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五月天第九張專輯《自傳》里的《成名在望》這首歌??
「我怎好意思走近那個少年的我呢?他一定受不了我的善意。」
來自木心。
明白了這句話,也就明白了《成名在望》說的是什麼。
最早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參考信息,沒有可以依託的文案。結合《自傳》這個主題,第一感覺,這是五月天回望過去吧?當五月天「活在當時你幻想的未來里」,給在烤雞店、士林餐館唱歌的他們,說來的寄語吧?
然後阿信說:《自傳》寫的不僅是五月天,而是「我們」。他不斷強調這句話。
於是我忽然就曉了。
這是一個人人都希望成名的時代。在從前,我怎麼會想著自己會和「紅」這個詞掛鉤呢?我又不是藝人。可事情就是這麼發生了。你有了關注你的人,你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大家看在眼裡。你看的書,聽的唱片,你去的地方,你的憤怒,你的寬容,你接的廣告,你寫的軟文,等等。當我站在山的這一端時,還沒走幾步,就開始幻想山那邊的風光,幻想「千百雙手在我面前揮舞」,「千百個熱情的笑容」,幻想「人群被我深深的打動」,這些曼陀羅花如迷幻藥一般——這也是《成名在望》的警世恆言。
五月天的這首歌,展現他們曾度過的凌晨三點鐘的黑暗,以及身處自強隧道時的所想。被外界普遍認為熱血和勵志的五月天,可能是他們最灰暗的一首歌。結合專輯裡的《頑固》一起聽,效果更佳。
人世間,大部分的我們,終究沒有走到夢想的彼岸。
30歲的我,無法去把這個勸慰,告訴18歲時的我。雖然離問題過去有點久,新專輯發布大半年了,前一陣子聽了很多舊歌,這幾天又開始聽小九,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忍不住想說一下…
先說這首歌基本可以算是整張新專輯裡的最愛,而這首歌里最動聽的一句就是「少年回頭望 笑我還不快跟上」,上面有些回答也提到了,因為不是很懂編曲和樂理所以沒辦法從音樂層面去剖析這首歌,只能從文字來分析一下。
成名在望,歌名其實就很值得玩味,這專輯叫「自傳」,這張專輯唱的就是他們自己。(當然也是我們的自傳,和這個時代記錄,謝謝回復的朋友補充~)那麼以五月天現在的狀態來說,可以說是國內一直熱度不減的樂隊了,李宗盛大哥說:「五月天是華語樂壇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樂隊。」所以「成名在望」其實說的是他們過去的心路歷程。當然,以阿信的野心,或者說五月天他們對自己的期待,估計還是覺得自己在「成名在望」,因為新專輯發布會的時候他們也提到了,他們面對的是更大的問題,如何去影響世界影響社會,如何成為披頭士那樣的偉大樂隊。
結合上面有位答主說這首歌一般,感覺應該不是五迷?如果熟悉五月天,應該會在這首歌里感覺到很多內容。理解這首歌,需要了解他們的經歷和心境,之前的歌和自傳這個定位,下面細說:
這首歌的一開頭,是一段磁帶的聲音,結合歌詞,顯然是倒帶的聲音,估計有些年輕的朋友都沒倒過帶吧……(暴露年齡啊)專輯裡的另一首歌《轉眼》裡面有一句「在我的時代還有唱片行」,所以這個磁帶聲也是別有深意的,代表了他們年少的時代。
前面幾句:
找一個和弦開始唱
那故事遺忘的時光
起點是那平凡的成長
或初學吉他時少年們的模樣
大家都能看懂了,說的就是成名之前的那段時光,很通俗的用詞,娓娓道來,處理過的模仿磁帶的聲音自帶情懷。「最平凡日子/最卑微夢想/何時才發現 最值得珍藏」
接下來描寫的是當時的心境:
那一年的舞台沒掌聲沒聚光
只有盆地邊緣不認輸的倔強
排練室的日夜在爭論在激蕩
以音量去吞噬無退路的彷徨
出道前在酒吧里的駐唱,最慘淡的時候只有老闆一個人在聽他們唱,算是他們演出經歷里的最低谷,雖然倔強但是也很彷徨,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怎麼樣,不知道這種倔強能不能帶他們走出盆地,又能帶他們走多遠,走到何方。
於是就有了以下幾句的自我提問:
那黑的終點可有光
那夜的盡頭可會亮
那成名在望
會有希望
或者是無知的彷徨
那又會怎麼樣
然後是另一段自我回顧:
混跡過酒場的駐唱
才讀懂人性的尋常
背負過音樂節的重量
才體會每場仗
都仰賴槍與糧
還是他們成名前的故事,酒吧駐唱已經說過了,但是「人性的尋常」短短几個字就包含了很多,為什麼在酒吧駐唱之後就讀懂了人性呢?我猜是知道了酒吧老闆要的是人氣和金錢,而不在乎他們做的是什麼音樂,就像後來的唱片公司(尤其是後來不斷開演唱會,感覺就像是公司的搖錢樹…)
關於「背負音樂節的重量」,個人聯想到的是阿信在大安森林公園開唱之後,(也就是《任意門》唱到的七號公園,我去過,耶)因為第二天器材要繼續用,不能搬走又怕被偷,所以他一個人在那裡看器材,餵了一晚上蚊子,也想了很多關於自己關於五月天的未來。至於「槍和糧」也很容易明白,沒有錢沒有飯吃只有夢想是走不遠的,這也是他們這些年來的感受吧。
所以更懂得夢想的堅持有多難,多珍貴:
夢是把熱血和
汗與淚 熬成湯
澆灌在 乾涸的
貧瘠的 現實上
當日常的重量
讓我們 不反抗
倒地後才發現 荒地上
渺茫 希望 綻放
阿信將「夢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寫出了詩意,夢想如何照進現實?憑著熱血就夠了嗎?說真的,所有中二少年都不會缺乏熱血這種東西。我們還需要付出汗水,淚水,血水,再和銅牆鐵壁般的現實去對抗,去和解,而現實再以一切日常瑣碎和沉重去壓垮我們,直到我們趴在地上痛苦不已,如果這時還有一絲倔強,一絲堅持,夢想才能開成一朵微弱的花。話說我覺得這段歌詞寫得特別有畫面感,但是是一種後現代風格的畫面,類似達利的那種。
接下來:
穿過了
搖滾或糖霜
昧俗或理想
批判或傳唱
道路上
只能看遠方
最遠的地方
應許的他方
不停衝撞
搖滾、糖霜,昧俗、理想,批判、傳唱,而且是「穿過了」,配合音樂聽起來真的很有力。其實這些年來外界對他們的評價,他們都很清楚明白。從《為愛》開始,「商業化」的聲音從未斷過,也有人說他們不是搖滾,不是樂隊,口水歌,偽搖,等等。
但是既然選擇了這條道路,就「只能」朝著前方前進,表露出了一種無奈,「遠方」是紛紛擾擾中的自我鼓勵。個人理解,遠方大概就是John Lennon那首《Imagine》那樣的境界吧,大家都很愉快、和諧,我們imagine的事情都能實現,夢想也都開出繁花。然而在到達遠方之前,他還是在不停地和這些評論,或者說現實,在衝撞。
看過多少臉龐
飛過多少異鄉
少年早已蒼茫
回頭望
我在何方
這段的節奏變慢,情緒也變得沉重,我聽到這段的時候說實話覺得很傷感,心疼寫出這樣歌詞的人,也覺得自己這幾年心境也逐漸變得滄桑,有點唏噓。對於他們幾個來說,看過多少人,飛過多少個城市,都已經快數不清了,體力和精神都被消磨,當初一萬人在台北市立體育場就興奮到不行,而今鳥巢十萬人也已經不止一次了,talking和各種橋段上演了無數次,有時候也會心累吧。所以這個時候,那個2000年高唱「我要永遠是現在的我」的少年,回頭看到這樣蒼茫的自己,突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了。
一站又一站的流浪 那旅館和空港
一遍又一遍的採訪和攻防
一雙又一雙的目光 像監獄和高牆
牆裡的風光是不是
如當初想像
然後到了這段節奏又開始變快,鼓點也變得密集是上一句「我在何方」之後的自我拷問。旅館這句讓我想到《候鳥》這首歌,不停地遷徙,每一次都以為到了終站。「一離開台北卻又想念台北」,雖然不停開唱彰顯了他們的成功,但是疲倦於這樣的流浪也是很正常不是嗎?還有那些想竭力挖掘他們私生活的採訪和偷拍,甚至還有他人的目光粉絲的瘋狂,圍城之內,他們真的是光鮮亮麗嗎?
以前瑪莎寫過一篇文,說演唱會就是一個造神運動,萬千人為你吶喊,你很容易就會飄到半空中,所以他喜歡開完演唱會之後洗澡來讓自己冷靜。有點扯遠了,但是這個樂隊很顯然不是飄然自得的那種傢伙,對吧,所以才會去思考,這種風光是不是自己要的。
那黑的終點可有光
那夜的盡頭可會亮
那成名在望 是否風光
或者是瘋狂的火光
那又該怎麼樣
那又能怎麼樣
「風光」或是「瘋狂的火光」,其實只是一線之隔,這一段如果配合《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去聽會有更深的理解,追求點擊量、銷售量,無論是誰都會人走茶涼,享受成果的同時也在付出代價,「跟著節奏的我常迷惘」和此處的「該怎麼樣」是一樣的,而「能怎麼樣」進一步表達了無奈和無奈中的堅持。
再接下來是重頭戲:
While we were so young
我夢到當時 我們翻過牆
曼陀羅花 沿途綻放
我們光腳越過人間荒唐
We"re stupid but strong
放學的屋頂 像萬人廣場
從不多想 只是信仰
少年回頭望
笑我還不快跟上
這一段的音樂和唱腔,語氣從回憶中的溫柔過渡到屋頂、廣場的開闊,豁然開朗的感覺伴隨最後兩句襲來,我認為是歌曲的高潮,是一種夢境,也是一種回憶,更是對當初那個憨人的自我的重新找尋,再次肯定了自己的倔強。「翻過牆」曾經在《九號球》裡面出現過,從教室裡面逃走等於是放棄了正常的人生路徑,這條路如何?「曼陀羅花沿途綻放」,好美的畫面,「我們光腳越過人間荒唐」,這兩句讓我想到傳說中,釋迦牟尼出生後,每踩一步,腳下便生出一朵蓮花。而此處用的是曼陀羅這個意象,必然也是採用它在佛經中的寓意。我的理解是純凈神聖而帶有力量的,也就是他們的信仰,開遍了他們所經過的道路,這信仰得以用來對抗人世間的荒唐——那些對抗、攻擊、迷失、膨脹、冷漠、隔閡……等等等等。
然後是「we"re stupid but strong」,看看這個「are」,用的是現在時,前面用的「were」是過去時。雖然年齡上不再年輕,但是他們依然是充滿力量充滿夢想的幾個憨人。「放學的屋頂」呼應的是《笑忘歌》「屋頂的天空是我們的/放學後夕陽也都會是我們的」,對於他們來說,放學的屋頂和萬人的廣場是一樣的,那代表著他們純真快樂的學生時代,吉他社少年們隨便找個地方就可以嘶吼青春,沒有憂愁地扎進音樂的世界。那時候他們「從不多想/只是信仰」,其實這句有點瑪莎的感覺在裡面,因為阿信是會去想我們到底能走多遠的人,是瑪莎說想那麼多幹嘛,就帶著他走出了自強隧道。所以他們能一路走到現在,其他四個人也讓敏感的阿信得到了很多力量吧。
「少年回頭望 笑我還不快跟上」這句真的太感動,直擊心臟。回頭望的「少年」可以是他的信仰和精神導師——披頭士,可以是陪伴在身旁一起練團的朋友,但最終其實是阿信自己。那個幾乎要迷失在瘋狂世界裡的少年,那顆早已滄桑的赤子之心,在看過世間一切荒唐景象之後,當他在回到夢裡,確切來說,是看向自己內心最深處,他發現,那個少年,仍然帶著那顆火熱的心站在那裡,那個最初的自己對不知「我在何方」的他說:還不快跟上?「笑」是心中少年的打趣,也是對蒼茫的「我」的否定,就像看著陷入泥潭的朋友,一邊笑著說「你怎麼那麼笨啊!」一邊又伸出手把他拉上來。
那路的起點誰能忘
那路的盡頭誰在唱
誰成名在望 誰曾失望
卻更多 的誰在盼望
路的起點,其實就是初心,是不能忘記的,路的盡頭,就是最終要實現的信仰,但是他們走不到imagine實現的那天,所以不知道誰會在那裡歌唱,前一句是反問,後一句是疑問。許許多多的人正走著他們曾經走過的路,和他們一樣盼望成名,無名卻充滿了莫名渴望,也經歷了失望,卻還在盼望。
那黑的終點可有光
那夜的盡頭天將亮
那成名在望 無關真相
如果你 心始終信仰
誰又能怎樣
誰又能怎樣
你就能飛翔
對於終點的光和盡頭的亮,到底是否存在,阿信他自己也是不確定的,就像不確定未來我們是不是真的能消滅罪惡,世界充滿和平與愛。但阿信的哲學就是,我不去追問這些了,我自己的信仰就是愛,無論光和亮是否在未來出現,這種所謂真相其實是無關痛癢的,因為光和亮早就在我的信仰裡面了。只要堅持自己的信仰,誰都不能拿你怎麼樣,於是你就擁有了飛翔的翅膀。
整首歌從成名前的苦悶和艱難,到成名後理想狀態和現實的差距,可以說前面帶著一種沉重感,而當他回顧年少時的自己,再自我詢問如果重新再來他會怎麼走,答案顯然是,他依然會奮不顧身地選擇這條布滿荊棘卻能開出曼陀羅花的路。也給我們看到了他心中那個當初穿著t恤和牛仔褲運動鞋就能上台開唱的少年,雖然外表換了裝扮,雖然偶爾也會疲倦迷茫,但只要少年還在,他就還會繼續唱,而我們知道,那個少年,永遠都在。
end:寫了好多…話癆體質真的是沒救了…算是借題主的貴寶地來抒發一下心情,現實中沒辦法跟別人說得這麼徹底,說得不好不對,請包涵。
ps:過去一年裡面對了人生道路的選擇,而今又將再次面對了,我想五月天真的一直陪在我身邊,和我一起去做人生的決定,當我猶豫不前或是不敢踏出腳步的時候,他們的歌都會給我很多勇氣,讓我去思考我自己想過的到底是怎樣的人生,如果此刻我懦弱了,那我就辜負了這些年來所有的歌。雖然有點顛沛流離,有點折騰,有點滄桑,但確實看到了我想要的風景。感謝我的導師,五月天。
pps:因為有些東西記錯了所以又重新看了一遍新專發布會,突然發現當時觀眾席上的自己2333……「一切理解都包含誤解」,無論是對五月天還是對這個世界,其實我們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拼湊、去理解,每個人的角度和結論都不可能一樣,但是總會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儘可能多的觀點,我們就可以得到儘可能多的真實,這就是交流的魅力吧
繼續ps:隔了一段時間才來看回復,謝謝大家賞臉給了很多贊很多評論~~金曲獎最佳作詞人出來了,阿信憑藉這首《成名在望》拿到了這個獎,雖然我們心裡早已給過他無數次了。其實入圍名單出來的時候,我就預感到了這個結果,此時還是很為他高興~
接下來,我們要一起,繼續往前走,在沒有人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們也會努力,謝謝五月天為我們響起的背景音樂。大家~舉起酒杯,敬我們一起存在的二十年!!
少年回頭望 笑我還不快跟上
這可是最佳作詞啊。如何評價五月天阿信憑藉《成名在望》獲得台灣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項?
本對這首歌的理解僅是挖字眼和MV的淺層分析 。國慶去南京分公司入了職 ,演唱會上歌單的安排讓我恍然大悟 對這首歌有了點新感悟。
《成名在望》之後是《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
附演唱會拍的視頻:
《成名在望》唱:初學吉他時
少年們的模樣《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唱:吉他告別了肩膀《成名在望》唱:不認輸 的倔強《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唱:走著鋼索我的剛強《成名在望》唱:或者是 瘋狂的火光《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唱:窗外只有灼熱閃光《成名在望》唱:那夜的盡頭天將亮《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唱:每個孤單天亮 我都一個人唱
成名在望寫的是追夢路上對未來不可知的彷徨,還沒讀懂人性的尋常,不知道明天到底是有光亮還只是漆黑得一片。
五月天是幸運的,他們真的成名了。而更多人的人是活在成名在望的幻覺之中(比如我幻想總有一天我能成大V),這些人可能永遠都沒有成名。
如歌曲里唱的,你心始終信仰 就能飛翔。
少年加油,共勉。
袁倔強:如何評價五月天的《轉眼》?
「夢是把熱血和汗與淚 熬成湯
澆灌在乾涸的貧瘠的 現實上
當日常的重量 讓我們 不反抗
倒地後才發現 荒地上渺茫 希望 綻放」
終於,五月天也不再一味地鼓吹夢想成功的喜悅與光芒,而是回到了那個狹窄擁擠的練團室、那些寫歌整晚抬頭看到初升的太陽的日日夜夜——那些還沒有成功的歲月。
那些說擁有夢想是一件漂亮的事情的人,大部分都是幸運的,他們實現了年少的理想,成為了這個社會上的小部分的「成功的人」。
可是這個社會的大部分組成的人,都是那些今天明天複製粘貼、想做些什麼,最終什麼也沒有做的無名之輩。就像《成名在望》里唱的一樣——努力過,奮鬥過,然而現實是什麼?是貧瘠乾涸的土壤,無論多少的汗與淚都無法讓這片不毛之地長出一絲綠意——哪怕是一絲雜草。
然後有的人,將沉重不堪的身體重重地砸到這片土地上,就再也沒有起來過。
但是,命運很幽默,當人們跌落谷底時,卻總是會拋出一線生機。
於是你追隨著那看到的希望,爬起來,繼續前行——你也不知道前路如何,是否拐個角又是深淵,是否柳暗花明之後能有夢想中的溫暖的村落,是否前途光明,這漫漫長夜有沒有盡頭,盡頭是否明亮。
但你還在走,帶著一身的傷痕,帶著淚水和委屈,帶著說不出的苦澀,帶著不確定的心。
「那黑的終點可有光 那夜的盡頭可會亮」
就像那年的五個少年,除了信念,一無所有。練團室的日夜,我想他們也曾動搖過,玩音樂終究不是一個鐵飯碗,或許一輩子的駐唱,場下也只會有寥寥幾個人,或許永遠不會有人聽到他們的作品,儘管那作品已經來來回回每個音符修改過上百遍,只為了最後和諧的旋律。
後來他們做到了,他們走到了小巨蛋,走到了鳥巢,走到了麥迪遜花園。然後呢,他們的夢想算是實現了嗎?
沒有。
迎面而來的是批判,人們說他們「偽搖滾」,說阿信的唱功,批評他們的歌曲。
然而他們的應對永遠是淡然自若的,可是他們也不是聖人,面對那些質疑,內心的沮喪肯定任何一個歌迷都無法想像。
「穿過了 搖滾或糖霜 昧俗或理想 批判或傳唱
道路上 只能看遠方 最遠的地方 應許的他方 不停衝撞」
一去17年。
這不只是他們五個人的故事,也是每一個人的故事。當你覺得你成為了夢想中的人的時候,聲望和金錢的光環的籠罩之下,是否也會突然懷念起少年時光的那些日日夜夜,會不會突然發覺不知不覺中似乎少了些什麼。
所以陳信宏也拋出了一些問題:
成名真的好嗎?
你追求到的東西,真的是你曾追求的東西嗎?
那些成名帶來的掌聲和光環,是否讓某些東西不知不覺中變質了呢?
這些問題太深奧了,不知道他是否最後想明白了,或許就像是《後來的我們》裡面唱的一句
「讓珍貴的人生有失有得」。
夢中回想那些追夢的日子,那些青蔥的少年,你站在遠處,看著曾經的你和你們奔跑、嬉戲,彷彿日子沒有結尾。你就這麼看著,像是一個旁觀者。
突然,17歲的你的目光從同齡夥伴的身上,移到你的身上
「嘿,該去練團了,你怎麼還不跟上?!」
但無論如何,請保持初心——
「如果你 心始終信仰
誰又能怎樣 誰又能怎樣
你就能飛翔」
以上
這首歌已經不能用歌好聽,詞好棒之類的話形容了。這首歌寫了他們做音樂的初衷與夢想。分享WB上大神的鏈接。http://m.weibo.cn/2196026411/4007424316339705
找一個和弦開始唱
那故事遺忘的時光起點是那平凡 的成長 或初學吉他時少年們的模樣。新專里最喜歡的歌沒有之一。或許是水平不夠,我覺得這首歌具有我無法言說的震撼。《成名在望》從師大附中初學吉他時少年的模樣,唱到演唱會萬人空巷的風光,在音樂的道路上穿過搖滾和糖霜、媚俗與理想、批判或傳唱,不停衝撞。這首歌實在是太棒了,我要花大篇幅來分析一下。
它沒有遵守主流的主副歌音樂結構,而是不斷地通過節奏地變換,表達著自己經歷種種時的心態。伴隨磁帶倒帶聲,時光回到1999年,那一年他們還是初學吉他時的模樣。進入B1段時,星星點點但卻堅定的鋼琴,和簡單鋪陳而連綿的弦樂,彷彿他們面對這條一直向前從不暫停的道路的彷徨與倔強。C1段如此低沉喑啞,「那黑的終點可有光?那夜的盡頭可會亮?」低沉的貝斯和鼓,是濃烈的情緒。一路堅持,一路迷茫,一路信仰,一路成長。阿信每天從學校去怪獸家練歌時,都會經過一條隧道,後來他說,他知道,自己的迷茫只能有一條自強隧道這麼長。就在那時,五月天形成了一個直到現在還在不斷反覆重申的觀點:希望或狂妄只有一線之隔,但那又怎樣。接著進行了一次難得的旋律重現,唱得一樣是他們努力的過程,但A2段鼓聲預示著蛻變,B2中吉他與貝斯的對話,像他們五人之間的相互支持和鼓勵。當你以為下一句是C2的時候,他們來了個完全不同的D段,就像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情一樣,最遠的地方,需要不停衝撞才能接近,這個橋段連接了之前的苦澀與失意,越來越強烈的鼓聲和鋼琴上升的流動,帶來下一段情緒的第一次釋放。有時候只顧著一路埋頭往前走,而忘記了當初自己為什麼要出發,困惑於為什麼自己會站在現在這個地方。一路走來,像是被什麼推著往前,一回頭,不知自己身處何處。成功了嗎?然後呢?還要繼續嗎?為了什麼呢?E段像轉身,F段似低頭。F段加快了節奏,他們說,這個時候即使有困惑,腳步也只能繼續快速前進,停不下來。這時,回到熟悉的旋律,C2里,當初的困惑還沒有解決,但已經沒有時間再去思考了。可是五月天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這裡出現了全曲的大間奏,推動情緒向更高的地方衝擊,但放慢了步步緊逼的思緒。接著,旋律到了G段,「While we were so young, we』re stupid but strong」,那夢的起點誰能忘,回到天空很藍的校園,回到風很清澈的青春,從頭到腳趾都快樂的少年,約好了要一起奔向我們的信仰。G段的音樂回歸簡單,貝斯調皮,鋼琴 跳躍。然後,出現了全曲又一次大間奏,電吉他絢爛地高歌,貝斯步步狂奔,跟著鼓聲的節奏,把歌曲推向最後的高潮。C3和C4里,阿信的聲音里多了一絲瀟洒,多了一絲歡脫,合聲更是調皮到不行,讓人真心為他們感到高興,恭喜他們終於放下了背在肩上沉重的負擔,終於可以自由地飛翔。
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Wang Shuai Montage」,第一時間收到所有更新。
http://weixin.qq.com/r/zy_3r4XEWdgmrcHM93rd (二維碼自動識別)
也歡迎大家光臨我的個人網站:http://www.wsmontage.com
好不吝嗇對這首歌進行比較和讚美。作為五迷多年過來,小九也已經單曲循環很多遍,但依然可以毫不猶豫地說,這首是他們所有的歌里,截至目前為止我的最愛。可能這首歌會有人覺得太難唱主唱的唱功現場和錄音都跟不上,但個人認為寫一首好的作品不應該被自己所束縛。第一個回答里說得沒錯,陳信宏的確不是個多麼樂天的人。這首歌的歌詞寫出了枷鎖,但這首歌的作曲編曲也逃脫了枷鎖。聽再多遍,每每聽到,還是覺得驚艷。
小九最愛,沒有之一!雖然我小白一個,還沒有經歷多少人生的大起大落,挫折與無奈,but,整首歌可以瞬間帶你進入那種被夢想和現實雙面煎著的沉悶氛圍。從整首歌里似乎可以看到五月天一路以來的艱難,看到了他們在台下,在不為人知的小地方里的彷徨、無奈、退縮、堅持......真的是很心疼他們,也很感謝他們的堅持,因為這樣才有了讓我們無數人可以當作信仰的五月天!
是一首行越聽越愛的歌曲
仔細聽了好多遍,覺得能寫出這樣歌詞的人,會過的不會太快樂。整個歌詞,充滿了內在的衝突,有一種被束縛的悲憤感,想逃離卻又無可奈何的現實,與堅持曾經的信仰之間的選擇。不過這樣的選擇更像是一種妥協,像是一種承諾,而不是因為熱愛因為快樂因為夢想的追尋。雖然後來四分之一,有寫到希望的一面,不過跟前面渲染出來的太過強烈的情感衝突比較起來,有希望的部分不論是編曲還是歌詞部分都不夠突出,聽完整首歌曲隱隱覺得會有壓抑的錯覺。整張專輯,都隱隱有這樣的錯覺,除了最後一首歌。
因為這首歌,證明五月天即使身處娛樂圈依然清醒,感恩。也希望出演mv的易烊千璽明白歌曲意義和不忘初心這四個字的意義
2017.8.18在鳥巢,聽到這首歌,哭了……五月天的演唱會去過4次,鳥巢就去了3次,每次的感受都不同,只是這次在聽到這首歌的時候,瞬間一下心疼起來了
夢是把熱血和
汗與淚 熬成湯
澆灌在乾涸的
貧瘠的 現實上
在聽到這句的時候開始哭,聽到阿信沙啞的嗓音更是止不住的淚流,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每年無數場巡演,以往愛在微博上發聲的你越來越少的發聲,越來越少的笑容,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在收穫鮮花掌聲的同時也失去了自由,失去了隱私,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你們說這是倒數第二張專輯,是的,我們聽出了滿滿的離別前的滋味,可是你們做好準備了嗎?我們還沒有,怎麼辦……
真的是個矛盾的個體,又希望永遠陪在我們身邊,又希望你們能夠回歸自己的生活,養好嗓子,別做夜貓子,但是好難啊……
哎……語無倫次,有點小激動吧……不知道寫了些啥……
五月天最厲害的歌曲,比他們其他歌曲高上3至13個檔次。
我夢到當時 我們翻過牆
曼陀羅花 沿途綻放
我們光腳越過人間荒唐
We"re stupid but strong
腦海里是他們五隻手牽著手光著腳越過曼陀羅花綻放的路
突然好羨慕他們,他們有五個人
可我只有一個人
萬一,萬一我禁不住誘惑
誰能提醒我抬頭看呢
但是,又覺得自己很幸福
就像千與千尋中的千尋一樣
有琥珀君告訴他
不要回頭看,也不要忘記你的名字
五月天就像我的琥珀君
告訴我
夢是把熱血和
汗與淚 熬成湯
澆灌在乾涸的
貧瘠的 現實上
告訴我
只能看遠方
最遠的地方
也告訴我
從不多想
只是信仰
讓我開始相信
那黑的終點有光
那夜的盡頭會亮
原來
你相信什麼你就是什麼
那成名在望 無關真相
如果你 心始終信仰
誰又能怎樣
而且
那路的起點誰能忘
那路的盡頭誰在唱
在公交車上,一個人聽著歌,看著歌詞,當唱到「放學的屋頂,像萬人廣場」,淚水完全止不住。只好用手捂住眼睛。
如果你心始終信仰……誰又能怎樣
第一次聽《成名在望》的時候是自傳剛出來那幾天,那麼炎熱的夏天,卻覺得有些壓抑,那種說不出來的莫名的沉重感。後來仔細看了歌詞,很心疼那個說著我就是我自己的神的阿信,那個熱血的北投少年,終於慢慢成長為一個滿載故事的成熟男人,站在回憶里,說著少年回頭望 笑我 還不快跟上 拋開紛繁複雜的外界眼光,即便經歷過一切,卻留給人笑憶過往的風輕雲淡,似是那些年最溫柔的風
不邀自來。這首歌要自己細細品嘗,我聽了三遍後就開始入坑了。單曲循環中。
五月天陪我開始了一段感情,也陪我結束了這段感情。最後一起去鳥巢參加了人生無限公司的應聘,第一次真正見到阿信、怪獸、瑪莎、石頭和冠佑,感謝他們那天說的那些話、也終於結束了這段快七年的感情,開始了新的人生。回想自己的初心,接著和現實對抗。第一次在知乎留言、說的也有點題不達意。我只是想說,這是一首能拯救我的歌,一個能拯救我的樂隊。歌詞里寫了太多太多,我的渴望我的憧憬我的遺憾我的無奈,還有每一個聽這首歌的人的自傳。希望你們聽著這首歌接著走下去。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五月天的八張專輯?
※為什麼說《為愛而生》是五月天評價最不好的專輯?
※五月天的粉絲都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軋車》對於五月天有什麼特別意義嗎?
※相音為什麼給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演唱會安排的這麼密集?
TAG:五月天樂團 | 自傳五月天第九張專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