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房價還是保匯率,現在匯率這樣了,是不是意味著房價真的保不住了還是說政府可以兩樣都保?
關於外匯和匯率的壓力,可以看外匯局的舉動。
外匯局在今年6月2日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金融機構報送銀行卡境外交易信息的通知》(匯發〔2017〕15號),要求自9月1日起,境內發卡金融機構向外匯局報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發生的全部提現和單筆等值1000元人民幣以上的消費交易信息。
《外匯管理局綜合司關於銀行卡境外交易外匯管理系統上線有關工作的通知》(匯綜發〔2017〕81號),要求境內發卡金融機構(下稱發卡行)8月21日前需要完成接入銀行卡境外交易外匯管理系統(下稱銀行卡管理系統)的聯調、驗收和試運行等相關工作。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在2016年年底公布《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降低大額現金交易報告標準,銀行需上報對大額跨境超過20萬元人民幣的交易,現金或轉賬超過5萬元人民幣或等值的1萬美元的外匯交易。
簡而言之,之前普通人轉移資產的大門被關死了,現在又把門縫都堵上了。
在此背景下,外匯占款連續下跌了19個月,希望這個月能夠轉正,否則匯率危矣。
至於樓價,一線已然在冰封中緩慢下跌,二三四線棚改之後,也即將見頂。
保房價?中央政府不希望房價大跌,影響經濟,但也僅限於不希望而已。拿真金白銀去救,對不起,哪怕是中國,也力有不逮。先普及一下匯率和房價的關係:
匯率是一國貨幣兌外國貨幣的價格,反映一國貨幣的對外價值。人民幣匯率主要是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匯率由一國貨幣的購買力決定,而一國貨幣購買力的指標是物價水平(CPI),即如果一國國內物價水平相對外國物價水平較高,則本國貨幣有貶值的壓力;反之如果一國國內物價水平相對外國物價水平較低,則本國貨幣有升值的壓力(見圖1)。
而房價由房地產的供給和需求決定,如果購房需求高於建房供給,則房地產價格有上漲的壓力;反之如果購房需求低於建房供給,則房地產價格有下降的壓力(見圖2)。
從以上匯率和房價的決定因素可以看到,匯率和房價並沒有直接和必然的聯繫,那麼兩者也就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政策選擇困境了。
但是,由於房地產是一種重要的投資資產,同時大多數自住和投資購房者都是通過貸款來購買房地產,這使房地產的價格在中短期受到利率水平的影響。當利率下降時,購房者以更低的成本獲得貸款,導致房地產的需求上升。同時利率下降也會導致房地產作為一種資產的投資價值上升,相對於持有收益不斷下降的貨幣,人們持有房地產更合算,這也會導致房地產價格出現上漲的壓力。反之亦然,利率上升,房地產價格會出現下跌的壓力(見圖3)。
根據利率平價理論,在資本完全放開的市場中,資本會追逐收益更高的貨幣,當一國的利率顯著高於外國的利率時,資本會湧向該國,推升該國貨幣有升值的壓力。反之,當一國的利率顯著低於外國的利率時,資本會湧出該國,導致該國貨幣有貶值的壓力(見圖4)。
由此可見,當一國利率上升時,房地產價格有下跌的壓力,而貨幣有升值的壓力。當一國利率下降時,房地產價格有上漲的壓力,而貨幣有貶值的壓力。這就構成了匯率和房價的所謂「蹺蹺板」兩難選擇問題了。但是,這個「保匯率」與「保房價」的兩難政策選擇問題是在特定的發展背景下產生的,並不必然是「兩難」的。
自1994年我國進行匯率改革以來,總體而言,人民幣呈現持續升值的態勢,特別是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在2015年年中之前一直處於穩定下跌的過程中(即人民幣持續升值),即使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期間,中國仍能夠維持人民幣中間價的持續穩定。但是,2015年下半年以來,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持續創新高,這是為了實現一個較大的政策目標,即放開人民幣波動區間以便實現匯率市場化(見圖5)。
根據蒙代爾國際經濟學中提到的「三元悖論」,資本自由流動、匯率穩定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三者只能取其二。在資本項目自由流動的情況下,匯率波動會影響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為了保持貨幣匯率的穩定,特別是一國貨幣對外快速貶值的時候,中央銀行不得不提升利率,以防止資本外流。而利率過快過多提升,必然對本國經濟產生重要影響,甚至導致經濟的衰退。作為重要資產的房地產價格也會因為利率上升和經濟衰退的影響而出現下跌,甚至崩盤。
由此可見,在遭遇「三元悖論」時,如果選擇資本自由流動和匯率穩定,則必然會喪失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從而影響全社會實際利率水平,進而影響房地產價格,這就出現了「保持匯率穩定」與「保持房價穩定」的兩難選擇問題。那麼有解決的辦法嗎?
從「三元悖論」中,我們可以發現當遭遇以上問題時,一個合理的政策選擇就是對資本流動進行適當管制,實現匯率穩定和貨幣政策獨立性。這也是2016年初以來中國政策的實際選擇,因此,從政策選擇上,「保匯率」和「保房價」就不再成為「兩難選擇」了。
在進行政策選擇時,保持匯率穩定和保持房價穩定都需要以實體經濟的狀況為基礎,特別是通脹狀況和經濟增速。貨幣政策的根本目標是保持物價穩定和促進就業,因此,作為貨幣政策的落腳點,實際利率水平與通脹狀況和經濟狀況相適應,匯率和房價只是經濟運行中的一個部分,並不是貨幣政策決策考量時的唯一指標。並且,調控匯率和房價有比較多的政策工具可以選擇,並不必然需要犧牲貨幣政策獨立性。
二戰是一戰的延續,依靠原子彈,結束了二戰。
雖然後來世界又經歷了美蘇爭霸,冷戰危機,其實由於原子彈的出現,爆發世界大戰的概率反而降低了,大國開戰,打到最後只會互相毀滅,沒有誰能成為贏家。所以和平是世界的主旋律,小國之間整天打打殺殺鬧不出什麼大動靜。
中美經濟高度融合,中國手持大量美國的外匯,這無異於經濟原子彈,中美關係會有衝突,但不會決裂。
講這麼多,無非是想說,古往今來,大國的崛起必須依靠一場戰爭,打破舊有的世界秩序和發展的瓶頸。
現如今在戰爭崛起不可行的前提下,中國才會反覆提及和平崛起這個話題。實現這個偉大目標的具體措施就是人民幣國際化,如果能打破美元的壟斷地位,也就意味著中國和美國可以平起平坐了。
如果人民幣匯率跌成狗,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敢用人民幣結算,一帶一路怎麼搞得下去,所以保匯率是不惜一切代價要做到的,哪怕犧牲再多的外匯儲備。
保房價,就是在維穩,如果房價下跌過多,打砸售樓部,拉橫幅,跳樓這檔子事都不會少。
高位橫盤,降低交易量是目前的策略。爭取用通脹消化高房價。用時間換空間,爭取早日完成供給側的改革,以及產業升級。
超發的天量信貸人民幣如果進入流通環節,人民幣必然貶成狗。如果高位鎖盤失敗,人民幣大量流出房地產,國家分分鐘讓你房價跌成狗。
如果完成供給側改革和產業升級,經濟發展,收入增加,現在看起來過高的房價也就可以接受了。
供給側改革就是在回歸國有企業壟斷,扭虧為盈沒問題,只是普通老百姓無法從這部分紅利中受益。
產業升級,早前的光伏趴下了,現在中國除了互聯網經濟,共享經濟,還有什麼?這些新經濟全都是先投資,後圈錢,再跑路的套路。
中國的手機和汽車,就是拼裝,模仿,造殼。國產大飛機,早些前給波音造殼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人才,所以自己造個殼妥妥的,其他基本靠進口,沒錯,外面是國產的,裡面是進口的,百分之五十國產化。
火箭技術,美國都淘汰太空梭了,中國還在用高污染低效能的技術。也就中國有錢才玩得起,毛子和歐洲全縮起了,不是沒技術,主要是太燒錢。
--------------------------------------------------
習大大說的,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炒的。我相信這是早晚的事,中國夢一定會實現。
雖然房地產及其相關產業蓬勃發展,GDP數據一路向好。現在的高房價透支了居民未來十到二十年的消費能力,老百姓買了房以後,哪裡還有閑錢做點別的事情,這種情況無異於殺雞取卵。但是也沒辦法,反正在我任內,GDP不能掉。
通過營造快速上漲預期,依靠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的方法,已經窮途末路。地圖上畫幾個經濟圈,造兩條鐵路,忽悠死人不償命。
看居民儲蓄餘額,估計明後年還要暴漲一波。再往後就可能要開始下跌。這是個緩慢下降的過程,搞不好要持續五到十年。
現在最煩買了幾套房的,鄙視沒買房的窮屌絲。現在背了貸款買房的,哪個能活得快活。生活質量完全和紙面身價不匹配。
還有那些勸買不起房的,要加倍努力工作,讓自己變得強大。能寫這話的,估計就是沒啥正經工作的人。要知道,再怎麼努力工作,也趕不上房價。
去庫存,然後再賣地造樓,又有新庫存。計劃生育幾十年,人口數量呈斷崖式下跌,二胎也是杯水車薪。理論上講,總有一天房多,人少,總有一天會出現供遠大於求的情況。這一天啥時候到來,就要看新庫存的建造速度和人口數量下降的速度。
細思恐極的是,三四線城市,今年的房價即使暴跌一半,還是比去年的價格要高。
辯證分析,房價總有一天會回落。到時候那些高位入場的或許會受到大家的嘲笑,面對如何處理手頭的房產,內心會痛苦而又焦慮。
但是現在持幣觀望的人,所遭受的嘲笑,內心的痛苦和焦慮,相較而言,不會少只會更多。
門衛大叔,當年退伍,本可以去機關單位,卻找關係進廠做了採購,吃回扣拿補貼,羨煞旁人。現在回過頭來看,原來沒門路的,在政府里搖身一變成了自帶光環的公務員。
人生就是輪迴,一切都是命。普通人的眼裡看不到那麼遠,只能隨波逐流。
身邊買了幾套房的,一般前面幾套用來出租,租金可以用來還貸款,貸款還清了以後就可以過上包租公,包租婆的悠閑日子。
現在國家開始插手租賃市場,不論預售同權能不能實現,對於個人空置房的出租肯定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中國人傳統的思想是,有了錢就要置地買房。設想如果你有三套自住加投資性質的房產,然後突然房價暴跌,你是會著急拋售還是繼續長期持有?我想我不會拋售,我要是這麼做,會被我爸媽罵成敗家子的。
所以房價暴跌,會著急拋售的,只是部分加槓桿的炒房客。現在買房的人中,有多少比例是純粹的炒房客,誰也不知道。也就是說,假設房價暴跌,實際能流出來多少空置房,也是個未知數。而且到時候這部分炒房客拋售,十有八九,是因為資金鏈斷裂,著急回血,不會接受貸款,只要現金。三四線城市抄底手裡也至少需要有百萬的現金。
有人說,中國的房子捆綁了戶口,教育,醫療等等太多的東西。要知道原來一些國企,有自己辦的學校,醫院,住房。鐵飯碗就是這麼牛,也捆綁了很多福利,後來國家要去落後產能,照樣下崗。
除了首套房,其他的房子都包含著投資的屬性,只要是投資,就會有賺有賠。就像股市一樣,最後個人能掙到錢的都是少數,國家才是真正的贏家。不同的地方是,股市周期短,房地產周期長。
早就知道會有一些買了房的人過來嘲笑沒買房的屌絲。想當年,有個遠方表弟,花了兩萬塊買了個城鎮戶口,當時農民可是個帶點貶義的字眼。現如今好多人想回歸農業戶口,政策缺卡得死死的,一般情況下,農業戶口只出不進。
現在似乎只要是看漲的就是手握幾套房產,身價百萬千萬的成功人士,對看空的人百般挖苦,優越感極度爆棚。如果有人看空房產的話,就是工作不夠努力,而且眼光短淺,又沒有魄力的窮屌絲。
看漲的,嚇唬說,如果房價崩盤,大家一起死。如果要比慘,那麼有幾套房產的虧得比較慘,還是沒房的比較慘。現在沒買房的手裡多少有點錢,現在買了房的,基本都是掏空了家底。如果崩盤,手裡有錢,心裡有底。房價跌成狗的時候,還會有人去接盤么。不要說什麼剛需,全國人均面積都已超過三十平了。沿海地區的城鎮化率超百分之七十,剩下的都是留守宅基地的老人,這輩子也不會進城買房。
其實我家有三套房。我還是看空房產。【如果明目張胆閉關鎖國,別的國家也可以同等對待,甚至招致更猛烈的報複比如禁止中國產品和中資產品進口,沒收中國資產,到時候中國外貿雪崩,經濟發展還唱什麼唱】,先生只看到了結果,用結果倒推原因是不合理的。
要知道,政治因素是第一位的,第二是軍事因素,第三國內市場,第四才是外貿與國內外交往。一帶一路,就是為了對於可能出結果的,現在的提前布局。
一帶一路,就是布局中國力量。在外國布局好了,國內自然穩定。國內的年輕人,就可以去國外發展了。
這些天,看一帶一路紀錄片,感覺一帶一路真是中國21世紀發展的關鍵,所以強大的人民軍隊是十分必須的,強大的人民軍隊可以保護國家在一帶一路地區的投資與貿易利益,可以讓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核彈301條款調查完全失效。
所以,中國需要有能力在南海與印度洋、中東部署更多數量的航母,一個吉布地基地是遠遠不夠的。
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馬拉西亞、印尼、菲律賓、泰國、柬埔寨、寮國、緬甸就是我國最好的朋友,設下的印度,越南就好管理了。
國內各級政府慢慢的就擺脫對於土地的依賴了,高房價自然就沒有存在的基礎了。
強大的人民軍隊的保護,一帶一路地區的投資與貿易利益,是化解13億中國內地經濟可能出現的拉丁美洲陷阱的關鍵。
再過20年,那是中國在東南亞有了牢固的投資、生產、貿易等體系,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就與中國一體了。那時,美國還有啥話可說?啥屁可放?
中國做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必須保護人民幣在世界上的地位,不能大量發行貨幣。90年的日本,匯率下跌,大量資金為了外逃,甩賣資產,情況會很嚴重。日本當年地價和房價從最高位下跌了80%,這是非常驚人的。國內房價靠貸款支撐(貸款等於槓桿),相信買房貸款少於50%的人都是少數了。國家少發貨幣,那麼貸款必然吃緊。現在國家貨幣供應的增速是20年來最低的,也就是說(沒通貨膨脹了),錢比以前值錢,銀行拿到錢的成本比以前高得多,看看餘額寶這些,存錢都4.1%的利息了,貸款如果再4.9%,銀行真的是不想貸了,沒錢賺的。那麼房價等於被迫去槓桿,是會受影響。
真正的金融戰爭剛開始好吧。
17年9月15日。美聯儲是否縮表,縮表多少誰知道?如果按照計劃7.5萬億,咱們跟不,跟的話,縮表完成房價降1/3。預計21年可能完成。
美聯儲此次加息要加多少誰知道?按照以往的慣例,至少還要加四次。但按照以往的利率和這次的加息速度則則需要加七次。
21年10月。保護期到期。目前超發60萬億左右。
目前看來TG是把兩個都保住了,但是用的手段比較強勢。
匯率方面:對外匯管制防止資本出逃,個人購匯不再自由等等樓市方面:一系列限購限售加息將國內閑散資金鎖在樓市,減少市場上的流動資金,一箭雙鵰既保住樓市又維護了匯率。最後談一下,知乎上有些人自以為學了幾個經濟理論就高談闊論,提醒一下,不要拿西方市場經濟學的東西套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些手段,西方國家想都不敢想。無論如何 匯率一定比房價重要
這幾年的房價上漲,割了全國人民的韭菜。因為在此之前中國的居民儲蓄率一直居高不下,經濟不景氣,內憂外患,你又不消費怎麼辦? 那就不能怪我無情了...
人民幣不會貶值得很快,因為要保匯市
一大波貸款已經放出,釀成了房地產畸高的紙麵價值
之後每個月的還貸,相當於央媽在市場上抽水,慢慢抽,慢慢抽,看誰先頂不住
第一階段 一手房買賣
第二階段 買了一手房的頂不住還貸壓力(或者已經賺了),將新房作為二手房賣出,接盤者清光家產接盤
於是,前者有錢還貸了,還給央媽,泡沫縮小了一些。
接盤者把自家錢拿來救國
以前打仗,老百姓捐糧捐布
現在打的是貨幣戰爭,老百姓捐錢
這波浪潮沒人能倖免,但就目前來看房價確實是紙麵價格
剛需 和 投資者 的博弈
看誰能扛
誰就笑到最後
嘻嘻...
說句不大好聽的,
超市的東西樣樣缺樣樣貴,美國歐洲的老百姓也不答應吧
反之,外貿乏力大面積失業,美國歐洲老百姓能答應?兩句話:
計劃經濟+公租房 保房價 保沒有人流離失所金融管制+刑法+出售海外資產 保外匯儲備
橫批:循序漸進 肉爛在鍋里提個醒,大家不能用市場經濟去思考問題。我們國家習慣於強大的行政手段來解決市場問題。
限售十年二十年,可以不可以?
2008年以後銷售的,一律禁止銷售,同時給租房人群同等福利,不限制孩子上學。購買這一塊,共有產權房等於是變相的降價,這種方式就算是降了,原來有房的也不會鬧,因為所有權形式不一樣。
如果未來國家大舉投資建設大型公立醫院,公立學校,這樣一來增加Gdp,二來縮小房地產引起的福利差距,我想民心就更穩了,普通老百姓也沒有必要因為房地產鎖死而憤怒,因為不用買房,福利也相同,大好事一件啊!吃虧的只是那幾個手裡有多套房或者一線撬槓桿的人。房地產里的水就像內陸湖泊一樣,以後再說吧,熬個七十年,也就熬幹了。這些年,國家搞了個大水壩,蓄了不少水。不少人出於各種心態,想看決堤潰壩,互相踩踏。殊不知,可自由兌換是根本,國家鎖死流動性,不給任何出口。公知大v紛紛表示,你這樣不科學,不市場,早晚自食惡果。老爺們有權任性,就要蓄水留著養魚,你能咋地
匯率沒保住,只是美元跌了,不信你看看人民幣對歐元。
能在這答題沒有看得懂的,看的懂不會來這答題
現在下的都是西藥,治標不治本。DG希望時間換空間,先穩住房價匯率,經濟發展來緩解房價匯率之間的背離。
但一直以來治標的事干太多,身體自身調節能力已不如前了。現在是行政手段把兩個盤都鎖定穩定住,階段性成果說明咱們國家確實是特色社會主義,還是行政力量大於資本力量的,但也說明了幾個可悲的事實:1.官方早有行政手段讓房價不暴漲但沒想到或不想做2.在現在RMB試圖國際化的節點,匯率和房市息息相關,想走出去RMB一定要硬,保匯率房價肯定不能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3.部分先富的大資本階級不僅不和人民一條心,還站在了對立面,這些人圈在國內出不去,不被處理就肯定還會搞事
可以看到目前是兩個都保,一個大國的經濟關係比較複雜,整個生態是一個動態,國家現在先雙保,如果後續出現壓力抵抗不過去,優先保匯率,房地產是國內發生,總體趨勢是攀升再下跌,最終回歸民生屬性。目前卡在這個點上,所以大家覺得房價不能崩,會影響所有行業。
目前國家的供給側改革和一帶一路就是為了實體汰換和升級做準備。
每一次改革都有人去買單,就像打仗會死人一樣,國家有預期,但不到發生的時候,誰也不知道會怎樣。所以現在慢慢在走,宏觀政策影響到個人生活,這是群體性的,所以建議該怎麼過怎麼過,到時候真要是過不下去,畢竟也不是你一個人。不患貧,患不均。那些不均的,你也拿他沒辦法。如果普通人都能避開風險,那誰來買單?匯率與房價兩者都受許多因素影響,從來不是簡單的同向或反向關係。特別是在我國目前不算開放的政治經濟環境下,國家干預對上述兩者的影響相當重要。目前匯率一方面受國內貨幣供應量的減少,實際利率水平提高的影響逐步企穩回升,另一方面宏觀調控也對有對匯率水平的引導作用。同樣,貨幣供應量減少不意味房價就一定會大幅下跌,因為政府的限購政策正在逐步鎖死進入一二三四線房地產行業內的資金,也掐死了房產供給,因此我們看到大部分大幅上漲後的城市房價沖高後並沒有跌多少。隨著城市化繼續推進,未來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同樣不大。相反,房地產的限購政策鎖死入市資金相當於降低了流通中的貨幣量,在這種節源開流的環境下,匯率漲就不奇怪了
——保大人還是保小孩?——都要保!——大人小孩都保住了!——謝謝你,大夫
都保住了啊,現狀就是這樣,我大國就這麼牛逼,
推薦閱讀:
※2015年10月以後澳元的匯率走勢會是多少?
※為什麼越南、印尼、韓國等國不對本國貨幣面值進行調整?
※既然港幣跟美元聯繫匯率,那麼發行港幣的意義是什麼,與直接用美元結算有什麼差別?
※央行將基本退出常態式外匯市場干預意味著什麼?
※發行了這麼多貨幣,中國會不會像委內瑞拉那樣直接對內巨幅貶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