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Note或者NoteExpress能否標記某個文章的所有參考文獻?
能否進行關聯,比如我的所有文獻中,哪些文獻是哪些引用的參考文獻,比如選中某個文獻,可以即刻知道我的資料庫還有哪些文獻是這篇的參考文獻?
問題描述,EndNote中是否可以選定文獻A查看它引用了哪些前人的工作。
EndNote沒有任何這種引文關係展示功能, 估計NoteExpress也不會有。Web of Science(WOS)和Google Scholar也只能查看文獻A被哪些後人工作引用。
不過WOS文獻數據本身導出後是可以有以上兩個功能的, 事實上它可以畫出文獻的引用網路關係圖。數據是通過HistCite生成的,看了一下知乎上已有相關介紹,這裡不再展開:
知乎專欄:文獻引文分析利器HistCite使用教程(附精簡易用免安裝Pro版本下載)
科學網-引文分析軟體histcite簡介 - 羅昭鋒的博文 //科大羅昭鋒老師介紹了很多相關的內容。
相似的軟體還包括CiteSpace(如何使用CiteSpace的一組示範及常見問題解答-博客-科學網手機版), RefViz(【原創】文獻分析軟體RefViz點點通, RefViz介紹)
需要指明的是HistCite顯示網路關係圖最多是有上限的,印象中大概是500篇,而且是你導入的數據中的關係。因此前提是你在WOS中下載前就知道這些數據是有關聯的。這裡存在問題如下:
1. 如果你想知道任一文獻的前後好幾級關係引用會很難,即使WOS提供了任一文獻的前後關係,你也只能人工在線操作去找,這樣每一級跨度都增大了很多工程量。
2. 如果你只想知道任意領域最重要的前500篇文獻的相互關係引用,只需在WOS中按它引次序(這不是一個硬標準,但一般情況下有效)下載,再用HistCite分析就做到了。
事實上1不是必須的,因此2就足夠了。
評論提到TheBrain,俺最早也嘗試過這個軟體來構建文獻關係,理論上這是可行的,TheBrain處理事物關係比一般的思維導圖軟體靈活的多了,但是要處理海量文獻(比如上百)會很累。而且它沒有EndNote那樣手動批量歸類和智能批量歸類的功能。因此閱讀文獻過程中,要理解文獻的關係,事實上只需要:
1. 使用WOS和HistCite分析該領域的主流工作並理清門派關係;
2. 使用EndNote對文獻進行深入歸類,比如按作者,雜誌,主題和更細的主題,再按時間或EndNote上的個人簡短批註或筆記排序。
通過以上1和2和你對文獻的閱讀,自然就建立起大多數重要的文獻前後關係脈絡圖。
EndNote作為文獻管理軟體和TheBrain作為思維導圖軟體定位是不一樣的,這兩個軟體如果能相互優勢彌補或許是未來數據可視化很好的發展方向。但個人認為當下EndNote足夠用了,TheBrain勝在概念關係而不是文獻關係(因此尤其適合概念之間的分門別類如生物學或醫學筆記,人物關係等等),因為文獻關係並不僅僅涉及到引用,還包括作者排序,時間排序,筆記和PDF預覽等等,所有這些並不是TheBrain的優勢,而且界面無法做到顯示足夠數量仍然能像EndNote那樣簡單直接。
因此,如果你在使用WOS和HisCite之後還想理清普通文獻(它引次數一般的文章)關係,則可以將相關文獻導入到EndNote中,在閱讀和查看之後手動按Group分類並批註(Research Notes),Rate以及使用時間排序即可一目了然。
同thebrain,WOS,reference management app用戶。
參考之前的回答並重新重新整理一下題主的需求,有時一個好的問題梳理能夠解決一半的問題。
EndNote或者NoteExpress能否標記某個文章的所有參考文獻?
- 能否進行關聯,比如我的所有文獻中,哪些文獻是哪些引用的參考文獻,比如選中某個文獻,可以即刻知道我的資料庫還有哪些文獻是這篇的參考文獻?
- 我在查看文獻時會去看參考文獻,這時如果能構建這種關係就好了,比如我點擊某篇文獻,馬上可以看到我的資料庫中有哪些文獻被這篇文獻引用過,如果不能自動識別,那可不可以我自己錄入題錄時我來指定關聯?如果手動也不行就沒辦法了嗎?
#論文信息的存儲需要有關聯數據結構的表徵(linked data),這種關聯基於引用和被引用的關係之上。
這算是個很基本需求,因為引用關係是非常解構化的數據,最有代表性的資料庫就是Web of Science,使用引用關係數據人們可以知道學科發展的脈絡(time line),可以找到重大研究(cited number),可以找到介紹性的綜述研究(citing number),也可找到對一個問題感興趣的作者小團體(合作者,機構)。但好的ref manage軟體已經可以採用語義分析等nlp技術在語義(semantic)基礎上對論文自行進行結構挖掘,自動建立更加多樣化的關聯數據結構,比如科學邏輯推理的動力模型(觀察 假設 假設演繹 統計推理 etc. 參考simon:model of scientific discovery),研究範式的總結,潛在的相關領域和潛在合作者的挖掘(類似婚戀網的匹配)。
- wos上的被引,他引文獻太多了,網路太過於複雜,我所需求的是在我所下載、標記的文獻中尋找,也就是說,這種網路關係我只想在「我」個人的庫中尋找,建立,而不是廣泛的關係,比如點擊某篇文獻A,引用它的可能有10篇文章,可我資料庫里可能只有2篇文章引用了這篇A,這樣局限在一個小範圍,我覺得是更有利於自己分析。
#基於本地的個性化數據結構(這也是個非常基礎的需求,等於在Web of Science的資料庫上做減法。WOS可以記錄全部的論文引用關係的記錄,題主僅是需要在把這個關聯縮減為本地數據,實際上用Citespace或者histcite就可以實現,只需要把本地論文的BibteX(存放論文metadata的文件)導入這兩個軟體就好了。
- 目前我大致用TheBrain嘗試過,以文獻和被引文獻建立父子關係,同時輔以標籤,年份按5年一個範圍,備註裡面寫上文獻信息(名字,作者,等),利用TheBrain強大的搜索功能可以篩選自己想要的內容,每次錄入的時候查找一下,手動錄入,這就是麻煩的地方,是人工的,不能像資料庫文獻管理軟體通過信息鏈接。
-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NoteExpress錄入了一次,TheBrain還要錄入一次,有點麻煩,不過TheBrain錄入精選的,NoteExpress作為下載容器,我覺得似乎也可以。
- 我之前是用TheBrain這個軟體來構造這種關係,但是必須寫入題目或者信息,這樣分成了兩個軟體(NoteExpress和TheBrain),感覺不是很方便。
- 但TheBrain強大的關係顯示,可以實現點擊某篇文獻,屬於哪些的參考文獻,通過標籤搜索,找出自己設定的研究範圍和內容的關鍵字的文章,就是錄入比較麻煩,搜索不像NoteExpress直接點擊標籤來的快。
#需要一種視覺可視化的方式(ex:thebrain)實現信息直觀的呈現,來幫助自己更好的理解論文之間的關係;
#需要靈活的搜索和篩選功能,在不同的目的、背景以及思考下呈現不同的信息表徵#需要一個統一平台,自動化的批處理操作,達到更順暢更高效的工作流。基於以上的需求:
你需要qiqqa。qiqqa是劍橋大學計算語言學博士製作的一款學術軟體,界面雖然繁瑣了點,但絕對是學霸專用。上手並不難,但功能點多到總是有驚喜發現,比如pdf的段落、句子、詞語可以注釋,注釋可以打標籤,標籤可以搜索篩選,注釋間可以建立連接。這種方式實現了知識的碎片化和再組織兩個步驟,突破了傳統文獻管理工具只能以一篇論文為基本數據單元的局限,從而使得qiqqa不僅作為存儲和閱讀的工具,甚至論文寫作也可以在這上面通過brainstroming功能進行(僅限思路和框架的生成)。Citavi 不僅可以關聯,而且還可以評級。免費的,試試看吧。這是我用過功能最全的文獻管理軟體了。
瀉藥 沒有這個功能
推薦閱讀:
※EndNote里沒有我想要投稿雜誌的style,有沒有辦法添加呢?
TAG:EndNote | 文獻檢索 | noteExpress | 文獻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