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如何用經濟學解釋?
需求法則認為,提高價格會降低需求。
但是,有些時候,比如某些奢侈品,價格上升反而會增加商品需求。「越貴越買」是否與「需求法則」想違背嗎?「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情況還能用經濟學解釋嗎?--------本題已加入圓桌 ? 新消費時代,更多「消費」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這個很好解釋。
首先說一個我覺得比較靠鋪的解釋。核心idea是:「價格是一個衡量商品質量的信號。」對於一個不太了解商品信息的消費者,或者他了解這個商品質量所需要的(時間)成本很高——也就是有錢人,「只買貴的」的策略是一個用最小時間成本來選擇正確商品的最優決策。這個策略是理性的:如果市場真的是競爭市場的話。在競爭性市場中,質次價高的商品必然會被淘汰掉。通俗的來說:貴有貴的道理。有錢的消費者持有這種信念。而沒錢的消費者,擔心買到質次價高的商品,由於時間成本低,捨得花時間上各種論壇比較商品參數,各種糾結,然後作出選擇。是他們的辛勤勞動,使得價格趨向於理性,幫助富人們節省時間,踐行「只買貴的」的最優策略。
但是,當所有人都採用「只買貴的」的策略時,價格這個作為質量的信號就失真了:因為沒有人會去真的研究商品信息,生產者有動力生產質次價高的商品。此時,只買貴的就成了一個不理性的行為。逐漸的,人們發現「只買貴的」的買來了很多質量很差的商品,就會意識到市場價格信號不準確,於是即使是有錢人也開始研究、比較商品信息了。
由於目前的世界是信息化世界,信息完全流通,有一群沒錢但是時間充沛的窮人天天在研究怎麼省錢,所以我覺得只買貴的是一個很聰明的行為:如果你不在乎那麼多錢,同時時間成本很高的話。
(在以上的討論中,富人、窮人是相對概念,不是絕對概念。)
另外一個解釋(我覺得不那麼靠譜),是 Robert Frank 在Darwin Economy那本書中介紹的,通俗的來說就是攀比。
攀比是可以被理性化的(也就是找到一個utility function來描述。)在這個世界中,價格是一個顯示自己有多少錢的信號。比如,你買了一隻10萬塊錢的apple watch——一隻1年後就會過時的表。我是死也不信蘋果有什麼值10萬塊的黑科技的。這個表,你亮出來,可以含蓄的告訴別人,我有錢到了不在乎10萬塊的地步。攀比的最重要原因在於,當別人顯示出比你有錢,會推導出別人比你成功,會讓你鬱悶。為了避免鬱悶,人們只能儘可能購買讓別人知道很貴的商品來釋放「我比你更有錢」的信號,來讓別人鬱悶。可見,兩種解釋的核心區別就在於價格到底解釋的是什麼種類的信號。這兩種推導出來的市場結果也是不一樣的。第一種解釋的結果,是貴賤只能在「不同」的商品中出現。第二種解釋卻允許貴賤在「同種」商品中出現。應該能用效用來解釋,消費者所花費的成本與自身期望均衡。在題主表明的消費心理下,價格和實用性都是次要地位,而是用於表明自身社會地位,這也是奢侈品的作用。
這個問題啊,可以從兩個部分來解釋。
第一個探討的是,"貴的產品是好的產品的可能性有多大?",在完全競爭市場下,產品的"好或者壞"絕大多數情況下就是以價格區分的,以至於"只買貴的"往往可以省時省力地"買到好的"。當然這個市場里,"只買貴的"的用戶是少數,數量不到影響市場的價格反饋產品好壞的程度。
第二個在於,消費產品歸根結底還是以帶來效用為目的。而除了產品本身的"好"和"壞"(更多是傾向於反映質量)之外,產品的品牌、設計等無形因素亦能帶來效用,價格的增值可以看做是對產品提供的這一部分效用的補償。不請自來……
其實可以試試看……當標籤價格不變,實際價格降低的時候,需求是下降還是上升……(我賭需求上升)……這裡,我把「標籤價格」定義為「周圍其他個體認定購買者所支付的金額」,把「實際價格」定義為「購買者支付的金額」……我們假定有一種方式可以讓「標籤價格」與「實際價格」脫鉤,也就是採用「秘密降價」或者「秘密提價」的方式……(這種方式必然是短期的,在長期過程中,「秘密」會變得「不再是秘密」,從而標籤價格會跟隨著實際價格而變化)……
以下完全為個人意見,不作為學術主流意見參考……
大多數時候,營銷方面的意見是——這裡有著通過營銷製造出來的品牌價值,營銷製造出需求,伴隨著需求的上升,消費者剩餘上升,多出來的消費者剩餘就是「品牌價值」……
而我個人反對這種做法,因為這裡的「東西」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除了它的標籤價格以外)……
我個人認為,奢侈品類型的營銷的唯一作用就是——製造壟斷效應,抬高價格……(當然還可以有其他類型的營銷,例如告知性的,在消費者的某一項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告知消費者「某一種產品填補了這項空白」,而這種營銷最可能是一種欺詐,因為這種產品的特性中沒有這項功能,或者這項需求早有很多產品來滿足,並沒有這裡的空白)……(當然,更多的營銷是多種作用都有的)……並且,在價格被抬高以後,多出來的需求實際上是來自於「標籤價格的上升」……(如果營銷在沒有改造產品特性的情況下就改變了需求,這應該可以直接說是欺詐了吧,當然,標籤價格的上升本身算作是一個產品特性)……而這裡的「無謂損失」中的一部分,就由營銷者吃掉了……我認為自己的意見的合理之處在於——如果別人只會相信你只花了一分錢來購買這一奢侈品,那麼無論實際上購買者要花費多少錢,它作為奢侈品的作用都已經消失了,所以「品牌毫無價值」……1,題主問「越貴越買」是否與「需求法則」想違背嗎?
結論,不違背。但這一結論不普適。
1)這一結論成立的前提是:著眼於小部分群體:
①如果在奢侈品的環境下分析,不違背。因為「價格」跟「奢侈」屬性是正相關的,如果追求奢侈屬性,對價格又不敏感的群體,自然會在價格上升,奢侈屬性更高的時候,購買增長。
②如果不是奢侈品領域,這就需要考慮整體市場環境。當市場中充斥著劣質商品時,高價格,按照概率來講,代表了高質量商品。當人們收入上升後,則會有越來越多的簡單用價格來篩選商品的行為。2)「越貴越買」這一結論在大環境下是不成立的。
最好的例子:小米謝邀~
「越貴越買」是否與「需求法則」相違背嗎?
不違背,因為概念應用的背景設定不一樣,經濟學的結論都是要控制其他變數的極簡模型,所以基礎性的變數不一樣不同的概念就不具有可比性了。「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情況還能用經濟學解釋嗎?
經濟學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當然能用經濟學理論來解釋啦~是有個關鍵性的微觀經濟學理論~下面有請理論出場:
「消費偏好」
消費偏好是指消費者按照自己的意願對可供選擇的商品組合進行的排列。偏好是微觀經濟學價值理論中的一個基礎概念。偏好是主觀的,也是相對的概念。偏好實際是潛藏在人們內心的一種情感和傾向,它是非直觀的,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於理性因素。偏好有明顯的個體差異,也呈現出群體特徵。
常見的偏好主要有:
習慣,是由於消費者行為方式的定型化,經常消費某種商品或經常採取某種消費方式,就會使消費者心理產生一種定向的結果。這種動機幾乎每個消費者都有,只是習慣的方面及穩定程度不同。
方便,成員把方便與否作為選擇消費品和勞務以及消費方式的第一標準,以求在消費活動中儘可能地節約時間。
求名,是成員把消費品的名氣作為選擇與否的前提條件。購買活動中,首先要求商品是名牌。只要是名牌,再多投入貨幣也甘願。多是基於成員對名牌商品質量的信任,有時也受成員情感動機的影響。但是,偏好受收入和產品價格的約束。
效用是不一定以金錢為唯一指標的。由於高價的產品一般質量也比較好,同時長期有「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觀念的存在,所以在群體中形成了這樣的消費偏好,自然而然就形成了這樣的消費現象。首先一點,價格上升需求增加,這種商品不是經濟學意義上的"奢侈商品",而是"吉芬商品"。
經濟學上,
"奢侈商品"定義為: 需求量增加速率大於收入增加速率的商品。
"奢侈商品"與"必需商品"對應:收入增加比率的大於需求增加比率。
"奢侈商品"與"必需商品"統稱為"常規商品",隨著收入增加,需求量都會增加。
舉一個例子:
A第一年年收入10000元,買100斤大米支出100元,買5個包支出500元。 第二年,A收入變成20000,收入高了為了改善生活,今年買大米支出120元。然後看買了15個包支出1500元,一狠心給自己買了。在這個例子中,收入增長100%,大米需求增長20%,包需求增長200%。
在這個例子里,大米增長小於收入增長,是"必需商品"。包相反,是"奢侈商品"。但是,二者都隨著收入增長呈正增長,所以都是"常規商品""吉芬商品"定義為:隨著商品價格升高,商品需求量隨之增加。
吉芬研究發現,戰爭中,麵包價格上漲,購買量卻增加。 原因在於: 假設一個家庭500元用於食物,原來麵包價格5元,蔬菜一斤10元。該家庭購買40個麵包,30斤蔬菜。
如果麵包價格長到10元,該家庭很可能買50個麵包,不買蔬菜,來維持日常生活水平。雖然麵包價格升高,需求仍然增加了。次等商品:收入增加,需求減少。比如許多二手物品。價格本身就包含所有信息。
請參考范伯倫的《有閑階級論》,這被稱為范伯倫效應。
要知道所謂奢侈品在一般市場內是定量供應的緊俏商品,本身就是供需錯位的價格控制商品,是類文化藝術品類的感性消費品。所以會呈現「有錢難買我願意」態!
補充一句,市場營銷內的精準營銷也是大致這個意思。所以建立在理性經濟人假設基礎上的自由市場主義是個偽科學,看不見的手是個被錯誤借用後成為了宿命論教徒信仰!題目和題目描述似乎說的不是同一件事情。
「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字面意思似乎是貴的東西應該比較好。這對比的是同一時間的不同商品。
題目描述卻是有些時候價格上升商品需求反而會增加。這對比的應該是不同時間的同一商品。先來討論題目描述中的問題。為什麼有時候價格上升同時商品需求反而會增加。
@王相及的答案不是對這現象的好解釋。對他的第一個解釋,消費者或許會認為價格更高的產品質量更高,但消費者會認為價格變貴的產品質量變好了?如果消費者同時沒觀察到其他變化,這不合理吧。如果消費者同時觀察到了其他變化,這些變化足以說明產品質量上升,那漲價前後的,其實已經是兩種不同的商品了。對他的第二個解釋,再土豪的人也不會認為昨天還賣10塊錢的東西今天賣10萬了就能提升逼格吧……而且對這兩個解釋的一個共同質疑是,如果簡單提高價格就能增加需求,企業之前為什麼不這樣做?
對這個現象,如果它在現實中出現,那我覺得另外一種解釋更自然:並不是價格上升導致需求增加。而是有某種外部因素——比如中國人民的收入增長——導致了需求曲線的上移,漲價是企業對此的應對,但由於需求曲線的上移,即使漲價,產品銷量依然增加了。
也就是說不是漲價導致需求增加,而是外部因素導致漲價和需求增加的同時出現。
@王相及的答案更多是在回答題目的字面意思,為什麼大家會覺得貴的東西更好,或者為什麼貴的東西賣得更好。
一方面事實並不總是如此,比如某公司剛發布的所謂智能自行車,我相信不太會有人覺得它比不少更便宜的競品好;另一方面,的確,大部分時候我們會觀察到貴的東西更好,大部分人也相信一分錢一分貨。那除了他提到的競爭導致和攀比需求外,還有一個可能:企業有意為之。企業要保證廉價的低端商品不會對高端商品的銷售造成衝擊,就必須有意降低低端商品的質量,保證對價格不敏感的消費者不去選擇低端商品。因而如果你是個對價格不敏感的壕,那麼直接選價格最貴的,通常都會是最佳選擇,因為這就是企業為你準備的選擇。我認為這個問題最好是從消費心理學角度回答。
而且是有幾個前提條件;
第一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必須有一個心理承受平衡點,譬如rolex,假設一款rolex賣到100w以上有人買,然後賣到1千萬還有人買,然後賣到1億還有人,但是如果賣到100億,也即超出了這個奢侈品買方市場的承受力範圍之外,則該條件不成立;
也即圍繞在rolex的奢侈品定價,譬如買方總體市場對於其心理定價10w左右,然後在一定的幅度之內,有可能存在越貴越買的現象,但是如果超過了這個幅度,則不存在越貴越買的現象;
然後關於定義這個幅度,個人認為有幾個指標或者參數:
第一:買方市場參與總需求,買方總市場需求如果越大,個人認為賣方的越貴越買現象越不明顯,因為假設買方總市場需求只有兩個到三個,則存在買方如果認為此類商品是作為身份象徵或者具備一定的地位象徵的必要素的話,存在越貴越買,如果買方總需求過大,則存在買方判斷並不具備社會身份地位象徵……而奢侈品要承擔社會地位象徵作用的情況下,越是稀少的買方,也越存在越貴越買的現象。
第二:該市場的替代競品,和商品的稀缺性本身。個人認為商品本身必須越是具備稀缺性,和越少的替代性,在奢侈品上面越具備競爭力,也越具備越貴越買的現象,譬如藝術品市場,如果某位作家的畫是非常稀少,而且具備極高的造詣的話,譬如達芬奇,譬如梵高,則每一件後出的即便是具備相同的藝術地位,但是一樣會具備更高的價格因素。
第三,賣方的商品銷售時間,個人認為越貴越買是隨著時間效應遞減,因為越是隨著時間推移,奢侈品本身越容易出現更多的競品。而且由於需求的多樣性和敏感性,會存在替代風險越來越高奢侈品、高價商品,解決了很多富人錢花不了的難題。
昨天剛註冊知乎,今天就迫不及待的獻上我這處女答,看位看官大大都來潑點冷水啊!
首先,我們要清楚我們正處於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一個信息不完全的時代,由於信息不完全,直接導致了我們對產品真實價值判斷的缺失,在化繁為簡趨勢(節約時間成本)以及避免各種風險和不確定因素的驅動下,人們更樂於接受「價格=價值」的引導。根據題主所提出的奢侈品行業的特殊問題,我分析如下:
1.奢侈品具有一些普通產品不具備的特殊屬性,其中主要有稀缺性、炫耀性、文化性,在奢侈品消費大國的中國奢侈品更多的成為了一種炫耀的工具,而非單純追求文化理念和貴族氣質。2.奢侈品的受眾是一群有效購買力很強的消費者,對於價格並不敏感,價格的適度提高並不會超過他們心裡消費預期,這保證了至少不會使需求下降。2.因為奢侈品價值比較持久,因此可以作為儲藏財富的有效工具,價格的提高只會讓出於保值動機的人們的需求更加旺盛。(買漲不買跌)3.奢侈品作為一種可以顯示其社會地位的工具,提高價格也可以使其獲得更多的心裡滿足感,這作為一種「特殊價值」的提高,導致了需求的提高。 對於普通商品,「越貴越買」與「需求法則」的矛盾也不是時刻存在的,在一定範圍內,它也可以起到正相關的作用。而對於「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問題,我想說一句你真的知道什麼是對的嗎?如果你事先就知道什麼是對的,還會有人去選擇貴的嗎?當然一些人傻錢多的炫富耍酷的就是這麼特立獨行,不走尋常路。 舉一個例子,你打算買一輛二手車,但對於汽車引擎等一無所知,你知道你的信息不完全,然後你去了一些網站,甚至花錢找技師檢查汽車,但你仍無法確定車況。想像你有兩輛車是自己想要的款式,外觀差不多,有一部價格接近預算,另一部只要1/3的價錢。你會買哪一部?你會買價格跟你預算差不多的那部車,還是如此便宜的那部車?在一個信息完全的世界,你的信息告訴你這兩部車是一樣的,買到便宜的那部,你就賺了!而在一個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你得擔心很低的價格也許另有玄機,也許代表掌握信息比你多的人認為那部低價汽車是不良品,此時你很難做成正確決定,很大程度上你會選擇更貴的那部車! 上述例子表明價格與需求成正相關的前提是商品的價格沒有超出你的心裡預算,不會過多的影響到你的購買力。當然,互聯網+的時代也已來臨,互聯網帶來的一系列革新也對傳統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信息不完全(或稱之為信息不對稱)的格局將會被一定程度的打破,信息將會變的更加透明,商品的真正定價也將變得透明,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成本也將大大降低(時間成本等),當每個人都了解商品的真正價格區間時,「越貴越買」、「價格=價值」的規律可能將變得不再適用。另外,由於大量用戶的評論,將建立一個互聯網信用機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掃除了以往「越貴越買」、「價格=價值」的錯誤引導。 最後希望大家以後可以多利用一些經濟學原理更果斷的權衡利益得失。這肯定不能用經濟學來解釋了。經濟學只能解釋現實的現象,不能解釋憑空捏造的虛構現象
某些奢侈品,價格上升需求上升。
這個是事實嗎?參照系相同嗎?
1. 與普通商品相比,奢侈品價格貴但是有需求。
不在同一參照系,價格曲線不同,不能比較2.奢侈品公司發新款商品,價格更貴,反而需求更高。
這種情況,依然不屬於同一參照系,需求曲線不同不能比較。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情況了。題主能否提供數據支持這個結論?價格弄高了剛好戳中了六零七零後這幫財主的需求。因為他們那時候沒有互聯網,沒法像現在這樣看到大家的評論和自己搜相關信息,這種信息不對稱,讓他們只好相信價格相信銷售員的推銷,而且他們知識面較窄文化程度較低,比如煤老闆衣老闆,他們只是熟悉自己經營的小領域。他們買奢侈品是為了犒勞一下自己,犯不著去研究一通,所以不管是不是被騙,貴就達到目的了。現在這個邏輯放在年輕人身上不太可行了。那些從歐洲弄一小品牌包裝成奢侈品的鐘錶、起個洋名字包裝成奢侈品的鞋包服飾,都騙不了現在這些會用搜索引擎會分享信息的小年輕了。
首先我認為能,隨著經濟學公理化程度越來越高,經濟學的解釋力的顆粒度也會越來越高,從一般規律到特殊規律的解釋能力也就越來越高。
古典經濟學設定的需求是一種形式化的需求,是抽象的而不是具體的需求,可以被視為是無差別的需求。如果補充前提的話表述應該為:內涵固定且(其)與價格無關的需求其統計趨勢與價格成反比。這是一個理想化的,對應用場景高度簡化的一般規律。
可是一旦必須考慮內涵,或任何一個具體需求,比如加上偏好,需求與價格的關係就會變得異常複雜。
奢侈品就是這樣的。奢侈品提供的用益中對偏好的滿足佔比非常大,無法忽略,而同時偏好中的某些成分又可能與價格正相關,既在一定的範圍內隨著價格的增加而購買慾不降反增,如炫耀式消費。這種情況不能說是違反了需求價格負相關法則,而是要擴充一般規律的問題。
如果把需求增加對內涵的考慮,哪怕僅僅是參照馬斯洛的需求架構進行理論的建構,都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至少需求是剛性的假定就可能失效。因為在馬斯洛的模型中,不同類型的需求對價格的應答顯然不是平行的,某些需求對價格更敏感,而某些更不敏感。這類實踐歸納和研究在很多行業都已經有人開展,比如在市場營銷界,大家都已經接受日用品、必需品的價格更敏感但是需求更具有剛性,而高檔商品對價格不太敏感但是又不夠剛性。以及醫藥、電影產業的需求曲線與其他很多行業的景氣趨勢時有相背等等。
回說奢侈品,跟大多數商品一樣,奢侈品也同樣在大多數情況下遵循經典的需求價格趨勢相反的規律,比如文物藝術品拍賣業,如果需求不是隨著價格增長而降低,就永遠不可能拍出買家。
需求價格規律是微觀經濟學最重要的公理,得到了大量的經濟生活實踐的支持,但其完備性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偶然看到這個問題,用我學到的相當淺顯的經濟學知識也能湊合著答,畢竟是基礎理論。【如果涉及到什麼高端的東西我不懂的請大神們指出】
ps經濟學是在國外學的,術語自己隨便翻譯了一下,最好看英文首先搬上亞當斯密老爺子的「經濟人假設」(economic man)或者是「理性人假設」(rational man),所以這類人的消費是理性的,即他們會做出「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在這種情況下,經過對不同價格的商品對比之後,這類人會選擇【性價比】高的商品,也就是「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這種事情不會發生。
但是,我們要看到【性價比】這種東西是怎麼來的,經濟學裡有個東西叫做「不完美信息」(imperfect imformation),這個東西的存在呢,讓很多人沒有辦法比較性價比,例如手機這種具有科技含量的東西,大部分手機用戶對他的了解,都是來自於手機生產商的宣傳,既然是主觀人為的宣傳呢,就可以掩藏信息,掩藏對公司不利的信息,例如某款手機的跑分雖然高,但它的處理速度在使用幾個月之後就會變得很慢。這就造成了不完美信息的現象。而消費者後面得知了不完美信息的存在之後,就不再只看生產商的宣傳了,這種情況我們又可以分為兩類討論。
第一類人,他們為了比較出【性價比】這種東西,自己上網搜集大量的資料,像做研究一樣去搞明白它,例如處理器,內存,顯卡等等知識,最後得出他們【自認為】的「完美信息」(perfect information)(真正的完美信息是不存在的),而後對比出幾款不同手機的【性價比】,再去【選擇對的而不選擇貴的】,這是第一類人。但題主和諸位可以想想,人的一生中要買多少種東西,這類人是否能夠把所有東西都弄明白。
而第二類人呢?他們不願意把時間花在比較【性價比】上面,因此願意多花一些錢,買一款自己喜歡的手機,不管它的【性價比】是高是低。或許他們自身沒有意識到,但是他們這種做法,相當於他們節省了【時間成本】,也就是他們可以把第一類人用在學習手機硬體知識上的時間用到別的地方去,這也稱為【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他們選擇用一些錢去購買了學習手機硬體知識的時間,因為他們相信這些時間可以創造更多【價值】,例如休息,娛樂,或是去賺更多的錢。因此,題主所說的【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這一現象出現了。(也不一定是絕對的貴,只是【性價比】低的商品)
再者,亞當斯密老爺子的economic man畢竟是一個假設,在現實社會中,【非理性消費】很多時候是存在的,例如家財千萬的豪們,他們不在意幾千塊錢的手機(或者是幾萬塊錢的手機hhh),所以他們可以隨意的買,只要他們覺得好,覺得喜歡,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錢任性」,任性嘛,那絕對就不是理性了。因此,【只買貴的,不買對的,越貴越買】,都有可能成立。
有人可能會說,【任性】已經超出了經濟學的研究範疇了,經濟學不是在economic man的假設基礎上進行研究嗎?沒錯,所謂的【任性】是可以歸到economic man裡面的,因為一個商品的【價值】(value),取決於一個人對這個商品的主觀看法,例如199塊錢的文明6,在一些人看來就一文不值,他們不能理解為什麼會有人花199塊錢去買一款電子遊戲,但在有些人的眼裡(包括我),文明6的【價值】是絕對等於或高於199塊錢的。而對於那些任性的豪們來說,一個喜歡的,可以把玩就好的手機的【價值】,是絕對高於幾千塊錢的,因為幾千塊錢在他們眼裡可能就相當於幾張紙一樣,只具有很少的【價值】。
總結一下的話就是,【價值】不等於【價錢】,前者是一種主觀的感受,一些商品或許在一些人眼裡非常具有【價值】,但對另一些人而言則毫無【價值】。
再拿題主說的奢侈品看一下,所謂奢侈品,本身就是高端消費,對於奢侈品的【潛在消費者】(potential customer)來說,五萬六萬甚至十萬並沒有什麼區別,而且【價錢】更高的奢侈品,更能夠引起潛在消費者的關注,因此【越貴越買】也並非不可能。
第一次答題,通篇理論,邏輯也不是很清楚,沒有數據支撐,也懶得去找,就這樣,各位看官隨便看看就好。買的不是商品 而是花錢感 越貴的東西花錢感分量越足所謂花錢感 就是對金錢社會的征服感
貴的一定是對的,對的不一定是貴的,分辨是要消耗時間精力的,然後你選。。。
推薦閱讀:
※中世紀中期對學者和手工業者為主的「異端」和猶太教徒的屠殺和歧視迫害,是否對中世紀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
※在國際貿易中,貨幣貶值對貿易條件的影響為什麼會與供給彈性和需求彈性有關?
※經濟是供需均衡,金融是無套利均衡? 那金融為什麼不能用供需均衡分析呢?
※為什麼現在很少提倡讀資本論了?
※大家如何看待《俄聯邦顧問:戈爾巴喬夫不是愚蠢,而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