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中開篇七處征心,都說心不在哪裡,那到底心在哪裡?


爾時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

世尊。如佛所說唯將心法為三界主。心法本無不染塵穢。云何心法染貪嗔痴。於三世法誰說為心。過去心已滅。未來心未至。現在心不住。諸法之內性不可得。諸法之外相不可得。諸法中間都不可得。心法本來無有形相。心法本來無有住處。一切如來尚不見心。何況餘人得見心法。一切諸法從妄想生。以是因緣。今者世尊。為大眾說三界唯心。願佛哀愍如實解說。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言。

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問。心心所法本性空寂。我說眾喻以明其義。

善男子。

心如幻法 由遍計生種種心想。受苦樂故。

心如流水 念念生滅。於前後世不暫住故。

心如大風。一剎那間歷方所故。

心如燈焰。眾緣和合而得生故。

心如電光。須臾之頃不久住故。

心如虛空。客塵煩惱所覆障故。

心如猿猴。游五欲樹不暫住故。

心如畫師。能畫世間種種色故。

心如僮僕。為諸煩惱所策役故。

心如獨行。無第二故。

心如國王。起種種事得自在故。

心如怨家。能令自身受大苦故。

心如埃塵。坌污自身生雜穢故。

心如影像。於無常法執為常故。

心如幻夢。於無我法執為我故。

心如夜叉。能啖種種功德法故。

心如青蠅。好穢惡故。

心如殺者。能害身故。

心如敵對。常伺過故。

心如盜賊。竊功德故。

心如大鼓。起斗戰故。

心如飛蛾。愛燈色故。

心如野鹿。逐假聲故。

心如群豬。樂雜穢故。

心如眾蜂。集蜜味故。

心如醉象。耽牝觸故。

善男子。如是所說心心所法。無內無外亦無中間。於諸法中求不可得。去來現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無。常懷染著從妄緣現。緣無自性心性空故。如是空性。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一不異。非斷非常。本無生處。亦無滅處。亦非遠離非不遠離。如是心等不異無為。無為之體不異心等。心法之體本不可說。非心法者亦不可說。何以故。若無為是心即名斷見。若離心法即名常見。永離二相不著二邊。如是悟者名見真諦。悟真諦者名為賢聖。一切賢聖性本空寂。無為法中戒無持犯。亦無大小。無有心王及心所法。無苦無樂。如是法界自性無垢。無上中下差別之相。何以故。是無為法性平等故。如眾河水流入海中。盡同一味無別相故。此無垢性。是無等等。遠離於我及離我所。此無垢性非實非虛。此無垢性是第一義。無盡滅相體本不生。此無垢性常住不變最勝涅槃。我樂凈故。此無垢性遠離一切平不平等。體無異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一心修習如是心地觀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三世覺母妙吉祥 請問如來心地法

我今於此大會眾 開演成佛觀行門

此法難遇過優曇 一切世間應渴仰

十方諸佛證大覺 無不從此法修成

我是無上調御師 轉正法輪周世界

化度無量諸眾生 當知由悟心地觀

一切有情聞此法 欣趣菩提得授記

一切有緣得記人 修此觀門當作佛

諸佛自受大法樂 住心地觀妙寶宮

受職菩薩悟無生 觀心地門遍法界

後身菩薩坐覺樹 入此觀行證菩提

此法能雨七聖財 滿眾生願摩尼寶

此法名為佛本母 出生三世三佛身

此法名為金剛甲 能敵四眾諸魔軍

此法能作大舟航 令渡中流至寶所

此法最勝大法鼓 此法高顯大法幢

此法金剛大法螺 此法照世大法炬

此法猶如大聖主 賞功罰過順人心

此法猶如沃潤田 生成長養依時候

我以眾喻明空義 是知三界唯一心

心有大力世界生 自在能為變化主

惡想善心更造集 過現未來生死因

依止妄業有世間 愛非愛果恆相續

心如流水不暫住 心如飄風過國土

亦如猿猴依樹戲 亦如幻事依幻成

如空飛鳥無所礙 如空聚落人奔走

如是心法本非有 凡夫執迷謂非無

若能觀心體性空 惑障不生便解脫


《楞伽經》里:佛告大慧。非言說是第一義。亦非所說是第一義。所以者何。謂第一義聖樂。言說所入。是第一義。非言說是第一義。第一義者。聖智自覺所得。非言說妄想覺境界。是故言說妄想。不顯示第一義言說者。

  • 讀經要怎麼讀?其實你把楞伽經里這段搞清楚了,你的讀經的大致脈絡就有了。佛在楞伽經里說的很清楚,第一義諦非是言說境界,也就是說語言、文字本身不是第一義諦,語言文字所說的也不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聖者自證的境界。

怎麼理解呢?如同盲人摸象的故事一樣,一群盲人無論怎麼摸象,心中得到的影像都是錯的,而你無論如何給盲人描述」「是什麼樣的,他心中產生的」理解「都是有偏差的,唯有他自己」張開眼睛「親自看看,才知道大象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 真正的第一義諦,非是語言文字境界,他是」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不可以用語言形容,也無法用思維去理解。只有你通過修證,親自求證。他是」證得「。所以楞嚴經中,佛用種種譬喻、言辭,七處征心,你以為他是想告訴你,心在哪裡么?若你這樣想,從根本上就錯了,無論你絞勁腦汁去思索,也是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
  • 佛不過是用種種方法,種種語言、譬喻引導你自證自悟罷了不過眾生蠢笨,不解如來真實義,聽聞佛經中的種種名相,又落入文字見中,不能解脫。更有甚者,經看不懂,反而心生誹謗。這就是可憐可悲。

所以經要怎麼讀?每部經都有個緣起」法會因由「,讀經先看因何緣起,楞嚴經是因」摩登伽女,用外道咒語迷惑化緣去的阿難尊者,入淫室內,將毀戒體「。

  • 阿難因何而謎?《楞嚴經》: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 就是阿難與我們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而阿難和我們讀經到這裡許多迷惑點一樣,一聽聞佛說眾生」遺此本明「,都想一個問題,這個」本明「在哪裡?也就是和你所問的一樣,到底這個」「在哪裡?其實這就是如前文所言」不解如來真實義「,落入語言文字相中。
  • 若佛要告訴你」在哪裡「何須那麼麻煩?直接告訴你不就成了?何須七處征心?阿難和我們眾生一開始就落入了錯誤的」圈套「以為有個」本心「可得。所以到處去找。佛言此」本心「,實也是方便說法,此」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本是離」有、無「二相,言有即是常見,言無即是斷見。都是妄想。所以佛實在沒辦法,本來一句話足以的問題,沒辦法,要一步一步引導。破除我們的妄想。

所以你去看達摩祖師《無心論》里又換了個教法直接給你說無心

弟子問師:「有心無心?」

答:「無心。」

問:「既雲無心,誰能見聞覺知,誰知無心?」

答:「還是無心既見聞覺知,還是無心能知無心。」

問:「既若無心,即合無有見聞覺知,云何得有見聞覺知?」

答:「我雖無心,能見能聞能覺能知。」

問:「既能見聞覺知,即是有心,那得稱無?」

答:「只是見聞覺知,即是無心。何處更離見聞覺知別有無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為汝解說。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見終日見由為無見,見亦無心;聞終日聞由為無聞,聞亦無心;覺終日覺由為無覺,覺亦無心;知終日知由為無知,知亦無心;終日造作,作亦無作,作亦無心。故云見聞覺知總是無心。」

  • 所以你找什麼」「呢?楞嚴經里七處征心,也是如此,佛步步引導,哪裡是為了讓你」找一個心「的?而你觀楞嚴經的脈絡就是如此,一步一步引導,層層推進,就是為了讓眾生」自證自悟「。否則你以為後面」二十五圓通章「是幹什麼的?諸菩薩、聲聞證悟之二十五種方法。
  • 所以你讀楞嚴經怎麼讀?前面的理要明,後面的法門要學。這樣一步一步來。若你在哪裡找」「,是緣木求魚。


自我觀察時,分辨地(堅固性),水(浸潤性),火(溫暖性),風(流動性),空(虛空性),除了這些,餘下的就是識心。

佛陀說法,最多只說到超越二,離於相,中道這個層面,大部分都是腳踏實地地指導,在定中思維正法,漸漸磨滅五陰習氣,尋求真實的路徑。具體得大多數人都會明白如何上路。而對終極問題,他一貫賢聖默然,因為這對修行不但無幫助,還會干擾修行。後來的經論卻都充滿所謂第一義,空這些不可言說的東西,破壞他的賢聖默然,並貶低他說的法都是不了義。這樣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第一義和空上,好象近在眼前又好象高不可攀,議論紛紛,卻很難明白具體修行的路徑。挺可惜的。


心在作用。用時了了分明,尋時了不可得。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手執捉,在足曰奔。

七處征心,即七處破妄,證明妄識無處,七處顯真。有處是妄,無處即真。


七處證心!

心,古人指能做主的意識,有稱本心。

【一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盤。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這裡講明白了所有內容。

心,指元清凈體。又叫元精妙明。能影照萬物,生各種知覺。我們每天都在用,早上清醒開始,晚上睡覺,都在通過這個元精妙明,反照一切而生認知。由於認知出現,反而形成攀緣心,抓住這些體驗感覺而不自覺哪個才是根本。

那麼,開始從身上尋找這個,在哪裡?

身體外,體內,內外之間,神經的根里,遍布所有地方,起反應就會出現,哪裡都沒有。

這七種都不是。比如,現代心理認知神經科學裡的神經系統,並沒有意識。也不會離開人體有個意識,不在肌肉里,也不在皮膚里,更不會是哪裡疼,在哪裡。

而是干擾雜念減少時,反而出現的清明才是。這個清明不會依賴其他,而是獨立存在。在感觸發生前就一直存在。


不要被文字給騙了,佛說不在七處,並未承認說心「在哪裡」。

楞嚴經下結論的時候有一句「但有言說,皆無實義」,語言講出來的都是錯的,只能當話頭去參,這個問題弄明白了就是悟道。

不要把學佛當成哲學,邏輯學,大乘佛法邏輯上看起來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不是佛有問題,是佛講出來的東西受制於人類語言表達局限性、人類思維局限性、邏輯局限性。

下手參話頭,修六度才能明白這個問題,悟道後才知原來如此,一味追求邏輯自洽會走到佛學的反面。

我為以上所說負責


都是高手!


「心」在哪裡?

儒家說,心為「良知的發動之時」,王陽明以「良知是個呈現」直接開示諸弟子:「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道惻隱,此便是良知。」

道家說,心為「赤子之心」,《道德經》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

鳥不搏。」

佛家說,「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心就是這個「不汝還者」。宋代天目禮禪師曾有詩云:「不汝還兮復是誰?桃花落滿燕子磯。日斜風動無人掃,燕子銜將雲際飛。」


「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 ,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這句話說得很清楚了!!!簡單說就是,我們認為是心的那個東西,只是一種昏擾擾相,實際上包括身體和外邊的山河大地,都是我們的妙明真心顯現出來的。諸佛如來說我們很可憐啊,明明是百千個澄清大海,卻把水面上一個微小的泡沫當成自己的全部。。。

下邊這段再次說明: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掛礙。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 ,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瞭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簡單說,整個宇宙都是你的,你卻以為自己只是那個微小的身體。。。

有人問,阿賴耶識在那裡?就是你所看到、聽到、想到、接觸到、聞到、嘗到的一切的總和,簡單說,就是整個宇宙。


楞嚴經那是騙人的,心是精神層面的,七處征心全部是物理層面的尋心,直觀的想想,能找到心嗎?這種騙小孩的把戲怎麼這麼多成人上當?這難道不是自己騙自己嗎?精神層面的心被問了7個物理空間的地方,最後講心找不到,這連幼兒園小孩都能想明白的道理,大人們被蒙了一千多年。

師兄現在是刀鋒犀利呀。感覺師兄功力突然大增,可以直達佛學的真正境界了。網上已沒有幾人可達師兄的功力了。只有真正明了【我之本無】【法之無執著】,才可真正明了世界之實相。靠那些所謂的禪修,以為打坐就可以達到明了世界之實相,實在是可笑。妙境法師,在瑜伽師地論的講課中,就不客氣的嘲笑了這些看法。

這禪師他要喝斥我們,就是說『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這個喝斥對不對呢?也有一點道理。我今天因為第一段文,很瑣碎,有的時候那一個字要查字典,要把它唸准了。還有這個名相呢?有的時候要查查大辭典,查了好多的大辭典。然後今天早上本來是要靜坐的,靜坐的時間都被佔去了,只坐了一刻鍾,坐了20分鐘,我心裡就想起來這句話,這〈證道歌〉這句話,這個『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但是我又想出一個自圓其說的道理來,就是這句話「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就這句話。若是不學習經論的話,尤其是你若不學習唯識的話,你很容易一靜坐的時候,我歡喜坐禪,禪是最重要的,學教、分別名相那是自找苦惱。但是你很容易走差路,很容易走差路,什麽呢?坐那裡因為沒有得定的人,當然是心裡妄想很多;得了定以後,明靜而住、念念相續、無散亂轉,這個明靜而住,一坐坐七天,或者坐一百天,坐這八萬大劫,那很容易你就意會到這一念心就是常住真心、性靜明體,沒有生滅的,這就是佛性,我就是佛!很容易就會想到這裡。

但你若是想學習過唯識的話,「種子依」這個識是由「種子」現行生出來的,而「種子」是一剎那一剎那的,識也是剎那剎那的,都是無常的。那裡是常住真心?這就是一個問題,這是個問題,你又不知道;你若不學習,很難知道這件事情。他說的不對,那麽你敢說是《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說的,彌勒菩薩是未來佛,其實現在就是佛,你說他說錯了嗎?你敢說這句話嗎?你『不懼無底深坑苦,視之如糞土』。不過這件事,所以我們學習佛法,說是玄奘大師那時學習了多少佛法,學習了《涅槃經》,我們看《玄奘法師傳》,他第一,最初開始學習的佛法就是《涅槃經》,學習了《涅槃經》,他學習了《攝大乘論》、《俱舍論》是後來。他那個時候才有這個疑問,說是究竟是南道對?是北道對?當場是現場有疑問。我們現在學習也是一樣,因為你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經論,一下子就畢業了,就是你學過有時候還是弄不清楚。

  所以這個地方,有的時候說是常住真心,有的時候說剎那生滅,你怎麽決定?你心裡面怎麽樣,有什麽感覺?這是個問題。所以「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這個眼識的生起要依賴眼識的種子,種子一剎那現,就是一剎那的眼識;這一剎就那就滅了,所以眼識也滅了,要一剎那、一剎那的這樣生起。那麽從這裡說『分別名相不知休』,「分別名相」裡面也有好處,也是有好處的。

歡喜坐禪的人,他懶得看經,不大願意看經。看經費眼力,坐那裡多舒服呢!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你若讀了《愣伽經》,然後再去讀這個《起信論》的話;或者先讀《起信論》,再讀《愣伽經》的話,思想上就會有問題,會有衝突的。你讀了《愣伽經》,把這個《愣伽經》藏經裡面有三種翻譯,都可以讀。然後讀《愣伽經》,讀《起信論》,讀讀《涅槃經》,再讀《大智度論》,再讀《瑜伽師地論》,我認為這個人,他的思想自己在作戰。他一定是這樣子。

  所以這個修空觀,修的是什麽空觀?什麽空觀都可以修,但是這個我,這個真常不可以空,它就是會有這個問題。會有這個問題,如果他也容易就會知道這個是我。很容易執著這個我見。這樣說,這個我,最後的這個我不能斷,最後的我若不能斷,這個人是什麽樣的人呢?我以前說過,天台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密》,你們各位有沒有讀過?他解釋非非想定的時候,這個非想非非想究竟是什麽東西呢?智者大師說,就是那個修行的人,是『真神不滅』。『真神不滅』的這個「神」是什麽?「神」在《智度論》上常就指我說的,就是神我,神即是我也,『真神不滅』,是真我不滅是這麽意思。這個我是不滅,其餘的一切法都空了,我是不空的,是這樣意思。那麽這個非非想定,連初果都不如,連初果都不如,還是個凡夫。

若以真常唯心的觀念與方法,能修空觀不必修無我,可以達到何種程度?你想一想。當然這個真常論者本身來說,那他就是佛,我就是佛,自然是這樣子,自然就想到這裡。那你說他是和初果也不如,這是不可以的,不能這麽說。所以這樣子說法,我們學習佛法的,怎麽樣來決定這件事。

我讀到妙境法師此段話,也體會了很長時間。

大師說的就是當下知乎裡面的修學佛法的師兄。

有許多師兄,是什麽空觀都可以修,但是這個我,這個真常不可以空,我就是佛,佛就是我,『真神不滅』,是真我不滅。我是不滅,其餘的一切法都空了,我是不空的。所謂禪修的師兄,往往【我】的執念十分頑固,批判他人總是說一句【你的修行還不到家】。

其實,佛法實相是邏輯上十分簡單明了的,一切法無所住,無所得,無所有,就是說佛法是超越人類語言與思維的。〈證道歌〉『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可以說,又是佛學修行最高境界的表達。

分別名相,這是佛學修行之人初期的必經之路。大乘小乘師兄的爭論,就源於此。

名相不可分別,一切佛法本是平等無二,是修行的更高境界。

拜佛念佛,如果初學之人用於修行,十分易於陷入魔境,執著於待業往生的迷湯。

拜佛念佛,如果是有了高深功力的大德,他已經明了名相不可分別,一切佛法本是平等無二,自然就明了【我就是佛,佛就是我】的真實含義。

我本人善根淺薄,不敢修行拜佛念佛法門,害怕自己把持不好,墮入了魔境。

等等吧,看佛緣。


楞嚴經那是騙人的,心是精神層面的,七處征心全部是物理層面的尋心,直觀的想想,能找到心嗎?這種騙小孩的把戲怎麼這麼多成人上當?這難道不是自己騙自己嗎?精神層面的心被問了7個物理空間的地方,最後講心找不到,這連幼兒園小孩都能想明白的道理,大人們被蒙了一千多年。

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心就是你的各個方面的識別能力,你能識別事物就是你存在心識的體現。


謝瑤。

只學過《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菜鳥,來強答。

《楞嚴經》,從十八界,七大契入圓通常。十八加七,一共二十五,《楞嚴經》講了二十五種契入圓通常的方法。六根緣六塵產生六識,三六一十八,就是十八界,地水火風空見識是七大。

其中《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自性佛兼念他佛。其它二十四圓通都是念自性佛。


七處征心,心在何處?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裡。


楞嚴經「七處征心」,似乎並未給以確定的答案,只是否定了所有意識思維的可能,因為心,無有歸處,遍滿。

——澄江明月色成空


心即識,在眉間裡面,佛三十二相丈長白毫處。

斜月三星洞,靈台方寸間。


大千世界,都是你的真心


末學理解七處征心是指妙明真心,也理解為真如心或者自性。

下面是同修師兄的見解:

楞嚴經全經有一條脈絡,第一卷七處征心應結合第二卷十番顯見,顯的是什麼見?顯的是真如心的十個特點。七處征心用遮詮的方法表達什麼是真如心,十番顯見用表詮的方法表達什麼是真如心。


這個問題在這裡不能答。

回答了心在哪裡,就說明了有心的存在。

那心存不存在?這個就問題大了。

若存在,心到底是什麼?

若不存在,那被認為「心」的那個是什麼?

要講,那就要講太多了。

一句誤人慧命,五百年野狐身。

不能隨意講。

祝安!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心在這個問題出現之時!


推薦閱讀:

妙明真心在人睡著的時候是怎樣的狀態?
楞嚴經中很多舉例感覺像是在混淆和偷換概念 是佛當時說法的方便么?心裡煩悶 誰能給開示一下?
初學者學《楞嚴經》,聽哪位大德的講解比較好?
自修楞嚴經會入魔嗎?前段時間一個居士入魔了,另一個居士說是因為他自修楞嚴經導致的?
《楞嚴經》第二章里有一段關於見性的我很不理解,誰幫我解釋下?

TAG: | 楞嚴經 | 金剛經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