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的費用工作多少年可以彌補回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熱衷於留學?
這種問題直接上數據就好啦。先說開銷方面。具體學費取決於具體學校。平均大約每年3萬美金。下圖引用自http://usatoday.com
所以總開銷大約是每年6-7萬美金,四年 ~= 160萬人民幣。
然後說畢業後的收入。以下是2015年的畢業生起薪,引用自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 | Nace - HomePhD的情況就不談了,基本能夠自給自足。所以——
如果畢業後留美工作,那麼大部分理工科學生能夠以同樣的速度把學費賺回來。(當然,生活費就白白交給美帝了。)如果畢業了馬上回國。。。那麼,我祝願你擁有良好的家庭背景。關於專業。現實就是,專業與專業之間確實不平等。某些專業工資高,簽證容易,某些則什麼便宜都沾不到。哪個專業最好,看錶格,一目了然。如果你擔心風水輪流轉,擔心4年後的形勢,我們可以另外開帖詳談。尤其注意,如果是STEM專業,就算簽證不順利,至少有36個月的OPT (5月新政又延長了)。如果讀的是1-2年的碩士項目,畢業了依靠OPT賺上3年的工資,這一波絕對不會虧。關於學校。如果要回國的話,國外的名校,或者國內的名校,兩邊至少請沾上一個。
本科985及以上的,碩士2年出國開眼,回來了仍舊是985,英語還提高了。這無疑是極好的。本科就出國,只申請到不知名學校的,建議你4年時間努力學習,爭取考一個名校的研究生。是的,在國外申請國外,比在國內申請國外,肯定要容易一些。最差的情況,讀了一個排名靠後的學校,讀了一個找不到工作的專業,不得已回國,卻發現大家都不認識你的文憑,找工作時連國內學校都比不過。要避免這種情況也很容易,因為,文憑的回報率,在你收到錄取通知書時,就應該計算好了。如果你的學校和專業都不理想,但執意去牆外的世界看一看?我讚賞你的胸懷,並且,祝願你擁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把這一切都考慮清楚了,那麼,我建議年輕人根據自己的內心需求來挑選專業,不能眼裡只有錢。人要認清現實,但不能屈服於現實。
還有什麼想聊的,歡迎來找我
丙等星的值乎
關鍵是知道自己買的起什麼,還得起什麼。
大量出國讀JD,自費MA和Phd(真有= =)的文科、商科、法學學生,家裡有錢,玩得起。那筆錢不玩其實也就是放著,中國的通脹速度你懂,與其砸在手裡還不如投資給教育,至少有名校文憑了。
對普通人民群眾來說,出國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換個hard mode玩起來更輕鬆點。生活水平可以是經濟方面的,也可以是文化方面的。經濟方面就是多掙錢,移民以後容易過上有房有車的中產生活。文化方面就是有的人不習慣目前中國的主流文化,希望離開這個文化環境。比如同性戀,西方國家的一些文化相對開明的地區對同性戀甚至變性人的容忍程度是國內社會無法想像的,基本上可以說跟普通人一樣。最近女權問題很尖銳,女權狀況也是很多人出國的考慮,在國外至少被明目張胆歧視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這時候留學就是個手段,找工作移民才是目的。這個投資是必須要回本的,回本的時間和方式要看具體家庭承受能力。一般來說,不移民很難回本。當然也有例外。
現在很多留學中介、諮詢公司,喜歡鼓動大家都出國「開眼界」。幼兒園就帶出國哈佛耶魯轉一圈,初中再轉一圈,高中再轉一圈,大學...他們倒是賺得缽滿盆滿了。大城市中產家長們疲於奔命跟在富人後面買這些奢侈品,就像賣腎買iphone。確實能開眼界了,但這個眼界到底能不能轉換成實打實的實惠,還是只是一種浮華的惡習,很難說。
說實話,一個人要突破自己父母的階層壁壘很難很難,能夠保證不出溜下去就很不容易了。什麼開闊眼界之類的廣告語,是跟那些權錢在握的土豪的孩子講的。他們的孩子學了那些水課之後,回國一切都鋪好了,西方學校開那些program也是為了賺他們的錢攢他們父母的人脈。普通人家的孩子比如我這樣的,得知道自己的位置,這浮華的表象,跟自己到底有沒有關係。即使你一定要進入這個階層,進入方式也和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不一樣。否則即使能夠跟他們一個桌子打牌,仍舊是外人,投那個資,真的有意義么?
現在國內本科申請一單往往要到15w左右,是很多人父母一年的工資,甚至很多人父母一輩子的積蓄(不誇張)。就為了上一個國際排名高點的學校。我個人就覺得這東西意義真的很小。畢業後能不能留在國外找到工作,跟專業的相關度遠大於學校的相關度,學校也不光是看排名,地域可能更重要。追逐名校,對普通人家庭來說,可能就是一種浮華的惡習。而這種理想主義,與其說是人生的真理想,不如說是中介公司為了掙你家錢打出來的招牌。
一般來說,普通家庭(中產,無特別背景)的孩子選出國讀書這條路,不搞技術找工移民,或者其他個別的文科移民專業(比如澳洲的教育學),很難短期內回本。有個別例外,屬於特別勇敢的文科生。如果不喜歡搞這些,真的沒有特別大的必要長期出國留學。要任性,用自己的錢任性才是好漢。自己把事業做好了,世界各國還不是想去哪去哪。
這些道理,當年我自己都是不懂的。所幸我那會文科生還不流行出國讀本科,沒栽這個坑裡。但也給父母造成了一些損失。
也不是說窮人就不能出國,或者窮人還學文科就不能出國。也有很多學文科家境普通,出國申到了不錯的phd program找到了教職移民成功的例子。他們的路都走得非常坎坷,但一旦走通了,可是相當不錯。問題是,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為什麼要留學,單純抱著「開開眼界」的想法,這條路肯定走不通的。
=====關於「自費JD,MA,Phd...怎麼了?」的回復=====
不少同學在努力說服我「自費ABCD即使找不到工作也很好」。對這樣的觀點,我想如果您認真看了我的文章,應該明白我並不反對。教育和人生中所做的所有其它選擇一樣,各取所需,滿腹而止。即使你讓父母賣房子、借錢、拿養老醫療錢出來念書,也是你自己人生的選擇,只要你父母願意,其實誰也沒有資格議論你們自己的家事。何況大部分出來讀書的人都是家有餘財的,你們也願意,父母也願意,我又有何必要去議論你們個人的事情呢?但是我曾經體會過在國外找不到工作,回國又尷尬的專業是什麼樣。其中各種的艱辛、艱難和絕望,站在外面是很難體會的。人生確實不光是賺錢,但是至少對於一些人來說,賺錢是人生的開始,沒有現實基礎就一切無從談起。如果你真的找到了國外高薪工作,我也為你高興。如果你家多金不在乎一百多萬的花銷,就是要出國看看世界開開眼界,也沒什麼。我所說的一切,只是說給願意聽的人聽的。
現在留學過於熱門,「留學以後如何」的問題卻很少有人問津,其中的info gap,對很多個人和家庭來說,是很沉重的代價。中國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是很少say no的,何況孩子要是能申上國外名校,很多人大概覺得祖墳冒青煙了,嘩嘩往外掏錢。但是重蹈前人的覆轍,盲目去追求教育奢侈品,給自己的父母帶來沉重的負擔,不一定真的值得。如果有人(比如題主)問了一句,這到底值得嗎,那麼我無非是回答我所知道的。也就是按目前的形勢,純粹考慮物質方面的收穫,什麼值得,什麼要打個問號。價值觀、精神方面的,我完全不想干涉任何人。
至於有志於學術的文科生,也不必被我的話打擊。如果你的追求就是學術,父母也支持,並且你準備好了承受這條路帶給你的各種傷害,那麼選擇這條路就毫無問題。也說不定二十年後,你比廣大碼農更有錢,更有發展,儘管你當初並不是為了錢和前途選擇學術事業的。即使不是這樣,至少你選了你喜歡的東西。人生的目的地不只有一個,知道自己要什麼就好。只是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不容易,裡面有太多的自我欺騙,可能自己都沒察覺到,最後悔之莫及。人生的事情,哪有絕對的定論?都在你自己把握。
====
問題改了,加了一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熱衷於留學」,補充:還有這麼多人熱衷於留學,一方面是像lx某答主所說,教育對很多家庭已經不再是投資而是消費了,或者不在乎收益的投資。畢竟對廣大土豪和高收入中產家庭而言,四年本科那一百二十萬,不是大數目,說不定還有獎學金。與其擠在高考船上死記硬背把心性都磨鈍了,讓孩子早點出國曆練也挺好的,這也就是所謂開眼界的實際意義。不管多麼富二代天之驕子,出國都得自己做飯,自己學車開車,自己打理各種亂七八糟事,自己超速/酗酒/路上帶大麻就會被警察抓,而且遊戲玩太多了會掛科開除的。想想大部分國內本在宿舍里過的是何等荒唐的生活,這裡面的差距,真不可以道理計。對那些家庭來說,就這些收益也夠投資的本錢了,何況還可以享受確實比大部分國內本科更優質的教育。人磨練出來了,回國怎麼折騰都行,那些家庭也承擔得起。另一方面,就是有些並沒有那麼雄厚財力的家庭在跟風,存在一定的非理性選擇。這些孩子出國以後,真會吃些苦。但是至少有一個好處,國外讀書燒錢狠,孩子出國以後也學會了體諒父母掙錢的艱辛,思考自己前途為自己人生負責任,這些也是在國內宿舍里玩四年遊戲的人無法體會的。國外一切靠自己,不好找工作辦身份,學費生活費通常也不便宜,這些壓力都能讓一個人更早成熟獨立起來,而同樣的壓力,國內讀本科的話,往往是畢業找工作的時候才體會到,而那時候父母求人托關係給送進穩定事業單位,於是又沒機會獨立歷練了。多少人一輩子就這麼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之下,也是中國特色。
最後,中國人多,無論什麼事,都會有很多人做的。就像甜粽子黨和咸粽子黨...cmu cs碩士,一年項目,六萬刀搞定,沒人沒工作。就業base中位數十萬刀,省吃儉用兩年還清。
找工難度甚至低於國內去BAT。我也覺得好誇張。。。不少人來之前代碼量不到五千行,無intern經歷,無acm,無實驗室project,照樣輕鬆flag。這就是站在風口的easy模式吧。。。
20160110一年過後更新:
即使今年夏天開始各家各種裁員,各種傳言說要凍結招聘,然而還是基本上所有人都有工作。好多修不動scs院正經研究生課,leetcode都沒刷完的照樣去一線公司。而且還不只是女生...我.........講真,糾結本專業卡身份難留美的同學們,只要不是那麼討厭編程,考慮下轉CS吧...只要不是在那些想拼一拼的組,每周工作時間(算上吃飯)不超過40小時,然後一年十萬。誰跟我說編程累輻射多對身體不好我跟你急!那是國內!在美帝,這比去坐台輕鬆多了,掙錢也多多了啊!尤其是女生程序猿,國內還歧視,在美國,那簡直了,那就是easy 模式啊!
首先 「留學需要多少錢」、「畢業工作多久能賺回來」的回答,有別的答案已經列出數據了,我這裡不再贅述。在北美的IT行業,金錢上基本1-2年可以回本(如果工作順利的話),但留學收穫不僅僅是錢而已。
為什麼熱衷於留學?
我們此刻試問一下自己,如果現在給你一個世界名校的offer(1秒鐘回答),你去不去?
如果答案是去,在1秒鐘之內給出自己肯定答案的理由是什麼呢,是「我想去好學校讀書」還是「它能增色我的簡歷」呢?我相信,正常人第一念頭是「我想去讀書」。對,就這麼簡單。中國人對好學校里讀書,是有一種執念的,而留學去學習更多的知識,是一件大部分人都嚮往的好事,當然會激勵很多人去努力實現它。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理由(你內心潛藏的或許也在其中):
- 國內學習英語十年,抵不過在國外學習一年後的效果 ;
- 在高考摔下獨木橋,想要一個重新完成夢想、獲得更好教育的機會;
- 去異域豐富人生經歷,學習不同文化,親身感受不一樣的世界,想知道,他們是否真的和影視劇中一樣充滿民主和快樂;
- 面對國內漸漸關閉的晉陞通道,去學習新知識,然後獲得一個更加公平的展示平台;
08年,相比起我本科學校的保研,我選擇了Google北京的實習offer;
相比起Google北京的Return offer,我選擇了留學。
當我還在國內讀研究生的時候,第一門課依然還是馬哲,那時我人坐在教室,我卻不知道為什麼坐在教室。到現在都不是很明白,在研究生階段,給CS專業學生開設這些課程的理由是什麼,僅僅是因為學校的一些老師無處打發?還是因為社會主義甚至共產主義的思想真的對我們未來幫助特別大,大到讓我們的靈魂升華?
我看到的是,一些所謂的教授年復一年地賣弄他們所謂的學問,選擇性地忘記了他們授課所用的PPT,上一次修改日期是2005年。而現實是,道理是可以從生活中慢慢悟出來。但學生需要的是有用的知識和實際的生存技能,才能擁有與房價抗爭的一絲本錢。而隨著大學結束,一個人的時間紅利期所剩無幾,再不追求點真正有用的知識,就來不及了。
悲哀的是,學生根本無法從垃圾堆中汲取成長所需要的養分。拿我的CS專業來說,國內外對於應聘者的演算法能力每天都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在國內Top50里的很多學校,居然對該門課程沒有適當的閉卷考試,傳授的也僅僅是最基礎以及過時的內容,而且最坑人的是,學生們本身並不知情。
所以,當我看到一部分真相之後,我選擇出去看看,去向厲害的人學習,於是去了Google北京;但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我的知識、閱歷,仍然與身邊的人還有一段距離。為彌補我的經歷短板,於是追著前輩們的步伐,再次上路。所以留學期間,我無比珍惜我的時光,我努力上好每一節課,記好筆記,然後帶上它們,在瀰漫著代碼氣味的校園裡,找一塊草坪,拿出我的筆記本,細數我當日的收穫。
熱衷+堅持 = 收穫。
- Have the faith in what you love.
這個看個人能力以及是否有努力掙錢的意願了。我在丹麥讀本科,一年學費7.2萬,生活費一年加上房租大概要7萬左右。所以一年算15萬。丹麥這邊一般時薪80-100RMB,我每周末在漢堡店做兼職的工資夠付房租與日常吃飯。所以只要不買大件,每個月都能夠養活自己。做代購的頻率也比較少,因為不怎麼宣傳或者到處加人。暑假找到一份兩個月的全職,打掃衛生,工資120每小時,所以暑假大概算下來稅前應該能掙4萬。第二年拿了全額獎學金(免學費)並且每個月丹麥政府給5500RMB的生活費,算下來一年收入6萬多點。因為日常兼職工資夠用,所以暑假打工的錢和政府給的補貼可以攢一攢還給爸媽當他們給我交的第一年學費,所以我大概一年回本。存款並沒有很多,但是用自己錢買了相機,演唱會前排門票,以及每次去別的國家旅行時的費用。
身邊也有很多家庭條件很好的留學生,每個月家裡給打1萬,並且也不做兼職。怎麼說呢,每個人追求不一樣吧,如果我家超級有錢,可能我也不會那麼努力打工或者申請獎學金。但花自己的錢真的感覺很爽啊!
對我來說,出國是我目前二十年的人生里做的最正確的選擇。看到一個更棒的世界,遇見很多有趣的人,真真實實走進了曾經以為只會在電影裡面看到的風景。並且出國留學也讓我變得特別獨立,從高中去廁所都要人陪的女生到現在凌晨四點拎著行李箱一個人去機場飛西班牙也一點不害怕。來丹麥留學的最主要兩個原因是:學費相比於英美澳來說低很多,即使物價真的超級高。以及北歐高度發達的人文環境。可能沒有親自經歷的人真的不會相信陌生人見面總微笑說hi,天氣好的草地上全是穿著比基尼曬太陽的美女和六塊肌的小鮮肉,自行車停在超市門口沒有鎖等買完東西發現依然健在並且車簍里的東西都完好,汽車自行車看到行人都會特別自覺的停下來讓人先走(這一點是最讓我驚喜的),果汁放在馬路邊無人看守寫著自助販賣,在公交車站看到一張告示寫著「我在這個車站撿到了一部iPhone 6,請失主去公交車底站找XXX辦公室認領」,有次買了一張床,和朋友兩個人抬回公寓,路上遇到一群男生熱情的幫我們抬回去。
最讓我感激的事情就是,在這裡,努力是真的有回報的。
總之遇到了太多太多美好的事情,這些讓我意識到生活大概本該這樣,只是當我們長期生活在一種人性本善被淹沒的環境中,慢慢習慣並且以為那就是生活的常態。如果生活可以在物質與精神上都很棒,那我為何不把我只活一次的人生安置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呢?我是縣裡長大的,家裡供不起我出國,我就本科畢業後自己在上海工作掙錢出國,去年剛讀完授課型碩士,現在在美國寫代碼。
————————————————————————————————————————
很多人可能誤解我的意思,並不是只有你出國讀書了,才能去美國寫代碼。很多人都可以把你內推到美國,關鍵是你要有實力,英語交流沒問題、計算機搞得666,求職北美,不是難事。額,本來不想理這個問題的,但接二連三的邀請。。留學時間:從高中算起到現在為止7年,到大學畢業共8年。地點:新加坡-&>美國費用:大部分拜新加坡教育部,華僑中學,還有之後普林斯頓大學的基金會所賜,但由於本人常常過度吃喝玩樂(其實是吃吃吃吃),高中期間每年額外花費約5000新幣,大學期間約1w美金。八年算起了差不多就6w美金吧。賺回來: 當碼農估計半年?當(修)硬(手)件(機)工程師估計三個季度?進Aerospace industry估計10個月到一年?
作為一個曾經的留學黨,我身邊的各種例子不勝枚舉。
由於我是在英國,跟美國的情況稍有不同,英國的碩士只有一年,另外來英國留學搞學術的跟美國比起來相對少一些,而且英國留學生女生偏多,原因之一大概是因為一年的碩士效率比較高不會影響女生談婚論嫁的大事兒,所以一些女生的家長傾向於送孩子來英國留學。就按照類別分以下吧,不具體到某個人。
先說一下畢業回國的留學生類別A:只在英國讀一年碩士的,由於一年碩士的花費很多工薪家庭都可以支付的起也不至於花光家裡積蓄的,如果不亂花錢的話學校又不在倫敦的話一年學費加生活費25萬左右是夠了,所以來讀一年碩士的很多人也就出自普通的小康家庭。父母是公務員的有不少(不是特別大的官兒那種),或者家裡經營不大不小的生意的,或者是父母在銀行或者國企鐵飯碗的,也有父母搞房地產的等等。這一類學生情況也各自不同,有畢業就沒打算留下來直接回國父母給安排工作的(比如銀行,電視台之類的);有回去像國內畢業生一樣到北上廣找工作的,一般傾向於外企或者中國發展良好的大企業,有個同學進了阿里;有回去創業的(有開咖啡廳的,有開廣告公司的,這都是我同學的真實例子);有去國際學校當老師的;也有混的沒名堂我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的。
類別B:本科就在英國讀一直讀到碩士畢業的,比起類別A家境要更殷實,但是一些典型的富二代行為也更多的出現在此群體,比如四年都是到處花錢到處玩兒,混在中國人圈子裡胡吃海喝,開好車,經常作業考試論文不及格,然後需要花錢找人代寫(這也是我身邊真實的例子)。由於家境好,沒有太大努力學習和奮鬥的意識,也絲毫沒有要融入本地的文化學習不同思維方式的動力。不過我不是完全負面的看待這個群體,他們中間的有些人其實在國內生活會更開心,有些是家長逼他們出來的。這個群體里的家庭背景比較典型是家裡開公司的,或者是高點級別的公務員,或者是有家族企業的。基本上我發現他們回國了以後也不是很著急找工作的,有些直接幫家族打理生意,也不著急英國讀書讀完一般年齡也不大,有些回去會繼續玩兩年再找正經事兒做。
類別C:這類的不算太多,就是自食其力的,靠打工賺學費,因為英國獎學金也不多,全獎就更稀有了。家裡供不起,但是自己又有出國夢的,我就知道一個而且是個負面的例子。在英國呆了四年期間因為打工的原因所以經常要延遲拿到學位,多的時候一天打三份工,無非是中餐館,收銀員之類的工作。於是4年才拿到碩士學位,中間不知道什麼原因還換了一次學校。因為是大學畢業兩年才出來的,又呆了四年,回國時候年齡也不小了,在二線城市找到了貿易類的工作,相對比較平庸,後來父母逼他考公務員。對於這個類別,我不是不佩服他們的吃苦精神,但是我覺得這樣人生規劃太欠考慮了,浪費了自己的黃金時期。
類別D:讀Phd的,有的是所在工作單位支持或者是國內的學校支持出來讀博士的,這類一般有承諾在先,畢業以後要回去做貢獻的,所以也沒什麼好說的,但是這一類的人也有他們自己的優越感。有的是碩士畢業以後申請博士的,Phd三年比碩士相對來說難讀很多,有些讀完如果跟學校關係不錯就留校當助教了,這是最容易的出路,博士的專業相對比較窄,不管是留下來還是回國都沒那麼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注意我這裡說的是理想的工作,不是說博士不好找工作,Phd們大都不想浪費自己的專業
至於回國以後多久能把留學花費賺回來,你們可以參照各行業給海歸的薪水。
以上都是畢業回國的,現在說一下留下來的幾類,這次分1234吧。
1. 畢業立志要在本地找到工作的,有些語言好的專業也相對有市場的,會提早申請大企業的graduate programme,或者提早考取一些有用的證書比如ACCA,通過不懈努力還是有機會拿到offer的,我知道的有進四大的,有進銀行的,也有技術方面的職位。這是前兩年的情況,現在英國簽證收緊之前畢業生可以申請的兩年簽證12年的時候取消了,導致現在很多人因為簽證問題留不下來。也有個別幸運的找到了可以提供工作簽的公司(也可能是小公司,身邊有實例)然後就留下工作了。也有進了中國公司在海外的辦事處的。這一類人有不少是本科碩士都這個國家讀的,甚至高中最後一年,也有一些只讀了碩士的。
2. 還有一類是為了混身份的,有些會為此多讀一個學位,不過如果高中畢業就來然後碩士畢業再混幾年就可以申請10年永居了。有些是找到工作了,有做代購的,目前有個青年創業簽證,有些找不到正經單位的就用這個創業簽證來做做代購什麼的。3. 因為結婚留下來的,有些是跟本地的白人結婚,有些是認識了已經拿到身份或者有穩定工作的華人。由於有留學背景,而且可以用配偶或者陪伴簽證在本地找工作,也有些找到了不錯的工作。針對題主的問題,我總結一下吧:一部分人留學,不管是自己還是家裡都沒有太在意投資回報率的,說直白一些,有些家長有部分虛榮,而且家裡不差錢,也同時想讓孩子鍛煉一下。其實出國不出國這類人都可以靠父母的關係安排個好工作,只是有了國外的學歷,父母臉上更有光一些,而且找關係的時候也更好說一些。當然留學的價值不只是投入的錢多少年能賺回來,當然還有其他的意義,不是錢可以衡量的。還有一些當官的甚至是需要通過子女留學把一部分資產放在國外的,甚至讓子女在當地開個小店做個小生意(有點洗錢的味道),我遇到過這種。上面總結的那些我沒有提到我自己,我是屬於只讀了一年碩士,而且打算讀完就回國的,後來實習的時候剛好有個職位招人就留下來了,當時這裡還有那種畢業生可以申請的兩年簽證,拿這個簽證期間遇到了先生,然後過了一年多結婚了就留下來繼續工作,今年年初跳槽了一次,前後都是500強企業,工作穩定,準備兩年後要孩子。至於投資回報率我自己還是很滿意的,碩士期間我一年只花了25萬,沒有讀語言,直接過來就開學了,所以比那些讀了幾個月語言的花錢少一些。家裡屬於三線城市小康家庭。而且我不是剛畢業就出來讀書的,在國內某一線城市工作了兩年才開始準備出國。至於留學期間的花費工作一段時間很快就賺回來了。但是我留學期間同校的中國人,全都回去了,除了有一個做代購的還在這裡呆著。所以我是個例中的個例,沒什麼代表性。我來講幾個真實的故事。
故事一的主人公小張來自富豪家庭。他爹把他送到加拿大某一流大學念本科。小伙兒到了加拿大後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大家背景類似,對如何度過「有意義」的大學六年生活(小張英語不好,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學英語之後才正式進入大學學習)這個問題很有研究。實際上,小張只在學校待了三年。第四年時,他採納了好友的建議,拿本應該用來交學費的錢以及平時攢下的巨額生活費買了一輛奧迪 A5,逍遙的喝酒、泡妞、打牌、旅遊,度過了充實的後三年。在來到加拿大的第六年,小張去多倫多找了一家專業公司製作了一張假畢業證,回國繼承家業,迎娶白富美,從此走向人生巔峰。
故事二的主人公小劉來自一個工薪家庭。他父母拿出畢生積蓄,並從親戚朋友處借了不少錢,把他送到了美國一所頂級私立大學念碩士。臨行前,他爹交待道:孩子,咱們家的情況你可都知道吧?要爭氣啊。小劉在美的碩士一年半花光家裡所有積蓄,還欠下不小一筆錢,但畢業後順利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一年後不僅還完欠款,還有了不小一筆存款。從此,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故事三的主人公小楊來自一個工薪家庭。他不願意因為留學而花光家裡的積蓄,選擇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全額獎學金。小楊天資聰明,勤奮刻苦,經過四年本科的學習和三年碩士的研究,他憑藉優異的成績和出色的科研成果獲得美國頂級私立大學的博士全獎錄取,興奮而自豪的奔向美帝。小楊每月拿兩千美金的巨額獎學金,但是離校園不遠的一個次卧租金花了他將近一半的收入。四年後的某個晚上,他啃著剛剛震驚了學術界的牛 X 論文,突然接到同班同學小劉的電話。在與已經走向人生巔峰的小劉促膝長談後,他回頭看了看書桌上的一堆論文,突然覺得自己不是那麼愛這個世界了。
故事四的主人公小陳來自一個工薪家庭。他父母拿出畢生積蓄,並從親戚朋友處借了不少錢,把他送到了美國一所頂級私立大學念碩士。臨行前,他爹也交待道:孩子,咱們家的情況你可都知道吧?要爭氣啊。小陳在碩士期間勤奮學習,兩年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拿到碩士學位。這時,他才發現在美國找到一份工作比他想像的要難很多,因為工業界對他所學專業需求實在太少。在美國折騰了半年,並花光了剩餘的錢後,他沮喪的回國了。他所面臨的,是一份平庸的薪水,以及一筆不小的欠款。
故事五的主人公小王來自一個工薪家庭。他不願意因為留學而花光家裡的積蓄,選擇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全額獎學金。小王天資聰明,勤奮刻苦,經過四年本科的學習,他順利拿到了一個罕見的碩士全獎錄取。碩士期間,他沉迷科研,作出了非常優秀的研究成果。可是,像小陳一樣,在畢業時他突然慌了:我做的東西確實牛逼,但是這玩意兒像是宇宙爆炸論一樣,沒公司能通過這個理論掙錢啊!折騰了幾個月之後,他憤恨的回國了。和小陳一樣,他拿著一份平庸的薪水。但是小王天資聰明,勤奮刻苦,幾年以來,事業上雖有波瀾,但總體是大步向前的,前不久他和朋友的創業公司拿下了一筆巨額投資。但是小王在這時選擇了退出,因為他遇到了他的「白富美」,他選擇了過平靜的生活,這才是他的人生巔峰。
1. 去留學,要麼得有才,要麼得有錢;
2. 有錢是好的,但是真正帶來質變的,是才華以及明智的抉擇;
3.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留學路,對於很多人來說,留學的錢是不需要「彌補」回來的;
4. 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s. 中文版:生命在於折騰。
故事一主人公小張的原型是我留學時的朋友;
故事二、三主人公的原型都是我客戶,我公眾微信(下方有賬號)上推出的《學長來啦》系列有他們的分享,分別為第 1 期和即將推出的第 11 期;
故事四主人公的原型是被我勸退的准客戶;
故事五主人公小王,嘿嘿...
公眾微信賬號:anadconsultanthttp://weixin.qq.com/r/AUywqNzE9IGLrZjL9xkT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你有認真了解過留學?你為什麼想去留學?我身邊好多人都出國留學過,一個在歐洲第一年就消費50多萬,3年總共100多萬,另一個憑獎學金和兼職在那邊自己獨自生活5年,回國3年後年薪百萬,這是2個極端的例子,還有好多處於兩者之間的留學生。 你認為你會是哪一種人,你認為你會是後面那個嗎?你知道他吃了多少苦嗎?為了節約房租,他睡過圖書館,實驗室,地下室,為了賺錢,什麼都接,大夏天推草坪,一天搞6,7家,晚上還要趕回學校,吃的都是打折食品,你認為你受得了嗎?他挺了五年 回國後挺了三年,你認為你可以嗎? 你也不要就這樣放棄,首先先去多學習一下,建立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專業知識的含量,有了一份能力,無論你想不想去留學,起碼那個時候自己可以掌握決定權! 最後回答你的問題,我身邊那些出去留學根本沒有考慮過要留學後工作幾年才可以怎麼樣,留學是為了學習沒有學習過的知識或者提高自己的能力,為的就是以前沒有過的一份見識,這足夠你甩開同齡人中的一多半,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想去留學,等著你那天能力到了,你就知道這個世界遠遠比你想的要大,那種對更大更好的一種嚮往
說說美本的吧
總體來看,本科留學的投資回報比的確不高。本科出去大部分人進不了top15,大部分孩子在top50-top100就讀。這意味著他們不在投行諮詢的target school,於是成為闖蕩華爾街的那個朋友的可能性就銳減了。然後其中只有10%也許不到的同學跳進了EECS這個大坑,於是矽谷坐地150k+的故事可能也沒有關係了。說實話,沒有進入IT/Finance/Consulting行業的在我看來短期是沒有賺回~60k*4=240k USD (150W RMB) 的學費的可能。(這裡的賺回要減去在國內念書找到的工作收入的機會成本)。
哎,那怎麼美本留學人數屢創新高還在持續增長呢?難道都是出國的富二代回來接班家族企業的么?值得么?
因為中國已經有了一個穩定的中產階層。這是一個不一定實現所謂的財務自由但卻又在收入上超過了工薪階層的群體。一定有人會說了,中國哪有什麼中產階級,要麼就是土豪煤老闆貪官,要麼就是省吃儉用才能湊出學費的工薪階層。(參照 @王聰 的答案)其實這是不對的,雖然佔比不大,但中國人口基數太大因此人數其實還是挺多。那些周末滿處帶孩子上課外班的家長我可見過不少
換句話說,國內還是有一部分「普通人」能夠把留學當做消費而不是投資的。什麼叫消費,就是花30W賣輛寶馬開著舒服,出去兜一圈還挺有面子。見見市面,體驗「素質教育」,再呼吸幾年沒有霧霾的空氣不是挺好的么。一百多萬是不少錢,但不留學好像也幹不了什麼。還有就是邊界效用遞減這個道理大家都懂是吧,要獲得比國內哪怕是略好的教育體驗,付出的金錢代價可能都會多出10倍。(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一同學拒了THU的保送去了UCLA,大家算算多花了多少倍吧)
所以從經濟上說留學總體是短期賺不回來的,但是有那麼一些人剛好有那麼一些錢來購買這種消費,於是包括各種don"t judge,拍照旅遊的就出現了。
當然以下幾種人除外:
TOP 學校的學EECS的能拿綠卡/移民的也有人其中兩者兼而有之,比如 @guuuo viii
P.S 以上說的是總體情況,當然有特殊情況,像拿終身教職,當律師什麼的,不過競爭太激烈了,在整個留學生大軍中可以算是滄海一粟了本來在還在複習下周一的final,看到這個問題還是想來答一下。本人初三立志出國,高中努力三年,SAT人品爆發考的不錯,結果怒拿六所名校waitlist還是淪落到這麼一個地方。好了,說正題。
如果一定要用薪資算的話,出國留學其實是不太值的。以一名UCLA畢業生來說,假如是學Business Econ(此屬UCLA自創)的,畢業後如果能在美國順利找到工作(對於中國學生很難),起薪能到接近70k一年。這一般是是指進入投行,諮詢和會計業務的,要是只能賣賣股票或者去銀行乾乾financial service可能還要低點。一幹得好兩年後大約能到150k吧。UCLA的學費和住宿費一年約是13k*3+14k=53k左右。再加上其他的花銷大概60k頂頭吧。這是在大學時期super努力,能融入美國社會,參加各種networking和recruitment,沒事還約人出來吃個飯才能做到的。要是有這般決心和毅力在國內北上廣深大概畢業能幹到600k人民幣一年吧,大概就是100k左右。每年多賺50k,但生活費每年多10k吧(可能更多),大概六年能賺回來。
但其實對於中國學生在美國找到好工作比在中國還難,除非你學CS。我認識個人想出國,但他母親不讓說不好找工作,他只好妥協學了CS。而要想進矽谷其實也不簡單,旁邊就有Stanford和Berkeley兩座大山鎮著其他學校的畢業生要進大公司也是難上加難。所以總的來說要是單從薪資和學費的投資回報比來說,只要努力和是能賺回來的,但還是要冒的風險也是很大的。而且就像我上文說的,要是有這恆心和毅力,有這種不顧一切就要成功的決心,在中國反而可能能過的更輕鬆自在。如果對經濟利益這麼痴迷並且能克服一切困難去become successful的人出不出國真的是無所謂了,他在哪都能拿到高工資,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我們一般會嫉妒地把這種人界定為sociopath。
那為什麼還這麼多人出國呢?富二代出國鍍金著實不少,在LA的華人區總能看到不少大哥成群結隊,開著豪車,跟北京街頭的煤老闆孩子沒啥區別,真懷疑在北京看到的是不是就是這幫人回國了。工薪階層其實大多還是沖著錢去的。雖然知道機會渺茫,但還都想搏一下。就像買彩票,大家看著獎金都留著口水,結果大多敗興而歸。而有些確實也是病急亂投醫,在國內上不了好大學,就效仿別人把孩子送出國,有時倒也有意外效果。但還有一群人不得不提,我認識的人大多屬於這類(不是在UCLA,是在高中)。我爸跟別人說為什麼讓我出國的時候總這麼說,家中有點余錢但也不寬裕,為了不讓我揮霍了乾脆讓我出個國。這雖是玩笑話,但也能看出我父母其實並沒有太認真對待這件事。我出不出國對於他們來說是一樣的,跟經濟利益沒有太大關係。我覺得,出國主要是為了體驗和經歷。這時候肯定有人想跳出來打我倆巴掌,說我總整這虛的。但我只能說經歷確實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等到年華老去,再想經歷也是沒機會了。你要是問我經歷是什麼樣的我也沒法說,每個人對經歷的解讀也是不一樣的,這正是經歷可貴的地方。
你看留學中介給你展示的留學生活,打上特技,很高,很大,很上。而我要是說我對留學經歷的解讀,我可以給你說上一整天,甚至可以給你看我每天的journal,但我沒有勇氣像成龍大哥那樣說:
我想告訴觀眾,我用了是這樣,你們用了也是這樣。
這就像坐過山車,沒坐過的時候什麼都不知道。交完錢坐了一圈下來,有的人high的很,有的人吐了一地還說爽,有的人就在那罵這錢不值,還有的人抱怨花錢買罪受。我來美國是因為我想看看這輛過山車是什麼樣的。而找到好工作啊,提升思想境界啊都是人生探險的副產品。很誘人,但我不會強求。我知道在知乎這麼答題可能會被罵,但我想說每個人對人生的看法不一樣。也許在一些人眼中我只是個幼稚的大學生,也許他們會數落我不知社會的艱辛,也許幾年後我也會變成那些現實的人。但此時此刻,我只是抱著體驗人生的態度來到了美國。
反正我來香港讀研的花銷,畢業一年後就都回來了。所以大家說香港性價比高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我要黑一下我一個相親對象。講故事時間到。
這是我媽同學的獨子,他爹當官,他媽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是個官富二代,和我差不多大。
但是父母都很忙,此人是爺爺帶大的。
爺爺是個小學老師,十分死板嚴厲,基本上是一瞪眼,對方就嚇尿的那種。學不好還會揍,揍到上大學。
總之學也沒上好,還把性格給帶壞了,畏畏縮縮窩窩囊囊的那種。
考大學三四年考上個大專。他大一時我都畢業了。
當年他媽就說花點錢給上個三本或者送出國算了。
他爺爺不服,說自己就是老師,親孫子能教不好?必須考大學,不能買著上。
就這麼把時間耽誤了,還是這麼個結局。
他畢業後工作了半年多,聽說註冊會計師來錢有地位受人尊敬,硬是辭職在家考注會。他專科學的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專業。
當時選專業也是爺爺給做主的,因為舅舅的公司是做這塊的,技術對口。畢業就去舅舅那兒上班了,性格情商都不要緊,技術人員不需要這些。
辭職自學註冊會計,真是條漢子。
後來他媽不知道在哪兒聽說的,在國外可以交錢讀個啥野雞大學的研究生,和注會有關,就使勁花錢給他送出去了。
專科畢業也能讀的研究生。聽著還挺划算的。
在國外讀語言一兩年,研究生又蹉跎了些日子才拿到一紙文憑。正常讀那個應該是一年就畢業的。
他正式回來找我相親的時候,我已經工作五六年了。
我準備回家過年時,他媽非要他年前去上海找我,還讓我帶他找工作。
EXM?
這是什麼新潮的相親模式?
找工作,為毛要人陪?
這麼大的人了……
我還恍惚著,還沒排好日程答應下來,人家就飛速買好了高鐵票,沒訂酒店,三更半夜的到上海,還要打車過來,去我的單身公寓擠一晚上。
喵喵喵?
他媽說這是他的主意。並且和我媽說哎呀我兒子老純情了,這些事情都不懂的,喜歡你家女兒好多年了。
事後被其他姑娘指認,這套說辭用在了很多姑娘身上。
他媽真是666.
感謝魔都發達的旅店服務業,我光速給他就近找好了住處,讓他去那邊睡。他老大不情願地答應了。
次日見面,我才知道他只投了三家簡歷,還是類似皮包公司的那種。
而且只有一家讓他去面試。
我整個人都斯巴達了。
大老遠過來面試就是為了去皮包公司拿兩千五的收入???
我說你為毛不多投投?
他說五百強那種的對資歷要求很高,他連實習生都混不進去。投了也白投。
???
所以這麼費老鼻子勁念書回來就是為了進皮包公司咯?
他說先干著,有資歷了再說再說。
二十六七的人了……說這種話是不是有點晚……
我還真陪他去了。人家就兩千五招個會計而已,什麼阿貓阿狗都行,當然就給通過了。
同志們,兩三年前的上海,會計,兩千五,這是什麼皮包公司啊?
果然,一個六七個人的辦公室。沒了。就這麼大點兒地方。
他挺高興出來說有工作了,他很滿意。
我問他你的職業規劃是啥樣的。
他說沒規劃,找個工作給家裡有個交代就行。說出去好聽。
意思就是反正他家給在上海買房買車。他怎麼也是個在上海有工作的海歸,這些條件聽起來好聽像樣就行了。
我忍不住問那你上學花的錢,你啥時候能回本?
他一臉理所當然的樣子說估計永遠都回不了本,花了一百多萬。不過他媽覺得值就行。
目前他由於性格和能力問題,回家打遊戲啃老了。LOL白銀水平,痴迷於此。
公務員考不上,塞不進去。
他媽生意沒法交給他,這個性格,見人都哆嗦,怎麼做生意。
混個資歷回家找對象就成,抓緊時間傳宗接代是正經事。
簡單來說就是養廢了。
但是他媽繼續禍害姑娘時,說得可是——
【我兒子是個海歸碩士,在上海工作過的,人很老實的沒談過對象,因為一直都喜歡你家姑娘,覺得你家姑娘漂亮性格好,一直覺得配不上你家姑娘,這不,從上海回來就是為了你姑娘。我家房子車子都有,拎包入住就行了,我兒子肯定對你姑娘特別好。】
反正他家不差錢,鍍個金而已,人家沒打算拿這個吃飯。
對了,他媽要求的對象是知識分子家庭或者官商家庭、165以上清秀乾淨、一本以上學歷、最好沒談過戀愛、會做家務能照顧她兒子的姑娘。
當然目前符合條件的姑娘無一例外都拒絕了她兒子。
他兒子不出去念書,條件也就是官商家庭、180顏值普通、野雞專科、屌絲工資、木訥無趣。
但是出去念書後,條件就變成了官商家庭、180顏值普通、海歸碩士、自由職業、為愛離開了上海放棄了大好前程的痴情老實小伙。
我和我媽說他其實適合長得漂亮會來事的廠花。但凡家境還可以上過學見過正常男人,誰能看上他啊。他那破學歷能哄什麼上過一本的姑娘啊。
也就同樣沒上過學的會不明真相覺得好厲害呢。
他媽現在還在努力給她兒子找對象呢,這個包裝術真的好棒棒啊,在十八線小城市真的能唬人啊。
說實話我能理解他。
二十歲之前都成長在高壓政策下,念書不擅長也沒結果,基本是被否定著長大的。父愛母愛缺失,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感情。人生路都被強制鋪好,自己的選擇權基本為零。
就那點小樂子,還只能打到白銀,並不算優秀。
這種人生想想也真是夠了,我如果是這個情況下長大的,未必比他做得好。
我伴娘和我相識於他爹媽組的飯局,我倆一見鍾情閨蜜了。
她也曾被如此這般推銷過,現在拒絕數次,因單身,仍被騷擾中。
可惜理解歸理解,我們定不會拿自己未來的幸福去給他療傷。
前面的答案都談過情懷了,這裡分析一下各學科收回留學成本的幾率:
學熱門學科如CS及相關工科,只要不是太不成器,不管去哪個國家畢業工作後學費都能很快賺回來,請不要猶豫擁抱高薪低強度工作的資本主義。
學商科比較看申請到的學校和個人素質,學校還行、人會來事在當地找個工作不成問題,回國機會也很多,學費過幾年也能掙回來。但是,英國那種學費高且沒時間找工作的一年制碩士還是慎重考慮。
學社科、文科、生物(不過自費讀生物的人也不多)等等本國人都就業難的學科,除了學校好、自身能力不錯、有越挫越勇的精神,還要看運氣,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不過,你可以找個不收學費/有獎學金的國家啊!比如下面這些國家:
大學生怎麼憑藉自己的能力DIY出國? - 知乎
在小眾國家還有一個好處是用人單位不太了解你的本科學歷(比如他們覺得上海大學和北京大學水平差不多),是本科不理想的同學重新開始的好機會。在芬蘭幾年,認識好些本科學歷普通(遠低於知乎985/211標準)的留學生創業成功或找到不錯的工作,走上人生巔峰。
我曾經也糾結過這個問題,就在我糾結的那幾天,我英國的同學發了一張他在利物浦照的一張照片,夕陽映水,剪影如畫,然後我就不糾結了,因為我想坐在那裡讀讀書。理性衡量是價值判斷的基礎,關心能不能回本很正常,但是我們只活一次,如果你有心去留學,不妨別想那麼多。你未來還會掙出三十萬五十萬,可是你不會再有一個20歲來讓你選擇走,還是不走。
如果有一種可能是不需要任何學費,生活費,反而由國外的政府每個月資助你完成學業呢?沒有必要把自費留學和昂貴的美國作為留學的唯一途徑。
海外留學的高昂費用讓很多有著留學夢想的小夥伴望而卻步。只可惜大家不知道,有的歐洲國家,不但卻給優秀的國際留學提供者豐厚的獎學金,還提供生活補助。那麼我一個個國家說。
第一,芬蘭。
2017年芬蘭開始正式收取學費。但是每個大學都有獎學金。具體可以參考2017年芬蘭獎學金申請大全。
圖片: 赫爾辛基大學的獎學金種類
而芬蘭的生活費也相對低廉。生活費一年5-6萬多。並且芬蘭是允許打工的!尤其你要是暑假可以找到工作或者實習。一個月1500歐,你工作2-3個月,生活費什麼的都可以搞定。
第二,瑞典。
瑞典大學是要學費的。但是提供各種各樣的獎學金。什麼30-70%的學費減免。這裡舉幾個例子:
沃爾沃獎學金:
看到下面:100%免學費。並且有機會畢業直接去沃爾沃。
又例如隆德大學的獎學金,只要你牛逼,你就不需要付學費。就這麼簡單:
具體可以參考瑞典和世界各國大學免學費獎學金申請大全。
瑞典也提供全額獎學金的。SISS瑞典全獎2015年重新開放申請,所以中國學生不能錯過。全額留學瑞典碩士獎學金:包學費,每月9000克朗生活費、機票、保險、未來全球領導人network(意味著額外培訓課程、擴大交際網路的機會)!面向打算來瑞典攻讀碩士學位(一年或兩年)的包括中國童鞋在內的國際學生!具體的請參考SISS獎學金申請大全。
第三,Erasmus Mundus 的全獎。
這個怎麼少的了。 只有你夠優秀,我覺得總是有機會的。這個人家不但不要你付學費,而且給錢給你。一個月1000歐,怎麼說生活費絕對足夠啊...可以參考這裡的一些Erasmus Mundus獎學金申請意見。
當然類似於Erasmums這樣全獎的項目,還有歐洲非常不錯的一個EIT碩士項目,也提供非常優質的獎學金。EIT碩士項目申請分享。
第四,愛爾蘭。
具體的可以參考這裡愛爾蘭獎學金申請大全。舉個例子,愛爾蘭利莫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Limerick, UL)的Kemmy商學院日前發布了為非歐盟碩士授課型研究生設立的獎學金計劃。Kemmy商學院獎學金為1,500歐元,提供給那些一年授課型的商學方面的研究生。獎學金是基於學術成績表現來頒發的,一旦學生申請以下任何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利莫瑞克大學將會自動進入獎學金的評選;如果您是「211」大學畢業的學生,GPA 在 80% 以上可申請此獎學金;如果您是非「211」大學畢業的學生,GPA 在 85% 以上可申請此獎學金。
第五,歐洲小眾留學國家的全獎。
例如捷克這個對於budget有限的小夥伴,可以作為一種選擇吧。這裡參考之前整理的,家庭年收入低於15萬,如何策劃你的留學路。這裡節選部分內容:
捷克國家獎學金:捷克國家獎學金可真算歷史悠久了。這個獎學金是由捷克的教育部和外交部設立的。自從1950年開始,一共有21500個學生通過捷克國家獎學金完了學習。這個獎學金旨在給發展中國家的學生一個在捷克免費求學的機會。獎學金的福利除了包括免學費在捷克留學,醫療保障,當然還有補助。這個補助要比匈牙利給的稍微多一些哦!本科和碩士學生:537歐元/每個月;博士學生:575歐元/每個月。
第六,英國的志奮領獎學金。
志奮領獎學金是英國政府最具有代表性的獎學金項目,是由英國外交與聯邦事務部及其合作夥伴共同出資。在中國,志奮領獎學金項目是由英國駐華使館和志奮領獎學金項目秘書處負責管理和運作。資助對象是即將在英國高等教育機構進行一年碩士課程學習或研究的中國公民。這裡可以看看英國志奮領獎學金申請指南。
總結而言,免費留學是有可能的,只是要看你夠不夠優秀了!如果家裡經歷負擔相對來說比較重,那就可以選擇一些留學成本相對較低的國家。
第七,低成本的free mover課程。
如果你不是想出國拿文憑,只是想出國學習一段時間,你也可以看看free-standing course, 也就是你可以在歐洲的大學學習一兩個課程。體驗體驗當地的生活和文化吧~而選擇這樣比較自由的課程的學生,被稱為free mover.
兩個概念你必須弄明白:exchange students, 和free mover/guest students/visiting students.所謂exchange students 就是交換生,例如你在國內的大學和國外的大學達成交換合作,那麼你就可以通過你自己所在學校的國際交流部門,去到國外的大學學習一個學期。這是一個增長你知識,和擴寬你視野的好機會。
但如果你自己所在的學校,沒有合適你的出國項目呢?那麼這個時候,你就可以作為free mover/guest students/vising students(都是一個概念)而申請出國學習一個或者兩個學期了。這意味著:只要你自己能夠安排你的學習計劃,你可以選擇任何接受free mover的大學交換。歐洲FREE MOVER留學申請指南。
第八,利用歐盟提供的機會。
你現在正在歐洲學習,或者準備考慮來歐洲學習,你可都要聽好了!這次小編就要教你們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如何讓歐盟支付你的實習工資。
這是歐盟為了支持在歐盟境內學習的學生(包括我們國際留學生)充分發揮創新創業精神和設立的一個項目。對,就是你以後如果想要創業,或者已經在歐盟境內開啟了你的創業之旅,那麼這個機會就是為你量身定做的。實習津貼高達1000歐元/月。如何讓歐盟支付你的實習工資?具體指南看這裡。
第九,利用留學國家當地的資源。
根據世界銀行最新公布一項排名,在世界最適合做生意的國家排名中,丹麥,瑞典,挪威,芬蘭都是排在前10名的國家。該報告排名主要依據政府監管環境是否適宜做生意,參考了經商便利度、開辦企業便利度、經商許可證發放效率、員工僱用、房產註冊、信貸獲得難易度等各指數。而在北歐作為留學生,你創業的話,也可以得到學校資金支持的。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留學期間如何讓北歐政府給你三十萬。
第十,平時多關注一些比賽信息。
有的學校為了吸引國際留學生也會舉辦一些比賽。贏得比賽的獎勵有的時候是學費減免,有的是邀請你來歐洲免費參觀和學習一小段時間。如何找到這些比賽信息,請看看這篇文章啦~
今天就先更新到這裡啦~
留學是一種消費,不是一種投資。
同樣,旅遊也是消費,購物也是消費,打麻將也是消費。
把錢消費在留學還是消費在旅遊上面,取決於你怎樣會更開心。僅此而已。顯然,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出國旅遊然後瘋狂購物比不上出國留學開心。就是這樣。
每次消費都想著這個消費能不能賺回成本的話,這活著太累了。多久能回本要看兩方面:一看投入(需要多少學費生活費成本),二看專業(找工作難易程度薪水)。
如果是CS/ECE(偏SE或CE方向)專業,就算是兩年自費,學費+生活費最低可以控制在8萬美元以內,出來工作稅前起薪10萬美元計,稅後計6~7萬美元,差不多兩年結餘就能回本。
如果是理化生方向,基本上都是全獎PhD,無所謂回本(因為沒有本錢)。至於長期回報,哪怕是做千年博後,跟國內比待遇也不算差。
其他方向的情況不一定,畢竟就業情況不如CS,加上卡身份,找到工作的概率不是很大,算收益的時候需要考慮風險。
最後回答一下為什麼熱衷留學:
一是經濟原因:全獎出國,沒有學費負擔而且有生活費,暑假實習還有額外收入,年收入約20~30k美元,轉碼工後出來一年稅前100k+。如果在國內,本科就業也就是8~10萬人民幣的年收入,實驗室的研究生師兄出來也就是10~12萬人民幣的年收入。從消費角度看,灣區房價跟北京乘匯率後基本持平,但在北京一年拿100k美金甚難;車價就更不用說,國內不光貴,而且動輒還得搖號。各類電子產品及中高檔消費品,也是以美國便宜的case居多。二是身份原因:沒有北京戶口,無老可啃,在哪都是給資本家打工。既然都是二等公民,與其指望帝都不靠譜的政策,還不如在美國熬上幾年拿綠卡。三是生活原因:國內當碼工動輒加班,美國則鮮少(加班費很貴的)。加之環境優美,生活質量(不算吃的話)整體來講比國內要好得多。還有未來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我不指望我的子女能夠像我一樣,靠足夠好的運氣才能進入top level的學校受教育,只能給他們一個美國身份,讓他們將來最起碼能夠去UCLA/UCSD這樣的學校。總結一下,出國是一筆投資,也是一場賭博。畢竟過了二十年Hell模式,換個Easy模式用Normal的努力就可以過得很好了。朋友的孩子和另外一個朋友的外甥,一個是學應用數學的,另外一個是CS,都是本科畢業直接工作,也都抽中了H1B,巧合的是薪水都是8.5萬美金一年,這麼一來,要不了幾年留學的費用就要回本了。當然商科文科回本難一點或者說年限長一點。
推薦閱讀:
※? 哈佛、耶魯在錄取時有什麼「特殊」要求?
※中國石油類大學的排名是怎樣?世界石油類大學的排行呢?
※有哪個瞬間讓你覺得部分美國人很愚蠢?
※和親戚借30w去美國留學合適嗎?
※類似於哈佛,耶魯這些難進的大學,錄取的條件有沒有包括家庭收入和家庭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