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裡面,「夢幻泡影」一詞,是說的四個東西還是一個?梵文原文是?

究竟是」夢、幻、泡、影「還是」夢裡面幻想出來的泡泡的影子「?


稍微糾正一下現有回答。

在精校的吉爾吉特梵文寫本里 ^1 ,原文如下

tārakā timira? dīpo māyā-ava?yāya budbuda? |

supina? vidyud abhra? ca eva? dra??avya sa?sk?tam ||

本頌詩律為不規範的Pathyā。(ca eva? 沒有sandhi)

tārakā: 陰性,星星,流星。

timira:中性,昏暗,黑暗。與 tamas 同源。

dīpa:陽性,光,燈,燈籠。派生自 dīp,閃耀,閃爍。

māyā:陰性,幻覺。

ava?yāya:陽性,霜,露水。 派生自 ava-?ī

budbuda:陽性,泡泡。轉義:一切短暫的事物。

supina:中性,夢。(吠陀梵語 sv-apna,巴利語 soppa)

vidyut:陰性,閃電。源自動詞vi-dyut。

abhra:中性,雲。亦作abbhra,可能派生自 ap-bhr-a,載水者。

ca:連詞,表並列連接。

evam:副詞,如此,以此種方式。

dra??avya:必要分詞(將來被動分詞),陽性,被看作為。 派生自 d??,看見,看。

sa?sk?tam:一起(賓格作副詞)。

說人話就是:

流星、黑暗、燈、

幻覺、露水、泡泡、

夢、閃電、雲,

一切(世間萬物)都(應)如此看待。

還有一個版本 (能斷金剛般若三百頌)^2 作:

tārakā timira? dīpo māyāva?yāya budbudam |

svapna? ca vidyud abhra? ca eva? dra??avya sa?sk?tam ||

與前版本略有差異,

budbuda 此處為中性。 為了彌補 svapna 縮去的一個音節,強行加了一個 ca。


  1. Harrison, Paul and Shōgō Watanabe (2006), 「Vajracchedikā Praj?āpāramitā」 , in BMSC vol. III, Hermes Academic Publishing, Oslo.
  2. Vaidya, P.L(1961), 「vajracchedikā nāma tri?atikā praj?āpāramitā」, Buddhist Sanskrit Texts No. 17 Mahāyāna-sūtra-sa?graha?.

更多漢語版本請見 Oslo大學的 polyglotta項目。


漢: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梵:

tārakā timira? dīpo māyāva?yāya budbuda?

supina? vidyud abhra? ca eva? dra??avya sa?sk?tam

@何足道哉 說得沒錯,是九個比喻:

???? n. tAraka 星星

????? n. timira 昏暗

??? m. dIpa 燈

???? f. mAyA 虛幻

?????? f. avazyA 露水

??????? n. budbuda 泡泡

????? adj. supIna 巨大的

?????? m. vidyud 電

???? m. abhra 雲

藏:

| skar ma rab rib mar me da? | | sgyu ma zil ba chu bur da? |

| rmi lam glog da? sprin lta bur | | 』dus byas de ltar blta bar bya |

英:

A shooting star, a clouding of the sight, a lamp,

An illusion, a drop of dew, a bubble,

A dream, a lightning』s flash, a thunder cloud—

This is the way one should see the conditioned.」

夢幻泡影是四個東西


鳩摩羅什的這段翻譯的有漏洞,原文是有9喻的,而鳩摩羅什的金剛經只有6喻。九喻分別為,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這裡面前三喻是從造業之因的角度說,中間三喻是從業報之果的角度說,最後三喻是從三世的時間角度說。

星代表凡夫因為無明其智慧如同星光一樣微弱,無法和日月同輝;

翳代表凡夫因為我執如同帶有病眼一樣會見到無中生有的空花;

燈代表凡夫因為貪愛而不斷輪迴如同為燃燈增添燃料而讓燈火不斷燃燒;

幻是指業報之器界奇幻不實;

露是指業報之色身如露暫住;

泡是指業報之所受如水起泡;

夢是指過去生如夢,只是記憶而已;

電是指今生如電,轉瞬即逝,

雲是指烏雲,藏有雨水,是指未來生如同烏雲,藏有所造業因。

應作如是觀的如是就是如是我聞的如是,就是實實在在的意思,或者實事求是,觀就是思維,所以金剛經提倡實實在在的實事求是的觀察思維一切萬事萬物。以上九喻就是如是觀的結論,所以如果能像以上九喻那樣實事求是的觀待一切有為法就是佛教所提倡的正智或者正見。

以下是我的觀點的教證,出自無著菩薩。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

一切有為法  如星翳燈幻

露泡夢電雲  應作如是觀

此集造有九  以正智觀故

由以星等九事為同法喻,喻九種正智而觀於境,何謂九觀?應知即是九種所觀之事。何謂所觀?頌曰:

見相及與識  居處身受用

過去並現存  未至詳觀察

此中應觀見如星宿,謂是心法正智日明,亦既出已,光全滅故。應觀所緣境相,如翳目人睹發團等,是妄現故。應觀其識猶若於燈,此能依見由愛膩力而得生故。應觀居處猶如於幻,即器世間有多奇質,性不實故。應觀其身譬如露渧,暫時住故。觀所受用猶若水泡,其受用性是三事合所生性故。應觀過去所有集造同於夢境,但唯念性故。應觀現在事同於電,疾滅性故。應觀未至體若重雲,阿賴耶識在種子位,體能攝藏諸種子故。

作斯九種觀察之時,有何利益?獲何勝智?頌曰:

由觀察相故  受用及遷流

於有為事中  獲無垢自在

此義云何?觀有為法有其三種,(一)由觀見境識故,即是觀察集造有為之相,(二)由觀器界身及所用故,即是觀其受用,於此由彼所受用也。(三)由觀三世差別轉故,即是觀其遷流不住,由此觀故,便能於諸有為法中,獲無障礙隨意自在。


四個東西,梵文原文是九個比喻,鳩摩羅什的翻譯砍了不少

待會更新

鳩摩羅什: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玄奘:

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

孔茲:

As stars, a fault of vision,as a lamp,

A mock show, dew drops,or a bubble,

A dream, a lightning flash, or cloud,

So should one view what is conditioned.

@希臘橄欖 梵文不會

其實看金剛經還不如看雜阿含經,更直接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

   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

   於此苦陰身,大智分別說:離於三法者,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離此餘身分,永棄丘塚間,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幻{為}[偽]誘愚夫,如殺如毒刺,無有堅固者。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265經


「夢幻」和「泡影」是並列的,還有後面的「露」和「電」。在王驤陸居士對《金剛經》的講解中提到過: 「【一切有為法】共有九喻:一見如星;二相如翳;三識如燈;四器界如幻;五身如露;六受用如泡;七過去如夢;八現在如電;九未來如雲。」


秘密主若真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深修觀察十緣生句。當於真言行通達作證。云何為十。謂

如幻。陽焰。夢。影。乾闥婆城。響。水月。浮泡。虛空華。旋火輪。

秘密主彼真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當如是觀察。云何為幻。謂如咒術藥力能造所造種種色像。惑自眼故。見希有事。展轉相生往來十方。然彼非去非不去。何以故。本性凈故。如是真言幻。持誦成就能生一切。

複次秘密主。陽焰性空。彼依世人妄想。成立有所談議。如是真言想唯是假名。

複次秘密主。如夢中所見。晝日牟呼栗多。剎那歲時等住。種種異類受諸苦樂。覺已都無所見。如是夢真言行應知亦爾。

複次秘密主。以影喻解了真言能發悉地。如面緣於鏡而現面像。彼真言悉地。當如是知。

複次秘密主。以乾闥婆城譬。解了成就悉地宮。

複次秘密主。以響喻解了真言聲。如緣聲有響。彼真言者當如是解。

複次秘密主。如因月出故。照於凈水而現月影像。如是真言水月喻。彼持明者當如是說。

複次秘密主。如天降雨生泡。彼真言悉地種種變化。當知亦爾。

複次秘密主。如空中。無眾生無壽命。彼作者不可得。以心迷亂故。而生如是種種妄見。

複次秘密主。譬如火燼。若人執持在手。而以旋轉空中。有輪像生。

秘密主。應如是了知大乘句心句。無等等句必定句。正等覺句漸次大乘生句。當得具足法財。出生種種工巧大智。如實遍知一切心想。


是四種比喻。夢,醒時無實;幻,虛假;泡,海中浮泡,隨時破裂;影,影子非實。不懂梵文。


理解成一切相皆是虛幻就行了


是一是四亦或是九,皆非實意,實乃告諸學人,行法不執法。


」夢幻泡影「一詞,是說:如夢、如幻、如泡、如影。說夢幻泡影,是大家離相,不是研究夢幻泡影。


泡沫在陽光下發出七彩虹光,美輪美奐,對嗎?

破了之後,還有嗎?

夢幻泡影,是用來比喻而已。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梵語 | 金剛經 | 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