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的工作機會更容易聚集在大城市?
本題已被收錄至知乎圓桌 ? 離不開城市,歡迎關注討論。
我曾經也疑惑,為什麼都網路時代了,商業活動還集中在大城市?明明遠程會談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啊?當年倫敦紐約能成為商業中心,是因為沒有電話,必須隨時能到貨場和港口驗貨,現在還需要坐在港口談生意嗎?
後來自己註冊公司做了幾年(失敗的)小買賣,深深地悟出一點——合同的基礎是信任,僅有利益共同點是沒法談合作的。而在資本主義環境下,信任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面談建立。遠程會談雖然在信息交流上沒問題,但需要用更多的抵押、更多的擔保來補足心理上的信任,明顯提高了商業交易成本。所以公司總部會盡量設在大城市,小企業也需要頻繁地到大城市去參加商務活動,把大城市商務場所的租金抬到小企業幾乎不能承受的邊際價格。這是我們作為動物的本能,暫時還不是技術可以克服的障礙。
中國是一個處於產業升級階段的國家,很高比例的經濟活動要通過新設企業、新訂立的合同來落實,而不是依賴於長期穩定的供應鏈。這意味著中國經濟比歐美更需要大城市這個商業節點。在可預見的將來,大多數商務活動及其衍生的服務業、文化產業工作機會還會出現在既有的一二線城市。中小城市的相對蕭條是不可避免的結果。反過來說,如果今後十幾年,遠離大城市的中小城市不再相對衰退,倒是說明中國經濟出現了長期停滯。
相關回答:
中國近代以來有哪些看似昏招,實際卻十分精妙的國策? -馬前卒的回答
1949年前,首都在南京,為什麼南京沒有像北京一樣,把上海和江浙吸干? - 馬前卒的回答需求集中啊。比如一台電視機,能用十年。
一個一千戶家庭的農村,那麼電視機的市場就是一千台。如果一家店,一年能賣一千台,那麼這家店只能開一年,第二年就沒生意了,下一輪要等九年後。
如果是一個一萬戶的城市,那麼這家店就能一直開著,當最後一戶沒買電視機的人家買了電視機,當年第一個買電視機的人家該換新電視了。
很多需求小的行業因為大城市人口多,能集中到一定規模,於是這個行業才能活的下去。
比如女僕咖啡店,並不是所有死宅都喜歡這套,但我們假設1%的死宅吃這套,會花錢進來消費女僕。
一個城市有一萬死宅,那麼潛在需求就是一百人。另一個城市有十萬死宅,那麼潛在需求就是一千人。
而一個一千人的市場需求是可以養活一家店的於是,在魔都這些大城市有女僕咖啡店,而一般三線城市,這樣的店就不容易活下來。不是沒需求,而是需求不足以形成規模讓店鋪活下來我在深圳,南京,蘇州,鄭州都分別呆過2星期以上。
包括家鄉南寧和徐州,那麼就有6個城市的直觀感受了。
其實就基礎設施,生活水平而言,至少都不會差到哪裡去,衣食住行,真的不會差到天壤之別的地步。
它們最明顯的差距是思想,在這個互聯網遍布的時代,容易忽略現實的變數,其實!! 現實工作學習中,影響要更大,在一個慢節奏,安於現狀的環境下,人就會懈怠,情緒會傳染,遍布整個城市。讓你得不得離開。我很認同某個答主說的: 大城市裡,談夢想,不會有太多人覺得你是SB。知乎的好問題越來越多。我來試著回答一下。
因為現代市場經濟是以交換為目的。所謂商品的價值必須通過交換,才能體現出來。
比如,你是一個賣雞蛋的,你必須把雞蛋賣出去才能賺錢。
所以,你就算在農村生產了雞蛋,也得拉到人更多的城裡才能賣掉。
在這個簡單的過程中,只有養雞的在農村,而運輸的、擺攤的、購買的、烹飪的、吃雞蛋的人,全部都在城市。
所以,很簡單。要想賺錢就得交換,要想交換就得進城。。。。
人越多的地方,交換越頻繁,產生的價值就越大,
錢一流動起來,自然就業的機會就更多。跟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差不多
試著從新馬克思主義的角度解讀一下。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簡單回答:『大城市的基礎設施條件好,公共服務水平高,勞動力素質高,政府資源豐富,國際大企業投資意願強。這些因素導致大城市的經濟發達,就業機會也就好』。但我相信這樣的回答不能讓每個知友都感到滿意,因為這樣的答案只是羅列了種種大城市的特點,卻沒有解釋原因,事實上這些特點是互為因果的——譬如,因為就業機會好,所以高素質勞動力來此聚集;又因為勞動力素質高,大企業願意來吸引人才,並提供了良好的就業就會——這就陷入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悖論里。
最高票答案中,題主通過切身體會告訴我們『面對面』的溝通在商業社會有著重要意義,這一點符合經典城市經濟學的理論框架,不過似乎多用於解釋城市內部的就業機會分布——為什麼有些就業機會可以佔據CBD,而有些在郊區【理想情況下,金融業、諮詢業等『面對面』服務業的業務成本隨市場距離增長呈指數遞增,而製造業的(運輸)成本隨市場距離線性遞增,不同的邊際收益導致不同位置上的級差地租,最後導致城市內部產業環狀分布】——而較少用於解釋城鎮體系之間的就業機會分布。
一個基本的事實是:今天的大城市不僅與前資本主義時代的大城市截然不同,與二三線城市、小城鎮也有著根本的區別。這個區別是什麼呢?那就是城市空間的生產方式,這一區別決定了這些城市在全球城市體系中所處的位置,影響著城市勞動力再生產方式的差異,進而最終決定了城市間『就業機會』的差別。以下是詳細解釋。
對於非學城市規劃的同學,『空間的生產方式』可能是一個不好理解的概念。我們換句話說,其實就是城市空間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此處既包括城市邊界的擴張,也包括城市建築、基礎設施的興建。我們的關注點在於,資本——或者說更廣義的『資源』,是如何來到某座城市,並將之塑造成所謂大城市的。
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是(私人)生產與(社會化)消費之間的矛盾。隨著利潤率的下降,資本總是趨於過度積累,周期性的產能過剩導致緊縮循環,進而出現經濟危機——按馬克思的說法,資本主義越發達的地方,經濟危機就越嚴重,最終社會主義在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地方出現並取而代之。
事實上似乎也的確如此,自從19世紀後期出現第一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的周期性危機愈發嚴重,直到1932年的大蕭條——似乎馬克思的預言就快要成真,可這時候出現的並不是社會主義,而是凱恩斯、羅斯福,還有希特勒。面對過剩危機,希特勒的做法是要大炮不要黃油,國家主導發展軍工業,並伺機轉嫁國內矛盾,而羅斯福在凱恩斯的思路下選擇了『新政』,最終的結果,羅斯福模式完勝,並隨著戰後援助推向整個西方世界。
這和城市空間的生產有什麼關係呢?從羅斯福的新政到馬歇爾計劃,乃至上屆政府推動的四萬億投資,都有一個相同的關注點,那就是固定資產投資,也就是——將過剩的資本以物質的形式固定下來,過剩產能——經濟危機通過『空間安置』得以緩解。自此城市空間的生產機制發生了質的飛躍,城市本身開始成為商品。(Harvey)
我們來看看羅斯福都做了什麼:其中整頓金融是在流動領域救急,調整工、農是為了抑制資本積累繼續過剩,這裡的關鍵在「以工代賑」,意義在於通過城市建設直接消化已經過剩的產能,從而緩解前述的基本矛盾。再看看咱的4萬億投資投了啥:異曲同工。
固定資產的配置擁有集聚效應,這意味著商品化的城市只能是大城市,這些城市成為區域資本配置的結點,共同構成了資本主義世界城市體系,這一體系是全球資源的第一級配置網路。
當西方國家的城鎮化趨於尾聲,這種『空間安置』的手段也就隨著全球化的資本市場推向世界各地,不斷舒解著資本主義世界過剩的資本積累。先是在日本,然後在新加坡,在韓國,在香港,最後隨著改革開放進入祖國大陸。1987年,時任總理親自拍板,『能不能出讓一些土地,加快吸引外資』,在甚至還未修改憲法『不得買賣土地』條例的情況下,深圳公開拍賣出第一塊土地,以此拉開了中國城鎮化的大潮。
不難看出,在以中國為代表的諸多發展中國家,全球化與城鎮化其實是一體兩面的東西,最早撬動城鎮化的第一推動力,正是國際資本流。
溢出的國際資本物化在土地上,首先在北上廣深這樣的開放城市(政策利好城市)被承接,變成了林立的『開發區』『高新區』或『孵化基地』,而承接這些資本的城市空間就被商品化,並納入資本主義全球城市體系中,成為統籌區域的節點。用新馬克思主義者的話說,就是城市被資本主義殖民化了。城市空間一旦成為了資本的表達,就必然順應資本的腳步,一切的城市建設方式都會向著利於資本再生產的方向前進,所以我們看到中國,乃至所有被捲入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家都出現了所謂『千城一面』的問題。在這樣的城市裡,被我們稱之為公共服務的東西(前文所述的「勞動力再生產」的支持系統),最初來源於資本,最終又回饋給資本:教育——必將承載勞動力再生產的重任,培育出最適合全球市場的勞動力;科技——必將推動資本生產出更高的交換價值;而醫療與社會保障系統成為下層社會的兜底裝置,必將給予資本以安全的生長空間。
題主問的是『好的工作機會』,勞動力無非是一種生產要素,在『好的工作機會』背後匹配的是合適的人力資源。在資本主義化了的大城市裡,培養出的是最為「異化」(社會學術語,大意是人性根據社會生產需要發生調整,無貶義)的社會成員,他們最能適應資本再生產對勞動力的需求——想想看吧,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世界城市裡,孩子從小就去上「情商」、「領導力」培訓班,這裡大學的金字招牌一定是商學院,每個人都以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為豪,稍有實力的家庭,都會把孩子送去美國、英國接受教育,並期待他們有朝一日回來成為「人上人」——這一切都是「勞動力再生產」最生動的體現。
作為資本在區域的代理人,大城市的精英們不斷推動城市空間的再生產與再結構,使之順應資本主義的發展路徑,成為全球空間體系中配置資源的節點。他們在勞動力市場上理應享有符合市場價值的報酬,而這就是你說的好工作機會了。
最後,為什麼小城鎮不行?答案是在任何一個區域,統率資源的節點一旦形成,就具有極強的慣性,因為『空間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凍結在那些表達了以前經濟活動的模式中去了,資本因而立即會被區域空間的組織形式約束、調節』(Soja.E) 這句話有兩個要義:其一,資本選定節點並物化後,就會收到節點的反向制約和吸引(例如,上海成為長三角的資源配置節點後,在同一服務地區就很難出現同一等級的節點);其二,資本會迴避當前不適合自身成長的節點,從而引起後者脫離於全球城鎮體系的配置(如東北老工業區的衰落)。中國好的工作機會,基本可鎖定互聯網和金融。
中國互聯網的格局是北京一家獨大。北京甩上海5條、深圳10條街,甩其它城市50幾條街。
1. 互聯網公司分布排名(2015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排行榜(附名單)前50名統計):
北京 27家
上海 9家
深圳 4家
廣州 4家
杭州 1家
2. 互聯網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前20(2015年互聯網百強榜單 上市公司市值備受關注7月15日數據):
北京(9家):百度、京東、網易、樂視、奇虎360、崑崙萬維、掌趣科技、五八、汽車之家
上海(6家):東方財富、百視通、攜程、網宿科技、世紀佳緣、二三四五
杭州(2家):阿里巴巴、同花順
深圳(1家):騰訊
廣州(1家):唯品會
其它(1家):蘇寧雲商,南京
3. 2014年20家頂級投資機構投資項目分部:北京54%,遙遙領先;其次是上海
4. 中國互聯網協會、拉勾網、易觀智庫聯合發布《2015中國互聯網招聘行業報告》顯示,北京互聯網從業者佔全國35.5%
中國960萬平方公里,一個北京佔比就超過1/3,這是什麼概念?北京互聯網從業者佔全國35.5%_網易新聞中心
互聯網人才、創投機構、大型公司都聚集在北京,生產要素都集中在北京,馬太效應很自然。你說你在駐馬店搞互聯網創業,一找不到技術人員,二找不到投資,搞什麼搞。
中國金融格局也是北京領先,上海、深圳其次。在金融資產總規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在銀行(資產總額)、證券(私募基金)、保險(北京保費收入是上海的1.22倍,深圳的2.2倍)方面,北京都有領先優勢。(數據詳見:北上深金融實力大比拼)
中國大陸其它城市無法與這幾個超級城市相提並論。現在都在嚷著建什麼金融中心,問題是吼得凶,城市沒那個實力。
總之一句話,為什麼北京,為什麼這幾個超級城市一騎絕塵?政策、資本、大公司、技術、人才都在這裡。其它地方很少或者沒有,都在這裡。
都在這。都在這。都在這。重要話說五遍。
------------------------------------
對未來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微信搜索未來知識圖譜(ID:futureknowledge),回復「投資未來」獲取《未來五年,這7個行業將爆發性增長》好的工作的必要條件是好的企業。好的企業的必要條件是好的配套。拿製造業來說,即使一個城市只有一個做汽車的企業,它相關的配套,下級的供貨商,都不能太遠,或者說,得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多個企業和多個配套的重複覆蓋才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原因和未來趨勢。
人多信息渠道就多,機會就多。人多,價值溢出就多,商業空間就多。人多,就容易形成分工,每個分工下的體量就大。人多,價值交換就更快,獲取穩定價值的機會就多。人的聚集,是人類發展的基本驅動。
資本積聚.
我是做智能硬體的在深圳,我集中需要的所有資源,供應商只需要不到一個星期,到高交會逛一下基本上所有的元器件供應商就有了在廣州,需要一個多月,一家一家開車去談不清楚,再內地需要多久做一件產品,不是僅憑QQ和阿里旺旺遠程交流就能解決的如果你只是賣東西,那就無所謂,請參考義烏!商業行為不僅僅是個體的購買大宗商品交易,供應鏈,產業鏈,生態鏈,這些才是支撐整個經濟的支柱,從這個角度來看待,大城市擁有,政治,經濟,配套,市場無可比擬的優勢所以社會的基礎是什麼,社會就會以一種什麼形式存在!網路時代糧食一樣要種要收,產品一樣要設計,要生產!切記不要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大城市經濟發達,投資環境好,政府相對守法,法制基礎良好,人員教育良好,商業資源多,這些都是創辦公司的良好環境,好公司多,好的工作自然多,然後人才吸引力度自然大,循環往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相對小城市呢,政府的土匪作風,黑社會性質的團伙,低下的人員素質,稀缺的商業資源,這些都是創辦公司的良好睏境,好公司不多,好的工作自然不多,然後人才吸引力度自然不大,循環往複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資源更有效的集中。
總結各位經驗,並融入個人理解。我認為大城市的機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城市人多,且人均可支配收入高,這代表著龐大的有效需求。所有的工作機會,無一不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某種需求的;如果你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能夠滿足新的需求,那就是創新;如果你開一個公司來滿足需求,那就是創業。
以女僕咖啡館為例。並不是每個宅男都好這一套,但是大城市人多,只要有1%的宅男喜歡,那麼女僕咖啡館就有了生存和盈利的基礎。這就是大城市多出來的工作機會。
第二,大城市企業多,且相同類型的企業會集中在一起,這意味著可以更有效率地找到自己所需求的服務並達成交易。大城市可以覆蓋整個供應鏈的上游和下游,並有著完善的產業配套體系。這在金融、保險、互聯網等行業體現的尤為明顯。
一位做智能硬體的老闆說,他要集中所需的供應商資源,在深圳只需要一個星期,到高交會(全稱為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地點在深圳)轉一轉就可以了。而在廣州,則需要1個月,因為他需要一家一家地去談供應商。在二線城市呢?他連供應商都找不到,聯繫異地供應商會消耗更多的時間。
此外,雖然現在可以通過電話、QQ、微信、阿里旺旺等進行在線交流,但是只有面對面的交流才會容易產生相互的信任感。這才是建立合作關係的關鍵。之前,我一直在開發一個供應商,都是通過電話和QQ聯繫的。當需要供應商提供更多更細的資料的時候,供應商提出了見面會談的要求。於是,供應商的代表從上海飛到了廈門,見面會談後,立即答應了我們的進一步請求。
第三,大城市人才集中,有機會認識優秀的人,有機會與優秀的人為伍。「你能走多遠,在於你跟誰同行」。跟優秀的人同行,你能走的更遠。
第四,大城市是新信息產生的地方,也是新信息快速流通的地方,這意味著便於接觸到新鮮的事務。這些新鮮的事物,很可能就是潛在的機會。
馬雲是在杭州工作時,接觸互聯網的。假如當時他身在縣城,而那時一座縣城可能沒有一部電腦,他會走上互聯網創業的道路么?
第五,大城市有著豐富的公共資源,可以讓一個人快速地提升自己。比如說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公園、名牌大學等等。
第六,大城市的制度比較透明,有能力敢拼搏的人會獲得更多的機會。小城市的話,各種社會關係盤根錯節,對於沒有背景的年輕人來說機會太少。
第七,大城市有政策資源的傾斜,政府部門辦事效率會高很多,政府的扶持和鼓勵政策也會有很多。這對於創業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小需求聚合成為商機和就業機會。
只有一戶人,養不起單獨的便利店,一百戶卻可以。而一百戶又養不起一座中大型超市,一千戶可以;。一千戶養不起一座幾萬平的shoppingmall,一萬戶可以。商業產生就業機會。一些新的需求隨著規模發展而誕生,比如垃圾清運,一千戶以上才會有足夠需求養一個商業實體。所以要聚集到大城市,機會更多,人聚集又導致需求更多,越滾越大。我覺得是人才的問題,人力都是往大城市聚集的。人才往小城市流動除了一些特殊原因外,大部分情況都是離老家近,不是為了回家或者是有特殊機遇很少有正經得人才往小地方跑的。小城市人口基數本來就少,所以回來得人才數量也少,很多公司去小城市根本招不到人。另外還有一個是大城市先發優勢,大城市財政實力更強,有更大的力度推動某些起步的行業。這樣一些崗位開始的時候基本只有大城市有,相應專業的人也會往大城市流動,這樣小城市就出現沒人才企業少,企業不去也就更缺乏相關人才。。。最後大城市吸引人的還有一點就是人多,各種類型得包括娛樂,吃喝等各方面都要更強於小城市。。。
核心就一個詞:效率。效率是由集聚帶來的,集聚一方面導致思想、技術、信息等集中碰撞共享從而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會降低成本(生產、銷售、物流、水電煤氣等低成本實現等)。所以好的工作機會多就不奇怪了。不過要求也高哦,跟不上的,不是捲鋪蓋走人,就是當噴子罵盤盤找平衡。題外話一下:過去說小隱隱於野,有才、志之士隱於山林。現在不適用了。過去可能幾百年都沒什麼變化,一個人的爺爺的爺爺和他孫子的孫子可能過的一樣的生活。而現代飛速發展情況下,即使一個非常聰明和知識淵博的人去山裡與世隔絕住20年後出來也會變成傻逼。所以,不管是為了自己好,還是為了後代好,住城市裡是上選。
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至少應從兩方面看。
一:對企業而言
大城市受zf支持,以高精尖為發展導向,資金政策相對有優勢,吸引優質企業。同時大城市211,985單純數量是內地的幾十倍,對優秀企業來說優秀的後備力量也是必要因素。
二:對僱員而言
大城市環境制度相對透明,不拼爹的時候每個人擁有的機會近似平等,國際化的優秀大企業較多,以同類優秀競爭者或者合作者為伍,不進步都難。好的工作機會是指…錢多不累嗎?我覺得每個城市都有。
因為好吃的多啊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經濟學中「結構」一詞的含義?
※中國城鄉貧富差距有多大?
※DSGE、OLG 和 CGE 三者之間有哪些聯繫與區別?
※如果保匯率還是保房價二選一的情況是真的,那麼應該如何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的資產?
※如何看待高速公路節假日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