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楞嚴經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1000字以內


本來我特想答這道題的。畢竟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把楞嚴經好好理清楚是對修道大有裨益的。但是一看要求一千字兒以內,啥都懶得說了。

我倆字兒就能說明白中心思想——開悟。

再多一點——明心見性

再多一點——七處征心八還辨見

再再多一點——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里,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您能看懂么?!

真把自己當六祖啊?!

這麼牛咋不上天呢?!

把自己因為各種原因所不願付出的閱讀學習成本轉嫁給答題者,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唄……

傻啊!

和一個法式大餐的主廚說——吃你們法餐時間太長,我懶得等,沒耐心,沒興趣,你就給我快點兒。

廚師說——這是勺子,這是吸管,廁所里有熱乎的!乾的稀的您自便……


謝邀。本人並不是佛門信徒,只是出於職業特性和個人愛好在讀《楞嚴經》。其實佛門對此經的深意已有論定。一為佛門修行的方法論,二為末法時期破魔經典。經書以世尊弟子阿難的第三人稱視角描述佛祖講經論法的過程,中間佛祖顯聖,奇相頻出,告諸世間人只要潛心修行,均可度化均可成佛。經書後部將佛祖入滅後的末法時期(佛祖入滅後500年為正法時期;後1000年為像法時期;再後10000年就是末法時期。)群魔亂舞的種種表徵一一列舉並進行了闡釋,告誡佛門弟子去偽存真。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很奇怪,楞嚴經據說是一部實修的經,可是裡面對耳根圓通的描述就那麼幾行字,其他大部分篇幅都用來描述世界觀了,如果說還有什麼,就是楞嚴咒的威力。可是那樣的話直接變成婆羅門教不就好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楞嚴經是偽經


和金剛經有矛盾之處。應該歸入釋迦牟尼散文集,而非釋迦牟尼選集。


空生大覺中

如海一漚發

有漏微塵國

皆依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

況復諸三有


中心思想是如何開悟。同心經一致,破五蘊。


破魔,明心,見性,開悟,解脫。

我覺得可以配合《瑜伽師地論》看。


摘錄南大賴永海先生主編中華書局一零年版《佛教十三經》之《楞嚴經》的前言部分如下(根據版權頁信息,此套叢書中《楞嚴經》的譯註者為賴永海、楊維中二先生):

《楞嚴經》在中國佛教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和影影響。此經一經譯出便得到了佛教界的廣泛注意。自宋以後,此經更是盛行於僧俗、禪教之間。實際上,更多的佛教學者是將其作為佛教教、觀的總綱看待的。《楞嚴經》譯出後,中國佛教諸宗,如禪宗、天台、華嚴、凈土等,都十分重視,紛紛從中吸取營養,強化了其理論基礎。《楞嚴經》有關觀世音菩薩的說法,在中國佛教信眾之中,影響則更為深遠。

《楞嚴經》是在唐代中葉譯成漢語並開始流通的。唐代著名的佛經目錄學家智升將其列入《開元釋教錄》中。稍後,釋元照撰寫《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也收錄了此經。由北宋初年我國雕刊的第一部漢文大藏經《開寶藏》起,一直至清朝乾隆年間刊印的《龍藏》 ,無一例外地將其列入"正藏"加以流通。但是,關於《楞嚴經》的傳譯情況,早在此經流傳之初就有不同說法。對此經的懷疑,雖說頭緒繁多,眾說紛紜,但不外乎傳譯和義理兩方面。傳譯方面,正如前面所述,有智升記述的原因,也有後人理解的不同。義理方面,或者是擇取經文中的片言隻語以己意解析,或者對此經不同於他經之處加以拒斥。無論從論證方法,還是分析結論,都難於盡信。這說明,圍繞著《楞嚴經》的真偽之爭,其實只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而已。

《楞嚴經》是一部大乘佛教的單譯經,內容鴻富,素有佛教全書之稱。《楞嚴經》的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或簡稱為《大佛頂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佛經之立題,依照古德所判,有七種方式:以人、法、喻三字,單方面的全名立題可有三種,雙字兩方面立題可有三種,三字三方面立題則有一種。《楞嚴經》的全名是以人、法而略兼於喻立題。"如來"是果地之人,菩薩是因地之人;"了義"是教法,"萬行"是行法,"首楞嚴"是果法。以"佛頂"二字直稱法體,以表徵此經所說之法的勝妙。因為其並非以同類事物相喻,故只說其略兼於喻。至於以《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為經名.來源於古經本經題下的小注"一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此名大概是時人的方便指稱,不必過於執實。因此,後來流行的經本已不再題寫此經名。

《楞嚴經》是佛在"首楞嚴會"中以阿難受摩登伽女幻術誘惑為由頭,宣說而成的。全部經文共十卷,約七萬餘言。在此,參照古德判經的慣例,以「三分"古製為框架,打亂原經文本的分卷,僅僅以義理的完整為標準,分析此經的結構和內容。

依照古來註疏家的觀點,全經十卷可以劃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稱為"經序分」,起自經首"如是我聞"至"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也即卷一第一部分。這是全經的序言。第二部分稱為"經宗分",緊接經序,是宣講經義的正文。起自"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直至卷十的末尾"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第三部分稱為"經益分",也稱"流通分",即全經的結束語。緊接"經宗分"直至經尾。"經序分"中,佛受波斯匿王的邀請,帶領眾徒及大菩薩至王宮受齋。阿難先受別請,未預齋楚。阿難從外乞食畢,路過淫所,遭摩登伽女幻術的控制,將毀戒體。佛預知此事,匆匆結束齋楚,返回抵桓精舍與比丘及無數"辟支無學"舉行法會,演說深奧佛法。佛陀於法會演說神咒,並且敢令文殊依憑此咒前去解救阿難回歸佛所。"經益分"中,佛宣說弘揚、持誦此經所得的無量功德,以此勸請眾生念誦、受持。至此,佛於此會欲講說的內容已經全部宣說完畢,所有與會大眾皆滿心歡喜,禮佛而去。"經宗分"部分,內容複雜,是全經的主幹,應該對其進行重點解析。

《楞嚴經》是有一個嚴密而完整的思想體系的,其內容以理、行、果為框架,幾乎將大乘佛學的重要理論都囊括其中。一般認為,在"見道"部分之前,有數句是對全經內容的概括和暗示。它就是接續於"經宗分"的首句而出的一小段文字。在此,阿難"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這也可以看作是"經宗分"的總綱。

自卷一"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起,直至卷四的"如何自欺尚留觀聽",屬於"見道"部分。此部分是圍繞著佛於"經宗分"的起始所提出的一個基本觀點而展開的。此觀點就是:」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大致而言,可分四層去理解。

第一層,是卷一的剩餘部分。佛首先針對阿難"如是愛樂,因於心目"的想法,七次反潔阿難:此識心到底"今何所在?"阿難的七次回答都遭到佛的駁斥。這就是著名的"七次征心"。第二層,由卷二起首至同卷"王聞是言,心知身後捨身趣生,與大眾踴躍歡喜,得未曾有"。此處,波斯匿王向佛請教,外道認為"此身死後斷滅","云何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佛以"觀河"及面皺兩個比喻說明"汝面雖皺,性未曾皺"。而此不變之性就是真性圓明常住之理。

第三層,跨卷二和卷三。接續前層直至卷三"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佛首先以八種比喻加以說明,它們是:明還日輪、暗還黑月、通還戶麟、噩還牆字、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郁土字還塵、清明還菇。此八種"見"都是有因有據才存在的,而眾生的"見性無還",不生也不滅。此"見性"就是眾生的清凈本心。其二,佛又為大眾宣示,眾生之所以輪迴世間,是因為"二顛倒分別見妄"。此"二妄"即別業妄見和同分妄見。前者是指發生於眾生個體身上的虛妄幻相,後者是指所有世間眾生共同的虛妄見解。其三,佛告訴阿難"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所有"幻妄"都是依於此"妙覺明體"而生起。為論述此說,佛以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合為"四科",系統地分析

了此"四科"之根本並不是因緣和自然性,而是以"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遍,妙真如性"為其根本的。這一部分篇幅最大。其四,佛又向大眾說明"七大"與如來藏的關係。"七大",即地、水、風、火、空、見、識。雖然其作用、色相是虛妄的,其體性卻圓融無礙、周遍法界。因為其體性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只是由於眾生的分別計度方才顯現出來,是虛妄暫時的存在,沒有真實的意義。其五,阿難誦出筒語讚頌佛的微妙開示。

第四層,由卷四起首直至"所願從心,得大富饒,方悟神珠非從外得"。佛以"世界相續"、"眾生相續"及"業果相續"三種顛倒相續解釋世間有為諸相的生起和遷流。此三種相續都是因眾生的妄想執著而有,其性本來就是空。它們本來就是苦、集、滅、道"四諦"之理.也是如來藏真性所顯。在此層.佛多次以演若達多迷頭而狂奔為喻說明"識迷無因,妄無所依"的道理。佛並且指出,只要眾生放棄對三種顛倒相續的分別計度,就可證悟菩提。由此,也就過度到了「修道」部分。

由卷四"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疑惑銷除"直至卷七"我以寶杵殞碎其首,猶如微塵,恆令此人所作如願",屬於"修道"部分。佛於此部分為眾生指明了"捐舍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架本發心路",也就是攝伏攀緣心,"得陀羅尼,入佛知見"之道。此部分也可分為四層去理解。

第一層,由"修道"部分的首句直至卷五"妙理清徹,心目開明,嘆未曾有"。此層的核心是初發菩提心所應具有的"二決定義":其一是因地發心;其二是審詳煩惱根本。第一義,在於以無生滅之心為修習之因地心,然後才能圓滿果地修證。第二義,眾生現前的六根就是煩惱的根本所在。在卷五的第一部分,佛明確指出,證悟無上菩提的關鍵就在於從六根中解脫出來。最後,佛親自說倡總結此"二決定義"。

第二層,由卷五"阿難合掌頂禮白佛"至同卷"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此層重點講述"六解一亡"的道理,佛是以"華巾"作比喻對此進行說明的。佛取出一華巾,當眾順次結成六個結,向大眾說明"六結"是眾生無始妄心累積而顯現的塵境。此"六結"為五陰鬱結而成,由微至著依次為識結、行結、想結、受結、色結,前四陰各一結,色陰則分根、塵兩結。解結則依照由著至微的順序次第解開。先斷除前三結而證人空,再斷除想結、行結而證法空。二空證成,識結則隨之解開而得無生法忍。

第三層,接續前層直至卷六"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佛的指示,諸位大士、菩薩自敘最初證悟所選擇的圓通法門:其一,憍陳如五比丘、優波尼沙陀、香嚴童子、普賢菩薩、優波離、大目鍵連等敘述十八界中除耳根之外的十七種圓通法門。其二,烏芻瑟摩、持地菩薩、月光童子、琉璃光法王子、虛空藏菩薩、彌勒菩薩、大勢至菩薩各自敘說選擇"七大"之一作圓通法門而證悟的過程。其三,觀音菩薩詳細敘述了耳根圓通,以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成三十二應身,入諸國土救度眾生等等。其四,文殊師利法王子應佛之命作俑讚歎上述二十五種圓通法門。

第四層,由卷六"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至卷七"我以寶杵殞碎其首,猶如微塵,恆令此人所作如願"。在此,阿難向佛請教"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屈退?"佛分三方面回答了阿難的提問:其一,在強調"三決定義"即戒、定、慧"三學"的基礎上,重點講述了以戒淫、戒殺、戒盜、戒妄語為核心的四項"決定清凈明誨"。其二,如果上述四種律儀還不能滅除宿習,就須誦持"佛頂光明摩河薩恆多般恆羅無上神咒"一百八遍。為此,佛詳細講解了建立道場以及如何誦咒的諸種儀軌。其三,應阿難的請求,佛陀令佛頂佛重宣此"大白傘蓋神咒",然後又為會眾宣示了此神咒對諸佛和諸眾生分別所具有的十種無上法力。會中無數金剛、梵王、天帝釋、四大天王及其眷屬聽了佛的講述,紛紛表示願意護持誦持此咒的無量眾生。

由卷七"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直至卷八"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屬於"證道"部分,也即修證三摩地直至涅梁之道。阿難又向佛提出三個問題"云何名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名入地中?"佛分三方面回答阿難的提問。

第一層,由此部分起首至卷七尾句。佛說"欲修真三摩地,直詣如來大涅架者,先當識此眾生、世界二顛倒因。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妄心熏以成業,因業感而妄相生起,此即眾生顛倒。眾生以無明妄力建立了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以及東、南、西、北四方的界限。三世與四方和合相涉,變化出世界及其十二類眾生。十二類眾生的成因各自略有不同,但卻都是以世界虛妄輪迴為其主因的。此十二類眾生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這一觀念是《楞嚴經》特有的分類。

第二層,由卷八首句至同卷"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三種漸次"就是:其一,修習除去助因,也即斷世間五種辛菜;其二,真修制其正性,也即斷除淫慾和殺生;其三,增進違其現業,也即盡滅六根向外塵的流選。

第三層,由卷八"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至同卷"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佛由此開始宣說菩薩五十五修行聖位。第一位為乾慧地,第一個十位即"十信"信心住、念心住、精進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護法心、迴向心、戒心住、願心住。第二個十位即"十住"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王子住、灌頂住。第三個十位即"十行"歡喜行、饒益行、無填恨行、無盡行、離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第四個十位即"十迴向"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田向、不壞迴向、等一切佛迴向、至一切處迴向、無盡功德藏迴向、隨順平等善根迴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真如相迴向、無縛解脫迴向、法界無量迴向。"十迴向"之後,即是"四加行位"暖地、頂地、忍地、世第一地。第五個十位即"十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經過以上五十五位的漸次修行,方證得等覺、妙覺二聖位。應該指出,關於菩薩五十五修行聖位的名目及順序,佛教各經典的說法略有差別。《楞嚴經》的說法尤為獨特,因而於此特將其列出以備查考。

第四層,自卷八"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至同卷"汝當奉持",此屬於"結經"部分。文殊師利菩薩請問"當何名是經?"佛答之以五名。經前題名是綜合此五名而命名之。

自卷八"說是語已,實時阿難及諸大眾"直至卷十"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此屬於"助道"部分。可分其為三層去理解。

第一層,由卷八此部分起首至卷九"作是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說"。佛應阿難所請,向大眾詳細敘述了"七趣"的成因及其相狀,也就是業報輪迴的理論。所謂"七趣"即地獄趣、鬼趣、畜生趣、人趣、仙趣、天趣、阿修羅趣。"七趣"囊括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共二十五有情眾生。正如許多論者所說,一般佛經經典只言"六趣"或稱"六道",而此經獨加"仙趣"以成"七趣"。所謂"仙趣",經中是這樣說的"復有從人不修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十仙"的名目是:地行仙、飛行仙、遊行仙、空行仙、天行仙、通行仙、道行仙、照行仙、精行仙、絕行仙。佛告訴大眾,"七趣"乃眾生"妄想受生,妄想隨業",皆因"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眾生應當除惑而正入修行路以證得菩提。

第二層,由卷九"實時如來將罷法座"至卷十"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佛於法會將罷之時,無問自說修習三摩地之中容易出現的五陰魔事。五陰即色、受、想、行、識。經文中將修習三摩地中因受五陰所障而產生的五十種"邪見"或"狂解",稱之為"魔",以提醒修行者注意剔除。因"魔"作祟,修行者得不到正受、正知和聖解,從而墮入外道或者無間地獄。只有將五陰之中的妄想銷盡,六根互用無礙,清凈如"凈琉璃",修行者才能超越五十五位菩薩修行位而入"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

第三層,由卷十"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誨"至"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阿難在此又提出了三點疑問:一是五陰為何以妄想為本?二是五陰是頓滅還是漸滅?三是破除五陰的界限為何?佛應阿難所問,宣講了五陰以妄想為本的五條原因.五陰是"重迭生起"因而要次第銷。以及破除五陰的界限等等道理。

應該指出.也有人將上述第三層單獨列為一單元。因為從其內容看,一方面是對破除五陰諸魔以歸依清凈圓覺之本心等相關問題的概要回答.另一方面這三個問題也含有對"經宗分"所闡述的思想進行總結的意思。

此"助道"部分太虛大師將其判為..保綏菩薩初心",第一層意為"明七趣生報以匡扶第二漸次",第二層意為"辨五陰魔境以匡扶第三漸次"( 《太虛大師全書》卷十四)。這一解釋準確地揭示了"助道"的含義以及此部分在全經中的地位,可作理解經文的參考。

正因為《楞嚴經》是一部晚出的經典,所以它在內容方面就顯得十分鹿雜和豐富,具有明顯的兼容並蓄的性質。一般而言,印度大乘佛學有四系經典,即般若中觀學、瑜伽唯識學、如來藏系以及密教經典。而《楞嚴經》所包含的思想既不完全屬於上述一系,也未脫離上述任何一系。縱觀全經,理、行結合而顯現的理論的嚴密性,顯、密結合而呈現的綜合性和包容性,是《楞嚴經》的最大特色。而以如來藏思想為核心而形成的佛性論、心性論、修行論合一的嚴密的理論體系,正是其之所以在中國佛教享有特殊地位的深層原因。

《楞嚴經》譯出不久,就受到了中國佛教僧、俗兩界的普遍歡迎。不但有數家註疏問世,並且很快傳入日本、西藏。經文譯語的優美流暢,更博得歷朝歷代文人士大夫的喜愛。由於此經內容的廣博和包容性,更多的信眾將其當作大乘佛教的概論式的經典去閱讀。更為重要的是,此經對唐代以後天台、華嚴、凈土、禪宗以及佛事儀軌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從宗派思想到文人士大夫,再到民問信仰及其民風民俗4 楞嚴經》都發揮了不可忽略的影響。í象《楞嚴經》這樣既有深髦的理論,又可具體指導佛門修行實踐.並且又影響到民眾心理層面的佛教經典.確實是不多見的。


看過幾遍,體會不深,隨便說說

我覺得有有兩個要點

一是,楞嚴經是本辨魔指南,從佛教的立場來看這本書簡直就是反迷信的案例教材。

二是,楞嚴經是本修行指南,雖說耳根圓通最好,但是其他列舉的方法理念也是非常好的。


見性以及成佛,這就是楞嚴經的目的


明心、知性、法門、注意事項


不懂,不知道


聞思修證


推薦閱讀:

我想要了解《楞嚴經》,我想要戒心,請問這本書哪裡有賣?還要圓瑛大師註解的?
《楞嚴經》里有句「見見之時 見非是見 見猶離見 見不能及 」怎麼理解?
講《楞嚴經》哪個法師講得好?
楞嚴經中開篇七處征心,都說心不在哪裡,那到底心在哪裡?

TAG:佛學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