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定理有什麼意義?

一隻大一小學妹(′?Д?)」求解我粗淺的思想

科斯定理的前提條件不是產權清晰和交易成本很低,這兩者在現實生活中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嘛,這個定理有什麼意義?


科斯定理重要,但意義可能被高估了。定理所需前提條件不止這麼多。國內很多教材用比較大篇幅講科斯定理。很多法學家也喜歡提科斯定理。但是,即使不追究含義模糊的「交易成本」概念,如果了解定理成立所需前提,運用這一定理也應該謹慎小心。

科斯定理主要有兩部分,一是無關性,二是有效性。滿足一定條件,前者意味著權利分配結果不隨初始分配結果改變,後者意味著雙方可以通過談判(negotiation)達成權利交易的帕累托最優。這也意味著達成效率可能不需要依賴於完全競爭市場。

污染是闡述科斯定理常用例子。不妨用x代表貨幣,y代表污染。畫出類似上圖埃奇沃思盒,直觀上可以看到無關性要求無差異曲線相互間可通過平移得到。無差異曲線相互「平行」意味著全體帕累托分配是盒子里一條平行線,無關性自然成立。嚴格來說,這要求效用函數滿足如下形式:u=phi (x+v(y)),其中phi 處處導數大於0,內部是一個擬線性偏好效用函數。Hurwicz證明了滿足某些其它數學條件前提下,這對無關性是充要的。

另一假設是雙方。如果人數多於等於3,談判可能沒有結果,用經濟學術語叫空核(the empty core)。Aivazian和Callen給過一個經典例子,其中有兩家排污廠和一名受害者。對每一可能合同,都有至少有一方有激勵偏離。這可能導致有效配置無法達成。以上兩點實際導致科斯定理的「漸進」和「標準」含義一起失效。我們很難想像效用函數「漸進」地滿足平行條件,也很難論證為何以這類特殊效用函數結果作其它效用函數的標杆。對人數條件,有類似的問題。

含義同樣模糊不清的還有「談判」。儘管可以用經濟學中討價還價(bargain)討論這一過程,但並非所有討價還價都能達到有效。此外,如果事涉政治制度,雙方做不出有效承諾,定理也不成立。信息不對稱被假設掉,但即使是理論討論,這一情形也難以忽略。Farrell給過一個信息不對稱導致無效率分配的例子。總之,科斯這個例子可以提醒大家注意制度設計和權利分配中事後談判的可能性,但個人很懷疑其是否對具體討論有意義。機制設計可能是更好思路。

參考文獻:

Acemoglu, Daron. "Why not a political Coase theorem? Social conflict, commitment, and politic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1.4 (2003): 620-652.

Aivazian, Varouj A., and Jeffrey L. Callen. "The Coase theorem and the empty core."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4.1 (1981): 175-181.

Coase, R. H.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56.4 (2013): 837-877.

Farrell, Joseph. "Information and the Coase theorem."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2 (1987): 113-129.

Hurwicz, Leonid. "What is the Coase theorem?."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7.1 (1995): 49-74.


如果你對科斯定理啥都不懂,點進來,這有入門級的科普,大神請繞行。

我們盡量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理解科斯定理。

首先,故事發生在繁榮富饒的象牙山村。多年來,在黨中央的大力扶持下,村子裡發生了許多許多的事。經過長期以來的發展和運營,村子裡逐漸崛起了兩大商業巨頭。他們分別是:

謝大腳的大腳超市

王大拿的象牙山莊

話說自打王大拿的象牙山莊開張以後,遊客絡繹不絕,王大拿是春風得意啊。

啊,不對,換張圖。

但是遊客過多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山莊里產生的生活垃圾實在是太多了,堆積如山。正當王大拿發愁的時候,王天來自告奮勇說能解決這個問題,王大拿就把這事交給王天來辦了。

結果沒兩天,有人咣咣砸王大拿辦公室的門,一邊砸還一邊還罵:

「王大拿你給我出來,你瞅瞅你們山莊的人整的啥玩意啊給我們超市門口整的埋了吧汰的?」

不用開門就聽得出來這是謝大腳。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王天來嫌這些垃圾沒地兒扔,全把垃圾堆大腳超市門口了。整的大腳家門口蒼蠅蚊子漫天飛,騰騰冒黑氣,都沒人敢進屋,耽誤了大腳家的生意。就因為這個,大腳才找上門來。

為此,王大拿和謝大腳這兩位商業巨頭就兩家企業的發展合作問題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會上,謝大腳坦誠表示永遠支持象牙山村一個山莊政策;王大拿也表示將即刻督促王天來那癟犢子玩意帶人把大腳家門口收拾乾淨咯。

這個故事就能引出我們今天解決企業外部性問題的著名定理——科斯定理。

即只要產權是明確的,並且市場交易費用為零,或者很小,無論在開始時產權歸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理實際上為人們解決外部性問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那就是明確產權。

產權是指對資源和財產使用佔有和支配的權利。

例如,一個化工廠向外排污,污染了沿途的土地,而這些土地產權是明確的,這些土地的主人自然會因為土地污染的損失,向排污者要求賠償。之所以持續排污而不付出代價,常是因為帶來的外部性載體產權是不明確的,所以,在明確產權的情況下,必會導致施加負外部性的企業與受損方進行談判,如果談判能夠達成協議,這種均衡一定是符合市場效率的均衡。雙方談判能夠達成協議,必是雙方可以接受的結果,包括污染方要向被污染方付出代價支付賠償。

被污染方(謝大腳)也會考慮自身損害程度(對超市的實際影響)以及污染方的實際支付能力(王大拿給村子投資也不容易)不至提出過高的賠償要求(都是鄉里鄉親的)。這樣,企業帶來的外部性問題可以通過談判協商圓滿解決。

企業(王大拿)考慮到污染可能招致成本增加(大腳面前面子上過不去),就會遏制日後的排污行為(讓王天來把事兒辦明兒白兒的),從而大大遏制了負外部性,最終皆大歡喜。

科斯定理中限定交易費用很小是指如果交易費用較大,會影響雙方達成協議的結果。所以,雙方談判會考慮交易費用對談判結果的影響。科斯定理的啟示是:明確產權意義十分重大。產權與人們的利益相聯繫。明確產權就會使無人負責的現象得到大大的改觀。產權的機制會使人們在一種行為帶來外部性的時候,自動的比較成本和收益,產生糾正和減少外部性的自動機制,形成自我的約束。

這就是經濟學中的科斯定理及其相關意義。

話說我一個醫學生為什麼要答經濟學的問題呢?

你說什麼?經濟學的知識太生澀?那不如看點逗樂兒的東西。

中國的歷史上有哪些「神回復」? - 李佳航的回答 - 知乎

亦或是某些值得反思的東西

親身經歷過的覺得最諷刺的事情是什麼? - 李佳航的回答 - 知乎


謝邀 @周芳思雨

分三點來談:

1. 關於「完全不可能的前提條件」,我覺得可以有兩種看法

(1)一種看法是所謂「漸近」的,也就是說,雖然產權完全明確和無交易成本是不可能的,但是隨著產權由不明確向明確發展,交易成本由高向低發展,最終能夠給出科斯定理的結果,就像微積分中的」極限「一樣;

(2)另一種看法是所謂「標杆」的(benchmark),也就是說,我們知道產權完全明確和無交易成本時會有科斯定理這樣的結果,那麼我們可以用這個和現實情況作比較:產權不怎麼明確,會怎麼變?交易成本提高,又會怎麼變?如此等等。從「標杆」的角度再進一步,就是 科斯定理 - MBA智庫百科 這裡所說的第二和第三定理。

2. 「明確產權」說明了什麼呢?

科斯定理中的明確產權,要站在自由主義的角度來看。自由主義的觀點是,政府是經濟的守夜人,政府無需也不應干預市場。但在科斯定理之前,人們發現了外部性的問題:比如,工廠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只考慮了產品製造的成本,而沒有考慮到其產生的污染可能對附近的環境和居民健康造成影響,這就是負外部性。外部性的一大類解決方法,是依靠政府的管制,比如徵收庇古稅,或者發放許可(例如碳排放權)。那自由主義的觀點是不是錯了呢?科斯定理通過明確產權這一要求說明,政府在解決外部性問題中,只需要明確產權,不需要干預市場,市場會在產權明確時自發地調整到最優狀況。

3. 「無交易成本」說明了什麼呢?

外部性還有一種解決方法,叫作兼并。我們現在假設工廠的污染是以污水的形式流到了下游的魚塘中,負外部性就是魚塘的魚都死光了。現在,我們假定下游的魚塘是工廠老闆自己養的(或者說,工廠兼并了魚塘),這時,工廠老闆就要考慮工廠和魚塘共同的收益,就自然會把污染量調整到最優水平。

這個例子暗示了一點,在企業內部的各個生產部門之間的交易成本,不說沒有,起碼也是非常低的,科斯定理從這個角度說明了為何生產活動是以企業的方式存在,或者說應該由個體生產向企業生產轉變,因為這個過程能夠降低生產活動中的交易成本。

以上後兩點只是比較淺陋的關於科斯定理的意義,歡迎補充和斧正。


科斯定理並無確切定義,甚至沒有確切的闡述。但許多人視科斯為「新制度經濟學」的開山祖師,這一點很能說明科斯定理的關鍵——表面看,科斯定理等價與「價高者得」,其實他關注的是你「為何出得起高價」,你出價後是通過「何種手段」得到資源。

比如,張三擅長做玉雕,能賣出很高的價錢,然後再高價收購原石,慢慢的市場上的玉原石會更多流轉到他手中,其實這是「分工、比較優勢、價格原理」的複合——這也是大家日常能留意到的例子——玉石產權在誰手中並不重要,遲早它都會流到最擅長除了玉石的人手裡。

另外一些就不那麼顯山露水。比如,改革開放之前,為何當幹部的容易買到豬肉,工人每周也能吃上一頓,而養豬的農民卻一個月都不一定吃得上一次肉? 又比如,按道理土地會慢慢集中到更擅長種地的農民手裡(購買或者租賃),但為何中國農村卻低效人均使用土地?—— 何種產權關係(制度)導致了這些現象?有沒有人工干預這些制度安排的可能?這才是是科斯定理真正的關鍵,也是他得以成為新制度經濟學開山祖師的原因。


以下都是廢話,大家隨便看看就好。

關於科斯定理,下文是百度百科的解釋:

(一)在交易費用為零的情況下,不管權利如何進行初始配置,當事人之間的談判都會導致資源配置的帕雷托最優;

(二)在交易費用不為零的情況下,不同的權利配置界定會帶來不同的資源配置;

(三)因為(二),所以產權制度的設置是優化資源配置的基礎(達到帕雷托最優)。

——說實話,我看得懂,卻不理解這段話。牛吃草、草吃牛的故事我也看了幾十遍,下面寫寫我的體會。

一、市場在何處?

市場在人類間存在!!

人類之前存在市場嗎?也就是動物之間存在市場行為嗎?如果它們之間不存在市場,邏輯上完全可以解釋為「因為交易成本無限大,所以不存在市場」。

「動物 -- 25人為限的原始家庭 -- 147人為限的原始群落 -- 數千人的原始部落--數萬人的族群 -- 幾十萬人口的邦國···」,市場從無到有.早期的人類只能通過「哇哇大叫」、「手勢」交流,家庭、部落之間做簡單的交易,這種情況估計維持了百萬年,那時「市場是很微小的火種。」 但隨著人類社會發展,市場規模也越來越大,從過個山頭就言語不通的原始部落,到行同軌、書同文的統一帝國、再到全球易購的今天,世界被市場的力量趟平了。

二、市場為何存在?

市場因為交易成本而存在,且只為「降低交易成本」而存在。

相當於宇宙大爆炸,原來引力幾乎無限大,bibang一聲,引力變小,宇宙誕生。

我小時候,圩上每三天是一個集日,鄉下的山貨集中在這一天交易。我對市場的懵懂理解即從這些集日得來。市場不但是個場所、也是一個時間點、更是有人在其中,這個市場不但有買賣雙方,還有大量不參與買賣的閑逛人,有小偷、也有提供收費公平秤的·····這些都是「市場」的一部分么。那時候我眼中的「市場」就是「集日+人+街道+棚屋」,都是可見的實體。

倒是馬路邊的「市場經濟好」五個斗大字的標語讓我糊塗,啥是市場經濟?

但我總歸知道,有了這個市場,山民的山貨、村裡的稻米、小販的衣服······都可以買賣了,我也可以每三天從爺爺的油攤那討到1毛錢。以我現在的眼光看,市場把他們從不可交易的狀態變成可以交易,集市(市場)讓「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了。

如果我們腦洞更大一些,再大一些········試想,茫茫宇宙中有一星球叫「四環內」,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其上生物是「阿爾法狗Ⅱ」,思維速度以光速為限,交流的速度也是30萬公里/秒。他們的交流成本如此之低,他們還需要市場嗎?

如果真有這樣的星球,我想市場也還是會存在的,因為智慧生物都是靠比較才能生存發展的怪物,這是一切文明的屬性。人本質上先天都是「不知好歹」的,只有在人群中人類才知道「好壞」和「需求」——這就是市場存在的另外一個必要因素——只有把鳳姐和angelababy擺在一起,劉強東才知道自己喜歡奶茶妹妹。 相信我,如果不是因為面子,你老媽也許懶得關心你是否結婚。(誠不我欺,所謂需求,絕大部分是虛榮心的產物。)

綜合來看,所謂達成交易的成本,除了「制度成本」還有「信息成本」,這兩者合在一起成為「交易成本」,而且兩者根本無法分開。市場的存在正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促成交易。

市場,讓女孩們看到漂亮唇膏的同時也看到對面小芳的驕傲笑容。

總之,需求創造市場,市場也創造需求。理解這點才能理解經濟,悟清楚這點得有點哲學思維。

三、交易成本是什麼?

成本,聽起來就是不好的東西。但換個說法呢?投資! 成本=消費=投資。許多經濟學博士都不理解這點,好好學點邏輯學入門就理解了。「交易投資」有什麼不好的? 除了理性有限也許會犯錯以外,投資幾乎是個褒義詞。(但非理性是交易能成交的根本原因,如果理性無限,那就是預知未來了,那根本是人類,那是上帝,這點不是我的領悟,而是100年前就有牛人領悟,非理性正是能達成交易的前提,等同於哲學意義上的「邊界」。理解這點最好學點「外延」「內涵」)

越是發達國家,交易成本(交易投資)越大,資金的槓桿係數也是越大。張五常講降低交易成本是從「降低交易成本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出發」,而不是數額,光從統計學看,朝鮮的交易成本是很低的,因為根本沒有投資嘛。

交易成本是使用價格機制的代價。(科斯)

交易費用是一人世界中不存在的費用。(張五常舊版)

交易費用=租值消散。(張五常新版)

嘿嘿

但,有一種情況很有意思,說給諸位聽聽。

投資買房,必須得辦證,這辦證到底是交易成本,還是交易本身? 如果細分一下,辦證你也花了錢,花錢的目的是辦證,那辦證根本就是目的,為了辦證付的律師費、公證費、車馬費···這些才是交易成本嘛。 如果不住進去,你買的是房,還是證?

去夜總會,媽咪帶進了10個美女,你巡視一番,揮手讓她們退下。媽咪貼在身邊,捶了一下你胸口,又放進來10個美女,你還是不滿意。媽咪說「大哥眼光獨到」,又放進了6個,你最終選了一個和楊冪有幾分像的。 但,如果媽咪一進來,就說給你推薦個紅牌,把「楊冪」推到你身邊,你真的會選她嗎? 選了她,你會不會隱隱有點失落。或者這「楊冪」本來就在第一批中,你偏要多看看,但最後仍然選了她——你說這個選妃過程是「交易成本」還是「交易本身」?

女人逛街買衣服,逛街到底是交易成本,還是衣服才是交易成本?

諸位想想嘍。

交易費用、交易成本 這個概念還有意義嗎? 有的,人畢竟是概念的俘虜,概念有助於思考、分析問題,也就是說,概念是工具,夠用即可,無所謂對錯。

四、市場靠什麼機制運作?

價格機制!!價格機制!!價格機制!! 重要事情說三遍。

市場的唯一運作機制就是價格機制,這一點近乎公理。凡是背離這一點的,效率必然低下,相信改革開放前的過來人,應該深有體會。改革開放的半配給制,讓中國人苦不堪言,表面上你還能有工分、工資,實際上你能買什麼卻是通過票證控制的,沒票證,有錢也沒有用,有些緊俏物資除了票證甚至還需要單位介紹信。更要命的是——生產什麼不是通過價格機制,而是領導拍腦袋決定。

五、價格機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有價才有市。價格機制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最佳辦法。其餘的手段,多少都有租值消散。

六、如何能啟動價格機制?

確定權利邊界是必要條件(非充分條件)。權利清晰才有交易的可能。《聯邦通訊委員會》 通篇都在講價格機制及如何啟動價格機制。 私有制,可以說是必然的!

「從現代產權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兩方面要求本身就是相輔相成的,對財產的絕對控制權統歸一人,必然會產生交易成本降低的結果,因而必然有利於財產的自由交易。反過來,財產的自由交易要求交易成本的降低,要求參與談判的主體越少越好,要求財產主體對財產的絕對控制權···」

七、產權的一系列的權利束。

產權=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 這可從科斯文中看出來。

土地的國家的,國家可以出售使用權,相信國人對此不陌生。估計科斯的受到封建制時期的所有權制度啟發,那時候的所有權是一系列的慣例構成的,同一片領地,同時屬於不同領主,他們分別在不同時間不同方面享受收益。

這是科斯文中可以看出來的。

八、 公共利益的虛幻性

利益,要麼是瞬息萬變的意念,要麼的約定成熟的慣例約束;刀筆吏的決策機制,出來的只有尋租。

科斯的文章還有一個暗示,只有「權責利」一體的私人才能真正達成最高效率的協議。

任何商品都是多維度的,而每個人對同一物品的好惡都是不同的。

從邏輯上理解——人數越少能取得的最大公約數越大,人數越多,他們對同一事物的認可越不相同,所謂國家公共利益根本就是建立在流沙之上,所以也是現代社會國家越來越小的根本原因。

九、國家、企業、法規····

這些不過是為了保證價格機制能夠的運轉而存在的「約束條件」。允許「權宜之計」的存在,是科斯定理的另一層深意,再一層深意是——警惕這些權宜之計。

十、科斯定理的另外解釋。

交易成本是制度運作成本(李俊慧),把交易成本限定在制度範疇是不錯的選擇,但如何比較制度成本之間的差異呢?無法在數理上比較怎麼能說明「市場經濟」就是比「計劃經濟」好?

科斯定理即「資源總會進入出價最高者手中(薛兆豐)」,我覺得還可以簡化成「價高者得」。咦 科斯定理變成了價格機制!! 是不是很奇妙。這點薛和張五常倒是異曲同工,張最後徹底擱置了科斯定理、交易成本,改用可以感受卻無法度量的「租值消散」來籠統的代指。 不要覺得科斯定理虛頭巴腦毫無意義,其實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比如好學校的入學資格。無論是採取考試製、學區制,有錢有勢人家的孩子總能聚在這樣的學校,各種政策無非徒增煩惱。歐美乾脆分開,改成另外一種形式,公立講公平兼顧競爭,私立重資源兼顧公平當門面。 好學校是因為有好學生聚集才成為好學校,教學條件師資都是建立在好學生的前提下。現在屌絲安排兒女擠進好學校很可能是為了綁定將來的同學資源,人家有錢人自帶資源,你屌絲卻要前去免費分享資源,這也太雞賊了吧。(現代社會全面屬於教育過剩,把教育文憑變成了一種門檻機制)明了這一點就知道國家搞什麼學區制根本就是糊弄屁民的,高幹自己就不會遵守這規矩。

························待更新。

科斯定理的核心是「交易成本」,但更核心的是「權利的界定」。所以科斯的偉大不是因為發現「交易成本」,而是提到「權利界定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如撿到物品如無法判定物主,你即是物品主人——古人根本就很明白「科斯定理」。倒是現代人被現代重新定義過的「正義、知識、法律····」等概念蒙蔽了。人類註定是概念的俘虜,無實體的 meme 卻輕易的俘獲無數肉身。(向道金斯致敬)

——

·····························

東西不夠、生命有限、互相依賴、需要協調——這是薛兆豐認為的經濟學根本命題。其實也可以從這四個角度加上「交易成本」來理解科斯定理。

有人認為商業的本質就是「效率、創新」,我覺得用來作為經濟學的根基意識也是可以的,也照樣可以用來說通科斯定理。

·······························

此刻我得到的即是最好的——感謝上帝。膜拜。這句話最深刻的體現了市場的本質、市場的精神,也完美備註了科斯定理。


只要交易費用足夠低,也就是一個女孩重新選擇一個男朋友的代價足夠低,這個女孩子不管現在跟誰談朋友,她最後都會跟最合適她的人在一起,這就是經濟學上的科斯定律。

——摘自 小馬宋公眾號 七夕推送


科斯定理是迄今最偉大的兩個科學原理之一。

其中另外一個最偉大的科學原理,是廣為人知的牛頓慣性定律,之後物理學的那些被天花亂墜吹捧的東西,要麼只有在接近光速才值得考慮,要麼必須到極度微觀才觀察得到。而牛頓定律不僅開創了偉大的現代科學新時代,其適用的宏觀低速仍舊是我們日常生活最常見的場景,所以至今仍有廣泛應用,是公認最重要的科學原理。

科斯定理描述了無交易摩擦的人類社會形態,不僅內容上與描述無運動摩擦的物理系統形態的牛頓定律類似,其應用範圍同樣十分寬廣。科斯定理及其推論能應用於理想、政治、法律、企業、商業、... 甚至是產品設計中,完美解決了相關領域諸多最基本、最重要、最常見、同時還最現實的問題。在社會領域,(幾乎) 沒有任何一個其他原理能夠在深度、廣度、精度上達到與科斯定理可以比較的水平。在現今所有公認的科學理論中,唯一能和牛頓定律在重要性上相提並論的科學原理只有科斯定理。

如此偉大的理論至今在大眾中的默默無聞,是當代學術和教育的恥辱和罪過。

________________

科斯定理給人的困惑——或者說「當代學術和教育的恥辱和罪過」的部分原因,來自人們對現實交易成本的定量估計錯誤。定義極度摩擦至無交易市場 (那是個極度野蠻的社會) 的交易成本為 1,大概很少有人意識到現實社會交易成本極可能超過 0.9 甚至 0.99。從這個指標看,現實社會非常野蠻,比牛頓的慣性系統理解起來困難許多。


科斯定理為社會研究提供了經濟學視角,將產權安排、交易費用、資源配置這些純經濟學的概念運用到外部性研究之中。科斯定理所要闡述的終極目標是:在交易費用相關前提條件成立的情形下,無論什麼樣的產權歸屬設定,市場是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機制。

科斯定理是一個純理論模型,張五常的所謂實證純系似是而非。然而,科斯的理論是西方經濟學界中最契合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理論界對於彼時經濟理論脫離馬克思主義無法自圓而茫然失措狀態的一把利刃,不論產權歸屬,只論帕累托最優,這是「不管黑貓白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的「純」西方經濟學理論版,在中國學界科斯備受推崇便成了當然選項。科斯本人也半推半就地默允了,張五常則順利地擔當了芝加哥經濟學派注釋改革開放政策的理論代言人。

所以,科斯定理對中國的意義挺重要,是中國改革開放中經濟學學界所能擎起的「西方經濟學」理論圭臬(雖然沒起到什麼實際作用)。

於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和新制度經濟學在中國一起歪樓了。


科斯定理分為三層,最重要的意義在於第三層: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來解釋某一制度的存在

要討論科斯定理,還是要回到原文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中去。故而我對科斯定理的看法與@Manolo略有不同。原文中主要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當交易費用為零時,資源的初始分配不會影響最終的結果。

科斯在文中列舉了四個法庭判例,來說明這個假想情況。很多人,包括很多經濟學家都將此粗暴的歸結為科斯定理,在這一層面上,當然是與現實脫節的。

然而科斯並不止於此。

第二層:當交易費用不為零時,資源的初始分配和社會制度都會影響最終結果。

第三層:現實中長時間存在的制度,法律,社會習俗往往已經考慮到了第二層,並且往往是考慮過了不同制度所能產生的不同結果,從而選擇了或者演化成了「最好」的那個制度。

再次,科斯回溯了之前的四個法庭判例,明確指出法官們在宣判時(在海洋法系國家,宣判本身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法條)已經有了選擇最優法律(制度)的理念。

個人認為,科斯定理最重要的意義在於第三層: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制度的存在,而這個制度是非常廣義的,從白紙黑字的法律,合同到約定俗成的規矩,社會風氣,潛規則等等。

科斯定理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分歧,恐怕主要原因還在於科斯定理是由他人:Stigler總結並命名,後人往往穿鑿附會,偶有斷章取義。更麻煩的是,科斯在原文中沒有完整的定義過一系列概念,比如交易費用,產權,以及科斯定理本身。儘管,我認為,這一系列概念通過整篇文章已經闡述清楚。

至於產權和交易費用之間的關係,產權的定義,交易費用的定義。

請參看

Douglas.W.Allen . "What are transaction Costs" Research in Law and Economics 14, 1-18

Coase, R. H.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56.4 (2013): 837-877.

張五常四卷本《經濟解釋》卷四


|?ω?`)科斯定理的價值在於發現了產權和交易成本。如果沒有達到帕累托最優,可以通過明確產權來進行帕累托改進。在確定產權的前提下,通過合理的方式可以降低交易費用,從而實現帕累托最優。


我的答案也許對女孩來講不合適:

任何人與人之間的任何類型的互動(自然人、法人、組織),如果把產權以及交易規則明確下來,均衡的結果是大家得利。

這包括我們認為不可商業化的任何事。

這裡面涉及到主觀認識的量化,以及評價標準共識的問題。

但我認為科斯還是基於經濟學的基本認識論和方法論來講這個argument 的

定理的實際意義在於,當我們解釋現實世界的時候,y=ax+b.這樣的邏輯,理論場景下a是可求解的,而b是個概率值—即你說的現實世界沒有無干擾的實驗室啊。經濟學的基本認識論就是用統計概率的視角看世界哈。

以上


這個定理的意義就是市場有能力解決市場失靈,所以請政府減少干預。


我對科斯定理的理解:誰能把資源用好,誰就該擁有資源。


2/14應景段子:

單身狗只所以單身,不是因為他們真的沒人愛,而是因為碰到一個和自己和自己兩情相悅的人成本太高了:了解異性需要時間和金錢,異地影響感情,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充滿了不互信和套路……

所以在理想條件下,假設全人類都跟三體人一樣思維透明可見,全世界人大腦都直連兩百兆光纖,選擇對象就像電腦匹配遊戲一樣簡單高效,理論上來說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最適合的人,那該有多好呀

然而現實中成本那麼高,人與人之間那麼多套路,而且感情又不像產權能清晰界定,不少人只能當一輩子單身狗……具體例子請看新番人渣的本願


科斯從來沒有將他的理論寫成科斯定理,建議你去看他的論文,企業的性質。產權的明晰和交易成本理論是天才的發現,道德經中談道可道,非常道,跳出企業產權理論,和企業交易成本,將這兩個發現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會發現這條理論有多偉大,它可以解決多少問題。

在我看來,科斯這兩條理論的發現完全可以比肩亞當斯密。


科斯定律是講局限條件下的交易費用問題,張五常對這個問題講的很清楚;去看看張五常的解讀;科斯生前自己也說,張五常是少有的引對自己思想的學者之一~


其實,科斯強調的很多是交易成本,而很多人關注的卻局限在every will work!上面....


去看張五常教授的經濟解釋。


推薦閱讀:

腳踩到瀝青了,怎麼洗掉?
內功心法有什麼科學根據嗎?
愛因斯坦是不是真的說過「如果將來有什麼理論能代替科學的話,那一定是佛法」這樣的話?
佛教與科學間有什麼衝突的地方?
有哪些物品或圖片或是一句話讓你覺得很有禪意?

TAG:學術 | 經濟學 | 科學 | 科斯定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