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克萊?舍基的《認知盈餘》 ?

《認知盈餘》可以說是《未來是濕的》一書的續篇。《未來是濕的》關注的是社會性媒介的影響;而《認知盈餘》的核心主題是,隨著在線工具促進了更多的協作,人們該怎樣學會更加建設性地利用自由時間也即閑暇,來從事創造性活動而不僅僅是消費。


人應該學會利用空餘時間來從事創造性活動,這不是近幾年才有的事。利用空餘時間在網際網路上創造有價值的東西,跟五十年前一個醫生業餘用紙和筆寫偵探小說沒有區別。這樣的人很少,他們不是《時代週刊》所說的「You」,也不是《認知盈餘》[1] 作者 Clay Shirky 所謂的「Everybody」[2],而是 Larry Page / Sergei Brin, Jack Dorsey,是 John Gruber, Keso。「Everybody」所做的創造性活動(說生產性活動準確一點),其實跟《黑客帝國》裡的人肉電池差不多。說到底,創造是一種投資,當對回報的期待很低時,投資也不會很大。

[1]: 這本書在台灣的譯本叫《下班時間扭轉未來》。

[2]: http://www.amazon.com/Here-Comes-Everybody-Organizing-Organizations/dp/1594201536


各位都講的挺準確的了,我補充點我看了看「認知盈餘」(Cognitive Surplus)那本書的體會:

  1. 認知盈餘看似龐大,其實能調動出來推動人類社會和歷史進步的只有其中1%,相比而言,無聊的電視節目等對社會的影響(無論積極還是消極)都要大得多,無論現在還是未來相當長的時間。

  2. 認知盈餘需要結合新型媒介才能真正發揮作用,新型媒介新在互聯互通,由此形成全連接社會,提高了協作的效率,有利於知識勞動成果的更大量產生。

  3. 能有效匯聚和積累認知盈餘的畢竟是少數工具和平台,比如也只有一個維基百科(據說更新頻率和志願者在下降)。

  4. 新的一代人很確定會和追求效率的父輩不同,但新的一代會構建什麼樣的社會,可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總體來講,認知盈餘,可以和無組織的組織力量(未來是濕的)的關聯起來看,不過Clay Shirky 的思想體系其實也沒有超越工業社會的理解體系太遠,基本上都是把工業社會的一些認識視角來看知識社會(早期階段),從以上幾點其實可以證明,因為都能找到一些工業社會的問題,比如電視等。所以其實講了大部分人都知道,可能講的沒有那麼好的一些事情。另外就是一切排行榜暢銷書都有的問題,為了獲得更多讀者的認同,渲染和放大一些概念的做法也是必然存在的。以上幾點算是提醒,這書還是可以翻一翻的。

如果多了解一些的話,推薦看德魯克的《後資本主義社會》。


認知盈餘這本書我能說是為quora和知乎而寫嗎?

  • 關於時間:每天人們花在新浪微博、人人網等社交網路的時間越來越多,而用在線下的時間則隨之減少。
  • 關於工具:知乎作為一種承載的工具並沒有塑造每個用戶的行為,而是賦予人們某些行為發生的可能性,作為一種非同步的工具,許許多多的問題和答案都在那裡,等你去回答和提問,去獲取和分享。互聯網提供了網路,蘋果提供了設備,知乎提供了環境,讓我們能夠把共享知識的成本降低到最低。

  • 關於動機:在這裡每個人用自己的空閑時間把自己大腦中的知識、經驗、認知等分享在知乎上。但?背後的動機真的是分享嗎?分享的背後是什麼?分享的背後是炫耀,為什麼要設計投票和感謝的功能,我回答完一個問題,分享過程就結束了,如果知乎提供的也就此結束,我還會周而復始的分享知識嗎?不會,真正激發我分享慾望的是,期待分享後的贊同和感謝。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人人上分享的照片很多是旅遊和美食,我分享這些內容背後的心態是炫耀,我出去玩了,我吃美食了,我這方面懂得多,點贊吧,點感謝吧,點送花吧,滿足我的虛榮心吧!當然也有人類希望獲得認同感的本能屬性在裡面。
  • 關於協作:一個問題,大家都可以進行修改,添加評論和標籤這就是協作的體現。一群人大家按照一個既定的規範,能夠產生協作,共同創造一個豐富的知識寶庫。我們像在共同建立一個共有的博物館,藏品越來越多,博物館的價值對於每個人來說也越來越大。當然有人貢獻的多,有人貢獻的少,有人甚至沒有貢獻,大家都可以免費的無限次的參觀所有的藏品。為什麼沒有人產生異議?當然動機中談到了一些——每件藏品上標明了藝術家的名字。還有一點更高尚的是人們為幫助別人的進步和提升得到滿足,或者說在協作生產中人們還是樂於幫助比自己弱小的個體。
  • 最後跑題一下,共享的認知背後還是要還原到人,人們開始的時候是在知乎上搜索問題和答案,後面是搜索答案背後對應的人,因為這個人才擁有你想要了解的全部。從一些獵頭進入知乎開始挖人就可以窺出端倪,更多的人和人之間由於疑惑和知識可以被連接。


克萊·舍基《認知盈餘》的核心觀點是:人們的自由時間除了僅僅用於內容消費,還應更多用於內容分享和創造。分享和創造的價值遠大於消費。

自八小時工作制以及醫療水平提高讓人壽命更長之後,人們業餘可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多。十八世紀倫敦人喜歡喝酒打發空閑時間,二十世紀後五十年的人們下班後喜歡看電視,導致人們自由時間極大浪費。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給了人們一個低成本參與全球性大項目的機會。比如Apache,Ushihidi,維基百科,Linux等等。這樣的機會五百年前出現過一次,即古登堡印刷術發明之時。

但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的出現是一個更大的飛躍。無論你興趣多麼小眾,你總能在網上找到志同道合者一起討論,比如哈利·波特忠實讀者們聚集在一起創作同人小說,東方神起的粉絲們因為熱衷分享新聞卻走上街頭(其中大多是十幾歲的小姑娘)去抗議韓國政府制訂的進口美國牛肉政策。

互聯網給了人們一個可能,即:匯聚微小的力量能做成大事(小事則更不用說了),比如大家熟知的維基百科以及Apache。

互聯網還提供了另一個可能,這個可能驗證了經濟學家、諾貝爾獎得主Elinor Ostrom在《公共事務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中提出的觀點:某些情況下,群體對資源的使用和管理的效果要優於市場和國家。群體中這類有效的管理通常得益於成員之間不斷的溝通和協調,而這些溝通和協調往往發生在一個公共的物理空間里。互聯網營造了無數個或大或小的公共空間,並且不受物理限制,同時還提供了高效及多樣化的溝通渠道。

知乎用戶在這裡寫東西,加標籤,整理內容,最後匯聚成一部知識百科,本身就是認知盈餘的一個典型案例。


當我們參與討論和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是在利用我們的認知盈餘了。幾乎所有的互聯網UGC類的產品和服務都是在利用人類的「認知盈餘」資源。當然,不同的參與程度會導致不同水平的盈餘收益。

認識「認知盈餘」就是認識人類如何在使用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何在這些時間資源內發揮自己的才智進行「盈餘性」或者「公益性」社會創造。

「認知盈餘」的本質是,如果把人當成一個有限社會資源的集合體(時間,智力資源),在傳統媒介時代,這種資源在投入到謀生目的之外的剩餘部分大多用於個人娛樂消耗,而在網路媒介時代,剩餘資源通過群體協作和個人行為聚合彙集成公共性的社會資源,進而創造出豐富的文明成果,於是我們有了維基,有了twitter/ facebook,有了youtube,有了知乎。。。。

如果給「認知盈餘」一個形象的比喻,那就是「認知盈餘」是信息時代的剩餘價值。信息時代的繁榮有賴於各種商業機構或非盈利機構對這種剩餘價值的引導和利用或者「壓榨」。 在網路時代,即使單純的個人娛樂行為,也不再僅僅是簡單的個人時間資源消耗問題,而是變成了分享和參與特徵的互動性社會行為,比如:單純的盯著電視發獃傻笑變成,在視頻網站上邊看邊留言並分享內容。幾乎消耗同樣的時間,做著同樣的利己性娛樂行為,前者就是純粹的「時間盈餘」,後者就進化成「認知盈餘」了。感覺有隻「無形的手」再操縱人類的這種利用「認知盈餘」的行為,以利己為出發點,以利他為終點。

有個我也在琢磨的問題可以作為這個問題的引申問題:

為什麼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會傾向於使用「認知盈餘」,而不僅僅是消耗「時間盈餘」?

有很多可以想像的情境中,人的這種行為並沒有明顯的自我實現的收益。而往往表現的是一種無意識和下意識,比如回答個簡單的問題,添加個內容分類和標籤,轉載和分享一下。


從《認知盈餘》中看到的互聯網演進浪潮

從杜松子酒到肥皂劇再到維基百科

此時你是英國工業革命的一普通工人, 整天面對的是枯燥的機器生產,而且伙食差極了,到了星期天才有可能吃到一點肉。穿的也是粗布麻衣,孩子們在外面玩耍或上學經常是光著腳,更可惡的是整天都居住在見不到光的地下室。面對這樣的糟糕狀況,你會怎麼辦?答案是喝杜松子酒,而且你70%的晚上都是在酒館中度過。你非常愛喝杜松子酒,不僅僅是因為它味道很美,很容易買到,更重要的是它是你的痛苦生活的麻醉劑。

讓我們再把時光撥快一些,此時你是二戰後的美國工人,國內生產總值不斷攀升,受教育的水平也在穩步提高,壽命越來越長工作的時間卻越來越多,這個時候,工作之餘,你會怎麼做呢?答案是情景喜劇。《我愛露西》,《蓋里甘的島》,《馬爾柯姆的一家》,《絕望的主婦》等等情景喜劇、肥皂劇是你每天必看的電視,電視消耗掉了你最大部分的自由時間。

時間終於回到了現代,剛剛得知一條爆炸性消息:冥王星被太陽系行星俱樂部除名了。此刻的你正在和維基百科上為了冥王星的具體描述和網友們爭論的不可開交。你編輯了一條有關冥王星的信息,結果又被其他網友改了回去, 反反覆復的編輯修改,「最終把文章的本質內容從「冥王星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改成了「冥王星是一顆位於太陽系邊緣,形狀不規則,圍繞不規則軌道旋轉的石頭」。 此時, 在電視歷史上首次出現了一部分年輕人看電視的時間少於他們父輩的現象。

以上的故事場景是克萊舍基在《認知盈餘》一書中開頭部分就講到的,這些場景也被證實符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環境。 那麼問題是這一切行為都是如何發生改變的?是否和人們的動機和需求發生變化有關呢?答案是否定的。按照克萊舍基的觀點, 行為的變化取決於機會而非動機。多年來人類少有動機上的變化,但是機會總是隨著社會環境或多或少發生著變化。在機會變化小的世界裡,行為的變化也就很小,但當機會有了大的變動,行為也會隨之變化,只要這個機會訴諸了人類的真實動機。在剛才描述的三個不同時代的典型場景,恰恰反映了機會的變動, 生活環境由農村遷移到城市,受教育水平和生活物質逐漸改善,自由時間的增加,通訊技術以及信息產業的興起和發展,社會組織越來越由中心化走向扁平化。此外,我們還擁有任由我們支配的工具。像杜松子酒, 像電視, 像互聯網,是這些工具賦予了我們行為發生的可能。

一切都是為了人類的固有動機(需求)服務

我們都知道PC互聯網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以搜狐、網易、新浪、騰訊為代表的四大門戶時代;第二階段是以百度為代表的搜索時代;第三階段是以人人網、QQ空間、微博為代表的社交網路(媒體)時代。這三個階段雖然面臨的具體環境、機會以及解決工具不同,但是解決的人類動機是一致相同的:提高信息效用。

門戶提升了信息的豐富度和無限擴展性,搜索解決了信息的檢索和獲取速度。這兩個觀點都很好理解。關鍵是第三個,社交網路是如何體現並提高信息效用的呢? 我們經歷了信息的大爆炸以及信息的檢索,此時留下來的問題就是信息的二次加工。信息的加工分為兩塊,一塊是信息的交互,一塊是信息的信任背書。信息是人類思想的表達,因此信息的高級演化必然是需要互相分享、互相交流,一來一往,這就產生了信息的交互需求。另外面對爆炸的信息,人們越來越難以分辨哪條信息是有價值的,是值得信任的,因此信息也需要值得信任的人去給它們背書。因此從信息的分享、交流、信任背書等機會來臨時,社交網路順應時代, 改變了人們過去follow信息的習慣,從而開始follow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時間撥到2007年, 偉大的天才喬布斯重新定義了手機,新一代智能手機誕生,機會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動,繼而開啟了移動互聯網的革命。儘管如此,但人類使用手機的動機依然沒有變,人們使用手機,就是希望和自己的朋友保持隨時隨地的通訊。

新的問題來臨了,有什麼工具能夠讓人們以更加便捷、更加舒適、更加潮流的方式體驗保持與人的通訊呢?現在我們能夠輕鬆想到的答案便是微信、Whatsapp、KaKao Talk。 一點也沒錯,在中國,如果說有誰拿到了移動互聯網的門票,那就是微信。任何人也拒絕不了與人通訊、與人分享,微信在移動互聯網的大機會背景下,抓住了人類的基本動機,不僅如此,它還開創了人與物的通訊,人與信息的通訊。正如微信在打開應用的Loading圖畫上所演示的,人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不僅是渺小的,而且是孤獨的。人們並不是天生如此樂於在微信上玩「搖一搖」,時不時查找「附近的人」,玩「漂流瓶」,而是工具賦予了以上這些行為的可能性,而可能性的背後卻暗含著是否訴諸了人千百年來存在已久的動機。

圍繞著」通訊「這一動機,已經開發出若干的移動互聯網產品,如陌陌、易信(翼聊)、飛信、沃信,再把通訊這個概念拓寬一下,我們還可以看到更多移動互聯網產品,如啪啪、唱吧、抬杠。我認為微信也好,易信也好,都是服務於」通訊「,但是陌陌、啪啪、唱吧、抬杠不一樣,他們是在特定的場景下服務於通訊。因此,我們說機會變動越大,行為改變的就越大,要想有更多的創業,那就需要對機會不斷進行解構和分化。

人類除了通訊動機,還有滿足自身生存發展的動機,還有貢獻、分享和創造的動機, 我們都能夠在每一個動機下找到相對應的行為,相對應的工具。

尋找下一場互聯網革命浪潮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得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大大提升了勞動生產率;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的發明使得勞動生產率翻番;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的發明使得勞動生產率更加翻番。此時此刻,隨著3D列印,物聯網技術,穿戴式設備的興起,說不定哪一項技術就是引發新一輪工業革命爆發的導火索,新的機會即將出現。

我們以穿戴式設備Google Glass為例,總有一天,我們會把手機扔進垃圾桶。那時那刻,我們處理信息的動機,我們的通訊動機,我們的社交動機,我們的分享照片、分享視頻的動機,我們的集體創造和協作的動機等等...其實都沒有變化,唯一變化的是機會(新的技術和穿戴式硬體誕生和普及)。看得見趨勢,抓得住機會,才能有可能發明下一代偉大的工具。


對「認知盈餘」(Cognitive Surplus),克萊·舍基給出的定義很簡單,就是受過教育並擁有自由支配時間的人的自由時間的集合體,他們有豐富的知識背景,同時有強烈的分享慾望。可以說,Facebook、推特以及維基百科的成功,都是「認知盈餘」的功勞。

該書的中文版已出版: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asc_df_B006FA4YF6367996/?asin=B006FA4YF6tag=douban-23creative=2384creativeASIN=B006FA4YF6linkCode=asn胡泳 譯 馬化騰 序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將全世界受教育者的自由時間看成一個集合體,一種認知盈餘,那麼這種盈餘有多大?為了算清這筆賬,我們需要一個計量單位,那麼就讓我們從維基百科開始吧。設想將所有人花在維基百科上的時間總數作為一種計量單位,人類用在維基百科的時間統統加起來,大概代表了1億個小時的人類思考。顯然累計達1億小時的思考時間已經很多了,然而這和我們花在電視上的時間相比,又算什麼呢?美國人一年花在看電視上的時間大約2000億個小時。這幾乎是2000個維基百科項目每年所需要的時間。每周末我們都會花大約1億小時只是用來看電視,這是很大一部分的時間盈餘。而全球受教育者累積起來的自由時間每年超過1萬億小時!那些問「人們哪兒來的時間」的人沒有意識到,相比我們全部擁有的自由時間的總和而言,維基百科項目所佔用的時間多麼微不足道。

而我們累積起來的簡單的空閑時間,這並不足以構成認知盈餘,原因是我們缺乏使用空閑時間的手段。 自由時間轉變為認知盈餘多通過新的社會工具,途徑、動機和機會三者的融合,從累積的自由時間這個原材料中,生產出了認知盈餘。

最早,對認知盈餘的成功利用是技術團體中的計算機編程。在那裡,人們充分理解協作,因此參與文化的障礙少之又少。如今,人們正在更為有計劃性地利用閑暇時間進行創造性活動,而非僅僅沉迷在消費性活動中,尤其是在網路提供了更為便捷的協作工具之後。人們可以協同做到的,已經遠超我們的想像。這就是美國傳媒學家克萊·舍基提出的「認知盈餘」理論。(摘選自認知盈餘驚人的微力量)


《認知盈餘》和《未來是濕的》共同回答了這個問題:

當你想搞個大事情,該怎麼辦?

《認知盈餘》解決的是「找誰」的問題,想做事情,就需要資源,21世紀最重要的資源,是人的才能。

《認知盈餘》指出,這個時代有這麼一些人,他們有才、有閑、有興緻,他們就是你該去找的人。

有才,就有效率;有閑,就有時間;有興緻,就願意把效率和時間貢獻出來。

但怎樣去找到這些人,找到這些人之後,又怎樣把他們組織起來,一起搞事情呢?

這就是《未來是濕的》要解決的問題,在最後一章指出了三大原則:

承諾,工具,協議。

用我的話說,這也就是口號,平台,分工。

承諾(口號)是揮舞的旗子,用來聚攏人;

工具(平台)是精心設計/挑選的戰場,要根據你的大事情的內容來挑選,你要人肉搜索,還是要做開源項目,該使用的平台是完全不同的;

協議(分工)是這一群有才、有閑、有興緻的人能把事情做好的必要條件,作為非正式組織,組織可以比較鬆散,但核心成員的職能必須明確,以便對外圍成員的行動有一個控制力,有一個統一的方向。

之所以必須用網路平台,是因為網路平台加大了人的協作半徑,提高了交流效率,使你的大事情,有足夠多的潛在參與者。

其實,一個人同時具備有才、有閑、有興緻這三個特徵,是很難的,比如就某活動而言,你身邊的人,具備這三個特徵的數量極其有限。

網路上就不同了,你有再冷門的愛好,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網友,而他常常也在期待你,因為他也在「曲高和寡」,當你們有了主意,你們很容易一拍即合——在網路上的合作,成本總是非常低廉的,而由於認知盈餘的存在,成本很容易負擔得起。

網民的基數,與線下朋友的基數,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很小的概率,用這個數量級一乘,都會產生希望。

這可以用來干好事也可以用來幹壞事,《未來是濕的》不無擔憂地指出過這一點,它可能形成偉大的開源產品,也可能形成毀人的網路暴行。

有才,也可能是傷人之才;有閑,就可能會無事生非;有興緻,有什麼事比「暴力」更讓人血脈賁張?

有口號,就讓人自以為正義;有平台,就讓人因看到同伴而壯膽;有分工,就讓人的惡毒和戾氣有了定向爆破的團結。

三人成虎,百口莫辯,千夫所指,萬劫不復。

謾罵,詛咒,威脅,騷擾,種種的「心理戰」「精神戰」乃至成為了線下的「肉搏戰」的暴行,哪次不是「認知盈餘」「無組織的組織」的輝煌成果呢?

在價值觀混亂的年代,找個正當的理由總是容易的。

就有了種種互為「死敵」的陣營的「百年戰爭」,一生之敵,至死方休。

參與這活動久了,世界觀就簡化成只有「黑」「粉」「洗」「吹」「站隊」「選邊」「打臉」「撕X」「問候親人」「辱及同鄉」。

我們的「認知盈餘」,並沒有只用來做開源的大項目。

「認知盈餘」和「無組織的組織力量」都是利器,是善是惡,看用來做什麼。

要刀槍入庫嗎?這樣可怖的大量的盈餘,「網路」這恐怖的連接器和放大器,一旦用於作惡,後果不堪設想。

這種可怕的力量,唐太宗曾為之擔憂過(那還是在沒有網路的時代),直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世上好男兒的青春與精力,有了個「窮經皓首」的無底洞來安排,才終於放心。

松子酒與電視機,直播平台與遊戲平台,為「消磨青年人的精力」這一偉大事業做出著重要貢獻。

其本質是避免混亂,是釜底抽薪地將不安定因素消散於無形,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則夫智者不敢為也。

也是糖衣炮彈,是消遣和享受,是腐化和墮落,是沉醉和催眠,是花前病酒,歲月蹉跎。

在「蕭規曹隨」的時候,有不甘寂寞的下屬來躍躍欲試,曹參就灌以醇酒。

這是睿智還是庸碌?是正義還是不義?

要做加法還是減法?生命是奮鬥還是消遣?天下事當以有為還是無為?認知盈餘是希望還是威脅?

價值觀總能從兩方面講,既然講多元,講包容,講自由,這些問題就留給每個人自行解答吧。

啰嗦多了。總之,盈餘的本質,是有才、有閑、有興緻,組織的方法,是喊口號、找平台、定分工。

這孕育著神跡也孕育著魔鬼,指向著光明也指向著黑暗,為迫害準備了工具,也為拯救留下了希望。

讀過這本書的網路活動策劃者們,願你們的心中常有善良。


這是我見過的「閑得蛋疼」最優雅的表達方式。


信息革命,就是大幅的提升信息的生成、流通和消費效率。互聯網把這些環節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點擊一下滑鼠、在一個網頁上停留,都是在創造信息,同時也在參與信息的流通和消費,每個接入互聯網的人都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個人時間和知識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有意識這樣做的人相比以前效率提升了無數倍。


認知盈餘即龐大人群在擁有大量自由時間的情況下且具有無酬的動機,通過特定的工具所創造的巨大能量。也就是說認知盈餘需要有自由時間、無酬動機、工具這三種元素的存在才有可能實現,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知乎了。

自由時間就是在生產力極大提高之後,我們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用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不是用於工作。知乎用戶之所以能夠在知乎寫下這麼多優質回答,必不可少的原因就在於他們足夠「閑」。

無酬動機指的是人們創作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金錢或者其他利益,更多的是愛好。相信大部分答主選擇在知乎回答問題也是如此,知乎官方也不會說給答主多少報酬。當然了,知乎會通過點贊、關注、感謝等方式給予答主正面的反饋,而這些方式是促進他們源源不斷創造優質內容的一個重要方式。

而工具則是賦予了認知盈餘的可能性,屬於一種客觀條件。比如答主創造了優質內容只需要在知乎上面發表,就可以讓世界各地的人看到,這是依靠了互聯網的力量。但是如果在以前,想要別人看到我們的文字,還必須得印刷刊登出來,極其麻煩,成本太高。

相信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們的自由時間會越來越多。說不定你就能創造出下一個「知乎」。


《認知盈餘:自由時間的力量》是中譯名字,英文原版叫《cognitive surplus: creativity and generosity in a connected age》,作者是克萊·舍基,之前也寫過暢銷書《未來是濕的》。從英文名字來說更好理解本書的主旨,大概是說人們的自由時間增多了,在互聯網時代這些自由時間得到有效的利用就會產生很有創意的事情,當然「有效利用」的前提是參與的人們有慷慨的時間、熱情投入其中。

1、為什麼會誕生維基百科?

如果要說互聯網時代中影響力最大的社會化協作項目是什麼,業內人士可能會想到兩個,一個是技術界的軟體開源運動,一個是維基百科為代表的知識共享平台。作者寫書時,維基百科的信息量大概需要1億小時的時間來創造,它剛開始在社會有影響力的時候,很多人會問「人們從哪兒來的時間呢?」,事實上美國人一年花在看電視上的時間大約是2000億個小時,維基百科的時間成本還不到一個零頭。

那麼顯而易見的是,社會作為一個總體是有非常非常巨大的自由時間的,這些時間被花在很多地方:看電視、出遊、閑聊……只要有一部分人將時間投入到某個項目中就可以成就一項偉大的事業,至於為什麼人們會投入時間去做,是因為人們喜歡消費,但他們也喜歡創造和分享。

2、互聯網帶來的巨大可能性

原本只能在單向公共媒體(書籍、電影、電視)和雙向個人媒體(電話)間進行選擇,如今擴展到第三個選擇:從個人到公眾的可延展的雙向媒體。互聯網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以前公眾發表文章要經過專業的媒體或出版機構(通常是不可能發表的),互聯網時代隨處可以發表。以前人們只能被動選擇觀看電影電視,現在可以從汪洋大海里主動選擇感興趣的節目。以前我們要與朋友聯繫,只能是打電話、見面,現在的社交網路每時每刻都能和朋友進行互動。

互聯網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傳播、人際溝通、知識積累等各方面效率,是社會化協作的工具基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我們的工具塑造了我們的行為,而是工具賦予了我們行為發生的可能,人類的動機少有變化,只是外界環境的發展讓人性本質的東西有了不同的展現方式。

3、在這種社會化協作中,錢很重要嗎?

熱愛勝於金錢,為了興趣而做和為了報酬而做是截然不同的。內在動機能讓行為本身就成為一種回報,而對外在動機來說,回報來自於行為之外,而不在於行為本身,外在動機並不是最有效的動機,增大外在動機實際上有可能降低內在動機(驅逐效應)。

內在動機有兩個方面:自治的願望,即決定我們做什麼、怎麼做;有勝任感的願望,即能夠勝任我們所做的事情。自己創造的事情就算很普通,和消費別人創造的質量上乘的事物相比,它仍然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吸引力。

4、社會化協作的幾個層次

所有的社會化協作項目都是有價值的嗎?答案是否定的。作者看來,價值由小到大,分享可以有四種體現:個人分享、公用分享、公共分享、公民分享。

個人分享是最簡單的分享形式,參與者和收益者都以個人身份參與分享活動,從彼此的分享中受益,例如刷facebook行為;

公用分享是一個相互交流合作的群體之間的分享,例如學習小組、拼車小組等。

公共分享更為開放,人們隨意加入、隨意分享,典型的代表就是開源軟體,讓項目組內外的人都受益。

公民分享是致力於創造公民價值,改良社會是他們的目標,例如各種民權組織。


我有一個和這個很相似的觀點,我把它叫做「剩餘創造力」。

我認為剩餘創造力是今日世界之所以蓬勃發展的原動力。

隨著物質生存環境的改善,現在的人類已經有了很多剩餘生產能力,比如攝影愛好、個人作曲、個人畫畫、業餘發明、獨立遊戲等……如果單獨來看,這些剩餘創造力並不稀奇,古代就有,但是今天因為有了越來越強大的互聯網,人類的剩餘創造力正在匯聚起來,形成一個個巨大的創造力集團,比如很多開源項目、公益事業、民間組織等等

剩餘創造力是一股決定性的力量,因為它不由商業利益驅動而由更加純粹的動機驅動,因此在未來世界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影響力。


激起了我回答問題的衝動,不求有所作為,只求略有積累。

cognitive surplus,讀之前我身體中執拗的那部分就在隱隱發作「一定不要被這善用言辭的誘導給洗腦了,即使讀完了我也要保持清醒」。大約用3天時間讀完這本書,期間有那麼兩三次,真想把書合上不想再看了。

西方作者的思維方式我真是要抓狂了,一個結論需要鋪墊一個例子,這個例子的前因後果,各個脈絡都給你細數完,蘿莉啰嗦的。

書很薄,很快就看完了。和大家來說一下本書最主要的思想:受教育程度的人群越來越多,這類人群的休閑時間也比較充足,這就是認知盈餘。那麼這些人用這些盈餘的時間做什麼?大多數人都習慣於做信息的消費者,比如:看電視。只有少數人願意去做創造信息的發送方。現有的工具賦予了這樣的一種可能:一個人的觀點能呈現在公眾面前。藉助這些工具,如果認知盈餘這個大基數群體願意做出一點點交流和創造,那麼社會將進步一大步。

另外,書中一些細節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橙色熒光筆標註),做了一些關鍵字筆記分享給大家:

另外,我還用錄了音,點擊下面的鏈接查看我的詳細解說:

1,

http://fenxiangq.com/mobile/playerV2?id=55d3fb978dc1a23415cc7f48channel=55d3e735632f8e581186003cfromClient=9a6013ee-ef43-4640-bcbf-79761189987c

2,

http://fenxiangq.com/mobile/playerV2?id=55d3ff566a550604143bcfc5channel=55d3e735632f8e581186003c


認知盈餘這個概念的出現對於互聯網發展是個鼓勵,我相信很多產品都想利用認知盈餘這個概念做實踐。認知盈餘的成功實現對於用戶端需要高素質,產品端需要便捷的工具,客觀因素中還需要合適的時機,受大環境的影響。除了前面的這幾點外,利用認知盈餘創業還可以考量一下以下4個因素:

1)產品所面向的領域是否存在不標準化,例如知乎所面向的知識問答領域,同一個問題可能有很多答案,而且都各有道理;如果一個知識問答網站的所面向的問題是標準化的話,例如一個關於歷史問題的網站,那麼很有可能就會面臨內容瓶頸的問題;

2)用戶的選擇沒有標準化,例如人們對菜譜的選擇會過於主觀,因人而異而無法用標準去進行量化;

3)產品的用戶群忠誠度和分享意願足夠高,只有用戶的忠誠度足夠高,他才會有意願免費貢獻內容;

4)產品所解決是一個信息採集很難的問題,例如百科類網站的信息五花八門,僅靠編輯無法完成,需要用戶幫忙協作;

5)用戶的教育素質夠高,不得不承認,對於認知盈餘的實現,基於目前的社會發展階段還是要找教育素質高的群體,一來這個群體有內容貢獻的可能性大,第二這個群體的收入相對來講也會高一些,原因在書中已有解釋;

6)用戶需求的滿足有必要依靠認知盈餘實現,例如書中所說的一款醫藥類應用--同病相憐,用戶可以分享治療經驗,對於用藥後的效果只有病人親身體驗過才知道,所以當病人想要獲得一些治療方面的知識,只能依靠曾經患過同樣病的人分享經驗,這樣也更有說服力;

7)用戶的接受程度高,利用認知盈餘可以解決用戶需求,但是對於在滿足用戶的方式上,認知盈餘卻並不是那麼直接簡單,常常需要用戶花費時間去了解,最典型的就是用戶的評論,只有你花費耐心去看過評論之後才會對自己的選擇起作用;

8) 用戶貢獻門檻低,除了用戶的忠誠度和分享意願外,另一方面則取決於貢獻的門檻有多低,在產品層面給用戶架設的門檻不能太高,本身就是無酬行為,如果用戶的 操作成本太高,會極大的降低用戶的積極性。認知盈餘概念的產品架設了兩端的用戶,一端是內容的貢獻者,一端是信息的接收者,內容的貢獻者和接收者又存在一 定比例的重合,但是產品成功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內容的質量,也就是內容的貢獻者;


美國人一年花在看電視上的時間大約是2000億個小時,這幾乎是2000個維基百科項目每年所需要的時間。為什麼有的人會選擇當個沙發土豆追劇,而有的人卻選擇在網路上認真答題,分享自己的"認知盈餘"?

什麼是認知盈餘?《認知盈餘》一書的作者克萊·舍基給出的定義很簡單:受過教育,並擁有自由支配時間的人,他們有豐富的知識背景,同時有強烈的分享慾望,這些人的時間匯聚在一起,產生巨大的社會效應。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人們願意在知乎那樣的問答社區花費大量時間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見解,舍基給到的回答是這樣的發問本身便是思維定式造成的錯誤認識。

"人們之所以對傳播工具的許多出乎意料的用途感到驚訝,是因為我們舊有的關於人性的觀念過於差勁。"

「為什麼這些人願意免費工作」這個問題的提出是建立在人類行為主要是出於個人或經濟目的這種理論前提之上的。這種理論認為:為錢辦事才是合理的,因此免費勞動就需要特別的解釋。禁錮於這樣的理論框架中,便無法解釋為什麼會有人願意上傳視頻或是在網上認真回答問題。問題出在對這類行為的解釋上,而不是行為本身。一旦跳出問為什麼人們會"免費"做這些事的思維,轉而探究人們為什麼這樣做的原因,整個內在的(和非經濟的激勵)答案便顯現出來。

分享是根植於人類內心的慾望,許多有關人類使用的工具的故事,實際上講的是人類動機。正如舍基所言:"和別人一起創造並分享某樣事物,這一簡單的舉動至少代表了對某種舊有文化模型的回應,而這種文化模型現在正披著科技的外衣。"

想要分享的動機是驅力,而技術僅僅是一種方法,換句話說,互聯網時代只不過是讓我們的花式分享變得更具可能性。"並不是我們的工具塑造了我們的行為,而是工具賦予了我們行為發生的可能。"

書中令我最深刻的一段話是舍基評價音樂分享的崛起。"音樂分享的崛起,不是人們無視法紀造成的社會災難,也不是一個美麗新時代到來的曙光。它只是通過過正確的激勵方式,將新的機遇與舊有動機結合起來的產物。只要你做到了這樣的結合,你就可以從最基本的方面改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從簡單到如音樂分享到複雜到如公民參與這樣的人類行為無一例外。"

互聯網時代,人的本性還是動物。

那麼如何在認知盈餘的海洋里掘金?書中舍基大篇幅的援引了法國經濟學家多米尼克·弗瑞《知識經濟學》的觀點:社區規模的大小,共享知識的成本,被共享知識的明晰性,以及接收者們的文化規範。

1、社區規模的大小

知識不同於信息,它具有人性特徵。世上存在不為人知的信息,但是不存在不為人知的知識。知識只會存在於那些能夠理解它的大腦之中。能夠理解「生日快樂」歌詞的社區顯然要比能理解梵文詩歌的社區大得多。一個社區里能理解某種特殊事實、方法或是故事的人越多,該社區的人們合作運用這些知識的可能性就越大。

2、共享知識的成本

任何降低傳播知識成本的工具都會增加參與者的數量。當印刷降低了製作和保有書籍的成本時,能夠閱讀小說的人數就會大大增加,一個能讀會寫的老百姓一生中的閱讀總量也會大大增加。

3、被共享知識的明晰性我們會以配方的形式交流烹飪技巧,是因為它能將所需食材和操作步驟全部羅列出來,配方表比單純用陳述語句來描述一道菜是如何做成的要清晰明了得多。一段不著邊際的描述也許和配方包含了同樣的信息量,但是列明配方的方式顯然更一目了然。因此,任何一群人一旦得到了一系列配方形式的行動指示,這條指示會在能夠理解它們的人群中進行有效的傳播。簡明的配方形式可以在面對相同困難的團體中加速知識的分享,這樣其他人也更容易從這種形式產生的知識中獲益。同樣,相比只有特殊人群才能理解的表達方式,簡單明了的表達,可以讓觀點更容易傳播到其他人、其他群體中去。講述西方繪畫名家的網紅顧爺,利用的也是這麼個道理。最成規模的佐證便是知乎上點贊數高的帖子通常都善於以『通俗易懂』、『簡潔明了』、『配方列明』的方式闡述專業性較強的觀點。

4、文化

社區規模的增大,共享成本的下降,清晰度的增加,都使得知識更加兼容。通過全球性的、廉價的媒介,無限量的完美信息拷貝讓這三點都被放大了,然而,僅有社區、成本、晰性這三個條件是不夠的。要想真正利用兼容性,一個團體需要做的不僅僅是了解它的成員在想什麼。要想分享或者合作融洽,成員之間必須互相了解。獨立社會學家艾蒂安妮·溫格提出了「實踐社區」這一概念,用來專門形容那些聚在一起分享知識,從而讓自己得到提高的人。實踐社區互相交流和闡釋信息,幫助其成員在他們共同的工作中保持和增加競爭力。更為重要的是,實踐社區為這些人提供了身份認同。也就是說,一個實踐社區的存在,與其說是為了維護社區中某些特殊的知識,不如說是為了維護將社區團結在一起的文化。

這類社區中的知識時常會改變,但是對工作的文化承諾卻歷久彌新。當初知乎開放註冊後,大量無聊信息的湧入導致大批人的離開,老一批用戶的『捍衛知乎』,不願放棄的便是這樣一個社區的文化感。

在我看來,這可能是知識分享型社區運營的四個根基。書的結尾處舍基寫到:

我們的媒介環境(也就是說我們的結締組織)已經發生了轉變。在歷史上的一瞬間,我們已經從一個有兩種不同媒介模式的世界專業人員掌控的公共廣播和人與人之間的私人對話,轉變成一個公共和私人媒介糅合在一起,專業和業餘生產界限模糊,志願者公共參與從無到不可或缺的世界。當只有富裕人群中的精英群體才用得起數字網路時,就已經是一樁了不起的改變了,而如今這個轉變更加了不起:遍布全球的數十億人正在相互連接。


就是群智時代的進一步體現,群體在多樣化工具的幫助下創造出智力資源,再利用已有資源消費、創造出更多資源、再循環,而最終指向創造價值。


1. 認知盈餘不是單純的指把過去看電視的時間拿出來干點什麼。電視的問題是,它是單向的媒介。而網路時代的媒介是雙向的。過去,電視、報刊會告訴我們事情是怎樣怎樣,然後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如果你不接受那就是你的問題。這是牧人與羊的關係。而網路時代大家有了討論、質疑、反饋的空間,世界被拉得越來越平。所以我們不應該把個人閑暇時間拿來圍觀、打醬油,繼續被權威教育、催眠,而是參與、評論、分享、創造。

2. 但是,個人的閑暇時間是不夠的,起的作用非常小,所以要利用網路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好,許許多多的小行為,可能匯聚成巨大的集體行為。(為毛在這個環境下我總覺得聽著有些危險呢???)

3. 參與互動的這些人,在活動中得到滿足感(歸屬感,自我實現感...),不是為了金錢收入,比如像字幕組、知乎。

4. 他們本來可以就像過去一樣看個電視或者玩玩遊戲,這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畢竟大家這麼多年一直是這麼過的。現在我周圍的大部分人,對網路的用途也還是看電視聊QQ。

5. 分水嶺是在這之後。比如像生活大爆炸那幫貨,看了Startrek之後,居然還學了克林貢語,還經常參加Startrek知識比賽,這就算是一種認知盈餘產生的活動了。

6. 作者自己也說,未來不可預知,所以認知盈餘的走向究竟如何現在還很難說。我反而覺得,渡過了最初的激動之後,身邊人群的「打醬油」氣氛越來越濃了,這可能是一個調整期吧。


無組織的時間力量,利用碎片時間分享和創造價值!


「共享文化」和「去中心化」的協作形式,會帶來哪些機會和挑戰

1. 「去中心化」的協作將打破傳統商業模型中工人、銷售商和消費者的三方模式,生產者同時也可以是銷售者和消費者,讓提供服務的邊際成本趨近於零。

比如維基百科的例子證明,世界各地的知識分子是可以通過「去中心化」的形式來共同編輯文檔的。鳳凰城 Local Motors 公司的例子證明了,汽車也是可以採用協作方式來設計和製造的。15萬名汽車愛好者會為一輛拉力車的設計提供方案,而這些方案中涉及的零件又是由散布在美國各地的「微型工廠」,通過3D列印等技術進行生產的。在短短的幾年裡,作者所強調的「去中心化」協作已經從屈指可數的案例,變成了一種新的生產模式。可以說,從知識到產品,從軟體到硬體,幾乎所有東西現在都可以通過去中心化的形式來生產。

2. 企業如果利用好新媒體,可以讓宣傳的效果事半功倍

互聯網的出現,讓信息的流動不用再圍繞著傳統媒體,以公眾號為代表的互聯網新媒體會在輿論中有越來越大的影響。未來企業要想做好宣傳,一定要利用好新媒體資源。

3. 對個人來說,擁有多重身份將成為一種工作常態

「去中心化」協作的出現,讓加入一個組織的門檻被無限降低,一個人可以在不同的時間扮演不同角色。比如說,你在白天可以是一位公司職員,晚上就成了一名作家,周末又變成了一位講師。所以,你的任何知識和技能,都可以找到對應的平台來「貢獻」,個人的能力將被充分地挖掘和共享。

1. 春秋時的管仲曾經提出「取之於無形」的觀點,意思是「讓民眾貢獻了稅收自己卻不知道」。現在互聯網工具的發展,也讓大家能利用自由時間生產內容而不會感到任何負擔。這也就為自由時間轉化成「認知盈餘」 鋪平了道路。

2. 如果想讓一群人持續貢獻自己的「認知盈餘」,就需要設計一套協作機制。就像種一棵樹只需要土壤和種子,但是要讓樹能好好成長,就需要一套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就叫做「網路共享社區」 。

3. 互聯網的出現,讓信息的流動不用再圍繞著傳統媒體,以公眾號為代表的互聯網新媒體會在輿論中有越來越大的影響。

4. 「去中心化」協作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商業模型中工人、銷售商、消費者的三方模式,生產者同時也可以是銷售者和消費者。這就讓未來服務的邊際成本有望趨近於零。

5. 如果有卓越的才華,就要看準時機把它展現出來。因為互聯網為每個人都提供了展示才華的機會,所以對有能力的人來說,擁有多重身份將成為一種工作常態


推薦閱讀:

為什麼英國少年會因為在 Twitter 上辱罵跳水選手戴利而被捕?
你對微博開始厭倦了嗎?理由是什麼?
社會化媒體有什麼特徵?
如果姚晨這樣粉絲數巨大、比一般媒體更具可信度的微博,轉發了一條關於我的不實謠言,造成了我的名譽損失,那麼她要負責么?

TAG:社交媒體 | 傳播學 | 社會心理學 | 認知盈餘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