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住而生其心」與「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的關係是什麼?
佛法中說「無所住而生其心」大概是指不能執著一物,一念,一視角,並且時時刻刻都要能如此。而《道德經》說的「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不是同一個意思?這裡是佛法偷學了老子的思想嗎?如果是這樣,那麼還有哪些理念也是這樣被偷竊的呢?
謝邀。不是一個意思。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是出自《金剛要飯寶典》。而《金剛要飯寶典》這本書,根本不是印度正宗的要飯寶典。它是王弼的思想,被一些人給加工成了要飯寶典。這一類的書,不止這一本。
可見,中國的光頭要飯糰伙,和印度的光頭要飯糰伙,在思想源頭上,是不一樣的。國產要飯糰伙,應該拜的祖是王弼。而不是那個丁丁長在肚子里的印度土著黑種人。
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它先是從漢地文化的心性論著手,來論述自性。再通過自性,來論述佛性。然後,把心性,自性,空性,佛性,混為一談。這麼一弄,就把王弼的學問,給改造成了要飯寶典。
事實上,看過《阿含要飯寶典》系列的人都知道,裡面從來未講過心性之學,也從未有過自性之論。《阿含要飯寶典》才是真正的印度正版貨。裡面講的就是一個病歪歪的慈祥的老大爺,語重心長的教育村裡的二杆子愣頭青們,你們要這樣,你們要那樣,然後才能活的明白,死後才能提高待遇。
《金剛要飯寶典》,徹底把《阿含要飯寶典》的那一套,給拋到了九霄雲外。偷梁換柱的手段真是狡詐,通過概念互換,硬生生給弄出來了個「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原始要飯寶典,從來不講這些思想的,原始要飯寶典認為,成佛沒有捷徑,只有一條路,修涅槃。但是在《金剛要飯寶典》裡面,不用修涅槃,也能成佛。
鳩摩羅什的一眾弟子們,早先是王弼的徒子徒孫。這些弟子十分能幹,他們把龍樹中觀論的空,和王弼的無,扯到了一起。應無所住,那麼就是無欲,無欲就是空。空就是見了空性,見了自性,見了佛性,頓悟成佛。這就是《金剛要飯寶典》里的移花接木之術。
道德經中,無是有之根。有是天地萬物的起點,無是有的起點。那麼從輩分上講,無是有的爸爸,有是萬物的爸爸。萬物生死循環,死了之後,印度人一看,哇塞,活的好好的咋都沒了,怎麼什麼都會死哇。莫非這背後的道理,就是個空?愚蠢的印度人因為對生死的無知,所以才產生了空性的思想,他們並不理解,萬物死了之後,還會有源源不斷的新生命誕生出來。也就是說,萬物死了之後,才出現空。萬物是空的爸爸。那麼無和空,就差了四輩,無是空的太爺爺。
金剛要飯寶典,把太爺爺說成是重孫子,這真是一場鬧劇和笑話。更是一場智力醜聞。
老子說,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就是說,讓人要站在太爺爺那裡看孫子是怎麼繁衍出來的。只有這樣,才能永恆的繁衍出來無窮的子孫。而如果只拘泥於子孫屑末,那麼子孫死了,也就死了,就沒了。有是無生出來的,你得牢牢佔據住萬物的源頭那裡,才能理解萬物是怎麼來的,怎麼運轉的,怎麼沒的,以及未來又會生出來什麼東西。
金剛要飯寶典呢,則是說,哇塞,都死咧,真好真好,說明空是宇宙真理呀,看吧,我說的對吧。心性出來了,自性出來了,見性成佛咯,歐耶。咱成佛了,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統統給我供養過來吧,本佛保佑你們死後五險一金月薪十萬。一聽說死後工資還能這麼高,呼啦,很多喜歡佔小便宜的市儈們,就把好吃好喝的好玩的,給這些要飯的施捨過來了。說什麼口吐蓮花的要飯寶典,其實都是生意。執之失度 必入邪路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和 至人用心若鏡 是一回事,這樣用心才和本心的節奏感一樣,才會沒有煩惱,因為這樣才和本源一樣,行雲流水。
心經 和 清靜經 說的也是一回事。不存在誰抄誰,誰借鑒誰的,因為人對這個世界的真相的發現,只要你夠智慧,都能看見一些相同的東西,世界如果有什麼實相的話,必然是同一個,一切不同的說法或描述或闡述都是指月之指,指向同一個月亮的不同的手指。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一般觀點 老子與佛陀大致同時期 照題主這腦洞 指不定是誰抄誰呢
白雲先生?這種人佛來了批佛,儒來了批儒,中醫來了批中醫,就這麼一欠收拾的貨。你要說一貫如此還到罷了,可問題是儒家和中醫的人以前都是朋友好不!後來連道家的也批,親眼看見他帶頭和幾個人聯手羞辱多位道長,原因就是與他「道不同」。正所謂過河拆橋,吃飽了飯打廚子嘛!他既沒行醫資格證,也沒修鍊傳承,屬於自學成精型的,被別得正規中醫或者是老修行質疑一下就受不了,動不動就拉黑踢人,其氣量之窄可見一斑。這貨除了老子沒幾個人能入眼的,老子天下第一嘛!他就是老子!最近手底下收了一幫小混混也是不務正業吃飽了撐著,成天瞎起鬨。你們想鬧騰啥?紅衛兵保衛偉光正?就他?十輩子都不配!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 需要要點臉的 法嘉宗智說的 是我太矯情 少不得做賤人 ?
※怎麼看「未知苦處,不信神佛」這句話?
※為什麼學佛被當成異類?
※請問佛教裡面禁吃葷,但是肉和植物又有何分別呢?都是生命。為何可以吃素而不可以吃葷
※想蘊和識蘊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