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思想家和翻譯家嚴復?
剛在知乎上搜索了下嚴復,有11個問題,7個人關注。再搜索翻譯家,只有84個人的關注。太令人心酸和心寒了。是國人太健忘了,還是他沒有做出什麼貢獻呢?其實他是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
翻譯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他們在中國近現史的偉大歷史進程中起到了幕後英雄的角色作用。但他們的豐功偉績好像並沒有得到足夠的肯定和認可。
1. 我眼中的嚴復之一 (在讀者的鼓勵下,持續更新中)
與其說他是翻譯家,倒不如說他是思想家。他的思想之深度,所站之高度,是很多思想者難以望其項背的。現在有人說嚴復的譯文是誤譯或是沒有忠實原文。沒錯,他是拿來主義者,舊瓶裝新酒,洋為中用,古為今用。他絕不是為翻譯而翻譯。他系統地引進西方理論是希望能為處於水深火熱的中國找到一條強國富民的道路。嚴復的《天演論》對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原著對英國的影響。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如當頭棒喝,喚醒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舉個例子,近代大學者胡適原名本不叫胡適的。中國何去何從?薪火相傳,從康有為梁啟超到孫中山再到毛澤東都受到他的影響,也都高度評價他的貢獻。
2. 我眼中的嚴復之二
嚴復的《天演論》借介紹西方的思想學說,闡述自己的政治思想,開出了醫治當時中國內憂外患的一劑良方,希望能找到一條強國富民之道路。他在譯文中加入了大量案語,熔闡釋、評論、添寫於一爐。嚴復通過闡釋吃透他人思想,通過評論批判他人思想,通過添寫案語建構自己的思想,有破更有立。這些都說明嚴復至少是平視有時甚至是俯視原作者。嚴復做到了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全為我用。借他人的舊瓶裝自己的新酒,是個真正的拿來主義者。不象一些翻譯家只會拾人牙慧,亦步亦趨,不敢越雷池半步。
3. 我眼中的嚴復之三
現在很多人一說到嚴復,就會想到他的翻譯標準-信達雅。更有很多學者覺得信達雅標準落伍了,都試圖提出自己的翻譯標準理論。百年前嚴復提出的信達雅真的落後了嗎?大學者梁啟超的評價嚴復「於中學西學皆是第一流人物」難道是過譽之詞嗎?當然不是。嚴復的翻譯思想薄大精深,他的譯文一名之立,旬月踟躕。脫離他的精益求精的譯文而孤立地批判信達雅標準是斷章取義。重讀嚴復的譯文你會重新認識他的偉大。讓我們穿越到他那個時代,你會發現那時中國人竟不知道science
和democracy為何物?而尊稱為賽先生和德先生。很多學者如站在500米高度仰望真理星空,而他如站在三千米海拔的高峰上,誰離真理更近呢?
4. 我眼中的嚴復之四
今天看紀錄片《嚴復》很是感慨。一個海外留學歸來的精英,儘管委以重任卻不受重用,只因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的功名。在不惑之年仍要去參加科舉考試,卻屢戰屢敗,借酒澆愁。
甲午海戰的失敗終於將他打醒。痛定思痛,他丟棄了光宗耀祖的考取功名之路,而思考整個民族的亡國滅種之災。他如火炬般燃燒了起來,照亮了那時在黑夜中的神州大地,喚醒了那時一群迷茫彷徨苦悶的中國知識分子。他是那時睜眼看世界的最先進中國人,他考察過那時蒸蒸日上的英帝國,深深思考過其國富民強之道理。他的譯著,不如說是他的思想醫方,如及時雨般注入到久旱乾涸的土地。至今他的思想仍然很有價值,閃閃發光。大國之崛起需要一些如嚴復的思想家,他們在哪裡?難道也還在考八股文?
5. 我眼中的嚴復之五
嚴復提出的「信達雅」翻譯標準,百年來一直備受非議。中國學人陸續提出了很多翻譯標準,如「忠實、通順和美」「神似」、「化境」以及近年來的「信達切」和「正確、通順、得體」等說法。攻之者眾,但破之者寡。他們如攻城,打開了一兩個缺口, 但「信達雅」三字真經所構成的城池卻仍然固若金湯。為何?
也許正如翻譯家郭宏安所指出的, 「種種說法似乎都或遠或近地在『信達雅』的樹蔭下乘涼。」也可能是因為「信達雅」是三位一體且不容分割的整體,如一個三維坐標軸。又或者它確實是搔到了文學翻譯的癢處。有人認為,翻譯只需忠實和通順,何須雅?但譯文如果無雅,文學翻譯則無藝術可言。再可能就是「信達雅」如三字經一樣好念好記,琅琅上口,不易忘記,符合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思維方式。
錢鍾書考證說,「信達雅」三字最早見於三國時期佛經翻譯家支謙的《法句經序》。嚴復自己也說,自己師法前輩譯經大師。
無怪乎翻譯家和翻譯學教授曹明倫先生感言:「當今百家釋嚴復,會不會是嚴復釋百家呢?」
6. 我眼中的嚴復之六
商界流行一種說法: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做標準。翻譯標準的產生何嘗不是如此?「信達雅」最終應運而生,由被梁啟超評價為「於中學西學皆是第一流人物」的嚴復提出並不是偶然的。
1894年甲午戰爭後,國人的民族危機感加深。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欲以翻譯救國,於是紛紛投身翻譯事業。這一時期名家輩出,如王國維、馬建忠、梁啟超和蔡元培等。其中最為出名的當數嚴復和林紓 。「譯才並世數嚴林」康有為有詩為證。
此時的翻譯作品汗牛充棟 ,但也良莠不齊。於是學者們開始了關於合格譯作之標準的討論。《馬氏文通》作者馬建忠先生在《擬設翻譯書院議》(1894年)中對譯才之造就和譯作之標準發表了精闢的論述。四年後,嚴復在《天演論》例言里寫到: 「譯事三難: 信、雅、達。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擇猶不擇也,則達尚焉 。…… 《易》曰:『修辭立誠。』子曰:『辭達而已。』又曰:『言之無文,』行之不遠。』三者乃文章正軌,亦即為譯事楷模。故信、達而外,求其爾雅。」
嚴復之偉大在於把三國時期佛經翻譯家支謙《法句經序》中提到過的 「信」、「達」、「雅」三字,按翻譯的內在規律組合成一個系統, 明確地將其作為「譯事楷模」,成為「我國譯界倡導系統而完整翻譯標準的先驅」。嚴復提出的「信達雅」標準起到了繼往開來的作用,一方面集漢唐譯經論說之大成,另一方面開近世翻譯學說之先河。
此外,嚴復之遠見卓識還在於能根本認定西洋各國之強盛,在於學術思想而不只是科學技術;認定中國當時之需要,也在學術思想。嚴復是作為啟蒙思想家的翻譯家,而不只是為了賺取稿費。(林紓譯書達1200萬字,嚴復才200萬字。)他系統地將西方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哲學/邏輯學等理論引入中國,人稱「嚴譯八大名著」,目的 是作為改造中國人世界觀的理論基礎和思想啟蒙的武器。難怪 1949年毛主席總結中國民主革命數十年經驗時,提出嚴復是與洪秀全、康有為 、孫中山並列的代表人物。(未完待續,持續更新中)
《論譯者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這個想法是我在追尋很多翻譯家的成長曆程中,發現了他們的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的愛國情懷。他們在中國近現史的偉大歷史進程中起到了幕後英雄的角色作用。他們所做的工作決不是簡單的兩種文字的轉換,而是開啟民智和喚醒國人的偉大事業,是中國前進的急先鋒和引路人。但他們的豐功偉績好像並沒有得到足夠的肯定和認可。
回想1840年鴉片戰爭前後的中國,閉關鎖國,從泱泱大國跌落到半殖民地,巨大的心理落差,很多中國人因此喪失了自信心。就如長跑比賽一樣,落伍的我們發現西方發達國家已遙遙領先。怎麼辦?弱後就要挨打,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是誰在引領中國人奮起直追,縮小這個差距?毫無疑問,首先是翻譯工作者。從嚴復到傅雷再到林語堂,他們架起了橋樑,bridge the gap.我們國人也曾視洋槍洋炮,外來洋貨為洪水猛獸。是他們這些翻譯前輩,運用拿來主義之精神,批判地吸收和引進西方文明為我所用。
而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打開國門我們又驚覺,我們落後於時代了。又是那些翻譯工作者在辛勤地翻譯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才使我們在這三十年里縮小了百年的差距。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需要更多的優秀翻譯工作者譯入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時也需要對外傳播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擴大中國的影響力。中國要全面崛起,文化就一定要崛起。呵呵也許我們能做點什麼。
無聊之餘,作打油詩一首,自娛自樂,博君一笑。以文會友,敬請網友斧正。
《真理在哪裡》
尋尋覓覓 真理在哪裡
它不在西方,也不在東方
真理就在那裡 閃閃發光
如明月當空
遠在天邊,近在身邊
總有人認為
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總有人相信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呵呵 其實大家都知道
月亮就一個
它既不在西方,也不在東方
它就在那裡 閃閃發亮
遠在天邊,近在水邊/眼前
請走過路過的朋友幫忙點贊,如果您覺得還不錯,能博君一笑。您的鼓勵是作者創作的動力。謝謝支持原創。
目前中國的英語學習方法多如牛毛且有眾多的門派之爭,但實際效果其實並不理想。重溫大師林語堂的經驗之談,對指導我們的英語學習很有好處。為什麼中國人學習英語這麼辛苦且效果極差?也許就是教與學不得法。
何時中國才能再出幾個林語堂?
林語堂名篇《英文學習法》
林語堂大師的啟示:我們怎樣學英文? - 令狐沖學英語的煩惱 - 知乎專欄
http://zhuanlan.zhihu.com/Englishlearning/20556861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richard zou
來源:知乎
謝邀。想起讀大學時看到有關《利氏漢法詞典》的故事,聯繫到今年復旦大學陸谷孫教授主編《中華漢英大詞典》的新聞,再看題主的問題說明:
翻譯家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他們在中國近現史的偉大歷史進程中起到了幕後英雄的角色作用。但他們的豐功偉績好像並沒有得到足夠的肯定和認可。
我也有點小感觸。
首先,類似於翻譯家、詞典編纂者等學人,他們在中國近現代史、現代文學史中的確起到了幕後英雄的作用。其次,既是幕後,雖少了鮮花掌聲,但也不必粉墨登場,自在清凈未必不好,取捨之間是個人自主的選擇;既是英雄,必有英雄惺惺相惜,許多專業、許多行業是有門檻的,外行未必懂,內行的肯定與認可才更見珍貴。最後,說說嚴復。因為學識有限,對嚴復並無專門研究,所以對他的認識也逃不過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A%B4%E5%BE%A9的範疇。然而我關注過很多關於進化論以及相關話題的爭論,我認真讀過有關三權分立的學說與探討,雖然這些跟嚴復並無直接關係,但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嚴復翻譯的《天演論》和《法意》,國人對赫胥黎和孟德斯鳩的了解會延誤多少。近代中國大師輩出,風雲際會,然而國人普遍叫得上名字的也不過魯迅胡適等寥寥數位,不是國人健忘,也許只是國人不曾認識。近代中國大師輩出,風雲際會,嚴復是其中一位,這已足夠。謝邀。嚴復是政治上的失敗者,近代翻譯的先驅與偉大開拓者。同時,他也是傑出的教育家與出色的文學家。
商務印書館有套1911-2011年的百年文萃《夢想與路徑》就選了嚴復的《說黨》和《民約》平議論,我是反覆看了好多次,比較冷門吧
我寫的比較簡單。 思想上:傾向於君主立憲,教海軍,辦報紙,比較系統的介紹了西方的政治制度,經濟文化,科學技術和進步思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他的主要觀點。 翻譯上:他翻譯了眾多外國著作,涵蓋了經濟,哲學,文化,政治等等。令,提起嚴復就不得不提到《天演論》。這部著作在社會上被有識之士奉為至寶,在文化界掀起了波瀾。如果魏源的《海國圖志》是打開了近代國人的眼界,那麼嚴復的《天演論》則是給了國人當頭棒喝。然並卵,但是並沒有引起官方的重視。 加之他的政治主張偏向君主立憲,與袁氏的帝制復辟有瓜葛,自然也不受後起的民主派的待見,乃至如今的官方教科書給他的定位是:比較進步的文人。 他和之後成為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是同班同學...................假如他在日本的話,名聲和評價會更大的吧。至少他的著作會在整個社會形成巨大反響,會受到官方的足夠重視,會在普通民眾心裡留下重要的地位。在中國當時一潭死水的環境中,只能泛起一點點漣漪,不久也就消散了。
我想起個笑話。
我(錢鍾書)想起康有為的詩(譯才並世數嚴林),就請問李先生。李先生說,康有為一句話得罪兩個人[67]。嚴復一向瞧不起林紓,看見那首詩,就說康有為胡鬧,天下哪有一個外國字也不認識的「譯才」,自己真羞與為伍。至於林紓呢,他不快意的有兩點。詩里既然不緊扣圖畫,都是題外的襯托,那末第一該講自己的「古文」,為什麼倒去講翻譯小說?捨本逐末,這是一[68]。在這首詩里,嚴復只是個陪客,難道非用「十二侵」韻不可,不能用「十四鹽」韻,來一句「譯才並世數嚴、林」么?「史思明懂得的道理,安紹山竟不懂!」[69]喧賓奪主,這是二。文人好名爭名,歷來是個笑話,只要不發展成為無情無恥的傾軋和陷害,它終還算得「人間喜劇」里一個情景輕鬆的場面。
[67]夏敬觀先生《忍古樓詩》卷7《贈林畏廬》也說:「同時嚴幾道,抗手極能事。」夏先生告訴我,他「人微言輕』,所以沒有引起糾紛。
[68]據林紓《震川集選·序》,康有為對他的古文不很許可,說:「足下奈何學桐城!」《方望溪集選·序》所講「某公斥余」,也是指那件事。
[69]林紓「好諧謔」的例子。史思明作《櫻桃子》詩,寧可不押韻,不肯把宰相的名字放在親王的名字前面;這是唐代有名的笑話(《太平廣記》卷495引《芝田錄》、《全唐詩》卷869《諧謔》1)。安紹山是《文明小史》45—46回里出現的角色,影射康有為,雙關康氏的姓和安祿山的姓名;在唐史里安祿山和史思明齊名並稱。《紅礁畫槳錄》的《譯余贅語》稱《文明小史》「亦佳絕」;《庚辛劍腥錄》9章里的昆南陔也是「康南海」的諧音。
推薦閱讀:
※「用戶粘度」翻譯成英文是什麼?
※china 和ceramics 有什麼區別?
※美人魚珊珊向劉軒介紹自己的職業,「做雞」這個中文隱含辭彙外語應該怎麼翻譯?
※請問為什麼「flash someone」翻譯為「露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