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孩的窮養或富養的問題?

引用以下一則故事,提問也是因為看了這故事引起的

周瑛,女,42歲,13歲男孩的母親

「兒子要窮養,女兒要富養」——大概是在兒子三歲的時候,我聽說了這個育兒觀念。是的,和所有初聽此話的父母一樣,我理所當然地認為,窮養兒子,就是要讓他體會生活的艱辛,多吃苦,讓他有奮鬥意識;富養女兒,就要為她創造良好的物質條件,培養溫柔、高貴的品質,這樣長大以後,才能創造有品位有情調的生活。

我相信,很多父母正自覺或不自覺地按此方法,對自己的孩子施以影響,可是,很少有父母想到未來若干年後,當自己窮養的兒子遇到一個富養的女孩,會產生怎樣啼笑皆非的矛盾。

我提前遇到了這樣的尷尬。

先說我家的基本情況吧。

我家屬於經濟狀況尚可的家庭。先生經營一家模具公司,我全職帶兒子,不算大富大貴,卻也沒為錢犯過愁。但我堅決奉行「男孩要窮養」的理念,幾乎沒給兒子買過昂貴的玩具,好像就在他四歲生日時破過一次例,給他買了一輛遙控小汽車。穿著上都是小店淘來的外貿品。上了小學,我告訴他,我們家不缺錢,但這些錢是爸爸掙的,所以給你的零花錢不能亂花。如果要買課外書或是給同學買禮物,必須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就是洗個碗五毛錢,掃次地一塊錢,等等。

應該說,我的教育還算是成功的。兒子不貪慕虛榮,接人待物相當有分寸,自控能力也非常強,學習幾乎不用操心。用我妹妹的話說就是:姐,你這一輩子不上班,不掙錢,但你培養的這個兒子,就是你最出色的成果。

事情源於春節期間和女友的一次家庭旅行。

女友的女兒比我兒子小兩歲,當時開玩笑說兩家是要做親家的。但計劃不如變化快,在她女兒兩歲時,她先生因為工作調動,全家遷至深圳。但我們經常通電話,聊育兒經,偶爾她也借出差杭州的機會,來看望我。當我把「兒子要窮養,女兒要富養」的話告訴她時,深得她贊同。

事實上,後來的電話聊天中,她經常告訴我,她又帶女兒去香港了,給女兒買了限量版的芭比娃娃,買了gucci的童裝……她女兒也時常在電話里甜甜地叫我阿姨,聽得出是個見過世面、不怯生的小丫頭。

去年12月份,她興奮地打電話給我,約我春節去三亞度假,笑說兩個孩子有些年沒見了,趁機讓他們培養培養感情。

哈,當時我想,培養感情只是玩笑話,兩家找個機會一起聚聚才是真。所以,說服了先生後,我們兩家決定去三亞過春節。

因我空閑時間多,女友說由我來安排此行的所有事宜。說實話,三亞的好酒店確實很多,但六天假期都必須住五星級嗎?我徵求兒子意見,兒子說乾淨舒服就行。於是,我決定住四晚家庭旅館,住兩晚豪華酒店。這個決定也得到了女友的支持。

先到的我們在亞龍灣的家庭旅館迎來了女友一家。寒暄過後,小公主非常冷靜地環視了一下房間,說:「我們怎麼住這裡呀?」

我笑著跟她解釋說,這裡非常乾淨,而且離椰夢長廊很近,去沙灘也很方便。可小女孩不滿地說:「這裡沒有waiter(服務生),沒有游泳池,也沒有早餐……」害得女友連忙打圓場。

其實我也沒在意,心想家境優越、嬌生慣養的小公主有理由要求住得更好一點的。可是兒子替老媽打抱不平了,他私下跟我說,要不是初次見面,他早就讓女孩子自己去找酒店了。

這才是開始,後面幾天的情形幾乎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兩個不同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在太多的事情上有著太多的分歧:每去一個地方,兒子都想坐公交車,可女孩就是打的;兒子想去吃海鮮大排檔,可女孩就是覺得不衛生……就算是一處海景,女孩子會發出「想要蓋幢房子」的感嘆,兒子卻在一旁笑她太矯情。

幸好兩家大人心態還好,認為孩子之間慪慪氣是正常的。後來我跟兒子說,你是哥哥,要讓著妹妹,盡量聽從她的意見。兒子還算聽話,儘管心裡有意見,但行為上還是尊重了妹妹。

度假的最後一天,兩個孩子發生了口角。

那天,我們逛的景點叫天涯海角,附近有個超大的土特產專營店。我們想順便買點特產帶回杭州。已經逛累的女孩子明顯不想去,她說:「拎著這麼些東西回酒店累不累啊?去機場買更方便啊!」這話明顯是針對我們說的,兒子有些不服氣,說買不買是我們的事情,你有錢就去機場買!

無趣之下,女孩子認真又天真地說:你這樣吝嗇錢,小心以後找不到老婆哦!

兒子想也沒想,回了她一句:你這樣的嬌氣鬼,才沒男人會娶你!

機場告別時,我跟兒子說,這一路過來,媽媽發現你有時候有失男子漢的風度,是不是應該向妹妹道一下歉?小女孩小嘴一撅,說:「口頭的道歉太沒誠意啦!你得買件禮物哄我開心才行!」

兩家的旅行就在兩個小孩之間的拌嘴加玩笑中結束了。

我想起錢鍾書先生的一句名言:如果你想跟一個人結婚,就先跟他去旅行。我跟兒子說起曾經的娃娃親,兒子正兒八經地說:媽,你可別害了我,這樣的女孩我可HOLD不住!

這次兩家的家庭旅行中兩個孩子的表現,令我感慨奉行「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弊端。拿我兒子來說,現在看來,他是一個勤儉、自律的男孩,但也隨之附帶了過分嚴謹、不懂適度享受生活情趣的缺憾。而女友富養的女孩子,雖然有眼界懂潮流,將來不會被男人的小恩小惠所矇騙,但她同時也要直面自己因此而養成的驕嬌二氣,否則將來即使遇到心儀的男孩,其性格也會成為相處的障礙。

所以,「窮養男孩、富養女孩」現在看來也許沒錯,但等窮養的男孩遇到富養的女孩時,家長才會發現自己錯了。

故事完畢。可能大夥會覺得窮養富養看金錢上挺俗不可耐的,但我還是比較感慨,或者由於自身原因,也是在長輩的言傳身教下,自己挺像故事裡的「窮養」思維,雖然收入解決生活綽綽有餘,卻還是不願意多消費,比較著各種性價比,和公司里收入相仿但金錢觀有代溝的同事那是毫無共同語言,大家的消費貌似完全不同檔次(當然我從來不覺得我提高消費檔次能帶給我任何快感),問題是在擇偶這件事是不可否認那種「富養」的同事更容易找到更高階級的另一半,而讓他們在金錢上更為富足。現在自己也有了小孩,如果可以選,我應該如何為小孩建立更好的消費觀呢?是否我也該試著「富養」呢?


說真的,題主故事中的一大堆的內容。小家子氣的很。沒看出來小女孩富養了。也沒覺得兒子窮養了。只看出來當媽的糾結以及對生活的計較。因為故事裡的父母根本沒有想明白要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的人。

日常教育中,家長特別忽視的一點就是孩子個人的性格和思維。他說的話,辦的事,都是父母認為對的好的灌輸給他,他只會去做一個模仿,而不是探討、嘗試、體驗,讓他形成自己真正認可的價值觀。

比如說,故事中說「後來我跟兒子說,你是哥哥,要讓著妹妹,盡量聽從她的意見。兒子還算聽話,儘管心裡有意見,但行為上還是尊重了妹妹。」這個就非常典型。孩子明明不喜歡這個小姑娘,因為小女孩和他的價值觀有強烈的衝突。可是,他卻只能壓抑自己的情緒,聽從父母的,去做一個表面上的哥哥。這樣他也不舒服,而且這種壓抑的狀態早晚有一天,在別的情況下爆發。

這個壓抑產生的原因就是因為:父母只在強制性的灌輸,而不是在尊重孩子意願的前提下,和他探討讓他理解並且體驗讓著別人的原因。還有就是,因為作為家長的經驗其實都是根據自己來的,特別單一,所以當與孩子自己接觸到的世界是有出入的時候,孩子絕對會產生非常本能的反彈及叛逆。

還有比如說,「女孩子認真又天真地說:你這樣吝嗇錢,小心以後找不到老婆哦!兒子想也沒想,回了她一句:你這樣的嬌氣鬼,才沒男人會娶你!」這種問題的發生,也是因為,父母太強調錶面的價值觀形成,不去尊重孩子的本性,所以他也根本沒有尊重別人的意識。這樣就會出現,當別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和他不一樣,他不會去接受,而是去批判。

所以,如果非要糾結富養窮樣,那我想說,很多現在說的富養窮樣,所謂見世面、不缺愛、不缺物質,男孩子強調奮鬥都比較淺。一個人是否精神上富足,自信,能夠心平氣和,大氣從容的面對生活的主要一點就是——對自己有足夠的尊重和清醒的認識。尊重自己、了解自己,才能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而學會尊重自己,才能懂得尊重別人。所有大家希望孩子能達到的優雅、風度、從容、淡定、努力、勤奮,都是從尊重自己尊重別人開始的。

而如何才能夠學會尊重自己,了解自己,這就要說家長的言傳身教了:你先學會尊重自己、尊重孩子,讓他明白自己的權利、他人的權利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那麼孩子本身對各種情況的包容、思考以及對自己的要求、把控都會發自內在,而不是被強迫式的去接受。

言傳身教,不是懂文明講禮貌這麼表面。父母對生活的態度,對生命的態度,對孩子是最重要的言傳身教。


首先,我覺得這是性別歧視,是一種傳統糟粕。其次,我覺得這種觀點非常荒謬。

關於歧視

這種觀點一開始就為性別貼了標籤,假設了未來男女社會地位,分工的差異。你應該很熟悉其他版本,比如,

男主外,女主內

郎才女貌

女人就應該做個好太太,好媽媽;男人就該出去闖蕩掙錢

女人要有氣質涵養(好吸引優秀男士),男人要有本事(好迎娶貌美嬌妻)

...

支持的人說,男女有別。好吧,就算從概率統計上,男女有差異,也不等於你家孩子恰好就符合概率統計。所以,無視自身家庭和孩子的特點,忽視孩子的個性去盲目教條的執行一個可能自己都無法完全理解的理論,你認為效果會如何?後果會如何?

關於荒謬之處

這句話就算有道理,很多人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字面意思(無貶低各位意思)。什麼叫窮什麼是富?你問不同人,回答都不同,知乎上的人理解可以差1000倍。那麼你如何知道你理解就是準確的?你舉得例子,不就是「不同的理解造成迥異的後果」這一點嗎?你感到困惑,是因為你開始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

各種成功學,育兒學,充斥著無法量化,無法考核的大道理。而無法量化和考核意味著不具備可操作性。不具備可操作性叫什麼,叫忽悠。現在,大家都知道去批判雞湯,批判成功學,那麼為什麼不能認識到,這種假大空的所謂育兒學大道理,本質就是成功學的兒童版?你既然不會浪費時間去實踐成功學,那也就不要浪費時間去實踐這類野路子育兒學。

兒童心理學確實有很多科學研究,定量的東西和結論,但不等於可以拿來直接用,或者添油加醋,想當然地寫本如何養娃的「操作手冊」。更何況「窮養富養」沒有任何實驗數據支持!最後浪費了精力,脫離了現實,邏輯和基本常識,搞得孩子怪裡怪氣(如那個小女孩)。實際上如果你看得多的話,很多心理學的結論往往卻是回歸常識的。

可以理解,初為父母的,總是立志要把孩子打造成優秀的存在,但是真的可行的話,把打造孩子的力氣花自己身上自己豈不是更加容易?(我這樣一說,你就知道問題在哪裡了吧?) 但是現實中,往往父母自己越是平庸,就越渴望孩子有出息,於是一頭栽進各種「經驗」的海洋,再也出不來。和世上任何事情一樣,教育孩子也不可能有任何捷徑可走。

時間久了,假的東西終會露出假的一面,只是孩子已經長大,再無第二次機會。題主算是運氣好的,自家孩子還算不錯。


我就是是那種周圍親戚鄰居喊的富養出來的少爺兒子,從小就被姥姥各種姑姨婆嬸指責我媽太寵著我,可是全家人嘴上指責我媽,實際比我媽還寵我…

我爸是地道的農村娃,出生那年趕上饑荒,差點餓死,成長過程中又完整地經歷了文革。好不容易77年恢復了高考,我爸高中就讀了兩年,縣裡中學太操蛋,繼續讀也沒意義,他就純憑自學就成為全村有史以來第一位大學生。農村娃好不容易出了城進了大學,一下子感覺翻了身,就玩命學習,結果又公派出國留學。回了國,就被分配到大城市,進了當時特別牛逼的國家單位。

我媽是高幹子女,長得又漂亮,那時眼高手低,愛慕虛榮,找對象必須要求是大學生,80年代初,全市也找不到幾個年齡合適的單身男大學生。而且那年代沒有商品房,我媽還要求必須是牛逼單位,且必須屬於能得到福利分房的那批人。

幸虧我姥爺人脈廣,各種中間人介紹才找到我爸。我媽也就沒有嫌棄我爸的農村背景,倆人就結了婚,然後生了我。

因為姥爺這邊,一大家子就我一個男孩,所以特別寵我。我媽小時候就是富養出來的,也壓根不知道啥是窮養,她因為從小就講究吃,那年代又沒有飯館啥的,所以我媽就練就了一身好廚藝,從小鄰居就嫉妒說我們家吃飯天天像過年。

我爸是一路窮苦長大的,年輕時就發過誓死也不讓自己兒子再吃苦,所以掙十塊恨不得給我花十一塊。他從小就特別喜歡玩具,只是當時沒有條件買,後來留學日本,那時還沒跟我媽結婚呢,他就經常省吃儉用,跑到東京的玩具街,買很多特別高檔的玩具。後來我出生了,就玩那些我爸從日本帶回來的玩具,其中有很多都是我那個年代的孩子連聽說都沒聽說過的,更不用說玩上了。從小到大,他都特別肯為我買玩具花錢,有一陣我特別想玩電子遊戲機,他當時一個月工資是101塊錢,結果就帶著我去買了台99塊錢的遊戲機。

89年的時候,我還沒出生,我爸就花一萬多買了台電腦,結果我從小就愛打電腦遊戲,那時候還沒有普及Windows,我就玩DOS。95年的時候,我爸又花了一萬多給我買了鋼琴,學的稀鬆卸散,但起碼有了點音樂基礎,長大了開始模仿周杰倫給女孩寫歌。

我爸又是特別早的一批辭掉公職出來混社會的,93年就加入了北京聯想集團,做開發工程師。那時我特喜歡汽車模型,他就每周都給我買個汽車玩具。有一陣我特別不喜歡去幼兒園,我媽為了哄我,就每天幼兒園放學都給我買個玩具。

96年商品房剛剛出現,大家還不知道買房有多重要,我爸媽就第一時間買了大戶型商品房,單位分的房子也沒賣,說留著給我長大娶媳婦用。

後來我剛上小學,正好趕上互聯網第一波泡沫,我爸果斷帶領全家移居上海,投身互聯網,98年的時候,我爸怕我暑假到處亂跑,就天天帶著我去公司,我最愛在公司的機房裡面玩,裡面交換機伺服器啥的我覺得很新鮮,而且那個年代他們就有十兆光纖專線,我就天天上網玩。看別的問題答案,說小時候攢錢買溜溜球不容易,那時候我爸一口氣給我買了一箱溜溜球,帶光的,帶離合器的,到高中的時候有個同學撿到個溜溜球,我還給大家表演呢。

可是物極必反,後來互聯網泡沫破滅,一下子家道衰落,我們全家又遷回了家鄉,結果我爸心灰意冷,想要移民國外,我爸當時有個朋友在上海搞房地產開發,那個年代房子賣不出去,他有個樓盤在靜安區,是當時特牛逼的高檔小區,一平米8000塊,然後跟我爸商量,說4000塊一平米賣給我爸,讓我爸救救他。我爸手裡的錢足夠買三套的,結果他全兌換了美金了。然後大家都知道,美金匯率狂降,房價狂漲,現在那套房子四萬一平都買不下來了,當年那點美金,換回人民幣,連個廁所都買不了。

所以我爸就一直教育我,努力和勤奮,永遠只是掙錢的必要不充分條件,人一生會遇到很多機遇,大家都一樣拚命,為何有的人就是比你富裕?

後來我上的中學都是雙語教學那種,一年學費好幾萬。周圍同學也都是公子哥富家女,那時自己年少不懂事,因為媽媽當年特別漂亮,所以仗著自己先天條件好,整天跟女同學瞎扯淡。臨近中考時,喜歡上我們班一個白富美,那年代人家就兩套別墅換著住了,人家根本不鳥我,我當時傷心欲絕,中考沒考好,又讓爸媽花了一大筆錢才留在原校。高中開始,隨著父親年紀越來越大,中國經濟越來越轉向房地產,實業越來越難干,家境日益不行,我也開始好好讀書了,最終考上南方的一所985。

上了大學才發現原來中國還是那麼多農村孩子,這些農村同學跟我的童年完全不一樣,生活習慣和作風更是完全不一樣,我發現很多偏遠農村來的同學,根本不是我想像的那種艱苦樸素,勤奮認真。半夜大家都睡了,有人跳起來吵鬧。大家公用的東西,他故意破壞掉。借錢不還常遇到,他們覺得你是城市來的,占你便宜是應該的。

大學的時候大家都缺錢,很多艱苦樸素的同學,就會去做家教去餐館打工。而我在那個大家都不知道什麼是電商的年代,自己做網站搞電商創業,儘管賺錢不多,但還是比他們做家教做兼職多。等到快畢業,因為學的專業特別難找工作,很多農村來的同學迫於趕緊為家裡掙錢減少負擔,就放棄讀研去找工作,那年正好趕上史上最難就業季,大部分同學都只能找些三四千塊錢的工作。我因為以前自己做網站創業的經歷,找到份巨頭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的工作,月薪過萬,我們一整個學院也只有我一個。一下子成了就業典範,被喊去給學弟學妹各種講經驗。總有人問,你又不是學計算機的,為什麼想到會自己做網站,我想來想去,不知道怎麼回答。我九歲就做了自己的個人主頁。十歲的時候,碰見我爸的合伙人,是個英籍華裔,問我多大了,我說十歲。結果他說,你趕快學著做個網站,之前有個小孩,九歲就自己做了個皮卡丘網站,你這麼聰明,不能落後!從那時起,我就記著,將來我一定要自己做網站。包括後來轉型做移動互聯網,我07年上高二的時候就拿到了iPhone,當時就覺得這玩意真牛逼,以後我就要做中國的iPhone。可是我不能面對農村來的學弟說這麼誠實的話,他那時大三了估計都沒玩過iPhone,我只能說你要好好學習專業知識,書中自有黃金屋。

說了這麼多,不是想給自己貼金吹牛逼,我家因為一些原因現在也很窮。但知識分子的底蘊在,我舅舅也是高幹子弟,從小當少爺,家裡特別寵,結果長大後一事無成。所以我爸媽從小就擔心我會像我舅舅那樣,特別注重培養我很多東西,儘管自己距離成材還差很遠很遠,但有時自己回想,即使今天我這麼不成功,那也蘊含了爸媽多少心血啊。窮養富養其實都一樣,關鍵還是要看父母,家庭甚至學校為了培養孩子所投入的心血和正確的方法。

上大學後,四川山村來的哥們特別羨慕我英文發音好聽,他一張嘴說英語,全班就笑話他,他特別自卑,就問我怎麼練的口語。我從上中學開始,每天的英語課就都是美國來的美女老師教的,一個老師每天帶不到十個孩子,美國老師一句中文都不會講,我又是班裡最活躍的,這麼玩幾年下來,英文基礎當然好。學校為了防止美國老師自己也有地區性口音,把我們帶壞,每年都會給班裡更換一個不同地區來的老師。高二那年趕上一位英國大叔,特別標準的英音,說話特別好聽,因為我活躍,給我講過好多人生道理,尤其是一些在中國看來很正常,但英國人不理解的政治理論,對我影響很深。我不好意思告訴四川哥們我的發音是這麼練出來的,只好說我特別愛聽英語磁帶…

我是做產品經理的,不得不說,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家庭,學校,社會所做出來的產品,父母就是孩子第一任設計者,第一任製作者,用心設計出來的產品,即使當時感受不到。過些年也能發現區別。

補充一句,當年初中我喜歡上的白富美,高中就去美國讀書了,如今回國,發現大部分當初的男同學全都還在啃老乾著父母安排的工作。結果就來找我,可是我現在還在北漂,沒法回家鄉迎娶她啊…


窮養不是不讓見識 富養不是不教做人


答主你好。我的父親母親也算是那一輩富養長大的。我的父親叔叔被他們的爺爺奶奶慣的非常少爺習氣,在大家都相對較窮的年代經常出入上海享受生活(爺爺是上海人,因為工作原因成家在蘇南,奶奶以前是地主家獨生女)。現在我叔叔可以說是一事無成,脾氣還很大,嬸嬸就是受不了他的脾氣和偶爾的家暴和他離婚的。我的父親明顯也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氣,很容易發火,做什麼事情必須要符合他的要求,稍微有些不符合他就放臉,罵人也很難聽,跟他一起生活真是戰戰兢兢。我的母親脾氣很好,總是忍讓我父親,可以說是比較傳統沒什麼自己主見的女性,自己小家的矛盾基本不會和外公外婆說,怕他們傷心。我從小就喜歡跟著外公外婆生活,他們對我很民主,脾氣也好,也是受過高等教育、生活經驗豐富的老人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條件不錯的,所以我媽沒什麼上進心,每天就上班下班買衣服。我爸更是在爺爺的幫助下進了電力企業。我家雖然不是很富有吧,和周邊學校的同學比比至少生活還算不錯的,尤其在國企大下崗的背景下。我爸媽平時注重個人享受,我是老一輩帶大的,平時也就晚上1-2個小時見到父母,媽媽比較關心我的生活,學習不管的。我爸基本啥都不管,只會問我考的怎麼樣,聽說我考的很好,就很得意。父母算是那個年代不屬於窮養的,但是他們沒什麼精神追求,也不會培養孩子。我算是被父母窮養長大的,我爸爸從小就不會給我買什麼東西,買點吃的都是很便宜那種,答應我考得好要出去旅遊的從來沒有兌現過,虛榮心很強,一定要我做前幾名,念名校進牛逼單位,還老是跟我說做人要有野心,要回拍馬屁,心要狠,我是個女孩子,我希望得到父母關愛,而不是這種冷冰冰的話,我也從來不向父母提要求,我喜歡簡簡單單的生活物慾要求很少的。我的父母自認為自己條件不錯一輩子躺在原地睡覺,倒希望我出人頭地給他們帶去更好的生活,但又不給我指引,導致現在看看,我的家境遠不如以前家裡不太好的同學同事,爸媽給我相親的時候還老挑剔男方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憑我們現在的條件哪裡有資格挑剔別人呢。所以我找對象的時候,更加註重看男孩子內在的素質,家境只要沒負擔,男方父母人好就可以了。

所以說,窮養富養不是兩極,不是割裂的,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其實對孩子的教育有想法的家庭,了解自己家庭的具體的財力,然後把握一個度。不攀比不裝窮不裝富,告知孩子具體的家庭情況,在自己承受能力之內撫養孩子。有錢了就提高些生活品質,沒錢了就節省一些。最重要的是孩子性格、品行的培養。


我認為即使被富養的女孩也未必能抵擋一些利益的誘惑,因為利益世界無窮無盡,物慾是無法滿足的。我認為真正的富養是讓孩子明白自我價值與金錢價值之間的關係,能夠明白自己雖需要金錢去生存去生活去過得更好,但絕不是為了金錢而失去人之所以為人的尊嚴。好的富養是心靈的富養、精神世界的富養。是讓孩子更好的學會去感受愛、付出愛,獲得幸福感。


我真是窮養的,因為我家確實是窮。

不過我知道自己要過條件內的最好生活。


富養眼界,窮養品格。重在教養!


除了極端貧窮和富有的少數人,他們不在我們討論範圍。對於這個社會上的大多數人而言,生活質量生活方式人的感受不可能不受受金錢影響。

但我覺得吧,最主要應該培養的是使孩子的個性品格發展,以及情志快樂,盡量能夠超脫物質帶來的限制,也就是古人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這樣他的人生追求就不會淪陷於金錢的陷阱中。這也是窮養富養的共同目的。

還有就是在這個社會上自食其力的能力,不管怎麼說,有能力多賺點錢總是好的,自己買得起,管他是虛榮還是拜金,管的著嘛,對吧。

我覺得金錢觀的教育應當平淡,自然,適合自家情況和父母生活理念


小時候想要的東西,哪怕是一支冰激凌、一盒商場里最便宜的膠泥,父母都不讓買。烤雞剩到骨頭也要啃。沒有穿過名牌, 雖然爸爸很嫌棄我穿的很土,但是我買的衣服都是我媽出錢,我不想讓她花那麼多,小學中學過很多地攤布鞋,平價衣服。阿迪耐克到現在也買不起,現在穿的鞋不超過100。四年級有一回因為胃痛和爸爸媽媽去醫院看病,取葯後出大門後我爸看了價格就發脾氣,我在遠處看到他和我媽吵架,他向她大吼,然後把葯砸了,後來我撿了回來。我不敢輕易生病,感冒也是等它慢慢自動痊癒。身體很聽話,幾年都沒有發過一次燒,大病什麼的。

不知什麼時候起,我學會壓抑慾望,不輕易說自己的想法。也不怎麼和同伴去玩,變得不自信、孤僻。現在上大學可以支配生活費了,反而覺得在學校吃得更飽,自由的買想要的。

-------------------------------------------------

那年我16歲,受不了誘惑,把自己第一次獻給了帶我我去幾次kfc的,帶我去兜風去他家的大我九歲的男人。那個人從不告訴我他在哪工作、做什麼的,我沒問過。就連生日禮物,我也沒問過他要禮物。總怕破壞這一場關係。

半年後他把我甩了。

有時在深夜裡一想到自己為了好吃的把第一次獻給他,就開始痛哭,追悔莫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養,不說一定要在物質上的滿足,但是在精神的沃土上父母要有足夠澆灌。 小孩不孤單,就不會想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事。


窮養富養,光看表面的意思是不是一廂情願了,窮養就會培養出艱苦奮鬥的性格嗎?(但是窮慣了也有窮的問題)富養就會培養出不為富動心的性格嗎?(但是富貴病也是一種問題,而且富慣了又受不了窮遇見有可能變窮的危機會更麻煩)

這玩意,不就跟拿一句話試圖把人生描述出來一樣嗎。

最重要是培育出優秀的品性,窮養富養是手段。

至於優秀的品格嘛,古往今來有很多故事嘛,什麼諸葛亮訓子書,曾國藩家書之類的。

不過當然我這麼說也太理想化,培養孩子當然不容易,父母當然都想培育出優秀的品性,但是具體操作總是很複雜困難。


窮而不卑,富而不驕。


這跟富養窮養沒多大關係。

這女孩只是只知道那一種生活方式。

可能和父母的教育或者性格有關。

也有窮養的女孩也特別拜金愛講究的。

我還是覺得女孩富養好。起碼長大不會因為一些蠅頭小利被誘惑。


推薦閱讀:

前男友送了個手機給我現在就我還買手機的錢是種什麼心態?
怎樣擺脫農民父母的落後思維?
勸全天下女孩嫁給愛情是不是毒雞湯?
我們一直讀書,讀到博士,搞科研到底是為了什麼?在金錢和科研之前,我們應該怎樣選擇?
知乎上整天說有錢人、富豪。那麼有多少錢才算有錢人、富豪?

TAG:養育 | 兒童教育 | |