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中國古典園林衣缽的是建築學還是風景園林?
最近比較關注古典園林,看了一些文章,發現《園綜》、《江南園林志》、《中國古典園林史》教材、《中國古典園林分析》等這些書的作者基本都是建築學出生,我所知的研究這方面的學者還有董豫贛、童明、王澍等,也都是建築學出生。這是巧合嗎?
這裡少了文史哲和藝術領域的專業了
陳從周先生是有文史背景的吧文獻方面也會有人提到高居翰現代的自己營建的,會提到葉放南皮石記什麼叫繼承衣缽呢?
從文人園開始,很多人知道的就只有文人園了,宋代的文人園恐怕連清代都沒有繼承衣缽,《園冶》開始,有些觀點是自計成開始提出,可能李漁還繼承了多一點如果用文人去界定,似乎文人繼承了很多的衣缽,這是因為文人有不同的愛好特長,如果此時用文人的身份得出每個文人繼承了什麼衣缽,可能沒有看到更深
就古典園林的研究而言,文學的功底、美學的繼承、對生活品味的理解,是綜合性非專業性,彭的書,可能有視線分析,但是這樣視線排布的內在並沒有解釋,那麼楊洪勛先生可能會提出看的理論是什麼
董豫贛老師,可以看他研究古典園林的素材,很多時候通過古畫,在試圖探究一些社會性心理性的東西,這部分也不是每個建築師都會,都能了解
提到書的話,汪菊淵先生的遺著似乎問世了,他本科還是化學系的,後來算是風景園林吧
《園綜》,他們那個應該是編者,著者的身份是古代文人的多我覺得物質層面的繼承,可能不是園林的本質,這個不是講空話,也許還是得借點形式來界定,但是形體的東西好像都能做個七分像。卻不是活的園林了。所以我覺得葉放那個算是,因為還是活的,但是造型藝術上卻又不夠。
我覺得衣缽的問題不是很重要,不過你在市面上看到的材料很多是建築學畢業的人寫的,他們在研究,研究算是一部分,還有建造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是,你要看到不同人看東西存在的短板,一般現代建築背景的人短板是文史哲書畫,還有對於環境、去主體的一種感悟,對自然生物的體會,對季節變化的感知,年輕人對於活動、社會性的一些經驗……不要去執著專業的問題,看看他們在研究的時候觸碰到了哪些本專業其他人的短板
有點不自謙的說,當年大三做了古典園林設計後,還有說法我可以繼承前輩之衣缽,後來該設計獲得學院獎設計類第一名,是我們系第一個。據評委老師後來說,評分為98,有該獎以來最高分,以前一般94就是第一名了。也就在這快要畢業的時候,我想過園林繼承和發展的問題,寫就兩個短小的文章,都收在了我的《滬上雜記》裡邊。一篇是《我看園林》:雅者,通也。雅言是為通言,通行之正言也,故《詩》有雅正之樂。園林之道,亦在於通,此乃園林得為「園林」之所由也,亦為華夏化成天下之所由也。園林欲通者何?一曰通天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此「天」即彼天,物我兩宜,造園者皆奉為圭臬,實則通天人之道也;二曰通人心。計成云:「七分主人。」園林,主人之所寄託者也。人游其中,觸景生情,心心相印,乃為通心之道;三曰通形勢。《園冶》相地、立基諸章所重者也。故其雲「園林巧於因、借,精在體、宜」,以此而論,誠非虛言。通此三者,乃得為千古佳園。此所謂園林之道。一篇是《園林專業》:
西人主專,於是有今天的大學,有今天的專業林立。當「園林」加上「專業」二字以後,它也似乎不再是原來那個「園林」了。似乎在學術外袍的包裹下,它顯得比以前過分嚴肅。四年的大學學習,我們可以學到西方文化語境下的所謂「設計手法」,也可以學到相關的工程技術,但我們永遠也學不了一拳一勺的雅意,與誰同坐的暢懷。因為我們早已離開了那樣的文化土壤。當曾經生活在那樣的文化土壤之上的老一輩園林大師們漸漸離我們遠去,園林,也或許將永遠消逝在遊人的嬉笑吵鬧之中,消逝在一次次西方文化語境下的解讀之中。然而園林專業還將繼續存在下去,因為,樹還是要生長的,花還是要開放的。
我並不否認西方文化的偉大,也不否認西方文化的輸入是中華文化更新的一個重要契機。但是,我們現在做的不是更新,而是更替。中國很多固有的東西,首當其衝地遇上了這樣的尷尬局面。以目前情況來看,我們能做的非常有限,或許,以後會好一點?現在回到問題上,因為現在園林的解讀幾乎都是建立在建築學語言之上的,所以題主才會有這樣的疑問,好像園林終究只能靠建築來繼承和發展一般。事實上,我認為建築和園林不應該偏向其中某一個,應該是兩者兼顧才能真正繼承和發展,甚至還應該兼顧其他更多的東西,否則,園林只會有「魄」而不知「魂」在哪兒。下面我介紹下自己的這個古典園林設計作業吧:---------------------------------------------------------------------------------------------------------------------------- 古典園林設計作業的基地很小,記憶中只有15米乘以40米的大小。任務設定為給明清時候的人物設計宅園。具體是誰,自己選擇;表現方式,自己選擇;裡面的各種置石、水景、亭榭等等,可以借鑒,也可以自己設想。於是在這樣的大前提下,我很快確定了自己這個園子的主人——曾國藩。之所以是他,首先是自己同姓的,
其次對他這個人也是比較肯定的,特別是他《冰鑒》的相人之術。曾經看過這部書,略微知道了一些。不過我很多時候在靠自己的經驗去判斷人,那就是:遇到初識
的人,我會把他的長相和我以前遇到過的人進行比對,如果相像度比較高,那麼他的性格十有八九會接近那個我曾經遇到過的人。這一經驗屢試不爽,但是有個前
提,必須是接觸過很多人,而且對這些人的長相和性格有一定的記憶。
選擇曾國藩之後,開始查閱他的相關資料,這和園子裡面的匾額、對聯、詩詞等有很大的關係,否則興之所至隨意書寫,那放到任何園子都可以成立,就不妥了。
我在作業開始不到兩周,就把裡面所以相關匾額、對聯什麼的都寫好了,並在一次評圖課上給我們的指導老師胡玎老師講了。這之後他就很少再過問我的設計進度,幾乎是由著我自由發揮、快步向前,以至於我開始畫墨稿的時候,有的同學草圖都還沒完全定下來。
墨稿之前我是先在宣紙上用鉛筆打好草稿,再用描筆一點點勾勒的。這很需要耐心,不過我覺得我最不缺的就是耐心了。我每天沒課的時間都會去專教畫我的墨稿,
有時候別班同學來看看,也會驚嘆一番。墨稿完成後就是上色了。因為是熟宣,所以我每次上的顏色很淡,然後一遍遍渲染。這樣畫自己感覺比較好控制。最難的時
候莫過於題字。寫第一個字的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很緊張,手有些抖,不過還好,筆一接觸到紙面的時候就不抖了。這三大幅作品,唯一的遺憾就是印章不是自己刻
的。那時候正在跟隨蔣老師學篆刻,還沒達到自己治印的能力,於是這一遺憾就留在了紙面上。那兩方印是找外面人刻的。後來蔣老師看到我的作業,說那印還沒我刻得好。
以下慢慢論述。
----------------------------------------------------------------------------------------------------------------------------
大半年以前就聽說會有這麼一個作業,於是暗下決心要用國畫的形式來表現。自己小學時候學過一段時間山水,畫圖應該還行。不過毛筆字沒好好練過,於是上學期選修書法欣賞,逼自己練了一學期趙孟頫千字文。雖沒練得太好,但寫出來也不至於像以前一樣慘不忍睹,呵呵。
這次設計先要設定一個主題或人物,我打算給曾國藩做一個園林。設計用了四周,畫圖大概用掉了兩周時間,其他好多事都放下了,不過覺得挺值。把其中自己所寫的景名、對聯、詩什麼的作個整理吧:
德風堂:
大音希聲,仁信常存宇內
君子有德,忠恕自在心間
鑒池:
鑒日鑒月鑒氣象千萬
知己知人知古今往來
拜說(音越)亭 :
青山郭外斜,淡濃誰抹
綠水亭前繞,深淺自知
沂畔春風榭:
沂水今雖清若許,詠歸相與是何人?
熙熙濁世誰曾醒,風卷殘花又一春。
甘谷:
《抱朴子》:南陽山中有甘谷水,食者無不老壽。
求闕齋:
曾文正公自名之也。
木樨香處:
黃山谷嘗於道中得木樨香而悟道,今取之意。
----------------------------------------------------------------------------------------------------------------------------
關於這些對聯什麼的還是作一些說明吧。德風堂是整個園子前面的一個廳堂,作為宅園和曾國藩住宅的一個過渡。名字出典於《論語》:「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
草。」以此為堂的名字,突顯文正公的君子風範。廳堂正面兩側對聯:「大音希聲,仁信常存宇內;君子有德,忠恕自在心間。」「大音希聲」來自《道德經》,
「忠恕」來自孔子和曾子的問答。意思就是說,君子的德行,如春風化雨般潤物無聲,因為這一切的「道」,就存在於其本質之中。這裡再插說一點關於「道德」的
解釋。「道」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德」是從這一本源得來的事物的性質、屬性等,所謂「德者,得也」。「德」一詞最初中性,所以《論語》有君子之德,小人之
德,就是君子小人各自的本性的意思。但同時這一「德」字也在進行詞性的變化,由中性而褒義,這一時期大致是春秋末年戰國初年吧,因為同一部《論語》里也有
這樣的情況。再後來「道」「德」連用,成了一個詞語,這也就成了偽君子產生的溫床。現如今,揮舞道德大棒的人,大概知道這個詞語來歷的少之又少吧。每每論
及什麼事情,真有「道德」一出,誰與爭鋒的氣勢,想想也覺可笑。
過了德風堂就進入園子了。首先進入眼帘的是一池很小的水,名曰「鑒池」,取文正公《冰鑒》相人之意。對聯是「鑒日鑒月鑒氣象千萬;知己知人知古今往來」。
意思就是說文正公的品人相人之妙。在鑒池之後是堆疊的假山,也不算高,作為對後面園景的障景,否則這麼小的園子,一眼望個對穿,沒什麼意思了。假山之上有
個亭子,名字叫「拜說亭」,取自戰國時候屠羊說和楚王的典故。故事是說,屠羊說幫助楚王逃難並復國,卻不求富貴,認為自己不過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所謂
「功成名遂身退」。後來曾國藩以此故事寫入詩中,勸說自己的弟弟曾國荃不要太妄進,以為立了大功而驕縱跋扈。那首詩後兩句是「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
太虛」。此處亭子處全園最高處,正是需要這樣身居高位而心懷謙恭的態度,所以亭子以此命名。亭子兩側對聯為:「青山郭外斜,淡濃誰抹;綠水亭前繞,深淺自
知。」意思是說,在亭子里,舉目四望,看見遠處的青山,在城牆外起起伏伏。不同的時間、天氣,它的色彩、清晰度都是不同的,這一現象又是誰造成的呢?如同
自己所處的環境、所期望的人生,似乎也是時而清晰,時而模糊,看不真切。靠著亭子邊,俯瞰一片水池,正在腳下,環繞著亭子。碧綠的池水,掩藏了它的水深。
這裡面的深淺,也只有試過的人自己知道而已。就如同官場,外面的人哪能看得真切,也只有沉浮其中,才知道裡面的門道。
下了亭子,前面又是另一片水池,比鑒池大。要過到水池對面,有左右兩個選擇。左邊是一條廊子,右邊是石步道。如果選擇走左邊,不遠就能進入到一個臨水的
榭,很小,可以倚欄觀水。在這個地方,就借用到另一個典故了,關於曾子父親曾點與孔子的對話。孔子問弟子的志趣,曾點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種怡然與歡樂很得孔子讚賞,於是在這裡藉此完成了這首七絕:「沂水今雖清若許,詠歸相與是何人?熙熙濁世
誰曾醒,風卷殘花又一春。」其實也是對這世間甚少知己者的悲嘆,因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都在追名逐利,又有多少人在靜心求道
呢?
再往後走,是一個小溪澗,水池的水也就是從這裡引進園子的。命名為「甘谷」,是取自《抱朴子》中「南陽山中有甘谷水,食者無不老壽」這句話。後來在這裡我專門畫了一個節點透視圖,題了一小段文字,最後寫道:「斯園掘地引泉,名曰『甘谷』,以祈南山之壽也。」
過了這裡,有一道不高的牆,把園子最後面的一小部分和前面隔了開來。牆上開了一個圓形的門洞,通過之後,能看到一個不大的小屋,此處就是文正公讀書寫日記的地方。他自己有過一個書房名曰「求闕齋」,所以這裡就直接以此為名字。所以會說是「曾文正公自名之也」。
書房一側是一個小的石台,上面有些石凳,以及一個石桌,可以和朋友在此喝茶論學。這裡種了幾株桂花,名曰「木樨香處」,出典自黃庭堅在山路上聞到木樨香而
悟道的故事。這裡也有一個節點透視圖,加了一段文字:「黃山谷得木樨香而悟道,道不遠人,心自求之,今作此以象之。又五柳先生於柳下讀書會意,此有五桂,
以待莫逆於心者也。」這裡靠近文正公讀書處,也是他領悟很多東西的地方,所以以此故事相應和。而那段文字中「莫逆於心」出自《莊子》,是心意相投的朋友的
意思,也是這個小石台聚友論學的作用的暗示。
後來在畫卷上,我還有兩段較長的文字。第一張圖總平面旁有一段:
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前堂曰「德風堂」,以明曾文正公之德也。聯曰:「大音希聲,仁信常存宇內;君子有德,忠恕自在心間。」堂後有鑒池。文
正公有鑒人之明,故聯曰:「鑒日鑒月鑒氣象千萬;知己知人知古今往來。」循階而上,有拜說亭。文正公嘗以詩「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勸其弟,今
以茲名。聯曰:「青山郭外斜,淡濃誰抹;綠水亭前繞,深淺自知。」穿廊至沂畔春風榭,先祖之風,思之淚下。故為詩曰:「沂水今雖清若許,詠歸相與是何人?
熙熙濁世誰曾醒,風卷殘花又一春。」再行至甘谷,後有求闕齋,文正公自名之也。
天下雖大,清季唯文正公一人邪?雖鞠躬盡瘁,終獲外辱。君無道,臣得辱,其勢邪?其天意邪?滿奴入關,奴役我民,易我衣冠,亂我紀綱,終致身敗名裂,國破
家亡,此亦勢邪?亦天意邪?服章之美曰華,禮儀之大曰夏,清禍猶至於今,以致今人不識華夏者何,不知祖宗何在,天道何在,豈不痛哉?豈不痛哉?
這一段話前面不做解釋了,主要在第二段。當時在了解了漢服運動之後,對滿清那段歷史是深惡痛絕,而自己選擇的這個人物又是滿清衰敗之後的中興名臣,所以會
寫出這樣一段話。其意思就是:在那個國際環境之下,滿清空為一個龐然大物。滿清末年,就只有曾國藩一個人力主其事嗎?縱然他鞠躬盡瘁,最後因為處理天津教
案一事還是落得被人罵「賣國賊」的地步。這樣的事情,其實換誰都一樣,因為在這個局勢下,整個國家以及掌權者都是這樣。這就是形勢、天意?滿清從關外竊我
中華,奴役我們的人民,剃髮易服,破壞我們中華的禮儀、文化,最後也是落得這般凄慘的地步,毀了我們的大好河山,這也是形勢、天意?《春秋左傳正義》說
「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故稱夏」,這是對「華夏」的解釋。其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我們的衣著和禮儀。但是滿清三百年的統治,破壞了這些我們華夏區
別於蠻夷的東西,最終使我們也幾乎淪為蠻夷,這就是「清禍」。但是這一禍害直至今天,以至於現在的人都已經不知道我們祖先自稱「華夏」真正的意思,這才是
自己文化復興最大的難處,因為根斷了。這難道不是讓我們痛心疾首的事情嗎?
在第三張,我專門畫了一幅很大的全園圖,用的是軸測圖畫法,因為這樣接近中國畫散點透視的模式。在園子的一側,還畫了一些山林野園的配景。而這張圖也有一
段文字: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進則置宅園,退則依山林,此二者,皆有可游賞者,有會心處,亦皆情之所寄託者也。山林者,天然也;宅園者,人為也。李格
非嘗謂「園林之興廢,洛陽興衰之候也,亦天下興衰之候也」。人其為之,天何言哉?嗚呼,心其何屬,心其何屬?
意思是說,《道德經》上曾說,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當我入世,有所事功,登廟堂之高的時候,就在自己住宅左近修築宅園,給自己一個清閑的空間;當我完
成該做的事情,功成身退的時候,就在山林旁用籬笆圍出一小片居所,依託著山林而居。這兩種選擇,都是給自己提供了游賞的地方,同時也是放鬆心情、吟詩作對
以及寄託情懷的地方。山林,是自然;宅園,是人造,這也就是它們的區別吧。李格非(李清照父親)曾在《洛陽名園記》上說,園林之興廢,洛陽興衰之候也,亦
天下興衰之候也。其實這一切都是人自己造成的,天又何曾給這些人們說過什麼呢?《道德經》上就曾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就是講天地不對任何事物
有所偏愛,任萬物之自然。哎,在這樣的世間,既然隨自己的自然,這一顆心往哪裡放才是最好的呢?
這些就是整個的文字部分。總的圖紙部分,一共是三張。第一張是平面圖、分析圖以及那一長段說明文字;第二張是兩個總體剖面圖、拜說亭局部的平立剖以及兩個節點透視圖;第三張就是那個大的軸測圖了。
古典園林設計做完以後,我專門去找了蔣老師,從他那裡詢問到了一位手藝很好的裱畫師傅。之後就是裱畫,然後上交。其實我是很想自己保存的,但是胡老師說,
還是放學校檔案室吧,於是我忍了忍,還是交了上去。後來有個景觀教育方面的大會議,好像是全國性的,在我們學院召開。學生作業在紅樓辦公室一側的大廳裡面
做展覽,我的古典園林作業不出意料地在這裡掛了出來。一段時間之後,會議開完撤展,所有學生作業被隨意堆放在景觀學系辦公室門口的桌子上面。因為無人照
看,也沒收回檔案室,來往的人要是拿走這些作業的話,那就再也找不回來了。我去看到這樣的情況之後,很是憤慨,找出自己的古典園林作業,頭也不回地走了。
這畫我是自己收藏定了。大四畢業回家,我把畫帶了回去。我給媽媽說,這可是我的心血,一定找個地方放好了。媽媽一聽,立馬把畫藏了起來,居然連我都沒找
到,真是放得隱蔽。
現在回想,古典園林這個作業的成功,實際上是很多方面的因素同時到位之後,再加上自己的恆心才完達到的。為了這件事,我準備期居然都長達近乎一年,也算是
目標堅定,持之以恆吧。記得那會兒上嚴國泰老師的課,他就說,學景觀的學生,做一做古典園林的設計作業是很好的,至少會從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國傳統造園的很
多手法、思路和技藝什麼的。可是在現在這個中國古典園林生存的土壤又在哪裡呢?我把作業拍照,發到網上,引來很多網友的稱讚,也有很多人說想要住到這樣一
個小園子裡面。但是這樣的話,有多少不過是說一說的成分呢?既然我們的前輩們做過的一切讓這些東西的傳承已經斷了,我們與其說隨意對傳統中一些具象的物體
加以符號化、元素化來進行利用,還不如把它們保護好,還其本來的面目,保留一個完整的過去。我們這一代沒法去傳承、在傳承上進行創造發展,那就做好保護工
作吧,相比於蓄意的或者打著改造利用的名義帶來的破壞,這已經好很多了。
要是還有花園子,大師應該都是他們吧!大學是泊來品,建築學也是。中國的花園子都是師徒相傳,口手相授的,匠師造化之乾坤,守汝方寸之家園。
古典園林出於文人畫家,當代建築和園林出於工程師,造園的動機早已不同。「家」與「師」之別也是蠻有意思的。看到有答友放圖了,手癢也放上自己大三作業吧,文筆不行不獻醜嘞,得分排名中上。想說明的是,中國古典園林在我心中是辯證的,在做項目中,我會借鑒它的格局、符號,但理念上還是算了。
繼承中國古典園林衣缽……
董豫贛說王澍就不會設計園子。
董豫贛自己設計的園子也只是他心中的古典園子。所以我認為,繼承這個詞,根本沒人能擔著。畫家六法,一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隨手寫出,皆為山水傳神矣。
董其昌不止是論畫,什麼事能玩成頂級高手都是這個理兒。
無論北林還是清華,劉濱誼楊銳董豫贛之類的大老,都擔不起繼承。計成青少年時代家境尚可,受到良好的教育,優遊於經史子集之間,於詩詞繪畫有相當素養。
李漁出生時,由於其祖輩在如皋創業已久,此時「家素饒,其園亭羅綺甲邑內」,故他一出生就享受了富足生活。
跟這兩位相比,誰敢談繼承?
建築學的現在都在擔心明年行情怎麼樣
這種心境兒去玩吃飽了撐的大成藝術古園子還繼承開什麼玩笑對了,題主說的幾位都是大家,但也只是提供了菜譜。能不能做得出好菜,這又事另一回事。風景園林和園林是兩個概念,風景園林包含的內容更多,範圍涉及大山大水,鄉土景觀、人文景觀、私家花園、古典的現代的云云。園林只是人造的景觀,公園、花園、庭院類似這些。命題的古典園林只是現代風景園林專業研究的一個方向,歷史的發展已經將風景園林和建築拉到了一個水平線上,包括城市規劃。曾幾何時,建築師做建築完全是在建築內部搞內容,為了實現自我設計的價值去做建築,慢慢這種設計價值觀開始變化。放到現在,什麼是好的建築,什麼是好的景觀?好的建築、規劃、景觀都應該是互相聯繫、滲透的。如果景觀還以服從建築的角度去做,做的東西能好嗎?建築以老大姿態自居,建築也不見得能做出花來。包括傳承,好的傳承應該是繼往開來,是以服務當下的角度去做,要與傳統聯繫在一起,但是做的東西應該是屬於當下的,因為它是為當下的我們服務。個人覺得能連接過去的設計大師不多,清華的朱育帆、北林王向榮在風景園林業界做的設計都在尋找古典和當下的鏈接,做過一些還不錯的設計。建築業界的董豫贛、同濟馮繼忠等都做過很多嘗試。上海方塔園應該是鼻祖,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與古為新」的理念也是首次進入實踐。包括王向榮做過的廈門園博會竹園和西安大師園裡的四盒院都在做著這樣的嘗試和探索。
這麼說吧,西方建築學教育體系下,不論是規劃還是花園都是從建築派生出來的。所以其邏輯和建築是一致的,現在你能看到不同,是因為發展範式不同。
中國古典的東西,說白了,工匠的傳統。但是建築和園林是兩碼事,城市的規劃其源頭是從工匠而來,但是很早工匠就沒了話語權。從魏晉以來,其範式就已經在官僚手中成熟化。中國傳統建築的高峰,如果以結構本身的靈活性和理解上來看,高峰無疑是宋元,詳情參考傅熹年院士的論文集。如果論形式,從兩晉到唐逐步成熟,從中唐開始逐漸複雜化,定型但話語權一直操控在工匠手裡。園林比較奇特,他的話語權從明末到請,話語權逐步向文人傾斜。曹訊有過解說。不排除戈裕良和張南垣這樣的高手,但一般的是沒有多少地位的,清代基本上認為疊石匠而已,沒多少地位。主體也是向文人轉移。今天你們說看到的,是因為我們從西方拿了一個體系來,就的傳統體系被拋棄了。二者並沒有師承關係,所以也不存在繼承關係。那麼這樣的自然和日本不同,日本的傳統在其建築類教育的另一種範式,和現代建築體系並行的一種平行體系。而我國的傳統並沒有被現有體系包容,仍然遊離於體系之外。謝邀。
《園綜》,陳從周,蔣啟霆《中國古典園林史》,周維權《蘇州古典園林》,劉敦楨《中國古典園林分析》,彭一剛《江南園林志》,童雋前三位老先生先學建築學,後轉入傳統建築的研究,古典私家園林的研究是傳統建築研究的一部分。童先生看經歷做現代建築更多一些。彭先生用建築分析方法研究園林。在老先生的時代,風景園林還不成專業,園林、規劃都統一在建築學的大學科下。哈佛開創第一個景觀專業,不過也就是1909年的事情。在早年,園林更多的是匠人營造,並沒有科學的研究和成熟的學科體系。新的這一代建築師對古典園林的研究,我認為更多是追求中國傳統中的哲學思考。園林是超脫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私家園林往往審美需求是第一位,而傳統建築的研究更多集中在技術工藝角度,哲思、審美這些從傳統建築中不容易找到。於是,傳統園林就被作為拿來說事的東西了。草答有誤,在此致歉。有時間在做分析。四項說明:
1.風景園林有太多的前身,建築學院校叫景觀建築設計,林業院校叫風景園林,藝術院校叫環境藝術。搞的顯然不是一個東西。2.題主提到的古典園林的繼承是一個含糊的概念,反問一點,計成是哪個專業的?文人也好匠人也罷,100年往前園主和造園者從來沒有專業的劃分。3.國內的風景園林現代教育起步晚於建築學教育,又或者說是脫胎於建築學教育,我認同陳從周先生是建築學出身,卻不認同把陳先生歸為當下的建築學出身。4.中國園林涵蓋面遠大於江南文人園林。嶺南,巴蜀乃至公共園林,這些是誰在研究?兩項思考:
5.董先生的園林?童先生的園林?王先生的園林?大師想的是大師想的,我見的又是另一番景象,我思的又有點不一樣了,我表達的只怕又是另一回事兒,最終受眾理解的和設計師/園主想表達的只怕是十萬八千里吧。江南私園是給自己的天地,干別人何事。所謂繼承,我們到底在繼承什麼?6.繼承,對民族來說都十分艱難,就不要重壓到某個專業的頭上了,何況專業代表偏見。或許題主想問的是營造法式?空間?意境?……隨便拆一個就夠無數人為之奮鬥終生了。紅學養活了這麼多人,古典園林呢?一項建議:
8.98分的那位仁兄,我深覺,你把文人與園林想得過於簡單了。你的解讀不無道理,卻又有什麼依據呢?精神層面上,一個人在一個時期只能為自己造一座園。X型路的空間原型來自何處?一望到底的水面?還是先搞清楚園林空間再談吧為了院校間的和諧,匿了-真是尷尬了,看到了這樣的問題 (本人是園林專業准大四學生一名)我先解釋一下,再下結論首先,現在大的園林學學科體系內是有園林建築這個分學科的。另外,園林建築(或者說建築),作為園林四大要素之一,無論在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和寺廟園林中所佔的比重都是很高的。所以,園林建築是中國古典園林不能割捨的一部分。第二,題主所提到的風景園林(應該是由Landscape architecture 翻譯過來的吧)既然題主將風景園林和建築學放在一起比較,那我上文中提到的園林,即題主所說的風景園林代表的就是整個大的園林學科。第三,題主所說的幾本書其實我有兩本還沒看過,慚愧慚愧....我去網上查了資料了解了一下,這些著作的作者確實都有很好的建築學的功底,包括題主接著補充的幾位大師,他們都在建築學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題主問這是不是一種巧合?這當然不是一種巧合,這甚至是一種必然。其一,從建築分類上講中國古典園林建築也是中國古典建築的一部分;從學科上講,園林建築也是建築學下一個分學科。其二,我想,作為中國建築學的研究學者,研究中國古典園林建築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責任。看到這,也許有人會問,中國古典園林和中國古典建築是一種什麼關係,我相信,學過中國建築史的人應該也涉及過中國古典園林史(ps是中國古典園林史而不是中國古典園林建築史),其中的內容相似度應該是在50%以上吧(這是我個人翻閱的感覺,如果我有不妥之處,請各位同學老師教導)所以,這麼多建築學界的學者研究中國古典園林建築也就不讓人奇怪了吧。第四,有朋友會問,就算他們去研究中國古典園林建築是合理的,但是他們寫出的著作為什麼是這樣的名字《中國古典園林分析》《中國古典園林史》而不是《中國古典園林建築分析》《中國古典園林建築史》呢?的確,園林的四要素是地形,水體,建築,植物。園林的定義是:在一塊特定的地域里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掇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築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遊憩領域。現在,以我的知識儲備來理解的話,中國古典園林中(極少部分公共園林和部分風景名勝園林除外),園林承擔的更多是一個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的大住處的角色,很尷尬,即使有花有草有水,很美麗,但是功能上,它只是一個大住處,它很大部分是住宅,存在更多的是建築,甚至可以說其他的只是建築的附庸品。第五,只有建築學的學者們在研究中國古典園林嗎?答案當然是否。有為中國園林學科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園林人,有為園林植物育種推廣辛勞的園林人,有探索園林工程施工和管理方法的園林人,還有研究園林歷史和理論的園林人,太多太多太多,還有我知識不能企及的部分有許多人在做著中國古典園林的繼承和創新的工作,這些人們,都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傳承者和發揚者。第六,現在學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緊密,應該更多的強調合作。當年的哈佛大學1895年開始建築學教育,1900年創辦LA 專業,1909年從LA中分出城市規劃,早在百年前就形成了建築-LA-城規三足鼎立的格局,並發展至今。而在中國,風景園林學在近年才能和建築學城市規劃學平起平坐。行業的發展促使園林行業完善體制,也促使園林這個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兼容並蓄,加強同其他學科的交流和學習。在這種大環境下,回答中國古典園林的衣缽是園林學的還是建築學的,就像強行將兩個主根系纏繞在一起的植物撕開,然後問某一根繫到底是誰的一樣,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我們更願意看到的結果是,這兩株植物的根系能夠盤旋纏繞,互相給予幫助,向很深的泥土中扎去。我還是一名在校學生,知識儲備不足,講話不知深淺,如有謬誤還望指教-.-
不邀自答。第一,個人覺得中國古典園林研究的應該是人居環境,吳良鏞先生說了人居環境三大學科,你這衣缽只有兩個學科,題目是不是改改?第二,這三個學科也沒有嚴格的限制吧?再說了,祖師爺到底是誰現在還在討論了,你這都要繼承衣缽。
本人從事風景園林行業,很喜歡中國的古典園林。也希望專業的發展能夠向回答者中的一些提出來的,我們是在理解古人的的基礎上發展的,而不是去模仿和抄襲。覺得自己做的形式上跟古典園林很相近的院子就很牛逼的人,我比較鄙視。你讓我自行車停哪啊?
古典園林裡邊有很多智慧,需要我們去理解,去發展,取其精華,很喜歡馮紀忠先生的文章和方塔園。題主其實 應該轉換問題到「傳統 繼承 發展 」這個語境在什麼時候提出來的,歷史目的是什麼吧?然後題主題目里的其他的概念問題或許就迎刃而解了。
園林本身就是建築的配套,結構上承重上要弱於建築,入門門檻相對更低,具備基本美學感受即可,再輔以適當的設計理念表達。
推薦閱讀:
※什麼遊戲以真實建築為背景,能夠體驗世界各地風景?
※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是不是全國最難看的新校區?
※為什麼北京沒有超高層建築?
※有哪些成功的舊工廠改建案例?
※柏油馬路和水泥馬路相比各有什麼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