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驗證中醫療效設計的一個大樣本雙盲隨機對照實驗,大家幫我參考一下有沒有什麼設計缺陷?
一,背景
現在有很多關於中醫是否有效,是否不科學的討論,其中一個討論熱點是中醫是否能通過「雙盲實驗」的科學論證方法,以此來證明其有效性。而反對者認為,雙盲實驗是針對西方醫學體系設計的,不適合驗證中醫的效果
先說一點個人想法,我願意相信中醫絕不是一個騙局,畢竟是老祖宗留下來那麼多年的東西,有可能有一些不足,但整體我認為是有效的。另我也看到了當代很多藥品相關規定也需要有類似的方法檢驗,並非「沒有一樣中醫藥物通過了雙盲實驗」。但這不是我要在這裡討論的主要觀點(希望回答和評論也不要討論這一段以及中醫是否有效這個話題,已經有很多帖子討論了)。
我不是醫學專業,對中西醫的了解也不深,但我主修數學統計專業,「雙盲實驗」原本是統計學中用來驗證假設設計實驗的方法,並非西醫理論的輔佐,因此對「雙盲實驗」科學性的質疑我就不能認同了。這是現代科學中一個非常基本的論證方法,如果不能贊同它在檢驗假設中的有效性與科學性,就像學數學卻不贊同「1+1=2」一樣,你可以持有這個觀點,只是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
當然客觀的來講,很多我看到的贊同中醫反對「雙盲實驗」實驗論證法的理由是合情合理的。我將一部分歸納總結一下大體是一下幾點(歡迎補充)
1. 西醫的方法,藥物量產,針對特定癥狀使用相同藥方,忽略個體差異。
2.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辯證施藥,君臣佐使,考慮個例差異,比如就算相同癥狀下,身體強弱,患病時間,當時的季節氣候,都會影響到藥物的種類和施藥劑量。
3. 西醫的評判方法中有效意味著藥到病除,癥狀消失,並沒有考慮到很多潛在的長期副作用影響。
在此我認為這些理由所針對的是常見的針對西藥的「雙盲實驗」,是實驗設計的問題,而並非實驗方法本身的科學性問題。因此,我想設計出一個合理的大樣本隨機雙盲實驗,能夠排除以上提到的這些理由供大家參考。
首先我們針對醫療手法做一些限制,在此僅僅針對傳統中藥的方法,暫不考慮其他針灸,推拿等,若有需要再另行設計實驗。
二,實驗設計
實驗目的:檢驗中醫的一個治療方法(在這個例子下是中草藥)的在某一特定病症下的治療效果是否顯著大於安慰劑效果
樣本選擇:大量有相似病症的病人,性別,年齡經可能涵蓋面廣。病症選擇較容易體現共性,且病情不會非常嚴重的病人(為醫德考慮,以免安慰劑組和對照組造成嚴重後果)
醫生挑選:挑選公認的中醫界數位名醫,他們在針對此病症最好擁有足夠權威性,且數量足夠在短時間內(儘可能短,比如3天)為每一位病患提供足夠權威的診斷。醫生數量和質量要足夠多來避免這幾個因素:醫生個體診斷差異,醫生短時間內做大量診斷而過於疲勞,醫生彼此影響。此外並不告知醫生安慰劑組和對照組的存在
治療手段限定:傳統煎熬重要的手法,推拿,針灸,捏脊等等介於不好做安慰劑組排除在樣本外
藥物限定:事先準備儘可能齊全的中醫藥品,充足的藥房儲備,但所使用藥品需要公認為中醫藥品
安慰劑限定:由幾位醫生預先共同選出幾種中藥的不同劑量組合,和幾種設定好的服用方式(頻率,煎熬手法等等),而配方本身對患者身體並無太強影響,僅為混淆作用。
診斷流程:
醫生像正常流程一樣診斷每一位患者,提供進行基本診斷手段(號脈,聽診等等)的條件。診斷後寫下對病症種類和嚴重程度(最好有一個量化評價,最起碼分出幾等)的診斷書,以及對症所下的藥方,但並不告與患者知道(雙盲之一,對實驗對象),交予研究人員,參與診斷的醫生們可針對特定患者交流意見以達成共識。此外另一部分醫療研究人員專門記錄患者病症(表象為主)
樣本篩選(此步驟非常重要):
排除以下幾類患者,為了實驗結果準確,以及醫德等原因:
有中醫知識,自己能區分安慰劑和真實藥方的患者
醫生認定病情比較嚴重不適合做實驗的患者
醫生認為安慰劑可能有害的患者
醫生診斷出目前給定藥材不能解決患者病症的患者,比如需要其他藥材,或者需要針灸,推拿等其他治療方法
(如不完全,歡迎補充)
樣本分組:一部分研究人員將剩餘的樣本患者們隨機分成三組,目標組,安慰劑組,和對照組,不告與醫生與患者(依然為對實驗對象之盲)
對目標組,準確醫生們配的藥方以及使用方法
對安慰劑組,隨機提供事先決定的幾組安慰劑中的一組,對患者告知為醫生所開之藥方
對對照組,不提供任何藥方
再診斷:一段時間(比如一個月)服藥後,再次對每一位患者進行診斷,每一位患者依然由第一次的醫生負責,再次寫下診斷書和藥方,患者和醫生不可就先前是否所服藥和服藥種類交流。再次記錄病症表象。
重複之前樣本篩選和按其先前樣本分組給葯的步驟。
再診斷過程可重複,依病情考慮是否需要停止(全方面痊癒)或增加
長期影響評估:較長一段時間後(比如一年):再次召集患者和醫生,由醫生進行診斷,主要針對之前施藥作用藥效的評估和長期影響做出診斷,寫下交予研究者。
記錄病症表象()。資料收集整理:
由一部分不知道如何分組的醫療研究人員(對研究人員盲),收集整理每一位樣本內患者的診斷資料,對每一時刻的健康狀況給予量化(打分)或類別型(健康,微弱,嚴重)評級。具體如何量化給出Nominal, Ordinal, 甚至Interval的數據,我並非醫學專家,也不多做討論。
統計分析:
收集所有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主要針對此兩個假設
H0:目標組病情的提升與安慰劑組(或對照組)病情提升沒有顯著差異
Ha:目標組病情的提升顯著高於安慰劑組(或對照組)病情提升
計算方法比較簡單,普通的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即可達到驗證目的,在此不多做贅述
最後得出結論。
三,個人評論
我相信,如果按照這個方法實驗得到的結論證明中醫的療效的話,是可以說服很多人(包括西方醫學界)中醫的可靠性和療效的。
如有其他實驗設計中我沒有考慮到的因素或者設計思路有問題的地方,歡迎回復。但請不要針對中醫是否有效這個話題,這不是此帖的主要關注點
此外,請不要聚焦在醫學專業方法和術語上,我僅僅就統計學意義上設計了這個實驗.使用什麼醫療設備輔助做出更好的診斷和評估並不在討論之列。
樓主還記得當年雙盲搭脈監測孕婦嗎-_-#
這種事情有人干過,還是中醫學院乾的。
論文鏈接:
中醫臨床醫生四診信息判讀及診斷一致性探討
結論是:目前中醫臨床醫生對四診信息判讀及診斷的一致性不高,中醫診斷的準確性差,對療效的影響值得今後進一步研究。
請的也不是什麼江湖游醫:
邀請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曙光、岳陽等醫院的資深臨床內科專家,主要有劉嘉湘、林鐘香、何立人、蔡凎、馬貴同等共16位教授。同時隨機選取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腎內科住院患者(配合者)1位。按照中醫診察疾病的順序及方法,請各位專家根據患者情況,對患者四診信息進行判讀,並給出辨證診斷結果。也先不要說治療,藥物,單說這診斷,單說這癥狀的辨別,端的是千姿百態,百花齊放。
連診斷這一關都過不去,談治療就是瞎扯淡。這樣的結果要說服中醫黑?恐怕中醫粉都說服不了吧?那麼我想問主修數學統計專業的題主你,對於這樣的結果,你認為從數學統計的角度上來看中醫診斷的置信度有多高?診斷環節的偏差延伸到治療環節偏差會有多大?為什麼每個隨訪「重複樣本篩選和分組」?不斷篩掉病人,只留下「好」病人的過程違背隨機樣本假設。中途篩掉的病人缺乏之後的隨訪數據怎麼處理?同一個病人一會兒治療組一會兒安慰劑組,還得考慮"carry over effect",病人自己的各個隨訪數據還是相關的 - 最終的模會非常複雜,做敏感分析的結果可能五花八門,缺乏說服力。西醫的臨床統計不會這樣設計,中醫本身就夠複雜了,統計這塊兒還不簡化,積累了數據也沒法用啊。
---------------------------
臨床實驗和統計數據是現代醫學的基礎,但是就像您說的,思路和中醫是完全不一樣的。現代的臨床實驗要求嚴格控制條件,清楚地預先定義療效,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並重。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雖然還很不完善,但是業界有很多共識,也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現代醫學應用於中醫的困難在於中醫對於疾病和癥狀的定義完全不一樣,沒法生搬硬套。理論上您很容易找到有足夠現代醫學臨床實驗和統計經驗的團隊設計一個協議(protocol),然而您的醫生和病人恐怕不會遵循這個協議來實施,即使得到了數據也未必乾淨,中醫界大概不會接受和承認這樣的臨床實驗。想推廣中醫得先和中醫合作,理解他們的思路,出發點仍然在對醫學問題的討論。其實做中醫的雙盲,還不如直接做中醫有效性的檢測,在中醫院門口為病人做一個西醫的確診,再讓他進去治療,過段時間直接取結果,黑中醫最大的理由就是你這人根本就沒有病。。。藥物是死的,做起雙盲容易,至於診斷開方這些,屬於策略,這個根本沒法下手,不知中醫的人以為世上只有一個中醫,對中醫有所了解的,會知道中醫里有幾百上千個中醫,因為策略不同,一堆流派,根本沒法下手,最好是限定某一流派,流派之爭,不比中西之爭少,幾乎可以這麼說,一個流派的誕生,就是認為它之前的流派什麼都是錯的,都是在騙人害人。
也說下我對中醫的看法吧,這是一門不難入門的學科,花一兩年就可以對它有個清晰的邏輯了,對於經絡穴位神馬的,真的不重要,一本針灸大成里,那個多處方,你能拿來治好自己的發燒感冒就不錯了(限定半小時內起效,燒退鼻涕咳嗽全無),就用我在自己身上的經歷來說,以前真試過半小時內痊癒的,不過效果是遞減的,而且是很快的,下一次感冒再用同一個方法,就沒那麼靈了,直到有一天一點用都沒,( ????? )怪我咯,???最後還是喜歡吃氨酚之類的,效果穩定,不疼。
建議那些真想寄希望於中醫身上的人,應該先學習了解一下,至少要能做到識別真假,這裡面水分太多,比莆田系還多,中醫從業者學歷普遍偏低,井底之蛙,致命傷,說的話沒邏輯,個人最討厭就是四個字,博大精深!!!
建議中醫必修數學。
也建議中醫黑必修數學。
什麼叫證明,什麼叫真理,什麼才是power,什麼才是博大精深,一堆GTM,俄羅斯譯從砸去∠( ? 」∠)_你這個試驗設計主要是要證明中醫是否有效,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它是有效的,這點在中西醫界沒什麼好辯的。中西醫糾結在於第一中醫對於某些優勢病種(西醫難辦的)的療效是否真的優於西醫,第二中醫究竟是不是經驗醫學,即中醫理論是否是瞎說,而中醫的有效性是基於經驗用藥。綜上所述,您設計的試驗毫無現實意義~
中醫的精髓就是發揮想像力。用一切方法治病,更注重療效,沒那麼注重安全性。所以你要證明啥?有效還是不安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