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讀不懂佛經的人,是卡在哪裡了?
經常遇到人說讀不懂佛經,哪怕是很簡單直白的片段,也說讀不懂,會妨礙交流。
對此本人非常不理解!參考問題後所附的經文,我假設了這麼幾種情況:a. 你一看不是現代漢語,便扭頭說:不懂!b. 你一看是佛經,便扭頭說:看不懂!c. 看見不是現代漢語,還有不認識的字,沒耐心了,說:看不懂。d. 看見許多個不知道意思的專門辭彙,煩了,說:看不懂。
e. 覺得讀這些不會有什麼用,不值得鑽進去。f. 要看也要看解說版的或現代文的,不想讀原文,原文太難懂!g. 怕自己讀佛經理解錯了會生障礙,不如讓別人解釋給我聽。。h. 想看懂原文,字和詞查字典、詞典都能懂,就是句子不知道啥意思。所以說:看不懂。i: 讀了幾句後卡住了,於是還是放棄了。能不能告訴我讀到第幾句時放棄了?j: 其他原因(請補充)---------------------------------------------------------------------------------------------------------------諸比丘。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如是諸所有色。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受。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想。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于山林。見大芭蕉樹。[月+庸]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諦觀思惟分別。 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行。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 馬兵 車兵 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識。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焰 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 日種姓尊說周匝諦思惟 正念善觀察無實不堅固 無有我我所於此苦陰身 大智分別說離於三法者 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 離此余身分永棄丘冢間 如木無識想此身常如是 幻偽誘愚夫如殺如毒刺 無有堅固者比丘勤修習 觀察此陰身晝夜常專精 正智繫念住有為行長息 永得清涼處
慢熱的人先佔坑
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主要有五個障礙。
1,情緒障礙。(文言文不懂,看到古文就懵B,情緒上排斥,覺得晦澀難懂。不如去看動畫,白話文加有形象,具體生動多了。初期我真的是看動畫的!(汗))2,觀念障礙。(完全無法契入內容,只覺得所說的非常匪夷所思。進而發展到情緒排斥。更加疏遠了。)3,技術障礙。(跨越情緒障礙後開始想看經文,但是有些詞不太懂,去查詞典)※目前在這裡4,理解障礙。(一些句子看懂了沒有生詞了,然而意思不懂。比如金剛經。)5,長度障礙。(有的一品實在是實在是太長了,很難在一個小時里啃完,轉眼再看又要重新拾起,如果再難一點的話就會變成費了半天勁還沒看懂什麼。。。挫敗感max)情緒障礙和觀念障礙是非常非常難以跨越的。
很多很多人都是迷失在了這裡,挫敗在了這裡。當可以放下排斥情緒,只是看看經文這種讀物的時候,
當可以不以批判的視角來解讀經文中所說的奇妙事情的時候(不用上趕著非要信什麼),才算是剛剛踏上了征程。
跨越1,2這兩種障礙,我花了整整半年的時間。
要多感謝 @護法居士 的大段大段的經文。
有一段時間每天都會刷刷他的答案。從原來的完全看不懂,到有一點熟悉文風,到有一點看懂意思,到好像說的很有道理,到現在可以慢慢自己讀讀大藏經。是一個漫長的熏習的過程。
佛就好像一個大V
他分享了很重要的經驗,寫在了答案里(佛經)一開始不是很了解,就去看看他的答案,
發現看不懂,就去看看他的答案下的評論,很多人從各種角度解讀佛,爭論佛,稱揚讚歎佛。。。
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掌握一點keyword,逐漸知道有很多很多解讀。
需要注意的是時間久了很容易把這些解讀當做是佛說的意思,這樣會容易跑偏。
所以當慢慢熟悉了別人嘴裡的佛,慢慢的習慣了他的文風以後,
還是要放下【答案下面的評論】,放下這個拐杖。去看大V自己的答案更靠譜一點。
熏了這麼久了,也差不多能看懂一點了。
就是我的體會。業障太深,本有的妙明覺性被覆蓋,無法契入文字般若。
這個很正常,我們都是通身的業力煩惱,知見都是顛倒的,用一點淺薄的邏輯思維,在生滅心當中去體認不生滅的實相確實很難,怎麼辦呢?
一,1932年,夢參老和尚轉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湧泉寺參訪並依止慈舟老法師學習《華嚴經》,歷時半年,仍無法契入華嚴義海,遂親自向慈舟老法師請法,之後決定以拜誦《普賢行願品》、燃身臂供佛的苦行,開啟智慧。二,大安法師—我原來覺得自己記憶力很差,根機很鈍,所以我對凈土五經倒是一字一拜,大概拜過三遍。就算密宗講的十萬個大頭加行吧,就想用這個拜經來加行。《華嚴經》,我是拜過一次,是一句一拜,不是一字一拜。那麼我是覺得拜經挺好,因為我們平時心很散亂,拜經它能集中注意力。事在人為,境由心轉。卡在 j
佛法不是哲學不是思想不是學術不是宗教不是世界觀,而是關於如何去我執的方法論
如果沒有實修,看再多佛經也沒啥用,而且應該更整不明白,因為不可避免的著於語言文字相。
世間法的儒家都要求半日讀書半日靜坐,把讀書和靜坐看成同樣重要;相反出世間法的佛家,只看佛經就能夠?
不假禪那,無有智慧。補充一條:與一直以來的觀念相違。
比如,讀心經:無眼耳鼻舌身意,會不會摸著鼻子說,這不是有嗎?
主要遍數少,《金剛經》一天讀五遍,六年下來一萬遍,再看還有沒有卡的?!
卡在過a c d,不過我發現隨著自己修行的深入,原先不懂的佛經是能夠順暢的讀下來的
過往助緣善業修不足故,我慢故,放逸故,於所行法未見苦逼迫故,趣有為故。
我主要是不理解,不把佛經翻譯成白話文,硬要人坑坑吧吧的讀原文,有什麼特殊意義。畢竟原文也是中國學者的話,又不是佛祖的話。如果要欣賞文言文的美感,韻律,古文好篇章多了去了,不必讀這種二流都算不上的文章。
如果說言語必有歧義,不立文字,那原諒晚生愚鈍,收不到佛祖的腦電波。還有我最厭惡的一點,無知的怯懦與高傲的敬畏。面對未知,第一反應是逃避,然後是自我欺騙。面對強力,本能的服從,敬畏,匍匐,自我麻痹,自我陶醉。對,我就是說大言不慚的諸位,佛祖的什麼都好,屎都是香的。儘管你們與我一樣無知,但不妨礙你們如蛆蟲般爬開爬去,向那虛無縹緲的佛祖。以上所有原因都有,但根本還是在於沒有一念生凈信吧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啊但讀懂這話可能會有歧義,理解題主應該不是這個意思。持誦了三四年的金剛經,看的各類註解講記不下二十本,但每天讀來還是新的,只能說久讀成誦,漸漸法融於心,講讀懂或讀通,心虛
障礙,通過誦經,布施,懺悔多修福報,迴向給自己的障礙之處。很多經文太難懂 自以為讀懂了,其實理解的也不對。還是迴向希望得到善知識引領
佛經講的是心,心悟了,也就懂了。
卡在「啊,看它幹什麼?對你有什麼用?能幫你考上大學/考上研究生/找到工作嗎?」「卧槽這是什麼/這又是什麼我怎麼看不懂」等等諸如此類的想法上了。
說下我個人的情況
一看那麼多字,就從心裡不想看,我看文章習慣默讀,您回答知乎問題裡面凡是佛經整段整段引用的,我都看不下去,直接略掉。雖然很想讀,但就是看不下去。剛剛想了下,是不是孽業深重,福慧不夠,就拿出平常熟悉的金剛經讀誦了一遍。忽然想到,可能看不下去,可以一個字一個字讀啊,讀誦讀誦不就是出聲的嗎,所以就又回到這個問題,把描述里的佛經讀了遍,然後一遍讀下來竟然也能理解意思,可以讀懂。
綜上,我認為讀不下去佛經,還是心理及福慧障礙的問題,心裡發怯,不敢大聲朗讀,同時福慧不夠,只看的話完全不能理解。供參考。d e i還有總覺得上一段和下一段都差不多
說讀懂了佛經的,又是通達在何處呢?
乍一看對丈工整 寓意有些略隱諱 字面意思讀得懂 深層意境比喻暗喻這些卻不一定都得懂
古文基礎差,看不懂生僻字看不懂
卡在根本就沒想看上了
啊偶然翻到這個提問拉開一看,感覺是被點名批評一樣。。。 經文粗看都很簡單,字字都是常見常用字。但微言大義,組合在一起,想要去理解就很困難,例如「空」,一開始會誤以為以為是「無」,往往讀時一帶而過,當做今意理解。佛經又多是這種簡單用字組合的駢句,排比類比用得更是多,篇文卻很精鍊,就造成讀完一遍,像是囫圇吞棗,似懂非懂,不得精要。就像讀書時英語,一個句子詞都認識但不明白它所表達的意思。就這樣⊙ω⊙
我看不太懂佛經在講什麼,既然佛是要普度眾生的,可為什麼我看不懂呢
推薦閱讀:
※在修行中,有師父帶著修行是一種什麼體驗?
※幾年後可能會有一惡報,現在行善補救來得及嗎?
※僧人平時是怎麼修鍊的?
※和尚可以吃辣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