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道僧團對名色支和識支的看法?

原始佛教 - 原始佛教對「名色」的定義

  《雜阿含》214:「有二因緣生識,何等為二?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眼、色因緣生眼識,彼無常,有為,緣生。……此三法和合觸……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相應部》35.93:「諸比丘!緣二法而生識。諸比丘!如何緣二法而生識耶?以眼與色為緣而生眼識。……凡此等三法之合會、集結、和合,諸比丘!稱此為眼觸。……以耳與聲為緣而生耳識……以鼻與香為緣而生鼻識……以舌與味為緣而生舌識……以身與觸為緣而生身識……。」
《雜阿含》294:「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相應部》12.19:「諸比丘!被無明所覆、渴愛所繫之愚夫,生如是之(識)身,依此(識)身與外之名色,如是依此二者,有觸、六觸處。」

由此中道僧團得出結論:

  由以上諸經可知,《雜阿含》及《相應部》中的「名色」,是指「六根、六境之緣」了。後世的部派佛教,有以為「名色」是受精胚胎,或說「名色」是色、受、想、行、識等五受陰,又如分別說部有主張是名聚及色聚,都是和傳統經說有著難以契合的差異。

由此推出,識支跟識蘊指的是同一個功能:了別。因為有六根和六塵,所以才能了別。

而補特伽羅的定義就是五蘊的集合體,因此可以推出

色蘊=色法中的六根

受蘊+想蘊+行蘊=名法中的法塵

識蘊=識支,即緣名色支(六根+六塵)所生的了別功能

這個看法是否否定了入胎識、阿賴耶識、中有等概念?


思考了一晚上,把這種理解的十二緣起圖畫了出來

佛教理論體系 | 邏輯圖 | ProcessOn

名法=受蘊+想蘊+行蘊→法塵

色法=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注意:意根是色法!

緣名色和合而生識支,即了別六根和六塵

緣意根和法塵而生意識。法塵是名法,即對應受蘊、想蘊、行蘊。

所以六根和六塵是現象,而識支是了別現象的功能。因為現象因緣生滅,所以了別的功能也是因緣生滅的。

而補特伽羅的定義就是五蘊的集合體,因此可以推出:

五蘊=六根+名法+識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色蘊=色法中的六根

受蘊+想蘊+行蘊=名法中的法塵

識蘊=識支,即緣名色支(六根+六塵)所生的六種了別功能

根據十二緣起:

前五根與前六塵和合,緣根塵和合而生識,緣識生觸,緣觸生愛,緣愛生取。

由此推出:前五根+前五塵→識→觸→受→愛→取,其中觸、受、愛、取對應的是受蘊、想蘊、行蘊,此三蘊即為名法,積累成法塵,再由意根所識。

因此,記憶、經驗、思維方式對「我」的認識、煩惱種子等,都屬於行蘊的內容。

這些法塵為意根所識,即了別到「補特伽羅、自我(因無明而被誤解為人我)」「六塵、世界」「業、煩惱種子」等後世部派所研究的東西。

在五蘊運作時,行蘊所積累的內容,又反過來作用於五蘊。例如記憶、經驗為受蘊、想蘊提供運作模式,思維方式、對「我」的認識、煩惱種子為行蘊提供運作模式。

因此,末那識、阿賴耶識根本無需從意識分出,因為末那識對應的「人我執」,阿賴耶識對應的「業力種子」,實際上都是行蘊的一部分。

所以破除我執,是指從行蘊中清理無明我執和煩惱種子,包括我見、身見、貪嗔痴等。在此同時勤修八正道,使行蘊由污染轉為清凈。

當行蘊中的無明我執和煩惱種子被徹底清空時,行蘊便是清凈(不是腦子一片空白)的,因此受蘊、想蘊、色蘊、識蘊的運作方式也是清凈的。我們把這些名法(受蘊+想蘊+行蘊→法塵)的狀態叫做涅槃


謝邀!

末學所學法門:
沒煩惱時,練習覺觀五蘊,有煩惱時,練習覺觀苦集滅道。

討論時,亦同。若沒起煩惱時,純討論,練習覺觀五蘊,若起煩惱時,練習覺觀苦集滅道。

也適用在所有生活應對中。

練習覺觀而達到中道(沒被因緣或境界牽著走)的生活是重點,所以,參與類似題主所開題目的討論,也是練習的好機會。

列舉美國師父網站中這篇文章中的一句話及在另一句話中"名色"的英文用詞:
http://library.dhammasukha.org/dependent-origination.html (Dependent Origination 緣起)
What you do in the present moment, dictates what happens in the future!
"When there is utterly no consciousness, would mentality/ materiality be discerned?"

末學也查了(YAHOO!奇摩)字典:
mentality: 精神性 心態 (名)
materiality: 物質性 (色)

列舉第一句話的用意:末學所學法門都是與當下相關的。

第二句,若能配合每個人的能力、機遇、知識、經驗等,其對物質性及精神性的認知或概念,都會有非常大的差異性。

一個還沒太多學習或經驗的小孩,其認知與概念,是相當窄的,他所看到或聽到的,他如何去認知或產生概念而儲存起來供下回參考用,是如我們大人一般,是在累積的。
已經具有聽的能力的小孩,您說"老虎"時,他可能聽到了這段話語,若沒老虎的認知或概念,"老虎"對他可能只是一段聲波,沒意義。

所以,以當下來說,我們眼見耳聽的,其實只是聲波或光譜,為何其帶有意義?
以往知識、經驗等地累積,也就是以往的認知及概念,將這些聲波或光譜,經由以往的知識、經驗的認知及概念,腦中會有相對的名(精神性,如對老虎的恐懼等)及色(物質性,如老虎的印象、圖像等)的展現。

這些都是五蘊的展現:
沒覺觀能力的人,被名色牽著走,
剛學會覺觀的人,看著自己被牽著走,
熟練覺觀且能中性覺觀的人,漸能練習不被牽著走的生活。

雜阿含288經:
  「尊者舍利弗!老死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亦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生緣故有老死。」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為自作?為他作?為自他作?為非自他無因作?」
  答言:
  「尊者舍利弗!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生。」
  復問:
  「彼識為自作?為他作?為自他作?為非自非他無因作?」
  答言:
  「尊者舍利弗!彼識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識{增}[緣]名色生。」
  尊者舍利弗復問尊者摩訶拘絺羅:
  「先言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生,而今復言名色緣識,此義云何?」
  尊者摩訶拘絺羅答言:
  「今當說譬,如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尊者舍利弗言:
  「善哉!善哉!尊者摩訶拘絺羅!世尊聲聞中,智慧明達,善調無畏,見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證者,謂:尊者摩訶拘絺羅乃有如是甚深義辯,種種難問,皆悉能答,如無價寶珠,世所頂戴,我今頂戴尊者摩訶拘絺羅,亦復如是。我今於汝所,快得善利,諸餘梵行數詣其所,亦得善利,以彼尊者善說法故,我今以此尊者摩訶拘絺羅所說法故,當以三十種讚歎、稱揚、隨喜。
  尊者摩訶拘絺羅說老死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說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
  若比丘於老死厭患、離欲、滅盡向,是名法師;……乃至識厭患、離欲、滅盡向,是名法師。
  若比丘於老死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法師;……乃至識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法師。」
  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言:
  「善哉!善哉!於世尊聲聞中,智慧、明達,善調、無畏,見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證者,謂:尊者舍利弗能作如是種種甚深正智之問,猶如世間無價寶珠,人皆頂戴,汝今如是,普為一切諸梵行者之所頂戴,恭敬、奉事。我於今日,快得善利,得與尊者共論妙義。」

感恩!
祝福!


識,根塵和合緣起生,所以識的存在意味著當下的,鮮活的,死人是沒識的。同理,名色也是當下的,鮮活的,意思是你每個當下的身心狀態,即身體的動作、溫度、衰老的程度等等以及具體的概念被構造、念頭和慾望的產生過程。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就是從身心的角度描述了你每個當下的緣緣相繼的過程。

十二緣起每一支都是必然不需要神通甚至不需要禪定才可被觀察的,證據在雜阿含經347以及南傳須深經。所以無論是三世緣起還是三時緣起,如果把十二緣起解讀成只有在禪定環境下才能被證明,想必都是不符合經中本意的。

關於入胎識、阿賴耶識和中陰身,那些都是各種論中定義的概念,沒有在經、律中出現,本質上並非是佛陀教法。私以為倘若不受持對應的論,討論這些概念的行為都沒太大意義和價值,不如把時間用來研讀佛陀教法本身。


雜阿含214經的意思是說,根塵相對生識,因此識是因緣生的,是無常的,無我的。

雜阿含294經的意思是,內識身(六識),外名色(六塵,法塵屬於名法),和合產生觸(這裡略去了六根)。也就是說心(識)不孤起,仗境方生。也是說明認識過程的緣起無我性。

阿含經中更典型的說法是根塵識三和合生觸,觸俱生受想思。都是說明認識過程是緣起的,無常的,無我的,並沒有一個主宰去認識去感受去想去造作。

你那個中道僧團得出的結論,我不知道是哪裡引的,只覺得莫名其妙,明顯混淆了意思。

名色這個詞的基本含義就是心法和色法,不同的語境下稍微有點不一樣,十二緣起的名色和五蘊基本等同,名色支是粗的、昧劣的五蘊。

而阿含經294經說的名色,是說識所緣的外境,既有色法,也有名(心)法,僅此而已。

這個所謂的中道僧團結論,根本就不懂名法為什麼叫名。

不相應行裡面有一個「名身」,名法的安立是和名身有關係的。

六根中前五根是色法,意根不是色法!意識的所依(根)是五識和無間滅意,也就是前念滅去的六識是後念意識生起的「根」。

名色和五蘊的關係是,色蘊是色,四蘊是名。
為什麼叫色?因為是有見有對,四大所造。色蘊的範圍是五根,五境,無表色,不包括意根。

為什麼叫名?因為色法粗著,不需要用名字來彰顯也可以用眼睛來看到;四蘊微細,必須要依靠名言的安立,才能彰顯出來被了解和認識,所以安立「名」這個叫法。

依經派們能不能不要亂解讀經典?依雜阿含很好,可是如果沒有紮實的基礎,雜阿含能看懂多少?望文生義,甚至是曲解,題主已經給我們做了示範。

論典不是論師拍腦袋想出來的,都是依據經,解釋經的,而且大部分都是阿羅漢所造的論,難道依經派認為自己的智慧超過阿羅漢?如果說阿羅漢造的論不值得學習,那麼馬哈希,帕奧,班迪達,恰宓,德加尼亞,阿姜查這些大德的著作開示也不需要學習了,他們還不一定有阿羅漢呢。

另外中有不止是大乘承認,很多部派佛教也是承認中陰身的,不要把你不認同的一切都往大乘身上甩,大乘現在都快成背鍋之王了。

阿賴耶識的提出,和經部也有很大的關係。

色界天人是沒有名色支的,因為他們不入胎,是化生的。沒有入胎識,滿意了么?

無色界的天人,名色、六處兩支都沒有。

下面略說明一下十二緣起

無明是過去宿惑

行是過去宿業

在煩惱和業的推動下,識不斷結生。

十二緣起中的識,是指入胎時的結生識,是染污的。五蘊中的識,是了別境界的,是通善惡無記的,它的所緣不止是法塵,色聲香味觸也是了別的對象。

十二緣起中的名色,是指胎中的羯羅藍(凝滑)、額部曇(胞)、閉戶(血肉)、健南(堅肉)、缽羅奢怯(肢節)五個步驟。

六處是胎中六根長好了,但還沒有三和合。

觸是生下來不久的小孩子,對於苦樂舍三受的因還不是特別明了,大概是三兩歲的時候。

受是對外界能夠起反應了,能夠明了苦樂舍的差別因,知道怎麼樣會有樂受,怎麼樣有苦受,大概是五六歲到十四歲左右。

愛,十五歲以後,對可愛的東西產生貪著,淫愛現行了 但是還沒有很執著的去追求。

取,不斷的四方馳求,不辭勞倦。(初起名愛,轉盛名取)

有,因為愛和取這兩個煩惱,所造的業,能感得當來的果。

生,未來生(等於結生識)

老死,未來生命的無常壞滅,包括名色到受,也就是五蘊的壞滅。

無明和行是過去因,識到受是現在果;愛、取有是現在因,生、老死是未來果。

十二緣起是指生命流轉的三世兩重因果。

用來說明生死輪迴是沒有始終的,順則輪迴,逆則解脫。

這是分位緣起的解讀,世尊說此,是為了遣除有情對於三世的疑惑。

有情於前際生如是疑:我於過去世,是有還是沒有? 我是離蘊還是即蘊?我是常還是無常?

有情於中際生如是疑:懷疑我的自性;懷疑我的差別;懷疑我的因(我從哪來);懷疑我的果(要到哪去)。

有情於後際生如是疑:我於未來,有還是沒有?如果有是怎麼樣的?為什麼會有?

十二緣起如同一個圓環,是無始無終的,無明有因,老死有果。無明是因,老死是果。

故經雲「如是(十二)純(是五蘊,無我、無我所)大(無始無終)苦蘊(十二支作果)集(十二支作因)。」


我們還是從印順法師的「唯識學探源」中摘文來看問題吧,為什麼呢,因為這篇文章是要說明「十二緣起」對唯識學的起源是十分重要的,那順便也可以了解印師對「名色」的歸納。

首先,名是精神界,色是物質界,五蘊的受想行識歸名,色歸色,根是作用,根塵合觸生識,這些應該算是佛學的基本常識了。那你的問題是:名色應該是現象界,識類似靈魂或補特伽羅屬獨立屆(因為識緣名色),意根是否色法等問題(但「末那"立第七識前和意根沒太大區別)。文:

「五支、十支、十二支,都編集在『阿含經』中,究竟誰是原始的,誰是後人附加的呢?又像經上說「味著心縛」,也有五支、十支不同的記載。這可見釋尊隨機說法的或開或合,與成立的先後無關。十二支說,確乎要比較圓滿,所以古代的佛弟子,都依這十二支來講說。在十二支說普遍流行以後,對釋尊詳、略、開、合說法的善巧,漸漸的被人忽略了。有人不了解這個意義,見到經中有九支、十支,便把它補足成十二支,不知這是「畫蛇添足」。」

所以,十支和十二支應該都是後人添加的,既然是添加的,就是適應凡人常識的分類法,六根六塵也如是。需要重申,這些非佛陀原說,但可能是原說的解釋。文:

"這受要依感覺才能引發,所以受又依六入觸為緣而生。「六入觸」,就是依眼、耳、鼻、舌、身、意取境的六根,而生起眼觸、耳觸到意觸。這六觸,可說是認識作用的開始。六入生起覺觸,一定要有所觸的對象,因此,六入觸又以名色為因緣。「名色」的色,是色蘊;名是受、想、行、識四蘊。這五蘊──名色,可以總攝一切精神與物質。名色是六入觸所取的,所以是認識的對象。緣名色有六入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的四支,說明了觸境繫心的過程。名色、是認識的對象。六入觸,是以感覺的機構作關鍵,讓客觀的名色反映到六根門頭來;六根攝取名色的影像,生起主觀的感覺,才成為認識。"

上文也清楚說了,五蘊既是名色,名色可總攝一切精神與物質。文:

」名色要從識而有,所以說「識緣名色」。但識也還要依託名色才能存在,所以又說「名色緣識」。識與名色,相依相緣而存在;『雜阿含經』(卷十二 -二八八經),曾用束蘆的比喻,說明它的相互依存性:「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我想上文解答了你的問題,雖然識緣名色,但識也緣自名色。這就是緣起法的精髓,每一種現象必須依其它現象才能生成湮滅。文:

「正像『大緣方便經』所啟示的:「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大緣方便經可在長阿含中翻閱原文。話雖如此,以前我沒讀「中論」和「雜阿含」之前,一直以為六識委派任務給六根去生成六塵的,說明唯識學對我國的佛學影響是很深的。文:

」又依『雜阿含經』「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看來,識與名色,是主觀客觀的對立,經過感覺機關六入的聯合,才能生觸,觸是認識作用的開始;識是有認識作用的心識當體。總之,「二和生識,三和合觸」,是佛教的常談。用它來配合緣起支的次第,形式上總難免有些參差。倘能從多方面去解釋它,這識、名色、六入、觸四支的意義,也就顯而易見了。 「

這段話可以作為總結吧。


總感覺哪裡不對


由此中道僧團得出結論:

  由以上諸經可知,《雜阿含》及《相應部》中的「名色」,是指「六根、六境之緣」了。

————

第六根——意根即識蘊

用隨佛比丘的見解,「識緣名色」, 識緣色聲香味觸?這是唯心。

他的種種見解漏洞太多,我懶得多動腦。


不是中有,但是識是指入胎識或者阿賴耶識。識緣名色就是指投胎的一瞬間,識就是我們所講的靈魂,或者輪迴的主體,在唯識宗稱為阿賴耶識,在雜阿含經稱為6識,在南傳佛教稱為死心和結生心。所以這些都代表識支沒有色蘊,而中有身依據《俱舍論》是存在色蘊的。

《雜阿含經》中,佛陀在講完12緣起之後,用了一個比喻總結12緣起,即燈喻,燈喻是說一個油燈的火焰之所以可以不斷燒下去,是因為總往裡添加油,也有地方說加柴火,所以燃料不斷,火焰也不斷,這裡的火焰就是指識支,燈油或者柴火是指業力,我認為理解為下一時刻的色身比較好理解,因為存在下一時刻的色身,所以六識可以不斷延續下去,直到死亡和來世的受孕到出生,色身都會不斷的提供著,因此六識可以相續不斷,識緣名色是說,前世的色身死了,識需要繼續延續下去,會找到今生的受精卵,就好像火焰把舊柴火燒沒了需要找新柴火延續下去。因此從12緣起中可以得出來一個結論,就是輪迴的主體是我們的六識,也就是所謂的精神體在輪迴,因著下一時刻的肉體或者業力會源源不斷的提供著,這就是形成了輪迴,即今生的肉體死掉了,來世的受精卵又接著提供上,讓六識得以延續,形成了識緣名色。

下面用《法蘊足論》的引用作為教證,裡面清楚的引用了佛經中如何解釋識緣名色的內在含義。《法蘊足論》依照呂澄的觀點,是六門足論中最早的一部論,依照玄奘法師的翻譯,其作者為目健蓮尊者,藏傳佛教認為作者是舍利弗尊者,並且對應著南傳佛教的《分別論》,因此可以斷定該論是出自佛陀上首弟子的佛教古論。

《法蘊足論》:「複次教誨頗勒窶那經中。佛作是說。頗勒窶那識為食故。後有生起。此識云何。謂健達縛最後心。心意識增長堅住。未斷未遍知。未滅未變吐。此識無間。於母胎中。與羯剌藍自體和合。此羯剌藍自體和合。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是名識緣名色。複次教誨莎底經中。佛作是說。三事和合。入母胎藏。云何為三。謂父母和合俱起染心。其母是時調適。及健達縛。正現在前。如是三事和合。入母胎藏。此中健達縛最後心意識。增長堅住。未斷未遍知。未滅未變吐。此識無間。入母胎藏。此所託胎。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是名識緣名色。複次大因緣經中。尊者慶喜問佛。名色為有緣不。佛言有緣。此緣謂識。佛告慶喜。識若不入母胎藏者。名色得成羯剌藍不。阿難陀曰。不也世尊。識若不入母胎藏者。名色得生此界中不。不也世尊。識若初時已斷壞者。後時名色得增長不。不也世尊。識若全無為可施設有名色不。不也世尊。是故慶喜。一切名色。皆識為緣。是名識緣名色。」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自知不受後有」?
佛教有多少分支?各分支奧義有何不同?大體分布在世界哪些地方?
為什麼很多大乘佛教信徒(含密教)和南傳佛教信徒對待宗教學學者的態度截然相反?
佛教怎麼看待枯禪?第六意識心要不要修?
怎麼看待這種被布施的心態,你布施了一個人,他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或者說:「感謝上帝的恩賜」?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 藏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