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聽到「開到荼蘼」的感受是怎樣的?
它給我一種很驚艷的感覺,只是不知道怎麼表達出來。想聽聽你們的故事。
每隻螞蟻 都有眼睛鼻子 它美不美麗 偏差有沒有一毫釐 有何關係
每一個人 傷心了就哭泣 餓了就要吃
相差大不過天地 有何刺激
有太多太多魔力 太少道理 太多太多遊戲 只是為了好奇
還有什麼值得 歇斯底里 對什麼東西 死心塌地
一個一個偶像 都不外如此
沉迷過的偶像 一個個消失
誰曾傷天害理 誰又是上帝
我們在等待 什麼奇蹟
最後剩下自己 捨不得挑剔
最後對著自己 也不大看得起
誰給我全世界 我都會懷疑
心花怒放 卻開到荼蘼
每隻螞蟻 和誰擦身而過
都那麼整齊 有何關係
每一個人 碰見所愛的人
卻心有餘悸
講真,第一次聽是因為高一同學的安利。那時圖樣拿衣服,聽了兩句,心想這什麼鬼,關掉了。。。。。。
但是我想說說後來的感受。
從初中到高中到大學,幼稚地粉過很多偶像明星,經歷過很多事情,遇見很多人,娛樂圈可以說是翻天覆地除舊迎新脫胎換骨幾個輪迴了。
那時,
王菲開演唱會開到了日本武道館,紅遍東亞, 張國榮還沒有跳樓自殺,梅艷芳還和他合唱了《芳華絕代》,
毛寧和楊鈺瑩的金童玉女,春晚都是逗趣抬杠的相聲小品, 趙麗蓉老師的麻辣雞絲猶在耳畔, 馬季老師妙趣橫生, 趙本山尚且初出茅廬, 家家戶戶剛普及彩電, 那時大家還愛看TVB, 還珠格格里的小丫頭片子都是新人, 鞏俐是大家心中的女神,成龍為中國人爭了口氣,
那時沒有普及qq也沒有微博, 一切跟黨走聽黨的號召, 課本也是魯迅先生的文章, 與充滿童稚的插圖;有一天,
如日中天的王菲忽然宣布退隱, 張國榮從摩天大樓縱身一躍, 梅艷芳急症突發與世長辭, 父母一輩單曲循環的歌聲我們已經開始聽不懂,有一個叫周杰倫的年輕人紅遍大江南北港台內陸,
有一些組合叫五月天she和飛輪海,有一種新興曲風叫中國風,快消文化漸漸興起,趙老師與馬前輩的訃告傳來, 另一邊春晚捧紅了趙本山宋丹丹馮鞏蔡明郭達等新人, 家家戶戶都開始用大屏液晶追劇, 潛伏暗算血色浪漫又紅又專, 周迅趙薇章子怡徐靜蕾已經比肩成為四小花旦, TVB港姐依然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還每期都很有趣,
爛片開始初露苗頭, 成龍的劣跡斑斑不知為何被翻出來, 大家都用qq傳播各種黑料, 魯迅的正確性與必要性遭到質疑, 英語在教育中的地位上升, 科技和時尚走進大家的生活, 改革開放使中國步入的新時代還令大家有一種春風沉醉的錯覺,時隔多年,
王菲的傳奇早已被大眾忘卻,取而代之的是各路惡毒的緋聞八卦,張國榮每年愚人節都被難以辨認是否裝逼犯的真假粉絲拉出來鞭屍,
梅姑的逝世原因從癌症到被加上了各種歹毒的揣測,毛寧吸毒被抓,成龍被爆黑料形象倒塌,李連杰趙文卓一輩打星都老了,章子怡身陷潑墨門後形象一路滑坡審美也從國際大佬滑向皮褲汪,徐靜蕾拍了一部只能靠小鮮肉撐票房的有毒爛片,喜歡了一個學生時代的周杰倫王力宏江郎才盡,後者雖然傳出是gay在這個時代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小學生聽許嵩汪蘇瀧徐良,初中生喜歡兩個全是字母的組合,
電視機已經蒙灰,畢竟沒有人再想看婆媳關係和抗日神劇和於媽,連春晚用的都全是微博段子,人手一台電腦看日韓歐美,國內鮮肉眾多放眼過去沒幾個有演技的,女神都老了男神都崩了,周迅湯唯趙薇都結婚了,金城武吳彥祖木村拓哉都長殘了,至少老一輩在我們心中還是經典永存,而現在要樹立一個人又摧毀是多麼速度與可怕,
柴靜變成女神又被萬人唾棄,昨天還在反轉基因的男神今天被下了降頭,大家踩在孫楊的頭頂捧紅了寧澤濤,微博可以使反智輿論發揮意想不到的可怕效果,十幾年了魯迅還是沒能撐住批駁而退出了小學課本,英語漸漸也被高考掃地出門,言論是更加自由瞭然而牆外又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呢,上面不一定永遠是對的了,每個人對於zf的憤怒漸漸溢滿屏幕,曾經高捧的,如今竟真的可以一文不值。說這麼多,
一個一個人,誰比誰美麗,誰比誰甜蜜,誰比誰容易,又有什麼了不起,餓了就吃傷心了就哭泣,差別大不過天地,都是過眼雲煙,都為了生存而活著,都為了生活而作著。曾經有人在微博上謾罵王菲的一些言論是裝是演戲,王菲開玩笑地回復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這世間誰不是在動情地演著呀?就您演不裝演得最像~」
時過境遷,
見過許許多多,會發現不過是眾生相而已,曾經掏心掏肺喜歡過的也就那樣,曾經覺得完美無瑕的竟如此不堪。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神是人樹立的,也是人推倒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發現自己虛構的美好幻想破滅的過程,那幻想中有友情有愛人有社會也有世界。習慣就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用王菲的另一首歌詞作結:「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一叢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靡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這是宋代詩人王淇的詩,王菲的兩首歌《開到荼靡》和《花事了》都是出自這首詩,初聽《開到荼靡》的時候我還以為是歌曲的格式錯了,怎麼如此的怪異,後來我把歌刪除了又下載了一次才發現它原來就是這樣風格出眾,和王菲其他的歌曲一樣,都是多聽幾遍就會愛上,這首歌給我一種淡淡的頹廢和洒脫的感覺,它描繪出的意境我覺得和《流浪的紅舞鞋》差不多,都很洒脫,聽完有一種我要登仙的感覺。《開到荼靡》和《花事了》都是林夕作的詞,我想他一定讀過《紅樓夢》。那裡面抽花名簽的時候麝月抽到的花名簽上寫的就是開到荼靡花事了這句詩,我想林夕一定是受到了《紅樓夢》的影響吧。愛王菲的人很多都很喜歡《紅樓夢》的,反正我就是這樣喜歡王菲,喜歡《紅樓夢》,也很喜歡《甄嬛傳》。我崇尚一種自由,洒脫的生活。
首先,王菲和林夕真的是「沒有名分的夫妻。」
當初是一個女學長安利過來。「我還是最喜歡《開到荼靡》。」
我當時第一反應是亦舒的書名和《紅樓夢》。所以對此作品抱有了更多感性的色彩以及揣測極有可能又是一首王菲纏綿悱惻的作品。
當然我錯了。
這應該是王菲少有的一首搖滾作品,同類的好像有《光之翼》。
由於是看著歌詞聽的,所以對歌詞有特別多的感受。當時第一感受就是這首歌是對這個社會的抱有拋棄姿態,更像是一個虛無主義的人在無力地控訴這個社會。這是第一感受。
當然後面感受逐漸疊加。
還有人和我說「這首歌是罵歌迷的。」對號入座一下好像也說得通……
現在對這首歌的理解可能就是一個人受過無數次「無謂」的情傷之後無法聊以慰藉,轉而看似所愛的人心有餘悸,並開始自我旋轉式的抱怨和諷刺。萬念俱灰又充滿希望——我不過是這樣的在活著,但大家都是這樣的在活著。人生就是一場場的角色扮演 看誰演技純良 看誰表裡如一 看誰入戲太深 看誰皮肉不分。每一個人,碰見所愛的人,卻心有餘悸。
驚艷
這首歌前面唱到的所有的洒脫,都只是為了鋪墊最後的「每一個人,遇見所愛的人,都心有餘悸」這樣的軟肋
那時對還沒聽王菲太多的歌,2012年,聽她的歌比較晚。第一次聽到林宥嘉版《開到荼靡》[一個一個偶像 都不外如此 沉迷過的偶像 一個個消失 誰曾傷天害理 誰又是上帝 我們在等待 什麼奇蹟 最後剩下自己 捨不得挑剔 最後對著自己 也不大看得起 誰給我全世界 我都會懷疑 心花怒放 卻開到荼蘼]感覺也太狂了,不過詞寫得很好啊,挑不出毛病啊。後來查了下雨神也唱過,我天,這歌也太屌了吧。後來知道王菲的原唱,我天,原唱的更屌啊,比男人還霸氣尤其是LIVE版,再也沒聽過其它版本。喜歡上了她的好多歌。
印象很深刻,記得當時是看《星光大道》,感覺微微有點low呀,不過是和爸媽一起看的嘛,爸媽的品味,你們懂的~~好吧,還是捂臉吧一個女生唱了這首歌,說實話,這歌風格有點奇奇怪怪的,因此爸媽都說這歌好難聽,估計她要被淘汰…然而,有眼光的我呢,被歌詞吸引了,覺得自己對歌詞深有同感,雖然我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小破孩兒,於是乎,回頭查了查這首歌,發現原唱竟然是天后,林夕寫的詞。於是又在心裡誇讚了自己一番,對自己的品味又認可了一次,哈哈哈。很多年了,還是很喜歡這首歌。老爺的歌詞確實寫得好,然而,我年紀還小,說實話,有的歌詞雖然可以理解,但並沒有太多同感和共鳴,對這首《開到荼蘼》卻一見鍾情,歌詞句句都很好,簡單易懂,而又極為深刻,喜歡~~
一個一個偶像 都不外如此
沉迷過的偶像 一個個消失
誰曾傷天害理 誰又是上帝
我們在等待 什麼奇蹟
最後剩下自己 捨不得挑剔
最後對著自己 也不大看得起
誰給我全世界 我都會懷疑
心花怒放 卻開到荼蘼
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開到荼靡,我聽了超過300次,菲姐的歌的最愛,沒有之一,也是聽過最贊的電音搖滾。
我始終認為,林夕詞作的巔峰,就是王菲《寓言》那張專輯,都值得聽,《開到荼靡》還有國語版的《百年孤寂》和粵語版的《守望麥田》都是是佳作,對於當時處在一段生離死別的感情下的我,真是醍醐灌頂。
他某次在一個訪談節目中,以宿命的觀念談起愛情里的關係,說了這麼一段話「她流下的淚,蒸發成雲,雲化作雨,可能最後還是打在你的臉上」,對我影響至深。學佛以後的詞作有很大不同,前期先引你看盡喜悲,後期再幫你解套,聽者如果不是有過極為痴纏的感情經歷,是很難理解透徹的。
《守望麥田》
風吹過麥田田總要收割 也許留在我腑臟心 給你碰撞如沙里採礦 也許能令我發光共你就似星和雲 升和沉彼此怎麽掛礙 美麗多於遺害共你就似風和塵 同不同行與天地常在 那怕沒法再相愛空空兩手來 揮手歸去閱過山與水水裡有誰 未必需要一起進退刻骨銘心來 放心歸去未算無一物深愛過誰 一天可抵上一歲水 蒸發成雲拋棄的雨 也許來自你的汗手 經過臉龐旁人給你的吻 也許留在我掌心《百年孤寂》心 屬於你的我借來寄託 卻變成我的心魔你 屬於誰的我剛好經過 卻帶來潮起潮落都是因為一路上 一路上大雨曾經滂沱 證明你有來過可是當我閉上眼 再睜開眼只看見沙漠 哪裡有甚麽駱駝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 沒甚麽執著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悲哀是真的淚是假的 本來沒因果一百年後沒有你也沒有我極符合我審美與價值觀的一首歌極符合我審美與價值觀的一個人
聲音里有瀟洒不羈,歌詞里有禪意。
初次聽到的時候,其實並沒有什麼感覺。
只是覺得,咦,王菲好像這麼鬧的歌並不多。
一晃神,就翻過去了,下一首。
後來有段時間,情緒很低落的時候,再聽,卻又感覺不同,再看歌詞再聽,確是不同。
聲音里有瀟洒不羈,歌詞里有禪意。
厲害的詞人總是寥寥幾句便勾畫出場景、情節、故事。
而這首歌,不僅如此,場景卻是隨詞人心意自如切換,你以為他寫實,他嗖的拉遠;你以為他動情,他隨即冷冷不屑。
人如螻蟻。這是上帝的視角。
所有提及的螞蟻,其實都是人。
當我們看做彼此是人的時候,我們置身其中,七情六慾貪嗔痴。
一切的痛苦的根源,在於我執。
當切換到上帝視角,如同人去看螞蟻。
你會發現所有的螞蟻並無差別,所有的執念不過鏡花水月。
所有刻骨銘心的那一刻,當時間過去,變得無足重輕。
最後的最後,我們還原到自己。
捨不得挑剔,因為知道沒有意義。
但也不大看得起,因為知道渺小無依。
心花怒放,卻開到荼蘼。
最早看到這個詞,其實是在亦舒的書里。
開到荼靡花事了。
佛家典故指荼靡花開過之後,人間再無芬芳。
又有說法講:荼蘼花開代表女子的青春已成過去。荼蘼花開,表示感情的終結。愛到荼靡,意蘊生命中最燦爛、最繁華或最刻骨銘心的愛即將失去。
而我覺得,離的更遠一點看,不止感情,其實每一個質變的不可逆節點,都是荼蘼花開的時節。
我菲一二十年前的歌我從小循環到大 現在聽仍然前衛的不行 那歌詞 那編曲 那唱法 簡直是神。然而現在的人只抓著她的私生活不放,惡毒的謾罵,猥瑣的意淫。我菲的作品拿出來首首經典,聽眾卻還是從前的那一批。這次菲是真的開始在意了吧 畢竟一年沒跟博沒什麼動態了。竟然覺得心酸。
先去聽聽
貼篇我寫的樂評來描述吧!喜歡夕爺,愛他的詞!
林夕,香港著名填詞人。他的筆名是將夢字上下拆解開來。他用歌詞造夢,鼓勵那些被困於感情世界中的人們。
說到他與王菲的關係,在香港樂壇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林夕曾公開表示,他與王菲是"無名份的夫妻"似乎可以不用任何交流,王菲便能唱出林夕詞中的深意。其默契程度可見一斑。
談到"開到荼蘼"這首歌,有必要介紹一下荼蘼。這是一種薔薇科草本植物,它的花期是盛夏。人們也因此常說荼蘼花開是一年花季的終結。蘇東坡詩云"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說荼蘼花開最晚,無意爭春。林夕對蘇東坡偏愛有加。多半可以推測歌名是借鑒了這句詩。
開到荼蘼在我看來,也寓意一種狀態:儘管花期已過,但仍拼盡全力,等待一場生命中最美麗,最?爛的綻放。
至於歌詞,覺得那句「心花怒放,卻開到荼蘼」最妙。儘管心花依舊盛開在心靈的沃土,儘管還以等待的狀態迎接綻放,但必竟花期已過,無法再次美麗。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等待的心還在,夢想還在,即便花期已過,也不會惋惜。至少那殘枝敗葉也有追逐夢想的權利。
歌曲末尾,發人深省地問出為什麼人碰到所愛的人,卻心有餘悸?現代人得了失語症,明明對對方心存愛意,卻不敢表達。往往錯失愛的機會。其中自有嘲諷的意味。這其中包括你,我,他。當然詞人自己也算在內。
林夕詞之境界在於,他總是讓尋常小事蘊含禪意。但真正打動我們的地方在於,他所寫的,全是我們曾經的經歷,他雖與我們萍水相逢,卻可以稱得上是最懂我們的人。
看王菲全面體的live現場版真的聽的頭皮發麻,氣場十足,沒人能和她比,天生歌姬。
初聽驚嘆 這歌力力力力厲害了 牛逼一瞅 十多年前的歌覺得再過二十年聽依然驚艷
一個字 爽 最近聽更是這種感覺 這他媽就是我啊 最後剩下自己捨不得挑剔 最後剩下自己也不大看得起 誰給我的世界我都會懷疑 心花怒放 開到塗糜
之前覺得這歌很詭異,就沒太關注...
後來有次看一個夕爺參加的綜藝訪談節目,完整的聽完了這首,聽的時候腦子裡閃現各種畫面各種故事...總之,「風花雪月不肯等人,要獻便獻吻...」第一次聽,當然是以為買了盤盜版磁帶或者壞掉的磁帶。《開到荼靡》是《只愛陌生人》里的第一首歌,當時我打開聽了真的以為音質出了問題,要不是比對了同學的磁帶放出來也是一樣的,我都打算去音像店換貨退錢了……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陳奕迅《太陽照常升起》這首歌?
※怎麼理解陳奕迅的《富士山下》?怎麼理解「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
※如何評價林夕給陳奕迅的歌曲《你的背包》的填詞?
※為什麼林夕作《謝謝儂》歌詞的時候選了上海話?誰知道初衷是什麼嘛?他遇到了哪個上海人?
※如何理解信心花舍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