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大家心目中是怎樣一種存在?佛法和修行於大家而言意味著什麼?


第一個問題: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第二個問題:

妙湛總持不動尊 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 不歷僧祗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 還度如是恆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 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 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 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 爍迦羅心無動轉


佛告比丘。

行有二事。為墮邊際

一者 念在色慾。無清凈志

二者 猗愛著貪。不能清志行

是二事。還墮邊行。生不值佛。違遠真道。若能斷貪。精進修明。可得泥洹

何謂 泥洹

先知四諦。何謂為四。

一曰為 苦。

二曰為 習。

三曰為 盡。

四曰 入道。

如是比丘。次持覺慧一心思禪。受道報應。法眼以朗。解彼四諦。稍入道跡。

何謂為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憂悲惱苦 恩愛別苦 怨憎會苦 所求失苦要因五陰。受盛為苦

何謂為 所愛著習。不愛亦習

何謂為 其所有愛。覺知有滅。不愛不念。而覺皆盡

何謂 入道八正為真

一曰 正見。

二曰 正利。

三曰 正言。

四曰 正行。

五曰 正命。

六曰 正治。

七曰 正志。

八曰 正定。

是為苦習。以盡入道。

真諦是為 無生。無生者 無老。無老者 無病。無病者 無死。無死者 無痛。無痛者 無上吉祥。向於泥洹

於時如來而作頌曰

至道無往返 玄微清妙真

不沒不復生 是處為泥洹

此要寂無上 畢故不造新

雖天有善處 皆莫如泥洹


「不同年紀,不同階段,佛陀在我心目中的樣子,並不相同。」

作為一名年輕的老教師,佛陀在我心目是一位慈悲有愛,真正的老師。

佛法,就是活法,少煩少惱、幸福生活的方法。

修行,是修理自己的身口意的行為,「把羨慕嫉妒恨轉化為隨喜感恩愛。」


佛陀是導師;

佛法是究竟;

修行是無畏無礙,歡喜自在。

以眾生苦難為道場:在行善中得歡喜,在執戒中得自在,在利他中覺智慧。

目前我的路。

希望有幫助

感恩

祝福


大正藏第 16 冊 No. 0691 最無比經

  No. 691

  最無比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其無量大苾芻眾,無量菩薩、天、人等俱。

  爾時,尊者阿難在空閑處獨坐思惟,生如是念:「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凈信心受三歸

依,作如是言:『今我某名,歸依於佛兩足中尊、歸依於法離欲中尊、歸依於僧諸眾中尊。』

如是歸依得幾許福?」

  作是念已,日初出時於本住處,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安詳而出往如來所。到已,頂禮世

尊雙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惟我向者,在空閑處獨坐思惟,作

如是念:『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凈信心受三歸依,作如是言:「今我某名,歸依於佛兩足

中尊、歸依於法離欲中尊、歸依於僧諸眾中尊。」如是歸依得幾所福?』我未能了,惟願世

尊哀愍為說,令諸眾生得正智覺。」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善哉,善哉!汝真妙慧能善思惟,能善請問如來斯義。汝今諦

聽!極善思惟,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阿難白佛:「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汝今當知,此贍部洲縱廣周匝七千逾繕那,北廣南狹形如車箱,

人面亦爾。假使於中合為一段,或甘蔗林,或蘆葦林,或竹林等,或復稻田、胡麻田等,側

塞充滿無有間隙。如是假使遍贍部洲諸預流果,側塞充滿亦無間隙,如甘蔗等。如是一切預

流果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滿一百歲,以諸世間上妙樂具、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奉

施供養,恭敬禮拜。於彼一一預流果人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其遺骨,起窣堵波高廣嚴麗,

皆以種種塗香、末香、薰香、花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燭光明,讚歎供養。汝意雲

何?由是因緣,彼所生福寧為多不?」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凈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歸依於佛兩足中

尊、歸依於法離欲中尊、歸依於僧諸眾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獲福無量。阿難當知,如前所說供養福德,比此三歸所生福德,於百分中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且置此方南贍部洲。於此東方毗提訶洲,縱廣周匝八千逾繕那,

形如半月,人面亦爾。假使於中合為一段,或甘蔗林,或蘆葦林,或竹林等,或復稻田、胡

麻田等,側塞充滿無有間隙。如是假使遍彼東方毗提訶洲,一來果人側塞充滿亦無間隙,如

甘蔗等。如是一切一來果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滿二百歲,以諸世間上妙樂具、衣服、飲

食、卧具、醫藥,奉施供養,恭敬禮拜。於彼一一一來果人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其遺骨,

起窣堵波高廣嚴麗,皆以種種塗香、末香、薰香、花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燭光明,

讚歎供養。汝意云何?由是因緣,彼所生福寧為多不?」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凈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歸依於佛兩足中

尊,歸依於法離欲中尊,歸依於僧諸眾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所說供養福德,比此三歸所生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且置東方毗提訶洲。於此西方瞿陀尼洲,縱廣周匝九千逾繕那,

形如日輪人面亦爾。假使於中合為一段,或甘蔗林,或蘆葦林,或竹林等,或復稻田、胡麻

田等,側塞充滿無有間隙。如是假使遍彼西方瞿陀尼洲不還果人,側塞充滿亦無間隙,如甘

蔗等。如是一切不還果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滿三百歲,以諸世間上妙樂具、衣服、飲食、

卧具、醫藥,奉施供養,恭敬禮拜。於彼一一不還果人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其遺骨,起窣

堵波高廣嚴麗,皆以種種塗香、末香、薰香、華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燭光明,贊

嘆供養。汝意云何?由是因緣,彼所生福寧為多不?」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凈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歸依於佛兩足中

尊,歸依於法離欲中尊,歸依於僧諸眾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所說供養福德,比此三歸所生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且置西方瞿陀尼洲。於此北方大俱盧洲,縱廣周匝十千逾繕那,

地形四方,人面亦爾。假使於中合為一段,或甘蔗林,或蘆葦林,或竹林等,或復稻田、胡

麻田等,側塞充滿無有間隙。如是假使遍彼北方大俱盧洲阿羅漢人,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心

得自在具正解脫,正智解脫,其心調順如大龍象,所作已辦舍諸重擔,逮得己利不受後有,

梵行已成,身心無礙,知眾生性,具六神通、證八解脫,側塞充滿亦無間隙,如甘蔗等。如

是一切阿羅漢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滿四百歲,以諸世間上妙樂具、衣服、飲食、卧具、

醫藥,奉施供養恭敬禮拜。於彼一一阿羅漢人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其遺骨,起窣堵波高廣

嚴麗,皆以種種塗香、末香、薰香、花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燭光明,讚歎供養。

汝意云何?由是因緣,彼所生福寧為多不?」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凈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歸依於佛兩足中

尊,歸依於法離欲中尊,歸依於僧諸眾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所說供養福德,比此三歸所生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且置北方大俱盧洲。總四大洲有鐵輪山周匝圍繞,一日一月之

所照臨。假使於中所有一切諸山大海,悉皆除屏合為一段,或甘蔗林,或蘆葦林,或竹林等,

或復稻田、胡麻田等,側塞充滿無有間隙。如是假使遍輪圍中,諸獨覺人成就種種,勝阿羅

漢所有功德,側塞充滿亦無間隙如甘蔗等。如是一切諸獨覺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滿十千

歲,以諸世間上妙樂具、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奉施供養,恭敬禮拜。於彼一一諸獨覺

人般涅槃後,起窣堵波高廣嚴麗,皆以種種塗香、末香、薰香、花鬘,上妙幡蓋、寶幢、音

樂、燈燭光明讚歎供養。汝意云何?由是因緣,彼所生福寧為多不?」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凈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歸依於佛兩足中

尊,歸依於法離欲中尊,歸依於僧諸眾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所說供養福德,比此三歸所生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且置如是一四大洲,一日一月所照臨處。乘此復有小千世界,

有鐵輪山周匝圍繞,其中具有千日千月、千四大海、千蘇迷盧大寶山王、千七金山輪圍山等,

千贍部洲、千毗提訶、千瞿陀尼、千俱盧洲、千四天王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睹史

多天、千樂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眾天,一大梵王於中自在,如是名為一小千界。乘此

復有中千世界,有鐵輪山周匝圍繞,其中具有千小千界,如是名為一中千界。乘此復有大千

世界,有鐵輪山周匝圍繞,其中具有千中千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於中所有一切諸山

大海悉皆除屏合為一段,或甘蔗林,或蘆葦林,或竹林等,或復稻田、胡麻田等,側塞充滿

無有間隙。如是假使遍滿其中,諸佛、如來、應、正等覺,側塞充滿亦無間隙,如甘蔗等。

如是一切諸佛如來,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滿二萬歲,以諸世間所有一切上妙樂具、衣服、飲

食、卧具、醫藥,奉施供養,恭敬禮拜。於是一一諸佛如來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佛馱都,

起窣堵波高廣嚴麗,皆以種種塗香、末香、薰香、花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燭光明,

讚歎供養。汝意云何?由是因緣,彼所生福寧為多不?」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一佛所,二萬歲中,以諸世間所有一切上妙樂具、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奉施供養,恭敬禮拜。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佛馱都起窣堵波高廣嚴麗,亦以種種塗香、末香、薰香、花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燭光明,讚歎供養,其福尚多無量無邊不可稱計,況滿三千大千世界諸佛、如來、應、正等覺,經二萬歲如前供養,所生福德而可彌多,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佛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凈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歸依於佛兩足中

尊,歸依於法離欲中尊,歸依於僧諸眾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

前所說供養福德,比此三歸所生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

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乃至復

能一彈指頃受持十善,由是因緣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所說惟受三歸所生福德,比此兼

修一彈指頃十善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

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乃至復

能一日一夜受持八戒,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所說,一彈指頃十善福德,比一日一夜八

戒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

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乃至復

能盡其形壽受持五戒,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所說,一日一夜八戒福德,比盡形受五戒

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

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乃至復

能盡其形壽受持勤策、勤策尼戒,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福德比此福德,復於百分不及

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

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復有能盡形受持尼正學戒,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福德

比此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

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復有能盡形受持苾芻尼戒,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福德

比此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

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復有能盡形受持大苾芻戒,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福德

比此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

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盡未來際受

持菩薩三聚凈戒,無缺無犯,所獲福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比喻,最勝最尊,最上最妙。

  爾時,尊者阿難聞佛所說,受持三歸乃至菩薩三聚凈戒,所獲福德無量無邊。歡喜踴躍

嘆未曾有,而白佛言:「甚奇!世尊!如是法門,最勝希有不可思議,明甚深義,功德廣大

難可挍量。其名何等,我當奉持?」

  佛告阿難:「今此法門名『最無比』,挍量種種真實功德,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

何?此經中說最無比法,一切世間甚難聞故。」

  時薄伽梵說是經已,尊者阿難、大苾芻眾,無量菩薩及諸天、人、阿素洛等,聞佛所說,

皆大歡喜,嘆未曾有,信受奉行。

  最無比經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諸法諸相,萬法皆空

我即是佛,無我無佛!


佛陀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感激涕零,言語無以表達。

佛法和修行意味著:生命。


一個領悟了宇宙身心實相的偉大覺悟者,他悟道後,餘生都行化於古印度地區,教導人們他所領悟的法,即四念處。


佛陀是一切,佛法是敬畏


推薦閱讀:

既然「本自清凈」,為何「復生無明」?
准提咒的手印無傳承是否可以結?
請問在佛教里,什麼叫智慧?什麼叫慈悲?
如何在修幻的基礎上體悟空性?
知乎的網傳佛教們如何是看待自己的?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 佛法 | 密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