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評測是如何在保證有效測量的基礎上,防止答題者「自我偽裝」的?
聽說飛行員都要進行嚴格的心理測試,從而保證心理健康。但是我從小到大做過的,非娛樂性的心理測試往往都讓人覺得「正確答案」一目了然。不用說及格,想得滿分也不是難事。到底所謂嚴格的心理測試是什麼樣的?要如何保證在心理有問題的答題者有心隱瞞的情況下發現ta的疾病呢?
再加一條補充吧,我們大學那會因為跳樓的比較多,也時不時的全校大搞心理測評。一般提出的問題都是這樣的:你失眠么?你經常覺得周圍的人不理解你么?你渾身疼么?你覺得未來充滿希望么?我想,如果一個人感覺到自己可能有問題,抱著一種求援的心態可能會非常誠實地回答這些問題,但是如果心理不健康意味著失業,不管答題者是否高風亮節,出題的人總要用一些技巧去防止被人鑽空子吧。我也知道一些用於測量答題者是否虛偽的題目,比如「我這輩子從來沒撒過謊」,正常人肯定會回答否,虛偽至極的人就會回答是,但我還是覺得這樣的問題蒙不到人啊……或許因為我是個正常人,所以才覺得偽裝成正常非常容易?相關報道:飛行員都接受過嚴格的心理測試
_滾動讀報
不知道樓主說的自我偽裝是哪種?
我理解的是現實情況和表現出來的狀態不相一致。 有幾種情況,先說明,是我自己的總結和歸納。才疏學淺,總結不到位的地方,歡迎指點。我現在只想的起來這麼多..肯定有沒到位的地方。班門弄斧了..1.社會讚許
大概意思就是,被試怕回答會不被社會主流價值觀接受,回答時候會傾向於自己更被大眾喜愛的答案。比如SAS量表(焦慮自評量表),例如其中如果問及我總無故覺得害怕,讓被試勾選自己實際情況對應的程度評定答案時候,被試可能會認為,如果自己選擇輕的程度可能會更被社會所喜愛。 防止方法之後說。2.詐病
由於一些原因,被試會過分假裝自己的情況比現實嚴重。
防止辦法還是在之後。3.其他(暫時想不出
現在說一下防止被試出現上述情況的辦法:
1.心理學實驗有基本的原則。例如保密、被試免受傷害、退出自由、知情同意。其中保密原則跟本問題的結合非常緊密。我認為主試在被試評測前,應該充分說明並保證保密,盡量降低防備,來評測。2.社會讚許性效應的防止,可以採用1)迫選法2)可以採用社會讚許性量表。3)採用正確的指導語4)除了針對詐病的也都合適於社會讚許性效應
3.針對詐病,比如MMPI(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試)量表中有詐病維度
4.主被試之間建立良好關係,但要提防主試效應 被試效應 主被試交互作用。這些都可能會使量表填寫的不真實性增加
5.使用信效度好的量表評測。
其他我暫時沒想到。例如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試這類量表裡都有單獨評測反映傾向的題目,它們以不同說法反覆出現,比如一次正著問一次反著問,如果一個人對它們都回答「是」,那他就在反應傾向上以肯定回答為主導。另外一些題目可以測試是否傾向於說謊、「裝好」、「裝壞」等。這些都是以前上課老師說過的,我不是做心理測量的,也沒看過具體題目,所以就智能簡單說一下我知道的。謝謝邀請。
簡單說幾點,希望對您有幫助:第一、心理測量分很多種,像自陳量表這種受參與者的主觀影響特別大,但是像測反應時、腦電、腦成像之類的測試受影響就小些。關於心理測量的不同類型及其特點,可以查查心理測量方面的教材作全面了解。
第二、在博弈論裡面有一個名詞叫信號博弈(signaling game),裡面的核心理念叫障礙原則(The Handicap Principle)。
以上文字摘自我之前寫的一篇關於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文章:清華的小明喲,你可知耶魯的Joe與你相似?有什麼是心理健康的人能跨越,而心理不健康的人跨越不了的障礙呢?社交?控制情緒?這個腦洞可以開一下。嘴上說得好聽這件事是沒有成本的,於是大部分人都會這樣做。我們把這種沒有提供有效信息的信號稱為廉價磋商/廉價談判(cheap talk)。也許真的存在一些不錯的招聘者、學生或者伴侶,但是光憑人們的自賣自誇,你根本無法把他們從茫茫人海中撈出來。
假設你正在求職/求學/求愛,而且真的比其他人要優秀,那要如何脫穎而出呢?障礙原則告訴我們:如果你想要發出一個信息,告訴別人你擁有某種特質,那麼你必須做到沒有這種特質的人做不到的事情——在許多情況下,就是付出某種別人承擔不起的代價。
第三、總結一下上兩條。效度高的測量有兩種:一種是別人看不出套路的,一種是別人即使知道套路也拿你沒辦法的。
第四、在面試中如何為對方的偽裝提高難度,可參考一下這篇: 走過這十個面試套路才有機會做google、蘋果的員工第五、心理健康方面的測量,往往是大規模低成本的施測。目前最前沿的技術可能是通過大數據監測個人在社交網站上的發言。先去搬磚了,看到相關內容再回來補充吧。1.測試前會告訴你數據會嚴格保密,結果只有主試知道,打消被試的部分擔憂。2. 嚴格的心理測試,比如我高中測過的MMPI(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試),大概有550+ 道題目(感謝評論區朋友的指正),雖然每題選項都很少,但量足夠大。中間穿插了一些測謊題目,最後它會顯示你各個項目的得分,還有一個專門的偏差分(相似幾道題目選擇了差異較大的選項)。如果偏差分超過一定數值,自動判定結果無效。3. 後期數據處理和分析的時候可能要注意一下是否有極端值,和其他人偏差較多,不管是過好還是過差
4. 如果是招聘活動,那麼可能會綜合幾份測試的結果+面試回答進行綜合判定,HR不會單單只根據一個心裡測試的結果就下判斷
5.最後,如果一個人真心想要隱瞞的話,我不覺得以正常人的智慧,還騙不過一份測試.......就像在美國,許多名校畢業生或大企業高管都想方設法隱瞞自己內心的焦慮與抑鬱,生怕被視為無能。而這些high functioning的client,如果他們不主動尋求幫助,很可能就連身邊最親近的人都不會知道他們內心的問題,何況是一份測試?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反應就是要測量【社會稱許性】。
心理學家通過測量社會稱許性,來確認回答者的回答有多大程度是出於「知道這樣回答符合社會主流觀點」。社會稱許性的測量結果可作為一個旁證來反應回答者受社會規範的影響。
答主之前也嘗試過翻譯部分成熟的社會稱許性量表,因此在這裡附上當時查找的一些量表以及個人翻譯,大家可以感受下都有哪些「測謊題」。
1. Marlowe-Crowne社會稱許性量表
Marlowe-Crowne社會稱許性量表是出現較早,發展較為成熟的量表,原版(1960年版本)包括33道題目(單維度),之後又有各種學者測試各種簡化版本。
原版題目及其翻譯如下(T代表這個方向的描述具備社會稱許性):Reynolds(1982)檢驗了幾種常用的簡版的信效度。其中Form A的長度僅僅為11道題目。參考文獻:1. Before voting I thoroughly investigate the qualifications of all the
投票之前我會全面調查所有參選者的資格。
candidates. (T)2. I never hesitate to go out of my way to help someone in trouble. (T)我從不猶豫離開需要幫助的人。3. It is sometimes hard for me to go on with my work if I am not
encouraged. (F)有時對我而言,去繼續一件我不被鼓勵的工作很困難。4. I have never intensely disliked anyone. (T)我從未強烈地痛恨任何人。5. On occasion I have had doubts about my ability to succeed in life. (F)
有時我會懷疑我的能力是否能在人生中成功。6. I sometimes feel resentful when I don"t get my way. (F)有時我對於沒法隨心所欲感到不滿。7. I am always careful about my manner of dress. (T)我總是對自己的衣著方式考慮周到。8. My table manners at home are as good as when I eat out in a restaurant. (T)我在家時的餐桌禮儀和在餐館中時一樣好。
9. If I could get into a movie without paying and be sure I was not seen I would probably do it. (F)如果我能夠逃票看電影而且不被發現,我可能會這麼做。10. On a few occasions, I have given up doing something because I thought too little of my ability. (F)我偶爾會放棄當前的事情,因為我覺得我的能力不足。11. I like to gossip at times. (F)有時我喜歡說閑話。12. There have been times when I felt like rebelling against people in authority even though I knew they were right. (F)有些時候我想要反抗權威人士,即便我知道他們是對的。13. No matter who I"m talking to, I"m always a good listener. (T)不管我和誰聊天,我總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14. I can remember "playing sick" to get out of something. (F)我能記得為了避免某些事情而裝病。15. There have been occasions when I took advantage of someone. (F)我曾經利用過他人。16. I"m always willing to admit it when I make a mistake. (T)當我犯錯時我總是願意承認錯誤。17. I always try to practice what I preach. (T)我總是按照我所宣稱的那樣進行實踐。18. I don"t find it particularly difficult to get along with loud mouthed, obnoxious people. (T)我覺得與愛嚷嚷且令人討厭的人相處並不困難。19. I sometimes try to get even rather than forgive and forget. (F)我有時嘗試報復,而不是遺忘和原諒。20. When I don"t know something I don"t at all mind admitting it. (T)當我不懂某些事情時,我一點都不介意承認這點。21. I am always courteous, even to people who are disagreeable. (T)我總是很有禮貌,即使面對那些令人討厭的人。22. At times I have really insisted on having things my own way. (F)有時我真的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做事。23. There have been occasions when I felt like smashing things. (F)我曾經想要砸爛東西。24. I would never think of letting someone else be punished for my wrongdoings. (T)我從未考慮過讓他人為我的錯誤受到懲罰。25. I never resent being asked to return a favor. (T)我從未因為被要求報答他人的幫助而生氣。26. I have never been irked when people expressed ideas very different from my own. (T)我從未因為他人表達了非常不同於我的看法而厭煩。27. I never make a long trip without checking the safety of my car. (T)我從未開展過一個長途旅行而不去檢查我的車輛的安全性。28. There have been times when I was quite jealous of the good fortune of others. (F)我曾經相當嫉妒過其他人的好運氣。29. I have almost never felt the urge to tell someone off. (T)我幾乎從未著急地斥責過他人。30. I am sometimes irritated by people who ask favors of me. (F)有時我會被向我尋求幫助的人所激怒。31. I have never felt that I was punished without cause. (T)我從未感覺到我被無理由地懲罰過。32. I sometimes think when people have a mistortune they only got what they deserved. (F)我有事會覺得有些人的不幸是他們罪有應得。33. I have never deliberately said something that hurt someone"s feelings. (T)我從未故意地說出那些會傷害他人的話語。
Crowne, D. P., Marlowe, D. (1960). A New Scale of Social Desirability Independent of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4(4), 349-354
Loo, R., Thorpe, K. (2000).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of the full and short versions of the Marlowe-Crowne Social Desirability Scal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0(5), 628-635
Reynolds, W. M. (1982). Development of reliable and valid short forms of the marlowe‐crowne social desirability scal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8(1), 119-125
2. Paulhus(1984)的雙因素量表
Paulhus(1984)的量表題目有一些來源於之前的社會稱許性量表。不過這位作者認為社會稱許性不是一個單維度的概念,至少包括兩方面:自我欺騙(Self-Deception)和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不過答主認為,這裡很多題目實際上不適合中國的文化環境。題目原文和翻譯如下:
參考文獻:Paulhus, D. L. (1984). Two-component models of socially desirable respond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3), 598-609.
3. Edwards社會稱許性量表
這個也是一個重要的量表,不過答主沒看過原文,所以暫不討論。最初版本應該是這個:Edwards, A. L. (1957). The social desirability variable in personality assessment and research. New york: Dryden Press
4. MMPI的說謊量表
以上已經有答主說明了MMPI中的L,F,K,Q子量表了,不再贅述。
備註:心理測量學上,外語量表在本土化應用時理應進行反向翻譯(Back-Translation; Brislin,Lonner, Thorndike, 1973),在本土環境中進行調整,並進行信效度檢驗。本答案中僅僅停留在個人翻譯層次,未進行任何效度檢驗。
應用效度量表測量說謊和掩飾。
例如在MMPI中,效度量表有以下4個。1 說謊量表(L,Lie Scale)共15題,由與受社會稱讚的行為或情緒有關的問題組成。這些項目所涉及的弱點是幾乎所有人都難以避免的,但那些試圖留下好印象或將自己看得很完美。過分誇大自己的個體,不會承認這些弱點,因此L量表的高分意味著不能客觀評價自己。例如「有時我真想罵人」,如做否定回答,顯然是不符合實情的。一般說來L分在6分以上,最好避免使用,超過10分,就不能信任MMPI的結果。2 詐病量表(F,Valiti Scale)
共64題,來自於正常人一般不作肯定回答的項目,他們往往比較古怪或荒唐,不討人喜歡,只有10%的正常人會做出此類反應。F量表主要是為識別那些胡亂反應、故意裝壞的被試,如「我相信有人暗算我」。該量表有三種功能:A、是被試作答態度的指標,可發現偏離反應;B、是精神病程度的良好指標,得分越高,暗示精神病越嚴重;C、根據此量表得分,可以推測測驗以外的行為。一般說來,如原始分數在0-2之間,表示被試與正常人的反應是一致的。3 校正量表(K,Correction Scale)
共30題,其分數與L及F有關,可更巧妙、有效地測量被試的態度。K量表主要是為鑒別有意將自己偽裝成「好人」或偽裝成「壞人」這兩種傾向的被試。一般來說,高K值表示對測驗的防衛性態度,企圖偽裝成「好人」;低K值表示過分坦率與自我批評,企圖偽裝成「壞人」。由於在後期研究中發現K量表分數與社會經濟地位有關,因此對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的群體,K的標準不同。K量表的另一主要用途是根據K值校正各種臨床量表的得分。4 疑問量表(?或Q,Question Scale)
無確定項目,它是被試對問題作「無法回答」反應,或對題目的「是」「否」均作反應的題目總數。這種無回答的反應心向代表了個體某些心理衝突/對某些事物的逃避,因此也值得重視。如果全測試中有30個以上題目為無回答,則此卷無效。——《心理測量學》
接收到這種邀請我是心虛的,想把一句話介紹改掉……抱著自救的心態學習心理學,然而學到現在依舊是糟糕的狀態,已經對心理學的效力有所懷疑。我看過別人說自學心理學並不能自救,只有通過正規的心理諮詢或治療才可以,可是心理學不是說人最終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來自自己的內心嗎?所以不是只要改變自己的內心就可以得到救贖嗎?諮詢和治療的手段不是外在的力量嗎?一旦諮詢和治療結束,過不了多長時間又會舊疾複發,所以那有什麼意義呢?如果說心理疾病很大一部分是由於生理病變的關係,那麼不是吃藥就可以了?心理測量有什麼用呢?化個驗看看身體里缺什麼就可以了啊……瀉藥(第一次被人邀請,感到受寵若驚_(:3」∠)_另外終於能說瀉藥了)由於心理學本科量表的編製一般不是很涉及,所以只能從大體上講一講心理測量如何「測謊」。一般的所謂「測謊」在人格測量中比較常見。在人格測驗中提問的選項一般為「是」、「否」,這就導致了①受測者可能會為了掩飾自己而故意選擇相對好的選項。②也有可能受測者的情況比較折中,是與否太過極端,所以在此題上選擇困難。③被試無意識中產生了一種防衛傾向。④等(受測者亂填)對於前面的答主@離歌笑 @梁冬做一點補充正因為前面說的幾種情況,所以在人格問卷的編製中,會採用一些手段。①加入一個測謊問卷。如MMPI(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前面有提到)②題目重複出現(其實與①類似)③出現類似於這樣的一題:請看到此題選擇「A」項(這類是為了防止被試亂選,「保證」被試認真作答,比如說你們學校的大規模測試,有人亂選的,那就可以通過這種題目甄別一部分)此外,在後期的統計處理中,也會剔除一些極端數據(大規模的數據統計中)。以上是在人格問卷的編製和統計中的一些常見的方法。-----------------------------分割線--------------------------------正如@離歌笑所說,這些測驗主要還是以誠實為主,如果一個人認真作答(不是亂選一氣),真心想隱瞞,一份測驗也是沒有辦法檢驗出來的,而且人格問卷多為自測,拋開自我防禦機制,自己騙自己也確實沒有什麼意義。對於題目中說的健不健康,只要社會功能正常,對於日常生活沒有影響,那都是沒有問題的。和工作關係可能有,但關聯並沒有那麼大,工作主要還看能力,能力勝任工作就能說明任何問題!題主有疑問的主要在於心理不健康(abnormal)的個體的甄別,而這個問題,主要是精神病學(醫學)的範疇。如果一個人的行為異常(abnormal)(即存在精神疾病),一般而身邊的人多多少少總能看出點端倪,此後他將去精神科做進一步的檢查。而大規模的問卷只是起到一個初步篩查的作用,漏報的總是有的,畢竟只是一份問卷而已。這些問卷在精神科也只是起到一個輔助的診斷的作用(大概_(:3」∠)_)以上
謝謝@劉柯的邀請1、強調保密性,前面許多答者也提到了。確實一些量表一眼就能看出怎麼選能表明我是正常人,但是需要向他們強調測試需要了解真實的自己。2、再就是,量表本身會有同一類問題的重複提問,再對比答案是否具有一致性。也可以多個量表搭配使用,互相作為參考。3、當然如果可以選擇除量表以外的方式的話,可以利用一些投射實驗(比如房樹人測試啊、墨跡測試等等)以及面對面的交流作為參考,畢竟潛意識層面流露出的信息不是太容易自己控制的。
作者:職業規劃師黃銘峰鏈接:知乎專欄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部分人對自我的了解,一般是主觀上的感受或經驗,包括從旁邊的人對他的自我評價進行整體了解,但這種了解是片面的,主觀的,未必符合客觀現實,容易造成定位偏差,也會影響將來的學業、職業發展規劃。
像我們常人做自我定位,即如何評價自己的時候,他在這些評價的內容當中也有一些客觀的,比較清醒的認識,所以往往是憑著這樣一些模糊的認識,在將來職業和學業上的選擇做出判斷。
那麼,在這樣並不完全做到客觀和清醒的認識前提下,他做出的很多選擇,往往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偏差。
這些偏差從他起步開始,越往後偏差的範圍越來越大,對於每個人的職業發展極具危害。
所以為了規避風險和誤差,最好的方法是依託客觀、公正的依據來幫助自己進行重新的自我定位。
那麼到底用什麼方式呢?
這就需要採用心理測評的方式。
心理測評的工具就像一面鏡子,能完整無誤地把一個人的個性特點整體地展現出來。
人格心理測評的準確性是很高的,經過了無數次的測評案例驗證,但是個性測評不是測試人的心理活動,它主要測試一個人的人格特質。
所以說它的穩定性相對來說比較高。
為什麼說人格特質測試比較穩定呢?
那是因為人格和性格是兩碼事,一個人的先天氣質是能測試出來的,相對穩定,而性格是相對變化的。
在給孩子做人格心理測評之前,我們一般會讓孩子做一份學業發展問卷。
問卷裡面會考慮到孩子目前的家庭環境和目前的狀況,包括父母對孩子未來發展的期望。
之後也會讓孩子回答他的未來設想是什麼?自己覺得他的性格特點是什麼?有哪些優點和缺點?想學什麼東西?等等這方面的問題。
這份問卷相當於孩子和家長共同認可的主觀上的評價。
接下來的心理測評分四個項目
第一個是MBTI人格測試。MBTI人格測試在國外沿用多年,可信度和效度的穩定性是很高的。主要是測評孩子的人格特徵是朝什麼方向發展的。
第二塊我們會用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主要是測試孩子職業發展興趣在哪個方向上面。
當然前面我提到的MBTI人格測試和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只是對孩子的人格和興趣做出的基礎評估。
測評的過程當中一定會產生誤差。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測評誤差呢?
那是因為不管怎麼樣,我們的孩子和家長,他們在做測評的過程當中,選擇某一個選項的時候一定會有一種向好的傾向。
也就是每個人都有自我保護意識,他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更加有利的評價選項。
所以在後面,我會用投射測驗來進行誤差的修正。
前面的兩個心理測評工具是對一個人有意識的心理測評評估,所謂有意識就是他主觀上的評估。
主觀的評估過程當中一定會有偏差的。
那麼我就用心理投射測驗來糾正這個偏差,採用的手段是兩個方向、兩個方面的測評工具,即房樹人心理測評工具和筆跡測試。
所謂的心理投射測驗,就是對人的無意識進行測評。
所謂人的無意識,就是在做測試時,主觀上所想與下意識的選擇未必相同,心理投射測驗正是找出下意識的心理特徵,再進行綜合比對,得出綜合性的評估報告。
房樹人心理測試在國外是非常流行,特別是適合中小學生的心理測試。
就是讓我們的孩子,在一張白紙上面畫一座房子,一棵樹和一個人。
我們心理諮詢師通過畫出來的圖畫去分析孩子的心理狀況,包括他的能力特長在什麼地方。
通過房樹人測試,我們基本能掌握其的智力條件。包括他的心理特點和他的能力特長以及思維模式,同時也能看出這孩子心理健康的程度,這些都是可以作為心理評估的依據。
以下僅為個人觀點及腦洞 ,如有偏頗歡迎指正,但勿噴,謝謝。 並不能完全防止自我偽裝。 其實吧,我也沒啥在心理學上的經驗。明尼蘇達人格測試再考師範類專業面試的時候做過。給人的感覺就是有一些顯而易見的「陷阱」問題。測試出的結果真的就會在生活中應驗么?不一定吧,心理學測試題,利用數據,來找出一些人的共有特徵。然後,對這些答案進行研究和匹配,之後,判定是否有問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心理學也總結出一套自己的經驗並且適用於普通人,這也是被稱之為一門學問的原因。 心理測試題目的出現僅是為了在一些項目上進行人才挑選的時候去除偏激型的那一類,舉個例子:1、2、3、4、5這五類。其目的是去除1和5,但是2、3、4順利通過測試就能保證以後沒有心理問題嗎? 心理學作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人類對自己的認知尚不健全,僅在摸索之中。
您好,謝謝您的邀請@劉柯。首先在作為一個在諮詢工作中會使用到量表的人來說,本人並非是專研心理測評的學者,不敢妄論。那麼就說一下我在工作中使用量表的一些想法吧,心理測評一般是作為諮詢師使用的參考工具之一,而人是多變靈活的個體。除了在制定量表時注意信效度的考量和在量表中設置測謊的題目以外。在工作過程中可以對受測者在量表中所表現出來現象通過不同的提問角度進行求證。也可以採用雙盲的方式,讓不同的測評者對受試者進行評估。總之,如果對受試者的測評結果存疑,那麼就需要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受試者的情況,避免受試者主觀因素以及測評者的主觀因素的影響。
謝邀,這個問題我沒有發言權。。。因為我就是個偽裝正常的存在。。。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試比較科學,有測謊評測部分,同時科學測試最好是多種語言誘導下的,因為人在多種語言切換時都是最直接的表徵,但是想來多種語言的人少之又少的了
盡量在編寫問卷的時候讓被試意識到「這跟我的自身利益無關」,以及在編製問題與選項的時候多做中立辭彙,防止因為防禦機制帶來的某些測試項目虛高或者虛低,在有可能造成傾向的問題上做結果偏移等等……大概能想到的就是這些了吧
謝邀「防止」是做不到的層層深入、抽絲剝繭乃至威逼利誘來脫去目標的心理偽裝是心理學從業人員的飯碗。因為來晚了,具體操作方法上面的大牛們都有寫,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舉個例子EPQ人格問卷,裡面有L量表,代表可信度
可以看一下駱方老師的博士論文
補充,可以看下這篇:駱方《人格測驗中作假的控制方法》,2007,心理學探新駱方老師在這方面有相關的研究,包括職業選拔情境下的作假等,都可以參考以下是我自己對於為了防止「偽裝正常」的一些個人觀點:第一,可以在問卷中加入測謊題目。就像樓上說的,一個問題可以穿插在問卷中提問多次,這幾次的表達方式是不同的,看測試者是否有認真回答; 2,在設計問卷的時候,測試題目中要盡量避免社會化,大家都會向著社會認可的方向回答,就很難測量出大家的真實反應,但也可以看出測試者是否有在認真回答; 3,或者如果你採用的是電腦測試,可以加入測試的反應時進行衡量,看答題者的反應時長,做一定參考。至於樓主說的,你渾身疼么?等這些問題,作為正常人,肯定覺得這些問題沒有回答的必要,但是心理有問題的,就可能能夠測量出來,這些的計分等後期解釋也不相同的。僅僅是個人意見。謝謝~
推薦閱讀:
※商人「哄抬物價,屯積居奇」是合理的嗎?
※六歲的侄兒有自殘行為怎麼辦?
※如何結束與朋友長時間電話或QQ的聊天才能顯得很自然不唐突?
※如果兒童的行為表現與其性別不符,家長是否應該給予一定引導或嘗試糾正?
※向自己身邊的人澄清謠言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