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恐高的意識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獲得的?

人從高處看下去,知道多高不能跳下去,下去就會摔死,這種能力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獲得的?


是後天的,恐高的人站在高處都有會摔下去的意識。就是因為害怕自己不受控制掉下去才會恐高。而這個意識是後天習得的。有的小時候不知輕重從高處跳下去摔疼過,身體就記住了這種傷害以至於一在高處身體就開始警惕意識害怕意識又像原來一樣想往下跳會提醒意識。

我問過一個恐高的朋友,他說並不是害怕高處而是在高的地方總是感覺自己不受控制想往下跳所以才會害怕。


先天的。

小心視崖

視崖裝置的組成:一張12米高的桌子,頂部是一塊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淺灘)是用紅白格圖案組成的結實桌面。另一半是同樣的圖案,但它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深淵)。在淺灘邊上,圖案垂直降到地面,雖然從上面看是直落到地的,但實際上有玻璃貫穿整個桌面。在淺灘和深淵的中間是一塊0.3米寬的中間板。使用這種裝置對嬰兒施測的過程十分簡單。

這項研究的被試是36名年齡在6-14個月之間的嬰兒。這些嬰兒的母親也參加了實驗。每個嬰兒都被放在視崖的中間板上,先讓母親在深的一側呼喚自己的孩子,然後再在淺的一側呼喚自己的孩子。

為了比較人類與小動物的深度知覺能力,對其他種類的動物也進行了視崖實驗(當然沒有母親的招手吸引)。這些動物被放在視崖的中間「地帶」,觀察它們是否能區別淺灘和深淵,以避免摔下「懸崖」。你可以想像一下,將許多種小動物彙集到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實驗室做實驗,是一個多麼獨特而有趣的情景。這些動物包括小雞、小海龜、小老鼠、小綿羊、小山羊、小豬、小貓和小狗。有人可能會問:「這些動物是否是同一天接受測試的?」

請注意,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檢測深度知覺是後天習得的還是天生的。這個實驗方法之所以巧妙,是因為可以回答或至少開始回答這個問題。畢竟,我們無法向嬰兒或小動物詢問他們是否知覺到深度,而且,就像上面提到過的那樣,他們也不能在真正的懸崖上進行試驗。心理學上很多問題是由於新的實驗方法的進步而得到答案的。吉布森和沃克早期研究的結果在這方面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案例。

結果和討論

在研究中,9名嬰兒拒絕離開中間板。雖熱研究者沒有解釋這個問題,但這可能是因為嬰兒太過固執。當另外27位母親在淺的一側呼喚她們的弦子時,所有的孩子都爬下中央板並穿過玻璃。然而當母親在深的一側呼喚他們時,只有3名嬰兒極為猶豫地爬過視崖的邊緣。當母親從視崖的深淵呼喚孩子時,大部分嬰兒拒絕穿過視崖,他們遠離母親爬向淺的一側;或因不能夠到母親那兒而大哭起來。嬰兒已經意識到視崖深度的存在,這一點幾乎是毫無疑問的。「通常他們能透過深的一側玻璃注視下面的深淵,然後再爬向淺灘。一些嬰兒用手拍打玻璃,雖然這種觸覺使他們確信玻璃的堅固,但還是拒絕爬過去」。

這些研究結果能證明人類知覺深度的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後天習得的嗎?明顯不能!這是因為這項研究中所有嬰兒至少已經有了6個月的生活經歷,在這段時間內,他們可能通過嘗試和錯誤而學會了知覺深度。然而6個月以下的嬰兒由於不具備自主運動的能力,所以不能接受試驗。這也是吉布森和沃克用各種動物作為實驗參照的原因。眾所周知,大部分非人類的動物獲得自主運動的能力比人類嬰兒要早得多。動物測試的結果很有趣——不同種類動物知覺深度能力的發展與它們的生存需要有關。

例如,小雞出殼後就必須馬上開始自己覓食。當研究者把出生不足24小時的小雞放在視崖上接受測試時,它們從不會犯跌下深淵的錯誤。小山羊和小綿羊在出生後很快就可以站立、行走;從能站立的那一刻起,它們對視崖的反應和小雞一樣準確而可預測,一次錯誤也沒有。當研究者把1隻出生僅一天的小山羊放在深的一側玻璃扳上時,它變得驚恐獃滯,表現出防禦性姿態。隨後,如果把它推向淺的一側,它則變得輕鬆自在,並跳向看似堅實的表面。這說明視覺起著完全的控制作用,動物雖然能感覺到在深的一側上面有堅實的玻璃,但這種感覺沒能影響它們的反應。

面對於小老鼠則是另一回事了。它們對淺灘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偏好。你認為這一不同為什麼會存在呢?在你得出「小老鼠比較愚蠢」這樣的結論以前,先來看看吉布森和沃克的解釋:小老鼠對視覺依賴性不大。實際上,它們的視覺系統不夠發達。它們在夜間活動,因而它們靠嗅覺尋找食物,在黑暗中運動時靠鼻子上堅硬的觸鬚感知物體。所以當一隻小老鼠被放在中間地帶時,它不被視崖所欺騙,因為它不是用視覺來決定走哪條路的。對小老鼠的觸鬚而言,深側和淺側的玻璃在感覺上沒有區別,所以小老鼠離開中間地帶走向深側的幾率與淺側相同。

你可能會猜測小貓也有同樣的結果。它們主要在夜間活動而且也有觸鬚。然而,貓是食肉動物,不是像老鼠一樣是食腐動物,因而它們更加依賴視覺。相應地,自從它們能自主運動起(約在出生後4周),小貓便具有極好的深度知覺能力。

儘管有時這篇研究文章(特別是討論部分)聽起來好像是給孩子講的動物故事,但還要說明的是,各種生物中在視崖上成績最差的是海龜。研究者選擇的海龜是水棲類生物,因為研究者猜測由於海龜自然生活的環境是水,它們可能更喜歡深的一側。然而,事實證明,聰明的海龜知道它們並不是真的在水裡,它們中的76%都爬到淺的一側,但是也有24%的小海龜「越過邊界」。「數量相對較多的小海龜選擇了深側,這一事實可能表明這種海龜的深度知覺能力比其他動物要差,也可能是它的自然生活環境使它較少『害怕』跌落的狀態」。很明顯,如果你生活在水中,在防止跌落方面,深度知覺能力對於你生存的價值將會減小。

吉布森和沃克指出,他們所有的觀察結果和進化論完全一致。也就是說,所有種類的動物,如果它們要生薦,就必須在能夠獨立行動時發展感知深度的能力。對人類來說,這種能力到6個月左右才會出現;但是對於雞、羊來說,這種能力幾乎是一出生(一天之內)就出現了;而對於老鼠、貓和狗來說,大約在4周時出現這種能力。因此作者得出結論:這種能力是天生的。因為,如果通過嘗試錯誤而獲得這種能力,可能會帶來過多潛在的、致命的危險。

那麼,如果說我們在生理上已經具備了足夠的能力,為什麼仍會有那麼多的兒童摔跤呢?吉布森和沃克解釋說,這是因為嬰兒的深度知覺能力比他們的行動技能成熟得早。實驗中,許多嬰兒在中間帶轉身時,會藉助深側玻璃轉換支撐點,當他們開始轉向淺側爬向母親時,有的甚至倒在深的一側。如果那兒沒有玻璃,一些嬰兒會真的摔下懸崖。

批評與後續研究

對於研究者所得結論,受到批評最多的一點是,它們是否能證明人類天生具備深度知覺。前面已經提到,當嬰兒在視崖上接受測試時,他們已經學會了避免這種情況。後來有研究把年齡在2-5個月之間的、更小的嬰兒放在視崖深側的玻璃上,這時所有的嬰兒都表現出心率變慢。這種心率變慢是感興趣的信號,而不是恐懼的信號,恐懼應伴隨著心率加快。這表明這些嬰兒還被有習得對落差的害怕,稍後,他們將學會躲避落差的行為。這些發現與吉布森和沃克的結論恰恰相反。

然而,應該注意到,對於我們什麼時候開始能感知深度這一問題,學術界仍在繼續爭論(先天論者對經驗論者),有許多為尋找這一問題答案的研究都使用了吉市森和撫克的視崖裝置。此外,另一使用視崖的相關研究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結果。

由索茲等人進行的研究是個很好的倒子。他們把1歲的嬰兒放在視崖上,落差不深也不淺,大約76厘米。當兒童爬向視崖時,他會停下來向下看。在另一邊,與吉布森和沃克的研究一樣,母親在那裡等待。有時母親根據指令在臉上做出害怕的表情,有時則看起來興高采烈和興趣盎然。當嬰兒看到母親害怕的表情時,他們會拒絕再向前爬。然而,當看到母親高興的表情時,大部分嬰兒會再次檢查懸崖並爬過去。當落差被變得很淺時,嬰兒不再觀察母親的表情而徑直向前爬。嬰兒這種通過非語言交流以改變行為的方式叫做「社會參照」。

摘自《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可以參考吉布森和沃爾克的「視崖實驗(visual cliff)」。這是一個旨在研究嬰兒深度視覺的實驗,也是經典的發展心理學實驗之一。

「之後有其他人所做的實驗削弱了他們的結論。這些實驗證明,人類嬰兒對高度的害怕是後天得來的——不是通過摔下去的體驗,而是通過總體意義上的移動經驗。」(此段源自《心理學的故事》)


後天的。

小學時候操場沙地(單杠雙杠區)有那總可以爬的杆子,大概四五米。敢爬上去騎著頂上的橫杆甚至試著站上去。現在爬都不敢爬了。


絕大多數是後天。我身邊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站在高樓往下看,內心的潛意識告訴他們應該害怕,要小心要注意,算是一種自我保護意識。還有一類是總覺得有人在叫他跳下去。

以上的兩種都是在看到高度後心生畏懼的。

但我也遇到過真的恐高的,那同學是坐在三樓以上的室內都會害怕,看到高度基本就是cry和昏厥了。不過真的很少很少,只遇到過一個,沒聽說過一個。


好吧,我重新表達下,我認為是先天的就有的恐懼,畢竟人進化的時間已經足夠在基因中刻入對高的認知和恐懼。有幾位知友說是先天,並舉例說有很多朋友不怕什麼的,我認為正好相反,人的不怕正是後天才形成的,因為人可以用心智克服先天恐懼,但是動物不行。

——————————————————————————————————

幾個知友說是後天,我也說不準,但是跟你說一件事吧。

好幾年前,舅舅家的田園生了一窩小狗,於是旺財就來到我家了,我家住6樓,那時的旺財才三個星期大,第一次出舅舅家,更沒去過高處,不會了解高是什麼概念。它來到家裡估計是陌生,跑到桌子底下床底下,於是我抱著它伸出陽台想把它身上的床底灰拍掉(陽台有防盜網,其實它掉不下去),於是它就嚇得大小便都失禁了,四蹄蜷縮尾巴夾緊,掙扎著發出嗚咽的聲音,嚇壞了。

所以呢,是後天還是先天?


曾經我也是一個受資本主義影像荼毒的少女,一個人摸黑看《美恐》《咒怨》還有各種恐怖片沒再怕噠。然而直到有一天我在某個景點坐纜車的時候無意間往下看了一眼,我才意識到我居然恐高,我就是害怕掉下去被高高尖尖的樹穿破身體。可是在這之前我也去過450m高地標性建築往下看夜景一點也不害怕。在我意識到恐高之後我發現我害怕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了,腦洞也越來越大了[流淚][流淚][流淚]


後天 曾經站在沒有圍欄的樓頂玩,現在卻是不敢了


推薦閱讀:

普通人如何才能開發出大腦的潛能?
人的大腦有多少潛力?如何開發自己的大腦?
左手畫圓,右手畫方,其難度在哪裡?原理是什麼?
精神鑒定是怎樣做的?
大腦對信息的加工方式有哪些?

TAG:運動 | 心理 | 心理諮詢 | 大腦 |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