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每次上自習都會覺得很困,即使是睡飽了去的也還是想睡覺?


這個已經不是正常生理作息上的困意了,而是信息轉化率不足產生的困意或者是沒有明確目的性而產生的困意,說白了就是大腦深層實際上是在發獃而不知道該做什麼。

這幾天參加一個live有老師提到大腦不是用來思考的,因為大腦天生就是一個去逃避思考的東西,所以你在自習的時候覺得困我認為就是恰巧大腦已經成功逃避了思考,而處於一種獃滯的模式,自然就會有困意,而且此時的困意實際上不是生理作息層面的,而是大腦不想思考導致的。

打個比方,假設你是一個喜歡玩遊戲的人的話,你在睡眠充足的情況下去打遊戲你看看會不會困?反正如果是我的話肯定是打上幾小時都沒問題一點不困的。

我覺得我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不過我想關注這個問題的人實際上想問的並不是這個原因,而是想問「怎樣才能不困,並且在自習課上能好好學習?」所以我就再嘮叨兩句。

1.有一個清晰的目標,並理解所有學科都是科學化的,得從科學化認知的角度來學習:

具體就是,你的內心知道你將要做什麼,比方說這節課我要做完這張試卷的前十個題目,並時時刻刻提防大腦偷懶,很快意識到走神和發獃甚至是困的行為並改正過來,雖然剛開始會覺得很難過很苦,不過等習慣以後你會發現受益匪淺。

另外我提到的一個詞是清晰,這個不太好解釋,就是一種明晰的感覺,而不是昏昏沉沉的不知所云,你明確知道這個時間應該做什麼,之後要做什麼,並且能為之付諸行動,基本上有所成就的人或者是學習好的那些人都是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的。

還有一個是科學化認知,也就是說不要強行用生活常識來解釋你所學的課本,而是從課本框架和結構入手,去理解這種科學化的思路,然後再通過練習和細節的思考來提升自己從而參加考試。

當你做到有清晰目標的時候,你就會在開始自習的時候不困,當你理解了學科的科學化以後,你就不會再在學習的過程中困了。

2.學科的興趣化應用,並且能夠找到各種正反饋從而加深興趣。

之前提到了如果是玩遊戲的話就不會困,為什麼?因為對遊戲有興趣,為什麼有興趣?因為有一半是贏的,贏了實際上就是一種正反饋,這也是大多數人沉迷遊戲的原因:我比別人強(總有人比我弱)。

學科上也是相似的,之所以沒有興趣是因為有時候很難找到積極的正反饋,所以這個時候要清晰的認識到自己在一定的時間段裡面學習了什麼東西,相比過去的自己有了哪些新的認識,這些就是正反饋,當你明確的認識到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多學了一個新的演算法,那麼興趣就會增加,從而也能夠有興趣的學習,不再在自習上有什麼困的想法。

手機碼字好麻煩,等下還要上課就不多說了,總結下就是能否能夠控制住自己的大腦不讓他偷懶,如果他成功偷懶了,那就是你困的原因,不然你應該是一直在學習進步的才對。

可能說的方向不是這麼全,只是當作參考吧。


因為對自習內容沒興趣,正常的。


應邀。

先問問你自己的潛意識裡,是不是抵觸上自習課。

反過來說,如果自習課換成一個你特別感興趣的事情,你會不會犯困。


現在就上著自習

拿出手機就不困了? ? ?

都是過來人,都會困,熬過去就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許多人喜歡夾被子睡覺?
為什麼我一天睡十個小時還是很困?
一年四季總是犯困,可是我已經每天睡8-10個小時了,周末都睡足12小時,為什麼還是很困呢?

TAG:睡眠 | 自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