誤。
AIM-4D果然將空對空武器的性能提升到另一個境界:爛得更徹底。AIM-4D和AIM-9D一樣改用液態氮冷卻引導頭,然而隼式的液態氮是存在導彈中、不像響尾蛇是存在發射架上,故容量太小、冷卻時間短很多:只有2分鐘。又因液態氮輸入引導頭的過程不能中斷,故引導頭一開始冷卻,飛行員就必須在兩分鐘內把導彈射出,否則引導頭就不能再用了。更嚴重的是其啟動冷卻的程序相當繁瑣,所以飛行員不得不在進入格鬥前先把導彈冷卻、並希望在2分鐘之內有機會開火,不然就是必須在格鬥中期望在射擊機會出現前,可以及時完成冷卻程序。然而扣扳機前最少需要多切2個電門,整個射擊程序完成至少要4.2秒(響尾蛇導彈則不到1秒),故在實際作戰中飛行員幾乎只能採用格鬥前先開冷卻的方法。而困擾各型武器的可靠性問題,在隼式上也表現得更差:一開始的15次射擊中,只有10次真的把導彈射出去。即便飛行員克服了以上種種問題,讓導彈成功導引,但想要命中目標還需要比使用響尾蛇導彈更多的運氣:其彈頭重僅3磅、低於響尾蛇的11磅,且其只有直接撞擊引信。有飛行員形容:「你必須射中米格機飛行員的心臟才能擊落他」。奇怪的是,既然不使用近發引信,但其最小射程限制反而更遠:5000尺(響尾蛇為3000尺)。整個滾雷作戰期間,共發射了54枚、只命中5枚,被視為表現最差的導彈。相對於響尾蛇及麻雀導彈陸續改進後還繼續服役數十年,隼式導彈從此退出江湖。
失望之餘空軍回頭改進響尾蛇導彈,稱為AIM-9E。為了節省成本,保留原來的彈頭、引信及推進火箭,結果是其射程範圍沒有多大改變、其可靠性也沒有太大的改善,後衛行動中,空軍發射了64枚AIM-9E、只命中5枚,8%的命中率比滾雷行動中的AIM-9B還差。1968年空軍又研製AIM-9J,將前控制翼改成雙三角翼的外形,企圖提升導彈的機動性能,並將最小射程限制縮短為1000尺、延伸其最大射程、並可在7G狀態下發射,可說是真正為格鬥設計的導彈。另外空軍也了展了稱為「格鬥麻雀」的改進型AIM-7E-2,此型導彈有兩種發射模式,第一種是舊有導彈的正常模式;第二種格鬥模式則會啟動一個電子開關,將最小射程限制由3000尺降到1500尺,以適應近距離格鬥。但是在空軍的指揮階層被「轟炸空權」主義的戰略空軍把持之下,將眼光移到空對地攻擊上、忽視空對空武器的研製,故這兩型格鬥導彈的研製一直斷斷續續,沒有進行完整測試。
但AIM-9J的實戰結果相當今人振奮,可以說是格鬥用導彈的表率。1972年9月9日,4架F-4E與多架米格機混戰中,領隊先連發2枚AIM-9J擊落一架MiG-19,接戰第二架MiG-19時,以50度之AoT護射1枚AIM-9J,在雙方都以5G飛行的狀況下,響尾蛇導彈仍穩穩地命中敵機。但好景不常,9月16日一組F-4發現一架低飛的MiG-21,在敵機毫不閃躲的情況下,其中一架F-4共射了8枚AIM-9J才把它擊落:2枚墜地(射程不足),2枚錯過,2枚沒有導引(可能是故障或飛行員失誤),1枚接近目標但未爆炸(引信問題)。空軍檢查發現,AIM-9J在低空的最大射程並未達到原先要求,而作為一枚中低空格鬥導彈,其研製過程中的實彈測試竟只射擊高空大速的靶機而沒有發現這個問題,也沒有測試過熱帶潮濕氣候對導彈可靠性的影響。而測試中發現的彈頭與引信組不能在近發引信啟動後於16尺外有效摧毀目標,竟也未持續找出問題就貿然服役。在後衛行動期間發射過31枚AIM-9J,4枚命中、4枚射不出去、23枚沒打中,命中率只有13%,雖比E型理想,但卻和滾雷行動中的B型差不多。凄慘的戰績使前線空軍單位曾要求空軍儘速採用海軍的AIM-9G,但因空軍長久以來的本位主義,使發射軌不肯加裝液態氮的儲存能力以支援海軍導彈而放棄。
AIM-9G以已經相當成功的D型為基礎繼續改進,加上海軍F-4飛行員訓練改以響尾蛇為主,充分教導響尾蛇的發射限制。後衛作戰期間,海軍的24次擊墜紀錄中有23次是使用響尾蛇導彈;而空軍則在48次擊墜中,30次使用麻雀導彈,比較起來便可看出海軍對響尾蛇導彈的重視程度。而AIM-9G也不負眾望,發射了50枚就命中23枚,命中率高達46%。
當時美國空軍空戰教條始終是以麻雀導彈為主,而且缺乏訓練的飛行員也寧可在遠距離發射導彈、而不貼近使用響尾蛇導彈。然而AIM-7E-2同樣沒有解決可靠性問題,儘管地勤人員盡一切可能維護導彈,但戰爭期間AIM-7E-2仍平均有70%的時間處在嚴重故障的狀態;當發射出去後,導彈還會傾向在1000尺外自動引爆。後衛行動中,海空軍共發射了281枚AIM-7E-2,只有34枚命中,命中率12%。
北越只有一種空對空導彈:AA-2,其可靠性也好不到哪裡去,但遜於美國的是,其射擊的瞄準器更差。米格機座艙中沒有雷達顯示器,只有2個簡單的燈號表示目標進入2.7哩(AA-2的理論最大射程,雖然實戰中很少超過1.9哩),或是進入3000尺(最小射程)。而且在雷達鎖定後,還要3-5秒才能開火。所以美軍很慶幸的是, MiG-21雖然有良好的高速性能及戰術,但沒有好的導彈來完成攻擊。越戰後美國軍方痛定思痛,生死搏鬥用的武器研製應以可靠性為第一優先。過去的年代因為對科學的崇拜,設計者都在追求高遠快的表面性能,而沒有關心過科技的可靠性;而且測試者潛意識裡都以為,如果沒有意外,那麼理論上可以成功的科技,實際上都應該是成功的,故在實彈測試中如果失敗,會優先被檢討的不是科技是否有錯,而是實驗是否作錯了,如果實驗結果合乎原先的構想,則實驗就是成功的,不必再作。當使用的環境不同於原先的設想,這種心態設計出的武器便是致命的錯誤。於是在越戰後的20年內,美國海空軍寧可持續改進麻雀導彈及響尾蛇導彈的可靠度以作為主要武器,不再躁急地貿然啟用新武器。例如越戰後唯一的主要空對空導彈研製計劃: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AMRAAM),其測試的心態便是「雞蛋裡挑骨頭」,範圍涵蓋各種高度、速度、機種、電子作戰、運動型態等,以找出設計的問題。當性能達到要求、但實彈測試的可靠度有問題時,海空軍寧可拖延導彈的研製(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總共測試了8年),讓飛行員用老舊但是可靠的導彈,也不讓性能優秀、可靠性存疑的新導彈輕易服役。
美軍飛行員的訓練也不再只依賴任何一種武器,儘管其主力戰鬥機都擁有超視距武器,但仍從不放棄視距內格鬥的訓練,例如F-14擁有遠程的鳳凰導彈,但在大部分作戰中仍是依賴較可靠的中短程武器。所以在海灣戰爭之前,美國軍方研製的武器幾乎都被測試出一堆問題,國會與審計單位日以繼夜地公布缺失,彷佛美軍武器又是爛得徹底。然而在海灣戰爭中,美軍武器又面臨和本土不同的惡劣環境:高溫、多沙,但大部分武器的可靠性卻可圈可點。美國工程界終於學到了正確的工程設計態度(又稱為莫非定律):如果你沒有測試過這個地方有問題,那麼這裡一定會出問題。然而,許多國家為了追求性能的突破,盲目要求加快研製進度,以超短的研發時間自豪,但其產品的測試到底是否徹底、忍受環境的要求是否嚴苛,恐怕要前線的官兵付出寶貴的生命才能證明了。
機炮的存廢
越戰前,世界上所有的新型戰鬥機幾乎都放棄機炮;但越戰後,世界各國的新戰鬥機又不約而同地,全部把機炮給裝回去。戰鬥機到底應不應該裝上機炮,大概是越戰中最受爭議的問題。在核戰爭中機炮很難有使用的機會,因為敵機會以高空高速衝進來,而當雙方以兩倍音速迎面相向進入機炮射程時,也差不多是該轉向避以免相撞的時候;而等你繞回來想從尾部攻擊時,也很難再有機會追進有效射程內。即便越戰中的敵人不是高空大速的轟炸機、而是慢而機動的MiG-17,美國空軍也沒有想過要以機炮對抗,因為MIG-17是為機炮空戰設計的、而F-4不是,陷入以機炮互相格鬥的近距離空戰對F-4是絕對不利的。
是故,即便空對空導彈的可靠性出現問題,許多飛行員還是不願採用機炮,寧可以不可靠的空對空導彈遠遠地射上幾發,因為導彈即使沒有命中,也足以逼使敵機遠離或轉彎躲避,若此時企圖以機炮射擊轉彎半徑極小的MiG-17,反而會提供對手反過來擊落你的機會。但實戰發現,當北越飛行員了解到空對空導彈的最小射程限制後,當被全導彈武裝的F-4鬼怪機咬往時,他們曉得加速逃離會使敵方導彈可以發射,如果保持在F-4前方的3000尺內,F-4反而-點辦法都沒有。因此北越飛行員不再急著俯衝逃出,而是繼續轉彎、減速,好讓美機超越你而製造射擊機會。一份評估滾雷行動早期的29次空戰的報告指出,在半數空戰中米格機利用導彈的弱點,反而接近美軍戰鬥機製造攻擊機會或逃逸,如果當時美軍戰鬥機有機炮的話,即便不能命中敵機,也可以迫使米格機遠離以製造導彈的射擊機會,29次空戰中23次空戰美機也均有機炮射擊機會。另外,當敵機利用極低空潛逃時,不論何種空對空導彈都因無法導引而失效。當空軍詢問第366中隊機炮效能的問題時,該中隊回答:「在過去10天內,至少損失了7次擊墜機會,只因為戰鬥機沒有在高度2000尺以下、距離2500尺內的空對空武器。」
當美軍一再因為沒有機炮而喪失擊墜機會後,終於1964年決定在F-4上加裝機炮,其利用SUU-16型機炮吊艙、提供M-61 20毫米機炮的火力,然而這並不是沒有代價。機炮吊艙會增加相當多的阻力與重量,而且必須掛在機腹與機翼內側3個掛架的其中之一,最好是在機腹;而機腹掛架一般用來掛600加侖副油箱,於是加裝機炮吊艙的F-4不只是要增加阻力、還得減少一個600加侖副油箱。另外機炮吊艙的機炮軸線相當難校正,故需在航艦上操作的海軍完全放棄這個構想;即使校正正常,外掛機炮也比內載機炮要承受更多的晃動,故其炮彈彈道不可能像內載機炮那樣精確。不過有趣的是,許多F-105飛行員抱怨其內載機炮的彈道太直,使其在快速運動的空戰中的命中機率不高;相反地,許多F-4的飛行員認為機炮吊艙的晃動可以增加命中敵機的機率。於是,美國空軍的F-4四機編隊中,除了在兩翼外側各掛一個375加侖副油箱、右機翼內側掛載對抗地面防空火力用的電戰吊艙之外,兩架二機領隊1號與3號機)在機腹掛機炮吊艙,而兩架僚機(2號與4號機)則在機腹掛600加侖副油箱。雖然僚機多掛了一個副油箱,不過編隊飛行時僚機需要不斷改變油門以緊跟著長機,故需消耗更多的油料,經過實驗發現,如此搭配的長機與僚機的續航距離約略相等。這種編隊戰術成果相當成功,相對於空對空導彈一出擊就出錯,外掛機炮的F-4在一開始的8次射擊機會就擊落4架。比較起空對空導彈可靠性不佳的電子零件,炮彈完全沒有類似的故障可能,而且一出炮口也沒有任何外界力量可以引誘它遠離目標,故這種低科技的武器反而有極高的可靠性。
但機炮空戰也不是完美的。當戰鬥機以高G運動時,射出去的炮彈卻不受向心力控制,故在瞄準時應該往航線內側修正,同樣地速度、重力、角度都影響機炮射控,當時F-105上的光學瞄準器會藉由陀螺儀的校正與雷達測距來補償所需的提前量;但當時F-105的光學瞄準器也同時負責俯衝轟炸時的瞄準,切換到空對空模式的作業非常複雜,使其完全不可能在飛行中實行。既然F-105的最重要任務是對地轟炸,絕大部分F-105的光學瞄準器便均設在對地模式而不能提供對空射控。而為導彈設計的F-4更是完全沒有可計算前置量的機炮射控系統,故美軍飛行員的射擊方法可說是完全遵循古老的空戰教條:「等敵機佔滿座艙視野才開火。」然而美軍對滾雷行動的檢討報告指出,F-105的140次機炮攻擊中擊落了20架敵機,擊墜率為13%,和導彈差不多。但若思及這是F-105無法使用對空機炮射控系統的情況,則其成就仍值得欣慰;再考慮到部分不需掛炸彈的F-105戰鬥機(例如防空壓制的鐵手機只掛反輻射導彈),會將瞄準器調整在機炮射控模式以協助空優任務,其在40次有射控的機炮攻擊中,擊落了10架敵機,命中率為25%,這高於任何一種導彈。
空軍研製空軍型的F-4D時也加人了機炮射控能力,而滾雷行動中F-4D、加上固定式機炮瞄準器(fixed gunsight)的F-4C以及設定為對空機炮瞄準模式的F-105共發動了148次機炮攻擊,擊落24架敵機,擊墜率達16%,高於麻雀導彈、略等於響尾蛇導彈。滾雷行動後,空軍總結之前的慘痛教訓,改進F-4到E型,其中最大的改進便是加裝內載機炮,並有整合的機炮射控系統。而北越的MiG-17的主要武裝便一直只有1門37毫米以及2門23毫米機炮,不過其機炮也不太適合格鬥作戰,雖然單發命中的破壞力驚人、可以重創大型飛機,但其射速過低使其在快速格鬥中的命中機率相當小,故其原始設計仍是對付戰略轟炸機的核戰思想,此外更糟的是其機炮射控系統並不精確,故綜合而言仍不是空戰中可依賴的武器。例如在1972年5月10日,一場可能是噴氣式飛機時代中最激烈的空戰,由TopGun出身的美軍飛行員Cunningham駕駛的F-4對決北越傳說中最強飛行員Tomb所駕駛的MiG-17(據傳其死前擊落13架敵機,為越戰最高紀錄,但北越官方記錄中完全沒有此人資料,因此有人推測這是因為他不是北越人)。在激烈的垂直剪形動作中,低速性能優異的MiG-17加上Tomb的超人技藝,使其至少有三次機會開火射擊、然而卻無一命中,終究反而被Cunningham以響尾蛇導彈擊落。
如此優秀飛行員的機炮命中率還如此低,則一般飛行員更不用說。但MiG-17機炮全部開火的景象還是非常嚇人,炮口火光之大甚至可以遮住機身,而且其炮彈飛至5000尺外仍相當具有殺傷力;所以就算沒有命中,心理上的威脅還是足以迫使美軍飛行員拋棄彈藥逃跑。MiG-19的武裝可能較為適當,3門30毫米機炮的射速高於MiG-17(2秒鐘射出90發,相對於MiG-17的69發),而且還有空對空導彈。MiG-21也有1門30毫米機炮, 不過其武裝仍以空對空導彈為主,機炮主要用在彌補導彈的最小射程限制;但其機炮射控系統仍然只適合射擊直線飛行的目標,而且戰鬥機本身運動超過3G時,機炮射擊造成的劇烈震動使前置量的計算完全失常(F-8也有類似的問題)。
鋁與血的教訓
越戰教訓指出,機炮雖然性能有限,但仍是飛行員最忠實的武器。只要飛行員看得到的目標,而且可以控制飛機接近目標到射程內,則機炮就無視任何干擾或雜訊都能擊毀它;除了攻擊原先預想的空中目標外,也能攻擊看得到的地面目標。例如執行空優任務的飛行員如果被擊落,則有攜帶機炮的友機可以射擊圍捕的敵軍以協助逃亡。甚至到了海灣戰爭中美軍也發現,機炮對地面小型目標的射擊精確度不輸任何精確導引武器,故許多掛載傳統炸彈的飛行員,在地面炮火輕微時常常以機炮掃射地面,反而得到比炸彈還高的戰果。
此外,這也告訴我們:只要導彈還有最小射程限制,機炮就有存在的理由。即便現代空戰速度以音速計,但也很難持續維持目標距離在機炮射程內;同樣地,快速接近的雙方也很難維持在導彈最小射程外。故在短暫的機炮射擊機會,如果有一門高射速的機炮密集射擊、把握當時的優勢,避免讓敵機反敗為勝。但仍要注意的是,高速空戰中適合的仍是高射速的武器,俄制現代戰鬥機的低射速以越戰經驗來看並非明智之舉。
這個答案與題目關係不大,是為了反駁 @徐Wellson在其他答案下的評論。由於知乎的評論不得超過1000字,我就開了一個答案。
大家如果感興趣也可以加入討論。1、「M14首先可以連發,不要拿它和M1比較。」
M14還沒出生時,測試M1改進型自動步槍的軍械員就提出:延續伽蘭德步槍結構和布局的自動步槍的性能潛能有限。我沒拿M14和M1比,我在說M14的前身,包括T20、T47等;而M14,也就是T44,根本就是T47的前部+T37的後部+T20E2的機匣,這些設計都是二戰末期水準的。2、「M14主要以半自動形式設計的主要原因是彈藥,彈藥,彈藥啊。」
你也知道它的問題在於彈藥啊?二戰後繼續用全威力步槍彈本來就是落伍的做法啊!全威力彈的問題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就被詬病了,發射中間威力彈的突擊步槍也早在1918年就接受測試了,當時歐洲各國的作戰地域預設也是「視野良好、地形開闊的西歐平原」吧?二戰後,英國搞了7x43mm、西班牙搞了7.92x41mm(雖然西班牙在1982年才加入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但早在1957年就受到美國影響採用7.62mm北約步槍彈),結果美國把7.62x51mm欽定成了北約標準;更不用說對面蘇東陣營7.62x39mm的先進性了。美國搞M14步槍,是想一次性取代M1步槍、.30卡賓槍、.45衝鋒槍、BAR班用機槍,結果呢?蘇聯的7.62x39mm突擊步槍至少做到了取代主力步槍和衝鋒槍,而7.62x51mm自動步槍在實戰中還得像二戰時那樣靠衝鋒槍提供近距離火力補充,M14A1則因為性能不足而難以勝任班用機槍的角色(長期由M60通用機槍代勞)。3、「諷刺的是這款樓上說的落後的步槍又在美軍中重獲青睞,因為在阿富汗山區,同樣交戰距離較遠。」
M14在中東被重新啟用、作為「精確射手步槍」,本來就是美軍意外陷入治安戰泥潭的應急舉措,當初設計M14時可沒想過治安戰這種狀況;敢問當代美軍脫離了治安戰環境,還會重啟M14么?而且M14步槍被選為「精確射手步槍」也僅僅是依靠中口徑全威力彈的相對優勢而已,傳統步槍布局的M14步槍在裝上附件後出現了頭重腳輕的癥狀,與槍管機匣等直接接觸的木製槍托在連續射擊後受熱炭化會嚴重影響精度,所以現在它連「精確射手步槍」的崗位都要被後輩們取代了。何況現在美軍駐中東部隊的主力步槍依舊是5.56mm的AR-15,既然你說中東符合M14步槍設計之初的預設戰鬥環境,那麼為何不見美軍在中東用7.62mm步槍換裝、哪怕只是試驗性地換裝任何一支部隊的5.56mm步槍?
4、「同時期蘇軍之所以配發自動發射為主的47,原因很簡單,其用的M43短彈,在精度,殺傷力,射程方面略遜一籌。」因為蘇軍根本不需要那麼高的精度、殺傷力、射程啊!或者說,大家都不需要。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作戰研究所的《戰場傷亡調查研究報告》對一戰、二戰和朝鮮戰爭中的作戰記錄、值班日記、傷亡報告等進行了詳細研究和統計,得出步槍累計使用頻率曲線圖,認為在採用步槍的戰鬥中,100米內開火的情況約佔30%、200米內開火的情況約佔72%、300米內開火的情況約佔88%、400米內開火的情況約佔92%,從而說明步槍的最大有效射程擬定為300—400米已經足夠。所以說M14這種著重強調遠射程、高精度的設計就是落伍的。越戰對美軍最明顯的影響主要有三個。也是這三個影響導致了美軍從越戰軍事上的失敗中迅速恢復越戰之後歷次戰爭美軍都再也沒有陷入約戰泥潭。
先說越戰失敗的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就是萬惡的添油戰術。越戰一大失敗原因就是添油戰術 。美軍將領一萬一萬的分批次添油增兵。導致北越可以不斷恢復適應軍事壓力。添油也導致戰事拖延太長。最後激起國內反對。
第二個就是和媒體溝通失敗。越戰美軍被妖魔化一大原因就是美軍對媒體防範過度。軍事行動嚴重不透明。軍隊也不透明。最後導致自己被媒體厭惡。添油加醋抹黑。國內民眾信以為真。軍隊形象嚴重敗壞
第三個就是忽視特種部隊。本來特種部隊在中情局指導下訓練當地人組建民兵的已經把北約游擊隊打的不要不要的 。後來卻因為美軍高層不知道特種作戰的作用瞎指揮白白浪費掉。比如把三角洲辛辛苦苦訓練的民兵發配前線導致本來被他們保護的村子被越共滲透。最後南越赤化。不尊重特種部隊指揮官建議是很大原因。美軍在戰後進行了深刻反思。在越戰失敗陰影下。軍隊形象跌入谷底。這時。以黑人軍人鮑威爾為代表的年輕軍人開始對軍隊戰術戰略進行大刀闊斧改革。最後的結果就是海灣戰爭和以後歷次戰爭的勝利。
第一個改進就是添油戰術被拋棄。海灣戰爭一爆發 鮑威爾和其他同袍立刻就決定調集幾十萬大軍一舉澆滅薩達姆。不給薩達姆當年北越一樣喘息的機會。沙漠風暴時候。美軍及其盟友籌集了近一百萬大軍。一瞬間滅了薩達姆。不給薩達姆拖延時間的機會。迅速結束戰鬥避免時間太長激起國內反對。後來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莫不如此 一開始就立馬調集大軍一舉滅了敵人。瞬間結束戰鬥。
第二個改進就是重視和媒體的關係。海灣戰爭中。美軍大量邀請記者進入軍隊採訪。允許記者進入戰區。記者和軍隊同吃同住一起奔走戰場。即使是左派泛濫的美國媒體也潛移默化以為自己和軍人一體的。自動為美軍宣傳。電視台受前線記者影響反覆播放薩達姆軍隊搶劫殺人的畫面。又反覆播放美軍英勇善戰的形象 。徹底把媒體變成軍隊的宣傳器。海灣戰爭時候。美國各徵兵處不停給鮑威爾打電話 。因為民眾捐給軍隊的東西太多無法處理 。民眾自己做的捐給軍隊匹薩已經多到沒有地方放了。雖然後來伊拉克戰爭遇到困難。但媒體只是攻擊政府。幾乎沒人攻擊軍隊就是這個原因。還有一個趣聞就是伊拉克戰爭初期。一個中國記者也登上航母。然後也被周圍的軍人氣息感染。少數獲取進入軍隊機會的外國記者也被同化成了自費宣傳機器。
第三個改進就是大力重視特種部隊作戰和戰場指揮官意見。海灣戰爭中特種部隊引導巡航導彈準確命中目標。只是特種部隊小試牛刀。後來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美軍特種部隊深入當地人村落。訓練民兵。和當地人同吃同住。建立深厚感情。最典型的就是阿富汗戰爭。美軍只用幾百個特種兵和中情局特工訓練當地人再配合空襲就推翻辣塔利班。美軍特種部隊戰術在越戰後幾十年中不斷改進。不再是簡單的滲透破壞暗殺部隊 。為最後一舉擊敗塔利班和伊拉克武裝歷下汗馬功勞。至於伊拉克阿富汗後來的亂局。純屬馬內基和伊朗勾結禍國殃民和阿富汗本來的部落矛盾。和美軍關係不大。而且美軍的主要對手。遜尼派游擊隊和塔利班都已經在兩個地區被嚴重邊緣化。取代這兩個組織地位的黎凡特伊斯蘭國本部和阿富汗分部都是人人喊打的主。連穩固政權都建立不了。危害比前任小多了。
以上三個改進的重要促成者就素黑人將軍鮑威爾。海灣戰爭後一度鮑威爾變成總統熱門候選人。只不過他自己不想干而已。現在有觀點認為。如果鮑威爾當時參選。他就會變成美國歷史上第一個黑人總統。
美軍充分吸取越戰教訓。大力改革。最終取得輝煌的戰爭勝利。伊拉克和阿富汗雖然亂了。但總體上對美國有利。塔利班,卡扎菲,阿薩德和薩達姆這幾個正兒八經的反美政權完蛋了。要論對美國威脅。幾個只能利用各種社會盧瑟發動襲擊的恐怖組織危害比這幾個爺小多了。薩達姆和卡扎菲還有阿薩德都是有幾十萬正規軍的聯合國成員國領導人。伊拉克暴力襲擊一大原因就是阿薩德的支持(當然這個腦殘也被自己搞起來的伊拉克亂局中崛起的伊斯蘭國整殘廢辣)。伊斯蘭國現在最大也不過幾萬人。美軍還收穫了真正的盟友。第二個以色列,庫爾德人。伊斯蘭國危害的敘利亞,伊朗,勾結伊朗的伊拉克忘恩負義政府,俄羅斯,中亞國家和中國 都是美國的敵人或者對美國充滿敵意的組織。美國實際上百利無一害。
順便吐槽一句。現在好多憤青居然還希望美軍陷入約戰泥潭,中東政策如何腦殘云云。殊不知。美軍已經成功避免了至少四次越戰泥潭 ,現在中東局勢對美國和以色列好的很。可以說越戰的寶貴經驗塑造了今天的美軍。朝鮮、越南、阿富汗,讓美帝明白了超級大國也還不是趙日天,能夠秒天秒地秒空氣,還得看清楚這些馬仔有老大罩著沒。得確定了這些倒霉傢伙爹不親娘不愛了再用沙包大的拳頭招呼(伊拉克),否則就用彈弓打他個滿頭包完事(南聯盟)
四代機的4s標準就是基於美國f4、f105與越南米格21、米格19和米格17的戰鬥中提出的。參見1999年12月下的《世界軍事》,鋁與火的教訓一文。
很早之前看的了,可能會有偏差,輕噴~我看過三本書涉及到這個問題:《美軍大改革》,《波托馬克河畔的勝利》,《科學.戰略.戰爭---約翰.博伊德的戰略理論》。越南戰爭是美軍一系列改革的起點,從組織編製到戰術戰略
開始建立陸軍國家訓練中心。
戰鬥機重新裝上了機炮
紅色高棉的例子說明讀書是可以被美國全部拋棄的技能,即使全部殺死美國也不會營救
小口徑突擊步槍加速列裝。否則M14再戰10年都沒問題。
推薦閱讀:
※為何在大部分軍事大國均列裝自動步槍的情況下英法仍然主要裝備半自動步槍?
※第三代主戰坦克如果放到二戰戰場會有多強?
※1950年蘇軍隊屬坦克兵都裝備哪些型號的坦克?
※波蘭的PT系列坦克,從PT-91到PT-16,在全球坦克中是個什麼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