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中醫是如何通過望聞問切之類的辦法得出應該吃什麼中藥的?

中醫採用的獲取病人信息的方法一般有把脈,觀察病人各種癥狀體征,一些簡單測試,聽病人描述等(專業人士還可以補充)。

獲取這些信息後,中醫就可以根據這些信息給病人開各種中藥,比如各種經過處理的動植物的各個部分之類的。

那麼,這種對應關係,中醫是如何建立的?中醫是如何判斷該用如何處理的哪些動植物的哪些部位,取多少量給病人服用的呢?

是經驗?

最早的中醫是找了一群具有相似癥狀的病人(中醫生在這些病人身上獲得的信息相近),然後用各種不同的動植物,不同的處理方式,不同的組合,進行了極大規模的試驗,得到經驗,從而得出了哪種方法有效?

如果是這樣,那時候有那麼多醫生,還有病人,能讓中醫進行這種試驗嗎?中國那時候有數學方法處理嗎??

還是根據某神秘理論,比如陰陽五行,為癥狀和動植物進行屬性分類,規定某些癥狀就是某些屬性,比如什麼陰虛陽虛,規定某些動植物的就補某些東西。然後進而根據這些理論得出,什麼癥狀,就應該怎麼用藥?

如果是這樣,中醫如何確認那神秘理論一定是正確的?就算正確,如何確定動植物各個部分的屬性?

題外話,一條魚的經絡是什麼樣的?各種氣在魚體內怎麼運行?魚沒有肺,只有鰓,各個器官屬性如何分配?肺的屬性由鰓承擔,還是鰾承擔?

如果換成無脊椎的章魚呢?或者節肢動物,比如蟑螂呢?


這個做法現在叫supervised learning,多見於big data process,概括的說就是big data找相關。

相關不等於因果,單純從相關里更不可能歸納出理論,然而從治病這個目的出發,找到相關也就夠了。


謝邀。

根據一般認識來說,這兩條是並行的,沒有因果關係。在現代化學提純技術前,草藥是人類和部分動物共同使用的最有效的劑型。哪些植物可以吃,哪些不能吃,吃了之後有什麼反應,這些都是在數萬年中積累起來的經驗。

望聞問切也是,是古人通過長期觀察疾病對人體的影響而形成的一種簡便而又行之有效的診斷思路。

久而久之,兩種經驗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古典臨床醫藥學。


題主的問題非常好,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以後有空把它寫篇文章。現在簡短回答如下:

一、望聞問切的問題。

這裡涉及到一個中醫理論最基本的公設:什麼樣的人才叫健康的人?中醫理論的公設是:自然而然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這也是天人相應的意思)什麼叫自然自然?那就是:

吃得好、睡得好、拉得好、心情好、沒有不適。換成現代醫學的語言就是: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都正常工作。

中醫的望聞到問切主要就是收集上述四個系統的宏觀表現,並根據經驗,分別把不同的現象歸納命名為寒熱陰陽。例如拉肚子,如果肚子隱痛,喜暖喜按,就命名為「脾虛寒」。其他的以此類推。

二、中藥味性歸經的問題。

神農嘗百草的神話,別把它當神話。

中藥的味性歸經,是通過直接觀察的人體反應來確定的。這當中有病人的人體反應,也有醫者自己的嘗葯試藥。這個方法在兩千年中醫史中一直在使用。直到近代如民初的張錫純,對生石膏等藥物的性質也有懷疑,經過親自嘗葯並在病人身上試驗後重新確定生石膏微寒的。對於張錫純而言,一些西藥成份如阿司匹林等也是經過試藥後確定藥性,可以一同入中藥方對證治療。

確定藥物的味性,仍然是以人體反應為。以上面的脾虛寒為例,凡是能夠讓喜暖喜按的癥狀有所減輕的、能讓小腹產生溫暖感覺的藥物,就定義為性溫。其他的以此類推。

三、中醫的陰陽五行和中藥的五味四性。

這些都不是什麼中藥的公設,這些只是圖書分類法,是人為歸類後人為命名的。由於陰陽五行哲學在上古的時候非常流行,因此很自然,中醫中藥的分類法就使用了這套方法。這跟當前英文很流行,給變數起名的時候就使用英文命名一樣,名字本身沒有意義的,僅僅是符號。

注意中藥中的「味性歸經」,這四個字必須一起看,否則就不科學(在中醫談科學有點奇怪^_^),也就是說,入脾經的寒性食物,和入肺經的寒性食物,兩者的寒根本不是一回事。分別舉例:

入脾經的寒性食物,例如馬齒莧,寒得很。吃下去人體會有:肚子隱痛,這個痛會慢慢從小腸到大腸滾動,移動速度正常,或比較緩慢(有時會痛一整天),並且這種痛用手按會舒服,最好熱敷(請注意,這是關鍵),拉肚子,有時會水狀,菊花不會有火熱的感覺(這也是關鍵)。

入脾經的熱性食物,如指天椒,熱且濕。吃下去人體會有:肚子痛,不是隱痛,是巨痛,如果大量吃,這種痛是不能用手按肚子的(中醫術語叫腹痛拒按),並且痛感快速向大腸移動,拉肚子巨臭,有菊花灼熱感。

請看上面兩種描述,一種就叫寒,因為它和其他熱性的物品的性質相反,例如火、熱氣等。另一種叫熱,因為他和其他熱性物品特性相同。因此但凡能讓腸道出現上面第一種反應的,就叫寒性食物,出現第二種反應的,就叫熱性食物。

第二個例子:入肺經的寒熱。

寒性:薄荷。較大劑的薄荷茶喝下去,馬上覺得全身一涼,並且一層涼涼的汗從背頸滲出來(很輕微,如果沒汗出說明劑量不夠)。

熱性:紫蘇。較大劑的紫蘇水喝下去,馬上覺得全身一熱,並且一層熱的汗從背頸滲出來(同樣,如果沒出汗說明劑量不夠)。

在此處,兩種反應都樣都是入肺經發汗,但一種發汗後會讓人體覺得體溫下降,一種發汗會讓人體發熱體溫上升。中醫就把它們分別定義為寒性的食物和熱性的食物。

注意第一個例子的寒和第二個例子的寒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但因為它們在不同部位分別表現在與火(熱)性質相反,因此都定義為寒。

綜上所述:中醫的寒和熱是根據人體的反應,參考日常的寒和熱的性質人為定義出來的概念。

四、這些陰陽寒熱符合統計規律嗎?

答:說不符合也行,說符合也行。說不符合的是,是因為中醫的寒熱離開具體的人就毫無意義。有人天生寒底,有人天生熱底,南方人腠理比較疏,容易發汗,北方人皮膚緻密,難以發汗。四川盆地環境潮濕,不吃辣椒會出問題,廣東地方氣溫炎熱,地下水含硫量大,吃普通的食物都會上火。這些因素都決定了,同樣的食物吃到不同的人的肚子里,反應是不一樣的。

說符合的是,不同的因素隻影響反應的程度,不會改變反應的性質,反應的性質具備重複性和再現性(搞度量系統分析的人一定明白這兩個詞的含義)。像上面說的馬齒莧,這食物是寒性的,李四是熱底,吃幾口沒反應,但吃一斤兩斤就肯定會有同樣的反應出現。又例如山竹荔枝,廣東人從小知道一顆荔枝三把火,初來到廣東的北方人,吃荔枝吃得起勁,成斤成斤吃下去,居然也沒事。但在廣東定居幾年後再讓他吃同樣多的荔枝,準保他會上火流鼻血。

綜上面兩方面的解釋,可知中醫的寒熱是一種樸素的定義,可以適用到從食物到環境氣候等領域,並且,中醫理論也確實認為判斷人體的反應,是應該包括環境氣候在內的,否則一定會出錯。

五、這麼說中醫的陰陽五行全是胡說嗎?

再次強調,中藥的取象比類,必須是先嘗百草,觀察到人體的反應後,然後再牽強附會到五行,然後才會有五行歸類。

我以前開玩笑地回某個人的微博:

黑豆黑色可以入腎,為什麼核桃皮是黃色的也入腎不入脾?核桃肉白色卻不入肺?

上面提到的張錫純,就首開西藥入藥方,給西藥定味性的先河。我自己也試過吃西藥,例如白加黑,吃下去之後兩個小時背後一直出涼涼的汗,按中醫理論就是在宣通肺氣,跟薄荷差不多。可惜這個葯宣通有餘,發散不足,再加上藥性偏涼,因此遇到風寒感冒效果並不好,單純性的肺熱挺好,但如果夾雜其他兼證效果也不好。

所以,中醫的五色、五味入五行,通通都是hash key,通通都是圖書分類法,是人為定義的,目的只是為了用同一套方法來搭建中醫理論,只能用,不能問為什麼,一問就錯。唯一的真理就是吃下去人體的反應。

以上內容是核心內容,將來有機會再形成文章。作者保留所有權利,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人生不同的病,就會出現不同癥狀,發冷發熱,易怒易呆,可由望聞問切辨別,而藥物服用也會出現上述癥狀。藥物可以互相之間中和,那麼,藥物與病症也能相互中合,以這為基礎,慢慢延伸。這是我能想出來最能用科學理解的說法。畢竟,科學系統的形成晚於中醫體系的出現。

關於題主的題外話,我想了很久,關於氣的解釋,比較飄渺,國術中有關於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反虛的體系,這個體系認為人在劇烈運動後會產生疲勞感是氣隨著汗水的流逝,只要鎖住全身毛管,不讓汗水流逝,就是鎖住了這股氣。中醫中也有血氣的說法,認為開刀手術會損失血氣,人的精神會不好。綜合來看,氣應該是指氧氣、二氧化碳。而氣的強大與否,取決於容納氣的容器——身體。所以,我們搞錯了對象,華夏的練氣士,練的是身體減少對呼吸的需求,降低身體機能,使之長壽。國術中有暗勁的說法,應該就是鎖住全身出氣的毛孔,讓氣只從手中出來,就像把一根都是洞的水管只留一個洞出水一樣。


很簡單,最開始是經驗,偏方,後來經驗上升到理論。之所以傷寒雜病論這麼受中醫推崇,就因為他奠定辯證論治的基礎,之前的一些理論知識都沒有上升到這樣的高度或是說沒有總結的這樣透徹…實際上中醫理論確實也指導著中醫,這點不需要撕,因為現在醫院那些好的中醫大夫都是這麼看的…至於你說什麼魚的經絡什麼的,這個是你想太多了…黃帝內經對萬物的生長規律做過一定的概括,但只是一些哲學性質的…


怎麼說呢。。。其實中醫並不像是現代醫學屬於自然科學。。。中醫更偏向於經驗醫學,雖然這麼說非常的簡單粗暴,但是其實就是這樣。

每種藥物的性味歸經都是無數的古代醫生們一步步摸索出來的,有的是親自試藥來了解性味歸經和功效(最有名的就是你們都知道的神農了),有的是通過對動物的觀察直接了解功效,多是些外用藥(三七就是這麼發現的),有沒有在病人身上使用後了解的我真的不知道有沒有(原諒我還只是個學生,不是很清楚)

至於診斷方法那些。。。就更是結合經驗了,當然很多經驗是來自於老師交給你的。

針推專業大一學生一枚,答得不好還請見諒


推薦閱讀:

用中醫理論如何解釋乳糖不耐受?
關於黃芪的一點疑問,求解答?
中醫模式的本質是什麼?
為什麼中藥都那麼苦?

TAG:中醫 | 中藥 | 藥學 | 醫學 | 臨床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