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如何快速入門葡萄酒?
作為一個在學酒過程中走過無數彎路的人,感覺自己很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註:本篇解決的是想要學會「品酒」的方法論,想要知道喝酒的順序的話,可以參考底下有篇拍我磚的文章——從簡單的喝到複雜的,從白喝到紅,從年輕的喝到老的,從級別低的喝到級別高的——關於初學者應該如何選酒問題,我專門做了一篇詳盡的回答,請戳這裡 初學者應該選擇什麼葡萄酒來喝? - 醉鵝老師的回答
品酒篇:
警告:千萬不要一上來就想從酒里去找雖然逼格很高但其實容易走火入魔的香氣代名詞:如梔子花、黑醋栗、胡椒、西紅柿葉、肉桂味1)全菜鳥的時候:不要去找香氣或風味,問自己最基本的問題:這酒濃不濃?這酒澀不澀?這酒酸不酸?這些是一個酒最基本的結構,如果你真能準確判斷出一個酒的濃郁度、單寧、和酸度,以及他們的配合,那你離大師的水平真心也不遠了。。。2)半菜鳥的時候:A. 聞香氣的時候,問自己這個味道是偏甜(果味),還是偏咸(咸香savory/土石香earthy)。你雖聞不出這酒里的梔子花、黑醋栗、胡椒、西紅柿葉、還是肉桂味,但甜和鹹的區別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到的!!B. 如果不了解果味是個什麼感覺,很簡單,找個老酒和一個新酒(兩個質量都別太差也別太好,因為一個頂級酒陳年了數十載後果味可能仍然保持得很好),就能準確理解果味是啥了。口感結構上:告訴我這酒偏骨感(酸、澀)還是偏肉感(酒體,風味濃郁度);偏骨感的形容詞有:強勁、清凜、清爽等;偏肉感的形容詞有:豐腴,圓潤,柔和等。又沒骨又沒肉的那叫寡淡。
風味特點上:告訴我這酒偏果香,還是非果香;偏簡單,還是偏複雜好了,你基本上已經把這酒給認識清楚了。品種和產區篇:警告:別一下就扎進不同產區的不同特點上去!!那是最後一步!!學好葡萄酒,最重要的是,得知道葡萄酒的風格受什麼因素影響。氣候是決定風格的最大因素。熱的地方出來的酒就會濃郁,冷的地方出來的酒就會清爽,就是這麼毫無懸念。所以如果你喜歡清爽的葡萄酒,你應該選擇智利,還是奧地利?
你得先知道智利熱還是奧地利熱對吧?!所以,如果想學好葡萄酒,要把地理學好!!!氣候會影響什麼地方種什麼樣的品種,而品種又會被當地特有的風土所塑造。所以從影響葡萄酒風格的次序是:氣候——&>品種——&>具體產地所以:全菜鳥的時候:1)學氣候。學習哪裡熱哪裡冷,哪裡是地中海氣候,哪裡是大陸性氣候,以及不同的氣候適宜種什麼樣的品種。
半菜鳥的時候:2)學品種。學習每個品種的自然特性和口味特性,以及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比如赤霞珠皮兒厚,葡萄小,所以風味濃郁度自然高;比如霞多麗的香氣比較中性,所以經常會用木桶來增加它的複雜度。不那麼菜鳥的時候:3)學具體產地,理解不同場地的不同微型氣候、不同土壤類型、不同釀造傳統、等等。有裝逼俠們喝酒的地方,關於產區的討論一定不會少。少年,快快打好氣候和品種的基礎,往產區的逼格上去靠吧!!我說完了。別忘了關注我和喃貓的 企鵝和貓 - 知乎專欄(我負責喝的內容,喃貓負責吃的內容)
看在乾貨這麼多的份兒上,關注一下我和喃貓的公眾微信號「企鵝和貓」吧!微信ID是"qiehemao" (企鵝和貓的拼音),上面會持續更新 醉鵝紅酒日常_自頻道 的周播視頻,還有 喃貓料理日常 的周播視頻~http://weixin.qq.com/r/jTlHX7TEDelyrfA892yf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不知道20小時算不算快速?
就葡萄酒快速入門來說,我覺得20小時足夠了,畢竟葡萄酒不是造火箭的學科。
這20個小時里葡萄酒肯定要喝,但書我就不建議看了,一是不夠快速,二是大部分葡萄酒書,專業的基本是工具書性質,質量層次不齊,而且枯燥無味,並不適合入門;抒情的大都東一榔頭西一棒,並不系統,而且大多數作者的文筆讓人迷之尷尬,即使有幾位我很喜歡的、文筆不錯、三觀相符的葡萄酒專欄作家,一旦把文字數量擴展到書的長度,其吸引力也大大下降。
所以,我覺得對菜鳥來說,視頻是相對更直觀、更有效率的學習方式,第一套是BBC出品,龜速船長James May和英國知名度最高的葡萄酒最佳Oz Clark出演的《Oz and James"s Big Wine Adventure》(奧茲和詹姆斯的葡萄酒大冒險),寓教於樂,對葡萄酒沒有興趣的看了產生興趣,原本有點興趣的看了會更有鑽研的動力。第二套是全球第四位女性葡萄酒大師Jennifer Simonetti-Bryan傳授的《The Everyday
Guide to Wine》(每日葡萄酒指南),正統、全面介紹品酒方式,從葡萄到裝瓶過程,全球代表性產區葡萄酒詳解,這一部分里可以隨意從市場上買一些有代表性的酒跟著Jennifer一起探索。(目前兩套視頻美亞都有出售,第一套網上甚至有資源可以下載,但沒有中文字幕,所以在沒有字幕組幫忙的情況下,此入門方式需要不錯的英語聽力能力)
推薦這兩套視頻的原因是源自自己的親身經歷,在學習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專業的初期,我一度失去興趣,在各種新東西前迷茫得沒有方向,多虧在學校圖書館借了這兩套DVD,不但找回學習興趣,還對葡萄酒初級的內容豁然開朗,時隔多年,裡面很多內容仍然印象深刻。下面稍微介紹一下這兩套東西好在哪裡。
《Oz and James"s Big Wine Adventure》(奧茲和詹姆斯的葡萄酒大冒險)
我是在看完了《葡萄酒大冒險》之後,把幾乎所有《top gear》都看了一遍,《top gear》是什麼?全世界觀看人數最多的電視劇集!James May是《top gear》的三位主持之一,所以《葡萄酒大冒險》有部分英式幽默、惡搞的成分在裡面。當然兩者製作經費、規模不可同日而語,《葡萄酒大冒險》還是比較「正經」的BBC科教片,所以這兩個都沒看過的話,建議從葡萄酒開始,笑料沒那麼密集,以便逐漸提升口味程度。
(歪樓送給Top Gear)
說回《Oz and James"s Big Wine Adventure》本身,總共兩季半。劇的核心就是葡萄酒大拿Oz
Clark與幾乎不喝葡萄酒的啤酒、汽車愛好者James May組隊,去葡萄酒產區遊覽,試圖讓菜鳥愛上葡萄酒,學習葡萄酒知識的過程,方式當然是來自汽車節目最受歡迎的欄目——公路旅行。
第一季5集,兩人乘坐一輛老爺敞篷車,走訪了法國諸多產區,包括波爾多、勃艮第、西南、羅納河谷、阿爾薩斯、勃艮第、香檳,等等。每集算是有個主題,分別是葡萄酒釀造基礎知識、餐酒搭配、調配、風土和橡木桶、香檳釀造。最後是要找一款10來英鎊,James覺得他能自覺購買喝的葡萄酒。
別看主題這麼高大上,但基本上只要有一點點葡萄酒知識,這套劇集都教不了你任何關於葡萄酒的東西,但我保證你看完臉上都是會有笑容,會想要喝上一杯隨便什麼葡萄酒的。在這個算是《top gear》簡單度假版中,這兩人去了波爾多列級庄、勃艮第風土名家、知名香檳酒商,但在這兩個人的扯淡、惡搞、嬉笑怒罵中,觀眾不再覺得葡萄酒是種不可親近、距離很遠的飲料。
片子里最讓菜鳥感同身受的就是,同為菜鳥的James May開始是如何把Oz Clark逼崩潰的。對May來說,那些「專家」愛說的香氣、酒體、單寧、結構等等等等,我統統不在乎,葡萄酒只是啤酒外的另一個酒精飲料選擇,它的功能就是讓我和女士們都變得暈乎乎的,我好。。。。。。(此處省略一千字)
當Oz從第一集開始給他滔滔不絕葡萄酒的偉大,那些單寧、香氣時,May本能是抗拒的,即使有特性不同的葡萄酒給他品嘗,他也會自豪地表示:這沒什麼區別么。到達勃艮第後,被告知一牆之隔就有不同的風土時,他也覺得這是不可理喻。這和大多數人最初接觸葡萄酒的情況十分相似。
當然旅程是需要發展變化的,之後他們去過葡萄酒SPA,兩個中年男人露出屁股來污染屏幕,嘗試各種葡萄衍生產品;去別人家的葡萄園裡偷葡萄,Oz教May用最簡易的塑料桶釀酒,並在法國小鎮街頭的鬧市擺攤,三款葡萄酒,兩款正常超市買來的酒,和自釀的酒,結果發現就是葡萄酒大國法國,能分辨葡萄酒好壞的普通人也並不多;因為開的敞篷車,所以兩人帳篷露宿在葡萄園裡,吃著罐頭黃豆配酒。但是,當這一段旅程走向終點時,James May卻能分辨出基本的葡萄酒好壞,起碼,在別人的酒窖中,通過學習,他能夠區別出什麼是簡單易飲的酒,什麼是值得注意的酒,他能夠理解一些葡萄酒最基礎的知識,比如紅白葡萄酒的區別,葡萄變成葡萄酒的簡單過程等等。另外我們也能看到貴為世界盲品冠軍的Oz Clark儘管懂很多,也是抱著平常心在喝酒,他的盲品成功率也不到三成,他更多是在享受葡萄酒其中不同帶給他的愉悅,而不是夸夸其談,故弄玄虛。
第二季共8集,兩人來到新世界的美國加州,感受新舊世界葡萄酒的不同。這次James May挑選了一部豪華房車,也契合美國的公路旅行精神。兩人幾乎走訪了加州各個子產區,這次的目的更加不明確,James在葡萄酒方面也比第一季更加進化,更主動去嘗試一些葡萄酒。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美國的自由性,當然這也是節目組想要體現的新舊世界不同:品種更加隨意,釀酒師不都是法國那些小農或是貴族,可以在葡萄園飆車、試槍,也可以是重搖滾愛好者,吸引摩托愛好者和紋身女郎前來助興。他們去加州巨大的工業化酒廠,品嘗不到兩美元的葡萄酒,也會去也已成名的精品酒庄,最終目的又成了為James尋找平價、適合他飲用的葡萄酒。
第三季我沒看過,介紹是只有一集,回到了英國,探尋英國的葡萄酒庄和啤酒。儘管第二季末尾,兩人說要繼續去探索其他葡萄酒世界,如紐西蘭等,但到現在也沒有成行,估計是不會再拍了。得益於BBC的製作水平,即使觀眾沒有去過這些產區,跟著節目走一樣是一種享受。比較能找到的前兩季,除了笑料、葡萄酒知識和產區風光外,對菜鳥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尤其是國內,對於葡萄酒的神話、誤解、煙霧,讓人更理智地對待葡萄酒:這不過是種飲料,一種很不錯的飲料。年薪千萬,收藏古董車,也有頂級跑車限量版的主持人,可以從喝啤酒到嘗試愛上葡萄酒,需要的不是拉菲,不是康帝,需要的只是一款10來英鎊,平衡易飲的葡萄酒,因為他的人生有其他熱情可以傾注的地方。而把畢生熱情傾注在葡萄酒的大拿,可以讓眾多名庄敞開大門讓他嘗酒,一篇文章可以讓香檳價格大跌,導致被香檳區封殺(當然之後和解)的人,最開心的是看到其他人會因為他愛上葡萄酒,並為他尋找想要的葡萄酒(儘管只是10英鎊的葡萄酒)和菜鳥一整晚喝不同的酒到起床頭疼;葡萄酒對他是聯繫感情的紐帶,是與許久不見的老朋友相聚時的飲品。
總共13集,每集長度不一,總共8-10個小時吧。
第二套:《The Everyday Guide to Wine》(每日葡萄酒指南)
這一套和大冒險完全不同,是一部嚴謹的葡萄酒教學視頻,總共24節課,每節30分鐘,共12小時。看完這套視頻,考WSET二級基本沒什麼問題,三級也能打下大半基礎。
課程內容如下:
視頻從基礎開始,介紹品酒,種植、釀酒、各個常見品種,各個知名產區,配餐、儲存等,講課內容既不是皮毛,也沒有科班那麼深入,對菜鳥來說正好,而且十分成系統(這點最重要)。視頻節奏也很好,適合教與學,不徐不疾,不嘩眾取寵,也沒什麼廢話。建議觀眾選購,用來上課的葡萄酒價格適中,有代表性,看完花不了多久,但會對葡萄酒世界構築起基本的框架。不過講課風格上比較傳統、四平八穩,年代也較早,沒有現代網紅妖艷、浮誇、搞笑的特質。
那為什麼在這個年代還要推薦這一套視頻?
那當然是——顏值!
出身軍人家庭的Jennifer首先身材好,其次在酒圈裡,尤其是葡萄酒大師(MW)圈裡顏值肯定是第一檔的,而幾十年就出了300多位的葡萄酒大師稱號也保證了她專業的能力。大師出教學視頻的不少,甚至紅人出教學視頻的也不少。但是綜合下來,比入門、專業、全面、系統性,《每日葡萄酒指南》至少持平第一,但顏值高出不少;其他顏值同等水平、會講笑話的,以上專業特點會遜色不少(我從不認為什麼3分鐘、5分鐘,列重點的視頻能真正讓人建立牢固全面的知識,填鴨式的東西只會讓人更迷惑,無法開啟獨立思考的大門)。之後這個視頻還有專講法國和義大利的系列,但我還沒機會看過。
這樣第一套劇集激發興趣,能耐住性子看完第二套(儘管顏值高,也不建議長時間看教學視頻),菜鳥就算入了歡樂、正確的葡萄酒大門。
第一名修改了答案,讓整篇文章的質感得到完美提升,內容和層次也豐富了好多。我也獲益良多,感謝。
………………………………………………………………
排名第一的老師,我有話要說
看得出來你的葡萄酒知識和經驗非常豐富,我很佩服也很欣賞你。
但我要說的是我在你的答案里看到的恰如你的簽名——很浮誇、也很賣弄…
對不起用了這樣不禮貌的字眼,但是我真的很想說,題主是在問"菜鳥"如何快速"入門"葡萄酒,而我相信你的這個答案會把人家嚇跑,因為你在勸著不要追求"高逼格"的同時,自己又在不停的把話題往"風格"、"第二層、第三層"香氣、"高級、頂級產區"(這麼點兒事兒把勃根第搬出來真的好么?那帕谷中槍…)、甚至"地理知識"、"盲品年份"上扯,而看到最後我發現你除了教人家喝出酸澀感外別的都是在傳授以後出門在外怎麼跟人吹啊就那啥…
我認為廣告可以打,但在知乎,我們還是以先幫到提問者為先,好嘛?萬一人家是真想學酒呢?
好了,吐槽完畢,題主我就不帶你裝逼帶你飛了,咱們先走幾步…… 拿好筆……
一: 我要告訴你學喝酒的顏色順序——由淺到深。先從白葡萄酒喝起,什麼時候喝習慣了,自己完全接受了,換桃紅,最後紅葡萄酒。————因為他們的味道和香氣是由簡單到複雜排序,便於理解和加固印象。
二: 我要告訴你學喝酒的年份順序——由新到老。先學習新酒,再慢慢體驗陳年。理由同上。
三: 我要告訴你學喝酒的級別順序——由低到高。以法國舉例為vdt→vdp→aoc→列級酒庄(如果你的財力很好)。怎麼樣? 跑起來了吧?
四: 我要告訴你品酒的順序——看,聞,喝。 看什麼? 顏色,光澤。 聞什麼?聞香氣。 喝什麼?喝味道。
這一大點展開講太多太複雜了…… 我不會什麼"盲品",但我告訴你題主,葡萄酒酒的年份可以通過看來做初步判斷的,紅酒是年齡越長,那麼顏色就越淺,干白反之。然後我們可以通過酒的光澤可以判斷它的酸度,從而推理當地氣候,最後定位它的大概產地。聞可以知道它的葡萄品種,這個不用多說了,哪個葡萄品種對應哪種香氣,是水果還是過了桶後的第三層香氣這些都需要你背下來,喝習慣。喝呢,就為一點,就是——你tm到底喜不喜歡這瓶酒? ——就是這麼簡單,下一點說。五: 我要培養你的情懷,提升你的逼格——紅酒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自己。 ……飛起來了吧? 告訴你,紅酒不是貴的就好,比如說你就喜歡merlot,那我非要給你來瓶羅曼尼康帝(勃根第又躺槍),你很有可能就因為不喜歡pinot noir就拒絕了呢…雖然很傻。
最後一點朋友,葡萄酒就是要多看,多聞,多品,等你喝夠了幾千個牌子,不用別人教,你就是大師。
以上,謝邀。(好像沒人邀)
……差點忘了說醒酒和餐酒搭配的問題,題主想知道了解就請私信我吧。
…………………………………………………………………
感謝朋友們。既然大家說讓我接著寫,不嫌我嘮叨,那我再吹幾句……
關於醒酒這個事兒,不是所有酒都適合的。只有酒體很沉或者經過陳年的葡萄酒才適合。醒酒的過程就是要讓酒體與空氣充分的接觸,那麼它內在的品質就會蘇醒過來,喝的人才能品味到它真正的質感。
醒酒方法有兩種,分別為:一, 裝逼搖杯式。 其實大家應該能注意到電視劇或者電影里總有人拿個酒杯在那晃,也不管喝的什麼酒,嘮的什麼嗑… 其實那就是在醒酒(雖然他們有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這樣搖晃杯子是通過增加液體表面積和增快流體速度來醒酒。 那我們在醒酒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用手去碰到杯壁,那樣會令手的溫度影響到酒體,我們握杯莖或者托住杯底。右手就逆時針,左手就順時針晃動酒杯————禮儀。 具體什麼杯子喝什麼酒就不多說了吧,手機里沒圖啊。總之呢,新酒或者窖齡短的都可以通過搖杯醒酒。
二, 夜壺醒酒式。 開玩笑的,但我感覺那種經常見的醒酒器真的是太像了。這種不用多說,陳年的,酒體非常重的都要灌在裡面醒。短則幾十分鐘幾小時,長的要以天計。 我曾蹭過一次三十年窖齡的拉圖,那酒掉色倒不嚴重,但有小半瓶渣子,醒了一天。大哥喝了一口吐了,讓我帶回家慢慢喝,沒辦法,大哥喜歡… 其實那酒過了適飲期了,本以為酒放的時間越長越好…… 後來知道價格後我哭了大概兩天,上次失戀都沒這麼窩心。關於葡萄酒入門,以下方面供你參考:
- 首先是多買,多喝,在一定的品酒程序中了解各種葡萄酒的特點。
- 購買葡萄酒圖書,逐漸了解葡萄酒的相關知識,參見:有哪些介紹葡萄酒的英文書? - 用心閣的回答 尤其是準備一些工具書放在手邊,需要的時候就查一查。
- 找一些葡萄酒愛好者聚會,或者參加到葡萄酒愛好者的聚會中。參加一個本地的葡萄酒愛好者圈子,經常聚餐,最容易組織的方式是每人自帶一瓶酒,餐費AA。開始可以隨意帶酒,後面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題帶酒,進行橫向的比較。
- 觀看網上的葡萄酒視頻 參見:哪裡有關於葡萄酒以及葡萄酒文化的視頻?至少是有中文字幕的 - 用心閣的回答
- 有機會參加專業的葡萄酒培訓,如WSET的培訓,這種培訓不是乾巴巴的聽講,而是有酒喝的,而且有機會在短時間接觸各個種類,各個葡萄品種的酒
- 首先,要知道怎麼喝一杯酒,從觀察顏色,澄清度,到聞香,到入口後讓葡萄酒與口腔和舌頭充分接觸感受葡萄酒的味道,到咽下喉感受葡萄酒的餘味。
- 其次,要知道喝葡萄酒喝什麼?葡萄酒給人的體驗有哪些,包括葡萄酒中有哪些香氣。參見:紅葡萄酒好喝在哪裡? - 用心閣的回答
- 第三,要知道什麼是好酒,什麼是不好的酒,參見:什麼樣才算好的葡萄酒? - 用心閣的回答
- 第四,要知道有哪些葡萄酒風格,葡萄品種,葡萄酒產區,葡萄酒類型,葡萄酒的分級制度。參見:50 元的葡萄酒和 5000 元的葡萄酒到底有多大差別? - 用心閣的回答 特別是熟悉經典的六七種葡萄品種,參見:那種紅酒適合菜鳥入門? - 用心閣的回答
- 第五,要知道葡萄酒是怎麼種植,釀造出來的,整個過程有哪些影響葡萄酒觀感,口感和香氣的因素
- 第六,要知道葡萄酒的開瓶,醒酒,保存,與菜品搭配。
一樓作為wset3和藍帶畢業生 其實作為一般菜鳥的老師 理論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個人非常尊敬「老師」這個稱呼,傳業授道解惑,重重的責任,還是不敢輕易惹上身以免誤人子弟。真正的品酒是門學問,像所有的學問一樣-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理論部分還是把大師抗出來,Jancis Robinson 的How to taste - A guide to enjoying wine是本相當好的入門書,已經有中文版。
二樓的辦法其實也未嘗不可,只是菜鳥挑選靠譜的老師,尤其是在葡萄酒發展歷史不長的中國,嘻嘻,不是件容易的事。
添加幾個對樓上羅同學的評論回復
「紅葡萄酒年齡越長 顏色越淺」 - 紅酒的顏色從年輕到年老通常是這樣排序的(通常當然有意外的可能)--&> purple red - ruby red - garnet red - tawny red - brown red - dark brown red 從紫紅到深褐紅 所以「紅葡萄酒年齡越長 顏色越淺」的說法是否有些問題?「搖杯主要是為了醒酒」 - 醒酒你這裡對應的英文是 decanting嗎?decanter / decanting 最初的目的是去掉沉澱物 後來發展到和氧氣多接觸 其實在精深葡萄酒屆 對於是否應該使用decanter存在很大的爭議 搖杯的主要目的是其實有兩個 一個是增加酒和空氣的接觸面 使芳香分子能夠更大的擴散 更好地體會酒的芳香 二是可以更好地觀察酒和杯壁的接觸 對酒的顏色和質感有更好的體驗 不是所有的酒都適合長時間不停的搖杯 比如說氣泡酒 頻繁的搖動會使氣泡過早的散發掉剛寫的入門貼,說不定對你有用:
《一分鐘教會你看法國酒》
1、瓶封
這層錫箔紙叫「瓶封」,早期主要用來防止蟻蟲破壞木塞。
理想的酒窖環境是陰冷潮濕,最好一萬年沒人打擾。
不巧,這也是蟻蟲的理想環境,木塞恰好是它們的小零食。
加一層瓶封,就可以有效的把蟻蟲擋在外面。
現代酒窖沒有蟻蟲問題,瓶封主要起美觀作用了。
2、瓶型
形狀很重要,形狀傳遞許多信息,比如:
對於一瓶法國酒,從酒瓶形狀能大概判斷產區:
我們來形象化一下:
這是他們各自的家鄉:
不同瓶型最初是有功能性的。比如:
波爾多瓶:波爾多的酒強壯多沉澱,所以採用方肩,在倒酒時阻擋沉澱。
香檳瓶:香檳酒氣壓大,瓶內氣壓相當於卡車輪胎的氣壓,所以有加厚防爆設計。
瓶型還有一個作用是:品牌標識。
拿汽車打個比方,同樣是迷你車,有的長成這樣:
有的長成這樣:
從外觀一眼就能辨認不同的品牌。
出於同樣的目的,在波爾多瓶越來越常見的今天,許多酒庄開始推出獨特瓶型:
3、圓形貼標
有時候,在法國酒的瓶口有這樣一枚圓標:
這代表一瓶酒已經向「法國關稅與增值稅總局(DGDDI)」繳納所有稅款,可以在法國境內銷售。
圓標里的這位姐姐叫Marianne,她是法蘭西精神的象徵。
《自由引導人民》里這位姐姐就是她:
在法國市政廳、警察局、學校的各種徽標里,甚至硬幣上,都能見到她的身影。
圓標還分各種顏色,代表不同種類/等級:
喂,你不會在記這些顏色代表什麼吧……
4、Chateau
這個詞直譯過來是「城堡」,你腦海中是否出現了這樣的畫面:
醒醒吧,那是迪斯尼,不是酒庄……
事實上,大多數酒庄的Chateau可能是這樣子的:
在《牛津葡萄酒詞典》中,Chateau的含義是「產業集成體」,簡單來說,就是釀酒坊加葡萄園。
酒標上有Chateau,代表葡萄種植、釀造由同一個酒庄完成。
5、AOC
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lée 的縮寫,「法定產區級」的意思。
中間的O會替換成相應的產區:
籠統的說,產區寫的越精確,酒質通常越高。
下面4種寫法的酒質通常是遞增的:
但是,如果冷不丁的面對一個名字,常常會讓人抓狂。
你感受一下:
這到底是大產區?小產區?還是村莊?還是葡萄園?
想真正發揮這行字的作用,除了對產區知識有深入了解,還要多喝多品,甚至多去實地走走,跟酒莊主聊聊才行。
6、年份
這個數字代表葡萄採摘的年份。
年份代表氣候,氣候一定與產區相關。所以,任何脫離產區說年份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舉個栗子:
同樣是2000年,對波爾多右岸聖愛美隆產區來說,是一個世紀好年。
而對勃艮第的伯恩丘產區來說,卻是一個相當一般的年份。
如果隨便抓起一瓶酒,就能說出某個產區某一年的氣候,需要的知識儲備多的邪乎。
這個星球上70億人裡面,估計不超過幾百人能做到,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神!
正常人類切勿模仿……
7、GRAND VIN DE
這句法語的意思是:頂級佳釀。
法國酒標上常見的有:
由於法律對這此沒有規定,所以基本上是一句廣告語,不代表等級。
非要這麼寫,也沒什麼不行:
呵呵噠~
七年前辭去KPMG審計師工作,創立「杯中時光」,目前是天貓評分最高的紅酒店之一。愛交朋友,不管懂不懂葡萄酒,只要喜歡,隨時歡迎來一起喝喝小酒,扯扯人生
天貓店:杯中時光酒類專營店
微信訂閱號:time_in_wine
助理「杯小助」微信號:timeinwine
知乎專欄一:杯中時光的故事
知乎專欄二:薦酒清單
此類問題,可以沿用@圭多達萊佐 的回答:找一個靠譜的老師,喝,學。
請給我一個老譚---從《歡樂頌》的人物角色去理解葡萄酒的平衡
如果愛他/她,就給他一瓶老譚酸菜,啊不,一瓶老譚一樣的葡萄酒
?
品酒啊,是一門五官集體運動的藝術,講究觀色、聞香、品味三門功課。。
https://pic4.zhimg.com/v2-ae340d345c390c3116ccae35a89d76d7_b.jpg
如果拿一個人來那一款酒對應做比較的話,酒標酒瓶那是衣服,色是人的身體相貌,香氣是人的氣質神韻,味是人的素質修養。
酒標/酒瓶------葡萄酒的衣服
舊世界的酒穿衣服都規規矩矩,身世家傳都通過衣服明明白白的表達,但是你想讀懂他,你還得仔細注意紐扣袖標裁剪面料工藝這些細節;
新世界的酒穿衣服就自由奔放隨心所欲,什麼花草樹木飛鳥走獸都無禁忌,但是這裝束和他品質秉性又沒有很大關聯。
色----葡萄酒的身材相貌
人的身體相貌一眼辨男女,(特殊情況不在此討論),正如一款酒是紅,還是白,那麼桃紅是什麼,一種情況是青春年少的俊美的小夥子唇紅齒白像小姑娘,英姿颯爽的俏皮小姑娘像小夥子,還有一種就是呵呵噠。
二眼辨美醜,正如看這酒是否透明橙澈,或是渾濁污糟,是豆蔻年華還是美人白頭。
香----葡萄酒的氣質
據說有的人靈魂都有香氣,稍微走近,骨子裡都透出個仙仙兒的味道來。
人在年少時,總是靈動雀躍或鮮嫩青澀,總讓你感嘆年輕就是好。
如一款年輕的酒,果香花香,自然愉悅。及至年長,歲月打磨風霜歷練,或許他仍然保持著年輕積極的心態,但是更多成熟的味道散發出來,圓潤而不耀眼,飽滿而不刺激。
味----葡萄酒的品質修養
終於可以入口了,終究是要入口的。起初你欣賞一個人的穿衣風格,以及他的美貌,他的氣質,你和他走近,最終你要和他長久相處,或者白頭偕老,或是「基」業長青。這時候,你發現,穿什麼有所謂嗎,長相有所謂嗎,氣質有所謂嗎,有所謂的是他的道德修養。
他處事不驚於無聲處聽雷,他思想開闊從雲天外建瓴,他還膽大如虎,他還心細如髮。他飽讀詩書敢於糞土王侯,他善聚財富卻能愛惜螻蟻。待人如沐春風,對己一日三省。
總之,他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又以開放的胸懷擁抱世界,深悉人情事故卻不世俗,久處商場又德威並重。
在一款酒里,我們把這種特點,叫做平衡感極佳。
入口品味的葡萄酒是以酒精為酒體,單寧為骨架,甜是皮肉,酸是性情。
味覺完美的體驗來源於這些元素彼此平衡協調。
而這也是一瓶好酒的必要條件。
可是這和歡樂頌有什麼關係呢,是啊,這個前戲真長,像是我看的一個島國大片,前半部絮絮叨叨的聊天,聊了50分鐘,到了後面一小部分,還是拖著快進看完的。但是別心急,好戲都在後頭。
我說是很多島的國的島國的紀錄片,前面是導遊和主持人絮叨,後面才有把風景放出來
歡樂頌----從人物特點去理解葡萄酒
我不是要蹭歡樂頌的熱度,因為我在劇中發現了一款好酒,或者在我看來,一款好酒該具備的特點都體現在這個人身上了。
沒錯,他就是老譚酸菜,啊不,是老譚,沒有酸菜。
你可能要說老譚的氣派是他的財富支撐的,就好比cult wine,最佳的風土,最低的產量,最優秀的釀酒師,等等,所做出來的產品怎麼能不膜拜。
是的,能成為案例的,一般都是比較極端的情況。但是可以以此為參考。
譚宗明的性格特點像極了我們在葡萄酒中通常意義上所追求的平衡教育
好酒------平衡感
一款高品質的好酒衡量標準是平衡度,一款低等級的酒雖然在複雜度結構感上表現不強,但是他如果口感輕盈香氣純凈酸甜適宜,同樣是做到了平衡。
就好比小麻雀和老鷹,雖然在生態鏈的不同層級,但是在各自的圈層里都是健康的積極的。
而一些低端酒之所以評價不高,是因為他簡直是病態的。
反映出他從採收釀造的這些過程 都是極其粗糙的,就好像是廚師穿著睡衣拖鞋蓬頭垢面兩眼惺忪兵荒馬亂的做的一頓早餐。
他只是使用了 鍋、勺、油、火這些工具做了一個勉強叫飯的東西出來,沒有色相,沒香味,口感更是糟透了,醬油、醋、鹽、辣椒、花生油、火候,沒有一點協調。
所以中餐里做菜的那個詞,適量,不就是拿捏到位的意思嗎!
1、看手續:
可要求經銷商出示該批次葡萄酒的衛生證書及國外的原產地證書,確認貨證相符。所有經檢驗檢疫合格的進口葡萄酒,檢驗檢疫機構都會簽發《衛生證書》,內容涵蓋了該批次葡萄酒的產地、年份、葡萄種類、灌裝日期等詳細信息,消費者可據此辨別該葡萄酒是否符合相關衛生標準、是否為合法進口食品等。為防範不法人員偽造假冒檢驗檢疫證單,國家質檢總局自2010年1月1日起啟用新版檢驗檢疫證書,新版證書增加了底紋防複印的特點,證單底紋為天藍色,含有隱含特徵,正常情況下觀察,隱含特徵不可見,但複印件上會出現清晰的「COPY」字樣。
2、看標籤:
看酒瓶標籤印刷是否清晰,是否仿冒翻印。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及《進出口食品標籤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籤、中文說明書。標籤的內容不僅要和外文內容完全相同,還必須包括以下幾項:食品名稱,原產國家或地區,商品生產日期、保質期、貯藏指南,製造、包裝、分裝或經銷單位的名稱和地址,在中國國內的總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等信息。這些信息必須是中文黑色字體。如果沒有中文標籤,且缺乏相關法定標籤信息,越打著進口的名號,越可能是假的。
3、看條形碼:
69開頭的為中國灌裝,0為美國,3為法國,7為智利,8為西班牙,9為澳大利亞。
4、看計量單位:
以法國為例,其計量單位是cl,而不是ml。
5、看生產日期:
原裝進口紅酒的生產日期標註法很特別,如法國紅酒一般標為:L7296A0611:58。L7代表2007年,296代表法國時間從元旦開始的第296天灌裝,A06代表生產線編號,11:58是那天精確的灌裝時間。
6、看正背酒標:
進口紅酒正面貼有進口國文字的正標外,背面貼中文背標。
7、看酒封鬆緊:
原裝進口紅酒酒塞上面的酒封都是可以轉動的,因為起密封作用的其實是木塞。
8、看葡萄酒液:
看葡萄酒的顏色是否不自然,看葡萄酒上是否有不明懸浮物(註:瓶底的少許沉澱是正常的結晶體),酒質變壞的顏色有渾濁感。
9、酒塞標識:
打開酒瓶,看木頭酒塞上的文字是否與酒瓶標籤上的文字一樣。
10、聞氣味:
如果葡萄酒有指甲油般嗆人的氣味,就變質了。
11、品口感:
飲第一口酒,酒液經過喉頭時,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順的,問題酒則有刺激感。咽酒後,殘留在口中的氣味有化學氣味或臭味,則不正常。好葡萄酒飲用時應該令人神清氣爽。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簡單自測的小方法。
鹼法:
根據國家標準的規定,真正的葡萄酒必須是100%的葡萄汁釀造,而葡萄汁中肯定會有花色苷,花色苷遇鹼就會發生化學反應,原本的紫色會變成紫黑色、藍黑色。因此,如果紅酒中加入食用鹼(俗稱蘇打,做麵包等發酵用)後變色,就說明葡萄酒是真的。假葡萄酒一般是用莧菜紅、胭脂紅、焦糖色、香精、酒精、甜蜜素加水勾兌而成的,勾兌酒里沒有一點點的葡萄汁,顏色都是色素勾兌出來的,而色素跟鹼不會發生任何反應,所以不會變色。
紙巾法:
取一張上好的紙巾,將葡萄酒滴在紙巾上,由於原汁葡萄酒中的紅色是天然色素,顆粒非常小,在紙巾上擴散開的濕跡是均勻的葡萄酒的紅色,沒有明顯的水跡擴散。而假冒葡萄酒由於是用莧菜紅等化工合成色素勾兌而成的,色素顆粒大,會沉澱在餐巾紙的中間,而水跡不斷往外擴散,紅色區域跟水跡之間分界明顯,消費者憑此可以很簡單地辨別真假葡萄酒。
如果消費者對所購買的進口葡萄酒或商家出示的衛生證書有疑問,可通過質檢12365熱線或者12315消費者維權熱線進行諮詢和投訴。
如果想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識可以關注kpwine如何快速入門?
首先需要了解一些葡萄酒的基礎知識:
1、葡萄酒的分類
干紅葡萄酒:就是我們常說的紅酒。小白們一般用紅酒作為葡萄酒的統稱。其實,這是不對滴!;)
干白葡萄酒:主要產區有德國的莫澤爾,法國的盧瓦爾河谷
甜白葡萄酒:貴腐酒(甜度更高,如:波爾多的蘇岱葡萄酒,匈牙利的托卡依葡萄酒),晚收葡萄酒(主要產地有法國的阿爾薩斯,德國),冰白葡萄酒(主要產自:德國,加拿大)。
甜紅葡萄酒:主要產地是西班牙
起泡葡萄酒:白色起泡葡萄酒,粉紅起泡葡萄酒。
香檳:香檳也屬於起泡葡萄酒。它的起泡更多,口感更細膩。
粉紅葡萄酒:主要產區有法國的普羅旺斯
2,如何品酒
看:酒的顏色、透明度、強度
聞:酒是否有異味、強度、風味
品:酒的甜度、酸度、單寧、酒體、風味、留香
手握杯莖:手不要握酒杯壁,不然會讓普通酒的溫度升高。
輕輕搖晃酒杯:讓葡萄酒與更多的氧氣結合,釋放出更多的風味。
3,最佳的侍酒溫度
紅葡萄酒:15-18攝氏度
白葡萄酒:7-13攝氏度起泡葡萄酒:6-10攝氏度甜白葡萄酒:6-8攝氏度4,葡萄酒出產國
不少國家都出產葡萄酒,這裡只列舉主要國家。
前三名是:法國,義大利,西班牙
其他國家還有:德國,美國,澳大利亞,智利,阿根廷,紐西蘭,南非,中國,葡萄牙,匈牙利,俄羅斯,希臘,奧地利,土耳其等等。
5,葡萄酒的舊世界 vs 新世界
舊世界與新世界的區分主要在於這個國家的釀酒歷史的長度。
比如:法國的釀酒歷史有2000多年,希臘近3000年,埃及、喬治亞和亞美尼亞的釀酒歷史更長。
舊世界主要有: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德國、希臘、葡萄牙、喬治亞、摩爾多瓦、亞美尼亞、中國等
新世界有:智利、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南非、加拿大、巴西、印度等
對於中國的新舊世界之分是有爭議的。有歷史學者證明我國在9000年前就用葡萄釀酒做醫用。所以,我在這裡把中國作為舊世界。
新舊世界的葡萄酒特點比較:
新世界的葡萄酒特點:酒體較重、酒精度較高、酸度較低、果味較高。
舊世界的葡萄酒特點:酒體較輕、酒精度較低、酸度較高、果味更低。
這只是概括性的比較,不代表所有的新世界葡萄酒都比舊世界的葡萄酒酒體更重。
其實最重要的是平日里多品酒,無他。
喝的多了,對不同產區的主要葡萄和葡萄酒的經典風味特色就有了基本的了解。
手機碼了這麼多字,點個贊再走唄
看過不少關於葡萄酒的介紹,推薦的這個是我覺得寫得比較簡明易懂的。
八大步:摘自 酒斛網 葡萄酒在車上,去往維也納擔任世界侍酒師比賽總決賽評委的路途中,匆忙中手機碼字,如有瑕疵,見諒。
首先你要問這個菜鳥的經濟情況如何。
快速入門是第一前提的話,花錢是絕對的。
貴的酒一定好喝,好喝的酒未必都貴。
如能保證自己一直在喝很貴很好喝的酒,堅持個一年半載你迅速會品酒。
Coco香奈兒說,奢侈品的反義詞不是貧窮,而是粗俗。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為什麼要去觸碰紅酒。如果你用啤酒的預算去喝紅酒,相當於用低配國產車的預算但是還要買一輛超跑。吉利美人豹算超跑嗎,已經停產了。
大部分廉價紅酒都是由葡萄汁加香精和酒精勾兌出來的,喝這樣的東西可以用慢性自殺來形容。自從開始使用添加劑,我們吃的所有東西幾乎都可用它做出來,區別只在於有無毒害而已。某些時候,添加劑能更精準的把你要的東西給到你。
如果真選擇喝便宜的酒,我建議去挑西班牙、葡萄牙的。我們常說老世界有紅酒,就是指代法國、西班牙、義大利。有歷史、有傳承,一塊地可能種葡萄種了上千年。
我來從一個菜鳥的角度說兩句,也歡迎大家賜教。學習的話還是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學習,把學到的東西進行實踐。
首先從品種開始學習和實踐,紅葡萄酒是什麼感覺,白葡萄酒又是什麼感覺。干型是什麼感覺,半干又是什麼感覺。
有了直觀的概念以後可以從葡萄的品種開始學習,比如常見的赤霞珠、西拉、梅洛,體會其中的差別。可以主要體會酸度和澀度,隨便可以關注酸度和澀度不同的成因。初期學習選年份短一點的新酒比較好,一來價格不貴,二來口味還沒有太豐富,利於學習。
同時建議學習酒的口味與不同味型食物的搭配。這也是飲酒的樂趣之一,感受混合後帶來的變化。
再下來可以對產地有些概念,新世界和舊世界的對比可以開始了。國家、產區甚至酒庄都可以進行關注。同時也可以嘗試不同國家那些特色的品種,幾乎每個產區都有自己的代表作。
這個時候大概已近可以超越百分之九十的普通人了。你可以在品嘗後判斷出葡萄的主要品種,在聚會時根據菜品帶一瓶合適的酒,品味出不同酒的差別,給親友推薦也能做到有的放矢。
此時其實已經脫離了菜鳥的階段,下面就可以繼續向更豐富的感覺進發了。比如更豐富的味道,更豐富的層次。到這裡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關於葡萄酒的禮儀也是要懂一點的,如何開酒,大概選什麼樣的酒杯,如何倒酒等等
葡萄酒是一種蠻有趣的酒,有太多的內容可以發掘。希望能讓廣大菜鳥有個最初的概念。參加品酒會的路上手機慢慢打,晚些再重新編輯下
1.葡萄酒的歷史
5000——7000年前,高加索山脈腳下,也就是今天的亞美尼亞共和國開始人工栽種葡萄,隨後隨著移民的遷徙傳入中東地區。後來傳入尼羅河到波斯灣一帶河谷的遼闊農作區域,這個區域出現的早期文明促進了葡萄的生長。隨著城邦的興盛,原始的農業部落逐漸消失,懷著領土野心的古代航海民族,從最早的腓尼基(今敘利亞)人一直到後來的希臘羅馬人等,他們廣泛的種植葡萄並把釀酒的知識散布到地中海,乃至整個的歐洲大陸。
2.葡萄酒的釀造過程
2.1紅葡萄酒的釀造過程:
採摘葡萄——破皮——發酵浸皮(提取葡萄皮中的顏色)——壓榨——熟成——裝瓶
2.2白葡萄酒的釀造過程:
採摘葡萄——破皮——壓榨——發酵——熟成——裝瓶
3.按葡萄酒的類型分:
3.1靜止葡萄酒:當葡萄酒在20℃時,二氧化碳含量低於0.5bar大氣壓的葡萄酒,酒精度為8.5~15度
3.2起泡葡萄酒:當葡萄酒在20℃時,二氧化碳含量高於3.5bar大氣壓的葡萄酒
3.3加強型葡萄酒:在天然葡萄酒中加入蒸餾酒,形成酒精度在15~22度的葡萄酒
3.4蒸餾葡萄酒:通常稱為白蘭地,比如最有名的干邑XO。酒精度通常大於40度
4.按顏色分類
4.1紅葡萄酒:葡萄皮帶皮發酵而成
4.2桃紅葡萄酒:桃紅葡萄酒的顏色類似粉紅色或三文魚色,近年來桃紅葡萄酒在國際市場上頗為流行
4.3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紅葡萄榨汁後不帶皮發酵釀造
5.按糖分含量分類
5.1干型葡萄酒:殘糖量在4g/L以下,口中感覺不到甜度
5.2半干型葡萄酒:殘糖量在4g/L——12g/L
5.3半甜型葡萄酒:殘糖量在12g/L——50g/L
5.4甜型葡萄酒:殘糖量在50g/L以上,口中感覺比較甜
6.葡萄品種
6.1長相思:是一種芳香型的白葡萄,釀出的葡萄酒常常顯現出清爽的綠色水果和植物的香氣,比如黑醋栗芽孢,蘆筍,青草,入口清爽高酸。為了保持更多純凈的果香,絕大多數長相思葡萄酒不使用橡木桶,不過,某些溫帶地區生長的長相思偶爾會在橡木桶中熟成,展現出一些烘烤和香料的味道。經典產區:桑塞爾、波爾多白葡萄酒、馬爾堡、納帕谷、卡薩布蘭卡。
6.2雷司令:是一種非常著名的葡萄品種,適合種植在涼爽的地區,常伴有綠色水果、檸檬、小白花的香氣。雷司令很容易感染貴腐黴菌,因而也適合釀造奢華的甜酒。經典產區:德國摩澤爾、萊茵高、法國阿爾薩斯。
6.3梅洛:梅洛是著名的紅葡萄品種之一,果香豐富甜美,最具代表性的是李子和草莓的香氣。最好的梅洛也會在橡木桶中培養和熟成,以獲得更多的巧克力、香草風味。許多新世界國家都偏愛使用梅洛釀造果香濃郁,口感柔和的葡萄酒。經典產區:法國波爾多聖埃米利永,波美侯,波爾多右岸、澳大利亞瑪格麗特河紐西蘭霍克灣、加利福尼亞納帕谷
6.4西拉/設拉子:西拉葡萄酒帶有濃郁的黑色水果、胡椒的香氣。西拉葡萄酒非常適合使用橡木桶熟化,經典產區有北羅納河,南羅納河谷,澳大利亞的西澳,獵人谷等。
上面都是神級回答,而我只會很鄉土的問題主一個人問題:為什麼要快速入門?
如果是為了臨時參加酒會,聚餐或者生意需要,那就就靠記憶力,去了解下各地的幾大名庄和好的年份即可。比如酒神是誰,傳人是誰,除了拉菲之外還有哪些列級名庄,最貴的白和紅是誰家的等等。。。用百度的話,半天搞定~可是,如果是因為自己喜歡呢?唯一的入門方法就是一瓶瓶去喝,以下是方法:
從低端的往高端的喝,一次買2瓶,同一葡萄品種,要不同年分或者不同酒庄,或者不同地區的。一定要對比著喝才能體會區別,除非你有過嘴不忘的能力。然後寫好品酒筆記。等喝完100瓶之後,就自然入門了。你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口味的,什麼葡萄的,什麼地區的。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向前進吧。所謂的大神,都是喝出來的,不行你去看,大神參加品酒會的時候,每個人的評論都是很不一樣的,舌頭決定一切,適合自己的才是王道。其實葡萄酒也是個很主觀的東西!我覺得剛開始的時候,就是一個感受紅葡萄酒單寧的過程,包括醒酒不同時間後的單寧變化,這個我覺得是可以做到的!可以先不要盲目追尋能從酒里喝出點什麼香氣,畢竟這個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能聞出當然好!如果不經意間在什麼地方聞到一種味道,你能反應過來我在紅酒里聞到過!那我覺得你是成功的!還有一點,嘗試閱讀酒標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步驟,這是你與葡萄酒的第一個照面,你可以從酒標里讀出一些東西的!也許一瓶評分很高的酒在你看來並不是很好喝,那這時候我要說,你完全別覺得自己錯,因為你已經開始對酒有一定見解了,你能分辨你喜歡的味道了!酒沒有完全的好與壞,更多的是適合自己!
雖然我不太懂洋酒,但覺得酒文化應該都是相似的,沒有最好的酒,只有最適合的酒,餐前酒,開胃酒,飯後,聚會,等等,在洋外,就是講究些!!
入門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喝。同一個品種不同價位的買幾瓶,一下子就能喝出區別。
葡萄酒的好壞如此的易於判斷就如同區別林志玲和羅玉鳳一般。釀酒是一門藝術,是不能用各種參數表達的,有的酒各種參數非常優秀,但其實很難喝,真的是只和意會不可言傳。人的感覺是如此的敏銳以至於很容易區分其優劣。
我至今難以忘記第一次喝一瓶好酒的感覺,那是一瓶法國的干白,把酒倒到杯里就能清晰的聞到那種新鮮葡萄的清香,很吃驚這種新鮮的氣息竟然可以如此原封不動的保存在一個玻璃瓶里。喝到嘴裡清爽甘冽,至今難以忘記。
一 善讀書
有人說,葡萄酒是一門就算你窮其一生也無法完全掌握的學科,它值得你用畢生精力去探索,學習,直到人生的盡頭。既然是一門學科,要想掌握葡萄酒知識,進入葡萄酒的克爾白金色大門,研讀葡萄酒書籍,是指引你一路朝覲的明燈。葡萄酒是每個在地產區歷史、地理、政治、人文與風土人情的最終呈現,相關的書籍有利於你系統化地將一個產區的知識點一一攻克。至於推薦哪些書給初學者循序漸進地學習,我們之前已有相關的圖文。
二 多品嘗
光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畢竟葡萄酒是一杯讓你眼、鼻、舌、口、心盡享的酒精飲料,而不是僅僅是書本中晦澀的語言符號。所以,在研讀書籍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多去嘗試不同國家、不同產區、不同品種、不同類型、不同年份的美酒。有幾種渠道能讓你累積足夠多的品酒經驗:
1)大型品鑒會
鑒於中國是全球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葡萄酒新興市場,各大葡萄酒產區每年都會在全國各地,巡迴舉辦針對葡萄酒酒商、愛好者的大型品鑒會,通常這類品鑒會彙集了當地產區最具典型性的美酒,甚至還有葡萄酒專家在現場舉辦產區培訓。例如波爾多葡萄酒協會、羅納河谷葡萄酒協會、里奧哈葡萄酒協會、紐西蘭、澳大利亞、美國加州、智利、阿根廷等等產區協會,只要你留意各大協會的官方微信、微博就能掌握是否有在你當地或附近城市舉辦活動。這類品鑒會的好處在於,通常他們都十分歡迎葡萄酒愛好者參加的,而且還是免費的,你能在現場品鑒到幾十上百塊當地產區葡萄酒。從而建立對一個產區風味特點的坐標。
2)當地品鑒會
通常,你所在當地都會有那麼一群葡萄酒愛好者,或者專業酒商定期會舉辦品鑒會,這類品鑒會基本上每期會有一個主題,也收取一定的費用,但好處在於,加入當地如酒友匯這樣的平台,有利於你持續性、長期性地品嘗、學習,也方便你在當地與其他葡萄酒愛好者互相交流學習。
3)自我品嘗
都說葡萄酒是靠品出來的,在有一定經濟基礎的情況下,自行購買一些具有產區代表性的葡萄酒進行品嘗學習,也可三五個朋友分享一款葡萄酒。但切記,品酒與乾杯豪飲完全是兩個概念,品酒講究的是通過外觀觀察、香氣分析、入口判斷酸度、單寧等方式,來鑒賞一款葡萄酒的品質。
三 勤記錄
人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憶力再好的人縱然也記不得長年累月品嘗下來的成百上千款葡萄酒的信息、口感和評價。這個時候品酒筆記顯得異常重要。一本筆記本,方便你將品嘗過的葡萄酒從產區、到品種、酒庄以及年份做出歸納、彙集。建議每一名初學者都要準備一本空白筆記本,在每次品鑒中填入
1)酒名
2)產酒國
3)產區
4)等級
5)釀造者(酒庄)
6)品種
7)酒精度
8)年份
9)品鑒時間
10)酒體顏色
11)酒體香氣
12)口感(酒體強度、單寧、酸度、類型、回味等)
13)對這款葡萄酒的自我評價
切記,不要被身邊的品酒者或者一些葡萄酒專家的評價所影響,葡萄酒是十分主觀的飲品,自我感受永遠最為重要。
四 考認證
之所以將認證考試放在最後,原因就是不想讓初學者本末倒置,去報一個認證培訓,學幾天知識,品幾款葡萄酒,考個試,出來就號稱「品酒師」、「侍酒師」了。經常在一些場合上,有人一見面就問:你是WSET幾級呀,有沒有考過ISG呀?但正如小編說的,度個假的時間就能讓你完成從葡萄酒小白到葡萄酒專家的華麗轉身嗎?你的意思是這類認證沒有什麼用嗎?相反,小編認為這類培訓考試還是必要的,但是它的作用在於將你之前所自學之知識,品酒之經驗做系統化的梳理、總結,並調整、校正你之前所學的個別錯誤觀點,最終通過考試獲得認可。學習在於平時的自我積累,幾天突擊學習,相信過目即忘。
最後,個人認為想要輕鬆入門,並一路在酒池中遨遊,保持一顆謙卑、進取的心,最為重要,驕傲、浮誇是阻止你進步的絆腳石,還沒有那個專家能聲稱,他掌握了所有知識,對每個產區、每種葡萄酒都已觸類旁通,已經不需要再學習了。每個人都有他偏愛、擅長的葡萄酒,這也代表著他也有未觸及的盲點,遇到不懂時,多虛心求教,每個多比你懂一個知識點並授教給你的,都是你的老師。
放下你緊張的神經,不必刻意去猜測一款葡萄酒有什麼樣的香氣,來自什麼產區,愛它!享受它!
你喜歡喝葡萄酒嗎?如果喜歡專註喝,一款一款嘗試就可以了,如果你不喜歡何必精通?反正都是一樣難喝。
我每次皺著眉頭喝下難喝的酒,還要應對友善的期待眼神,那種痛苦折磨難以言說,而那些難喝的酒,少說也成百上千元。
我不是沒接觸過好酒,奔富407手邊就有一箱自飲,大小拉菲也不是沒接觸過,然而我就是不喜歡,雖然能喝出難喝和更難喝的區別,有什麼意義?對我來說干白永遠太澀,香檳永遠太酸,葡萄酒脫糖技術就是罪惡。而我貧乏的舌頭只喜歡廉價的moscato。推薦閱讀:
※學習關於紅酒與威士忌等知識有哪些資料(書籍、視頻)推薦?
※有什麼性價比及幸福感爆棚的紅酒杯可以推薦?
※葡萄酒木塞有多少種?橡木塞是最好的么?
※開設葡萄酒莊園需要什麼準備?
TAG:紅葡萄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