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對新事物上手很快,而有些人相同條件下卻總是走彎路,用更好的態度,花更多的時間效果卻很差?

是智商的差別?思維方式的差別?要如何改變?


智商是基礎 智商中上以後就看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 學習方法是術的層面 思維方式是道的層面 以下是我以前寫的關於學習方法的一篇文章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我對學習的一點思考 天才這個詞總是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不論你是親身相見還是曾經耳聞。那麼,天才究竟意味什麼?天才是不是就是不可超越的?我們普通人能否後天培養成為天才? 在暢銷書《哪裡來的天才》一書中給出了一個對於天才的比較合理的解釋——乘法效應(multiplier effect)。作者科爾文認為所謂的天才都是從小的時候一個優勢經過層層放大的結果。舉一個我們身邊的例子,如果你很小的時候對數字感興趣,每次吃晚飯的時候總是讓爺爺報數給你算。小學時,你數學經常考滿分,老師經常表揚你。初中時你第一次接觸競賽,儘管很難但你很興奮,每天晚上花時間研究競賽書。高中時,由於對邏輯思維的要求突然變高,很多人數學都很差,你卻遊刃有餘,得到了同學的羨慕和老師的讚賞。高考時,你數學接近考了滿分。假設你有一個表弟,這種效應就可以看的更明顯了。他小時候不喜歡數學,初中數學基礎不好,高中因為數學拖後腿,所以選了文科。乘法效應同樣可以解釋生活中有些人反應很快(注意:反應快不代表智商高),可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說話,很喜歡接大人話茬。大人一看這小孩這麼機靈,就誇他。小孩小啊,聽誇獎高興,就保持了這個習慣。經過長達十幾年的中國教育,這種特質相對於一般學生就會很明顯了。這便是反應快的由來。 《哪裡來的天才》並不否定先天的不同,人與人之間在出生的那一刻確實有很多不同,但不同遠沒有後天那麼大。所有後天的差異很可能都是由先天的一點小小的幾乎看不出來的優勢經過獎勵機制在漫長的歲月中積累,從而形成巨大的差距。 明白乘法效應確實會給人帶來很大希望:看,其實我與天才並沒有本質的不同嘛!只不過他發展了自己某一方面而已。然而我們需要更理智的看清一個很打擊人的事實:天才們通過這麼多年的積累(通常都有10—20年),他的的優勢已經很難被趕上了。 顯然作者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當然作者並不是讓你去超越天才,但他提出了一個可以在你的領域做到優秀的方法——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 我們大部分人都聽過二八準則——為何你80%的成果其實都是由你20%的時間的付出所得到(取一個比較小的方面來說明,二八準則內涵很豐富)。因為那20%的時間就是你刻意練習的時間。刻意練習很耗神,有一個例子很好的說明這一點。一個世界頂尖的小提琴家做學生時問他老師:老師,我的練習時間足夠了么?老師答:如果你是用你的手指在練習,每天十個小時都不夠。如果你是用心去練習,每天兩小時就夠了。這裡為何說兩小時,不是說學生偷懶,而是刻意練習對人的精神消耗極大,常人根本接受不了。我們平常的練習絕大部分都達不上刻意練習的要求。 什麼叫刻意練習?以我的理解,刻意練習的第一要義在於你要找到自己的學習區。我們平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可以分為舒適區、學習區、迷茫區。學習區最大的特點就是站著夠不著,跳一跳能摘到。刻意練習第二大重要特性是需要積極的反饋。你的練習有沒有效果?你進步了多少?這就是為何運動員都配有一個教練的原因(對於我們常人來說,沒有教練,就需要積極自我反省)。有效果就繼續,沒效果,再尋找更有效的方法。如果把以上兩點結合起來就會產生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如果一開始你在學習區訓練,經過積極的反饋,你提高了,那麼學習區就變成了舒適區,你就不是在刻意練習了。所以時刻關注自身的進步並不斷準確尋找到學習區成為刻意練習最大的障礙,同時,這也是刻意練習耗神的原因。 《哪裡來的天才》這本書最重要的貢獻就是提出刻意練習這個神兵利器了。然而,具體到刻意練習的細節,即究竟該如何在學習區學習,這就有關具體的學習策略了。我看了一些書,查閱了一些資料,結合自己四年來的學習,有了一點自己的體會。 1.費曼技巧(Feynman Technique) 費曼是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寫過一本很有名的書,額,名字我忘了。費曼技巧被稱為終極學習法,從這個號稱你就知道這個方法的地位有多高效果有多好了。一開始我對這個方法並不感冒,可後來看見終極二字,我重新思索了這個方法,果然無愧於終極二字。現將其闡述如下: 1.選取一個你將要解釋的概念。 2.假設你在給另一個人講解,對方什麼也不懂。 3.若講到自己也說不明白的時候,趕緊查資料,弄明白後,接著說。 4.回過頭,看能否簡化你的語言。 整個費曼技巧本質上同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很像:如果你不能很簡單的解釋它,那你就還沒有理解它。 2.為什麼技巧 其實沒有這個技巧,這是我看Scott H Young的一本書study less learn more自己總結的。Scott H Young這個人很厲害,一年自學完MIT四年的CS(計算機科學)課程,然後寫了這本書。這個技巧的核心在於你要在學習中經常性的對你所學習的資料進行提問。每看一句話,多問幾個為什麼——what,how,why(這三個H是CSDN上的一個博主建議的,很不錯)。 3.反駁技巧 這個技巧是我從劉未鵬的那本很有名的書《暗時間》學習到的,可以說這個技巧是對為什麼技巧的進階。為什麼技巧提問的是學習的材料,本質上是對作者的思維的提問。而反駁技巧卻是對自己的思維的提問——反駁。我這麼想對嗎?我為什麼這麼想?還可以思考的更深嗎? 4.總結技巧 這個技巧的來源於大四的學習,這個思想孕育已經有很長時間了。我表弟也說過類似的觀點。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作者也談到看書籍目錄的重要性——作者辛苦擬出這些標題,看一眼至少是對作者的尊重。我們大部分人學習到的都是零散的知識點,極少人掌握到的是知識網。形成知識網最關鍵的一步是——經常總結。學完一段材料後問一問自己:通過這段材料的學習,我學會了哪些以前不知道的?這個知識點與以前的有何聯繫? 以上四個技巧是我目前感受最深的。我對其應用的還不是很多也很不熟練。很大一部分是最近才想明白的。仔細體會一下,你會很有收穫。 當然,這四個技巧還不是很具體,當然相對於刻意練習來說已經前進了一大步。 其實,我還有三個更具體的技巧,執行度更高一點。 1.比喻法 上面提到了Scott H Young,他的那本Study less learn more中最核心的一個方法就是比喻法。比喻法的核心有三步。1.提煉出這段材料的結構,即大意。2.構造模型去逼近這個結構。3.建立高速通道。我們都有一個錯覺,學文學的時候要有想像力,其實學理工科也需要想像力。比如代幾的向量空間這個概念,可以構造模型直線,平面,空間來理解。這個例子很簡單,但很好的解釋了這個比喻法的本質。 2.內在化法 數學家華羅庚說過一句話,叫什麼圖形可以更好理解代數啥的,主要說的說數形結合的思想。這裡的內在化方法對其進行了推廣。具體的知識不僅可以與圖像結合,還可以與動態圖(視頻),聲音,觸覺等結合,要充分運用你的感覺。這裡可以稍微提一個小問題:人為何對圖像比單純的文字要敏感?答:人類每天用的最多的是眼睛。眼睛看到的都是圖像。這是進化的結果。 3.聯繫法 我們經常有的體會是:為何我看完一段材料我會頭腦一片空白?聯繫法的關鍵在於將你看到的知識與你以往的經驗相結合。這個聯繫法差不多是可以媲美費曼技巧的bug存在了。我受益很大。 以上就是我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了,是我對學習的一點小小的思考。 註:刻意練習是統籌整個學習過程的。四大技巧是刻意練習的在學習區的策略。三大方法是四大技巧的的進一步實現。這就形成了三個層次的學習格局。如果非要再進一步的話,那就是有關心理學與神經科學了,我以後會慢慢關注的。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心態差別

有的人就是學得快,但自己做不到。如果學不到別人的方法,就把心思更多放到自己身上。不要與別人比較,不要期望馬上得到成果。

腳踏實地逐步學習知識點。穩紮穩打學習記憶,最後熟能生巧。


推薦閱讀:

TAG:學習 | 教育技術 | 智商 | 思維方式 | 做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