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顆粒,玉屏風顆粒,這些顆粒葯在藥廠是怎麼把中藥做成顆粒的?

喝過以上兩種顆粒葯,但懷疑這熬成了湯水的葯,再做成顆粒,是不是藥效就小了呢,甚或不起作用了呢,,,?


這屬於中藥藥劑學的內容,標籤應該加上藥劑學標籤∩_∩!上點乾貨∩_∩! ________

顆粒劑的製備步驟:

提取、濃縮、制粒、顆粒乾燥、整粒、包裝

其他的步驟題主有興趣的話我再搬上來,顆粒劑最重要的步驟就是制粒了。順便扯點其他的,製得的乾燥顆粒可以用於「壓片」,壓完就是片劑了(也即是藥片)。

制粒方法

中藥顆粒劑制粒的程序一般是將濃縮到一定比重範圍的浸膏按比例與輔料捏合,必要時加適量的潤濕劑,整粒,乾燥。

成型技術可分為三種:干法成型、濕法成型和直接成型。

(1)干法成型。系在乾燥浸膏粉末中加入適宜的輔料(如干粘合劑),混勻後,加壓成逐步整到符合要求的粒度。若一步整粒,收率差,若制粒是由壓片機和粉碎機(振蕩式)組合而成,則成型率也較低,如小青龍湯的顆粒成型率只有30%—40%,如用現代技術自動生產的制粒設備系統,生產小青龍湯的顆粒,成型率為65%—70%,且每批顆粒的質量相差無幾,溶出性一致。

干法成型不受溶媒和溫度的影響,易於製備成型,質量穩定,比濕法制粒簡易,崩解性與溶出性好.但要有固定的設備。

(2)濕法成型。系利用乾燥浸膏粉末本身含有多量的粘液質、多糖類等物質為黏合劑,與適宜輔料(如賦形劑等)混勻後,必要時在80℃以下熱風乾燥除去少量水分,然後加潤濕劑(常用90%乙醇)製成軟材,用擠壓式造粒機或高速離也切碎機等製成濕粒(當用干浸膏制軟材時,可以選用糊化的澱粉漿為黏合劑) 。濕粒乾燥一般使用通氣式乾燥機、平行流乾燥機或減壓於燥機(減壓乾燥時的真空度一般為2.67-13.3kpa),最後整粒的機械有振蕩器和按筒式成粒器.也可用造粒機整粒。濕法成型必須優選輔料,處方合理才能使質量穩定,確保顆粒劑的崩解度與溶出度。

(3)直接成型。系由濕法成型演變而來,特點是煉合成軟材,造粒與乾燥三道工序同時進行,即流化制粒。

至於題主當心的藥效問題,只要是正規的,通過GMP認證的廠家生產的顆粒劑,一般不會出現有效成分含量問題的(有問題就吊銷廠家GMP牌照,該藥廠就不能再生產這種顆粒劑了!),顆粒劑生產後要經過主葯含量測定,而且要知道,合格的廠家的標準是要比GMP規定高的。


不一定.

有的是粉碎顆粒, 有的是濃縮

現在多數顆粒工藝都是有專利.

比如附子, 如果單純粉碎, 毒性無法通過煎煮衰減.

總的來說, 顆粒更方便快速, 體積更小.


中藥液濃縮 -然後混合-然後搖擺制粒機-然後烘箱/其他乾燥設備-篩分-包裝

我們就是做這條線的。


中藥配方顆粒暗自欣喜:幸好知道我的人不多……


湯者盪也,湯劑作為傳統劑型,屬於作用較快的劑型之一。但是湯劑也是最不方便攜帶的劑型。所以才會有眾多劑型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跑題了…………………

說到顆粒劑,排名第一的答案對於製劑工序說的已經比較詳盡,不多說。說說之前的提取。

首先中藥材經過凈選洗潤乾燥切制破碎等前處理後,根據各藥材成分極性不同,分別水提或醇提,其實就相當於湯劑的煎煮。

之後會進行濃縮,成為稠膏/浸膏。這時候,有兩種選擇。一可以直接到製劑加輔料;二就是經真空低溫連續乾燥,形成干膏(粉碎後,性狀為粉),此時一些不需要煎煮的藥材或一些中間產品可以粉碎成粉,直接加入,在進行粉碎混勻,過到製劑。

整個過程中基本避免了有效成分的流失,顆粒劑還算是方便有效的劑型。

就這樣。

…………………………………………………

自知學藝不精,如有解釋不清或說得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不勝感激。


想像成牛奶餅乾的碎渣就好,用足夠的餅乾把一杯中藥吸干,然後把餅乾水分烘乾,餅乾揉碎就好了。


應該是低壓脫水,就像速食麵里的脫水蔬菜一樣吧


推薦閱讀:

熬中藥為什麼要用陶罐,這和普通的鍋比有什麼優勢嗎?
喝中藥是什麼體驗?
有哪些原本療效顯著的中藥材使用代替藥材之後療效大減?
為什麼同仁堂的葯比外面貴那麼多?
為什麼現代中醫沒有發展那些產地不在中國的植物作為新的藥材?

TAG:中藥 | 藥學 | 藥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