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去香港念碩士是否值得?(政治、學術環境)附上一點我個人的擔憂和想法

本人現在國內某985大三,明年想去香港念碩士,試圖申請港大或者港中文吧。

個人現在很糾結。。。不知道香港的大學念出來是否仍然具有競爭力,也不知道香港這個城市的走向,很難預測。

我個人的幾點擔憂:

1.香港的經濟在衰落是事實,而這雖然不會直接決定高等教育水平,但確實會對高等教育有所影響。

2.習執政以來,對香港的態度明顯不一樣,未來應該是一個中央不斷同化香港,甚至加速香港同化的過程,這對整個香港和香港大學的影響都是不言而喻的,我很擔心這種同化。

3.我向一些在香港留學的同學也了解過,雖然港中科排名現在暫時很高,但大學氛圍和整個學術環境是不太一樣的,我用「浮躁功利」這個詞希望不會得罪各位知友,但這確實是我很多朋友的看法,我認為這對一個大學的發展必然是無益的。所以港校未來的發展也很難說。

4.我如果去香港,這個時間是相當敏感的,2017年正值香港的普選年,到時候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社會事件,也不知道香港和大陸會發生什麼,我想應該只會比佔x更加嚴重和富有衝突性。

以上是我的四點擔憂。我最近在反覆思考這個問題。 前些天又想到,上面的第三點和第四點是反過來可以為我所用的。 在一個不同的環境下試圖去融入但又要保留自己的思想是困難的,但對我自身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對我的人生也是一個很好的歷練;另外2017年發生的事情如果我在現場,正是一個很好地觀察社會現象的機會,普選年是一個機遇,我說不定能從那時期的社會活動中了解更多,學到更多。

現在非常矛盾。。還請各位朋友前輩指教,希望能針對以上四點回答。


我不是法學相關專業,對於香港的JD或者LLM畢業後在香港或者內地或者海外的就業資質不清楚。

撇開專業來說。

1.香港的經濟在衰落是事實,而這雖然不會直接決定高等教育水平,但確實會對高等教育有所影響。

香港經濟的衰落,參照對象是巔峰時期的香港。如果是跟中國大陸比,全世界(絕大多數)發達國家都在衰落。

2.習執政以來,對香港的態度明顯不一樣,未來應該是一個中央不斷同化香港,甚至加速香港同化的過程,這對整個香港和香港大學的影響都是不言而喻的,我很擔心這種同化。

我也很擔心,全香港都很擔心。但這不影響你的學業,也不立即影響港大近年總體的水平,除非你在畢業十幾二十年之後還看重自己母校的名聲。

3.我向一些在香港留學的同學也了解過,雖然港中科排名現在暫時很高,但大學氛圍和整個學術環境是不太一樣的,我用「浮躁功利」這個詞希望不會得罪各位知友,但這確實是我很多朋友的看法,我認為這對一個大學的發展必然是無益的。所以港校未來的發展也很難說。

大部分人來香港讀Master就是為了鍍金,而不是虔心學術研究的,畢竟香港研究式的碩士收生極少,要搞學術研究的都去讀PhD了。港校學術氣氛相對不高,幾乎是港校的傳統。

4.我如果去香港,這個時間是相當敏感的,2017年正值香港的普選年,到時候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社會事件,也不知道香港和大陸會發生什麼,我想應該只會比佔x更加嚴重和富有衝突性。

普選問題也不影響你的學業。當然如果你是想通過留學然後移居香港的話,還是好好想想有沒有更好的地方吧。


你想多了。


先說一句題外話。認認真真地看了幾遍題主對問題的描述,強烈感受到學生的氣息,這感覺真好。

把題主的擔憂簡化一下,順便看看理解有無出入:

擔憂1:經濟衰落導致教育水平下降;

擔憂2:香港的大學正在被同化;

擔憂3:港校「浮躁功利」;

擔憂4:2017政治動蕩。

除了這四個擔憂外,題主還在題干中問了一個問題是「是否值得?」但沒有具體闡述,我猜想,可能有:

1. 授課式碩士 - 金錢成本(將近20萬);

2. 國內碩士與香港碩士的含金量 - 機會成本。

題主在問題描述里,沒有指明是來香港讀授課式的碩士,還是讀研究式的碩士,所以時間跨度上不好確定。授課式碩士一年,研究式碩士兩年,博士四到五年。

我先假設題主讀授課式的碩士。

先說擔憂。

擔憂1:題主不必擔心,你是趕不上了。

我們假設香港的經濟確實正在衰落,而且速度不慢,那題主的擔憂,有必要嗎?沒有。從經濟的衰落傳導到教育的衰落,這本身就需要很長的時間。加上香港對高等教育十分重視,可能會另這個傳導過程更慢。就算是題主來香港讀完博士,都不一定能傳導了多少。

實際情況,香港的經濟真的在衰落嗎?

題主可以想一下,自己心目中或者印象里,香港經濟高速增長的年份,是哪些年?

是70、80年代?是97年的回歸祖國?還是覺得香港的經濟,一直都不錯?

你又是哪一年開始覺得,香港的經濟衰落了呢?

是不是從這一兩年開始的?

那你再看看下邊香港歷年GDP的增長,是不是感覺,好像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樣?

怎麼會波動這麼大?怎麼會回歸的時候增長還是負的?怎麼這三四年看起來雖然低但還算平穩?

香港的經濟,確實不如之前。不論是從數據上講,還是從人們切身的體會上。但有沒有題主想的那麼糟糕,甚至導致大學質量下降,是另一回事了。這一兩年,尤其是中港矛盾加劇之後,香港問題成為媒體焦點,國內流傳了大量看空或者指責香港的文章。大部分文章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同時也容易帶有感情色彩,甚至為了吸引眼球或者某些目的,而故意誇張或者「有選擇性地講真話」,從而影響讀者的意識。如果題主之前一直沒感覺,但是這一兩年間突然覺得香港經濟不行了,那也許是受到了這些文章的影響。

根據香港貿發局的統計,香港2013、14、15年GDP實質增長分別為3.1%、2.6%和2.4%。

來源:Economic and Trade Information on Hong Kong

根據Statista的統計,美國2013、14、15年GDP實質增長分別為1.5%、2.4%和2.4%。

來源:? U.S. Real GDP

香港經濟確實在走下坡路,但橫向比較的話,香港經濟,有沒有題主心目中那麼慘?相比於大部分過街天橋都設有電梯的香港,許多火車站都還沒有電梯的內陸,經濟增速當然要快得多。雖然我個人也認為長遠來講,香港的經濟地位會繼續下滑,但那是長遠來講,離「衰落」,還遠。

我並不太懂經濟,還請專業人士指正。

擔憂2:題主不必擔心,要麼已經躲不開了,要麼你是趕不上了。

如果題主擔憂的同化,是源於香港的碩士博士生源以內地生為主的話,那題主放心,就是這樣的。等你來的時候,你的同學,還是以內地生為主的。

如果題主擔心的同化,是源於港大校長任命一事,或者單純源於習大大上台後的政治形勢的話,那題主放心,你是趕不上同化那一天了。一是同化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剛哪到哪。雖然有人提香港的大學大陸化,但關注點更多是生源大陸化。二是本地學生比你敏感的多,有點風吹草動,就上街遊行抗議了。

當然,你要是去科大的話,不好說。

嗯,別當真,這是一個梗。

擔憂3:確立好比較對象,然後見仁見智。

首先題主這個「浮躁功利」的判斷,要確定是對整個學校的判斷,包括本科、碩士博士等,還是只針對於授課式碩士。

如果你的判斷是來源於授課式碩士的師兄師姐的話,那很正常啊,授課式碩士的設立,本身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工作賺錢的,功利才是正常的,只不過國內的學生,把它當作是學術的發展罷了。

如果這個判斷是源於本科同學或者研究式的碩士或博士的話,那,

我也沒體驗過,回答不了了。

擔憂4:真好,我趕上了你的擔憂4

看題主對香港比較關注,想必對佔中、旺角暴亂這些事,也應該有所耳聞。佔中的時候,我去參觀了很多次(注意,不是參與),七一遊行的時候,我也在半途的天橋上等著行進隊伍然後混進人群里默不吭聲。你在新聞里見到的是一個個頭破血流的年輕人,和辱罵滋擾大陸人的廢青,而我在現實生活里,卻看到許多不一樣的景象。

佔中是一個幾萬人的群體性活動,我第一次去的時候,深深感嘆香港的管理水平。整個行動,除了來遊行的人之外,還有諸多後勤部門,包括補給站、醫護站、諮詢站,各種指示清晰,行動井然有序(當然資金來源也許有問題)。新聞總是捕捉焦點,然後無限放大。你看到的只是一個鏡頭,看不到的,是成千上萬人的正常活動。

趕上了題主的擔憂4,倒也令我突然間明白了許多道理。比如終於理解了那本爛大街的《烏合之眾》中講的,群體的思考能力是零;比如想通了為什麼不論你多牛逼,人類多牛逼,這個世界是不可能被完全認知、客觀認知的;比如確信了媒體報道的是事實,但事實不一定等於報道;甚至比如開始覺得我黨的體制雖然有問題但好像也沒那麼差,大學生群體真是最容易被忽悠而且忽悠完了最賣命的群體,Too young too simple還真是有點道理。

雖然我現在依舊用圖樣圖森破去嘲諷別人。

如果題主擔憂2017政治動蕩會帶來危險,那離遠一點就好了。像我這麼作死天天沒事去參觀的人,也還可以繼續作死。現實生活,遠沒有媒體報道的那麼精彩。如果題主擔憂最近那個香港民族黨號稱「不排除武裝起義」的話,那倒是不如多關心一下三胖,三胖手裡是真的有槍有炮啊。

夾雜的問題,是關於值不值得。這個很難講,每個人關注的點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只能跟題主分享,我覺得挺值得的。我覺得最值得的地方,是我能去一個不一樣的環境,堂而皇之地生活一年,嘗試去體驗他們的生活,理解他們思維,感受他們的習慣。世界那麼大,你想去看看,那為什麼不留下來體驗呢?


首先你要考慮畢業後要幹什麼,要去哪裡,要不要留在香港,要不要回大陸,要不要去美國

你想明白了這些,答案自己就出來了


在前面的評論里看到題主說要來念LLM來說兩句

我是港大JD在讀。

1) 我相信你可能看到了之前大陸有媒體報道的港大三位老教授離職,說是政治原因,但是實際上幾位老師只是年齡大了退休而已。(順便辟個謠)總體來看,香港的LLM和JD從來都不是一個講「學術氛圍」的地方,既然到了法學院讀書,最後肯定是拼GPA+瘋狂投簡歷實習以求獲得一個不錯的工作。沒有人會在乎學術氛圍。港大的法學院老師質量還是不錯的。而且,可能中文大學的法學院老師質量更好一點,外國人更多(畢竟工資高)。

2)如果你是擔心香港大學被同化完全沒必要,今年港大的競選風波你可以百度一下,哪怕有0.1%的可能性受到同化,下場就會如同港大今年的競選風波一樣。

3)我不知道你的計劃是什麼,如果是做學術,我強烈不建議來香港,因為港大總體上是偏重就業而忽視學術的學校。但是,如果你是想要做律師的,學術氛圍其實並不是特別重要,因為對於香港律所他們幾乎只考慮GPA,所以刷成績比學術更重要。另外,我想所謂的「浮躁功利」我是認同的,但是「浮躁功利」可能僅僅是對於學者和論文產出而言,就我看到的情況,在港大讀書的法律學生的學術氛圍和學習強度是遠遠超過大陸的。

4)關於佔中,如果你來的是港大可能不會受太大影響,因為吃住都在西環,往返其他地方現在有地鐵。如果你去的是中大,那麼很不幸佔中就在你們樓下。我個人覺得2017是否會出現大規模抗議要取決於究竟這次「普選」會以什麼形式完成,目前很多學者和立法會也在提出合理化建議,如何在831的框架內更大程度實現普選,我個人覺得佔中是鬧不起來了,但是香港人一定還是會鬧得,只是不一定是因為佔中。不過這和我們這些學生的關係似乎不大,所以其實不用太擔心。而且,這是一個極好的觀察民主、言論自由這些抽象概念的機會。

5)真正擔心的應該是在香港找工作的問題,作為大陸出身的學生,在香港即使找到了工作,聘用你的目的也主要是為了開展大陸業務。但是最近有傳言說外所在大陸所佔業務比重下降(之前在legal boat)看到的消息,建議你關注一下這方面的信息。


我是英語的,提供一下我的看法。

我是某985 211大學英語本科,又是某牛逼哄哄的老牌985 211的翻譯碩士。

可能是學校的原因,也可能是大環境使然,我相當不喜歡國內的教學環境,不少英語專業的也應該有同感吧:教材太落後,教科書基本是老師們為了評級寫的,諸多內容純屬復制粘貼,文獻基本看不了,行政體繫太糟糕,老師學生都不爽,等等。我不知道題主說的學術浮躁是什麼意思,我覺得那兩所學校都挺浮躁的。

我覺得不能浪費青春哎,怎麼都要去外面走走,於是千鈞一髮之際來到了HK。

至於問題,第一,香港學術獨立,學校請誰誰誰是自己的自由,目前這個趨勢不會變。

第二,學術浮躁的問題,本人在理大,學校給的平均分一般都是C或者C+,刷績點基本不可能,你要是能拿B就已經是佼佼者了。HK的研究生就一年,比我過去四年基本都要充實,都是紮實有用的課程,每天泡圖書舘到凌晨,只為了那個B+而已。

第三,就是政治的問題,反正一國兩制不會變,無需過多擔心。香港人都有政治熱感,按照內地傳媒的標準,總感覺香港要末日了一樣,其實不是的,他們就喜歡上街,這是傳統,有興趣的可以感受,沒興趣的就關注學術吧。至於黃雨傘運動,我去過旺角中環的現場,聽過他們的演講,沒啥事,很和平,他們的目標不過是實現真普選,建設民主中國罷了(學聯的宣傳語)。

最近看立法會會議直播,已經嚴正打擊之前的反水客暴徒,在屯門上水元朗增派了大量警力,無需擔心旅遊購物的問題。

第四,就是就業的問題,香港的起薪差不多,建築工人和博士相差無幾,但是日後的差距就越來越大了。至於找工作好不好找,這個因人而異啦,優秀的人總有安生立命之處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看了題主的擔憂,首先覺得你真的想太多了,想太多了,想太多了。。。。我當初考慮去加拿大那麼久最後決定去香港真的就只是因為離家近啊。

就算是我老爸那麼考慮很多的一個人,他也沒有想到說還有這些問題。。。他只說香港的學術氛圍還是不錯的。


匿了。不過你也猜的出我。

看到話題里有法學,猜想你可能要去香港去讀老流氓或是JD?

就說說我對自己畢業後的想法。單就我的專業來說,個人覺得,如果是要從事進一步的學術研究,國內的985研應該是非常好的;如果要從事實務性工作,國外研更加有優勢。觀察最近的局勢,香港不是很穩定,因此個人將澳門作為首選。近幾年,澳門一直在向中央靠攏,法律學習上也和大陸更有共通之處吧。此外,澳門對大陸人也更加曖昧。

以上,是我自己在聽取多位先行者和大斌斌等良師的建議後的一些粗略想法。


其實最重要的不是學校怎樣,香港的環境怎樣。這對於可能只生活幾年的學生,影響並沒有那麼深。我做這個選擇時,只考慮了在專業上我能獲得什麼,畢業後會不會被高校認可(最初是想讀PHD進高校任教),學校的生活狀態,老師水平。這幾個內容而已。

看題主你的闡述,應該是個文科生,(希望沒猜錯)我想你更需要了解的是哪個學校哪些老師和你的水平更匹配,哪個細分專業在研究領域或就業市場更受歡迎。大環境上,特別是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上,HK比內地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會強。只有經歷過在港校讀研時更多的體驗後,才會知道自己是否願意留在那裡,而無關乎它變得如何。

我覺得,對於大陸去港校的學生,要以在香港繼續工作的目的而去或者以去美國等國家繼續學習的目的而去,因為港校一個很切合實際的跳板。

但實力有多少提升,要看自身,和學校關係不大。如果是理工類,能學到東西和使自己視角多樣化是可以做到的,就業則未必如國內;經濟類和一些新興學科,則是比國內更強就業更寬。

和其他讀研選擇相比,比港校更好的選擇是去全英語國家。


你想太多,你來讀書,又不是來做香港特首。


想怎麼多,不如想想你到底要什麼?外部環境和因素誰能分析清楚?4點都說的是宏觀大環境,確實大環境對個體有影響,但是,影響真的那麼大么?值得不值得,真的要看個人的目的了,如果目的不明確的前提談價值,那就太難了。

你所說的「競爭力」,不知道是不是就業,出來學習,目標如果圍繞著「就業」,其實不如直接在內地就業,等知道自己要什麼了,再決定出來與否也不遲。


功利浮躁?留學機會那麼難得,天天做學霸的我根本沒有時間功利浮躁……


推薦題主去澳門大學讀研啊~澳門大學很不錯的哦,有很多很厲害的老師,學術環境又好,費用還比香港低,申請也比香港容易,環境也比香港穩定。


港大港中文在一些大學的排名已經下降了。

而且2017香港不一定普選,因為政改方案不一定能過。

香港存在著比較大的幾率鬧新的學潮,因為政改通不過要鬧,通過了反對派(肯定)當不了特首也要鬧。

試想一下學校罷課,陸生被刁難,您為什麼非得去受罪?


推薦閱讀:

2014 年 10 月 6 日在香港大學毆打 Cliff Buddle 教授的那位「旁聽學生」是什麼人?
香港大學一年費用大概多少?
香港的 MPhil 到底是什麼?與 MSc 有何區別?
1993年九龍城寨清拆完畢後,原九龍城寨居民哪裡去了?他們的下落如何?
香港高分學生選擇中大的多還是港大的多?

TAG:香港 | 香港大學HKU | 法學 | 留學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