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中由母親撫養大的孩子和由父親撫養大的孩子有什麼差異?

如何自己凈化自己的負能量?不想把它傳遞給身邊的人。


沒什麼差異——如果你也覺得沒什麼差異的話。

大四上學期,和同學一起露營,男女分開帳篷住,第二天白天和一個關係挺好的女生在深山裡瞎逛,她(A)說另一個姑娘(B)和她說了一晚上的故事,每每開始表示自己想法時,便加上一句「因為我是單親家庭的,所以……」A覺得通過一晚上的聊天讓她深刻的了解了一個單親家庭小孩的不幸,這一類人群一定性格上或多或少有很多負面影響,對類似有B的經歷的人深表同情與哀嘆。我開玩笑似的問了一句:「哈哈,是啊,你覺得我像單親家庭的嗎?」A說完全不像,「難道你是?」

大四下,最後一門課結束,坐校車時正好遇到一個不常見的好朋友,一個打扮有些中性的姑娘,莫名其妙把我一頓誇,類似高富帥之類,被誇的很不好意思了,我說我真的很凄慘,很凄慘,她說不信,繼續誇。實在沒轍,悠悠的把知乎里答的關於「努力」回答給她看了看,她表示挺震驚的,說從性格上完全看不出我有這樣的經歷。

大四畢業前,和一幫就要分別的哥們喝酒。那次也不知道喝了多少,一個同學喝高了,趴在我肩膀說他爸媽鬧離婚,家裡現在很亂,他有多慘,多憂傷,多悲劇,說自己以後就是單親的了,借著酒勁涕泗橫流,泣不成聲,鼻涕落了我一手臂。我悠悠的安慰到沒事,你看我單親了這麼多年,不照樣如此英氣逼人,俊朗不凡。全場小夥伴表示不相信我是單親的,舉起酒杯一人敬了一個,我擦,於是我也差不多了,就著這個話題吐了一肚子都快忘了的苦水,我想了想,對哦,我自己也從沒提過這事。

一個幸福完整的家庭應該是每一個孩子都嚮往的,而有時候命運總會開些奇怪的玩笑,於是被開玩笑的那部分便似乎特殊了起來,其中有一種就叫單親。不巧的是,你我正好就降生在了這樣一個父母離異的世界,也許有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特殊,自己性格上的缺陷的緣由就是因為單親,因為單親,所以內向,因為童年缺少父愛或母愛,所以膽怯,任性,自卑,缺愛,負能量,少言寡語,多愁善感。

其實不然,很多時候單親只是個借口,用的多了,讓自己潛意識裡也相信了,更多時候,無非是自己給自己的不順與懶惰一個借口。

當然,不愉快的感覺肯定是有的。遙想8歲那年,看著日曆上父母將離婚那天的那個數字,那個小男孩也曾哭的涕泗橫流,泣不成聲,鼻涕落了一手臂,但在記憶里的那種「特殊感」很快就忘了,不是因為年紀小沒什麼感情,手臂上的鼻涕一直烙印著,也不是因為後來的生活愉快而變淡,被父親帶著與N個「後媽」在逼仄的出租屋的生活痛苦不堪怎能淡然。而是覺得沒必要,想想長大了,那個男孩一定會有個精彩的人生。

一定。

這是十五年前那個男孩與我的約定。

我從來沒和身邊人提起過自己的家庭,不是刻意掩蓋,而是成了一種習慣,一種順其自然。朋友和我交往,可以是因為我還有那麼點點人品,才華,風趣,外貌或者……咳咳,都行。和我搞人脈,可以是因為袋裡不多的幾塊錢,臉上貼著兩片好用的嘴皮子,腦子裡有的幾分理想,姿態上像那麼回事的潛力,等等,而不是因為父親是什麼什麼,母親是什麼什麼——自己經營自己的世界,倒更加純粹簡單。

其實我答這題是不合格的,因為貌似想不出這「單親」的因素里該會有什麼樣的負能量能產生,自然也不知道如何讓題主你消除負能量。

仔細想想,單親對我最大的影響應該有兩點吧。一是在說話習慣上,把「回家」改成了「回去」,因為覺得「家」這個詞絕不該如此輕佻。二是有了上一代的前車之鑒,在「結婚」這個問題上格外小心謹慎,我會習慣性的試著去分析每一個喜歡的,在沒在一起過的異性,是否在領了那張契約後會有毀約的可能性存在,有的話,即使現在過的在愉快,我知道分手肯定是個時間問題,絕不將就,因為對單親家庭孩子的痛苦體會太深刻,當時沒怎麼發覺,長大後回想起來心有餘悸,太兇殘,太可怕……

也許會有那麼一天,孩子悠悠的問我「爸爸,為什麼爺爺奶奶不在一起了?」我會回答,「爺爺奶奶老糊塗了,但爸爸媽媽一定會一起愛你一輩子的。」

這是我與十五年後那個男人的約定。

話說回來,單親與否真的沒人會在意,就像這問題存在了這麼久也沒什麼關注一樣,當然,如果你也覺得沒什麼差異的話。

Ps:看了題主在「一個人過年什麼體驗」下的回答後,轉而又看到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有感而答,私人內容,如有評論,和諧待之……


「凈化自己的負能量,不要傳遞給其他人」

看到這句話感覺心抽動了一下…在我看來單親家庭同和睦家庭的差別正在於此——我們總是害怕給別人帶來麻煩

不管跟父親還是母親都是這樣。


這個問題,也許我有資格回答一下。我就是一個單親家庭背景的孩子,從小到大,是母親帶大的。但是對我個人性格、行為處事,影響最大的是我的父親。我的父親是個很嚴厲、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什麼事都力求完美。小時候很害怕他,因為他不會容忍我的一點過錯,有什麼心事也不敢和他講。和母親撒嬌、說心裡話的時候更多一點。12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了。那時候覺得天都塌了,那個最嚴格要求我、引導我、真正懂我的人走了。我該怎麼辦?對自己的人生一片迷茫。。母親雖然關心我,但永遠不懂我心裡想的是什麼。以前都是以父親的要求為行為準則,他怎麼說,我就怎麼做。自那以後,開始考慮自己的意義,也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需要別人的同情、安慰,這樣會覺得自己軟弱和可憐。隨著時間的流逝,心理的創傷也漸漸回復,承受能力也增強了。很多事情,比如上學的時候吃飯、參加活動,更喜歡一個人去做。覺得一個人更節省時間。更早看淡人情世故,表面上看和同學、同事相處,沒什麼差異。其實內心知道,如果遇到什麼事,連個撫慰、訴說、指點的家人都沒有了。但也更加堅信,在以後的道路上,經過這個特殊磨礪的自己是不會輸給「溫室」長大你們的。


大部分都缺少一部分愛的栽培與滋養


出身單親家庭的明星里被單身母親養大的明星很多,而單身父親養大的就極少了。

這似乎說明了什麼!


努力尋找陽光的人做朋友,吸取溫暖和愛意的同時,努力付出真心和愛給她們


一、人和環境有這麼多的變數,不是單親一個變數決定一個人的成長的,所以你說的父親撫養大和母親撫養大有什麼差異無從談起。

二、正因這些變數的複雜性,所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完美的,所以沒必要因為自己的不同而自卑。(你可以把自己性格上與別人的差異等同於長相上與別人的差異,這是不是讓你更認同自己的性格了呢?)

三、所謂的負能量應該就是迷茫混沌困惑的狀態吧,要自己消化自己的負能量,我能想到的只有看書,人在艱難困苦的時候其實是需要一些指引的,而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很難遇到有高度又有耐心的長輩(這就是有好父母的優勢)能開導並指引你,書就是那個有高度又有耐心的長輩啦,總之哪方面有困惑就看哪方面的書,看的下去就看,看不下去就換一本看,高度自主高度可控,有時候一本書中的一句話就能點醒你啦。

最後,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只能是自己,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也是效率最高的,所以讓自己強大起來吧,改變那些你能改變的,別抱怨那些你不能改變的,僅此而已。


大概因人而異吧。

我是父親撫養長大的,而他是典型的大男人,神經大條,脾氣暴躁,有點邋遢。

比如小時候,我沒有很漂亮的衣服,基本上都是表姐穿剩下的,經常我的衣服特別臟被人笑話,因為他懶得洗。這樣也就在我初一的時候就開始自己洗衣服,打掃房間。記得初中高中,我的桌子和抽屜永遠都是整潔的。

青春期開始愛美,而父親並不會意識到我需要買衣服或者護膚品,總是我在沒有衣服穿了或者沒有護膚品了央求父親帶我去買。所以買東西的機會並不多,比如我買了一件衣服,因為尺碼不對沒法穿,我就會很難過。漸漸的對這些極度渴望,並且買到之後強迫自己必須物盡其用。

比較在乎自己的自尊,而且好強。從小身邊人都在說我的父親多麼不容易,甚至會流露出可憐的神情。記得以前跟父親出去吃飯,大家基本都默認打包的剩飯剩菜給我父親,諸如此類。後來慢慢厭惡別人的可憐,變得有些敏感。


天下沒有相同的葉子 ,何況是人。最高的修養是理解這個世界的不同。


瀉藥

有差異

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會潛移默化受到影響

年齡越小影響越大


推薦閱讀:

如何教育出像多多這樣性格的孩子?
新生嬰兒的早教方法?
父母是警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果你發現你爸有外遇,並且有了私生子,還帶回了家。媽媽還原諒了他,把孩子當親生的帶。你會怎樣做?
父親身負巨債信用破產無法再辦信用卡,要用我的身份註冊銀行卡號,該怎麼辦?

TAG:生活 | 心理學 | 家庭 | 親子 | 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