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建築教育到底是在走一條什麼道路?

我的班主任曾經告訴我國內的建築教育正在走入一條死胡同,培養出大量的職業技術師,而忽略人文的培養。我記得王澍也說過這個話:中國的建築院校大多都是職業技術學校。。。


玄學教育,技術還得自學,還不如技校


@哼哼哈哈 的回答寫得非常深刻,感謝分享。我是同濟景觀的老師,典型positivist。在專業上一直有類似的困惑,所以一直追著這個問題讀了建築及設計研究的博士,研究美國景觀專業知識的生產和應用。

本答案就建築方案生成過程的邏輯性和建築教育,分享幾個跨學科的觀點和材料,手機碼的,整理的不夠系統參考文獻也不規範,僅供討論。

1)解決方案的知識往往只有很少一部分直接來自於對問題的理解。

即便更嚴格限定的工程知識(建築研究的問題是所謂的wicked problems,更難直接推理),其解決知識的獲得也並非主要來自於現象的觀察和理解。這是來自於技術史STS研究關於engineering knowledge和scientific knowledge近50年研究的主流觀點。請參閱Edwin Layton的幾篇文章(mirror-image twins, technology as knowledge, American ideologi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nce as a form of action),此方面優秀討論還有Bruce Seely, Walter Vicenti等。

那麼真正解決問題的知識來自於哪裡呢?美國國防部hindsight project,研究二戰後20年十三個大型武器系統的知識來源(短介紹刊登在60年代末的science上),其結論是92%的技術發明來自於技術發明,僅有8%的來自於科學研究,其中僅有2%的來自於基礎研究。換句話說,技術發明能夠催生更多技術發明,科學發現能夠催生更多科學發現。但兩者之間的相互轉化比我們預期的少多了。

這裡想提供另一個素材,Tim Hartford的ted講座。裡面講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聯合利華要設計一個生產洗髮水過程中需要的噴嘴,這個噴嘴的形狀對於洗髮水質量密切相關。他們開始找來了流體力學專家,專家看後說,這個太複雜了,無窮解算不出來(就這個問題還太複雜了,建築天天涉及的問題還不得跪了)。最後聯合利華還是解決了這個問題,怎麼解決的呢?遺傳演算法。最有意思的是,利用遺傳演算法,通過45代迭代以後,他們得到了滿足他們要求的噴嘴,但「這個噴嘴為何work的科學原理,他們一點不知道」。

提到這裡,不得不提另一本書,Donald Schon的reflective practitioners,第一個故事就是講的建築studio教育。他的結論是,工程設計和建築設計中大量依賴的是一種隱性知識(tacit/implicit knowledge),這種知識人們不能很好的解釋清楚為什麼,但有經驗的資深專家就能依靠它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這方面其實從認知心理學和認知神經學角度來看,是個很有意思的記憶問題,但估計大部分建築類同學會嫌扯的太遠,我就略過了)

2)在實際社會中,追求邏輯性的目的,更多是為了向社會證明自己的專家地位,而非支持自己的推理。

這個觀點主要來自於研究現代職業競爭的芝加哥大學社會系泰斗Andrew Abbott。在現代職業之前,職業基於一種對稱信任,即村民相信村口王裁縫的手藝,王裁縫相信李大叔二侄子會給錢。而現代職業之後,職業主要基於知識控制,即社會是否覺得某職業具備足夠的知識佔領一個領域。作者例舉了在心理治療領域,以精神分析為核心的心理諮詢師如何搶走了教會的心理治療執業領域;又如何在和精神病理學中敗北,形成行業中受psychiatrists統治的局面。其實這三個學科都沒有很好解決精神心理疾病,但社會信任一個職業主要仰仗的是其專業(解釋)知識而非療效。Abbott特別指出,建築設計的推理鏈太長,基本上無法避免地會犯錯誤,所以很容易被其他行業攻擊。

至此,我覺得一定要提到對我建築方案邏輯思考啟發最大的書,Christopher Alexander的notes on the synthesis of forms. 亞歷山大談到了建築積累知識的兩種方式(他叫做兩種文化),一種是基於(准)完全認識,需要把複雜系統分解成若干相互較為獨立的小系統,單獨去認識;一種是小修小補,做小改動然後根據反饋去修正。其中第二種往往成功,而第一種卻常常不行。他認為是系統分解的不夠好。所以他開始做了模式語言系列。而city is not tree和俄勒岡實驗卻是第二條思路的產物(上面遺傳演算法的噴嘴也是)。很有意思的是,其實第一種方式對於複雜的問題解決是很糟糕的。如果關注人工智慧進展(亞歷山大是少有的一位對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產生過深遠影響的建築理論家),人工智慧已經由第一條路轉換為第二條,並開始突飛猛進。但我們整個大設計專業卻仍然固執在第一條路上繼續摸瞎著。這就回到第一條中技術史研究的觀點,雖然都是假說,但邏輯自洽很好。(我特地將老先生的兩個文化換了個順序,更符合建築學的主流邏輯)

3)關於教育的幾點淺見。

我個人覺得,現代景觀教育陷入了一個怪圈,從專業一開始就在追求文藝復興式全能人才。但這個追求隨著知識迅速擴大和分化,從70年代到21世紀初,景觀知識的外延被大大的拓展了(參美國景觀知識體LABOK研究),而陷入一種怪圈:越是覺得justification不夠,就越希望拓展知識建立更科學的解釋,而越是拓展解釋知識就越是迷茫,越覺得這個問題不可解。這個現象非常類似於美國公共道路局在一戰後二戰前這麼20年研究陷入的泥潭。這是前面提到的Bruce Seely先生的得獎論文,我曾經寫過一篇介紹Seely先生這篇文章的博文,被&<中國科學報&>轉載。

(科研不應為精確性犧牲實用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2764-514996.html)

另外,中國目前還是對於國際教育有種盲目崇拜(雖然退燒了不少),這裡我很想推薦另一本技術史得獎著作,講的是日本引入西方現代建築教育中的問題和反思,我在下面這篇博文中有介紹,也被&<中國科學報&>轉載(

打破科學技術引進中的盲目迷信

http://www.qstheory.cn/kj/kjbw/201112/t20111227_132215.htm)

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我想吐槽個相關黑歷史,來自於美國OSU俄亥俄州立大學。美國60~70年代居住區建設市場需求很大。OSU景觀系在諮詢設計師後修改了教案,全面覆蓋居住區規劃設計的方方面面,培養出可以直接上崗的熟練工。但這個建設熱潮一過,這批學生根本不像其他景觀學生那樣具備很好的適應性,無法解決居住區以外的問題。所以OSU又不得不把教案改了回來。至於出路是不是題主提到的人文,我不知道。我只能說中國文史哲教育實在不對我胃口,主要是為誰和為什麼這兩個目的性問題上界定含糊。我在上了STS課才開始覺得歷史還是有實用主義意義的。


講個段子:

在某傳說中中國最頂尖的建築學院,大四學生A激動的發現自己選上了建院德高望重的知名教授B的Studio,感覺就像中了頭彩。

第一堂課,B設定了課程的主題,針砭時弊地提出了城市中存在的某個問題,並讓學生思考如何用建築的語彙去解決。

A聽的如痴如醉,覺得這個題目不但貼合現實,還強烈的充斥著建築師的使命感和情懷。妙哉妙哉!B教授果然名不虛傳!

臨到下課,B的PPT突然蹦出了一頁這貨:

案例探究--世界著名廣場

請同學們選擇下列世界著名廣場進行研究,為期兩周,最終要求電腦建模,排版出圖。

這時候A和同學們都覺得:不愧是知名教授啊!不急於推進,而是讓學生們研究經典,把握場所精神和歷史文脈,再應用到自己的設計中,妙哉妙哉!

然後各回各家開始搭模型。具體工作量參考聖馬可廣場。周邊建築還有鋪地也要搭細哦親!

一周,兩周,四節課設計課過去了,雖然本身的設計還停留在有一搭沒一搭的地段調研上,同學們的廣場卻漸漸搭起,心中成就感油然而生。

臨近案例研究提交時限,巨大的工作量讓每個人都沒空再管自己的設計。這時老師傳來指令:同學們,先把廣場弄完,設計可以放一放!

A感動的涕泗橫流,覺得老師真是太善解人意了,而且這個案例一定對我們的設計至關重要,不然老師怎麼會這麼重視。雖然因為自身的愚鈍還沒有發覺學到了什麼。但是它對我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啊!一定要好好弄完!

第三周,終於把廣場交了。

第四周,一草。

第五周,二草。

第六周,老師出差,停課放羊。

第七周,定方案。開始出圖。

第八周,交圖,評圖。

八周的設計,關於A的方案設計本身的點評時間加一起不超過2小時。知名教授嘛,總要四兩撥千斤嘛。

「你們真是太水了。」老師雖然始終和顏悅色,但眼神說出了Ta內心的想法。

A感到十分羞愧。它自己也覺得這次設計自己做的實在不好,很多東西都是草草了事,完全沒有思維的深度。那些場所精神、那些建築師對人性和城市的關照、那些令人動容的空間。。。。。

都被狗吃了。

A覺得對不起老師,對不起自己能選上他的課的那份幸運。

後來A發現老師正在寫一篇論文,關於城市廣場的,裡面有許多廣場的案例分析以及模型、圖面展示。

看起來好眼熟啊。

哦,我不會說B在同學們講方案的時候睡著過好幾次呢!


對建築教育批判基本有以下幾點。

第一,缺乏邏輯。很多建築系學生和建築師都會覺得自己「變笨了」,我也是其中之一。作為一個曾經的高考數學滿分,本科期間總覺得各種設計的推理未免太過簡單了,而作為一個較真和謙虛的人,我以前會相信建築學就是靠「設計感」,後來面對永遠嚴肅板臉的建築大師們,我又會相信他們的設計思路多多少少是出自專業訓練和積澱。直到出了國我才明白設計的推理還是可以比較複雜的;直到自己創業了,我才明白很多人的所謂思路是純粹的瞎扯或者自以為是,這其實是一個社會現象,大師們必須通過欺騙和裝逼才能推動自己的方案或者維護自己的權威。當有一天突然聽明白一個建築思路其實啥都沒有時,真乃醍醐灌頂。

第二,缺乏美感。諷刺的是,部分學校追求設計感的設計其實缺的就是設計感,所謂手腕一抖就出來一條美好的線,這樣的設計感層次相當低,但是因為催逼的甲方或者缺乏別的提高美感的途徑,這似乎成了設計師唯一要做的事情。作為基本素養的美感是應該從大自然、從歷史作品、從藝術其他門類、從科學中去發現的,而不只是一個畫圖或者建模那麼簡單。

第三,缺乏理想和理論基礎。如果說之前的缺乏邏輯是過程,那缺乏理論和理想就是出發點的平庸,就像「最孤獨的圖書館」,出發點就很low,然後才是設計的邏輯問題。

第四,雖然說了以上三點,我並不覺得董功及馬岩松不值一提;相反,他們能夠推動方案並且較好的實現可以算作一種成功,只是以更高的標準來衡量也許比較平庸罷了。我們不妨將他們的設計視為商業行為。

歸根到底,太浮躁。

我所要做的就是在這種浮躁的氛圍里朝著自己的方向做出深入的理論研究;對部分作品從邏輯和審美進行認真的設計;對其他作品迎合甲方,按質按量儘快完成。


學科的發展不會一直都是大破大立

在跨越時代的輝煌中間

是漫長的修修補補和波瀾不驚。

這時候,建築教育往往都是

長輩們回憶過去的輝煌;

青年才俊展望來為的美好;

大量普通的從業人員們對於學科的支撐被默默忽視。

希望可以舉頭明月望的同時,不忘低頭故鄉思。


瀉藥

想起當年我寫教學總結批評學院教學的時候,大概這裡很多人還在上幼兒園吧。

大笑三聲,擺足資歷先。

那還是2001年,剛讀博那會做過一年助教,做完以後對學院的教學系統意見很大,於是寫了一篇滿是牢騷的總結,拿去給導師看。導師看了一下,哈哈一笑,彎腰就在底層抽屜里翻啊翻,好半天翻出一個文件夾,抽出幾張泛黃的信紙給我。

我一看,是一篇內容一要點差不多的教學改革建議,時間大概是八十年代中的樣子,正是我導師當年寫的。

--------------------------------------哈哈哈分割線------------------------

當然,這都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新世紀的十七年,是整個中國天翻地覆的十七年,急劇轉型的十七年,你還真別說現在建築學教學就不行,頗有很多很好的青年教師,也還有留存的很好的老教授、院士,還有很多很新很有創造性的課程,要說中國建築教育正在走入一條死胡同,我是不能同意的,嚴重不同意。

都以為走死胡同這麼容易啊?

侏羅紀公園裡有句話說得好,Life finds its way,你想做死全國幾百個建築系,上萬名教師,上十萬學生,可沒這麼容易,這行業競爭還是很充分很激烈的。

但當然,也不能說走得很好,顯然不能。畢竟毛病一大堆,回頭看積重難返,向前看困難重重。

但無論如何,主要矛盾不是什麼缺乏人文教育——這種結論簡直近乎老中醫陰陽不調,不疼不癢,看似正確,其實全是空話套話。真說個人意見,我還偏認為職業技術教育不夠呢。

王澍自己在美院上班,雖然有幾個作品確實不錯,但討論建築學教育,他說的不對。

那麼,中國的建築教育到底是在走一條什麼道路?

我說很簡單,中國的建築教育走在一條整體劇烈轉型、四面八方探索試錯的道路上。

而教育的轉型,毫無疑問源於整個行業以至於整個社會的劇烈轉型。這種全世界都在摸石頭的時代,說對錯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結論尚不明朗,條條大路都不知道通不通羅馬,你讓從業人員如何是好?你讓建築教育改革如何是好?

(在互聯網時代極度焦慮的傳統行業並不止建築學一個,有很多行業已經嗝屁了呢,還談什麼教育。。。)

如果細說,我看到的是確有一些院校教學保守,教師不負責任,素質有限,但同樣也有很多院系在積極改革,教師殫心竭慮積極創新。

以前教學評估,樣樣都是清華第一,但如今清華建築系在學校的地位和資源獲取遠遠不如航空航天、計算機、生物、醫學、核物理這些前沿學科,學科排位也在下降。相反,同濟的規劃,東南的設計,天大的建築史,都可以排到前面去,你說這些院校是不是都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呢?起碼相對排位上是的。

但即使地位下降的清華建築,也沒停著,更不缺什麼人文教育,早在十七年前,秦院長就親自開哲學思想類的課程,又同時推進數學、物理等技術類教育,更別說今天。

我觀察建築教育十七年,我看到的是建築學當下的道路非常難走,前途非常艱難,樣樣都缺,而且還特別缺職業技術教育,證據就是,有幾個本科生出來能直接做實際工程的?人家藍翔出來可是直接能開挖掘機的。

現在不同院系正在走的道路,非常糾結,各不相同,奇形怪狀,互不買賬。

就是這樣。

---------------進一步深究的分割線-------------------------

這個提問背後的想說的,實際是 教學好像進了死胡同的問題,或者說對當下教學不滿的問題,其實根本問題還在於傳統建築學在整個社會上行業間競爭、行業內競爭失勢,跟不上科技進步和經濟轉型,獲取的資源越來越少,縱然老師們各顯神通尋求出路,但目前確實傳統行業轉型升級艱難,前途未卜,因而顯得不盡人意。

我個人認為,這種困境一方面是對工業和信息技術跟進還不夠,另一方面也對產業發展和經濟問題關注不夠,(人文教育只是較小的一個問題,不是主要矛盾)。而目前我看到很多建築學教師正在努力的,也是這些方面,我認為是正確的。但行業規模小,傳統性質強,現在全社會都還在繼續劇烈轉型,因而確實效果不理想,起碼是不明朗。

這就好像清末社會變革,重點可不是詩書經典,仁義道德,而是社會經濟制度,科學技術工程。跟上科技大潮,找到產業模式,才談得上人文教育。從1840年到1978年,中國摸索了138年。

但這條路,還是要繼續往下走的,而且要鼓勵走各種各樣不同的道路,嘗試不同的可能性。哪怕傳統建築學徹底消亡,但這批人這個行業里長出的新一代,也許會成為更重要的新學科,新行業。

做學生的,則一樣應當秉持這種探索、轉型、創新的精神,跟著一起往前走,教學相長,大家都有一份力要出。

不要靜止的看問題,建築學兩千年來一直在流變中,甚至在未來有獨特的優勢,有轉型爆發的機會。至於我認為未來建築學如何走(也就決定了建築教育如何走),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以後有機會再說。


設計難道不該是感性的外表美化下,骨子裡卻深藏著理性!

………………………………分隔線…………………………………

1.我認為這樣的設計符合了可持續發展,符合生態設計需求。(規劃設計)

2.我想以枯與榮的概念去重新塑造這一塊場地,體現鳳凰涅槃重生。(校園廣場設計)

3.我想恢復逝去的傣族村寨文化(規劃設計)

4.………

以上為常見的方案講解套路,我們看出大多體現了目前涉及教育中重視生態人文歷史的體現,以及狂拽酷炫高大上的理想概念………說出來都感動了自己………有沒有

可是,仔細一想,連一些最簡單的邏輯我們都沒去考慮,就去套概念,這不是完全拍腦袋想出來的嗎?

可能有人站出來說,我可是實地調研過,發過調查問卷,有理有據!………真的這樣嗎?

這個邏輯錯在,實地調研的信息中有多少是有效信息?調查問卷是不是參雜了引導性話語?(推薦,批判性思考一書)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時設計老年人社區的時候,有同學是這麼設置問題的,「請問您認為在這裡如果設立廊架,方便閑聊,打牌,如何?」………

這種拍腦袋現象產生,跟學院教育制度方式脫離不了關係。

建築院校雖然強調前期調研的重要性,但是tmd課業量這麼大,每天熬夜到2點,要我一個星期去調研,剩下一天設計?

所以,結果是大多數學生調研只有一天,或者半天,然後用剩下的時間趕趕趕,還被自己的努力感動到!!!………

這種快節奏的設計,叫快消品生產好嗎?

國外為什麼精品多,別人光調研就花了多長時間?舉一個例子,為了創造舒適怡人的庭園環境,用了(忘了多久),測量了光照,溫度,濕度,風動模型試驗………這才是客觀因素上決定人在該環境中是否舒適……

說到底,我們漸漸忘了還沒讀設計前看待世界的感覺,學會了活在自己構建的美好世界中。

摘自謝菲爾德某教授一書,名字忘了,就是在反思設計教育與設計到底有沒有一個理性化的流程,知道的知友麻煩回復一下

當然了,這個現象不單單源於國內建築院校的教育,還在這個市場這隻無形的手。

方正小公司抄大公司,大公司抄國外,一套模版南北通用,只需要合格的建築師,景觀師,而不需要優秀的設計師。

我認識很多對設計充滿熱情的同學,熬夜也是半開玩笑的吐槽。可是,真正到了設計院,你會發現所有的理想都不如利潤來得重要。甲方永遠是爸爸。

因此,惡性循環地輸入與輸出………

………………………………分隔線…………………………………

學設計的,連學生熬夜畫圖,上課沒精神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或者壓根沒想去解決,你跟我講如何解決問題,關心社會弱勢群體?

好吧,有點激動。如果當初不是遇到了一個好老師,我真可能上了一個假的設計學院。真正用心教育的老師,不多啊。

……………………………分隔線……………………………………

問我為什麼轉行,因為景觀無法救國!

媽的,說出來我自己都害怕。我相信你會為我這個弱勢群體點個贊的!


在本科學 建築設計 這門課,

有一種到設計院當實習生的感覺

老師教的還沒自學的多......


謝邀~~

似乎沒有哪門學科比建築教育更漫長,通宵畫圖的五年在每個建築人身上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師徒式」的傳授和建築師的自我修養更持續在整個職業生涯之中。

似乎也沒有哪門學科比建築學更能顯現時代的所有風向——戰爭中的流離和堅持,動蕩中的爭鳴與分合,那些漂洋過海的年輕人,把個人歷史與時代大戲融進了城市的基因,也融進了一堂一堂的建築課。

年輕人終於變成了老先生,新同學已經不知道仿宋字。

我們的建築課,從哪裡來,它將去向哪裡,又將帶著你去向哪裡。

原載於AC建築創作(archicreation)

策劃、製作: @沈小毛不說話

http://weixin.qq.com/r/QHWSii7EjHPzrWrp9yBS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eixin.qq.com/r/QHWSii7EjHPzrWrp9yBS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一條令人摸不著頭腦的道路:1)崇尚模糊小情趣;2)把模仿誇張的建築形態當時尚;3)鮮有關心建築的本質與生活的本質的。4)把沒有想像力當審美。抱歉,得罪,真的很遺憾!


以下全篇引自,康石石東家——漢藝國際教育資深建築設計導師,Jun.M

首發於SODO(微信號:sodo_art)

以一個幾乎從事建築行業的人都知道的設計師Thomas Heatherwick為例,他值得被譽為建築界的「達芬奇」,他主持的每一個設計,從小到大,都在概念、結構、形式與展示中不斷地突破和革命。而每當面對建築的轉型與探索,中國學生們很多都會懷疑,這樣的設計還算不算建築?其實題主的問題,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中國的建築設計一直沒有太多突破性的、具有真正影響力的項目,究其根源,也許要從中外建築教育和建築市場差異說起

Autumn Intrusion, London,Thomas Heatherwick

1. 學生基礎

很多經歷過中國建築教育的同學回顧了自己的建築五年,似乎都不理解為什麼自己在大學經歷了一種類似於中學般的基礎教育,即五年一直都是被動接收一些基礎的知識,而且和十幾年前的建築創作思維差異不大,循規蹈矩,這反而與最近十幾年社會的大變革相差甚遠。但是這種怪象或多或少是不得已的教育安排,因為大學建築本科的招生從高考中選拔,建築和藝術專業的要求除了高考分數,就是最基本的繪畫功底,可以說會素描就行,沒有更多的表達或者更關鍵的思維上的篩選。而國外,想留學本科的同學都知道,大家在做——「作品集」!這個作品集就可以讓學生重視和尊重這門學科,提前進行自我審視和判斷,同時讓教育機構去衡量比較學生的水平。這種篩選機制會讓進入這個學科的人從起點更加專業和熱情。

眾所周知,建築是一門複雜而綜合的學科,從未來工作的角度看,需要一名建築師滿足不僅僅對於建築形體、空間圖像和施工操作的把控,同時需要對經濟、地理、文化、法規等全面的掌握。但是在建築學科生源多數是理科生,他們對於前面有關形體的幾項是擅長的,但是對於後面幾項就相對較弱了,所以這樣的背景導致中國建築本科生在計算面積和統籌以及形體上可以達到比較高的水平,但是一旦到方案的深層含義以及倫理意義上就會完全缺失。特別是對於文學的理解深度不夠,導致像英國很多學校貫穿的敘事風格在中國教育中沒有用武之地。建築無疑要對社會及文化等各方面有深刻的理解,這支撐著一個實體建築的外延和內容,但是這些在建築本科招生以及後期教育中並沒有明確的體現。

Bartlett學生以文學,政治和經濟為切入的建築方案, Freja Bao

2. 教材與理論體系

大學到底該不該有教材,是不是應該全面自學,這一直是一個值得思考和爭論的話題。「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一點不假,國外也一樣,不論是英國院校還是美國院校,也都有自己的「教材」,這些教材更像是一些建築理論書或者相關學科書的節選和引用,還可能是教師針對當下環境提出的見解作為Brief(下文中會做更詳細的介紹),以此來啟發學生去思考究竟什麼是建築以及換個思維模式去探索建築的可能性。這些Brief經常會隨著每一年社會的變革,以及導師的思索方向不斷更新

但是中國大學普遍的建築教材,在過去十幾年的時間沒有太大變動,以北京的許多院校為例,仍是以中國建築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系列教材為主,配以導師自己為了課程而設計的案例PPT。

建築初步教材

這一系列教學資料更多是介紹一些對於建築的基本認知和技法,以及一些經典的建築師和建築案例,比如勒柯布西耶,但是並不系統和全面,比如對於稍早期的具有實驗精神的麥金托什就介紹的比較少,對於後期興起的諸多建築實驗團隊介紹幾乎沒有。

這樣的偏重導致中國學生對於幾位經典大師了解很多,而忽略了更多可能性和方向性的其他建築師。同時對於柯布的理念很熟悉,導致很多學生對於比例和住宅很感興趣,這種形式和功能的偏向性學習會忽視對於現代社會和建築行業變化的思考。

建築行業在世界範圍內近十幾年變化得太快,以Bartlett為例,已經出現了互動,參數化,實驗材料等新興的建築領域,這些已經越過了建築普遍性的功能與形式的單一可能,所以這種一貫的教材滿足的了基礎教育,但滿足不了時代的更新

"MetaBall-ism", Mickey Matter, 2016

當然國外也同樣具備基礎教育,比如在眾多國外建築院校本科第一年往往稱為「first year」,是講述基礎知識更多的,比如平立剖面去繪製一個樓梯,用材料搭接處一個建築模型。

Bartlett Year 1 Installation Project,Soane Museum,2011

之後循序漸進,慢慢開始思想的啟發,比如做一段敘事,並開始發展對於自己建築的研究。到了第四年和第五年,國外院校逐漸增加一些以理論和思考為主的開放式Brief,這樣的作用無疑是幫助學生理解並傳播關於此建築學院奉行的思維和理論體系。但是在中國,每個建築學院的風格並沒有特彆強烈的偏向和區別,即使有一些風格也是在技法和表現上,特別在某些院校,你可以畫出很漂亮的建築線條和大師般的草圖,可那並非是真正的思想和研究偏向。

建議:等著教材教,不如自學和擴大視野。教材只能幫助你最簡單地了解一個時期的建築風格,你需要接受更多的建築實驗者的引領,特別是最近十年內的建築師,可以獲得一些建築的可能性和更多轉型的機會。多花時間讀一些理論的文章幫助自己早日確立自己喜歡的方向。

3. 中外教學課題對比

國內外做建築都會有一個前提和設定,國外稱作Brief,國內稱為任務書。其實從題目就可以辨別:

  • 國外更像一個概述,一個引子,一個啟發,來引領學生開始新的一年的主題創作;
  • 國內更像是任務,類似工作,一個需要完成的工作。既然有任務就一定有要求,國內從大二接觸設計開始,一直到大四結束,雖然在功能上不斷地轉化,但是在任務書上的關鍵詞幾乎沒有變化——地點,功能,面積,指標,一張總圖。

某大學圖書館建築設計任務書

在這種限定地點和功能的情況下(這和在工作中的前提是很接近的),做設計更接近於布置功能和平面,計算調整面積這些非常基本的建築素質,偶爾的興奮點是功能一直在變,從第二年小型建築功能到之後的公共空間,再到大四可能會涉及高層建築,但是設計步驟和內容幾乎是一樣的,一做就重複三年。

  • 好處自然有——對於不同功能空間排布的理解越來越深,排布效率也會越來越高,很多其它專業畢業的學生就不具備這種優勢——從平面入手去思考空間排布的方法和思維,他們不容易去排布一個平面。
  • 但缺點在於——不斷對一種建築邏輯的方式和數據處理的強化,並無思想和理論上的循序漸進。慢慢的,連建築學生自己都會認為自己就是繪圖的工具。

在國外,每個Brief基本上是一個開放式的話題,比如以一部科幻小說為切入去思考裝置的作用,以一段旅行為切入組織學生去一個特殊的地理、政治和宗教複雜的地帶,重新思考「神聖」和「禮儀」這些長久的傳統話題的。每一年思維模式會稍作改變,但是課題不一樣,內容、功能和場地都由學生自己去決定。所以很明確的,就是做概念和建築的思考,放在一個合適的場地去實現

Brief, Unit 10, Bartlett, 2016-17

這隻說了Bartlett一個Unit,其實每一個Unit都會有自己的主題和思維導向,這也就構成了國外院校繁榮的盛況。國內做的功能多數是常見的功能,為了未來工作的需求而培養。國外的功能不受限制,很多冷門的功能都會出現,表現一個學生特殊的觀察與思考。

Brief, Unit 15, Bartlett, 2016-17

建議:不要僅僅滿足任務書上的要求,那忽略了建築最重要的環節——概念和選址。思考你的概念是什麼,可以關聯什麼,可以實現什麼。

對於任務書要有自己的見解,比如一個同學和我提到過,這是一個有關藝術家工作室的任務書,裡面提到有些房間容納十個藝術家,可是有哪些真實的環境是存在這樣的可能的呢,藝術家難道不是多數需要自己獨立的空間嗎?所以對於任務書的內容要不斷地質疑,修改任務書本身就是一種思考建築的提高

4. 實驗與跨專業——在形式以外的創造

在建築歷史上,義大利是建築教育的先驅。早在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在其所著《建築十書》中,就對建築教育提出一系列要求。在該書開篇,他已經強調建築理論和實踐同等重要,建築師除擅長繪圖技巧以外,應通曉各種學科,包括幾何、音樂、歷史、哲學甚至天文等多種學科。以近現代幾個知名的建築學院為例:

麥金托什建築學院在建築師麥金托什的帶領下早在19、20世紀之交就走向建築、藝術和設計結合的路線,這種學科間的交叉形成創造力的興盛時期,而且即便是麥金托什本人的設計獨具特色,形成高度裝飾味道的風格,他的設計很大程度是受到日本的浮世繪的跨學科的影響。

Students working in studio at Glasgow, c.1900

庫伯聯盟是為建築、藝術及工程學科所設,學生齊聚一堂,共用討論室。建築學院自己以與藝術學校為鄰為榮,因為可以獲得許多重要的觀念。建築學生不僅僅設計建築物,他們的作品包羅萬象,甚至包括一張郵票。所以這對於建築而言是廣義的。

Public art at Cooper Union architecture

巴特萊特建築學院,英國公認的最強建築之一,在十幾個Unit的帶領下,進行著敘事,哲學,互動,歷史文化,繪畫等多角度的思維發散,從Workshop里的學生穿著基本看不出是做建築的學生。

Students working in the Bartlett ,Manufacturing and Design Exchange workshop

除了以上三個典型的建築學院,在國外幾乎每個學校都或多或少地在以跨學科入手來探討建築的本質和可能,這會大大摒棄了建築從形式出發的單一方向,而且讓建築可以延展的可能性擴大,無疑建築本身研究的就是關係,所以關聯其它學科是自然的。

這種跨學科甚至影響整體設計界和藝術圈的學術氛圍,各學校間的以及不同專業的交流很緊密,知識和學術在於分享。像AA——非常開放的建築學院,它每周都會有大大小小的講座,同時其它院校其他專業的學生也可以過去聽,經常爆滿搶不到座位。這個在國內一些院校是有改觀的,但是普遍還是不夠。同時AA也會在網上公開自己講座的內容,這種學術傳播多於商業傳播的行為非常普遍。

Lecture Videos in AA Website

但現在國內多數院校考慮的關聯學科很實際,比如結構,法規,仍是以一些平面排布和立面設計為主,這些均與概念脫節。這種並不是以概念作為切入的,理論的考量就更少了。另外任務書的限定比較多,創作時間比較短,時間的分配多為貢獻滿足其中的要求,達到評判標準即可。說到標準,下文繼續討論國內建築學的評判標準問題。

中央美院建築展

建議:做建築其實就是尋找自己,發現自己喜歡什麼,把這些內容作為自己的收藏品,慢慢變為自己的系統和研究內容。很簡單的一句話,你應該變為你喜歡領域的專家。

5. 作品評判的標準以及對工作的培養

學生作品的整體質量一定和評判標準有著直接的關係。在國內,首先需要滿足任務書的所有要求,缺項少項的立馬扣分,雖然學習的本質是為自己,但追求分數也並沒有錯,所以學生通常是以任務書的要求為主進行設計。教師通常會統一要求上交方式——比如,排好三張A1展板,必須有什麼樣的圖紙,甚至每張圖紙的要求都會說明。在概念不明確的情況下,基本就是以平立剖面圖的表達以及整體效果技法來評判了,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來康石石這兒培訓作品集的學生,只關心技法的原因之一。

北京大學建築學院課程終期作業評圖

林間巧築2016,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課程

這裡必須再強調一下建築設計的核心不是技法,那只是輔助你來實現自己想法的,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概念和邏輯。在國外往往是表達清概念,你所做的努力都可以往牆上貼,如果你的圖多,這面牆就是你的,這種方式鼓勵和激發學生的熱情,往往幾張A1圖紙拼成的巨幅圖紙在評判日會經常出現。

An open crit at the Bartlett

The Bartlett Summer Show, 2016

多數從事建築教育的老師或多或少經歷過中國的建築行業,他們其實清楚什麼樣的培養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獲取更多有利的機會。之前提到,在這種限定地點和功能的條件,與在工作中和甲方溝通得到的前提條件是很接近的,只是工作後更苛刻,需要更成熟地思考甲方需求和雙方經濟利益,城市與建築法規,以及實際工程與施工細部,讓一個建築真正建起來並適應現在的中國發展趨勢。

所以因為沒有理論支撐,單以類似工作和完成任務的方式來對待是埋沒潛力和智慧的行為。整體而言,學校更應該是聚集大膽的想法,嚴謹的研究的地方,而非僅僅為工作輸送定向人士的地方。

建議:希望同學們理解傳統院校老師的苦心,但勿忘在項目初期發現自己的核心概念,一個真正有野心的概念,一個說出來別人不信的概念,然後做足研究去實現它,最後力爭在完成任務書的基本項目的同時花篇幅表達出自己的概念。另外在最終表達上,尋找到自己獨特的方式,建築畢竟是一個創造的行業,並不是一味地模仿,它不能教你創造,就像Zaha的Drawing表達,那種極端透視的傾斜的狀態,這又是誰能教出來的呢?

6. 建築大環境——需求量過大和整體的浮躁度

提到中國教育不得不提中國的建築行業現狀。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我個人工作期間,碰到甲方不少,當時我們做一個產業園區改造項目,甲方覺得我們設計得不夠好,原因是沒有一個「具體形象」,隨後他又明確地解釋了一下這個「具體形象」的含義,就是「外號」。其實後來我們懂了,甲方一直需要的就是一個「大褲衩」。再深一層想,這個外號正代表了當代從事商業行為的甲方的普遍想法,一個浮誇的形象,一個便於快捷傳播的形象。這個形象強過於建築自身的空間形象,強過於建築的概念。

工業革命與各種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西方建築也在很早就進行著更新與洗禮,新功能不斷出現,所以對於現代功能,西方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改革開放後,整體現代化的進程催促著中國建築的更新,中國也開始引入西方更多的理念和需求,追求全面大發展的新生與改造,導致建築需求量迅猛擴大。

甲方希望早些獲得經濟利益,希望多快好省,不考慮設計周期,最常聽聞的就是甲方訴說「我們十一要開業!」,然後不斷地壓縮設計時間,催促施工方的介入。

施工方那邊更希望多快好省,往往配合度非常差,因為他們還有其它的業務,也在趕工期。同時在不理解你的設計的情況下會提前按自己的理解施工,經常與設計相距甚遠,比如一個樓梯的扶手是設計過的,施工直接購買接近的現成的,這當然會引起很多糾紛與摩擦,但對於他們挨罵就挨罵了,掙錢就行。基本上在中國即使有幾成好的設計,如果不配上好的施工團隊的話,設計變異的幾率太大了,而碰到好的施工方的幾率真的很小這裡提到的是普遍現象,好的是近些年有些年輕的甲方慢慢越來越專業,也開放,提供更多機會讓建築師去創造

但是在大趨勢下,為了滿足甲方的功能和形式,從建築到建築,從形式到形式的基本法則應運而生。為什麼,快啊!直接抄,這種方式在中國幾乎遍布大大小小的設計院和事務所。這種懶惰的方式也嚴重影響了之後的建築工作。雖然能學習到國外的建築,但往往也停留在表面形式,抄西方導致中國建築的盲從。

補充一點,國外很多建築師在實踐和教育中尋找到一種平衡,他們不僅有自己的工作室,同時很多著名建築師也在大學任教,他們經常辦講座出理論書分享給下一代的青年。中國的建築界也出過書籍,多數是一種成果的商業展示和里程碑式的記錄,作為一種自身的宣傳和傳播。

The Manhattan Transcripts, Bernard Tschumi

建議:建築行業應該扮演著設計先鋒的角色,能夠以專業的角度去對待甲方,把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對於建築研究和教育更需要有一種力爭預測未來建築發展和傳承傳統的責任。

7. 社會大環境——審美、標準與話語權

最後要提一下,整個國家對於文化和審美的認知趨勢。不可否認,中國歷史上出現多次文化斷代,也經歷過戰爭,所以很多藝術瑰寶都隨著一次次地流失和滅亡,這些文化傳承到現在其實並不多。談起過去的建築,可以滔滔不絕,從元朝宗教建築的興盛,到唐朝的木建築實現了藝術加工與結構造型的統一,又到宋代建築的空間層次和裝飾色彩,再到明代的傢具和材料的多元,之後是清代的皇家園林以及特色民居,中國當時一直保持著本土建築色彩。

《營造法式》內頁

但是轉而再想想中國現代建築,中國經歷了而且經歷著一個信息爆炸,物質爆棚的時代,就好比對於信息的認識不足但已經接觸信息了,就這樣缺乏一定的判斷力,學習西方還要保留東方,最後抓不住核心建築的概念,變為形式的雜交體

湖州喜來登溫泉度假酒店

建築師和設計師整體的審美還相對偏高,但是在這樣一個經濟年代,普遍性的甲方——擁有權力——在市場中由於建築師的妥協,他們反而擁有了更多的建築的話語權和審美權。所以整體上,是一個全民審美的問題。教育家葉聖陶曾一直推行的美育教育在如今看來是至關重要的。這個問題似乎是從小學就應該推行的,但是卻是最沒有被重視的,包括在大學的建築教育。

總之,建築既然作為一種藝術與設計,需要有不停的追求和持續的不滿足,相關的學習與教育一定探討的是建築的未來和可能,但是中國多數院校的教育還是在考慮建築的現在和實用

中國曾經有著很輝煌的文化和建築歷史,也許從古建和民間中參考和學習不失為一種保持建築文化屬性的一種方式,至少在日本對於古建築的專題和研究非常多。中國建築教育可以往前向西方教育靠攏,也可以往後尋根創造一種本土的構建世界觀,但是就是要改變,不要停滯,因為時代在變,相關領域就在變,機會就在變。

對於學生自身,以上提供了很多好的建議,並且分享了至少像AA公開講座這麼好的資源,但筆者仍相信即使看到此篇文章的同學,也未必能花時間去深入了解,所以提升自己對於建築的熱情動機和好奇心才是能做好建築的根本

以上望有幫助,歡迎交流

———————————————————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官方微信(kang-shishi)

如有藝術留學、院校、專業、作品集方面的問題,可私信康石石諮詢


什麼是職業技術學校?

哪個技術學院讀了五年出去還得從頭學起?

藍翔的同學們難道在學校一直在學挖掘機的發展史?還是挖掘機的發動機原理?還是加哪種柴油更省錢?計算挖斗挖土的著力點?

別看不起職業技術學校了好嗎?人家出了校門就是一個生產力了……


真的是玄學。

非老八南方某985城規。大一多是公選課,高數/語文/C語言完全沒用,工圖/力學/設計基礎課學的很淺,工圖對製圖規範涉及太少,力學知識對直到現在的設計沒有任何幫助,設計基礎課中基礎的形式美/製圖原理/名作抄繪/空間組合等基本功很不紮實,大一下學期就開始電腦出圖,很多人手繪排版功夫為零。大一結束時可以說全班沒有一個人認真看過組合論,基本的人體尺度更無從談起。

大二開設建築設計課/建築構造/CAD課/表現技法/水彩。學校有水彩領域知名教授,所以很重視。一個學期每周兩次寫生,暑假遠赴浙江實習;在全班基本掌握CAD操作以後開始CAD課程,不教授製圖知識,私以為毫無卵用;在設計課基本要求電腦製圖以後開始學習馬克筆表現技法,私以為毫無卵用;設計課槽點更多。在全班空間尺度,形體比例,收頭,基本的交接等基本功都不紮實的情況下,老師要求觀看大師紀錄片從而了解大師有多麼神棍/了解聖家族大教堂從而了解宗教性建築/了解魯班鎖從而了解中國傳統木結構的偉大/續寫故事設計建築從而了解建築的敘事性/要求設計中做出構造,於是在出圖的緊急關頭,同學只好在手工模型中貼幾層紙,圖面上拉出一根線把課本上的水泥砂漿什麼的抄上去完事……

我當時就噁心著了,硬是沒有做手工模型,通了一宵現學現賣把一個節點的構造用su拉了出來。我覺得一個學期至少學一點有用的東西。

大三開學的我們,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基本空間尺度不會把握,形體比例亂七八糟,體塊靠su瞎拉,對位,收頭,界面交接一塌糊塗;CAD線型亂七八糟,不分圖層;不會渲染,很多人連AO都不知道;ps普及但不精通,常規的總平圖畫法很少人會。有一點值得表揚,水彩畫的都不錯,上淘寶賣畫應該餓不著。

大三以後情況改觀不少,實為萬幸。

總體來講就如其他回答一樣,私以為就本校情況來看是在培養一群玄學神棍。極其不踏實,極其荒誕可笑。現在的基本功,設計多來自大三後老師的調教,軟體技術基本全靠韓神的教程。但是貽害頗深,不少人到現在設計只追求圖面好看,空間一塌糊塗。更可悲的是部分人追求了半天畫的也並不好看。這不是學生的問題。

不知道學了一肚子安東尼奧高迪弗蘭克蓋里埃姆斯夫婦,畫的一手好水彩,但連個CAD都畫不利索的人將來進了設計院能幹嘛。

對於水彩,我認為培養美感是絕對必要的,但是設計和藝術之間是要畫好紅線的,越過去就會出問題。帶隊教授每天評完畫,都在賓館大堂里反覆強調藝術性,藝術性,我覺得很是問題,問題不小。在時間有限,精力有限,我們的水平也有限的情況下,私以為學好基本功比過度投入藝術修養更重要。


能培養出合格的技術人才已經是很高的目標了,現在都遠遠達不到


中國建築教育的問題這些年伴隨著整個建築行業的下行變得越來越突出,大部分的建築學子走出校園後都會經歷一段略微痛苦的認知過程,毫不客氣的說,這份痛苦大部分時候是學校教育直接帶來的。

那麼中國建築教育的核心問題到底是什麼呢?

個人認為是四個字「以偏概全」。

為什麼這麼講,這就要從「建築」的屬性談起。建築學本身是涉及面很廣的一本學科,是理性功能與感性美學的結合,這也是為什麼建築學的本科要學五年。因為是一門含文涉理的綜合學科。

學過建築學的人都知道,維特魯威所提到的建築三要素——實用、堅固、美觀。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甚至更多的時候,實用與堅固更為重要。可回顧我們在大學所受的教育,更多的時候僅僅是在強調「美觀」而已。這個美觀不僅包括立面的美觀,還包括所謂的空間體驗,這種東西本身就是非常具有主觀性的,於是到達一定程度後,建築教育就變成了一種「玄學」。

剩下的實用和堅固呢?便被單純的用「功能布局合理性」與「建築結構與構造」所代替了,落到實面上不過是學分簿上的三五個學分而已。

這樣的培養方式本沒有錯,是一種培養大師的路數。但並不是人人都能也都願成為大師,成為建築大師的概率比成為總統的概率還低。這樣的教育模式引發的後果便是,使學生有一種沒來由的優越感,因為他們講著別人聽不懂的話,欣賞著別人看不出來的陰影關係,沒有大師的能力卻早早有了大師的心高氣傲。

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個建築的最終建成,和一件藝術品的誕生最大的不同便是它不是一場設計師的獨舞。以一棟相對簡單的住宅為例,要經過拿地、可研、報建、設計、施工、銷售、交付等主要過程,每個過程中又有各種埠各種環節,最終呈現的建築效果往往來源於市場分析、客戶定位等因素,設計更多是個執行部分。更別說複雜度更高的文化及商辦建築,還要加入招商、後期運營等環節。

設計在建築成型的全流程中只扮演了一個相對重要的角色,群舞之一,除卻大師之外,連領舞都不是。

這些事實於學校教育里幾乎不見蹤影。

80%的建築學子畢業後的出路是大大小小的設計院,這其中的大多數是去畫施工圖。也就是說走向社會後,建築設計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是一種謀生的技術,而在學校里,既沒有系統講解規範,也沒有關於施工建造相關的課程,甚至連建築的建成到底經過哪些具體環節都是在工作後慢慢了解到的。

當然大學教育不同於職業教育,並不是一定要開設實踐類課程,但至少應該引導學子們主動去了解建築學的全貌。

建築學本身是那麼豐富有趣的學科,為什麼只將空間與美觀這種極其主觀的東西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呢。它的涉及面廣泛而有趣,和經濟形勢、生活方式、科技進步、自然生態等等諸多方面都息息相關,每個方面建築學子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與能力尋得一片天地。上學過程中,很多原本很優秀的同學,因為不適應過多建築玄學的教育而很痛苦,但其實,他們完全可以有更多選擇。客觀理性愛好分析的可以做商業顧問、管理能力強的可以做開發商的設計經理、關注技術的可以研究綠色建築、喜歡IT的可以做建築軟體開發,長得漂亮還可以做遊戲主播(當然這個跟建築關係不大~偷笑ing)

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大師,這樣的片面教育後果是直接抹殺了很多人的可能性。

弱水三千,為什麼只取一瓢喂入尚未定型的學子口中?

當他們走入社會,踩著青春的尾巴卻發現巨大落差時,學校又在哪裡?

這回答或許略有偏頗,但確是我這個多年建築從業人員的心聲,真切的希望看到的建築學子們,放下身段,翻過校園院牆圍成的烏托邦,多看看多想想,多為自己的未來尋些可能性!

加油,共勉~

新開了專門探討建築師就業問題的專欄,歡迎關注與投稿:

建築職介所 - 知乎專欄

同類回答:

在同濟大學學習建築是怎樣一番體驗? - 小山的回答 - 知乎


那是你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靠這個職業養家,設計本來就是智力過剩的事情,人文就更是了。說實話,建築學生中天潢貴胄和平民百姓過著的就不是一種生活。不過也是挺令人堪憂的,某老八校,山寨個馬岩松就是優秀作業。柱網亂排一通,老師連地下室不計容都不知道......是不是連職業化的邊都沒沾上......大學和工作是脫開的,如樓上所說.......玄學教育


為啥我覺得是一直都是搞人文培養,反而忽視要培養職業技術師的事。

而且培養出來的學生真特么憤世嫉俗,出來個個感覺自己能日天,,,


知乎的金句:「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我個人是04年上的大學,去年16年幫一個南京某高校大五女生看了下用來申請米理的作品集,發現就是我十年前的樣子。矯揉造作的概念,膚淺的設計手段,沒有邏輯的過程。

你要問建築學教育走的什麼路?

要我說,中國大部分學校的建築學教育根本沒有在走路

只是蹲在原地縮成一團,等待被日漸蕭條的市場抽個遍體鱗傷。

-------------------------------------------------

該怎麼走?

國外目前流行的概念是建築 production ,

是一個給人用的產品。

這是一切計劃和發展的基石。

作為一個產品,必須跟未來的市場相結合,

否則就業率以及就業質量上不去,

整個學科還是會逐漸萎縮。

未來的市場是什麼?

第一,既有建築改造,尤其節能改造部分。我國每年現在有40億平方米的建成量,

但是建築節能這塊,跟中國未來的建築節能目標有很大距離,是一個大市場。

本科和碩士教育可以更加踏實,更關注建造本身,更多有關的改造studio 和workshop。

第二,跟VR虛擬現實結合。小清新總喜歡強調空間體驗,那麼VR 肯定是未來對於空間塑造的利器,高校教育千萬不要慢市場一拍,應該搶在市場前面才是。高校建築系的研發實力在哪?

第三,人工智慧。簡單說,智能家居的出現,使用者的動線就被改變了,裡面空間的塑造就應該進化才是。複雜里說,智能建築,本身就不應該只是弱電工程師的事。高校建築系的研發實力在哪?

以上三點,都是需要技術門檻,目前除了清華以外的建築系其他都沒有這個實力去做。而英國的一些高校已經在躍躍欲試了。Ok, 你說你對技術不感興趣?你有著超乎眾人的美感,強悍的思辨哲學能力,「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的品性,又或者全中國就只有你和你導師一個半建築師?

我呸!

---------------------------------------------------------------------------------------

您好,這是一個關於建築師轉行以及建築學教育的問卷調查,歡迎已經轉行的建築師朋友幫忙回答一下,都是選擇題,不會耽誤你太多時間。建築師轉行情況與教育評價調查


應該問地產行業在走什麼路 如何改革 然後建築教育才會做出相應變更. 在這個資本為王的時代建築教育是無力改變地產行業的.


從本科到研究生對建築學的學習,再到現在就職於上海一家知名的建築設計公司,我在建築領域可觸及到的平台是越來越廣闊的,對建築與建築學的認知也在越來越豐富、具體。我很贊成@哼哼哈哈 (下稱「答主」)的回答中有關建築作為一門社會科學與工程科學的綜合學科應基於科學的方法論這一主要觀點,但也深深地覺得該回答中的某些表述實在是偏頗與局限的。

首先提前簡述我在文末所作的結論:如果要我說一下「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我會說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太喜歡將建築作為一個問題去嘲笑與批判而不是作為一個現象去看待與思辨。建築在我們的世界中處在一個小而精的量度里,說其小是因為建築可以說是組成這個世界的基本單位之一,說其精是因為建築牽扯了社會中方方面面的勞力、智力、財力。正因如此,建築是作為一個多面體存在的:氣候、位置、文化、造型、結構、材料、運輸、施工、管理乃至政府政策、市場推銷、後期運營等等等等,任何一面作用的大小都會使建築呈現不同的形態和意義(這也是建築容易被「玄學」的主要原因)。而在建築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是應該基於科學方法論去嚴肅對待每一座面向公眾的建築,任何在建築中基於自我的文學化、藝術化、形式化的表達都應該慎重;但同時也不應該忽視建築作為一種人類表達所必然會存在的不確定與曖昧。正是因為這些不確定與曖昧,建築這個多面體才會趣意盎然、生機勃勃。中國建築發展缺少了如西方那般此起彼伏建築思潮的滌盪,而如今在歷經飛速發展之後,我們應該擁有胸懷去看待和思辨存在的建築,因為那些就是當下社會的真實映射,是一種建築必定要經歷的揚棄。建築從來都不是偏頗與局限的,現在的中國建築也是最怕偏頗與局限的。

其次圍繞答主的回答,我想說說我的看法:

而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就由於我國建築學科在設計中都存在過度文學化的現象(這與體系無關),沒有邏輯性,缺少科學的方法論。

對於答主所述的「我國建築學科在設計中都存在過度文學化現象」這一觀點(文學化並不等同於沒有邏輯性以及缺少科學的方法論),我是感到相當疑惑的,答主在回答中也沒有清晰有力地闡明這一觀點的由來:回答中所列舉的王澍、馬岩松等中國建築師,他們都是中國建築領域的前沿實踐者,並不能代表中國建築的主流狀況,難以用來概括「中國建築」四個字下的大議題,缺乏說服力。

在我看來,過度文學化的前提是建築師在設計過程中能夠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而司職於中國建築行業內的建築師,其很多設計行為是在被動的情境下進行的。政府、甲方、消防局、以及各類諮詢公司都在壓縮著建築師的設計空間,建築師在高密度的工作中所解決的問題往往是實際而直接的,生存空間都不容樂觀,何來過度文學化的空間?

而在中國建築的教育領域內,不僅存在數量龐大的高校,而且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觀念輸出,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如果僅僅憑几位答主所稱的「不說人話」的老師就得出存在過度文學化的現象,恐怕是過於武斷了。要談論中國教育,不能忽略考試。雖然說我國的本科教育已經不是完全以研究生入學考試作為導向的,但作為面向具有專業知識基礎的學生的選拔性考試,再加上建築學專業科目的試題大多是由各大高校自主命題的,我國建築學專業的研究生入學考試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客觀呈現中國建築學教育的主要趨向的。在各大主流高校的建築學考研試題中我並沒有覺得出現了過度文學化的現象:大多數高校的試題分為建築理論與建築快題兩部分,考察的是建築學基本知識以及在具備一定建築學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解決設計問題的能力。所以,雖然已開始有所轉變,但我國主流的建築學教育還是在舉著實用主義大旗的,是為了能夠高效快速地解決問題。

例如設計教堂,國內的分析會說什麼神性,神聖感,還有什麼精神的冥想。這些詞一定很熟悉,安藤忠雄洗腦大法好。這些都是主觀的。請你說說什麼叫神性?什麼是神聖感?什麼是冥想空間?憑什麼這個空間是用來冥想的?這些詞其實都是文學上的修辭,而不是一個事實陳述。

什麼叫喜?什麼叫怒?什麼叫哀?什麼叫樂?憑什麼這部喜劇是讓人快樂的?這些詞其實都是文學上的修辭,而不是一個事實陳述……! 神聖感,在我的理解中是一種感受的差異與對比,一種譬如回到溫馨的家和去到高闊的教堂因為空間氛圍不同而產生的感受的差異與對比,而我們找了一個詞——神聖感,來陳述這種事實,從而可以告訴別人這種差異與對比。那這種差異與對比是不是一定存在呢?確實不一定,一個人完全可能在回到家和去到教堂時不產生感受的變化或者沒有那麼強烈的需要一個詞語去特別形容的變化,畢竟看同一部喜劇不一定每個人都會笑或者捧腹大笑的。

但是往往忽略,教堂設計和整個彌撒的儀式流程是有關係的,參與者的位置和階級也是不同的。如果要設計教堂,就得深入了解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和它的所在的系統。設計是要服務於這個系統,而不是你覺得怎麼樣。

讀到這裡我是挺希望看到答主能夠分析一下某些答主認可的教堂設計過程的,可惜並沒有。

是的,教堂設計和整個彌撒的儀式流程是有關係的,參與者的位置和階級也是不同的。如果要設計教堂,就得深入了解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和它的所在系統。但是,難道因此就能忽略「我的教堂就是要又高又大」諸如此類的想法對設計的影響嗎?聖彼得大教堂就是要比萬神廟高大,而且其幾易設計,那到底是誰的設計在服務於這個系統?

所以這個他認為的最孤獨的圖書館,成了一個笑話:變成海邊最熱鬧的圖書館。如果設計師考慮一下當地遊客和人流量,和大多數人民的喜好,而不是一味去模仿安藤師傅,就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我不知道「最孤獨的圖書館」是不是董功認為的;也不去探討設計師到底有沒有考慮了當地遊客和人流量以及大多數人民的喜好;更不去研究他是否在一味模仿安藤師傅……想必崇尚科學方法論的答主已經對這些陳述做過了充分的論證。

我在這裡只想計較一下「就不會有這樣的結果」這句話。海邊圖書館建成後,多家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僅微信公眾號「一條」的一篇《全中國最孤獨的圖書館》目前已經有十萬加的閱讀量,如果再統計一下其他媒體其他平台對此建築所做報道的閱讀量,想必不是一個小數字(答主在知乎對此問題的回答雖然目前只有幾百贊,但已經被多個微信公眾號轉載,至少已有數萬的閱讀量)。至此,海邊圖書館的屬性已悄然發生了改變:成為了一個景點,一個中國景點。再加上海邊圖書館周邊缺乏有效的城市空間與氛圍,大量人群的湧入嚴重破壞了原來的設計預期。所以說,媒體的推與不推,媒體推得成功與否,都是現代快速發展的社會中眾多難以預估的因子之一。於建築上來說,越成熟穩定的城市環境中的建築受到爆髮式因子的影響越小,反之則越大。但無論大與小,難以預估的爆髮式因子在摩登時代對建築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所以,不知道答主何以保證「就不會有這樣的結果」,會不會有這樣的結果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難以一概而論。我眼中的海邊圖書館根本不是一個笑話,而是一個現象。

所以建築學不需要賣弄文筆的文人,要的是說人話講邏輯的社會科學家,要的是實實在在搞技術的工程師。

賣弄文筆的文人?要是答主的著重號在「賣弄文筆」之下,那我並無異議:在關於建築理論的書中,確實有一些我覺得從觀點到成文結構都是極其脆弱的。但要是答主的著重號在「文人」之下,那我覺得這是一種悲哀。但鑒於答主所舉的例子中並沒有我認為的只會賣弄文筆的文人,所以不免對答主有些不好的揣測。

套用答主的一個句式:我國建築學科在設計中都缺少具有邏輯性以及科學方法論的文學化現象。正如我上文所說,文學化並不等同於沒有邏輯性以及缺少科學的方法論。建築學是一門社會科學與工程科學的綜合學科,而根據答主給出的維基百科對「社會科學」以及「人文學科」的解釋,可以得到廣義的「社會科學」,是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統稱,而人文科學又是以觀察、分析及理性批判來探討人類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門學科(科學、哲學、文學、藝術、歷史、語言等)和知識的總稱。正是因為建築學具有社會科學的屬性,所以建築學科在設計中或多或少都應該存在著文學化的現象,結合上文有關於中國建築中是否存在文學化現象的論述,我是覺得我國建築學科在設計中都缺少具有邏輯性以及科學方法論的文學化現象。

為什麼在我們軟體水平,勤奮程度,信息渠道都不差,甚至超越情況下,很多人覺得建築學是玄學(無法找到的形式的合理性和設計的合理性),建築概念和理論很難有令人信服的存在和有意義發展?

所以理工科出生,而且邏輯思維好的同學,在國內建築系最感到不適應。過去我們一直都接受的現代科學方法論的學習過程,現在突然讓你接受前現代的思考模式。其實並不是你的錯,而是你太優秀,看問題很有邏輯性,很有條理。

理工科出生,而且邏輯思維好的同學,如果在國內建築系感到不適應,那是因為太優秀了……?這個結論下得並沒有什麼邏輯性也並沒有什麼條理,甚至有些不講理。如果真的是在軟體水平,勤奮程度,尤其是信息渠道(圖書館裡的書,院系內的講座,網路上的案例與論文,城市中的展覽等等)都不差的情況下,仍然覺得建築是玄學,還不能對建築擁有一套自己獨立的認識,那是不是該稍微考慮一下自身的原因呢?如果不僅不反思自己,反而覺得是因為自己太優秀了,那即使大學老師的講授是存在問題的,還是有些荒唐。

如果要我說一下「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我會說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太喜歡將建築作為一個問題去嘲笑與批判而不是作為一個現象去看待與思辨。在一味的嘲笑與批判之中,我們往往會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建築在我們的世界中處在一個小而精的量度里,說其小是因為建築可以說是組成這個世界的基本單位之一,說其精是因為建築牽扯了社會中方方面面的勞力、智力、財力。正因如此,建築是作為一個多面體存在的:氣候、位置、文化、造型、結構、材料、運輸、施工、管理乃至政府政策、市場推銷、後期運營等等等等,任何一面作用的大小都會使建築呈現不同的形態和意義(這也是建築容易被「玄學」的主要原因)。而在建築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是應該基於科學方法論去嚴肅對待每一座面向公眾的建築,任何在建築中基於自我的文學化、藝術化、形式化的表達都應該慎重;但同時也不應該忽視建築中必然會存在的不確定與曖昧。正是因為這些不確定與曖昧,建築這個多面體才會趣意盎然、生機勃勃。我將建築設計視為一種表達的過程,任何一種人類的表達都難以是純粹理性嚴謹的。就連答主的這篇以宣揚理性的科學方法論為核心的回答,在行文之中也摻雜了不少個人的情感宣洩,難稱理性嚴謹。

中國的古代建築與現在建築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裂隙,中國建築發展缺少了如西方那般此起彼伏建築思潮的滌盪。而如今在歷經飛速發展之後,我們應該擁有胸懷去看待和思辨存在的建築,因為那些就是當下社會的真實映射,是一種建築必定要經歷的揚棄。建築從來都不是偏頗與局限的,現在的中國建築也是最怕偏頗與局限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不把施工圖作為建築學本科高年級的重點教學內容?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係為什麼不注重研究生教育?
如何提高建築設計的能力和審美?
理科生該怎麼學習建築學?
建築力學課對於建築系學生來說重要嗎?

TAG:教育 | 建築 | 建築學 | 中國教育 | 建築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