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和部分中醫驗方是有效的,而現代醫學很少使用中藥,有沒有可靠的辦法發揚光大?

看清題目,只在目前大多數人共識的基礎上討論有無可行性的方法,不做立場辯論,激進者請繞道。

這題目的前提是:

1.中藥/草藥含有很多有效成分,有治療作用。

2.中醫有很多驗方,通常混合使用多種中草藥,而西醫很少使用草藥,多數是提純一兩種主要成分使用(如黃連素)

想討論的問題是:

1.方某曾主張對中醫應「廢醫驗葯」,理由是中藥有效而中醫理論模糊,落後。那麼有可能實行么?

2.中醫藥方常常使用很多種草藥,如果僅提取主葯的一兩種有效成分使用,那還叫中醫么?

3.怎樣解決西醫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缺陷?例如對病症不十分嚴重,慢性,反覆發作的頑固疾病,除了對症治療,是否有通過溫和,長期用藥來調整內分泌,從根本上改善相應體質和功能的更好方案?

---------------------------------------------分割線---------------------------------------------------------------------------

感謝各位熱情回答,剛開始玩知乎,還真是個好地方。雖然有些朋友的觀點比較有傾向性,至少大家還是和平討論的多,有乾貨的也多。說實在的,我對很多人非黑即白的邏輯習慣非常不感冒,任何事情均有兩面性,就像你問共得天下好還是國得天下好,我覺得相比之下還是共好些吧。如果這個問題提出來一般就不是這個樣了,說共好的會列舉共的歷史功績,英雄貢獻,國的惡行,腐敗無能;說國好的必談共的獨裁,專制,愚民,文哥,言行不一,貧富分化。然後話題就會擴展到彎彎,米國,日本,大家分享著五毛,帶路黨等等各種帽子,噴的一地雞毛。

中西醫之爭,大抵如此。有涵養和智慧的人,他們嘗試用邏輯和可信的事實去分辨某種新的說法是揭開虛假宣傳的迷霧,還是嘩眾取寵的以偏概全。有一個簡單的道理,凡是兩方熱議的大的話題,持90%以上某一方觀點的人,必有偏頗之處。

以上扯遠了,回到本題,其實之前提的問題1和2是拋磚引玉,想了解下大家的看法,想討論的重點是問題3。我也知道按照西醫方法「驗中草藥」,「提純和使用」無異於緣木求魚,因為思維方式本質不同。

同意@王化岩所說的,西醫建立在現代科學的基礎上向微觀發展,但卻不能窮盡各種複雜的化學反應。但中醫雖然注重整體聯繫,確是在生產力水平極低,工具和治療手段不發達的情況下建立的體系,缺乏實證的部分很多靠臆想來補充,因此在現代科學的邏輯看來多有玄學的特徵。

比如說診斷,中醫的傳統是望聞問切,其簡陋,難以把握和錯誤率高也是實屬無奈。而西醫呢,無論是胃鏡腸鏡x光ct彩超核磁共振,還是驗血驗尿活體切片化驗,準確率固然比中醫高著量級,根本上還是從物理上「看看啥樣了」和化學上「驗驗是啥」。比如現在到醫院看病,基本問完了最常做的就是驗血。然後根據化驗單,根據各項指標的高低來對症下藥(比如白細胞高了就是有炎症),似乎總跑不了隱隱的「簡單粗暴」幾個字。

個人觀點,中醫應發展成「中草藥調理學」,分為「養生科」(保健科)和「治療科」兩個方向,治療科偏向慢性病,腫瘤等,採用西醫的診斷手段來確認病情和療效。比如感冒發燒,化驗完了該抗病毒抗病毒,該抗生素用抗生素。但如果想改變「稍微見風就老感冒」或者慢性支氣管炎,就可以使用中藥來調整內分泌,增強免疫力。腫瘤不必說,該手術手術,該化療化療,化療虛弱期用些補氣血的,平時多用些增強免疫力的中藥。中醫要立足傳統,學習現代科學補充和改善,摒棄玄學化,不求甚解含含混混,甚至用臆想胡聯繫的部分。

西醫其實應該反省自身的問題,不是去學寒熱清濁,更不是去學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邏輯學培養的大腦理解不了這個。而是要重視調解內分泌對亞健康狀態的改善。@易水風寒 nature的編輯其實有點抬杠,兩批中藥或者兩個廠家的中藥,成分藥效當然不能完全一樣,即使成分基本一樣,對不同的人效果也不完全一樣。每支青黴素的成分含量都一樣,用於普通感冒的抗炎還不是有人立竿見影,有人效果寥寥?

西藥因為成分單一,可以找志願者,大量毒理試驗和臨床試驗,把毒副作用基本搞清和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寫在說明書上。正因為如此,其對複雜的人體內分泌系統和激素系統感覺無力,因為牽一髮而動全身,研究不勝研究。鑒於此,應研究和鼓勵「模糊療法」或「方向性輔助療法」,同時儘力解決從內分泌水平做「療效評估」和「風險評估」的問題。

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要說那涼茶都是安慰劑,顯然是不客觀的。但是用了多少涼茶,喝了幾罐,我現在是處於「有火」還是已經「虛寒」,再喝就拉肚了,量化和檢測是個大問題。「模糊療法」和「方向性療法」的特點是:舌苔發紅,循環旺盛等表象體現了內分泌處於「亢」或「陽」這個模糊的概念,那麼用些性寒,清熱的藥物來中和,四肢發冷,脾胃虛弱等表象提醒了「陰」或「虛」的概念,那就用些溫補,熱性的葯來調理(如附子理中丸)。雖然難免粗糙,但好過置之不理或者「攻其一點,不及其餘」

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容易被誤解成和稀泥的騎牆派。概括我的觀點如下,請大家指教。

1中醫是模糊療法,主要通過調節內分泌來治病。

2.西醫缺乏調節內分泌的方法,因此中醫對慢性病,頑固病有可取之處。

3.中醫並不神秘,需摒棄傳統概念含混錯漏之處,結合現代科學,在療效檢測和普適性上下工夫。

4.中醫的精髓應是「根據各項表象判斷內分泌狀況,病情發展走勢,不斷調整人體接近更好狀態」。所以不能拘泥於古方,應研究的是「在保證基本安全的範圍內不斷探索,追求最大療效和可接受的副作用」的方法論。

最後腦洞一下:

20XX年,感覺最近老是拉稀,畏寒,體力虛弱,想要調理下,於是來到某某健康調理中心。

醫師問:怎麼了?我巴拉巴拉。醫師說,好,先驗血驗尿驗便去吧。

化驗單出來了。恩,可以排除腫瘤,炎症等等,體內菌群失調,指標如何如何。某某激素偏低,指標如何,幾章化驗單輸入電腦,打開中草藥智能調理v13.1程序,讀入,分析。。。建議方案打出來了。a方案党參X克,白朮X克,黃芪X克 其他XXX ,價格XX元,療效預測90%,風險等級5%,如有以下癥狀請提前來複診。b方案:。。。

我:那就選a方案吧。一周後來複診。醫師說感覺怎樣?我巴拉巴拉,醫師:恩,驗去吧。各種驗。單子出來:各種指標數字,和上次檢驗對比分析。。療效綜合評分80分。。本次調整某某X克。。。 調整理由:。。。恭喜了請繼續保持。。對了,下個月我們就要升級v14系統了,給加個關注點個贊吧?


先過毒理測試再過雙盲有效性測試吧


其他還好,把那些買假藥次葯保健品還有搞養生的拉出去槍斃就好多了


謝邀,咱們呢一個一個慢慢的答,回答題主大字的問題,有效的驗方怎麼用的就少呢?不被人熟知呢?怎麼推廣,這個嘛關鍵還是要靠宣傳吧。怎麼宣傳,中醫的思維不是一種普世的思維方式,漏洞很多,具體到操作上會非常容易出現問題,這樣更是要對醫生進行一個很重要的評估,研究醫生有時候比研究理論和藥物會更加重要。宣傳藥物不如宣傳醫生

1.那個廢醫驗葯,這個言論是個噱頭。驗葯西藥能驗中藥自然能驗,驗的也不少。沒少花錢,然後呢呵呵了,該不知道,還是不知道,該不用還是不用,該用也還用沒啥意義啊。驗葯的目的是為了拿出來賣,拿出來賣,有的病人沒效或者出了事,為了保證以後還能接著賣,所以我們要有科學的數據來說明啊。不是科學這麼高尚的,高尚的方法是病人吃了沒效該怎麼辦。驗葯驗葯,當然能驗沒效怎麼辦,西醫說等死吧,中醫說另請高明,因為理論體系的重要性你說能費不能費。西醫的理論其實也很模糊啊(去找本教科書看看有幾個是確定的,有多少是未知),只不過人家承認罷了,中醫理論模糊卻還要說自己啥都知道了,這被吐槽是無可厚非的。

2.中藥提取出來的物質還是中醫嗎,我覺得吧,只要能不脫離理法,其實還是中醫,日本的提取水蛭用來化栓,我媽輸過水蛭提取物,立馬就有頭暈無力的感覺,給以補氣之葯癥狀第二天就沒了。這和補陽還五是一個路子。不過你說這是中藥嗎,中醫理論以症立法,尋其醫理,再確立方用藥,,專家討論討論才好說

3西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因為其理論太嚴謹,太不模糊,太小心翼翼,糖尿病可以用運動,飲食控制,就能控制住胰島素,和血糖胰島素會產生拮抗胰島細胞,咱就吃飽了撐的,就要廢除胰島素的廢除西醫了,怎麼到了中醫就成要廢除了呢,


實際這個問題困擾中西醫結合醫學界很久了。很多人說,中藥或者說中醫療法只要通過隨機盲法對照試驗,不就從現代醫學角度驗證了中醫藥的可靠性和正確性了么?事實看似如此,但有一些具體問題不好解決。

比如中藥,我非中醫,但學過中醫學,對中藥知道皮毛,葯的產地很重要,不光是說產自河北,產自山東那麼簡單,山陰山陽就會因日照、土壤的因素,從中醫角度就認為藥效有了變化。而藥物取自植物的具體部位也很重要,說根就是跟,你用了離根很近的一部分莖行不行?從中醫角度認為也不同。但實際這種變化真的不同么?無從研究。原因簡單,中醫一直是以整體辯證,並不知道葯中可能主要作用成份是什麼。現在說某某中藥的有效成分是什麼,那是西醫在研究中藥。你不知道成份自然無法研究藥效。可能你說那兩個地方的葯或者植物的兩個位置分別給病人吃,從療效看。那好,各廠家藥物產地都不同,一個葯中就是很多味葯的組合。這個排列組合中學總學過吧,要做多少次隨機對照去判斷藥效?我周圍有人做了中藥研究投了nature,編輯回信說研究很好,很有意義,就是你怎麼保證你兩批中藥,或者兩個廠家的同一種中藥,藥效一樣?直接問倒。

不是一個理論基礎,大冰塊化了也是水,但你就不像水,放不進細口瓶子里。中醫藥也肯定有其有效成分(當然肯定有些中藥只是安慰劑),但太難用隨機盲法對照去套用。從中醫藥本身看,理論上基本已經發展到極致了,西醫每年都在推新,中醫常說現在中醫西化,遠不如古。從發展看,如非國家的刻意扶持,中醫藥會更加小眾,更加沒有研究經費,最終從這個角度徹底萎縮。從宏觀歷史車輪看,再不舍,仍終須一別。


答案是:沒有!


1.中醫理論是為了解釋中醫方法才出現的,中醫理論不能預言沒有試過的中藥的療效。而中醫方法是從經驗中提取出來的,所以即使中醫理論廢除了對中醫方法並沒有多大影響。

2.醫學本無東西之分,只有現代古代之分,中醫固步自封又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落後所以才要強調中藥。

3.這只不過是中醫粉的臆想罷了,即使是發炎也是按照你白細胞數來判斷你是否痊癒而不是按照你喉嚨是不是還痛。反觀中醫,華佗開顱取腦延算不算頭痛醫頭?


認為現代醫學比傳統中醫高明太多,需要用現代醫學來解救中醫,研究中醫的思維是普遍的,中醫學術圈也是這樣,我理解題主。

我剛畢業的時候,也是這樣想的。

當時我的想法是,比如張仲景吧,就算是長沙太守,放到現在,當時長沙也不大,不也就是個縣官!!張仲景會電腦嗎?聽過相對論嗎??會打網遊嗎?隨便一個現代人都比他高明吧!!!

現在看當年的想法,真覺得非常幼稚啊。

現代人雖然自然科學上比古人進步極大,但是在醫學上,古人的理論還真是非常有用的,為啥呢?我覺得吧,有個原因是數千年雖然過去了,但是,人體本身沒多大進化啊!當年的理論,對於現代人一樣適用。

還有一些說法是中醫理論是上古文明留下來的,這個嗎,因為沒有多少證據,就不評論了。

年紀大了,特別經過臨床實踐後,我的體會是,傳統中醫的理論咱們不去討論和現代醫學誰高誰低,但是現代醫學的理論不要參與干擾進來傳統中醫的理論。

各搞各的,那樣最好。

中醫理論不需要發展,起碼對於絕大多數臨床中醫生,根本不要想發展中醫理論的事,你能把中醫那套理論真正吃透了,你就足以成為名醫了。

這個吃透,可不是說背兩本書就行了。

~~~~~

還可以這樣理解,現代醫學理論是不完善的,中醫理論,你說他不完善也行,但是應用起來,你要用西醫的,就專門用他那個理論,用中醫的,就專門用中醫思維,不要中醫思維裡面又加入西醫的,那樣真不行的,實踐中反覆被打臉的,我體會。

過來人談。


1.不可行,中藥的定義「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使用的藥物」,如果廢除了中醫理論那就不能稱為中藥了,況且那些聲稱要廢醫驗葯的人連真正的醫生都不是,說這些話實在狂妄。

2.還是那個定義「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使用的藥物」,不管是天然的還是化學合成的,舉例說明:人工牛黃

3.西醫我不懂,我回答不了。


補充部分我的經歷和觀點。

我從小有鼻炎,醫院的診斷大致是慢性副鼻竇炎+鼻中隔歪+咽炎,感冒一般都導致加重,常有膿鼻涕,鼻塞不通,見風頭痛,很痛苦。有次急性發作病情較重,治療經過是:先抗生素治療,吊水,退燒,消炎。幾天後炎症控制了,但鼻腔深處仍有膿,於是做負壓吸引,最後是穿刺沖洗,(用好大一個套針穿過軟骨到鼻腔,然後用注射器往裡灌藥吸引),再就是配合各種滴鼻液。那會兒還不流行霧化,估計現在去治肯定給開霧化治療吧。各種折騰後,效果有限,再次感冒依然如舊。

後來看了一個中醫科的大夫,開了幾副葯,大約記得有辛夷花,魚腥草,蒼耳,黃芩,川貝等等。這個大夫一次只給開1星期的,喝完就得去找她複診,看看舌苔,問問癥狀變化,然後就會換幾幅葯。這樣大約喝了1個月左右,某次擤鼻涕時首次見到白色半透明的鼻涕(以往都是黃色的膿涕)。後來他說再喝1月去根,卻喝的斷斷續續的,結果好了大半,膿涕是沒了,就是痰多些。

好了有點啰嗦,我想說的是,百度以上任意一種中藥,會有很詳盡的解釋。基本都會出來含有一大堆什麼甙啊鹼啊的。

以下搬運自百度:

蒼耳含蒼耳甙(xanthostrumarin)。葉含蒼耳醇(xanthanol)、異蒼耳醇(jsoxanthanol)、蒼耳酯(xanthumin)等。果實含蒼耳甙、脂肪油、樹脂、生物鹼、維生素C。蒼耳甙(Strumaroside),即B-谷甾醇葡萄糖甙)、黃質寧(Xanthinin)、蒼耳明(Xanthumin,是黃質寧的立體異構體)、8-(?-異戊烯基)-5,7,3,4-四羥基黃酮[8-(?-Isopen-tenyl)-5,7,3,4-Tetrahydroxy-flavone〕,以及咖啡酸和1,4-二咖啡醯奎寧酸(1,4-Dicaffeoylquinic acid)。此外,尚含查耳酮衍生物、水溶性甙、葡萄糖、果糖、氨基酸、酒石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蘋果酸、硝酸鉀、硫酸鈣等。

甙類物質有顯著降血糖作用;煎劑有鎮咳作用;對心臟有抑制作用,使心率減慢,收縮力減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肺炎雙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並有抗真菌作用。本品有一定毒性,成人服用量超過100g可致中毒。

川貝母是常用中藥,傳統的功效是潤肺、止咳、化痰。川貝母具有鎮咳作用。採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實驗,組織培養川貝和野生川貝,3.0g/kg灌胃,30分鐘時鎮咳作用最強,止咳率大於50% 家種、野生、組織培養的川貝均有明顯的祛痰作用。採用小鼠酚紅排泌法實驗,家種及野生川貝母200%流浸膏25ml/kg,川貝母生物鹼11.3mg/kg及貝母皂甙Ⅰ~Ⅲ號0.5mg/kg,均有較明顯祛痰效果,其中以生物鹼和皂甙Ⅲ號的作用較強。

辛夷花

含揮髮油,其中主要為:檸檬醛、丁香油酚、茴香油等,並含生物鹼、鞣酸等。

(2)局部收斂。以辛夷製劑外用滴鼻,可見鼻粘膜上產生蛋白凝固物,並使分泌物減少。但內服對鼻粘膜的影響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3)抗過敏。對由組織胺引起的實驗動物的變態反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4)降壓。動物實驗有降血壓作用。此外,辛夷煎劑、流浸膏對實驗動物的子宮有興奮作用。臨床應用為治療鼻淵(鼻竇炎)的常用藥。可治療由鼻竇炎、慢性肥大性鼻炎引起的頭痛、鼻塞、鼻流濁涕。對急性鼻炎、過敏性鼻炎也有一定療效。

魚腥草

地上部分含揮髮油、內含抗菌有效成分癸醯乙醛(deCanoy
acetaldehyde),月桂醛(lauric aldehyde),a-蒎烯(a-pinene)和芳樟醇(linlool),前兩者並有特異臭氣。還含甲基正壬基甲酮(methyL-n-nonylketone),樟烯(camphene),月桂烯(myrcene),檸檬烯(limonene),乙酸龍腦酯(bornyl acetate),丁香烯(caryophellene)。通常所說的魚腥草素指的是癸酸乙醛的亞硫酸氫銷的加成物。另含阿福甙(afzelin),金絲桃甙(hy-perin),芸香甙(rutin),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acid)。葉含槲皮甙(qUercitrin),花和果穗含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

增強免疫力

增強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備解素,在治療慢性氣管炎時,合成魚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對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顯提高,血清備解素明顯升高。

抗菌作用

魚腥草中提得一種黃色油狀物,對各種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黴菌)均有抑制作用,對溶血性的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桿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醯乙醛亞硫酸氫鈉加成物稱為合成的魚腥草素。

利尿作用

用魚腥草提取物灌流蟾蜍腎或蛙蹼,能使毛細血管擴張,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從而具有利尿的作用。

對免疫系統的作用

魚腥草煎劑在體外能明顯促進人外周血白細胞吞噬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合成魚腥草素能提高慢性氣管炎患者白細胞的吞噬功能,
提高家兔及患者血清備解素水平。

[4]

抗腫瘤作用

新魚腥草素對艾氏腹水癌的抑制效果可能與提高癌細胞中的 cAMP 水平有關.實驗表明:在不同時間對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劑量的新魚腥草素,其癌細胞總數、癌細胞分裂指數、腹水量均有明顯降低,
而癌細胞內的 cAMP 水平卻有增高。

抗炎作用

魚腥草煎劑對大鼠甲醛性腳腫有顯著抗炎作用,亦能顯著抑制人γ-球蛋白在Cu++存在下的熱變性;魚腥草素能顯著抑制巴豆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脹、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對HCA引起的腹腔毛細血管染料滲出也有顯著抑制作用.魚腥草所含槲皮素、槲皮甙及異槲皮甙等黃酮類化合物亦有顯著抗炎作用,能顯著抑制炎症早期的毛細血管亢進

-----------------------------------------------我是分割線-------------------------------------------------

好了,以上你肯定沒細看,但是我看了,因為得病的是我啊。我只是隨便選了其中的幾味葯,你看:

1.都是好東西。抗炎,抑菌,提高免疫力,鎮咳,化痰,抗過敏。nnd這要吃西藥我得吃多少種,吃成藥罐子了不說,關鍵醫生一般也不給同時開這麼多啊。

2.尼瑪好大副作用,還有毒,還有些用不著的作用。降壓,減慢心率,利尿,我都不需要好不好,我要是有低血壓,心臟病,吃了會不會掛啊。。

3.以上百度百科這些「驗葯」,你能說不科學,沒費勁?我看著就覺得真科學。問題是按照西醫的邏輯和現行嚴格的葯准制度,不敢用也不會用啊~

so,我的結論是:除去安慰作用不說,中醫就是個模糊科學,就跟做菜一樣,油鹽醬醋各類調料,還得講個火候。當然材料都是有營養(有效)的,但是各人做出來味道不一樣,中醫師大致相當於廚子,技術好的做出來香,營養也均衡。技術普通的至少能讓人吃飽,而且多半吃不死人(藥方經驗積累)。

再靠譜點說,中醫治療慢性病,很多是通過綜合使用多種含有複雜化學成分,但主性質對症治病的草藥,以湯藥的形式,較溫和的用量,調整人體內分泌,提高免疫力,形成緩慢而長期的,較為徹底的治療效果(去根)。

陽性即為顯性,陰性即為陰性。上火,一般是內分泌處於亢奮狀態,當然也是個模糊概念,表象也許是腎上腺激素水平升高,血液循環加快,白細胞增加(炎症)等等,體虛,那一般是反之。

所以回到我的問題,中醫和西醫思維上的不同。

(中醫:這個來點,那個再來點,啥?毒副作用?好嘞加二兩甘草!西醫:尼瑪說好的雙盲呢?毒理實驗呢?這麼多化合物,尼瑪你跟我玩排列組合呢?魚腥草?恩,那個不錯,不過那東西含馬兜鈴酸內醯胺,而馬兜鈴酸可能導致腎臟纖維化和尿路上皮癌。中醫:啊?有這事啊?那涼拌吧,多放點醋,飯後別忘喝綠豆湯。)

真的很困惑:中草藥有效,但是該怎麼用?


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如果中藥有效,用西醫的一套方法,一定能找出其中起作用的核心物質。事實上,這方面的研究中國一直在做,應當至少搞了幾十年了,但實際上沒有成果。

如果說中藥注射液算的話,當年我被廣州某醫院的魚腥草輸液把咽炎差點搞成肺炎(兩周後都開始咳血了,嚇得我辭職回家了),最後回家輸消炎藥三天就好了。。。當年還不明白,以為醫生的水平問題。後來才明白。


中藥治病不是其化學成分,認為中藥是靠某些化學成分治病是完全沒有理解中醫的運行方式。


謝邀。

這種問題在知乎已經被討論爛了。

我放下立場,只回答這個問題。

1.中藥/草藥含有很多有效成分,有治療作用。

有效成分是個扯淡的偽命題,雖然現在中藥界等等都是以此為準繩,但我還是要說,有效成分是扯淡的。

一種藥材里有很多種成分,絕對不能因為某種物質多,就認為這種物質是有效成分,其他全部是無效成分,也不能因為實驗結論得出某種成分是主要有效成分,就認定其他成分無效。

果真如此,治療瘧疾為什麼單用青蒿素出現無效之後,青蒿煮水(基本不含青蒿素)卻仍然有效?

黃連素從黃連中提取,也是黃連的主要有效成分,可你見到黃連素能代替黃連使用了么?

人蔘、三體、西洋參的主要成分都是人蔘皂苷,可問題是他們的功效卻完全不同,成分有個卵用?

迄今為止,一種藥材的全部成分都沒搞清楚,就妄談某種成分可以代替這個藥材,實乃扯天下之大淡。

因此,在我看來,對於中藥材成分的研究才剛剛起步,別說結果了,就是方向是否正確都未知。有效成分論可以做為參考,但把有效成分論奉為真理還為時尚早。

第二個疑問。

2.中醫有很多驗方,通常混合使用多種中草藥,而西醫很少使用草藥,多數是提純一兩種主要成分使用。

想討論的問題是:

1.方某曾主張對中醫應「廢醫驗葯」,理由是中藥有效而中醫理論模糊,落後。那麼有可能實行么?

方XX在中醫方面就是一個外行到不能再外行,但偏偏又裝作自己無所不知的人,他說的關於中醫所有的話,都是無知到不能再無知的人才能說的出來的,偏偏還要把自己當成權威,我們不討論他,怕臟嘴。

廢醫存葯又是一個扯天下之大淡的外行言論。所謂中藥都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使用的,脫離了中醫理論指導,研究提純、成分的都是西藥,不是中藥。反之,張錫純先生用加味桂枝湯,輔以阿司匹林發汗,卻用的是純中醫思維指導,故而在這個醫案里,阿司匹林也可以稱之為中藥。

提議中醫廢醫存葯的人全部都是外行,外行的近乎無知,哪怕他們自稱是中醫行內的人,一樣是無知。不用懷疑,無一例外。

2.中醫藥方常常使用很多種草藥,如果僅提取主葯的一兩種有效成分使用,那還叫中醫么?

看使用的指導思路,參考上邊那個問題,阿司匹林那段。

3.怎樣解決西醫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缺陷?例如對病症不十分嚴重,慢性,反覆發作的頑固疾病,除了對症治療,是否有通過溫和,長期用藥來調整內分泌,從根本上改善相應體質和功能的更好方案?

無法解決。理論體系的先天不足,除非有一天研究明白人體內部所有的硬體的作用和他們之間的聯繫。但這還遠遠不夠。人體除了硬體還有軟體,軟體和硬體又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係。但,這以目前西醫的先天基礎,和以繁馭簡的方法,幾乎不可能實現。


謝邀,首先題主的問題本身是有問題的 任何的藥物都有其適應證 中藥之所以被稱為「中藥」是因為這些藥物是在中醫理論辯證論治的基礎上使用的藥物 題主是如何確定中藥和部分中藥驗方有效的?是拿著中醫理論辯證論治還是西醫的辨病論治?


我覺得在中藥上可以做點事。

手機簡單說就是讓服用中藥簡便化。煎服湯藥確實比較麻煩。但是方劑中很多散,丸製劑。而且我們可以易湯為散丸劑,當然是在保證藥效的前提。

日本藥店能買到葛根湯,柴胡湯等沖劑,這一塊很值得借鑒。

至於中醫理論方面,已經厚成熟了,把經典弄透讀懂,成為一名好醫生沒問題的。

中醫的理論在漢朝已經基本定型了,接下來的朝代就是對藥物,診斷等的完善補充。我曾突發奇想,怎麼漢朝以前的人那麼牛逼呢?因為即使現在經驗豐富的名醫,也寫不出半本內經傷寒吧?恰逢某日我突發奇想,如果世界文明毀滅,只有人活著,我們還能憑藉腦中的知識造出來蘋果手機嘛?

由此,我猜想是外星文明的人來到了地球,中國,學習了我們的語言文字,認識了當地的草藥,結合中國當地情況,按照他們的文明,從理論上傳授了他們文明的治病救人的思想。才有了中醫的理論基礎。

恩,就是這麼腦洞大開!(? ??_??)?


辨證論治。


我就一直在努力呢!


1.首先中醫理論是系統的,複雜的,與目前被大眾普遍接受的科學理論體系很難融合。但是這並不能代表中醫理論無用且落後。科學只是認識這個世界的一種方法,且有很多弊病,也並非是唯一方法。因此不能全盤否定中醫理論。目前有很多有識之士致力於中醫理論創新,且取得了一些成績,相信未來終有一天會取得突破性進展。方某提出的廢醫驗葯是按照科學研究方法改造中醫,並不符合中醫固有的理論體系,因此是不可行。目前也有很多研究機構按照這種方法進行中藥的研究,但是進展不大。 2.提取中藥的一兩種有效成份,並非中藥。中藥的治病過程是極其複雜的,中藥到人體裡面之後具體經過了哪些變化,起到了哪些作用不得而知,連中醫理論本身也難以解釋清楚。如果僅僅提取中藥的一兩種化學成分用以臨床治療,或許能夠有效,但是這已經脫離了中藥治病的本質,其本質還是西藥。3. 第三個問題問到中西醫區別的核心上了,正在忙,晚些再添加回復。由於西醫的發展建立在現代科學的發展之上,所以西醫對人體的研究有向微觀世界發展的趨勢,將人體由系統分解到細胞甚至更小,將人體複雜的有機物分解到只起一定功能的無機物。然而目前醫學的研究水平又不足以將人體內無數的細胞之間的影響搞清楚,不足以搞清楚有機物在人體內發生的全部化學反應。所以無法從宏觀上將人體內的情況聯繫起來,導致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弊病。中醫不同於目前的科學體系,中醫對人體的研究主要是從宏觀上著手,人與自然的聯繫,五臟六腑之間的相互聯繫,還有每個臟腑內部的相互聯繫等等。搞清楚了這些,則頭痛不一定因為頭部有病,可能是其他部位有病影響到了頭部。至於你所說的如何改善體質和治療慢性疾病,中醫完全可以做到,而且能夠做的很好。我不是西醫也不是中醫,以上所述只是個人觀點,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這片土地上的祖先留下來的最好的遺產,沒有之一。


推薦閱讀:

麻醉意外發生誰應為其埋單負責?
中藥通絡生骨膠囊有效嗎?股骨頭壞死藥物治療效果怎麼樣?通過保守治療(非手術)可以使股骨頭壞死治癒嗎?
如何哄孩子喝中藥?
大家同意中醫藥劑變劑型嗎。?
如何看待人民日報的報道 這是準備深挖嗎!「葯價近半成回扣,要拿虛高的招標開刀」?

TAG:中醫 | 中藥 | 醫學 | 中醫治療 | 藥物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