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對睿智且有長遠眼光的父母是什麼樣的體驗?

鏡像問題:有一對目光不長遠的父母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 家庭

(慎點 負能量滿)


印象非常深刻。

我小時候,父親教我的一個道理:交朋友的時候,不要只看這個人對你怎麼樣,而是要看這個人對別人怎麼樣。

如果單單只對你好的話,並不一定是可靠的朋友,因為說不定是有求於你,或者有所圖謀。

要看這個人對其他人是什麼樣的態度。

這條,對我影響很大。


寫在故事前面。

真的非常非常謝謝大家的喜歡,滿滿的祝福我都看見了。

1.我認為真正的女人她不需要談女權。努力做一個物質和精神不靠別人的人,自然獲得了自身的獨立、自由和尊嚴。

2.我還原了一個真實鄂北小城,60年代小知道分子的父母和90後新時代女兒的家庭樣本。

父母只是很普通的人。像這片土地上每一個人一樣的生兒育女,靠非常努力才能過著看起來平順喜樂的生活。

我只是覺得,當一個人表現出有超出他閱歷、時代背景和生活環境的見識和智慧時,其實是並不容易的。

我慶幸成為了他們的女兒,也慶幸生在新時代。

—————————03月22日的分割線———————

我父親母親的故事

一、八十年代大齡剩男的故事

1.爸爸當初想找什麼樣的妻子

我爸和我媽結婚時,屬於大齡剩男,八十年代,實屬罕見。

爸爸年輕時是大齡文藝男青年,聽說家境不錯,人也帥。他結交過很多女生,有漂亮的,工作好的,但他都沒選。

用他的話來說:「我要找一個有文化的女人。」

他一直等一直等,終於等到了當時師範畢業的媽媽。媽媽當時在學校屬於小有名氣的才女,類似於可以發兩篇豆腐塊那種。於是就戀愛結婚了。

2.爸爸的愛情觀

媽媽固然是爸爸口中的有文化的女性,但是長相普通,和現在流行的看臉論完全不符。

但是爸爸很欣賞媽媽,男人愛的是大腦不是臉,這種覺悟和境界今天看也是值得肯定的。

爸爸在那個年代頂住壓力,不怕周圍人的風言風語和催促,不搞繁殖臉。

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勇敢地拚命追求。堅持找自己想找的人,不惜成為剩男。

這也是我要學習的地方,去認識自己,明白自己在愛情和婚姻中的核心需求。

懂得取捨,不怕外界如何評價自己,不將就,耐心等待。

如果在電光火石間看到那個人,一定毫不猶豫,認真搭訕,一舉拿下。

3.爸爸如何選擇妻子

我問爸爸,你當初怎麼選得結婚對象啊?

我爸說:「你媽聰明又勤奮,什麼東西一學就會,還有韌勁。雖然她那時候剛出校門,不會做任何家務,但我一眼就發現她有做一個賢妻的潛力。」

【大叔捕獲蘿莉真的是布局深遠,高瞻遠矚啊。】

註:父母年齡差5歲。

4.爸爸如何處理婆媳矛盾

我父親是長子,我是獨女,我叔叔生的也是女兒。

家中沒有孫子,爺爺奶奶非常接受不了。

爸爸說:「你奶奶年紀大了,很多觀念不正確,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說話順著她開心,回家後咱們還是搞咱們本來那套。」

生男生女只是一件小事,但是這是反應一個男人在家中的話語權、地位和掌控力。

在奶奶那邊,爸爸是無條件維護媽媽,不然就翻臉。

在家裡,爸爸更多的是「教育」媽媽不要太記恨奶奶。

爸爸就是這麼兩邊蹦來蹦去,男人也是不容易。

看看那些媽寶,愚昧和懦弱都是會遺傳的。

【記得找一個真正愛你的、內心堅定、高情商的丈夫。保證你這一生,無論外界如何攻擊你、冷漠地對你,他都會做一座城牆,幫你抵禦所有的痛苦,與你並肩作戰。】

5.爸爸如何做到結婚二十幾載不吵架

我爸爸不會和媽媽吵架。他是那種特別能自己排解脾氣的人,我就做不到。

我媽有時候發脾氣,我快被我媽氣暈了,我爸會對我說:「你媽啊,這輩子就這一個缺點,當然她的優點太多了,所以缺點可以忽略。她發脾氣,你就聽著啊,不然今天晚飯你做?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無論外界怎麼喧鬧,你要保持內心的平靜,告訴自己事情還在可控制範圍內。」

這裡爸爸想表達的意思其實是珍惜媽媽為家庭的付出,理解家中「勞動人民」勞動後的煩悶。

6.家務如何分配

父母工作有分工,爸爸工作應酬多一些,媽媽工作性質簡單一些,媽媽做大部分家務,爸爸做小部分家務。

媽媽說,以前基本上都是長輩帶小孩或者母親從事一份很清閑的工作,但現在很多職業女性。現在社會生存壓力大,女性也在為家庭開支承擔壓力,還要照顧小孩,認真上過班的人都知道多累,回家後只想躺著,連話都不想說。

有條件請保姆或者鐘點工,沒條件的分擔一下家務。

現在很多家務工具很棒嗎?例如:掃地機器人、智能洗衣機、洗碗機、半成品菜送上門。

家裡默認的規則是勞動人民才有話語權(嘮叨和抱怨的權力),如果對方在幹活,無論乾的好不好,不幹活的人都不要瞎指揮、瞎評論和瞎說話,主要以表揚和理解為主,實在覺得對方做的不好可以自己去做。

7.爸爸判斷真愛的依據

我看過麻省理工的男女配對真相後,一度很困惑男女之間的配對的原則就是各自相當的價值嗎?有什麼是真愛的標準?

我爸爸說:「談得來,合得來,出現矛盾能溝通解決好,」

這依次代表三個核心內容,談得來說明三觀基本一致,有共同愛好,合得來說明生活習慣差不太多,出現矛盾能溝通解決好說明兩人的正向互動是暢通的。

8.我眼裡的媽媽

我媽這種人,是靠做事贏得人的尊重。

從母親的角度來說。我18歲前她幾乎從不打麻將,除了工作以外,主要時間照顧我和教育我,業餘跳舞(沒錯,廣場舞)和讀書。無疑是一個負責任的母親。

青春期我逆反那會兒和媽媽吵架,說她只做對了兩件事情,一件是教我讀書,一件是送我學藝,其他都不對。

本來吵架氛圍超級緊張,媽媽突然笑了說:「謝謝你的肯定啊,我只做對這兩件事就夠你受用了。」確實,這兩件事給我帶來了太多的幸運。

從妻子的角度來說。媽媽非常能幹,家裡窗明几淨,抽屜拉開井井有條,一手湖北菜做的非常到位,還愛創新會學習新菜式。總之就是那種讓人想回家的女人。

從媳婦和女兒的角度來說。即便媽媽和奶奶關係並不好,但是給外婆的各類東西的奶奶都有。

上次回家媽媽又和我講了一個離婚的故事,最後她說:「為妻不賢,為母不慈,為媳不孝,在這段婚姻中,算是輸了。」

9.媽媽為什麼要選爸爸

我問媽媽當年好幾個追求者中,怎麼就選了爸爸?

媽媽說:「那些男生都太年輕,輕浮不穩重。你爸爸最穩重最成熟,長得帥愛讀書,什麼都懂,我崇拜這樣的人。」

一個女人崇拜一個男人,一個男人敬重一個女人,是一種很穩定的關係。

其實我懂媽媽說的穩重和成熟是什麼意思,是一個人有自己獨立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對事情有自己的考量和判斷,不會輕易被他人影響。

其實這些東西和幾樣東西分不開,一是爸爸比媽媽大五歲。二是爸爸上班後讀了很多書。三是爸爸經歷過人情冷暖。這些都會快速催熟一個人。

恰恰是這樣成熟的男人,會管好自己,不會亂來,也不會把錢花到不該花到的地方去。他知道他要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知道組建一個家庭的不易,知道妻賢子孝、承歡膝下的珍貴,知道平淡是真。】

不懂珍惜的人,並不一定真的是有意去浪費,很有可能是不懂。

10.媽媽覺得如何考察一個男生

媽媽覺得愛情里三個月半年的熱戀期都是相看兩不厭,蜜裡調油,感覺對方超級好。

如何了解男生是不是真的很好,要看出現了問題時,他怎麼解決;吵了架,他怎麼化解;因為你和家人發生矛盾時,怎麼對待你。

好的時候都是千好萬好,但是過日子,看的都是差的光景怎麼生活。

這時候,不僅可以看出他處理問題的能力,還能看出你在他心裡的分量。

10.媽媽鼓勵我追求美

現在我這麼大了,我和爸媽說我想正畸,爸媽還是很支持,他們都鼓勵我追求美。

媽媽不允許女生穿的隨意出門,不允許穿的隨意見人。

【她所要求的那種體面,大抵是所謂的女生對自己的一種要求。不能懶,不能隨便,凡事要做的像個樣子。】

後來我去實習,也會被誇做事很認真很用心,不馬虎不隨便,一件一件事情踏踏實實做到位。

11.媽媽對我戀人的要求

媽媽有句話說的特別感人,大概意思是:「父母努力奮鬥了很多年,希望你有一天選擇對象時可以不要顧慮太多,什麼樣的人都敢要,也要得起。

媽媽對挑選對象的要求很簡單,大條件上各自相當即可。

父母從不在細枝末節上糾結太多,父母最看重的是你愛不愛這個人,有多愛,對方真的愛你嗎?不是他們不現實。而是:

他們太清楚,婚後瑣碎的生活一地雞毛,如果沒有真正的愛情,激情褪去真的是一天也過不下去。

所以每次看到有人發帖,說父母要求找本地人,父母要求找不戴眼鏡的,父母要求找公務員,父母要求找正式工,父母要求婚後住在一起,等等。我從未聽過這些要求。

真正一起生活,這些東西並不是婚姻幸福度的決定性因素。

12.媽媽說如何面對不喜歡的男生

大概就是不喜歡的人表白就拒絕,態度堅定,言辭委婉,切莫拉拉扯扯。

不喜歡的人暗示就回絕。不要收不喜歡的人的禮物。

拒絕別人後不要和其他共同的同學、朋友講這件事情,要當做什麼都沒發生,不要讓男生覺得很尷尬。要剋制住愛慕虛榮的心,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

13.被寵愛長大的好處和壞處

好處是大約是擁有了愛一個人的能力,懂得如何對人好。感情路上走的很輕鬆,一路通關打怪,如有神力相助。

壞處是父母說對自己人會有些任性,這是一個壞毛病,在改。

14.媽媽彪悍的事迹

別看我媽平常很正常,彪悍起來真的是讓人忘不了。

如何對熊孩子。家裡來小孩,我房門我媽直接反鎖。小孩要玩就在書房/客廳/陽台/外面玩,一樣玩的開心玩的好,姐姐的房間不是給小孩玩的。

管你哪來的親戚,一家人的和平比親戚重要。

如何對逗我的人。我小時候別人大人逗我,說我是我媽撿的,我很害怕。我回去和我媽講,我媽拉開抽屜給我看生育證明和獨生子女證,並且告訴我,下次那個阿姨/大媽再這麼撩我,我就對她說:「我回家告訴我媽,我媽說要撕破你的嘴。」

90年代00年的真事,那時候還不像現在,知道逗小孩的各種壞處,一般家長都是隱忍不發的。所以沒人敢逗我。如何對欺負我的人

如何對付被欺負。我兩歲的時候,別人比我大的小孩欺負我,我直接站在路邊抓了一把沙摔在他碗里,然後他哭了,真的是嚇哭了,一時間別人都不敢再欺負我。

告狀告到我媽那去,我媽直接問為什麼我要這樣,那家人不好意思說他兒子欺負我,被迫走了。我媽到現在還笑話我,說我兩歲就這麼彪悍。

如何對付被誣陷。我八歲的時候被一個傻逼店主誣陷偷東西。我在學校門口一排小商店門口買東西,在A店買了一個1.5的麵包,邊吃邊走。在B店門口逗留了一下,B店老闆死活說我吃的麵包是偷他們家的。無奈我拉著B店老闆去A店,A店老闆證明是在他們家買的。不了了之。 回去後和我媽講了這件事,我媽拉著我殺去了B店門口,開始罵街了。

我媽那時候是學校年年的骨幹教師,平常為人大方、知性和善,所以這種反差太刺激了。是那種有理有據、邏輯清晰、不帶髒字、成語加古語加歇後語、氣勢很強的罵街,和她上課一樣。把B店老闆說的啞口無言。

潑婦罵街人人都會覺得沒素質,但我那時候莫名其妙地很崇拜我媽,我崇拜可以保護我讓我不受欺負的母親。

永遠永遠不要怯懦,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做包子!保護好自己真正在乎的人,是一輩子做了都不後悔的事情。

15.一堂童年的性教育課

2000年出頭,趕上祖國性教育課的春風吹滿大地。

我媽也開始給我上性教育課了,那時候,我還在上小學。

對於小孩子來說,小學是性教育的某一個黃金時期。那時候的孩子,性意識尚未萌發,思想很純潔,從母親的口中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內心會升騰起一種神聖感,毫不羞恥,覺得生命的孕育和誕生居然如此的偉大和神聖,同時也就沒有好奇心。

最後媽媽說:「你千萬不要和別的小夥伴講媽媽和你講的故事,不然你會被當作怪物。」

附帶鏈接放上我寫的相關回答:

不想婚前性行為的女生不好找男朋友嗎? - 周宓的回答

16.我18歲後父母獨立的故事

我媽和我說:我長大了,她要放手,孩子長大了,父母也要斷奶,也要獨立。

我沒做過父親和母親,也不懂是不是對父母來說放手不再控制是件很困難的事情。

媽媽為了放手,在我上大學後重拾和學習了一些新的愛好,跳廣場舞、做菜、看書、打麻將,總之怡然自樂。她會說,我孩子長大了,應該有自己的生活,父母也有他們自己的生活。

有的父母死活不撒手。究其原因,父母和孩子形成了不健康的共生關係。父母沒有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或者控制欲太強。

父母不能控制、依賴孩子,一下子就失去了生活的重心。

成長過程中父母擔心孩子出錯,所以阻礙孩子探索,孩子沒能獨立。

長大後,更加害怕不獨立的孩子闖蕩社會,所以百般安排好。

甚至,在孩子選擇對象時胡亂指導,在孩子婚後瞎攙和小家的事情。

17.關於以後

希望若干年後的某一天,我兒子或者女兒可以繼續來答這道題。

讓他們來寫寫我和我未來的先生。

(完)

樓主可恥地放上自己的公眾號了,會不定期講故事,大家可以來找我玩。

http://weixin.qq.com/r/H0gLE4PE7t6Rrcdw9x0N (二維碼自動識別)


他們既肯放手讓小孩子去經歷,又不斷學習和孩子共同成長。

既支持孩子做的每一個決定,又在關鍵時候提出獨特的方法讓孩子走的更遠。

總結一句話:他們用放養的模式讓孩子獨立,又在十字路口守護孩子安全通過。

既尊重,又保護,既言教,又欣賞。

謝謝各位厚愛。小生愚昧,無法用文字描述出爸媽教育最精華的理念。僅且分享幾個經歷與大家共勉,望前輩指教。

關於放養。

大概從外公外婆的教育就開始,家庭里對小孩子不會過分寵溺。在孩子的能力之內,會放孩子更多的空間,去思考和實踐。

7歲跟著爸媽走浙江,看工廠人來人往察言觀色。

13歲一個人坐中巴兩個小時去上外教課,途上遇到過傳銷、賭博、撬包和鬥毆。

17歲和姨媽家年小5歲的表弟去北京,爬長城看故宮吃烤鴨轉王府井,沒丟一分錢。

18歲自己找學校聯繫租房上雅思課,認識很多陽光開朗的同齡人。

19歲去了內蒙古,缺氧反應被坑壞車重感冒一周。

21歲獨自到了英國,學校住宿簽證旅行全部自己搞定。

現在我22歲,全力準備美國的clinical internship.

他們也會擔心,但更會鼓勵,凡事不要懼怕。

上大學以前,老爸說,無論課程多少,無論實驗多重,一定不能放棄鍛煉身體。我仍保持每天有氧慢跑和負重啞鈴,足夠的精力支撐每天不足7小時睡眠和繁雜的醫院工作熱情幽默。

上大學以前,老媽說,愛情是兩個獨立優秀的人格,彼此吸引走到一起。不要總希望對方來照顧你,而是要自己變的強大足以照顧自己。真正平等美好的感情,可以1加1大於2。

每每想起我都覺自己的幸運,他們是長輩,教給我寶貴的人生經驗,又像朋友,同我一起分享得到的收穫。

不會像其他父母,給孩子壓力,他們本身的優秀足以讓我楷模;帶給我很多開闊的視野,又願意聆聽我經歷的樂趣。

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家族,除了血脈以外,更值得傳承的力量。


看完答案忽然覺得你們爸爸都好儒雅。。。

我爸最常說的是,出來混,要講義氣。

馬的,難怪我是低收入群體。。。


小時候有次,爸爸帶我去偷村頭別人家的李子,讓我爬上樹摘,他在不遠處把風,突然發現有人來了,他就指著樹上的我罵道:「臭小子,趕緊給我滾下來,偷吃人家李子,看我不打死你!」 那家人忙說:「沒事沒事小孩子淘氣嘛,來,多摘點拿家吃…」


我爸是平凡的打工者,卻經常告誡我:不管是家人還是戀人,都不要過分親密,當兩個人好的可以穿同一條褲子的時候就是兩人最容易產生分歧和矛盾的時候。

這條規勸對我產生很深刻的印象,也確實在自己的生活中被印證很多次。後來我從文史上知道這個叫「求全之毀不虞之隙」。


爹媽做過兩件我受益終生的另類事。一是逆向擇校,在我十歲那年強行發動上山下鄉,把我從21世紀水平的學校拎出來,送到山村學校讀書;二是頻繁打斷我上課,帶我全國窮游。我因此在十幾歲就確立了這樣的認識:

  • 1 世界這麼大,我看到了,所以要相信夢想。

  • 2 社會很殘酷,我知道了,所以得承認現實。

即父母為我大大拓展了世界觀的「深度」與「寬度」。今天是我上知乎一周年,回憶一下我的中小學生活。

先說「上山下鄉」。我父親在某中央直屬礦山工作,母親在我出生前也調到了同一座礦山的附屬子弟學校,他倆是大型國企的雙職工家庭。這種企業的福利一度很好,在80年代這個放任企業濫發錢的時代尤其不錯,現代許多人懷念「毛澤東時代工人待遇好」,回憶細究起來,起碼有一小半源於80年代的國企生活區。

福利體現在教育方面,就是幾千礦區居民獨享一個自建的子弟學校,包括初中和小學。學校教師全是科班出身的公立教師(這在那個時代並不容易),有兩棟4層教學樓,專門的圖書館、實驗室、音樂教室、演出大廳、電化教學裝置以及標準足球場。冬天有暖氣,夏天有室內水房,每逢六一,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可以由老師帶隊去承德(最近的地級市)乃至北京旅遊;附屬的幼兒園有大型遊樂設備,定期會放科教電影。這樣的學校,穿越到21世紀初的富庶地區也算很出色;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周圍幾個農業縣乃至整個承德地區的絕大多數中小學都只能說一句望塵莫及。

礦區掠影,幾乎所有建築都和30年前一樣,可以想像當時與周邊山村的落差。

然後,4年級那年的夏天,就在我策劃著怎麼用爬山踢球打遊戲裝滿暑假的時候,我父母向我宣布了一個不容更改的決定——下個月你去南台小學讀書。以及兩條附加規矩:必須和同學一樣生活,往返學校不得搭礦區的汽車。(父親剛剛升任礦山運輸處處長)

補充說明一下,我生活的礦山處於燕山深處,周圍都是貧困的農村。在建礦山之前,這裡甚至連公路都不通,全靠玉米和一點山貨過日子。礦區建成後,周圍的經濟有所改觀,但和礦區這個現代工業社會的時代差距也足足有30年以上。平日乘通勤客車往來於縣城、地級市和礦區之間,看著曬得黝黑的農民與他們的茅草房、手推車,我雖然年幼也知道這和我生活的礦區是兩個世界。聽到轉學的消息時,我第一反應是——親生爹娘要把我扔到那個折磨人的地方去?

而且我還沒有意識到我要去的學校會帶來多大的生活反差。這個小學本來是一個鄉的中心校,80年代這個鄉撤銷了,於是成為另一個鄉下屬的完全小學,距離鄉政府20多里。整個學校只是幾排土牆環繞的平房(還不錯,都是瓦頂)和一個土籃球場。教室里沒有電燈,畢業班的原則是天黑看不見字就下課。全體教師共用一個大辦公室,門口掛著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環,上下課時間由教導主任親自看看手錶敲打鐵環來決定。這和之前現代化的教學樓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廢棄的校園,右邊是當年的教師辦公室,右側遠方是當年的教室。

一旦到校上學,我發現這個環境並不是看起來那麼窮,而是比這還要窮!運動會在河灘上開,木製黑板褪色不說了,居然粉筆也要按課時限量使用,萬一用完了,老師要到同事那裡去借。同學們從來不會讓一張紙只寫一面,老師有一輛新自行車算是貴重財產,教室的爐子從來不會把屋子燒暖。學校附屬的小商店甚至給每個學生規定了購買額度,要求他們在這裡替家庭購買生活用品,給學校積攢一點點批發利潤,好到年底給老師發福利——幾十塊錢的購買下限,每個學生都抱怨高的不像話。

對於這段生活,我在知乎上寫過幾個回答:

有哪些東西是 1949 年後才有的,卻常被我們當做傳統文化? - 馬前卒的回答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農村的燒柴問題已經緩解多了,但窮困兼生態緊張的地方依然相當依賴植物燃料。這時我爹把我扔到一個山村學校去讀書,冬天每個教室每天只有一鐵盆煤,不足的部分要靠「砟子」來解決。

秋天,地里的秸稈被割走了,貼地面的一小段秸稈連同玉米根留在土裡,用鏟子挖一下,連土一起拔出來,形成的塊狀物就是「砟子」。兩個「砟子」拿在手裡對撞,把土打掉,留下可燒的部分,這個工作叫「打砟子」。我們有些老師家裡的玉米地比較多,就和學校商量好,由學生去老師的地里「打砟子」,得到的燒柴一半歸班級,一半送到老師家裡。這才保證爐子有燃料。1990年的秋天,下午第六節課就是我固定的「打砟子」時間。

為什麼窮人往往窮得穿不起鞋子,但是還是穿得起衣服? - 馬前卒的回答

1991年我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來自最偏僻的山村的同學也能做到春秋冬三季有鞋穿,即中國最窮的人也買得起塑料底,至於塑料底冬天易打滑的問題暫且就顧不上了(導熱快的缺點可以用用棉鞋墊彌補)。但1991年的夏天,逢下雨,我記得班上還有三分之一男孩和大概十分之一的女孩光腳,即貧窮家庭無力給生長期的孩子配上不同尺碼的膠鞋。學校開運動會,田徑場設在河灘上,許多男生光腳跑步,腳底的繭子無視砂石的摩擦。綠膠鞋是好東西,一雙正經的膠釘雙星球鞋是奢侈品,會在幾個班之間被借來借去。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校期間,全校師生完成了一個壯舉——蓋房子。學校要蓋新教室,為了節約資金只請了幾個大工,再雇拖拉機把材料堆在籃球場上,剩下的工作全靠師生自己出力,而其中學生的工作佔主要地位。家裡是木工、泥水匠的,跟著大工上房,有力氣的高年級學生給他們當輔助,沒力氣的就用鐵桶、挑筐送材料、拌石灰。低年級的孩子每人拿一把鐮刀,把小木料清理成光潔的椽子,最不濟也要送水送飯,搖旗吶喊。一個月下來,房子居然真的蓋起來了。這是我這個土木工程師平生參與的第一個工程,也是我人生的重要里程碑。

全學校最好的房子,里有我的一點汗水、有我送上去的灰泥,它真的能教學生做人……

不過,硬體上的差異還不是最大的衝擊。和我之前讀書的地方相比,這裡「軟體」的落後更加驚人:

在古代偏遠山區會不會有的人連皇帝換了都不知道的情況? - 馬前卒的回答

父親讓我到礦區附近的一個農村小學上學,鍛煉一下,結果我發現這個學校從農村到老師,通通對外面的世界沒有概念。老師鼓勵自己的學生努力學習,反覆就是一句話:好好學習才能上國中(意味著縣辦的幾所初中而不是鄉里的中學),上了國中才能考中專,將來出去工作,不用在這個窮地方過日子!

為什麼強調中專呢?因為當地的教師大部分都是文革時期的民辦教師,只讀過中學,幾個優秀的轉了公辦,還有幾個縣師範畢業的年輕人,算是接受過現代教育。在他們看來,能讓學生擺脫現有生活的唯一方式就是(到縣城或者承德市)讀中專。至於高中、大學,那離他們的生活太遙遠,在他們的頭腦里沒有概念。老教務主任兼任數學老師,快退休了,人很好,每天勤勤懇懇的工作,但知識水平實在不敢恭維。

有一天,一個讀過中專的年輕人請假,自然課沒人上,他親自出馬代課。當講到聲音的原理時,書上說真空不能傳聲,老主任就開始迷惑起來,想了半天之後向大家宣布,以他的看法,真空里也應該可以傳點聲音,但既然書上這麼寫了,我們還是要按書上的回答..........可憐的老趙主任輩分很高,我曾親眼看到他主持村民求雨的儀式,帶領年輕人抬著豬肉到泉水前獻祭。這聽起來恍如回到了上古商周年代,當時知識分子與巫、醫還是一回事,然而那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事情。那所學校還是中心校,周圍許多小學生必須到這裡讀五、六年級的課程才能小學畢業。我在那裡的同學,最終讀國中的比例是3.5%。下面的小學情況如何我就不太清楚了。

全方位的落後,結果就是人生觀的天壤之別:

一直讀書讀到博士會不會覺得少了很多人生經歷呢? - 馬前卒的回答

90年代初,我在一個純農業經濟的偏僻山村讀小學,發現大部分6年級同學都在平靜地討論畢業後的去向。比如說到縣城批點小商品去某幾個村販賣,或是學個木匠活。再就是安心回家種玉米,先在同學裡號下一個媳婦,叫長輩去說媒是正經………我這個旁聽者卻一心只考慮能否和初中新同學玩到一起,十年後方覺得當年的談話令人不寒而慄。

這反映的就是工業社會和農業社會思考方式的不同。我擁有可預期的少年時代,我的許多農村同學還沒有。

初中我就到了縣中學讀書,從此再也沒長期體會過山村的艱苦。但這次淺嘗輒止的「上山下鄉」,讓我從感性到理性理解了中國的底層有多麼窮,多麼絕望。也讓我看到了底層年輕人的活力和夢想。我現在雖然過著京滬雙城生活,但我看世界的時候,不會限於一線城市的視角,也不會局限於小資產階級的社會立場。如果說我的文字還能偶爾體現一點底層關懷和「接地氣」,當年父母為我安排的山村歷練功不可沒。

前面說了,我父母的另一個「出格」教育方式就是頻繁地給我請假,從小學到初中,一有機會就帶我去看外面的世界。

和當時的鄰居比,我家不算富裕,因為捨不得礦工相對較高的薪水,1977年我父親放棄了高考,到1986年才圓大學夢。家裡的細糧大多要支援農村的親戚,直到1988年左右,j家裡還常有以棒子麵(玉米)為主食的日子,我為此還和父母吵過架。一直到1999年離開這個礦區,家裡始終是分房時配的一套傢具放在水泥地面上。但只要有出差的機會,我父母絕不吝惜車票錢,也不怕耽誤我上課,常常是父親下班一句話:「明天跟我去XXX」,我就歡呼雀躍地放下作業打點行裝,由我母親去和她的同事請假。旅行最多學期,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路上。

從我記事起,我父親先是司機,然後當業務員,到處採購汽車配件,跑礦石市場;我母親後來調到了組織部,經常要外出調檔或培訓,兩人都經常出差跑上幾千里。我要麼坐在卡車駕駛室里,要麼蜷縮在火車硬座的靠背處,也跟著他們全國奔走,看著整個國家以幾十公里的時速在兩邊掠過。有一年母親在南方培訓,擔心我在培訓地無聊,還找了桂林的一家小學,讓我以外地客人的身份過了一個六一兒童節。我之前也記錄過這些經歷:

那些名校出身卻不從事本專業的畢業生都做了怎樣的選擇? - 馬前卒的回答

我80年代、90年代,上大學之前經常長途旅行,坐硬座火車或者卡車的駕駛室,在地平線上看到一座座城鎮。也不是什麼知名的風景區,就是普通的地級市、縣級市。每次我都盯著看,覺得很美,非常值得嚮往。我那時一般隨身帶著一本80年代版的地圖冊,前面是地形圖,後面是城市地圖,城市地圖下面還有一些當地風景名勝、特產小吃的介紹。我就盯著幾行字的簡介,想像地平線上那個影子是什麼樣,想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去看看。

當馬克思和宮崎駿都老去 世界依然要向前

80年代中期,除了北京上海這兩個都市,省會能徹夜點亮路燈的大街大概是縱橫各八九條,地級市橫豎四五條,縣城往往只能用單排路燈連起三四個路口。至於縣以下的鄉鎮村落,到了後半夜幾乎是一片漆黑。在農電網路尚不完備、農民家庭全年收入只能買幾百度電的年頭,沒人會為照亮夜空浪費電力。所以,那時候半夜坐火車穿越中國,只要放下窗帘擋住車裡的微光,把頭鑽到窗帘與窗戶之間,立刻就能體會到文明的渺小。在時速幾十公里的特快列車上,大概隔一兩個小時會看到縣城的燈火在窗外一掠而過,過上三四個小時,地級市的燈火會照亮窗口幾分鐘。至於必停的省城大站,算上停車時間,也不過是20分鐘就消失的文明島嶼。除此之外,車窗中是無盡的黑暗,黑暗的廣闊甚至讓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在地球上。

和夜行列車相比,晚上坐汽車的時候,夜色中多了車燈的光柱。隨著光柱掃過,行道樹和村落在黑暗中出現又消失,給乘客的感覺是整個宇宙都不真實,如果車後的世界在光柱掃過後湮滅,對車上的人也不會有任何影響。在車輛的顛簸中,就連儀錶盤的熒光都讓人感到溫暖親切。尤其是冬天,車窗透著寒氣,凝視黑暗久了,腳下的暖氣是唯一能感受到的文明成果。天氣越冷,黑暗越深,你對身邊微光中的文明生活就越珍惜。對沿途的燈火就越多一份憧憬和嚮往。遠處寒風中幾十盞昏黃的電燈,在想像中可以幻化出無數的溫情故事。

那時的旅行並不是現在一般意義上的旅遊。我坐硬座車廂,住廠礦招待所,吃食堂,沒有導遊也沒有團友,就是擠在一群成人中看他們忙碌,時而自己溜出去看看城市的日常景象。除非接待單位安排,否則我基本不會去什麼景點,也不會品嘗什麼特色食品。但我依然非常滿足,因為我知道我看到了一個同齡人體會不到的世界,我知道這個世界有成千上萬的人,過著各種各樣的生活,知道我家鄉的生活只是無數選擇中的一種。雖然我也知道了哪裡謀生都不容易,知道大城市的繁華不會憑空讓我享用,但少年的樂觀讓我堅信,走向那個大世界一定意味著更精彩的生活。當年「接班」盛行的時候,很多同學會談論自己將來如何在這個礦山小鎮謀個舒適職位,我嘴上不反駁,心裡卻暗暗下決心:我的未來一定屬於外面那個天地。當然,我也能理解他們的想法。

80-90年代的學生,即便生活在訊息發達的城市,往往也很少有機會離開自己的家鄉,最多去一趟省城,就能成為幾年的談資。唯獨我能用自己的感官體會一個縱橫幾千公里的國家。在高考之前,我已經去過十幾個省市,見過大城市的燈火,吃過嶺南的水果,見過大海無邊無際,也知道遠方同樣有貧困的街區和鄉村。今天的旅行者可以坐飛機高鐵,幾個小時就掠過我當時一星期的旅程,但這是點到點的交通方式,他們看不到我在塵土飛揚的路上體會到的那個國家。從這個角度說,那個中國比今天遊客眼中的國家更大、更具體,我甚至很難給我的兒子複製類似的旅行體驗。

父母提供的旅行機會,讓我在十幾歲的時候就確信,生活必須和整個社會聯繫起來才能真正精彩。我以孩子的視角看到的那個普通人構成的大社會,至今也是我理解這個國家的重要資本。剛才我翻了翻過去一年的知乎回答記錄,發現大多數回答和我的日常生活並不相關,甚至未必會提高我的薪水,但我依然可以從獲取、分享這些知識中獲得樂趣,這就是我對眼前的生活最滿意的地方。總之,感謝我的父母,感謝他們把我的心培養的如此之「野」。

1986年,母子合影

我這一年上知乎,對兩個簡短的答案印象深刻:

中國真的有很多窮人嗎? - 匿名用戶的回答

有時候,看不見貧窮的角落也是沒見過世面的一種。

有哪些格言警句哲理讓你肅然起敬,心潮澎湃? - 蒼嵐的回答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現在回想一下,這和我父母當年的家教很是契合,他們只是沒把自己的的教育原則寫出來而已。如果他們當年有知乎可用,「世界這麼大,你應該去看看」之類話或許早就流傳開了。當然,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我父母的機會,但那個年代還是有很多人努力向子女、學生介紹了外面的世界,,展示了現實生活的複雜。我妻子的小學語文老師教到《我愛故鄉的楊梅》一課時,專門去店裡買了楊梅罐頭,讓每個學生體會一下這來自遙遠江南的酸甜味道,相信她的努力在今天也會有百倍的收效。

上知乎一周年,29萬個贊,絕大多數要歸功於父母、老師當年恰當的教育

相關話題:

知青的生活中有什麼少為人知或被刻意隱瞞的悲慘經歷? -馬前卒的回答

中國近代以來有哪些看似昏招,實際卻十分精妙的國策?-馬前卒的回答

在中國,英語流利能給個人帶來多少額外的收益? - 馬前卒的回答

苦難有什麼價值? - 馬前卒的回答

讓孩子背誦他們根本不懂的古詩詞、古文有什麼意義? - 馬前卒的回答

能否用一百字寫清楚你最想要的生活? - 馬前卒的回答

看《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這些書,對生活有什麼幫助? - 馬前卒的回答

80、90 年代的青少年放假是怎樣娛樂的? - 馬前卒的回答


補充下:純粹在中國的特殊環境和國情下適用,是非常無奈的明哲保身,國外就未必了。在國外還是熱情陽光愛笑的受歡迎~~~

1,保持30%的神秘感,這30%會讓你充滿人格魅力,人生要有留白。

2,事情沒有成功之前不要聲張。

3,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厚積薄發,更穩妥。

3,對不擅長的領域,不要隨便發表言論。否則內行人一聽,你幾斤幾兩就掂出來了,別人就容易對你對症下藥。

4,遷善改過,修德讀書。

5,有了好東西,不要炫,實力要隱藏三分

,比如會武術,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能露身手,走夜路,切勿銀子露白。

關於武術:功夫越好越膽小,越不敢還手,也不敢輕易動手,道理自己想。

補充一點近期感悟:

1,最大的收穫,陽謀&>陰謀。

陽謀長久而深遠,能取得大的收穫。攻心為上上策!

2,無欲則剛。

3,摯友只會絕交!普通朋友才會變淡!

4,制衡原理:古代皇帝設置左右丞相,美國設置總統議會。人生不能讓任何一件事或者一個人在你生命中後宮獨大。一定要設置制約他的存在。只有相互制約相互排斥鬥爭,維持平衡。日子才好過。工作和生活都一樣,任何事或者人都不能成為你的唯一!


說說我媽媽吧。

我在別的答案中也提到過,媽媽年輕的時候漂亮,追求者很多。上學的時候送電影票的,卡片的,每次看她在教室里怕她冷就往她手裡塞手爐的。但是媽媽也和他們也只是關係好,從來不獨處,自然也沒有答應過誰。

媽媽剛出學校時遇到了我爸爸。說實話,我爸當時很不起眼,個子矮,農村出來的也不會什麼穿衣打扮,一眼望過去淹沒在人群里那種。

但我媽媽還是在三選一的情況下選了我爸。還除去她那一票同學不講。

原因我媽媽也和我說過,說實話真不像那個年代裡只有21歲的她能想出來的。

1、我爸爸有意思,能和她聊得來。媽媽說她那個年代周圍的女生擇偶都是看家裡幾間房,幾畝地,但她就是覺得不基於愛情的婚姻會讓她痛苦一輩子。所以她得選個能讓自己開心,過窮日子也能窮的樂呵的人。事實是,爸媽現在雖然忙,但只要在一起,就有說不完的話。

我爸爸也確實是個有意思的人,倒不如說是個有說話智慧、可以自我排解的人。

印象深刻的一次是追求過我媽媽的同學情人節的時候送了我媽媽一捧玫瑰,那個叔叔搞開發的,開著二百多萬的跑車招搖過市。可我爸也不生氣,什麼話也不說,晚上給我媽帶回去一盆盆栽,笑嘻嘻地說,他那個沒幾天就枯啦,我這個長青不敗。

2、我爸的家庭。我爺爺師範畢業,是一所小學的校長,奶奶是護士。說實話那個年代他們過得不如農民好。但我媽覺得在這樣的家庭成長的人人品不會差,對她自己的孩子成長也有好處。

確實,因為工作關係,爸媽曾經兩地分居7年,但爸爸對我媽一如既往的好,即使後來地位和收入都有發展但從未像他的朋友那樣有過什麼風流韻事。因為爺爺是個特別正派的人,從小給爸爸灌輸的道德觀念成就了他。

我從小和爺爺奶奶長大。爺爺奶奶對我的基礎教育不細說,他們的人生智慧讓我成長成了他們最喜歡的樣子。從沒讓爸媽操過什麼心。做事之前必先考慮他們的感受。

對比媽媽那些同學的孩子,確實物質豐富,可真的就只是暴發戶,對孩子教育欠缺,孩子們的發展不想多說。抓住了985的尾巴的我,讀著自己最想讀的專業,努力成為著最想成為的人。

媽媽明確的說過,這樣的她特別滿足,真的一點也不羨慕她那些同學,更不後悔自己沒有選擇他們。畢竟物質的極大豐富遠遠比不上精神上的愛意與踏實。

3、我爸工作穩定,人緣好,辦事靠譜不慌。比那些慌慌張張的毛頭小子不知道強多少倍。這一點讓我媽看到了他日後的發展。說到這,我媽也是有投資眼光的啊。爸爸脾氣好,每次媽媽沖他發脾氣他也只是打著哈哈笑笑就過去了。對我更是如此。只要我回家就想把我掛在身邊出去應酬都想讓我跟著,不知道得意什麼。爸爸總能包容我的所有情緒眼睛總是笑眯眯。我嘴裡對他有百般埋怨心裡卻有他的萬般好。

說實話我也是佩服我媽媽的。

一個不慌不忙的選擇,抓住了一生的幸福。


一夜200+贊,我看還有很多朋友是凌晨點贊,還是要注意身體,早點休息。

評論區的朋友,如果忽略知乎的八阿哥,都回復啦,謝謝朋友們的祝福!真心感謝!

想特別說明幾點:

1.評論區有位朋友說:「這需要有錢,所有的興趣都是人民幣粉碎機和實踐粉碎機」

其實不是這樣的,在成長經歷中,比較花錢的就是電腦了。家裡的第一台自己買的電腦是小學5年級,父母攢了1年錢,買的組裝電腦。在這之前,我接觸到的電腦主要是老媽培訓。老媽因為工作原因需要培訓使用office,還要學習電腦的基礎知識。培訓是在周末,而她又不放心我一個人在家,就帶著我一起去了。上面老師講,底下我就聽。可能是因為是小孩子吧,學得很快,所以一幫阿姨的作業都是我幫著做的……也是通過這件事,第一次學習到了wordh和PPT。我想說的是,我覺得培養孩子,其實不一定是非要有多麼好的經濟條件,主要還是需要給孩子創造學習機會。

2.還有朋友說:「羨慕,我每次做錯事,我媽總是說我很笨,今後什麼事都做不成,而且語氣很重。我知道她根本沒有那個意思,但我還是很難過」

這方面,我老爹比較沒有耐心,我得感謝我媽。大概是學前班,老師教簡單的乘除法,我怎麼都理解不了除法。我老爹就說我笨,結果當時就把我說哭了,這個場景從6歲一直記憶到現在,還記憶猶新。我老媽就會循循善誘,有耐心,給我解釋。我想說的是,千萬別說孩子笨,真的,多鼓勵,多表揚,培養小孩子的自信心。有一位教育家說過:好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

3.還有朋友說:「呃,感覺這些技能小學四年級沒有掌握,到了大學四年級也差不多了…所以,題主高中大學的時候就可以專註於學業了?」

人總得進步吧?得一直接觸新東西才能進步呀?況且,我一直比較貪玩……

不過,平心而論,有這些技能之後,還是深得老師的「重用」。從小學到大學,幾乎所有的班級ppt,整材料,word排版都是我搞定的。

當然,還能和朋友增進感情。大家有電腦相關的問題也會主動問你,哪怕你可能不知道,也會問你。

我記得大學的時候,我重裝過的電腦大約有100台以上,要知道,我們專業總共90人不到,主要是因為我服務態度好,所以很多朋友的朋友被介紹過來!而這個裝機過程中,有的時候並不是簡單的重複,裡面也有很多坑,(比如win8鎖死不能裝xp,需要改主板設置才可以)這種東西有的時候需要一搞搞一天才能弄好。最後畢業論文排版的時候,我手把手從0排的版就不下10個人。這些事情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對了,說一句,這些都是朋友的義務勞動,不過有的時候搞的時間太長(有些坑機或排版比較繁瑣),反而讓對方不好意思,經常請我吃夜宵,或者請吃木桶飯!

(勞資就是這麼胖起來的!(ノ?益?)ノ彡┻━┻)

以下是原答案:

-----------------------------------------分割線---------------------------------------------

沒有人邀請,但是我想談談我自己。
我目前就讀於北京大學,博士2年級,主要做高通量測序技術的數據分析研究。

很感謝,我父母對我的培養,我覺得,沒有我父母英明的教育,我不會有現在樂觀,自信的性格,也不會面對挑戰敢於積極挑戰自我。

總結起來,父母比較有遠見的地方是:

  • 給我足夠的機會讓我表達自己的觀點。

從小到大,無論家裡有什麼事情,還是看到了新聞,聽到了某些小道消息,某些歷史人物的事件或軼事。我父母都會問我——「浩巍,你有什麼想法?」,「浩巍你怎麼看?」。然後鼓勵我讓我表達自己的觀點。久而久之,我鍛煉了表達能力,說話的時候有條理,有邏輯。而且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因為在我心裏面會覺得,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從小就這樣啊!沒有任何壓力~

  • 培養我的自信心

這一點,我老媽的功勞最大。因為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她總是鼓勵我,讓我嘗試著想解決辦法,並且總是相信我,我一定可以做好,我是最棒的!比如,我覺得我屬於反應比較慢,但是對問題理解有獨到之處的孩子。小學的時候,第一次做數學應用題,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老媽就鼓勵我,說我是沒有弄明白題意,而不是不會做。並且一步一步告訴我應該怎麼思考。這樣的事情會培養我的自信心,也是從這以後,我的數學一直是很拔尖的。後來,中考數學118分(120滿分),高考數學145(150滿分),還拿過一次數學奧賽的全國1等獎。當然這都是後話了,但是自信心的建立讓我相信自己,我可以,我能!

  • 鼓勵我,讓我接受新鮮事物

這個方面,感謝我老爹,從小到大,一直鼓勵我讓我接受新鮮事物。4年級的時候(2003年)讓我第一次接觸到了電腦。然後鼓勵我學習打字,編輯視頻,改音樂,做flash,刻錄光碟等等。印象特別深的一次,是小學畢業暑假,老爹他們辦公室人手不夠,缺做PPT的人,就把13歲的我拉過去,我承擔了大約50頁PPT的製作工作,主要包括圖片的整理,排版,動畫設計,母版改動等工作。大約初一時候,我已經熟練掌握了:word排版;PPT的製作(還會用動作路徑做動畫);excel的簡單函數;FLASH的元件及簡單控制;Dreamweaver網頁j簡單網站製作,並開通了第一個個人網站;刻錄各種光碟;修印表機;從零件狀態安裝並做操作系統(手動ghost/光碟引導安裝);還在小學4年級的時候,學會了開車(雖然直到現在我還是沒有時間考駕照o(╯□╰)o)。父親的教育,讓我受益頗多,總是能夠搶先同齡人接觸到他們接觸不到的東西。所以,這也讓我保持了對新鮮事物的積極接納。

我覺得,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這個我是真有體會。

All in all,

我認為,我父母最成功的地方,在於他們從來都把我當人看,而不是當孩子看。

嘿嘿~


【我爸教的報菜名】

小時候我媽開個小餐館,我爸下了班就去幫手,我放了學就去小餐館寫作業,

往往到晚上7、8點鐘,我們家忙完了才開飯。

於是乎我爸就餓了,於是乎我早就餓了,,,每當我們爺倆餓的時候,,我爸就用一隻筷子敲另一隻筷子,一句一句教我小品(嗯被糾正 來自於相聲)上的,報菜名,一邊報,還一邊打著節拍,一邊喊著餓,大概就是如下這個樣子,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媽!我餓了!)

燒花鴨,燒雛雞兒,燒子鵝,(媽!快開飯!)

鹵煮咸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媽!我餓了!)

晾肉,香腸,什錦蘇盤,(媽!快開飯!)

軟炸裡脊,軟炸雞,什錦套腸,麻酥油捲兒(媽!!!!我爸都餓暈了!!!!旁邊我爸趴在桌子上裝作暈倒狀)

這個報菜名教程,大概是從小學二年級開始的,一直持續到初中,我進入青春期,

但對我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以上這十幾個菜名,我張口就來,順序都不會變的,

而且,

我形成了很尷尬的條件反射,每當我餓的時候,腦子裡就回蕩著,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而且如果餓得比較厲害的話,我會不由自主地說出來。。。

——————————————————

——————————————————

分割線意味著我長大了,,,,給個場景,體會一下我爸教我報菜名的睿智和目光長遠。

大學軍訓十來天,我們連隊每天都是最早到食堂的,

因為本寶寶個子高!個子高!所以站第一排,中午11點半的時候,教官說,再來半小時軍姿,你們就可以吃飯了。。

站了五分鐘之後,,,我實在管不住自己的肚子和自己的嘴了,開始嘴巴里嘰嘰咕咕念念有詞,真的是條件反射,很機械性的,

教官急了,說,你!你念的什麼!大聲念出來!!!

教官讓我,,,大聲,,念出來。。。

我正了一下軍姿,大聲喊道:是!

然後整個訓練場都回蕩著我鏗鏘有力的聲音: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

燒花鴨!!燒雛雞兒!!燒子鵝!!

鹵煮咸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

晾肉!!香腸!!什錦蘇盤!!

教官:停!!!!!

————五分鐘之後————

教官:全體注意!稍息!立正! 以跑步動作,目標:食堂!!!


我爸媽一直對我說的最多的兩句話就是

1 做人不能去逃避問題 要去解決問題

2 做事要要為了結果而想盡一切辦法去做 而不是一句為了過程糊弄過去 但如果沒達到預期 坦然面對

就這兩句話 夠我一輩子用的了


謝邀,喵。

「睿智而有遠見的父母」,我決定把這道題拿給他們看,蛤蛤。

我小時候我爸就告誡我:「女生絕對不要只會看言情小說,要學會有深度思考的能力。」

於是我小時候爸爸逼著我去看了很多古籍。韓非子啊,商君書,資治通鑒,史記,etc。

後來我長大才明白當初我父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可能我和他,都見過太多的,情感細膩豐富而缺乏深度思考能力的女生吧。

我記得知乎上有一位答主說過一句話:「書頁里長大的孩子,和人群里長大的孩子,天生是敵人。」

我現在的領悟是:「書頁里長大的孩子,即使孑然一身,也絕不會感到孤單。因為我們有柏拉圖,有西塞羅。」

雙腳踏過三千世界的泥土,讀過亞歷山大圖書館跌落人間的捲軸,在歷史女神面前謙卑地獻上自己的智慧與良知。

畢生所願。

(我沒有說要黑其他的女生,沒有任何的這個意思。但是你們一定要我回答這個題,我當特首怎麼能不如實回答?)


給我機會盡情地去嘗試、去犯錯

然後發現他們當初說的是對的。

=======2015.10.12=======

我發現評論區有人沒明白我的意思。

我不是說爸媽在旁邊幸災樂禍地看著我跳坑,我是說我很感謝我的父母給我讓我自己做決定、為自己的決定做出行動的機會,哪怕他們可能並不贊同。

然後當我為我的決定付出一定代價時,我會發現爸媽當初給我的建議是對的。但我就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性格,我必須要自己親自證明一遍才會服氣。

我爸教育我的觀念是,在年輕時接受一些挫折不是壞事。如果年輕時走了彎路,還有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去改正,避免老了之後犯同樣的錯誤; 即使之後還是會無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年輕時面對挫折的經歷,至少會為以後再次面對困難時提供一定經驗和良好心態。

所以呢,我並不後悔自己跳了那些坑。跳坑的過程總是能讓我學習成長很多。爸媽帶給我的最寶貴的東西,不是在他們扶持下一帆風順的人生,而是脫離他們後能夠獨當一面的能力。

我覺得他們就是我心中睿智和有遠見的父母。


他們教會我:衡量一件事物要用價值,而不是價格

我出身在一個普通家庭,但是,從我記事起,他們在很多事情上表現出了超乎其經濟水平的豁達與遠見。

他們在家省吃儉用,卻經常讓我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他們在家省吃儉用,卻在親戚朋友遇困難時慷慨解囊;

他們在家省吃儉用,卻在補習班/出國交流上不惜血本;

他們教會我如何更有效率的用錢。


原答案後做了些補充,希望能夠更好的表達我的想法吧~

原答案:

媽媽教會我的最讓我受用終生的,大概就是女人一定要經濟獨立吧。

越大越發現,大多數女人身上發生的悲劇,都源於自己不能做到經濟獨立,或是過度依賴男人,或是不能保證長期自給。

所以現在小到吃飯大到旅行,我都堅持盡量AA,不讓男生負擔兩人之間全部的費用。

男生沒有義務,但是兩個在一起的人都需要負責任。

嗯,道理我都懂,但是。

吃飯旅行,還一直都是一個人呀^_^

補充:

收到的支持及評論數遠遠出乎意料,無論如何感謝各位願意在眾多答案里耐心閱讀我的這一個。

另外,可能有越來越多的人看到這個答案,所以算不上說明,但還是想為自己說幾句吧:

首先,這不是釣魚/徵婚貼。這很重要(即使沒說三遍)。答過的問題不多,但幾乎每次都要先備忘錄上寫個草稿刪刪改改,盡量沒語病沒錯字沒有詞不達意並且希望帶給題主幫助。即使這次耍了滑頭,也是認真的耍!沒!有!目的!的辣種!

(?????)っ所以我不想因為一些質疑修改原答案;

其次,我所描述的「經濟獨立」大概還是有些片面,非常感謝評論指出。我的意思當然不是完全絕對的AA,太過分明反而顯得計較。只是我本人,不提倡一些人「男女朋友間男生承擔大部分開銷」的想法。另外,媽媽在教導我「經濟獨立」的時候,初衷是想告訴我:女人即使結了婚,也不要完全依賴男人,不能和社會脫離關係(這句是老媽看過我答案後的補充~)這樣就算遇到事情(尤其是出軌一類的婚變問題)不至於自己慌了陣腳;

最後,還是想說一句:作為一個喜歡嘗試的人,我很慶幸在知乎上學到了一些曾經陌生的東西,也很尊重這裡的每一位。所以我不希望自己把這裡變成無用的社交軟體,所以,有問題大家就在評論里問吧

( ????? )

最後最後,因為你耐心看完了比原答案還長的補充,所以…依然是感謝&>3


父母都是平民百姓,養育了我和我哥兩兄弟。

我和我哥討論過,最感謝我爸媽兩件事。

第一是從農村搬到縣城,堅持讓我和我哥接受教育。哪怕從小到大每次交學費的時候爸媽都要出去借錢。現在我哥專科畢業從縣裡跳到市裡定居,我復讀後去年大學本科畢業就職於某五百強基層(所謂管培生…)。而我和我哥小時候一起玩兒的同齡人要麼在老家種地,要麼去廣州深圳工廠打工。並非歧視,各人有個人的機遇,但是父母儘力讓我們有了更好的平台。

第二是父母在我讀高中的時候,毅然賤賣了自家在縣城城郊修的樓房,趕在全省養老退休金聯網前補交全費用辦了退休金。剩餘的錢又修了一棟樓房,讓我和我哥回家也有地方住。現在家裡雖然沒有存款,但是也沒有帳務。父母每個月退休金足以養老。今年年初帶去市醫院做了全身體檢,除了父親愛喝酒所以脂肪肝和高血壓,全家身體都還健康。

雖然在買房買車這些方面父母給不到什麼支持,但是父母提供的平台讓我和我哥都自己有能力承擔自己的生活,而且父母不會讓我們產生養老的壓力。哥哥在市裡買的房明年交房,我的工資待遇和職業發展也符合我的預期。

用我媽的話說,那些年,真不是人過的日子。我們都過來了,往後,只會越來越好了。


看到這個問題,想著還在火車上的媽媽,不禁滿懷感激和心酸作出這個回答。

我的母親實在對我有太多太多的幫助,關愛和啟迪。

她用她的言傳身教教育著我。

母親本科學歷,當初也算是尖子生,在我一歲前一直都在鎮江工作,是一個工廠的副廠長。

因為年幼的我不懂事,每每她離開的時候,我都會搖晃著鐵柵欄的門哭喊著媽媽,她拉著我的小手,亦不忍作別。

小朋友,活蹦亂跳,在床底下撿皮球,然後手就脫臼了,父親在一家數控公司研製新產品,無暇顧及我,我的奶奶急得不行,打電話給我的媽媽的單位。

媽媽很急,連夜從鎮江回到南京,那一年,是一九九九年。

從此以後,她辭去了年薪很高的工資,回到南京,也遠離了曾經的同學同事,在南京待業。

她那時壓力很大,雖然家中經濟不算困難,但是對於心高氣傲的她,沒有工作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後來,她只得去做保險。

雖然現在已經是部門經理,但是當初風雨奔波,低三下四求人買保險的經歷,她雖不提及,但是每每想起,個中辛酸,可想而知。

一.

母親首先告訴我,要尊重每一個人。

無論是乞討老者,還是有錢人家,要學會不卑不亢,學會真誠待人。

小區里每一個清潔工人,她都會打招呼,和藹地聊天,每個人家中情況她也了解不少。

我一個幼兒園同學家中很有錢,是台灣食品大陸總代理商,家中豪宅,她依舊平常對待,絕不和人家扯上錢財往來。

於是,我知道了,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進門時,給後來者留門。給長輩遞東西時,雙手奉上。

我也明白了,對待身邊每一個人,尊重他人不同的意見和不同的喜好,絕不因為喜好的不同分三六九等。

喜歡古典樂和喜歡韓國團體並無高下之分,愛玩微博和愛刷知乎也無高下之判。

要去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朋友生日,我往往會每年奉上一封手信,並送上誠摯的祝福。他人的質疑,不要反駁,而要用實際行動去證明。對他人盡量不出惡言。

母親讓我勇於維護自己的權利,關鍵問題決不妥協

小學時,特別想考南京外國語學校,老師認為我一奧數學成狗的孩子還是算了吧。

而且那位數學老師收禮成為常態,時常是家中奉上禮物者就好言對待,我家從不送禮,就冷眼以待。

我小時候,也算溫和,但是心中自有一種傲氣。

一次,
由於回答一個問題沒有回答上來,我被她用水杯砸向面部,也不知為何,當時我鼓起勇氣,讓她道歉,她自然認為我觸犯了她的權威,對我惡言惡語,我一個人跑出教室,對著冷風嚎啕大哭。

母親聽聞後,拉著我的手去要求她必須道歉,鬧到校長層,女老師最後當面道歉。

我媽媽事後,蹲下來對我說,周某某(我真名),你做的沒錯,以後也要這樣,別人做的不對的時候要懂得反擊。

我很感激她,以後無論如何,涉及原則問題,我是絕對不會後退半步,許多朋友被我這種老幹部精神嚇到過,為什麼一隻小綿羊忽然成為小豹子,我笑笑,人得溫柔卻有力量。

我小時候第一次被打,第一次下跪是因為我小時候,一次考了個八十九分,還撒謊說朋友也考得很差,母親了解情況後,認為我不僅撒謊,還通過貶低他人抬高自己,怒不可遏,重拾當年學院排球隊的主力風采,對我的屁股開始扣球傳球流行火錘晴天霹靂,然後勒令我跪在樓道里,不過事後想想,我家住在頂樓,對面沒人,這樣一來,也不算不顧及我的自尊了吧。

我哭得昏昏沉沉,以後再也不敢。

頂多把八十九分改成九十分,再也不亂說他人成績了。

三.

母親教我堅定夢想,跌倒不應放棄

我數學不好,一直都不太好。

很愛寫作,奈何文筆一般,也沒閱歷。

好在我身處的學校保送黨居多,我也有幸可以要保送到一流學府的機會,所以這點和高考的同學不太相同。

母親知道我對數學已經儘力,也不多加苛責。

有時考試成績不理想,覺得沒有好的大學上時,她也耐心安慰。

我從小執拗,總愛挑戰不可能。

小學時,要衝南外。

她讓我放手一搏,不對我多加要求,讓我學會記住過程,並且享受過程。

最後好在結局不算辱沒了母親的教導。

現在我已經高三,也想沖一衝另一所高校,甚至可能會失去別的好的大學的機會。

她雖不太贊同,卻也無條件信任我,給我自由。

我感激她。

一日,和母親坐在一起,聽著中國好聲音李佳琪和張惠春兩位唱的beyond的《真的愛你》,然後我聽到

春風化雨暖透我的心


一生眷顧無言地送贈

是你多麼溫馨的目光


教我堅毅望著前路


叮囑我跌倒不應放棄


沒法解釋怎可報盡親恩


愛意寬大是無限


請准我說聲真的愛你

然而淚流滿面,她拉住我的手,也哭了,我說:「媽媽,以後我要是可以成名成家,登上講台,一定會好好感謝你。」

她對我說:「孩子,你一輩子成名成家也好,但是更要緊的是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為之努力奮鬥,無怨無悔,並且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啊。」

我感激我的母親,也深愛著她。

因為,即便我執拗死心眼,有時叛逆和暴躁,她把我當作珍寶,獨一無二。

更重要的是,她把我當做一個獨立的自由的人,不捆綁,不把自己的要求付諸於我,讓我可以自由的發展。

我對她也很坦誠。

因為她會指導我,愛護我,包容我。

青春年少喜歡的男生,自己犯的錯誤,我從不隱藏。

因為無需隱藏。

母親,我對你只有感激,只有愛。

請准我說聲真的愛你。

真的愛你。

---------------你家小兔崽子上


我的父母睿智且目光長遠,在我小時候教會了我很多人生道理。

有一天我和媽媽去賣水果,有一個水果攤的老闆很醜,臉上很多點點瘡瘡,我跟媽媽說,不要買這家。我媽說,不能歧視別人長得丑,我們是來買水果,不是買他的臉,你看這些蘋果挺漂亮的,我們買蘋果吧。
於是我從小就明白到挑東西一定要挑漂亮的。

我小時候常常捉弄別的小朋友,有一天被老師叫家長,爸爸來到學校後教育我,做人要誠實,如果騙了別人一定要告訴別人真相。
於是後來騙完別人後我都會說,蛤蛤,傻逼,我騙你的。

我的爺爺會算命,他曾經給我算過,他說我命犯爛桃花,告誡我以後要認真對待感情,如果以後有人喜歡我一定不能答應她,不能被愛情耽誤學習與工作。
於是我拒絕了倒追我的女生。

因為父母還有爺爺的睿智與目光長遠。

所以我


說個我奶奶的吧。初中那時候跟我同齡的基本都往網吧跑,玩的很瘋很野,爺爺奶奶輩的基本都對網吧遊戲機室之類的恨之入骨。而我貌似不怎麼感興趣,然而我奶奶很機智,直接扔給我十塊錢,去上網吧,別的孩子都會玩,你不會不行的……後來又仔細問了下奶奶為啥讓我去上網,她回答得很簡單,電腦這東西以後會普及,不會玩不行的……現在回想下子,我奶奶真6


推薦閱讀:

酒喝多了有什麼趣事?
音樂最大的副作用是什麼?
市面上有哪些很常見但是一點也不好用的商品?
給剛查出來患癌症的朋友送什麼書比較好?
你遇到過最奇妙的緣分有哪些?

TAG:生活 | 人生 | 家庭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