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多的小男孩,被批評時有自殘的苗頭,該如何對待呢?自殘之外,如果孩子狡辯、打人、吐口水等,又怎麼辦?
家裡的孩子四歲多了,之前一直都還好,最近發現如題的問題的。
平常盡量跟他做朋友,犯錯誤時,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我們都盡量用反問或其他的方式進行教育的,很少打罵(也是在慢慢學習如何教育並一直改進中)。但最近,他似乎進入了叛逆期,會時常跟你對著幹了,如果嚴肅點批評他,他便會用指甲抓沙發等,此時再說他「沙發會痛的哦」之類的,他就會說「我就讓它痛……」,再說他時,他就會使勁抓自己手背、或者使勁掰自己的一根手指等,如果再說他「手指會斷的哦,好痛好痛的……」他也會說「我就讓它斷……」對於這個問題,我真的好擔心他是否心理上有什麼不太好的發展趨勢,但是又一時間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對待這個問題,還望各位給點建議!
一、被批評後,孩子自殘,或者打人、吐口水等,共同的主要原因是:
1. 他還不具備有效處理困難情緒的能力----面對生氣、失望、挫敗、羞愧等情緒,孩子出生後,並沒有發展出有效處理這些困難情緒的能力
2. 同時,對於他處理情緒的困難,父母也並沒有提供幫助----孩子抓沙發也好、打人吐口水也好、自殘也好,表面看是讓人鬧心的問題行為,看深一點,是發出信號----希望父母幫助他。但父母卻對孩子說「沙發好痛」、「 手指會斷的哦,好痛好痛的…… 」。這實在是一點也沒有觸及到孩子的困難情緒,更談不上任何幫助。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孩子希望和父母談感受,父母卻和他講道理
如果他不能處理,但是能得到父母的有效幫助,他不會自殘,也不會打人吐口水,除非他是真瘋子;如果他具備了有效處理自己的困難情緒的能力,更不會那樣。
一點題外話:面對這種自己無法處理又得不到幫助的孤立無援的情境,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會自殘,有的會抗辯,有的會打人,有的會在地上打滾,有的會默默流淚而退縮壓抑,方式不一,但本質相同。
題主所擔心的自殘的孩子會不會出現心理上不好的發展趨勢,會!
最大的危害:如果始終是孤立無援的,孩子就始終難以獲得處理困難情緒的能力,而且可能愈演愈烈,不管是朝自殘的方向、抗辯的方向、打人的方向、打滾的方向,還是退縮壓抑的方向。
這些外顯行為,本質上都是孩子無法有效處理自己困難情緒的表現。而是否能有效處理自己的困難情緒感受,在重要維度上決定了一個孩子以後的發展軌跡(David J. Wallin)。
比如,一個總是處理不好自己的失望、挫敗、羞愧、憤怒等而十分情緒化的人,其他人難免對他敬而遠之,將來親密如夫妻也可能面臨關係的破裂。面對枯燥、有難度但是必須完成的學習或工作任務,總是處理不好由此所引發的困難的情緒感受的人,他的學習或者事業也不可能好到那裡去。當然,更重要的是,總是被各種困難情緒所困擾的孩子,必定逐漸導致心理出現程度不一的疾病。
但孩子如何有效獲得處理自己的困難情緒的能力?這種能力的獲得,並非自動的,更多取決於父母如何幫助他----以下的神經生物學知識解釋了原因。
因為情緒的出現,是大腦生存中樞----「 杏仁核 」----對外在刺激的本能反應(Rothschild,2000;Shore,2003)。「 杏仁核 」出生時就已經成熟,它將隨時保持警覺狀態,開足馬力對外界刺激自動地產生各種情緒反應,如果不加約束,活躍而警覺的「 杏仁核 」,將使個體困在被各種刺激引發的情緒中。
但大腦設計的精妙之處是----幸好還有一個約束結構,那就是「 海馬」。它的重要作用在於,對「 杏仁核 」那些不加區別的、失去控制的、一觸即發的情緒反應進行調整,「 杏仁核 」並沒有對此作出區分的能力,它是啟動交感神經系統的加速器,而「 海馬」則是剎車,「 海馬」通過副交感神經系統的參與,讓我們能冷靜下來,同時,呼吸和心跳都得到緩解(Siegel,1999)。
但是,與「 杏仁核 」出生就已成熟不一樣,「 海馬」出生時並未發育成熟,需要好幾年的時間。而「 海馬」的健康發育,必須在孩子「感到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獲得。
安全的體驗才能讓「 海馬」得以發育,來平衡「 杏仁核 」的不加區別的、泛化的、過度的情緒反應。感到不安全,將讓「 海馬」暫時失去功能,或者抑制它的發育,或多或少地影響到對「 杏仁核 」過度警覺而泛化的情緒反應進行調節(LeDoux;David J. Wallin)。
所以,父母作為孩子天然的安全依戀對象,必須盡一切可能提供幫助,讓孩子「感到安全」。否則「 海馬」結構會後天發育不良,孩子始終難以獲得良好的處理----由「 杏仁核 」引發的----困難情緒感受的能力。
二、如何幫助孩子並讓他感到安全?
很簡單,這樣做:孩子和你「談」情緒感受,你就和他「談」情緒感受,而不是說教。換句話說,孩子和你「談」感受,你就去感受他的感受 [ 備註:孩子不會通過語言來談,他只會通過自殘、打人吐口水等等行為來「談」他是多麼難受 ] ----因為感受被感受,這是給處於情緒困難中的孩子,提供安全感的最佳途徑
做錯事要指出並批評(由孩子好奇心所引發的試誤行為除外),不合理的要求要拒絕,對別人造成傷害要進行彌補,等等,這些是父母必盡的養育責任,也是孩子成功社會化所必需的過程
但是,在被批評、被拒絕、或者去彌補過失的時候,孩子將面臨兩重任務,或者說雙重困難:
1. 第1重任務(困難):學習如何去改正錯誤、如何去習得規則而避免不合理的要求、如何去進行彌補等等。
2. 第2重任務(困難):學會如何去有效處理由批評、拒絕等所引發的情緒反應。只有學會有效調節自己的困難情緒,孩子才不會被這些無處不在的困難情緒所控制,進而將精力轉移到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停留在以自我為中心。從另外角度來講,自殘、打人吐口水等等,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導致問題行為難以解決。
但是,當孩子面臨雙重任務(困難)時,很多父母的失責之處在於:過於注重第一重任務,所以基本上是以說教為主;過於忽略第二重任務,所以基本上很難共情,很難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別說共情,很多父母甚至還往往嵌入孩子的情緒中,被孩子的情緒激發進而做出讓孩子害怕的行為。這將導致孩子發育中的「 海馬」結構暫時失去功能,或者抑制它的發育,或多或少地影響到對「 杏仁核 」過度警覺而泛化的情緒反應進行調節。
所以,很多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差,都是基於這樣的原因,父母苦口婆心一輩子,情感每天都在一分分減少,同時又在促進孩子情緒調節能力的發展上,特別是「 海馬」結構的發育上,禍害孩子。
如上分析,該怎麼辦?
1. 如果孩子做錯事需要批評,那就批評;如果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需要拒絕,那就堅持拒絕;如果孩子對別人造成了傷害需要彌補,那就堅持要求和引導他去彌補......,----這些都確保不溺愛孩子,習得重要的規則以便更好地適應。
2. 他如果打人、吐口水、反抗、狡辯、地上打滾、退縮、自殘,並伴隨著生氣、羞愧、憤怒、失望等情緒,父母需要明白,這正是因為孩子面臨雙重困難,無法處理,而向你發出信號,需要你幫助,----這樣確保能敏感接收並正確理解孩子發出的信號。
3. 那就去幫助他,而幫助他的方法就是:暫時或者永遠收起說教,而去想像你被批評、被拒絕時的感受,然後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孩子當下的感受(這是鏡映),同時要注意,以誇張的或者更溫柔的方式(這是標識),去感受孩子的感受。----鏡映和標識的同時使用,確保孩子能感到「你」感受到了「他」的感受。只有這樣,他才能逐漸去感受自己的感受,當他能夠感受自己的感受,他才能逐漸發現自己作為情緒而存在的事實,他的情緒體驗才不至於脫離身體之外而永遠盤旋於上空......同時,在父母一次又一次的鏡映和標識中,他才能更好地學會給各種情緒命名,等等,這些方能為他的情緒調節和衝動控制能力的有效發展,逐漸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鏡映和標識怎麼做的補充說明:
1)比如,拒絕給孩子買棒棒糖,孩子哭鬧,鏡映和標識這麼做:在堅持拒絕的同時,將心比心設身處地以誇張的語氣和表情對孩子說「媽媽不同意買棒棒糖,寶寶感到不高興」;或者蹲下來以溫柔的語氣對寶寶那樣說
2)其實說什麼不是重點,重點是將心比心和設身處地
3)要做到將心比心和設身處地,需要比昂(Bion)所強調的「雙目視角」予以確保,否則父母很難做到將心比心和設身處地,很容易滑入被孩子的情緒激發,而呵斥孩子的老路上去(關於雙目視角,指的是一方面去有效追蹤和感受孩子的感受,另一方面去有效追蹤和感受自己的感受。這是一種能力,只有一部分父母具有雙目視角的能力,所以能養育優秀的孩子。另外,雙目視角能力可以通過「覺察性練習」予以增強)
以上1.2.3,才能確保孩子回到以問題為中心、而非自我為中心的正確軌道上來,而且,你必將逐漸發現,以前管教孩子的「法寶」----說教,基本上不需要了。
因為,回到以問題為中心而非自我為中心軌道上的孩子,「 海馬」結構將發育得越來越好,越來越能有效處理各種情緒,所以他面對各種要求、規則或任務時,也能更有效、更從容地應對,而逐漸擺脫打人吐口水、地上打滾甚至自殘的惡性循環。
而孩子的自殘或其它因不能處理困難情緒所表現出的問題行為,本質上源於,他想和你談情緒感受,你卻和他講道理,這實際上迴避了孩子的情緒感受,你迴避,他也當然迴避
既然迴避,何來調節?
逆反而已,不用那麼太擔心。倒是處理孩子不當行為的方式可以改變一下,比如他抓沙發就讓他抓好了。孩子大了,總會有負面情緒,我是傾向於接納負面情緒鼓勵孩子合理髮泄的。
另推薦《我的x歲孩子》供參考。
不要用反問,不要用反問,不要用反問。
此處敲黑板。
你以為是反問,聽起來是質問。
做點自己弄不清楚對錯的事情就被別人用質問的方式懟,是心裡積攢怒氣這種壞情緒的最常見來源。
壞情緒是導致這種壞行為的最直接的因素。
很想能幫對你,只是不知前提:你是怎樣批評他的?或者在孩子出現問題錯誤時,是如何與孩子溝通的?
只根據4歲左右孩子的特點談談對你的問題的看法。
首先,孩子不是自殘,這種方式只是他說「不」的一種變換方式。
說「不」是每個孩子從3歲左右開始出現的發育特點,是每個孩子都有的一個過程,只是有些孩子表現的更明顯,有些孩子表現的不明顯,因孩子的氣質特點而異。說「不」是孩子出現獨立性的一種表現,當小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是獨立於父母的個體時,他就開始以不同的方式顯示他的獨立性。在你兒子這個年齡段左右,孩子開始嘗試做一些被禁止或被告知不能做的事情,就是想探索和了解自己的能力,而這些是他們正常發展過程中一個必經的過程,是孩子發展獨立性的一種表現。
當這種獨立性探索受阻或被否定時,他對於受阻這件事是有情緒反應的,但是他對於這種情緒反應的表達是有限的,這種有限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語言能力的發展,其次是表達方式選擇的有限。對於成年人來說,想表達確切的感覺感受,首先要了解能表達感覺感受的辭彙,比如鬱悶,其次是表達方式的選擇,比如成人可以說,可以寫,可以申辯。
而你的孩子顯然選擇了對於他是最容易表達對抗和不滿的方式,也就是你提醒他不要做什麼,他偏做什麼,來讓你知道他的情緒和感受。
有效的解決可以試試下面方式:
1. 首先轉變你的觀念:不要不讓孩子說「不」。你對他說「不」的恰當反應也許是去了解「不」的背後原因。
2. 教他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
3. 講理的方式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效果是非常微弱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任何經歷的積累,不斷的講理對他來說,就是不斷的否定他,只會激發他不斷的反抗。
4. 學習如何讓孩子聽進去話的技巧。
從心理學的角度,首先人天生就具有攻擊性,這種攻擊性是人格的表達和需,要。自殘是將對外的攻擊性轉向自身,其原因是孩子感受到了壓力,積累了很多的壞情緒無法發泄,轉而發泄到了自己身上。自殘常見於兒童因為焦慮、緊張、不安、痛苦等得不到化解而出現的極端行為,是一種壓力轉移的方式,自殘是一種不良的發泄方式。某些心靈受創的兒童會習慣於增加自身肉體的痛苦來減輕精神的痛苦。其次,另一方面,這也是寶寶對於愛與歸屬需求的表現。寶寶某些意願無法得到滿足,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不能很完整地表達其需求,導致與人溝通欠缺,比如咬自己的手,或有其他的激烈身體動作,都是為了發泄不滿情緒,或引起大人注意。那我們該怎麼辦呢?1、幫孩子認清自虐的危害。一般有自虐傾向與行為的孩子,只注重自殘當時的解脫和愉快感受,卻沒有想到它帶來的各種危害。因此,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有自虐的行為,就要及時給孩子講清這樣做的不良後果,讓孩子知道這樣做不僅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還可能讓自己越來越自卑,會讓別人更加看不起自己,將來組建家庭、就業甚至一生都會受到影響。孩子只要從心理上認清了自虐的危害,就會樂意接受父母的引導。只有孩子主觀上想去改變,杜絕自虐行為的成功率才會更高。2、提高孩子的自信與勇氣。父母對待自虐的孩子,平常要有意識地去提高孩子的自信和勇氣。比如,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或者擅長的事情,這樣孩子很容易就能取得成功。成功的體驗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增加孩子的勇氣,以克服孩子因自卑產生的自虐行為。3、幫助孩子以言語表明情緒
當父母看到孩子流淚,可用同理心來反應:「你覺得很傷心,是不是?」這不僅讓孩子了解,而且學到描述情緒的字眼。研究顯示,一個人如能以適當的言語形容情緒,可以幫助自己在神經系統上得到寬心或鎮靜的效果。
不要被孩子用這種方式來要挾了。
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經常打戰地就好了
我小時候就是類似這樣的 生氣揪頭髮 自己扇自己
從小從姥姥家長大 家人也不會幹預 姥姥那時候看我亂髮脾氣也很難過的說看了我媽她們兄弟姐妹五個也沒有我這麼不聽話的小孩 被我氣哭過後來長大了還是這樣 對外人很幽默 大方 隨和 只有和最親密的人才犯渾後來有了老公 老公在我犯病的時候 採取冷靜療法
後來後來後來 漸漸覺得沒意思就好了生了個孩子 性格也有點倔 喜歡故意說不喜歡 怕不被認同 其實就是想被注意 想當焦點 想被認同的表現啊如何解決 千萬別覺得孩子這是在要挾誰是不是平時你們的關注度不夠呢多抱抱 多聊聊 多讀讀情緒管理類的繪本大人首先別焦慮
你的孩子一定是在最親密的人面前才表現的這麼原始 坦誠您好,我是正面管教講師月亮媽媽。您所提到的問題是孩子的適齡行為,不提倡批評,不能反問,也不能說「不要」怎樣,這樣只會給孩子造成混亂,而要用正向語言告訴孩子「要」怎樣。接納孩子的情緒,用啟發式提問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推薦一部美劇,《dexter》(《雙面法醫》、《嗜血判官》)
推薦閱讀:
※安全感對孩子有多重要?缺乏安全感會有什麼影響?
※8歲小男孩沒禮貌,習慣性罵人、動手打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怎樣教育才正確?
※十歲女孩出去玩拍了幾張照片,總感覺哪裡不對,有兒童心理方面的老師給看看么?
※如何勸孩子遠離「熊孩子」?
※如何評價兩個孩子一個跟爸姓一個跟媽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