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眾媒體過分誇大扭曲事實,是否存在恰當的改善方案?

無論是所謂的「醫生拒絕為艾滋病人實施手術」,還是「男司機暴打女司機」。我們看到了當今媒體為抓取大眾眼球未經深入調查肆意誇大扭曲事實的現狀。是否存在一些合理方案改善這個問題呢?


現在的社會戾氣太重,百度百科中對戾氣的解釋

(……除此,)有些用法中可以理解為就是暴戾之氣的意思。即一種殘忍,凡事要做得狠,偏向走極端的一種心理或風氣。可以看做殺心重,或殺氣的近義詞,但更指向廣泛一些,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偏愛殺戮殘害,比如動不動破口大罵,往死里罵,或對一些小的壞事偏向於非常嚴厲處罰。同時其指向對象也不一定是一些真正的罪行嚴重,心地非常黑暗的人。

題主提到的兩件事情,醫生的事情觸及社會敏感神經,根據時下的風氣,醫生犯錯誤都是廣大網友喜聞樂見的,一出事就要給他批判一番,媒體也是喜聞樂見,可以搞個大新聞。後面的事情大家也看到了,一開始輿論偏向女方,覺得男的是在太殘暴,現在視頻放出來了,大家又嚴厲譴責那個女的,有人說應該」朝死里打!「見這個的答案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073693#answer-14104845(實話說,我讀到」朝死里打「的時候心裡一陣爽,也給這個答案點了贊。當然我們在這裡不深入討論這個問題)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我認為原因有如下幾方面

首先,網路輿論有一种放大效應。大家應該都覺得,網路上的美女特別多,放眼望去全是美女,百分之八九十,現實中卻往往沒有幾個。這是因為美女更有可能在網上貼圖,美女圖被轉發或點贊的概率更大。

(以前還有一種現象」美女比女人還多「,現在它倆一樣多。)

我們在網上看到的是現實嗎?不是。這個世界上美女還是少數,但網上的美女是絕大多數。

同時你也一定會發現,在網上極端的事情、挑戰心理極限的事情很多,什麼暴打,什麼殺人全家。

一個離我比較近的例子是,我身邊有個男性朋友,人踏實、個子高,長相說得過去,工作也比較出色。但是他很缺乏自信,不敢去接觸妹子,平時喜歡上網看帖子,線下社交少。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覺得現在的妹子都要錢要房,要長得帥的男人,但他沒有這些東西,看著網上各種炫富賣弄,漸漸覺得自己很難滿足女生的期望。他所有的可能過去都是好男人的標準,但現在在網上」看起來「一文不值。

但我接觸妹子多啊,我發現他這樣的男性實際上挺有市場的,只要自信起來,找一個合適的妹子真的不成問題。

總而言之,網路本身就有一種誇大極端,弱化真實的效應。這種效應被互聯網媒體廣泛利用(傳統互聯網媒體還好,曝光率都差不多,但是微博這樣的大眾媒介就不一樣了,人們會一窩蜂地趕到熱點新聞當中,再次誇大事件)

然後,在數年的互聯網生活中,人們漸漸把誇大的極端當成了普遍狀況,這助長了網民的戾氣。

戾氣源於不滿、貪婪或絕望等負面情感。

有那麼多人在網上炫富,什麼都不做卻那麼有錢,我整天累死累活,買個蘋果都得割腎,我十分不滿。從此加入了仇富的大軍,線上侮辱謾罵諷刺調侃,線下見到寶馬就要側目而視,暗恨在心。

在網上好多人一夜暴富,看見90後ceo如何忽悠投資人,分分鐘身價百億,我覺得努力學習沒什麼用,還不如練就一身忽悠人的本領去創業。於是好多人工作弔兒郎當,不思進取,年紀輕輕只在想一些暴富的路子,想著怎樣投機取巧,不勞而獲。這也是一種戾氣。

有的人年紀輕輕,看到了網上這種偏激和不公正,對社會失去希望,開始走極端自暴自棄,漸漸成為犯罪分子。

這種現象在資深網民中尤其明顯。還有一本書大概可以描述這種情景,《烏合之眾》。在沒有網路的時代,人們很難聚集在一起,但互聯網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大家湊到一塊,就變成了一群情緒極端化,智商極低的烏合之眾,從不會理性地看待問題,更多地是受人煽動而情緒爆發。

最後,價值觀多元,正義缺失。

價值觀多元是個好事,但是不能缺乏引導。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價值仍然是應當遵守的,但是現在它們也遭到了挑戰。

過去的核心價值觀是集體主義,以雷鋒為代表,崇尚奉獻。現在的價值觀更加傾向於個人主義,崇尚自利利他。這些都是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產物,沒有什麼對和錯,都可以接受。

但是在快速轉型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動蕩。比如倒酒,慢慢地倒,酒可以從瓶中流向杯中,不會灑出來,如果倒得快了,酒就濺出來了。現在有很多濺出來的酒沒人擦,破窗效應(如果一面牆上的玻璃都是完好的,人們一般不會去打破它,如果玻璃破了一些沒補好,那麼它們很快全都會破)導致了桌子越來越臟。

本來中國社會現在還是有秩序、有良知的。可是政府全力發展經濟,希望經濟上來了,精神文化問題自己會好,其實是對的,只是動蕩仍不可避免。現在政府的公信力正在收到挑戰,那麼人們會漸漸人為社會是無序的,便走向了原始形態:大自然中的強者生存。

關於解決辦法

人類本來是一盤散沙,為了秩序才出現了政府。所以一方面民眾應當信任政府,另一方面政府要承擔起責任。

我覺得提高政府的宣傳能力,對媒體和互聯網輿論進行控制和引導,重建政府公信力,比較關鍵。

比如

1. 謠言會培養戾氣,杜絕謠言、嚴懲造謠者

2. 對於熱點問題,應當有權威發話,給一個標杆

3. 對媒體有誘導性地言論進行遏制,媒體應當客觀公正

最核心地,經濟要保持發展

題外話,能不能把微博關了?


為什麼一提改善就有人要往媒體禁言上引呢,這兩者是對等的?

國外媒體能報道比國內媒體多還是少我不關心,但家門口的新聞都能報道成這德性我覺得真讓他們報道國際新聞指不定要出什麼笑話。

題主原話說現在的報道存在肆意誇大扭曲事實的現狀,要改善這一點,可以對「肆意誇大扭曲事實」這個籠統的概念確定標準和等級,讓什麼是誇大扭曲有一個明文界定,然後進行越線後的處罰唄。


作為一個傳媒專業畢業的前媒體人來講……實是無奈。

不是媒體不能不報道這些加了料的新聞,而是不得不報道這些東西去吸引眼球……

不然就沒有活路了。

在我朝,媒體的地位由其尷尬,非國有非私有。現在媒體已經不是事業單位了,除了每層政府機構中的廣播電視局……當年中央和省市縣四級辦電視台的政策在當今時代已經漸漸的淪為傳媒發展巨大的拖累。

而且內容受限,凡是得以允許報道的新聞,哪一條不是經過層層審查,過了N大關突圍出來的?

而我朝媒體能報道什麼?

凡是與政治沾邊的新聞,十不存一。

凡是與民生沾邊的調查,百不存一。

凡是帶有批判傾向的記錄,千不存一。

凡是報道國外與國內有一點點差異的消息,萬不存一。

……

好不容易在牢籠裡面左思右想編幾個緋聞,誇張一下時事吸引眼球,光腚總局和文化部又要下文說什麼沒有宣揚正確主旋律文化方向……

且看當年是誰大言不慚說什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現在事事向著主旋律靠近,然而滿滿的主旋律報道的報紙和電視有人看么?

沒人看哪來的收視率和維持生存的基本收益?哪來的公信力維持ZF的臉面?

又要XX又要XX(這俗語實在說不出口)……

樓主舉得兩個標題黨的例子實不能算是過分,所謂「醫生拒絕為艾滋病人實施手術」,還是「男司機暴打女司機」……這都是小兒科裡面的小兒科了。

至於說為什麼「為抓取大眾眼球未經深入調查」……真的不是沒有調查!!!媒體記者冬出三九,夏出三伏的去抓消息,調查真相真心不容易……公交車地鐵死活擠不上去,某些女同胞為了趕時間妝都不化穿著高跟鞋馬路上飛奔有木有……說多了全是淚啊……

事實不是沒有調查而是調查結果未通過審查。

調查結果總會因為醫院領導與報社副主編丈母娘的小舅子之類的關係沒有通過審查,又或者是調查結果公布之後影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而被ZZ性的否掉了……(相信我,總會這樣的)

如果非要拿一些小報,謀劃之事舉例其實不符合常理,能代表中國媒體的只有那些逼格很高的大眾傳媒。以前是紙媒和廣電,現在多了寥寥幾個網媒。

現在媒體各種無底線,無極限的找下線……目的很簡單,維持生存,同時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盡量在夾縫中向著大眾透漏一點點真實世界的也許不那麼明媚的陽光,盡量不昧著良心去宣揚偉光正的主旋律……盡量……

至於說如何改善……我國的媒體根本上是政府的喉舌,不是大美利堅那种放養狀態的的自由市場派媒體,如果這一點現狀不改變,任何努力的結果都不會向著【真實】和【真相】的方向前進。

中國ZF堅信,媒體絕不需要給大眾傳達真相,只需要給大眾傳達【指示】。


全世界的媒體都有報道不符事實的問題。

最簡單來看原因在於每篇報道都是人寫的,再理性的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視角,所以任何報道都會有失實成分。

再比如上層壓力或者權錢控制。

我們看到的,中國的很多媒體報道確實失實嚴重,大多都有預先設定的輿論情緒引導,而出於你懂的原因還有很多事實無法被大眾看到。

但是,問題的存在是全世界普遍的,並不是中國獨有,也並不是即使我們政府加強管理(問題很多時候其實就是管理太強),或者提高媒體人職業道德,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我個人認為,媒體問題的解決並不一定要從媒體入手。我們需要的是學會批判性思維,用自己的視角去篩選信息。

如果自己認為報道中有不符合邏輯的,那麼就選擇不相信,選擇不認可,選擇無視。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沒有相信,就沒有扯淡!


有,不要輕易相信媒體發的新聞,事件炒火之後來知乎看各類解讀回答。

打臉的事往往由知乎和果殼這類網站牛人完成。所以先知道有什麼事發生了就ok,然後來知乎找一些高票大牛回答,然後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樹立正確的三觀,不要被媒體誤導,當然也不要被知乎大V誤導,點贊感謝什麼的要看答案而不是看回答者。就事論事,不盲目崇拜大V。


這是歷史遺留問題……


美國第一憲法修正案,保護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出版自由,以及集會的權利,抗議的權利和請願的權利。

當然咱中國人拿美國的法律來扯皮肯定不合適,我只是拿一個標榜自由的國家來舉例而已。

只是,如果媒體禁言了,那離個人禁言還會遠嗎?

媒體哪些該禁言?什麼規模的媒體要禁言?這些標準又由誰來制定?條例成立出來要監督吧,誰來監督?再招一批公務員?老百姓的稅收就用在這上面?


百度「破破的橋」,看他的書你會有收穫。總的來說是一般人最好是閉嘴,熱點持續不了太久,很快人們就把你忘了。要反擊就要全面反擊,策略略複雜,實施難度高。


推薦閱讀:

把 Social Media 翻譯成社會化媒體到底好不好?有沒有其他的翻譯建議?
社會化媒體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社會化媒體與社交媒體有什麼差別?
作為一名文案怎樣使自己保持創意和靈感?
如何寫出轉化率最高的文案?

TAG:社交媒體 | 社會現象 | 社會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