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長輩總是喜歡張口閉口的罵自己的孩子,對外面的人卻總是笑臉相迎?


謝邀。

越是親近和安全的關係,越容易把真實的部分呈現出來。當一個人對他所憤怒的領導笑臉相迎時,他只是為了保護自己,他努力把真實的部分掩藏了起來。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表達憤怒,何嘗不是關係親近的表現呢?(註:這句話並不代表我支持父母打罵孩子)

試著去理解一下父母為什麼會打罵孩子。作為人來說,總有大量未被滿足的願望。按馬斯洛的理論,這些願望包括安全的、歸屬的、被愛的、尊重的需要。因為種種原因,能夠充分滿足這些需要的人並不多,因此人們經常被一種匱乏感所左右。我們希望有一個人能夠承受這些願望,越是親近的人,越有機會成為承受的對象。

但孩子跟父母一樣,也有自身的局限,孩子實現不了父母的期望是很正常的情況,除非ta天賦異稟。一旦發現期望不能實現,或者有不能實現的可能性時,喚起的便是失望。與失望相伴的還有:憤怒、悲傷、後悔、自責等。因為孩子的弱小,父母便有了表達憤怒的機會。

在伴侶關係中,充斥著大量的爭吵,原因也是同樣的:內在的匱乏感,匱乏感轉化成一種期望,以及由於期望的落空而喚起的憤怒。

當我們看到父母打罵孩子的場景時,如果深入反思,不免能發現父母自身那個脆弱的部分。如果作為父母也能夠做出反思,那麼也許,他們能直面內在的脆弱。這種直面能夠開啟將脆弱轉變為穩定心理成分的道路,而不是將脆弱轉化為憤怒。

人內在真實的部分是需要直面和反思的,按精神分析學家比昂的說法,原始的情感與理性的思維結合之後,才有可能轉化為成熟的情感。因此,認識自己是多麼重要,否則,人只會降格為被驅力或原始情感所左右的高級動物了。


我告訴你為啥,因為罵孩子是成本最低的管理方式。要教育好一個孩子,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這根本不是一個普通的家長能夠承受的。所以,人們都傾向於選擇,多快好省的方式。所以,罵孩子,就是常態。因為,這不用花錢,也不用用心,就是兩個嘴皮一動,就馬上有效果。而且,小孩是弱勢群體,又不能反抗他,風險很低,成本很低,回報很高。但是,之後的後果比如孩子得心理疾病,他就不管了。反正跟他也關係不大了。所以,有人說,中國人實際缺的是真正的良心。


罵孩子的原因之一正是因為天天在外面陪笑臉,把負面情緒憋在心裡帶回家中,就象個炮仗,孩子的一點小錯就能點爆。

所以罵孩子有時候是家長的心理自我調節。

不知這樣說你是會更憤怒呢或是能體會到家長的一點苦衷?


應該是一些失敗的長輩才會如此表現。在外面工作、人際交往不成功,以為以為放低姿態去討好別人就能樹立好一點的形象。在家孩子是弱勢群體,罵了也不能反抗,還可以當回權威!再加上覺得管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道德上也站得住腳,多好啊!有這種父母的小孩真是很可憐!


你只看到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打罵卻忽視了父母對孩子衣食住行的操勞;你只看到父母對他人孩子的笑臉相迎,卻忽視了父母對他人孩子一切行為的冷漠.

--------------------------------------------------------------------------------------------------------------------------------------

我父母沒有太多文化,說不出那麼多道理,他們都是農民也沒那麼多時間和精力給你講道理。做錯了事,就打就罵,至於說道理,他們認為等孩子長大了自然會慢慢懂的。
至於說別人家的孩子,自己家的都管不過來了,那還會去管他人家的。


很多大人並不知道怎麼處理,平衡內心的糾結和黑暗。罵孩子是一種成本很低,幾乎是不假思索的發泄方式。換言之,很多人並不知道怎麼做父母。


我想起了我媽罵我時候常說的一句話:隔壁孩子像你這樣我會管他?!


前者為教育,後者為社交


罵孩子這個事情吧,我覺得第一,爹媽把孩子當做私有產品,也就是「我的孩子,我怎麼罵你管不著」我覺得跟舊社會主子罵奴才的心態沒啥區別。第二,孩子很弱小,父母罵孩子也不擔心被打。當然,過了十歲的男孩子罵他也有被反擊的可能性。說白了就是沒把孩子當成一個人看待


其實很多時候,是素質問題,很多父母在外面硬不起來,回家就做窩裡霸。反而很多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做起父母反倒是心平氣和。


人們日常所犯最大的錯誤,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把這個壞習慣改過來,天下太平。——亦舒


因為他自己還是孩子,需要把自己偽裝起來贏得對方的喜愛、誇獎、馬屁等等…這樣的人只是外表成年而已…


中國的教育里,有對孩子的主權進行各種剝奪的成分在裡面。這是傳統倫理中「孝」道的副作用。

舉個例子說歐美人,他們可能也會出現打罵孩子,但讓社會意識來衡量,這對他們來說是錯誤的,甚至是違法的。

而在中國的傳統社會理念里,這是正確的。

這個「傳統理念」,才是打罵孩子的根本原因。

在中國的傳統教育觀念中,一個子女,首先是一個「我的子女」,然後才是「一個社會人」。孩子在家庭中,他要首先扮演第一種角色,然後才能歸屬於後一種角色——他真正的角色。

這種理念,也是我立志要改變的地方,它顛倒了。


他們認為這樣管教孩子簡單粗暴,見效最快但是實際上是最差的教育孩子方式。對外,人會不自覺進行印象管理,根據社會角色的需要來調整自己對待別人的方式,更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才形成看起來對外陪笑臉,對內罵孩子的表現方式。


好像很多人都把「對親密的人苛刻」當成了一種教條。

而且用「父母操勞」作為「打罵孩子」被理解或者被接受的理由。

對此我表示否定的態度。

順便我不認為這個問題有多少是用來尋找解決父母這種問題,有多少是來單純吐槽這件事的。

我先吐槽,再解決。

本人84年,父母50後,現在女兒即將五歲,跟老婆一樣都是非獨。

這事得從頭說起。

中國古代的教育方式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樣的名言。對於千年封建制度的中國來說,特別是教育程度低,未開化的中國人民來說,這樣的名言受捧率很高。

因為確實立竿見影,自己發泄了又爽,又無需思考和動腦。

而親子關係上,和很多答主說的一樣,子女是一種物品,父母的私有物品,享有一切處置權。

很不幸的,我的父母這代,仍然是在上面這樣的教育氛圍中成長的。40-60時期的父母這樣的還很多。

他們的教育環境,文化素養,對情感的認識和體驗,導致了他們仍然一定程度的信奉這種操作方式,所以很順利的傳遞給我們這一代——70-90這一代人。

有趣的是,70-90這一代的成長恰好經歷了中國幾千年都沒有的變化,所以這種教育觀念和情感處理方式受到了挑戰和批判,我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我現在仍然看到很多和我年齡相仿的家長做不到最核心的一點——把孩子當人看。

反正我小時候是沒有這種待遇的。

那麼,既然是環境使然,時至今日,我們的父輩仍然畫風世俗怎麼辦,該怨恨他們嗎?

該。

選擇隨大流,選擇封閉,選擇固執,選擇拒絕。

拒絕學習,拒絕接受,拒絕改變。

信奉自己,信奉年齡,信奉自己走過的路比子女吃過的飯還多。

這是他們還被怨恨的地方,這一切,和環境,和氛圍無關,只和自己有關。

難道不遵循這種世俗,他們還會被當做異教徒遭受迫害嗎?

我身邊就有一些栗子,小時候充滿快樂,富有創造力,而且積極開朗的孩子,因為父母長期的冷熱暴力,導致性格扭轉極端。

這時候一部分父母隨著年齡增長,改變了自己,變得和藹可親。而子女,也就是我們這代人,卻造成了不少無法逆轉的性格缺陷。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出現「為什麼會很容易對自己父母大吼大叫」這類的問題。

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和父母易怒沒耐心的時候,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長經歷。有多少爹媽在小時候教過你什麼時候要記得給對方微笑,什麼時候去讚美,什麼時候去擁抱,什麼時候要享受快樂?

有多少爹媽小時候教過你怎樣表達自己的情緒,怎樣安慰別人,怎樣認識美麗的事物,怎樣開始搭訕?

如果都有,你還是會對自己的父母苛刻,那麼問題才是在你自己。

解決問題的話

改變上一代,很難,但不是不可能,記得他們的時間並不多了,在你還能善待他們的時候,去做一下,哪怕碰一鼻子灰,堅持下去。

重做這一代,難也不難,學會接受自己感受到的美,高興就笑出來,難過就哭出來,身邊狐朋狗友總有能聽你分享喜怒哀樂的人,讓自己擺脫童年教育缺失導致的情感障礙,變得快樂,寬容,再把這種情緒和態度帶給自己的父母?

塑造下一代,很簡單,無論你是否願意養孩子,請先把各種孩子當成一個自然人來看待,你可以用年齡梗來調侃他們,但絕對不要用年齡來切割他們的合法權益。你眼前的孩子,只是比你少一些人生經驗而已。他們頂多就像職場新人一樣,需要一位好心的前輩來指導和提攜。

當我認真對待自己女兒的時候,就發現還有這麼多人不知道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

假裝疼愛孩子,是我們這一代情感缺失下的產物。

各種遊樂場,各種親子體驗,各種培訓班,各種高科技玩具…

有時候,不如在家裡和孩子玩半小時氣球來的效果好。

其實生活的樂趣,有時候就是從人與人之間的一個笑容開始的。

只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恰恰是阻礙自己的笑容。

只要想改,一切都來得及。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再見!


我一直搞不懂為什麼有人會覺得打孩子是為了孩子。

我不喜歡養孩子。因為我沒有能力養大他。我會忍不住對他發泄情緒,因為我知道自己脾氣不好。我會把自己的觀念強制給他,而且我深深厭惡這樣的感覺。

我怕他感受到我的

我不希望他因為我後悔來到這個世上,卻又因為父母所謂的恩情而苦惱。


因為他們自己過得太失敗,總想讓自己的後代幫自己爭口氣比過別人。


自輕自賤


罵(或者說暴力)和羞辱能讓人產生恐懼和羞愧的情緒,而這兩種情緒對短期的行動的驅使力是最強的,所以很多人喜歡用這樣的方式對待自己帶孩子。當然不限於自己的孩子,很多人對自己的下屬、配偶或者任何他認為能支配的人都會採取這種方式。


人總是對親近的人苛刻


推薦閱讀:

很厭惡反感我的親媽,總是有報復打壓媽媽的念頭!同時很懼怕自己有一天被我的女兒討厭!我不要這樣的折磨!?
如何看待老師總讓家長輔導學生作業或者給孩子答疑解惑的行為?
中國親子關係現在是否存在問題?
兒子多的家庭,兒子們養大後會變的不孝順、更不想養老嗎?
父母生活費只給到生存線正常嗎?

TAG:生活 | 人際交往 | 家庭教育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